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蛇傳女主人公誰演的
有很多個白蛇,你是說那一個?
1、1962年由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 ,可能是影視劇中最早的版本,由岳楓執導。林黛演技精湛,扮相美艷,堪稱經典。
2、1978年的林青霞版電影《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是林青霞的早期電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
3、1982年林青霞版電影《新白蛇傳》,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4、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5、1990年,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陳美琪飾白蛇,吳岱融飾許仙,邵美琪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6、1993年,趙雅芝版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版本,趙雅芝端莊、善良的形象以及葉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經久不衰。
7、1993年,王祖賢版電影《青蛇》,王祖賢飾白蛇,張曼玉飾青蛇。該片是徐克在電影製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他對張曼玉潛能的又一次發掘。
2. 國產動漫女性顏值巔峰角色,你最喜歡誰
隨著國風動漫的熱播,美人角色也是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性感嬌媚,或是攻氣十足。各類角色,各種性格層出不窮。接下來就給大家梳理下我心目中的國漫女神,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1、《天行九歌》焰靈姬
斗羅大陸算得上是最火的國漫了,玄機自古多美女,裡面的美女也是讓人目不暇接。有鄰家女孩小舞,有大家閨秀榮榮,有性感冷艷竹清,有霸道總裁二龍,有妖嬈狐媚的胡列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不可忽視,吸引了大量粉絲,她就是高貴女神比比東!
比比東作為武魂殿教宗有著其他人沒有的高貴氣質,舉手投足之間都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場。比比東也是個可憐之人,與大師相愛卻為了保全愛人不得不與大師分道揚鑣,獨自承受著師父千尋疾給的恥辱,沒有背景的她忍辱負重最終逆襲成為武魂殿教宗。
多年之後再次遇到大師,哪怕大師的身邊已經有了柳二龍,哪怕大師已經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比比東仍然不遺餘力的護著大師,看著他的背影漸漸的消失在眼前!
3. 白娘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法海又是什麼樣的人
白娘子人物形象分析
白娘子是漢族民間傳說故事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在不同年代不同的版本都有所描述。白娘子這個人物形象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自己色彩與形象魅力,不斷進化與演變的故事與人物,從最初的一個害人的蛇精到後來故事中變得有情有義的一個大膽追求愛情的女人,使得人物形象越來越鮮活,越來越感動世人。
在白蛇記中,隴西李黃在長安市東,遇到一位身穿白色孝服的少婦,見其美貌而動心。他頻獻殷勤,與白衣少婦「一住三日,飲樂無所不至」,最後化為一股血水,四日便離奇而死。家人後來才得知白衣美婦原為蛇妖所變,原來少婦為「蛇妖」所變。
又一說鳳翔節度李聽的從子管,出門遊玩黃昏後,方見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艷若神仙。管自喜之心,所不能諭。及出,已見人馬在門外。遂別而歸。至辰已間,腦裂而卒。後查有大蛇蟠屈之跡。乃伐其樹,發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數條,盡白,皆殺之而歸。
此二個故事中,白衣娘子就是完全是一個害人的蛇妖形象,幻化為美女之後引得男人垂涎之後再同宿後再取男人性命。妖氣彌漫,男主人公的結局都很凄慘要麼化為一灘血水,要麼腦裂而卒。
在這個故事中,白蛇即為妖,變幻為美女,是為了吸引男人們上鉤同宿後便取人性命。最初,白蛇的形象是恐怖的,害人的,讓人們都唯恐躲之不急。故事描寫中其中的蛇精只是以美色來誘惑男人,對於白娘子這個人物地雛形只是一個妖怪。人物描寫過程中,有著極大的反差:最初讓人心動的女子,繼爾是取人性命的妖怪,中間發生的只是一個序曲,結局都是同樣的。最初的白娘子的人物形象是害人的妖怪。
《西湖三塔記》記敘南宋臨安府人士奚宣贊,清明游西湖時,將迷途女孩白卯奴帶回家。白的黑衣祖母來尋找,奚送她們回家,白的母親白衣婦許身酬謝,同宿半月,白衣婦漸厭,欲取食其心,女孩白卯奴求情放了奚。第二年清明,奚又被捉回白衣婦家,女孩又為他求情並救了他。奚回家報告叔父奚真人,奚真人用道法捉此三婦。原來,白衣婦為白蛇,女孩為雞妖,黑衣祖母為獺妖,奚真人化緣,造三石塔,將三妖鎮於西湖中。故事是以奚宣贊的行蹤與視點敘述的,此中白娘子的行徑也非常令人覺得膽戰心驚:專取活人的心肝下酒,並且來了新人換舊人,實在讓人不寒而慄,更覺恐怖。此中白蛇變幻的白衣娘子常在西湖上迷惑男子,害死了許多人命。烏雞和獺二妖也是這樣。她們後來被奚真人擒獲,鎮壓於西湖中的三座石塔下。
