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凱迪拉克金標與銀標區別
金黃與純黑相映象徵智慧與財富紅色。象徵行動果敢銀白色代表著純潔、仁慈、美德與富足藍色,代表著騎士般俠義的精神車標以鉑金顏色為底色可以說凱迪拉克從內到外都很香,但是消費者看不到也感覺不到。
凱迪拉克方法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的豪車座駕就是凱迪拉克這一點就足夠開著凱迪拉克吹一輩子了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擁有一輛美國總統同品牌的豪車想必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吧,開出去談生意都會給人一種更有氣場的感覺。
其實都是2.0T大功率,加上閉缸技術,都是前後驅動,懸架基本都是鋁合金材質,變速箱既不是雙離合也不是CVT內飾用料扎實,不搞假排氣之類的手段,對於奧迪A4L這樣的低配車也沒有後置空調節!加上凱迪拉克的操控和訓練。
Ⅱ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開凱迪拉克,這能說明她是什麼品味
性格大大咧咧、豪爽、愛交朋友、不拘小節,最重要一點,真有錢
Ⅲ 求視頻:歐美片美女開著凱迪拉克狂飆的那電影叫啥名
太籠統了
Ⅳ 愛車凱迪拉克XT4有著超高顏值,是適合女孩子開的車!
作為一個從愛看美劇的孩子來說,買車首選肯定是美系車啦。雖然身為女孩子但是對於車子的喜愛一點也不亞於男孩子。我買這車就是沖著凱迪拉克這個牌子去的,誰讓他是美系車中的佼佼者呢。對於這款車我滿意的是還外觀,凌厲霸氣的前臉和網格式的中網配上盾牌的LOGO,還有帶有凱迪拉克的家族式大燈無一不彰顯的與眾不同的貴氣,每次開出去朋友都投來羨慕的小眼神,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個車子中控那邊設計有點粗狂,不夠細膩隱藏式暗格一點也不隱藏,大家一眼就能看到。每次看到那個暗格心中的憂傷不是一點點呀。不過好在化妝鏡那邊有柔光彌補了我脆弱的小心靈。
最最喜歡的一張[色][色][色][色]
和陽光一起拍照,美不勝收[玫瑰][玫瑰]
駕駛的舒適性很強,在過減速帶或者坎坷的路段車子都是比較穩車內人基本沒有抖動感坐著舒服不暈車,座椅包裹性強也是真皮材質蠻舒服的。降噪效果強悍關上車窗用打開音樂也是一大享受。還有電動座椅記憶功能,空調製冷
Ⅳ 與長腿美女一起體驗凱迪拉克CT4,美好生活從分享開始
大家好,本人澎少 不會說相聲津門人士 資深車迷一枚 汽車之家十年忠粉 痴於駕駛迷於拍車 美好生活從分享開始。
地點:天津 天氣:32℃,多雲 設備:佳能 70D 車型:凱迪拉克CT4 時尚型
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澳洲大火、非洲蝗災、菲律賓火山爆發、再到現在席捲全球的新冠,還有年初的科比墜機,天災人禍,讓全世界的人們陷入悲痛之中。但祖國的強大,使我們的生活盡一切可能損失到最小。五月春風拂面萬物復甦,距離我們全面抗疫吹響勝利號角的時刻越來越近了。當然,現在的我們一樣絲毫不得鬆懈,出來享受春風的時刻,一定注意防護。午後,美女小旭前來報道,努力為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喜歡吧, 點到為止咯, 我們言歸正傳!
