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飛行員有哪些英勇的事跡
樂以琴,是中國空軍飛行員,曾在一次空戰中擊落敵機4架,創造了中國空戰史上空前絕後的記錄,是中國第1位空戰王牌飛行員,抗日戰爭中總共擊落敵機8架。
『貳』 我國殲擊機隊的16名女飛行員們
16名戰斗機女飛行員最大的24歲,最小的21歲,全部為中共黨員,空軍中尉軍銜。來自空軍2005年招收的第8批女飛行學員
中隊長機何曉莉,
隊員庄敏,劉欣,余旭,呂品,盛懿緋,張博,陶佳莉,鍾芹,貟璐,周帥,章嫻,孫美,王欣,張瀟,張曉佳。
備份:張曉佳,中國空軍首批戰斗機女飛行員,中共黨員。
出生年份:1987年(屬兔)
性格:偏內向
家鄉:遼寧省興城市沙後所鎮煙台村
2005年,張曉佳,從全國30多萬報名的應屆高中女畢業生中脫穎而出,走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那次錄取的只有35人。她們先後在空軍3所院校接受了基礎教育訓練、初教機訓練、高教機訓練等44個月的艱苦磨煉。在這一過程中又層層淘汰,最終只有包括她在內的16名飛行學員,這16名女飛行員被授予了空軍中尉軍銜,並獲得了飛行員證書和飛行等級證章——她們成為了我國軍史上首批戰斗機女飛行員。
『叄』 2016年在執行任務中犧牲的中國女飛行員事跡踐行了四有軍人標准,即: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和什麼
有品德
習主席10月30日在古田會議上提出,要正視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存在問題,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肆』 空軍里有沒有女的飛行員
新中國成立後,從1951年招收第一批女飛行員至今,中國空軍已選拔培養了七批300多名女飛行員。從第八批起,招收女飛行員的時間間隔將由以往的7至8年縮短為3年。
夢好做,雲難攀。從一名地方女青年成長為合格女飛行員,這一過程洋溢著激情,隱藏著神秘,更充滿著挑戰。
選拔:萬里挑一過「八關」
3月7日,武漢市招飛檢測站現場,130名女高中生正進行極為嚴格的體檢、體能測試和心理素質測評。手臂略短一點、眼神稍斜一些、跑跳稍慢一步、反應稍差一點,都成為淘汰的理由。體檢中的電轉椅測試是很難受的一個項目,但堅強的姑娘們幾乎都咬牙過關。檢測大樓外的家長們看上去比姑娘們還緊張,一個勁地往樓里瞅。心理素質成為這次招飛工作的重點。記者看到,幾名飛行專家和航空心理學專業人員,對受檢測者先進行紙筆測驗、微機檢測,接著進行地標識別、室外活動觀察等檢測,並採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心理測評系統進行測評,以此評定選拔對象是否具備從事飛行活動的心理素質。
據空軍招飛局局長隋國勝大校介紹,50多年來,女飛行學員的選拔工作在技術手段和選拔程序等方面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但「全面衡量、綜合擇優、質量第一、寧缺毋濫」的原則不變。他們在全國設立100多個招飛工作站,對考生進行報名推薦、預選初檢、體格檢查、心理素質檢測、政治審查、文化考試、招飛復查、審批錄取等八個「關口」的考核,只有當考生完全符合了政治、身體、心理素質、文化四個條件後,才能拿到《空軍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
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招收的第八批女飛行學員,對招收對象的政治、體格、心理、文化素質的要求也都高於前七批,並要求錄取學員的高考成績基本達到省級本科控制線。
培養:攀越雲端難上難
空軍航空大學長春飛行學院是她們招飛入伍後的第一站。新學員入校後,學校復查領導小組即對新生的文化進行復試。一周後,進行政治、身體、心理素質復查,復查合格者予以注冊登記,即取得學籍,辦理入伍手續,否則退回原籍。
進入基礎教育訓練階段後,她們要完成大學文化課程和體能訓練、跳傘訓練。文化課開設的有《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大學英語》《大學語文》等課程,與普通高校大學生所學的內容基本相同。為拓寬女飛行學員的知識結構,學院增加《軍事航空英語》《微機應用技術》等6門課程,開設了人文知識、外軍知識、高科技知識等系列講座。從第7批開始,學院還要求女飛行員的畢業論文答辯全部用英文完成,並要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體能訓練近乎殘酷。在最初的一個半月的封閉訓練中,她們沒有一天的休整機會,練隊列、拉單杠、撐雙杠、轉旋梯、繞滾輪、跑3000米……每天都是超負荷訓練。按過去的慣例,這段日子,她們每人平均磨壞3雙運動鞋。隨後是跳傘訓練,這種訓練既學習飛行員自救的方式,也錘煉心理承受能力和頑強的戰斗精神。每天,女學員都要在兩米高的跳台上爬上、爬下數百次。