此個故事純粹是那白蛇精的強要與奚宣贊做一時夫妻的,無非是貪其俊秀或是留宿飲樂,待到奚宣贊面黃肌瘦,白衣娘子要換新人時就要吃其心肝了。據此,白蛇還是一個害人的蛇精,還是要取人性命。以害人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時的更換新人來滿足自己。男人們只有一個命運:利於完之後死於非命!這個故事更多程度還是讓人感覺是一個鬼故事,結果是悲的,劇情是恐怖的!白蛇是害人的!白蛇還是沒有改變自己是一個害人的妖怪,人們對她只有恐怖與害怕。
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小說寫的是南宋紹興年間,南廊閣子庫官員李仁內弟許宣做一葯鋪主管,一日祭祖回來,在雨中渡船上遇到一自稱為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及張氏遺孀的婦人(白娘子),白娘子見到許宣後春心盪漾,便演繹了借傘還傘等一系列的事件後,蛇精便要欲與書生許宣結為夫婦,又叫丫鬟小青(西湖青魚精所變)贈銀十兩,殊不知此銀為官府庫銀,被發現後,許宣被發配蘇州,在蘇州與蛇精相遇而結婚,後又因白娘子盜物累及許宣,再次發配至鎮江,許白又於鎮江相遇復合,法海識出此美女是蛇精,向許宣告知真相,經歷諸多是非之後,許宣得知了白娘子即為蛇精,驚恐萬分擔心懼怕,便求法海收他做徒弟,在法海禪師的幫助下收壓了蛇精青魚精,於是白蛇被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許宣化緣蓋雷峰塔,修禪數年,留警世之言後一夕坐化去了。
在此間,白娘子與許宣之間發生了很多的故事:游湖借傘、訂盟贈銀、庭訊發配、遠方成親、贈符逐道、佛會改配、重圓警奸、化香謁禪、遇赦捉蛇、付缽合缽等基本情節,這些曲折的故事,都在暗示著白娘子身份的詭異。雖然講述的是白娘子與許宣之見有情但卻未真的有意的故事,所以他們的幸福生活總是都是轉瞬即逝並不真實,而且其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初次發配、道士捉妖到再次發配、化香謁禪,最終以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批剃為僧結束了這段美好的人蛇之戀的。其間,許宣對白娘子的身份與做法有著諸多的不滿,對於給自己惹的禍端也造就了他們二人之間註定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埋下了伏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與妖在一起是不會有好事發生的,而且還將面臨著各種的災難。禍事皆因都是白娘子引起,而真正需要她出現的時候,卻又尋她不到。等到事過之後,她便又尋來,繼續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這個故事中,白娘子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蛇精了,而是被作者注入了的感情。在人物刻畫上,讓人物有了自己的特點。雖然在故事一而再再而三描寫到白蛇現形嚇人的場景,但是在故事也有情感與愛意的描寫。白娘子幾次的去尋許宣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雖然在故事間,對於許宣的內心深處的情感流露得不多,但是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許宣也並未真的拒絕與白娘子的關系。在這個故事中,白娘子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蛇精,更多的描寫還是一個情慾的需要,而不是什麼一種真的感情流露。而且在此處,對於她是一蛇妖的身份描寫也讓大家感覺到她的可怕之處。
在這個故事中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已經註定了白娘子是人物特點:她的蛇妖的身份雖然有個美麗的幻化的外表,但是並沒有太多的真情實意,也沒有擺脫掉自己本性做為妖一個醜陋嚇人的模樣。而且在故事中,也一直在圍繞著她對許宣的傷害與影響展開。所以,最後的結果是由許宣自己動手而收入缽內,故事中寫到:許宣張得他眼慢,背後悄悄的望白娘子頭上一罩,用盡平生氣力納住,不見了女子之形,隨著缽盂慢慢的按下,不敢手鬆,緊緊的按住。此處的描寫也證明了許宣對白娘子內心深處的排斥與拒絕。
在這個故事中,對於白娘子的感情可圈可點,但是占絕大部分的還是以禍事與麻煩成主線的進行著。故事中白娘子還是一個妖的面目出現了,還是讓人們心中留有恐懼,故事強化了白娘子是妖給人以不好的一面示人。
《雷峰塔傳奇》的故事是一部動情至真的悲劇。劇中的白娘子,完全擺脫了妖氣,成為一個善良、勇敢,對愛情堅貞不屈的女性。她有著自己的理想與願望,還有著自己的愛情觀,願望為了自己的愛情付出與努力。但她和許宣的愛情生活,卻被法海等認為墮入迷途,最後被如來佛祖的信徒——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許宣也被法海點悟出家。十六年後,白子許士麟中了狀元,來西湖祭塔,母子相會。這一故事從劇目、人物到曲辭都有了很大的改動,徹底地剔除了妖孽害人的部分,並突出了白娘子的善良和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而做的努力與付出。
