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生韓語撒嬌常用語有哪些
1、韓國的小姐姐們賣萌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在句子的結尾加』ㅇ』收音,這樣說出來的話都變得可愛無敵!
『여봉(보)~』 親愛的~
『일어났어용(요)、~』 我起床了~
『자기양(야), 밥은 먹었어용(요)? 』 親愛的,飯吃了嗎?
『 ()、』 說是在下班的路上呢。
2、短舌頭賣萌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正常的一句話用短舌頭說出來,語氣會變得像小孩子一樣。
比如:『잘못했어요~ 용서해주세요~』(我錯了,請原諒我~)。
舌頭變短後,就變成了: 『잘못해쪄요~ 용떠해두데요~』。
這也是韓國小姐姐最常用的賣萌方法,大家熟悉的『나 꿈꿨어, 귀신
꿈꿨어』(我做夢了,夢見鬼了。)也是因為用舌頭變短的感覺,才變成了大家在綜藝里邊常聽到的『나 꿍꼬또, 기싱 꿍꼬또』而流行起來。
3、在對話中賣萌還有一個高招,就是當主語是自己時,不要用『저』或『나』(我),而直接用自己的名字。 假如萬歲說:나 이런 거 무서워…(我害怕這些。) 說成:만세가 이런거무서워…(萬歲害怕這些。)第二句話就比第一句萌很多哦!
4、 자신 있는 예쁜 표정 짓기-슈렉에서 장화 신은 고양이와 같은표정ㅋㅋ.自信地做可愛的表情-就像史瑞克中穿長靴的小貓一樣的表情 嘻嘻。
5、적당히 질투하기-『다른 여자 옆에 앉으면 죽는다.』 이런 말을 한다면 남자가 모르는 애교입니다.適當地嫉妒-「坐在別的女人旁邊就死定了。」如果說這樣的話就是男人不知道的撒嬌。
B. 韓國怎麼稱呼美女
美女有以下3種說法:
1、미녀: 漢字詞,對應的漢字是美女,發音類似 mi ni e;
2、미인: 漢字詞,對應的漢字是美人,發音類似 mi in ;
3、아름다운 여자: 直譯是美麗的女子,意義就是美女,發音 a lem da u n yi e za。
例句:정면으로 미녀 한 명이 걸어왔다. (迎面走來一位美女)
(2)韓國美女口語訓練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其他韓語常用語:
1、你好! ![an nyung ha sei yo]
2、 你好嗎? ? [e dde kei ji nei xim ni gga]
3、(向走的人) 再見! [an nyung hi ga sei yo]
4、初次見面![ce em beib geid sem ni da]
5、認識您很高興。[dang xi ner ar gei ei e gi bbe yo]
6、我叫……。 …….[ze nen...yim ni da]
7、 請多關照。 [zar bu tak de lim ni da]
8、(向留下的人) 再見! [an nyung hi gei sei yo]
9、好。[yei]
C. 想跟在中國留學的韓國女孩學韓語口語
這個在這里發好像找不到你需要的人,畢竟他們不會來這里,建議你可以去韓語聊天室,是在不行交個延邊地區的網友,但是要提醒一下,延邊的朝鮮語和韓語還有些差別的喲
D. 我學韓語倆年了,過了韓語三級,可是口語不熟練,我想問一下去韓國語言學院學一年回來可以當翻譯嗎
不太現實。
看你什麼要求了。工作不保准、不簽約的業余翻譯有得混,專業的翻譯有些苦難。
1. 韓語才學兩年,口語也不熟練,證明你韓語功底還是不太雜事。你需要自己努力提高韓語水平,語言這種東西,自學占很大比重的。
2. 一般國外的語言學校都很水。不僅花錢多,而且那裡好多外國人,缺乏韓語語言環境,對你幫助未必很大,而且他們用韓語教你,你基礎又不太好,會打消你積極性,相當於你在那荒廢了一年。很多人會在語言學校耗上好多年,有人甚至說語言學校進了就出不來了,有些誇張,但是形象的說明了語言學校的作用不大。而且語言學校沒幾所正規的。
3. 你的證書和學歷不過硬。怎麼也得考下TOPIK高級吧?而且我不清楚你什麼學歷,最好有拿得出手的韓語專業學歷,如果沒有你就得提高你韓語真實水平來彌補這一點。
語言這種東西誰都能學得來,不過語言是耗功夫的,要付出很多努力。所以加油吧。再國內多磨練磨練,有條件可以去韓國正規大學或去韓國當地企業實習。這樣對你幫助更大。
E. 怎麼提高韓語口語
提高韓語口語的方法:
1、巧學詞彙
流利的韓語離不開詞彙的積累。背單詞時,一定要背完整的話,最好還可以靈活替換2~3句情景實用句,這樣就可以將學到的單詞貫穿成無數個情景。
2、傾聽自己的發音