基礎教育訓練階段要求更加嚴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淘汰:組織紀律性差,違反條令、條例,經教育無效者;經嚴格體檢認定身體不適合飛行的或體能訓練未達標者;全期考試累計有二門課程考試成績不及格,經補考仍不及格者,或一次考試中有4門考試成績不及格者;未按規定完成跳傘訓練者;經心理素質檢測或經飛行檢驗認定接受能力差,反應遲鈍,不宜繼續學習飛行者。
合格者然後轉入空軍某飛行學院,開始了實質性的飛行訓練。飛行訓練由初教機向高教機過渡,每個部分都要經過帶飛、單飛、畢(結)業這一過程。凡屬高難訓練課目,都堅持次數飛夠、內容飛完、動作量達到上限標准。這一階段,還有被淘汰的可能。如:模仿能力差,錯、忘、漏現象嚴重的;飛行中緊張、膽怯的;飛行中出現暈厥,嘔吐嚴重,平衡機能差的。畢業考核也是很重要的一關,由學院考委會對學員的政治思想、航空理論、飛行技術、身體素質、作風紀律進行考核,並完成畢業論文答辯後,獲得大學本科學歷並授予軍事學學士學位。走出校門,轉入飛行部隊,還有難度更大的訓練任務在等待著她們。
「飛天女」的「處女航」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女飛行員數量較多的國家。在新中國培養的300多名女飛行員中,先後有5人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6人當選全國人大代表、4人出席全軍英模會和全軍婦女「雙先」表彰大會,有的還榮獲「空軍功勛飛行員金質榮譽獎章」;她們中有近400人次先後榮立一等功或二等功,不少人走上團、師職領導崗位或軍職領導崗位,有53%的人成為特級或一級飛行員,大部分成為飛行指揮員和飛行教員。從第六批女飛行員起全部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和軍事學士學位。她們駕駛的機型也由當年的里—2型發展到現在的運-8型飛機和大型高速運輸機。1964年,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半個小時,第二批女飛行員中的於富蘭和戰友們駕駛著伊爾―12型飛機,兩次勇敢地穿過蘑菇雲,圓滿完成空中取樣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穿過蘑菇雲的機組。
「飛天女」的「處女航」象徵著勇敢與無畏,她們把對祖國的忠誠寫在了藍天上,創造出一個個「第一」——
第一批女飛行員——
她們是在經過7個月的學習訓練之後於1951年11月畢業的。1952年3月8日,她們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飛越天安門上空。毛澤東贊揚她們:「細妹子不簡單,飛得好高啊!」
第一批具有大專學歷的女飛行員——
她們是我國第五批女飛行員,是1981年從上海、濟南、青島3個城市數萬名高中畢業生中選拔出的。1984年10月,她們走出長春飛行學院,從此建功藍天。
第一批具有本科學歷的女飛行員——
1989年9月1日,她們庄嚴地在「八一」軍旗下宣誓,成為第六批女飛行員。她們被錄取的成績高於全國大學本科生的平均錄取分數。4年後,我國有了首批軍事學學士女飛行員。
第一位被授勛的女飛行員——
「功勛飛行員」是飛行員的最高榮譽。1991年4月22日,在首批獲得「功勛飛行員」的28名「天之驕子」中,第三批女飛行員劉曉蓮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女飛行員。
第一位女試飛員——
試飛員是飛行員中千里挑一的佼佼者。1984年,第三批女飛行員張玉梅以一流的素質、超強的技藝成為中國空軍第一位女試飛員。此後10年中,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出色完成了上百次科研試飛任務。
第一位女專機長——
第二批女飛行員汪雲,曾飛過4個機種,是4種氣象飛行員、4種氣象教員、4種氣象指揮員。圓滿完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視察的重要專機任務,成為第一位女專機長。她安全飛行31年,飛行5500小時,榮立二等功1次。