故事中突破與增加了表現白娘子性格的「水斗」、「盜仙草」等情節,這重要情節的發展更與鎮江有著密切關系。從此,有了「水漫金山寺」之說,既增加了故事的傳奇性、浪漫色彩,又表現了白娘子人情味以及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故事中妖氣開始減弱,從白娘子與許仙的情感事件中改為白娘子與法海之間斗爭。白娘子已經苦心修煉一千餘年,不久就可以達成正果,但她在目睹了「紅塵勝景,錦綉繁華」之後,便「意欲往凡間度覓有緣之士」。她寧願付出一輩子的代價也要追求自己的愛情,這種勇氣和決心著實讓人感動。而後來她又為了救活自己的丈夫遠赴嵩山求草,明知敵我力量懸殊,寡不敵眾,依然冒著生命危險與眾仙搏鬥;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婚姻,積極抗爭,不畏強敵。當她的抗爭失敗、被鎮壓在雷峰塔下,黑風仙去看望她時,問道:「你可也懊悔么」,白娘子毫不猶豫地回答:「這也是前緣宿孽,悔他則甚?」至此,白娘子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被人肯定的、值得同情的大膽追求愛情的形象。當然,人們對白娘子這種「情」的肯定。
在最後的一個故事中,白娘子表面雖還是一個蛇精,但是已經開始神化了。故事摒棄了不少其中妖的成分,更多突出了白娘子的人性的美麗。
白娘子的故事在故事從一個最初的蛇妖害人的故事發展為演繹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經歷了非常大的演變。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人物形象和情節內容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主要人物白娘子從一個害人要命的蛇妖形象發展成為一個渴望與追求自由愛情的女性形象。白娘子最後的人性的解放與愛情的爭取,成為廣大民眾追求自由幸福生活之理想的集中體現,這正是白蛇故事具有永久魅力之的所在之處。
印象中的法海,是可恨的愛情破壞者。因為白娘子是妖精就要把她抓起來,根本不管她是不是個好妖精,導致白娘子和官人不能相見。
不過法海卻表示不背這個鍋。歷史上的法海可是一個受人尊重的得道高僧。
法海俗名叫做裴文德,其父名叫裴休。裴休曾在唐宣宗時期擔任過宰相,任期內治理有方,頗有政績。他信奉佛祖,結交了許多禪師、高僧。在擔任湖南觀察使的時候,裴休結識了高僧靈祐禪師,之後他數次捐資幫助禪師修築了密印寺。
裴文德是裴休的第二個兒子,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裴休升任宰相期間,裴文德也高中狀元,被並授予翰林一職。兒子少年有成,裴休卻選擇將他送入密印寺中修行。裴休還作了《警策箴》一詩送給兒子,叮囑兒子要謙卑學習、有所作為。
裴文德法號法海,在寺廟里法海先從粗活重活干起,之後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佛道。為了潛心學習,法海閉關三年,每天一食,專心研習經書,領悟其中蘊含的佛理。潛心學習讓法海了解許多知識,再加上有靈祐禪師的指點,法海參悟了不少道理,已是小有所成。
之後法海離開了密印寺,雲游四方,以增長見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為。後來法海來到了鎮江俘山澤心寺修禪,當時澤心寺已經衰落,荒草叢生。法海不忍看到佛門聖地落到這般田地,便打算修繕澤心寺。於是法海邊在澤心寺旁的山洞裡修禪,平時就下地勞作,籌資修築寺廟。
在修築寺廟的時候,法海在山地中挖到了黃金,但他沒有據為己有,也沒有私自拿錢來修築寺廟而是上交到了太守手中。太守大為感動,變上奏朝廷,皇帝將黃金賜給了法海作為他修築寺廟的資金。
在修築寺廟的時候,人們還發現了一條白蛇。法海不忍看到生靈被殘殺,便在白蛇對面念起了佛經,白蛇自行離去。《金山寺志》記載法海為驅趕白蛇而「斷臂」,但是否真的斷臂不得而知。
金山寺在法海的努力之下名聲大振,他卻悄悄的離開了。歷史上真實的法海苦心修為、淡泊名利,不愧為一代高僧。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一文是較早的較為完備的白蛇傳,文中法海仍是一個得道高僧的正面形象。但是在後來的小說、戲曲之中,法海漸漸變為一個「偽善」的愛情的阻撓者。
4. 哈尼克孜青蛇白蛇雙生大片,這氣質這顏值也太棒了吧,她還有哪些絕美造型
哈尼克孜,五官精緻,長相出眾的一位新疆美女。除了青蛇白蛇造型,她還有很多絕美造型,比如:敦煌飛天造型、紅傘白裙造型、元旦青藍長袖造型,都讓人印象深刻。
一、敦煌飛天造型
不得不說,新疆就是出美女,前有迪麗熱巴、古力娜扎、佟麗婭,現有哈尼克孜,都是高顏值美女,期待哈尼克孜更多絕美造型亮相。
5. 白娘子是美女蛇嗎
您好,根據神話傳說我們可以斷定:
白娘子是美女蛇。
白娘子即白素貞,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
望採納,謝謝
6. 白蛇傳的女主角是誰
有很多個白蛇,你是說那一個?
1、1962年由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 ,可能是影視劇中最早的版本,由岳楓執導。林黛演技精湛,扮相美艷,堪稱經典。
2、1978年的林青霞版電影《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是林青霞的早期電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
3、1982年林青霞版電影《新白蛇傳》,講述的是雷鋒塔倒掉後的事情,那已是個沒有許仙的世界了。
4、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劇《白蛇傳》,這是由羅文獨資監制的香港首部粵語歌舞台劇,羅文飾許仙。
5、1990年,陳美琪版電視劇《奇幻人世間》 ,陳美琪飾白蛇,吳岱融飾許仙,邵美琪飾青蛇。這個故事改編了很多情節,純粹講求娛樂性。
6、1993年,趙雅芝版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版本,趙雅芝端莊、善良的形象以及葉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經久不衰。