多傾聽自己的發音,不斷收集一些主題,進行自我練習,剛開始時不需要很長,5~7句話即可,當你反復聽自己的聲音,就會發現口語表達時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失誤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葯,不斷練習。
3、活用韓劇韓綜
看韓劇、韓綜,不要止於「聽」,要付諸於「說」,比如不斷進行重復與跟讀,建立自信,養成習慣後,再去增加重復與跟讀的內容量,由易到難。
4、多聽韓文歌曲
利用碎片化時間多聽韓文歌,培養聽力的敏感度,相信我,聽得多了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會去跟唱,跟唱地時候就會想要清晰化那些歌詞,這樣去思考歌詞地意思反而會更容易。
5、多與韓國朋友交流
在生活中尋覓一些韓國朋友、或者去網路上與一些韓國人多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學韓語口語會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F. 韓語口語怎麼練
一 怎樣練好韓語口語?如何一個月內快速提升口語
很多人都會說韓語口語說不好是因為我們沒有語言環境,是的,我們缺乏語言環境,國內的外語學習環境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卻可以選擇改變自己!韓語雖然是小語種,但其實跟英語一樣悲哀的是,我們可以讀懂一段文章,卻無法開口闡述它的中心思想。明明是知道的東西,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並沒有試圖用韓語表達過!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創造口語環境!如何打造一口流利的韓語口語呢?
1、活用韓劇韓綜
很多同學為了練習聽力,培養韓語語感會選擇看韓劇韓綜,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在這里提醒大家一點:不要止於「聽」,要付諸於「說」。語言是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聽力和閱讀是輸入階段,而口語和寫作則被定義為輸出階段。大量的聽力和閱讀的輸入則屬於量變的一個過程,當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生質變,所以大量的聽力與閱讀是提高口語能力的前提。但是能不能實現真正的質變就要看我們的反復輸出了,也就是不斷地口語練習!怎麼練?分為以下三部曲。
(1)重復與跟讀
需要注意的是重復與跟讀並不是說非要一字不差的跟著讀下來,而是先挑自己可以理解的部分重復。比如說,初級水平地學習者處於無法脫離字幕的階段,但是一些簡單的問候語,感嘆句等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一定掌握了不少,這些都可以跟讀!建立自信,養成習慣後,我們再去增加重復與跟讀的內容量,由易到難。
(2)反復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情況,遇到自己喜歡的電影,收藏起來,看上好幾遍。為什麼?因為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情碰撞。好的聽力材料也是如此,無需太多的內容,選上一段吸引你的片段,先去重復與跟讀,然後反復去聽,聽到可以跟讀的程度。
(3)看著中文字幕,關靜音,自己演繹
最後關靜音,看著中文字幕,試著說出來。可以選擇自己熟知的表達方式,不需要與原視頻一致。大家可以網路練習口語的軟體,主要以韓劇中的視頻片段進行練習,可以對比自己的配音和原版,最好還是可以讓你「中毒」的軟體。
完成了這三部曲,你才算真正的利用了韓劇韓綜這一免費又高質的資源。
2、巧學詞彙
一口流利的韓語自然離不開詞彙的積累。但是,靠詞彙的口語比拼永遠無法展現我們的口語水平。背單詞的時候,一定要背一句話!最好是靈活替換2~3句情景實用句,這樣才能在我們想要表達某一件事情時,脫口而出。
比如,在學到蘋果這個單詞時,就可以應用到兩個情景:
1) 저는사과를좋아합니다.我喜歡蘋果。
2) 저는사과를좋아하지않습니다.我不喜歡蘋果。
저는사과를싫어합니다.我不喜歡蘋果。
以此類推,將學到的單詞貫穿成無數個情景,那麼詞彙,語法都可以達到快速記憶的效果。
3、傾聽自己的韓語聲音
教科書式的學習讓我們沒有開口的機會,很多同學都不清楚自己表達的韓語是什麼樣的聲音,所以推薦大家多傾聽自己的聲音。有很多種方式,今天給大家推薦錄音這種形式,這也是同傳專業常常使用的訓練方法。
(1)選擇一個主題