凱迪拉克作為美系豪華運動典範,每一次新車型上市,都備受矚目,尤其近年更新換代之後,更是達到了顏值巔峰,從眾多二線豪華品牌中脫穎而出,深受車迷喜愛。作為ATS的繼任者車型,CT4的上市可謂萬眾期待。 記得當年ATS-L作為同時代的明星車型,成為了豪華品牌中型運動轎車的有力競爭者,與BBA直面競爭,縱置後驅布局,稜角分明造型,自帶一階,加速出色,性價比突出。基本上被奧迪壟斷的FAST4WARD的直線加速賽中,基本看不到BMW的出現,但會經常看到ATS-L的出現,各類改裝套件也極為豐富。 而今天作為繼任者的CT4來了,帶著前輩的傳承,有著更佳運動和科技感的設計,帶著6.9秒的百公里加速和不到26萬的指導價,高調來襲,作為美系車主以及美系車迷的我,今天就帶大家一睹為快。
這台凱迪拉克CT4 28T 時尚型,搭載2.0升直列四缸直噴渦輪增壓縱置發動機,型號LSY,帶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最大馬力237匹,最大扭矩350牛米,最大功率174千瓦,匹配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官方零百加速6.9秒。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前後輪均為225/45 R17馬牌輪胎。長寬高分別為4760*1815*1421,軸距2775。郵箱容積66升,燃油標號95。整車整備質量1540公斤。 功能方面,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前後排頭部氣囊,胎壓顯示,缺氣保用胎,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前後駐車雷達,定速巡航,運動/標准/雪地三種駕駛模式切換,發動機啟停,自動駐車,上坡輔助,無鑰匙進入/啟動,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遠程啟動功能,4.2英寸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8英寸中控彩色觸控液晶屏,道路救援呼叫,藍牙/車載電話,車聯網,OTA升級,遠近光及日間行車燈均為LED光源,自動頭燈,轉向輔助燈,大燈高度可調,大燈延時關閉,前排多層隔音玻璃,自動空調,溫度分區控制,車內PM2.5過濾裝置等等。 總而言之,功能配置相當豐富,對於指導價24萬左右的後驅豪華中級轎車,比如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遠程啟動,前排多層隔音玻璃等功能相當厚道,再加之7秒內的百公里加速,凱迪拉克CT4如此性價比之高,眾合資品牌再不降價就很難賣了。
接下來一組實拍分享給大家, 從照片中體會細節之美!
前後輪均為225/45 R17馬牌輪胎。
4.2英寸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
一鍵啟動。
8英寸中控彩色觸控液晶屏。
物理按鍵質感出色。
後座出風口。
雙邊排氣。
後備箱空間表現不錯。
搭載2.0升直列四缸直噴渦輪增壓縱置發動機,型號LSY,帶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最大馬力237匹,最大扭矩350牛米,最大功率174千瓦。
See you again! 本人澎少,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Ⅵ 夜裡凱迪拉克XT5的一場燈光秀,老婆給我做車模
平時和老婆絕大多數時間在兩地分居。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自己也經常出差,屬於那種聚少離多的狀態,自己想著趁著年輕把自己的事業先幹上去,等以後和老婆再在一個城市裡工作,享受我二人世界。這個月中旬出了一次差,連續走了10多天,今天終於回家了,晚上和老婆外出玩一玩。順便帶老婆吃頓大餐。外面現在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天是周一的原因,我們這座小城市平時人本來就少,可能是因為這次疫情的關系大家還沒有結束狀態,所以說路上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老頭老太太,年輕人感覺出來的比較少。看著路上人比較少的時候,給老婆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紀念。人多的時候恰恰還不好意思拍。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