7、1993年,王祖賢版電影《青蛇》,王祖賢飾白蛇,張曼玉飾青蛇。該片是徐克在電影製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他對張曼玉潛能的又一次發掘
8、2016年小戲骨白蛇傳女主角陶奕希,藝名:櫻桃,今年10歲,她是國內跳舞最棒小童星之一,小小年紀就可以駕馭白娘子,把幼兒版本的白素貞演繹得惟妙惟肖,同時也是劇中白素貞唱調的演唱者。
7. 屬蛇的女人心態,屬蛇一生有幾次婚姻
屬蛇的女人心態
1924年9月,杭州的雷峰塔塌了,這起事故與白素貞有關。
在中國中,千年蛇白素貞被在這里,雷峰塔的磚石因此成了能給人帶來好運的「靈磚」,可以祛病甚至治療。附近百姓為了尋求,常去雷峰塔挖磚。
連外國人都替雷峰塔捏把汗。1906年,旅居杭州的美國外交官弗萊德里克·D·克勞德在《杭州:之城》一書中擔心,雷峰塔這么挖下去遲早會倒。後,他的預言應驗了。
雷峰塔幾天後,當時的商家在《申報》刊登,宣傳白蛇傳演出,說該演出「會凸顯雷峰塔倒之時震動整個西湖和周圍湖山的全景混響,突出由機器操控的白蛇的戲劇性出世,以及自由後的白蛇大鬧杭州城的混亂景象」。
白蛇傳,是中國之一(與牛郎織女、梁祝、孟姜女哭長城並列),全國各各地區的三百六十多個戲曲劇種和三百多個曲藝曲種,大多有《白蛇傳》改編的傳統劇目和曲目(據1959年 統計)。在崑曲、京劇、秦腔、梆子等各戲曲劇種中,《白蛇傳》幾乎都是保留劇目。
2022 年,《白蛇傳》依然很火。粵劇《白蛇傳·情》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同名和動畫《白蛇Ⅱ:青蛇劫起》至今在院線熱映。
在《白蛇傳·情》中,法海(左)與白素貞(右)不再是反派與正派的對立 ,而是不同觀念的沖突 ,水漫金山後兩人都反思了自己的行為 。 (片方供圖)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自1926年之一部白蛇傳《義白蛇傳》上映至今,中國共播出了67部白蛇傳劇,其中2022 年以來的多達30部。
這30部白蛇傳劇,與伏羲-女媧、楊戩-龍吉公主-蘇妲己、龍王-黑山、等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夢幻聯動,還增加了鼠、蝙蝠精、黃狗精等新角色。故事的背景往往設定為架空世界,如《白蛇Ⅱ:青蛇劫起》里的城,在末日廢土風格的後現代城市中飛馳著鐵甲機車,融入了四劫等東方幻元素。
北美 友在評分 iMDB上稱2022 年上映的《白蛇:緣起》是「一個經典的『命運多舛的戀人』的故事,超越了《泰坦尼克號》(1997)的傑克和露絲,而且充滿流行和經典的中國元素」。這位 友用英文感嘆:「由於沒有足夠多的北美觀眾了解白蛇故事,它只在少數幾家上映。但是,當它的英語版上映(無論是配音版還是字幕版),我肯定會為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埋單。」
白蛇傳劇的角色也普遍年輕化——《白蛇:緣起》中的白素貞不再是原著中喪偶二婚的,而是一個晚唐時期的少女形象;《白蛇Ⅱ:青蛇劫起》里的小青在城裡扎著高馬尾,穿著工裝褲,踩著馬丁靴,由於盡失,在搏鬥中使用棍棒和。
這兩部系列的主創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試著讓年輕觀眾對角色產生代入感。「墜入城的小青,也像我們初入的年輕人,在全新的中摸索前行,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如想像中一般非黑即白。」導演黃家康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就連在傳統白蛇傳中怯懦自私的許宣(註:即許,其名因不同時期的作品略有不同),也在《白蛇:緣起》中脫胎換骨。「他對愛情專一,不顧一切,是我們心中理想化的愛情的體現,也是我們對待愛情的態度。」
《白蛇:緣起》上映時,95後觀眾心台之一次Cos片中的小白(白素貞)。她酷愛白蛇傳,《新白娘子》的DVD看了二十多遍。那時也是心台Cosplay的萌芽——她把床單圍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劇里的角色。
心台和一位朋友相約cos小白和小青,拍正片之前,她先上妝試拍了一組大頭照,發到微博上居然火了,直接漲了兩萬粉。
2022 年《白蛇Ⅱ:青蛇劫起》上映,片方主動邀請心台cos小白,但她最終cos了小青。「之一部小白跟阿宣的愛情故事真是非常感人,但我覺得自己跟小青更像一點,有自己的想法。」
現代白素貞
從唐代《博異志》算起,白蛇的故事已經火了一千多年。
在中國古代中,蛇精存在感很強,比如宋代規模更大的志怪筆記《夷堅志》,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蛇精,又以白蛇精為主流。
在千年流傳中,白蛇精的形象愈發正面。
唐代中,白蛇是個捕食男性、采陽補陰的(《博異志》)。到了宋代,白蛇為美女是為了和人類自由戀愛婚姻(《夷堅志》)。在清代,白蛇之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白素貞,她來到人間接近許是為了報前世救命之恩。她不僅不害人,還幫助丈夫許操持葯鋪,不惜自我犧牲,甚至像人類女子一樣生下孩子,完全看不出蛇的基因(《雷峰塔奇傳》)。正如電視劇《新白娘子》主題曲《渡情》所唱的:「若是千年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以當今的視角來看,白素貞是古代中的獨立女性,她年輕喪偶,主動接近許實現二婚;她的經濟實力遠超許,許想娶她拿不出聘禮錢,她就主動資助(「贈銀下嫁」);婚後她經濟自主,對內遇到分歧敢怒敢言,對外主導開辦葯鋪,並為小兩口的葯鋪生意屢立大功。白素貞的人生選擇和行動,始終遵循自己的主觀意願。
1882年,美國士吳板橋(原名Samuel I.Woodbridge)來到中國,旅居鎮江——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金山所在地。在鎮江,吳板橋被白蛇傳故事吸引,還專門寫了一本名叫《白蛇之謎》的小冊子。他驚訝於白蛇這個「了一千八百年以臻完美」卻永遠無法企及完美境界的「野蠻動物」,在當時的中國竟然如此受歡迎。
