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媽祖為什麼成了全球2億人朝拜的女神
網路TA說特邀作者:世界華人周刊
華哥說
從一位普通女性晉升為女神,乃至於全球海外華人的精神支柱,她見證了身後這塊土地千百年來的滄桑巨變。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朗博
探究東西文化,洞察差異化的世界
全文2396字,讀完大約4分鍾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
這句話絲毫不誇張,今天全世界有一億多媽祖信徒。
台灣和新加坡70%的人信仰媽祖,除此之外,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華人也信仰媽祖。
媽祖是我國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另外兩個是黃帝、孔子。
湄洲島媽祖廟的祭祀大典
那麼,媽祖到底是誰?歷史上倒真有其人,不過生前僅僅是個普通人。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畔一個小漁村,一戶姓林的官宦人家降生了一個女嬰,因出生則不哭不鬧,故取名為默,當地人也稱之為林默娘。
林默幼時聰明穎悟,八歲入塾讀書,能過目成誦。
長大後,她矢志不嫁,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防疫消災。她熱心助人,為鄉親排難解紛,行善濟世。
電視劇《媽祖》劇照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一次海上搭救遇險船隻時,林默不幸被桅桿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年僅28歲。
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為她建祠堂。但當時,其傳說僅局限在莆田民間地區,影響力並不大。
但是讓人迷惑不解的是,她在死後的100多年裡,一直默默無聞。但北宋滅亡,南宋建立以後,她一下就出名了。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林默被封為崇福夫人,這是官方對媽祖最早的褒封。
從這以後,經過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敕封了36次,林默地位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64個字,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民間傳說中的林默娘羽化升仙
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媽祖的地位與孔子、關羽一樣,被列入國家祀典,地方官員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她成了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
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女性社會地位降到谷底,除了女媧、王母這些上古形成的女神,人們信仰的保護神幾乎全是男性,唯獨媽祖例外。
那麼,一個普通姑娘怎麼就一步步成了億萬人信仰的女神?其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福建的歷史發展說起了。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因為大都山地,多出蛇蟲,所以福建簡稱為「閩」,「門下增蟲字,以示其特性」。
這樣的地形當然不適合農耕文化的發展,所以,唐代以前福建人煙稀少,社會發展極其緩慢。
福建地形
雖然秦漢時期,福建已經納入中國版圖,但還是不開化的荒蠻之地。到了三國時期,福建的中原移民逐漸增多,東吳這才設置建安郡,福建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城鎮——晉安(今之福州)。
經過三國魏晉,北方地區戰亂不斷,漢族人口銳減,至南北朝時期,北方被少數民族統治,中原地區的漢人只能南遷。當時中原的八大家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進入福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因此得以開發。
公元733年,唐玄宗設福建經略使,始出現「福建」之名。
唐朝末期,天下大亂,河南光州的王潮、王審知、王審?兄弟發動起義,南下入閩,這就是著名的「三王開閩」。
王潮、王審知、王審?像
