『壹』 古箏名曲有哪些
隨便列舉一下吧,電視里啥的最常聽到的廣告裡面只要是想找古箏的背景音樂一定會用的那關曲子叫《漁舟唱晚》,除此之外,《春江花月夜》,(以下省略書名號)《三十三板》,紫竹調,高山流水(基本上只有高山),浪淘沙,瀏陽河,洞庭新歌,瑤族舞曲,彝族舞曲,侗族舞曲,潑水,崖山哀,春到拉薩,幸福渠,香山射鼓,秦桑曲,雪山春曉,孔雀東南飛,茉莉芬芳,寒鴉戲水,東海漁歌,井岡山上太陽紅,銀河碧波,四段錦,漢江韻,長安八景,冥山,打虎上山。。。
有挺多的。以上是我喜歡的一些。我是北方人。可能南北方聽到的古箏曲有一定的差異。
『貳』 古箏名曲有哪些呀要全一點的~多謝!
《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山東 浙江、《漢宮秋月》、《燈月交輝》、《瀏陽河》、《洞庭新歌》、《春苗》、《浪淘沙》、《蕉窗夜雨》、《香山射鼓》、《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梅花三弄》、《柳青娘》、《出水蓮》、《鬧元宵》、《豐收鑼鼓》、《寒鴉戲水》、《秦桑曲》、《戰台風》、《春到拉薩》、《將軍令》、《雪山春曉》、《木卡姆散序與舞曲》、《漢江韻》、《林沖夜奔》、《井岡山上太陽紅》、《長安八景》、《彝族舞曲》
『叄』 古箏十大名曲分別是什麼
感謝邀請
除了《梁祝》,還有哪些古箏曲讓你流連忘返?
1、《高山流水》——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
子期四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一曲被錄入金唱片上,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級生物傳道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4、《十面埋伏》——公元前202年我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
樂曲主要歌頌了楚漢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
『肆』 中國古代十大古箏名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4)美女彈中國著名古箏曲大全擴展閱讀:
高山流水
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後來,俞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仲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贊嘆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嗎?」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弦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仲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仲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弦。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台,琴破弦絕。 後人感其事,就在漢陽龜山尾部,月湖側畔築一琴台,以資紀念。
《高山流水》一曲被錄入金唱片上,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級生物傳道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陽春白雪
另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歷來有「大陽春」和「小陽春」(又名「快板陽春」)兩種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園、沈浩初整理的十段與十二段的樂譜;後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1872 - 1951)所傳,全曲只有七個樂段,可劃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的樂曲。「起」部標題名為「獨占鰲頭」,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結構上的擴充和緊縮等民間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變化發展,並以半輪、推拉等演奏技巧潤飾曲調,充滿了生動活潑、明快愉悅的情緒。樂曲開頭的八小節在後面循環再現,是全曲各個部分的「合頭」。「承」部共兩段:「風擺荷花」和「一輪明月」。在八小節「合頭」再現以後,高音區展開的旋律更加花簇,結構也擴大了,情緒比「起」部更為熱烈。「轉」部包括「玉版參禪」、「鐵策板聲」、「道院琴聲」三段,這是一個對比性的段落。
《八板》變體運用分割和倒裝、變化節奏等方法加以展開,並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樂材料。在演奏上時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強音;時而用摭分彈出輕盈的曲調,尤其是第六段圍繞徵音彈出的一連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晶瑩四射,充滿活力。「合」部標題為「東皋鶴鳴」,再現了第二段,並在尾部作了擴充。通過慢起漸快的速度,連續的十六分音符進行,並在每拍頭上加「劃」,不斷增加音樂的強度,使全曲在強烈的氣氛中結束。
『伍』 最經典的古箏名曲有什麼求推薦。
最經典的古箏名曲有《雲水禪心》、《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個人推薦這三首。
1、《雲水禪心》
《高山流水》是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陸』 中國的十大古箏名曲是哪些
1、第一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
2、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3、第三首《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
4、第四首《林沖夜奔》
5、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現了侗寨風情,抒發了侗家兒女熱愛美好生活的歡樂情緒。
6、第六首《漢宮秋月》也是我國十大古曲之一。
7、第七首《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名作。
8、第八首《東海漁歌》是張燕創作於七十年代的作品。
9、第九首《香山射鼓》作於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音樂作品.