盡管吳板橋認為喜愛白蛇傳是一種「獵奇心理」,「可與高燒病人的生理狀態相較」,但他本人卻在《白蛇之謎》中細膩復述了白蛇傳中的青年人為愛情沖動獻身的故事,為了拉近與英文讀者的距離,他還給白蛇青蛇姊妹分別取了拉丁名字「阿爾比亞」和「弗洛拉」。
吳板橋和美國外交官克勞德都記錄了《白蛇傳》在晚清的火爆程度。1870年代以來,《白蛇傳》是上海各大劇常演劇目,到了1910年代,一線男旦梅蘭芳、尚小雲、歐陽予倩等紛紛在京劇中飾演白素貞,與時俱進的白蛇傳戲劇演出則使用「彩景巧轉舞台」「滿台真水有六萬余磅」,「在水中大戰」的是機器操控的白蛇與「外洋運到(的)各式活動精怪」。
進入20世紀,白蛇傳的故事被注入了現代內涵。
1929年,白蛇傳的之一部話劇在天津上演,名為《白蛇》。 高長虹在劇中把白蛇和許稱為「詩人」,他們的孩子則是「未來的詩人」。在高長虹心目中,詩人「詛罪惡」「歌頌理想」卻不被所理解,被視為奇裝異服的異類。
作家謝頌羔更進一步,在他1939年的《雷峰塔的》中,白娘娘是個凡人女子,與許宣自由戀愛,被人造謠是蛇。她為自己辯白:「人不會變蛇,蛇也不會變。此理甚明,別人要陷害我,便說出那不近情理的話來。」越劇名家袁雪芬的《白娘子》也作了類似的改寫。
在1930年代的上海,白蛇傳演出是黃金位,找白蛇傳代言的商品包括珠寶首飾、搪瓷炊具、保健品、眼鏡、香煙、冰棒、進口橙汁……期間,愛國人士籌款購買戰斗機時,也多次拉來蘇州彈詞藝人,為募捐演出《白蛇傳》。這一時期,田漢的京劇劇本《金缽記》、王聚賢的《雷峰塔》都將白蛇傳的故事背景從南宋挪到明朝嘉靖年間,並與戚繼光抗倭的故事串聯起來,與當時的戰爭相呼應。
2005年,作家李銳、蔣韻參與「重述神話」項目,創作了重寫白蛇傳的《人間》,增加了人蛇大戰的情節——碧桃村的村民由於愛吃蛇肉,世代捕蛇,蛇最終集體復仇——這條支線,與白素貞法海的主線沖突相互照應,都在呈現「身份認同」的問題。用 李銳的話來說,就是「人對所有『異類』近乎本能地和排斥,並在和排斥中放大了扭曲的本能」。
粵劇白蛇傳「破圈」
2022 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出現了粵劇《白蛇傳·情》的片段,幾個月後,同名全國上映。70後莫非是前者的導演、後者的編劇,從小與《白蛇傳》結緣。
莫非的奶奶是超級戲迷,莫非兩三歲時就被奶奶抱著看戲。莫非屬蛇,祖孫倆看得最多的是《白蛇傳》,莫非看不懂,奶奶就在睡前給她講故事,解釋許白娘子為什麼會分開。
奶奶吃過很多苦,戲曲是她的慰藉。「中國傳統戲曲的男主女主永遠是有難的,」莫非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路見不平有俠客相助……不管是人間多大的磨難,終歸會回到。」
受戲曲啟蒙,中學時,莫非考進湛江藝校,戲曲表演入門是粵劇《白蛇傳》,她飾演的是小青。《白蛇傳》戲曲流傳數百年,版本眾多,直到1950年代,由李紫貴導演、田漢編劇的京劇《白蛇傳》(原名《金缽記》)成為白蛇傳戲曲的經典版本,從此全國各劇種排演《白蛇傳》都以此為藍本,粵劇版同樣如此。粵劇《白蛇傳》甚至成為科班戲校的必修劇目。
1998年莫非入讀中國戲曲學院,開學之一天給她講之一課的,正是時年83歲的李紫貴。「他是我們戲曲導演界的師祖,他給我們開課,我永遠記得他那句話:孩子們,戲最重要的是戲外,戲外的人情事理方為真戲。」莫非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當時莫非讀了女作家李碧華的《青蛇》,更大的啟發是,自己也可以寫青蛇,做自己的表達。莫非在學校里排了一出青蛇視角的小劇場白蛇傳,還參加了的大學生藝術節展演。
畢業後,莫非回到家鄉廣東,成為廣東粵劇戲曲導演。現任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當時是劇院里的青年演員,還沒有自己的代表作,她與莫非同歲,兩個屬蛇的女人走到一起,想聯手排演一部自己的《白蛇傳》。
劇名定為《白蛇傳·情》。2012年莫非開始寫劇本,有感於世界上的種族沖突和地緣戰爭,「在生活當中也有很多對立的東西,我就在想怎麼能找到一個基點,讓彼此更多地兼容,哪怕不認同,也給予對方一個空間,我找到的這個基點就是情。」
2022年,莫非的創作又多了一個動力。當時兒子兩歲,她模仿奶奶當年的,給兒子看戲曲。她把兒子放在沙發上,打開電視播放老版本的《白蛇傳》。「他說關,(因為)怕,」莫非回憶,「我趕緊往前,把湖光山色的那段放給他看,他不看,哭,我就關了。」
長夜難眠,第二天莫非給自己在大學和暨南大學帶的研究生打,問他們看不看戲。「他們說老師,因為是你,我們才知道戲曲之美,可我們小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有個學生說,我跟你兒子一樣,一直就覺得(戲曲)好。」莫非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果在我之後,我的孩子都不看,我們把它復製得再像以前的又有什麼用呢?」
2004年,粵劇名家紅線女就倡導粵劇應該做給孩子看,她發現當時的孩子愛看動畫片,就了粵劇《刁蠻公主戇駙馬》的動畫片。莫非也希望創作能吸引下一代人的粵劇作品。
到《白蛇傳·情》正式公演,兩個小時的粵劇,莫非的兒子從頭到尾非常認真地看。看到水漫金山,他甚至為「小白姐姐」和「小灰」(許)被拆散打抱不平:「他們想當,為什麼不讓人家當?」
2022 年左右,粵劇《白蛇傳·情》憑借的「戲曲進校園」到大學演出。這部戲受到大學生歡迎,學生們甚至排著找演員要簽名。演出後大學開了一個座談會,莫非坐在她的研究生導師黃天驥身邊。黃天驥對她說:「我很欣喜看到今天你把這個戲做出了另一種表達。」