三王治閩41年,廣施德政,發展經濟,福建才真正地發展起來。因為缺少耕地,他們非常重視海外貿易,為以後的福建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三王治閩」到北宋這段期間,福建地方經濟處於漁獵文明向農業文明、商業文明過渡時期。畢竟,在漁獵採集為主民間,女性還是居於主導地位,林默之所以能以女性身份「封」神,正反映出當時福建民間地區仍然具有「母系氏族」社會的特點,這與中原地區的「女媧」神話形成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
所以,林默雖然是女性,卻能成為當地人信仰的神。
那麼,為什麼之後各朝代官方要推廣媽祖文化呢?這就要提及福建的輝煌歷史了。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
南宋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商業的稅收頭一次超過了農業,海外貿易空前活躍,成為南宋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
比起廣州,福建唐宋相對安定,沒有戰亂的威脅和破壞。
經歷了唐末和南宋末兩次大移民,中原地區的人民來到福建,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加上福建山多林密,出產優質的木材,當時南宋福建的造船業盛極一時,尤其泉州造的海船之大、技術之先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古代造船場景
陸地的「絲綢之路」被金朝和蒙古切斷,泉州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超過廣州,成為當時海洋貿易的中心。
當然,南宋朝廷非常重視福建的開發和鞏固,當然就要通過提高林默的影響力,來增強閩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時的媽祖文化不僅只是地方的女神了,她與宋代的道教文化相結合,納入到官方的神仙系譜中,成為護航女神。
《聖母助水圖》
宋元兩代,泉州港對外交通四通八達,舉世矚目,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錨地,是當時公認的「東方第一大港」。泉州也因此成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化都市。
當時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通商貿易,福建沿海呈現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絲綢畫《刺桐古港》
福建,尤其泉州是當時亞洲海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形成了東方世界的海洋經濟圈。由此,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及瓷器、絲綢、中草葯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的特產如珍珠、象牙、香料,尤其是農作物占城稻、棉花、胡蘿卜等相繼傳入中國。
可以說,此時的海上絲綢之路輻射的意義遠遠超過貿易的范圍,它把中國與世界連在一起,是一條溝通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對話之路。
所以代表中國海洋文化的媽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元代時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媽祖信仰傳播的高峰。
到了明朝,媽祖更是從中國走向了世界。
《媽祖聖跡圖——托夢護舟》
明朝是我國海上外交頻繁的時期,鄭和航隊在30餘年間7次下西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航隊的船員絕大多數是福州人。
鄭和航隊每次在海上遇險時,總會向媽祖祈求庇護。每到一處碼頭,必先建廟祭拜媽祖。船隊到哪裡,媽祖文化就傳播到哪裡。
鄭和航隊祭拜媽祖圖
明代,福建的漁業、手工業、造船業高度發展,從而刺激商業的發展,福建民間商人已經開始走向世界。
明朝中期,為了防止日本倭寇,明朝實行了禁海政策,福建經濟受到了很大影響。
為了謀求生路,大量閩人向海外移民。
在整個明朝期間,福建成為僑鄉,媽祖信仰隨著福建人的腳步,傳播至日本和南洋。
如今的媽祖文化節
清代,因為私商貿易和移民熱潮,在海外生活定居的閩人越來越多,媽祖不僅是海運保護神,也成為海外華人的精神支柱,代表著中華文化、華夏觀念的教化。
福建漳州媽祖"過海"民俗,已延續300多年
媽祖從一個早逝的民間小女,日漸成為億萬民眾信仰的天仙,其實正是中華民族從內陸走向海洋、走向開放的過程。
與其說,護佑著出海人,不如說,媽祖守望著每個揚帆遠行的中國人。
㈡ 媽祖的故事.