第一位女飛行員將軍——
2003年7月28日,「功勛飛行員」岳喜翠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作為我國第一位女飛行員將軍,她曾展翅藍天36年,安全飛行6000多小時,是我國飛行年齡最長、飛行時間最多的女飛行員。
第一位女碩士生飛行員——
2000年10月,第六批女飛行員靳文雅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空軍指揮學院作戰指揮專業碩士研究生,成為共和國第一位攻讀碩士學位的女飛行員。
第一對母女飛行員——
身為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的董鎖箴53歲時,女兒劉宇環也走進了中國第六批女飛行員的行列。她們是我國唯一的一對母女飛行員。巧的是,女兒也分到了母親當年生活戰斗過的部隊,在母親飛越的航線上破霧穿雲。
『伍』 中國第一位殲10女飛行員,曾上過春晚,跳傘失敗犧牲時僅30歲,她是誰
作為我國四代機的典型代表,殲10戰機在我國空軍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而能夠駕駛這款戰機的飛行員自然也是非常優秀的。而我國第一位殲10女飛行員,她還曾登上過春晚,不過在空軍生日的第二天,她卻讓人落淚。她就是有著「最美飛行員」之稱的余旭。余旭出生於四川崇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天府姑娘,她從小就有著飛上藍天的願望,所以在長大後她毅然從軍,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當時初冬的北方已經非常寒冷了,不過當天的天氣還算不錯,比較適合飛行。然而當表演方隊途徑河北唐山一帶時,卻突然發生了一等事故,形勢非常危急。當時表演隊的隊員都接到了跳傘的命令,而余旭也在第一時間選擇了跳傘。然而,余旭卻在跳傘過程中不幸撞到機翼,導致了跳傘失敗,壯烈犧牲。金孔雀隕落的消息傳來,讓人感到非常痛心,紛紛為其落淚。之後余旭的骨灰被送回了老家四川,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數達到了好幾萬人,可以說,家鄉人民用了最隆重的儀式,來迎接這位英雄回家!
『陸』 《我和我的父輩》女航天員施天諾原型是誰
《我和我的父輩》施天諾沒有明確原型。
施天諾沒有原型。只是電影中的一個角色,那個連打雷都嚇哭的小姑娘長大後登上了太空,最後施天諾奉命執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整個短篇很平靜卻也有著非常濃烈的傷感氛圍,也是屬於保家衛國創新未來的衛國主題。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真正的幸福,此段短篇中的父輩也是更能讓人感受到他們默默的付出以及後輩的幸福,是他們一生追求。
施天諾是《我和我的父輩》章子怡導演的《詩》中一個角色,由海清飾演,講述了1969年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前夕一個普通航天家庭犧牲奉獻的感人故事。施儒宏與郁凱迎有一兒一女,兒子是戰友的,女兒則是施天諾。父親意外去世後,30年後母親也去世了,施天諾也當上了航天員實現了父母的夙願,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女航天員施天諾。
《我和我的父輩》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是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後,「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評價:
四個故事,四種風格,以家寫國,家國同構,電影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時間坐標中,鋪展開父輩的奮斗畫卷。電影為我們推開了時光的旋轉門,父輩,不再是模糊的「背影」,而是如山偉岸、如水溫柔的群像。
《我和我的父輩》的邏輯主線不再僅僅是時空的歷史閃回或空間的地理分區,而是在人物情感邏輯中,找到了充滿詩意與浪漫的中國式表達。那是親情中的互相信任與彼此成就,也是代際間的價值認同與精神傳承,是我們的國家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接續奮斗。
『柒』 誰知道5個南航首批女飛行員名字