「在場有很多博士生,他們研究戲曲學,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戲曲,說能看到愛情、美、人間的溫暖。他們說,如果以後是這樣的粵劇,他們願意花錢買票走進劇場。」莫非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從此《白蛇傳·情》成為各高校「戲曲進校園」的必點曲目,莫非的同事笑稱這部戲讓粵劇觀眾的平均年齡年輕了十歲。「粵劇《白蛇傳·情》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粵劇人有標志性的一部作品,我相信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可以有很多種的可能。」曾小敏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對於這部作品,我可以自信地認為,它正在進行非常難忘的『破圈』的嘗試。」
截至疫情暴發前,粵劇《白蛇傳·情》已在全國巡演了一百多場。有一些戲迷追著劇團在上海武漢的演出,自稱已經看了68場,他們告訴莫非,每一場他們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在巡演一路上,觀看演出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多,他們在各個城市共同見證粵劇發展傳播的過程和努力,有不少觀眾還跟著我們巡演步伐到不同的城市觀演。」曾小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當白蛇傳成為歌舞片
《白蛇傳·情》是中國之一部4K戲曲。戲曲歷史悠久,中國歷史上之一部《定軍山》就是戲曲。
《白蛇傳·情》的導演張險峰此前沒做過任何戲曲工作,而是拍了二十多年片。2022 年,他的老搭檔包宏偉找他拍戲曲。60後張險峰此前看過的戲曲僅限於他兒時的幾部京劇樣板戲,以及講述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的黃梅戲《三笑》,他對戲曲的粗略印象是「劇情拖得比較長」「1秒鍾能說完的話要唱10到20秒」「很多藝術家堅守在不掙錢的行業里,值得尊重」。
找一個不懂戲曲的人拍戲曲,包宏偉有自己的考量。要把粵劇《白蛇傳》拍成,難點不是敘述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而是把傳統的戲曲表演「轉譯」成的視覺語言。「多半是以視覺為主,因為它短,所以一定要好看。」張險峰二十多年裡拍過幾百個,大多是李寧、安踏、松下、麥當勞這種知名品牌。這樣的跨界在國內外不乏成功先例,執導《異形》《銀翼》《火星救援》的好萊塢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尋龍訣》的中國導演烏爾善都是導演出身。
曾小敏此前主演過粵劇《柳毅》,她回憶,拍攝過程中,他們經常探討如何才能更真實和感人又不失戲曲的本真。
2022 年5月,粵劇《白蛇傳·情》在西安演出。 (視覺中國/圖)
戲曲舞台上極簡的舞美和動輒幾分鍾的唱段,並不合觀眾的欣賞習慣。張險峰看過一部2022 年左右的戲曲《白蛇傳》,感到崩潰:「舞台上掛一塊藍的幕布,後面畫了兩片荷葉,然後用木頭做了一個大概四米長的小木橋,幾位演員唱唱唱,走位,唱唱唱……」
他在布景中使用了枯山水,這種現存於日本京都的景觀,發源於宋代的杭州——恰是白蛇傳故事發生的歷史時空。宋代美學成為轉譯粵劇《白蛇傳》視覺語言的突破口。里的建築風格 一千年前,遠景的山水則是水墨畫的寫意墨痕。
在劇院里,觀眾離得遠,演員在戲曲舞台上的聲音嘹亮,動作表情誇張;而4K清晰度超高,大銀幕上的特寫鏡頭,一張臉就有幾米長,觀眾甚至能看清演員臉上的毛孔,這種外放的表演不再合適。
里許的之一場戲是在雷峰塔外等白素貞,張險峰記得,演員習慣了戲曲表演,「繞著舞台嘩嘩來回走位」。他提醒這些粵劇名角緩緩地走,把感情收在心裡,用眼神表達,這些一級演員很快找到了這種感覺。
粵劇《白蛇傳·情》的「水漫金山」,通常是二十個女演員在舞台上甩水袖。版則拿掉了甩水袖的戲份,只保留的白素貞法海等主角,並請來參與「指環王」三部曲特效的團隊,用電腦特效出滔天洪水。
白素貞去金山解救許,是粵劇《白蛇傳·情》的名場面,這場展示的是刀馬旦的絕技「踢槍」,眾人把白素貞團團圍住,輪番將花槍擲向白素貞,白素貞則八面生風,一一用腳踢回。拍攝時,張險峰頂住壓力把踢槍的戲份拿掉了。「好看、經典,但它不是劇情。」張險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白素貞那種心情沖進去,你讓她在那踢槍,情緒劇情都不合,怎麼表演?」
水袖戲份出現在了這里,白素貞被手持長棍的壯漢包圍,以白衣長袖為武器還擊,每當水袖甩出,對手便如受重擊仰面倒地。這場戲同時用到了戲曲武術指導和武術指導,前者展示粵劇舞台上的水袖動作,後者做化的動作改編,盡可能讓「水袖擊退長棍」看起來可信。
粵劇《白蛇傳·情》的經典文戲,是許白素貞斷橋相會。里,張險峰把這段戲拍成了歌舞片《愛樂之城》的感覺,伴隨著許白素貞唱詞的情感遞進,兩人周圍日轉,夜光下滿樹星輝。「那個時候他們唱的都是自己的想像,」張險峰說,「在意念中你去月球火星都無所謂,他們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跟外界無關。」
相較傳統版本的白蛇傳,改動更大的角色是法海。「戲曲角色臉譜化,但不是。為什麼我們喜歡看的反轉,喜歡的是人物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亦正亦。」張險峰理解的法海並非壞人,而是制度的維護者,「他認為人跟是不能通婚的,就是要維護這個制度。就像《悲慘世界》里的警長沙威,他也不是一個,他就認為抓是自己的職責。」
里,法海打敗白素貞時,天空飄起了雪,一片雪花落在法海手心,慢慢融化。「雪代表對他內心的一種解讀,他開始『融化』,原來堅定的信念在坍塌,」張險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打敗別人他沒有覺得特別享受,他在反思,白素貞懷著孕被打成這樣了,這個女人為了愛情這么拚命,他原本堅守的是不是值得一直堅守下去?」