10、第十首《戰台風》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於上海碼頭工人與台風頑強搏鬥的精神而創作的。
(6)美女彈中國著名古箏曲大全擴展閱讀:
古箏
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柒』 中國著名的古箏曲的曲名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婁樹華的《漁舟唱晚》,是中國古箏藝術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歸去來兮》為素材,發展編創而成者。
創作於1938年——1939年之際。一經問世就開創了箏曲的新紀元。經過50多年表演證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樂界公認的名箏曲。
2、《出水蓮》
《出水蓮》是潮州音樂(細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
中州古調,採用傳統的十六弦鋼絲箏演奏,音調古樸,風格淡雅,以一種特殊的韻味,別具一格的音樂,表現了蓮花這種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表現了人們高尚的情操。
此曲旋律清麗、典雅;速度中庸、悠閑;演奏者右手以連托演奏的前倚音潤飾曲調,富有動力,同時還以不同的觸弦點彈奏造成豐富音色的對比,構成一種特殊的「軟套」(重三六)。
全曲以各種豐富的表現手法將出水蓮的神態、氣質刻畫得栩栩如生。
3、《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4、《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是古箏獨奏曲,陸修棠、王巽之於1962年根據崑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為題材,採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編發展,表現林沖雪夜奔梁山的情景。
5、《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
『捌』 中國古典古箏名曲有哪些
中國古代十大古箏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8)美女彈中國著名古箏曲大全擴展閱讀:
古箏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即「南箏」(潮州箏)和「北箏」(河南箏和山東箏),英國出版的《辛格羅夫音樂大辭典》的「中國音樂」詞條中寫道:「中國箏北方以河南、山東學派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箏學派為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又在南北箏的基礎上分別衍生出其他幾大整派,即「潮州、山東、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當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長。現一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玖』 中國古箏十大名曲
第一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該曲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多年來一直認為是婁樹華於三十年代根據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近年來又有人提出該曲為近人金灼南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皮》、《三環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編而成。現廣泛流傳的婁樹華版本的前半部分與金灼南版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樹華版本所獨有。曲名取自唐朝詩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閣序》中的佳名:「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整首樂曲極富詩情畫意,旋律流暢,先慢後快,先松後緊,情緒層層迭進,生動描繪出了夕陽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漁舟競歸、漁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該曲不僅為箏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為小提琴、鋼琴、長笛等西洋樂器的獨奏。
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有人為該曲作題解曰:「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徵基艷嫩也。」該曲以悠揚清麗的旋律和「重六調」的特殊韻味,曲趣清純剔透,寄託了人們對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贊美。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古箏演奏家潘妙興,他1940年出生,自幼學習彈撥樂器,15歲考入上海民族樂團。1959年起從事古箏演奏,先後師承郭鷹、曹正、趙金山、羅九香、蘇文賢。1961年即在第二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以嫻熟的技藝顯露古箏獨奏才華。數十年來廣泛吸取我國南北派古箏諸家風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稱。
第三首《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全國各地箏派雖均流傳有《高山流水》箏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則近人研彈,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見於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該書在題解中寫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樂曲取中國 古代著名的音樂故事「伯牙摔琴謝知音」為題材,表現一種「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彈為主,由高山和流水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運用了相隔兩個八度的帶按滑的「大撮」,渾厚而優美的音色,描繪了高山之雄偉蒼勁;樂曲的後半部分則在按滑的同時大量而連續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細膩地刻劃了流水的不同形態,由細流涓涓低回婉轉直至匯流成河的壯麗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繪景寫意的作品,旋律悠揚流暢,風格淡雅清新,音韻古樸典雅,意境深遠綿長。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古箏演奏家王蔚,1966年出生於浙江遂昌。1978年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1984年升入該院本科,師從何寶泉、孫文妍副教授,198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院任教。1986年獲首屆中國唱片作品大獎賽新作品演奏獎;1989年獲「山城杯」電視器樂大獎賽表演獎和「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古箏專業組三等獎;1991年獲「上海之春」表演獎。曾先後赴港台、新加城、日本、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演出。王蔚演奏技巧全面,細膩動聽,韻味濃厚,激情奔放。本片中的第八首和第十首也是王蔚的精彩佳作。