昨日,南航5名妙齡女飛行員分別駕馭銀鷹勝利完成她們的首次載客飛行。據悉,這是南航招收的首批女飛行員,她們均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2003年考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今年順利畢業後進入南航工作。據介紹,女飛行員雖然相貌要求不如空姐高,但也應該五官端正,精神抖擻。她們也代表著航空公司的形象。
四年闖過重重難關女飛行員順利上崗
4年前,5名女孩一路闖關,從逾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首次招收的女飛行本科大學生。記者了解到,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於2003年9月通過高考在四川地區應屆女高中畢業生中招收了這5名女生。經過4年大學本科的系統學習和嚴格訓練,5名女孩最終以良好的成績順利畢業。
據介紹,從1952年第一批女飛行員駕機飛上藍天至今,中國空軍已經培養了8批300多名女飛行員,但全部屬於空軍航空部隊。她們當中只有少數人退役後在民航擔任飛行員。由民航培養的女飛行員,南航招收的這5名女飛行員尚屬首批。
今年6月20日,5名女孩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正式簽下合同。南航廣州飛行部人士告訴記者,5名女飛行員於今年7月畢業後,到南航廣州飛行部空客A320機隊參加工作。南航對飛行員的挑選非常嚴格,進入南航後,她們又經歷了一系列嚴格的培訓與考試。首先是參加新雇員培訓,然後在珠海飛行訓練中心完成了為期兩個月培訓,包括理論學習、模擬機改裝以及飛行訓練大綱要求的每人5小時30個起落的本場訓練。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成為合格的A1級副駕駛,正式投入航班運行生產。
昨日,她們分別執行南昌、哈爾濱、合肥、杭州等航線的飛行任務。
教員評價五名女學生:「她們比男學員更細心更穩重」
5名川妹子非常年輕,分別出生於1984年、1985年左右。她們開朗爽快、英姿颯爽,給人一種精神利落、果斷靈活的感覺。南航飛行部有關人士稱,飛行員雖然不像空中乘務員一樣,對相貌有嚴格的要求,但也應該是身材勻稱、五官端正,並且讓人感覺很有精神。盡管不需要直接面對旅客,但飛行員也代表著航空公司的形象。
「女人能頂半邊天,女性也應該在高空領域佔一席位。」南航飛行部有關人士認為,女飛行員的優勢在於細心、扎實、平穩。在人們的一貫印象中,似乎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所遜色。但這名業內人士卻笑說,「不是有『女中豪傑』的說法嗎?這5名女飛行員都是經過萬里挑一選出來的,性格等各方面都具備當飛行員的素質。」
南航廣州飛行部一名教員在提起「女弟子」時也是贊賞有加。該名人士表示,相比男飛行員,她們的心更細些,學習也更加自覺和認真,心理素質也完全能夠適應飛行職業的需要。在教員看來,她們的訓練進度正常,而且基礎扎實,理論系統以及功底深厚。不過,在程序記憶上,可能需要下多一些工夫。
事實上,隨著民航客機操控性的提升,女性駕駛員駕駛飛機已不像已往對體力有過多的要求,而女性飛行員穩重、細心的特點,對於整個機組落實好飛行程序、加強對空中不正常情況的敏感性,都有所幫助。
南航可望出首位女機長
在這5名剛畢業的女飛行員加入南航之前,劉宇環是南航唯一的女飛行員。據介紹,劉宇環有漂亮的五官,高挑的身材,是一名美女飛行員。出生自飛行「世家」的劉宇環,是中國第六批空軍飛行員,其母親曾是中國第二批空軍女飛行員。劉宇環飛過初教六、安-24、安-26以及運七等機型。2003年夏天,她從空軍轉業至南航工作。
南航人士稱,目前劉宇環正在參加機長的考試,有望成為一名女機長。該名人士稱,成為一名機長必須「過五關、斬六將」。首先是通過政治思想的考核。另外,還需要通過理論、訓練、模擬機、真機等方方面面的考試。
相關鏈接民航2003年開始招收女飛行員
駕駛飛機飛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是許多女孩的夢想。不過對於女性來說,實現這個夢想實在是太難了。盡管國際上許多航空公司都有女飛行員,還有女機長。不過在中國民航,招收女飛行員還是從2003年才開始的。