戲曲預算有限,劇組沒錢用特效一條受傷的巨型白蛇,於是花三千多元買了一條真蛇。為了確保觀眾能接受,買蛇的時候飾演女主角的曾小敏帶上自己的女兒,千挑萬選,最終挑到一條孩子看著都不怕的小白蛇。
這位「演員」的戲份很靠後,劇組把它養在攝影棚里。小白蛇每七天蛻一次皮,有專人伺候飲食,大家每天開工之一件事就是來看它。最後,小白蛇終於出鏡,飾演白素貞的原形,它身影靈動,蜿蜒隱入晚風竹林中。
南方周末記者 劉悠翔 南方周末實習生 王瑞雪
以上就是與屬蛇的女人心態相關內容,是關於白蛇傳的分享。看完屬蛇一生有幾次婚姻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8. 在中國歷史上白蛇代表什麼
我們一般人提起蛇都會想到它的狠毒,都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其實蛇本身也有很多正面的象徵,第一個正面象徵是幸運、吉祥和神聖;第二個象徵意義是追求愛情和幸福;第三個象徵意義是長壽、生殖和財富。 蛇的第一個象徵意義是陰險、冷漠。這大約與蛇是所謂的「冷血動物」有關,因此陰冷也被認為是蛇的特性。再加上蛇沒有聲帶,不能發出聲音,這更加深了它陰冷的印象。那些外表美麗、內心陰險狠毒女人被稱為「美女蛇」,在某些有關偵破、間諜內容的文學作品中常有美女蛇的形象。 蛇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莫測。蛇沒有腳卻可以爬行,又往往來無影去無蹤,顯得很神秘。神秘導致人們對蛇的崇拜。上古人們對蛇的危害和威脅無能為力,為了籠絡蛇使其施恩於人,人們把它當作神來敬仰和崇拜。由神秘而帶來的是種種禁忌。我國各地各民族都有各種蛇的禁忌。 蛇的第三個象徵意義是狡猾。這個象徵意義是「舶來品」,源於《聖經》。《聖經》中說,蛇是上帝耶和華所造的萬物之中最狡猾的一種,由於它的引誘才使在伊甸園中的夏娃和亞當偷食了智慧之果,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了伊甸園,從此人類有了「原罪」。為了贖罪,人類必須敬仰上帝,經受各種苦難。蛇也受到了懲罰只能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並與人類為仇。 蛇的第四個象徵意義是正面的,即幸運、吉祥和神聖。人們把蛇分為家蛇和野蛇,有些地方認為家裡有了家蛇是吉兆。把兩條蛇的形象雕刻在拐杖上,代表使節權,是國際交往中使節專用的權杖,蛇又成為國家和權威的象徵。 蛇的第五個象徵意義是追求愛情和幸福。這一意義主要體現在民間傳統故事《白蛇傳》。 蛇的第六個象徵意義是長壽、生殖和財富。在中國文化中,蛇和龜是長壽的象徵。人體內有一種象蛇一樣盤繞著的力,稱為「蛇力」,只要修練得法,就可以把這種力釋放出來。蛇還是財富的象徵,蛇有自己的地下王國,裡面有無數寶藏,所以想發財致富的人必須到蛇廟中去虔誠祈禱。
9. 從妖怪到美麗女仙,歷史上三個版本的白蛇傳,為何不斷美化白蛇
之所以不斷地美化白蛇或者說是美化妖怪,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進步了,人們的審美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所以說導致白蛇被一步步的美化,現在成為了個美麗的白素貞。
當時大部分作品都是以這篇小說為藍本創作,同時後來也引起了不少戲曲家的注意,她們將這個故事搬到戲院,並大膽地將白娘子定位第一主角。後來又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造使得白蛇傳裡面的白蛇被不斷地美化,成了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可以說是凄美的愛情故事吧。還是因為人們的不斷嘗試以及審美的改變以及人類思想的開放吧。
10.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蛇的象徵意義,絕大多數和不同的文化,涉及原始的生命力,而且蛇的顏色是有很多的,我為大家整理好了白蛇的象徵是什麼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1
1、「生活中見到白蛇」只是偶遇或奇遇,對本人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不以為然就是了,不要因此恐慌或糾結。白蛇是蛇的變種,一般人很難見到,不管是誰見到了白蛇都是幸運的事情。
2、白蛇,一般指患白化病的蛇,相對較為少見,例如蟒蛇的白化種黃金蟒。正因其較為罕見,於是在一些藝術作品中,白蛇被賦予神奇的象徵。同時,白蛇還是一個神話故事。也有相關的書籍和電影描寫白蛇。
白娘子的象徵
美女蛇
蛇是一種奇異的動物,人類對它的感情是矛盾的。首先,蛇代表邪惡,它慫恿夏娃偷吃-禁果,導致亞當-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蛇爬行於地面,居住在冰冷的洞穴中,經過地面而不發出聲音,所以又象徵著陰險、狡詐和惡毒。不過,蛇也有積極的一面。中國古代的許多赫赫有名的天神都是人與蛇的混合,如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龍是一個組合物,有著馬的頭、鹿的角、魚的鱗、雞的爪,但其主體卻是蛇的身體。蛇會蛻皮,是返老還童和轉世的象徵。蛇還與醫葯有關,如醫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聖蛇。在溫州話中,蛇、財同音,見到蛇表示要發財了。
從性象徵上看,蛇也是一個矛盾體。蛇身代表陰-莖,是男性的象徵,而三角形的蛇頭則代表女性的陰部,又是女性的象徵。因此,榮格認為,蛇是一個非常原始的意象,先於陰陽和男女的分化,代表混沌狀態、大圓和自性,其典型形象是咬著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2
文化與神話中蛇的象徵意義,為何這一古老的生物備受推崇?
