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真的有花木蘭嘛
首先:花木蘭的年代成謎。仔細想一想:我們雖然學過《木蘭祠》,可回憶一下你知道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嗎?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代代相傳,最終被歷史正式定位是因為在唐朝,花木蘭被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孝即代表代父從軍,烈即代表英勇殺敵。從此時起,花木蘭才是真正的火了。那麼這是真的嗎?其實歷史上,存在的並不只有一個花木蘭:一共有四個!
第四:古代的軍籍系統比較嚴謹,她如何渾水摸魚的?
古代參軍不是我們想到的,隨便拉一個壯丁來就能上戰場。那時候有嚴格的軍籍體系,如果戶口對不上,年齡對不上,那是要被懲罰然後打回原籍的。花木蘭替父從軍,一個是花季少女,一個是年老的男人,體型和年齡差距太遠了,木蘭代替母親就算了,代替父親也太離譜了?
㈡ 古代四大巾幗英雄分別是: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梁紅玉……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穆桂英五十三歲猶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通俗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梁紅玉(南宋抗金女英雄)(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㈢ 中國歷史上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嗎
我認為花木蘭在歷史當中極大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更適合當做一個故事去聽一聽,當一個傳奇故事去看,可能會更好一些。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是因為花木蘭最早出自明朝才子徐文長的劇本里,劇本里寫的木蘭姓花,然後這個劇本被戲班子所用,改編成戲劇四處演出,然後一傳再傳,廣為人知影響遠大,所以有了現在的花木蘭這個名字。
第四就是古代參軍是要查軍籍的,如果查戶口對不上,年紀相差太大,就算化妝去遮蓋那差別也不是一星半點兒,很難去湊合頂替的。古代人不會連男女都不分吧,未出閣的姑娘和壯年老頭,還是差別有點大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望採納,謝謝。
㈣ 四大巾幗女將是什麼
四大巾幗女將是花木蘭、佘賽花、穆桂英、梁紅玉。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巾幗英雄,她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教她習練武藝,騎馬射箭,當時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斷南下侵擾,政府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
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大,想留她在朝廷效力,花木蘭卻拒絕了,她回到了家鄉,換上了女裝,同行的的人,才知道她是一名女郎。
花木蘭介紹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由於她的姓氏、籍貫等史書均無確載,歷來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
花木蘭的事跡能流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首北朝民歌,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深受國人尊敬,她的事跡和形象被廣泛傳誦,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
㈤ 中國史上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後來結局如何結局真的有那麼好嗎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雖然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但在那樣的環境下,依舊有很多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比如破天門陣的穆桂英,平定西北邊患的樊梨花,勇敢抗擊金兵的女英雄梁紅玉,以及今天我們要說的替父出征的花木蘭。
在《木蘭辭》一詩中,皇帝因為花木蘭的功勞最大,所以打算讓她在朝廷任職,但花木蘭離家太久,對爹娘甚是想念,於是婉言拒絕了皇帝的好意,表明自己更希望回家侍奉爹娘,家人知道女兒得勝歸來,心中十分高興,大老遠的便出門迎接,家中的弟弟更是宰豬殺羊相待,最後得了個圓滿的結局。
不過這個結局只是說法之一,說法之二則認為木蘭返鄉看過爹娘之後,魏朝皇帝想將她納入後宮為妃,但花木蘭不願意,於是選擇自殺。然而因為這段歷史距離我們已經有將近一千六百年之久,所以已經無法詳細考證,但無論如何,木蘭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㈥ 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誰
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花木蘭、佘賽花、穆桂英、梁紅玉。
中國不僅有四大美女,還有四大巾幗英雄,她們中有的替父從軍,有的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遠勝於七尺男兒。其事跡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多次重拍,甚至影響波及美國和全世界。
人物信息:
1、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巾幗英雄,她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教她習練武藝,騎馬射箭,當時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斷南下侵擾,政府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十年後凱旋迴家。
2、穆桂英
穆桂英是楊家將中的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揚宗保並與之成親,成為楊家將中的一員,從此與楊家將一起保家衛國,屢建戰功,最大的事跡是大破天門陣。
3、佘賽花
佘賽花也就是佘太君,她個性機敏、善騎射,自幼受父兄影響,把戍邊御侵、保衛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佘太君在西夏侵擾時,身掛帥印,率領楊家十二寡婦征西,集中地體現了楊家將的愛國精神。
4、梁紅玉
梁紅玉是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後來家道中落,淪落為營妓,與韓世忠結識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世忠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大幗國英雄
㈦ 巾幗不讓須眉,中國古代四大女將是誰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女將分別是花木蘭,樊梨花,梁紅玉,婦好。
花木蘭的名稱尚有爭議,是魏晉南北朝的巾幗女英雄。她替父從軍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家喻戶曉。北魏政權規定每家每戶都必須出一名男丁充軍,花木蘭便替父從軍,開始了數十年的軍旅生活。因建立了功勞被皇帝封官,花木蘭辭職還鄉,照顧自己年邁的父親。
梁紅玉
錚錚鐵骨,寸寸柔腸,在她們身上合而為一。華夏男兒多豪傑,更有巾幗英雄在歷史的烽煙中撐起半邊天,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