第四首《林沖夜奔》是陸修棠、王異之於1962年根據崑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為題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為素材加以改編發展而成,表現《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後於風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樂曲猶如琵琶傳統曲目中的「武曲」,氣勢壯烈,情緒激昂,為箏曲創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演奏本曲和本片中第九首的是朱小萌。198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1985年在上海青年匯演中獲古箏第一名,1990年3月,上海音樂家協會和上海電影樂團聯合為她舉辦古箏獨奏音樂會,同年11月,在上海園林賓館舉辦了有各國駐上海領事館出席的朱小萌古箏獨奏欣賞音樂會。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現了侗寨風情,抒發了侗家兒女熱愛美好生活的歡樂情緒。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獷而熱烈的蘆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贊美侗鄉。樂曲旋律中交替運用了「升主音」與「降主音」,展現了侗族音樂的一種特殊風格。在第二段中作者運用了一種特倚音技巧,烘託了粗獷、熱烈的氣氛。
演奏本曲的是中國古箏大師、箏樂作曲家及中國音樂協會會員焦金海。他1939年出生於河南安陽,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他曾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及湖南省廣播電視藝術團擔任古箏獨奏,現於廈門大學音樂系任古箏教授。由於他刻苦鑽研,在古箏演奏、箏曲創作和箏理論形容等方面均取得相當突出的成就,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由於焦氏的演奏風格獨具一格,有豐富的創作樂曲,加上發展完整的演奏方法和理論實踐,令他一再備受到海外箏界的重視與學習,除被稱為「焦派箏」外,更被推崇為「師古不泥古,能把傳統古箏音樂賦於現代化,使之與時代脈搏緊緊相連」的古箏大師。
第六首《漢宮秋月》也是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有兩種較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種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劉天華先生記錄了粵胡曲《漢宮秋月》譜,改由二胡演奏,據考,粵胡曲《漢宮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種即為箏曲。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為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情況。全曲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對月惆悵的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箏曲演奏運用了揉、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朴古雅,富有韻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之一。
第七首《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為避戰亂而遷居廣東潮州、梅縣一帶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箏曲」又叫「中州古調」,流傳於潮州一帶。樂曲採用了潮州音樂特有的「重六調」演奏,使其產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古箏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輕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間,時分時合,相得益彰,聽來饒有情趣。生動地描繪了寒鴉(即魚鷹)在水中逐戲的情景。本次錄音擔任椰胡伴奏的 郭鷹先生為潮州箏派的名家,1953年他曾在上海首次灌錄古箏獨奏《寒鴉戲水》唱片,聲名大噪,極受歡迎。四十年後雖已八十高齡,聞弟子郭雪君再錄《寒鴉戲水》,興致勃勃地操椰胡伴奏,一板一眼絲絲入扣,為這首名曲再顯風采錦上添花。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著名的古箏演奏家郭雪君,1942年出生於上海。十三歲師承潮州箏派名家郭鷹,後又師承浙江名派王異之,並先後受到曹正、林毛根、許守誠等古箏名家的指教。196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現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郭雪君在學習各地傳統箏派的基礎上刻意求新,並形成了自己細膩含蓄的演奏風格,給人以回味。她的古箏演奏基本功扎實,富於抒情,經常在各種音樂會和廣播電視中獨奏。
第八首《東海漁歌》是張燕創作於七十年代的作品。樂曲表現了東海漁民歡樂而又緊張的勞動生活以及他們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嚮往。樂曲以上下歷音描繪的大海波濤,以號子音調刻畫的勞動場面和寬廣激情的歌唱性主題從不同的側面描繪了當代漁民的氣質和生活熱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於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音樂作品。該曲取材於西安鼓樂中的同名樂曲和琵琶古曲《月兒高》。作者在樂曲的演奏上借鑒了陝西秦箏的技巧並吸收了陝西地方戲曲的韻味使該曲充滿了濃郁的地方風味。樂曲表現了空山梵音、虛無縹緲的空靈意境以及人們在山中舉行香會時的熱鬧場面。
第十首《戰台風》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於上海碼頭工人與台風頑強搏鬥的精神而創作的。樂曲共分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描繪碼頭熱烈歡騰的勞動場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擬出台風的呼嘯奔騰;第三部分以逐漸形成的緊張而強烈的音樂效果,生動地描繪了工人們與台風搏鬥的場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寬廣舒展,抒發了工人們戰勝台風後的喜悅心情;最後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樂曲磅礴壯闊的氣勢和生動鮮明的形象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