希望能夠盡早結束這種常年在外奔波的狀態,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最後也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
Ⅶ 凱迪拉克檔位怎麼操作,能否圖片說明
下面介紹凱迪拉克 xt5使用技巧:
1、XT5檔位在駕駛員右手側的位置。進入之後需要繫上安全帶。
自動擋車按如下步驟操作:
一、起動
1、首先圍繞車輛檢查一圈,看看4個輪胎是否有缺氣或者扎胎的情況,然後插鑰匙點火。
2、著火後大約1-2分鍾,看轉數下來到1000轉左右,右腳踩住剎車,掛檔,把檔位掛在D檔,然後松開手剎,再慢慢抬起右腳,這是車輛就開始前行了。根據路況的需要,右腳無安全抬起,踩油門加油,車就正常行駛了。
3、行駛中遇到擁堵或者紅燈時,只要踩下剎車,車就停止前進了,如果紅燈時間較長可以將檔位推到N檔位置、等綠燈亮了掛D檔,松開制動器緩慢加油就可以前行了。
二、倒車
1、在車輛停下後,踩住剎車,把檔位換到R檔,松開手剎,右腳從剎車緩慢抬起,車就會倒著走了。
三、停車
1、到達目的地,把車停在指定的位置後,把檔位換到P檔,然後拉起手剎,松開腳剎,關鑰匙門,拔下鑰匙,下車鎖門就可以了。
Ⅷ 凱迪拉克SLS看起來不錯,不知道開起來怎樣
"沒有人會懷疑美國人製造奢侈品的能力,就像沒有人懷疑德國人在機械方面以及日本人在電子方面的天賦一樣。如果您對凱迪拉克的印象還停留在伍德和帝威的年代,那不妨關注一下剛剛在國內上市的SLS(賽威),至少它給我的感覺是顛覆性的。顛覆了什麼呢?不只是對凱迪拉克的印象,還有對奢侈品這一概念的理解。
凱迪拉克是美國人的專屬奢侈品,至少在前年我還在堅持這一觀點。寬大、結實的車身、大排量的發動機、軟軟的懸架、高高的油耗……是哪些車讓我形成如此的成見呢?仔細想想,除了款型較新的凱雷德豪華SUV,剩下的都是些10年以上車齡的老爺車。直到BLS和CTS的出現才讓我的想法稍有改變,為什麼只是「稍有改變」呢?因為在潛意識里我還是將它排斥在主流車型之外:BLS主要面向歐洲市場,它的主力車型裝備的是110kW柴油機;CTS性能倒是很出眾,可惜它太另類、太運動了,很難想像老美會把這種源自EVOQ概念車上的刀切一般的硬朗線條應用到更高級別豪華車上,更難想像他們會放棄自己擅長的東西轉而遵循歐洲人定立的豪華車標准。SLS的出現讓我全面看清了凱迪拉克的套路:從入門級的BLS到頂級的DTS,既一脈相承又各有特點,更重要的是每一款車型都能在競爭對手的陣營中找到對應的產品,而美國人所擅長的豪華不僅沒有被放棄反而得到了全新的演繹。
又一個5米長的大傢伙!但它並不顯笨重,因為刀削般的線條瘦身效果明顯
長度增加125mm達到了5110mm,軸距加長100mm達到了3057mm——這就是國產SLS與美版STS最大的區別。它也因此成為針對中國市場加長的又一款豪華車。和國內通行的做法一樣,加長的100mm軸距全部用於改善後排空間,其餘的25mm則留給了車頭——新設計的前臉和前保險杠更有氣勢,與整車的造型風格也更合拍。
雖然加長了這么多,但STS造型的精髓——源自EVOQ概念車刀削一般的硬朗線條並未遭到破壞,更加修長的造型反而讓人覺得更加協調。SLS的突破常規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當其他廠商的造型風格越來越圓滑的時候,凱迪拉克偏要逆潮流而動,整出一個筋骨畢現的龐然大物;頭燈和尾燈面積越來越大似乎是另一個趨勢,SLS全然不顧這一趨勢,頭燈不僅面積小,還採用了眼下不多見的縱向布局,LED尾燈更收縮成一窄條,這種設計不僅讓前臉更有氣勢,也讓尾部顯得更豐滿。
凱迪拉克SLS內飾圖片
這里要澄清一個誤會:SLS名字中的L實際上是英文Luxury(豪華)的縮寫,並非大家想像中加長的意思。它與原型車的差別不只是125mm的長度,內飾幾乎是全新設計的,豪華裝備更是比STS多出不少。
凱迪拉克SLS發動機圖片
通用家族的看家動力4.6升北極星發動機終於用在了國產的SLS身上
在我印象中北極星(Northstar)是通用旗下少有的幾款高技術含量的發動機之一,鋁合金缸體缸蓋、雙VVT、電子油門……至少與那些標榜美國傳統的下置凸輪軸V8發動機相比,北極星的技術是超前的。52kW的升功率可圈可點,與之匹配的6速自動變速器更讓我改變了以往對美式豪華車的成見。