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林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媽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
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
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
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
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
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
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2)中國第一美女媽祖擴展閱讀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等等,是歷、現代 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媽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 農歷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 ,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 九月初九逝世。
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 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㈢ 古代神話中的7位女神,誰在民間人氣最高
第七名:媽祖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在民間的人氣挺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
第六名: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又被成為西王母,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傳說中的神女,玉皇大帝的妻子。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長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的追求。《西遊記》中,王母娘娘整天和玉帝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第五名:孟婆
孟婆,雖然只是一位幽冥小神,但因為她掌管著去除前世記憶的孟婆湯,令她在民間的人氣相當高。在中國的古代傳說里,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 孟婆相關圖片管,把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孟姜女,還有人說是西漢時期的美女。
第四名:三聖母
三聖母,玉皇大帝的外甥女,其兄長為二郎神楊戩。在《寶蓮燈》中,因戀上凡人,與凡人通婚而觸犯天條,後被二郎神鎮壓在華山底下,她還有個兒子叫沉香,後來沉香劈山救母。
第三名:嫦娥
嫦娥,天庭上的絕世仙女,後來因為豬八戒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投胎成了豬。據說,玉帝之所以這么生氣,是他跟嫦娥之間有一腿,天蓬元帥膽子也真肥,連玉帝看上的仙女都敢調戲。另外,從小我們就聽說嫦娥奔月的故事,這也使得嫦娥的人氣不是一般的高。
第二名: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據說,在佛教傳入我國之前,觀音是男子,但在我國就成了白衣飄飄的女神。她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難良好等品德真善美於一身,到處都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重,其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
第一名:女媧
女媧,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雄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
㈣ 媽祖是哪裡人
媽祖是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
媽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等,是歷、現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
(4)中國第一美女媽祖擴展閱讀
媽祖有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內涵、平安和諧的文化特徵。全國人大代表曾雲英建議申請國家級媽祖文化生態保護區。2016年兩會上她提議將「媽祖文化」寫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積極回應,增加了相關表述。
2016年11月,首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福建湄洲島舉行,這次論壇向世界傳達了湄洲媽祖信俗。今年兩會上,她建議參照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做法申請國家級媽祖文化生態保護區,更好地傳承這種文化信俗。
不管是媽祖生態、媽祖文化,還是媽祖服飾文化,都應該傳承和保護下來。在今年兩會上,曾雲英梳著媽祖頭,穿著媽祖服,讓媽祖的形象直觀地展現在中外記者的視野里。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詮釋。
㈤ 歷史上說的海上女神,也就是媽祖,她是真實存在的嗎
媽祖在歷史上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她出生在宋朝,人們對媽祖的信仰也是從宋朝開始的。媽祖的本名叫林默,那出生在海邊的一個小村上,父親林願是一個都巡檢。媽祖前面還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兒子,她父母本來想要再生一個兒子,於是日夜去寺廟燒香拜佛。好不容易懷上了,並且順利到了生產期,卻沒想到生的又是一個女兒。
林默的這個請求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但是她的父母還是答應了她的請求。從此以後,林默開始專心致志的做善事,後來又專心學醫,為人治病。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但是她很早的就去世了,有很多人說她去世那一天天生異象,航海的人說她身著紅衣在海上救人,人們很感激她就為她建了一座媽祖廟將其供為神明。
㈥ 媽祖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她生活在什麼地方
個人認為,歷史上有媽祖的真人。莆田被認為是媽祖文化的原鄉。
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後娘娘、天後、天妃娘娘、天妃、湄洲娘媽等,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據說這種信仰的主體是從真人進化而來的。通過對媽祖生平的考察,可以看出,媽祖信仰源於民間傳說,再經過傳說的神化和歷史化,最終形成了普遍的媽祖信仰。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故鄉。潮汕民居大門的牌匾上還可以看到“濮陽世家”、“莆田故居”等莆田印記。海南和莆田有90多個祖先。莆田堅持家鄉傳統,崇尚美德,影響了這些移民。此外,強烈的愛鄉情結使得媽祖崇拜遍及全國乃至海外。
㈦ 媽祖是誰世界和平女神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最早史料記載於,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又載:宣和五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這些足證明了歷史中確有其人。
歷史上真的有媽祖這個人。媽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林默。
最早史料記載於,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又載:宣和五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這些足證明了歷史中確有其人。
南唐清源軍(含今莆田)莆田縣湄洲人(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媽祖祖父莆田人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親莆田人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朝夕焚香祝天,祈求,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生的異常奇特,也就倍加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喚她為默娘,人們尊稱為林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立志終生行善濟人,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大家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不斷為鄉親排難解紛,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世人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通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凶,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言看見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3]。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言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普救眾生,護佑漁民,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最終列入道教祭典和國家祀典。
媽祖鄉人感其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 (道觀)。祖廟於公元1023-1032年(天聖年間)擴建,日臻雄偉。1403年-1424年(明永樂年間),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
因林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後屢顯靈應於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1000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和道教信仰,它延續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