蛇的象徵意義,絕大多數和不同的文化,涉及原始的生命力,通常把我們的注意力轉向性別上(男性和女性)。因此,蛇跨越了月球與太陽聯系之間的象徵橋梁以及水與火之間的關系。蛇支持大膽的含義。但它們也有兩個柔軟,含蓄,隱秘的含義。這使它成為二元性的有力象徵。
作為美洲印第安人的象徵(取決於國家/部落),蛇可以是男性的象徵,與閃電相關聯,被認為是具有巨大自信能力的醫學人員。其他部落傾向於蛇的女性歸屬的方向,並與母親(地球)和月球(月亮)象徵主義配對。無論是提高自身的陽剛權威,或在環繞地球母愛時尚的美國本地人的蛇象徵,是備受推崇的; 在儀式中用來調用尖銳焦點和重要影響的元素。
在古老的凱爾特人是極其自然的睿智也和這個宏偉的生物行為和生命周期接近蛇的象徵。從凱爾特人的角度來看,蛇是秘密知識,狡猾和變革的象徵。此外,蛇凱爾特人的象徵來自對歐洲毒蛇(也稱為加法器)的觀察,這是唯一能夠忍受古老凱爾特人較冷氣候的物種(以及常見的草蛇)。在敏銳的凱爾特人心目中,蛇的象徵性轉變意義來自於它的皮膚脫落。離開其形式的物理證據(擺脫舊的自我),並出現更時尚,更新的版本使蛇成為重生和更新的有力象徵。
就凱爾特人和其他文化中的神秘(隱藏)象徵意義而言,這可以與蛇的類似偵探的方式聯系起來。「像蛇一樣滑」的說法是對其象徵性的秘密性質的一個小小的點頭。這與滑溜無關,而是蛇如何快速地躲到高低躲藏的地方。他們有效的偽裝也象徵著隱藏,影子領域,秘密。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圖騰的蛇提供了在雷達下進行操縱的禮物。蛇是擅長等待然後在機會出現時罷工的人中的朋友。
在寒冷的月份消失並被太陽召喚,標志著蛇與陰影世界的聯系,它成功地在黑暗的境界中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者,蛇輕輕地移動到太陽的懷抱中,因此它封裝了古代魔術師的信條,以自然力量的完美節奏運動。塔羅牌強化了這一概念。塔羅牌是一個基於符號的偉大工具。蛇是魔術師牌上的象徵。它是對權力擁有權力的參考。塔羅牌中的蛇和魔術師向面紗後面產生的能量致敬。簡而言之,認識到看不見的力量並利用這種力量。
在東印度神話中,梵語中的`蛇是納迦,這些與水的元素有關。汲取水的情感,愛情和運動的象徵,在這種光線下的納迦被認為是女性的一面,體現了培養,仁慈,智慧的品質。直到今天,印度教普遍認為所有的納迦都能保護所有水源。納迦也被認為是大寶和財富的守護者......如果它(並且經常是)稀缺資源,它可能是水。這一切都強化了蛇的生育,更新和清潔的象徵。此外,在印度教傳統中,蛇(納迦)被認為對人類仁慈。事實上,煉金術文學充滿了咬尾蛇的形象,它象徵著概念化整體,擁抱整個意識並以無法抑制的激情吞噬它。
作為一種動物圖騰,蛇在本頁面列出的符號屬性的所有功能(以及更多)中顯示出我們的意識。那些被蛇吸引的人(反之亦然)通過一種不常見的鏡頭來感知生命。此外,應該理解這篇文章只是對我們可用的各種蛇象徵意義的微小抽樣。因此,我鼓勵你滑入自己的個人反思,研究和冥想蛇。你會發現你的投資是無限的回報。
白蛇的象徵是什麼3
1、蛇在中國代表什麼
神明
在上古時候,中國人非常重視蛇這種動物,甚至將其奉為神明,在編制神像的時候都會設置成人身蛇尾,比如女媧、伏羲等等。所以很多老人們認為家裡進了蛇是一件好事,甚至還有人專門養蛇當做寵物。
龍
龍是世界上不存在的動物,但是它的形象是與蛇十分接近的,這都是因為龍本身就是蛇衍生過來的。古時候人們崇拜蛇,在蛇形象的基礎上完善了龍,久而久之蛇也就成了龍的代表,很多人都會將蛇當做龍來稱呼。
富貴吉祥
蛇在古代風水中被奉為富貴吉祥的動物,俗話說蛇不入無福之地,當我們在建造陽宅或陰宅的時候,看到地上有蛇在,則說明此處的風水十分好,很適合建造宅院,未來能夠大富大貴、吉祥如意。
2蛇在西方意味著什麼
在西方神話傳說中,蛇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恰恰相反它象徵著狡猾和邪惡。在《聖經》中,狡猾和邪惡的代表,蛇,誘騙亞當-和夏娃吞食禁果,最終使得二人遭到了上帝的懲罰。所以西方人不大喜歡蛇這種動物,很少有人看到蛇之後會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覺得這是邪惡的,代表著今天可能會遇到不幸的事情,自己會在財運等方面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