2003年7月,國航浙江分公司和民航學院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聯合招收飛行學員,當「男女不限」的字眼破天荒出現在招飛海報上時,考女飛行員一下成了當時最熱的新聞。2003年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批女大學生進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此後,該飛行學院便停招女生。天津的中國民航學院也在同年開始招收女飛行員。隨後,國內多個航空公司陸續招收和培養女飛行員。
事實上,目前我國飛行員還十分緊缺。根據統計,未來5~6年內,中國民航飛行員的缺口將達到9000多名。一些航空公司的缺口每年可以達到300多人。民航業人士認為,適當聘用女飛行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工短缺問題。
『捌』 感動中國飛行員張超妻子
也是軍人,叫張亞
『玖』 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登天歸來便突然「消失」了,如今怎麼樣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拉開了中國邁向太空的序幕。現在航空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航天員登上了太空,如張曉光、王亞平、景海鵬、劉旺等。
如今劉洋一家三口過得非常幸福,雖不能再次登天,可她還在默默為祖國航天事業發展。
『拾』 我國四大女飛行員是那四位
中國能飛三代戰機女飛行員的4人
「金孔雀」余旭
籍貫:四川崇州
印象:漂亮、自信、聰穎……想成為一名飛行員,想成為一名軍人,讓會跳孔雀舞的余旭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慾望」。
「莫名的慾望」讓余旭剪掉了長發,丟掉了毛絨娃娃,練就了殲擊機女飛行員群體中最過硬的飛行技術。
2012年7月29日9時56分,華北某機場上,余旭身著新式飛行裝具,跨入殲10戰機座艙。松剎車、加油門、拉桿……隨著殲10戰斗機轟然飛起、翩然落地,余旭成為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這也是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馭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單飛。
「酷小子」陶佳莉
籍貫:四川成都
印象:熟悉陶佳莉的人會覺得,她身上有那麼一點「野性的美」,她好像不該生作一個女孩兒。
平時,陶佳莉喜歡把訓練服的領子立起來,總是酷酷地戴著墨鏡。籃球場上,她一蹦往往比男隊員跳得還高。有時候,女飛行員們一起出門,她總愛在裙子下再穿雙靴子,戴上牛仔帽,拿著相機,風風火火地給姐妹們照相。
空軍招收第八批女飛行員時,陶佳莉是公認「飛天」願望最強烈的一個。冒著成為「待業青年」的風險,她在高考志願書上只填了唯一的一項志願——中國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幸好一路過關斬將,陶佳莉還在招飛選拔的心理品質面試中,獲得最高分。
「陶佳莉就是為戰斗機而生的。」空軍著名攝影家沈玲如此評價她。
「大姐大」何曉莉
籍貫:四川樂山
印象:中學時當班長,成為殲擊機女飛行員後擔任中隊長,何曉莉在建國60周年國慶閱兵時又是長機飛行員,駕駛殲教8第一個飛過天安門。
何曉莉整個成長過程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成熟、穩重、大氣,每次起飛前,何曉莉都會幫著姐妹們整理衣領、袖口,像個「大姐大」。然而,她成為飛行員的過程中卻還有一段曲折故事。
高中畢業時,何曉莉曾被空姐的面試刷了下來,當父親提醒她可以報名考飛行員時,她搖搖頭——「我想做空姐,可連面試都沒過。人家飛行員還會要我嗎?」
「就算這樣,你也要死馬當成活馬醫,去!」拿著父親給的600元錢,何曉莉經過5天的封閉測試最終被順利錄取。
「淡定姐」盛懿緋
籍貫:浙江杭州
印象:一次訓練時,盛懿緋因為沒有回答上問題被取消了飛行計劃。面對一次「停飛」,她哼著自己改編的網路歌曲,為自己減壓。「右眼皮跳跳,壞事要來到,不是要扣分,就是計劃取消了。」
生在江南的盛懿緋,曾經夢想成為一名戰地記者。在戰場上,沖到前線去拍到那些「最精彩、最殘酷、最鋒利」的鏡頭。然而,盛懿緋與同齡人不同的沉穩讓她成為了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
「別太迷戀姐,姐也就是開了架戰斗機。」2009年國慶閱兵之後,面對蜂擁而至的媒體,盛懿緋自如地開著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