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詞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作詞:張松如(公木)
作曲:鄭律成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
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麼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
向全國的解放!
(1)美女笛子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擴展閱讀:
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原為《八路軍進行曲》,由張松如(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創作於1939年,是組歌《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詞略有改動。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二、軍歌集錦:《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八路軍軍歌》、《新四軍軍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娘子軍連歌》、《在太行山上》、《游擊隊之歌》、《抗日軍政大學校歌》、《我是一個兵》、《打靶歸來》、《颯爽英姿五尺槍》、《消防兵之歌》
《義勇軍進行曲》、《紅軍不怕遠征難》、《游擊隊歌》、《保衛黃河》、《一二三四歌》《咱當兵的人》、《我們都是神槍手》、《為了誰》、《當那一天來臨》、《好男兒就是要當兵》、《士兵的桂冠》、《強軍戰歌》、《走向復興》、《學習雷鋒好榜樣》、《軍港之夜》、《軍中綠花》、《團結就是力量》
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詞 歌曲歌詞內容介紹
1、歌詞: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
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麼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
向全國的解放!
2、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原為《八路軍進行曲》,由張松如(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創作於1939年,是組歌《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詞略有改動。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Ⅲ 《解放軍軍歌》原唱歌詞是什麼
《解放軍軍歌》
作詞:張松如(公木);
作曲:鄭律成;
其歌詞為: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
(3)美女笛子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歌詞內容,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性質、任務、革命精神和戰斗作風。曲調氣勢磅礴,堅毅豪邁,熱情奔放。詞曲渾然一體,表現了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歷史重託,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英勇奮戰的英雄形象。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形象鮮明,旋律流暢,音調堅實,節拍規整,集中表現了人民軍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斗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Ⅳ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zhōnɡ ɡuó rén mín jiě fànɡ jūn jūn ɡē
1、概述
公木詞,鄭律成曲,創作於1939年,是《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軍進行曲》。解放戰爭時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51年總政治部對歌詞進行修改,並於196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經黨中央批准,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從此,這首歌曲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標識之一。
2、歌詞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人民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
絕不屈服,
英勇戰斗,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
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
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
革命歌聲多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
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
向全國的解放!
音頻試聽:http://www.oldmusic.com.cn/music/9/ZhongGuoRenMinJieFangJunJunGe.html
3、創作過程
這首歌曲的前身為《八路軍進行曲》,1939年誕生於延安。1939年夏,詞作家公木和作曲家鄭律成完成了一部大型聲樂套曲——《八路軍大合唱》。是年冬天,這部套曲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首演,並於次年夏天在《八路軍軍政雜志》上發表。這部套曲由8首單曲構成,合著一個「八」字,集中表現了八路軍的英雄形象和戰斗精神。《八路軍進行曲》正是其中的一首。
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被重新填詞,更名《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65年,《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經黨中央批准,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從此,這首歌曲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標識之一。
或許人們並不知道,其曲作者鄭律成原本不是一位中國人,而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國際主義戰士。鄭律成1914年生於朝鮮南部(今韓國)的全羅南道光州的一個貧苦家庭,原名鄭富恩。由於他從小喜愛音樂,故改名律成。當時的朝鮮已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人民的奴役使鄭律成從小就在心裡埋下一顆仇恨的種子。1933年,19歲的鄭律成來到中國,進入南京的朝鮮革命軍政治幹部學校,成為以暗殺為手段的反日獨立運動團體(「義烈團」)的一名成員。同時,鄭律成堅持學習音樂。1937年秋,鄭律成放棄了去義大利深造的機會,背著小提琴,像許多中國的進步青年一樣,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奔赴延安。
鄭律成在延安先後在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抗日軍政大學等單位學習、工作,並作有《延安頌》《八路軍大合唱》等一系列成功的音樂作品。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朝鮮半島也得以光復。鄭律成和在延安工作的其他朝鮮同胞一道返回朝鮮。由於朝鮮南北割據,鄭律成未能回到家鄉光州,而參與創建朝鮮人民軍協奏團,出任團長,並創作了《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人民軍軍歌。1950年,鄭律成又回到中國並取得中國國籍。在後來的30年中,鄭律成作有歌曲《興安嶺上雪花飄》《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綠色的祖國》以及歌劇《望夫雲》《毛澤東詩詞五首》等大型聲樂作品,直至1976年在北京病逝。鄭律成是一位成功為兩國譜寫軍歌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