數據看起來不錯:0-100km/h加速時間6.8秒,最高車速250km/h,綜合油耗13.4L/100km。實際表現如何呢?按下發動機起動按鈕,引擎罩下面傳來低沉的聲音,我甚至可以想像出8個活塞依次上下翻騰的場面。怠速時當然不會像日本豪華出那樣鴉雀無聲,它用特有的聲音提醒車主機器在運轉,但這種聲音不煩人。V8發動機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在這里充分顯現出來,用比較溫柔的方式踩下油門,變速器在1500rpm就升到更高的檔位,以140km/h的速度巡航,發動機轉速竟然還不到2000rpm,再加上靜音效果出色的米其林Pilot輪胎,高速行駛的安靜程度可想而知。這是SLS溫柔的一面,當油門踏板被毫不留情地踩到底,SLS的野性被激活了,雖然牽引力控制功能無法關閉,Stabili Trak系統也跳出來對野蠻的駕駛行為橫加干涉,但這輛2噸重的320馬力後驅豪華車還是帶著輪胎的輕聲尖叫勇往直前。為省油而設計的第6檔暫時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在200km/h的高速下,依然是5檔在效力。4.6升北極星充足的動力儲備讓車子210km/h時還能感覺到明顯的加速度。正規的高速公路當然不可能縱容這種速度,因此在120km/h的限速范圍內,SLS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
變速器 後備箱
力氣是一方面,這台發動機細膩的表現和良好的油門響應也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感覺在開過3.6升的SLS之後更明顯,3.6升發動機也是一台不錯的機器,它從聲音上感覺更活躍,更有激情。作為一部行政級豪華車,SLS的動力系統是稱職的,唯一讓人感覺不爽的是變速器的換檔動作有些大,尤其是低速換檔時能感到明顯的沖擊。
在通用看來,這個級別的車用後驅是理所當然的。SLS操控性能的進步令人驚詫
SLS是一輛後驅車,但凱迪拉克並不想用它來標榜運動之類的特長,畢竟,它骨子裡還是一輛行政級的豪華車,大多數車主不僅自己不會去做漂移之類的動作,也不會縱容司機這么做。前雙橫臂後多連桿的獨立懸架為它打下了不錯的底子,加硬的彈簧和MRC電磁感應減振器所起的作用則是錦上添花。個人感覺,SLS懸架在高速時的表現比低速時要好。它的穩定性甚至給人一種錯覺:以200km/h的速度行駛,感覺顛簸程度好像和大多數車子在160km/h時的表現差不多,當然,防眩目的「減速」玻璃在其中也功不可沒。以160km/h的速度變換車道,後排乘客只感到明顯的側向加速度,並沒有被甩來甩去的感覺。帶速感的轉向助力系統對轉向助力的調整幅度不是很大,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設計,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氣和能力在高速時大角度轉向。在市區行駛時,我能感到電子控制的減振器已經進入最軟的狀態,這對於充分吸收路面振動肯定有好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制動點頭和起步抬頭的現象很明顯。順便說一句,SLS的電子控制減振器沒有常見的運動、舒適等模式,它的工作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涉。
前排座椅 後排座椅
255/45ZR18輪胎和大尺寸的制動盤看上去就讓人感覺很塌實,它的制動效果也符合我們的預期,緊急制動時雖然減速度顯著,但制動過程並不粗暴。
BOSE音響、Tuscany真皮還有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內飾演繹了真正的美式豪華
內飾的變化是SLS僅次於外形尺寸的一大變化。現在連很多小型車都裝備了雙區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和DVD導航,再靠拼配置肯定不行了,怎麼辦?老美終於拿出看家的本事,在奢侈品和豪華感受方面做文章。首先它祭出了BOSE音響系統,15個揚聲器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車子本身出色的靜音性能更讓它有了用武之地。車內不僅色彩經過精心搭配,連LED照明系統的光色和光線分配都經過反復設計。這些高科技的東西還只能算豪華裝備,下面這些就純屬於奢侈品了。同一輛車上的木材要取自同一棵樹以保證紋理的一致;車子的全部座椅和門內襯板都採用了Tuscany小牛皮,指定區域放養、技藝高超的技師剪裁縫制……這些似乎與車本身無關,但仔細想想,在技術越來越趨同的時代,憑什麼說服闊佬在豪華車上一擲千金呢?
凱迪拉克SLS外觀圖片
SLS即將於春節後正式開始銷售。它是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的旗艦產品。50-70萬的價格把它很自然地推到了這個細分市場的高端,與德國對手的正面交鋒看來是不可避免了。它有多大勝算呢?它不想打科技牌,也不願沾染太多的官氣或霸氣,看來貴族氣質是它唯一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