主題不需要糾結,我們學習過的教材,翻到目錄頁,每一課的標題都是再好不過的主題。
(2)以選中的主題為中心,即興發揮,編一段話
剛開始的時候不需要很長,5~7句話。自由發揮的時候詞彙會蹦出很多,當然卡頓的情況也會出現,這些都可以忽略,重要的是:整理出來一個思路,一個大綱!比如:想要表達的內容有哪些?開頭,發展,結尾想要如何設定等。就這樣第一遍結束後,我們就可以打開錄音設備,再來闡述一遍。這一次,我們的腦海里就會稍有頭緒,第二遍才開始錄音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同時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錯誤也會隨之出現。
(3)錄完之後聽一遍
有人會不把這部分當回事,但是「知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家試了之後可能會發現,聽自己的聲音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但是同時會發現口語表達時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失誤在哪裡,更好的了解自己可謂是「百戰不殆」的捷徑。
(4)錄制第二遍
經過上述的幾步,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在哪裡,這一遍錄音的時候速度不是關鍵,可以放慢速度,重點要卡在內容和質量上。
4、多聽韓文歌曲
大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多聽韓文歌。小夥伴們可以輕松去聽,音樂本身就是用來愉悅身心,洗滌感情的一個出口,所以不必刻意去背誦歌詞。但是注意要多聽!培養聽力的敏感度。聽得多了不由自主地會去跟唱,跟唱地時候就會想要清晰化那些歌詞。這個時候再去思考歌詞地意思反而會更容易。
5、多與韓國朋友交流
語言交換在韓國是一件非常普遍又流行的學習外語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有韓國朋友,一定要利用起來。
二 韓語是用來說的,不是用來考試的。
我一直覺得,語言的本質是用來交流和表達的,是用來說的,考級只是為了促進說的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為了考級而考級,最後把自己學成啞巴韓語,那這樣韓語真的就沒有任何學習的意義了。提升韓語口語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但是關鍵一個點還是需要有好老師帶,只要這樣,你才能打下扎實的韓語基礎,有了良好的基礎,你的韓語口語在提升就非常輕松和容易了。
我認識一位非常厲害的韓語老師,每天她都會在網上免費直播分享韓語課程,也特別適合零基礎的同學,或者想提升韓語口語水平的同學進行學習,因為講的通俗易懂,非常有趣好玩,講東西能講出本質,而不是一塌糊塗。
想聽的同學可以進入龍羽老師的偉欣(諧音):
首先位於前面的一組是:m6其次排在後邊的一組是:kaka 把以上兩組數字按照先後順序組合起來即可。備註:明道
現在最貴的是時間,不要總想著自學,自學是最浪費時間的行為,聰明的人,知道如何藉助別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強大。
三 韓語口語:盤點讓人哭笑不得的韓語口誤
很多學習韓語的同學都說自己學的是啞巴韓語,只能聽不能說,或者一到說的時候就結結巴巴、漏洞百出。但是眾所周知,語言學習中,「說」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並且在不遠的將來,TOPIK考試中也要加入口語考試了。因此,口語的練習和提高越發重要。今天,我們就先來總結一下在口語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失誤,大家提前防範,不然可是會鬧笑話的!
1. 相似單詞混淆——「好吃」和「好帥」傻傻分不清!
在初學韓語時,由於基礎不牢固,很多同學對一些相似的單詞無法分辨,因而鬧出不少笑話!
比如,「맛있다」和「멋있다」這兩個詞,因為長得比較像,發音也類似,很多同學就會混淆。要向對方說「멋있다」(你很帥),一不小心就說成了「맛있다」(好吃),那可真是糗大了。
除此之外,發音不清楚,把「비행기」(飛機)說成「변기」(馬桶),把「옷 좀 사요. 「(買衣服)說成「오줌싸요.」(尿尿),也是REAL 尷尬了。
曾經Henry也在節目上講述過自己的經歷,在餐廳中想讓阿姨給加一些蘑菇,但是把「버섯 주세요」(給我蘑菇)說成了「벗어 주세요」(請脫衣服),嚇了阿姨一大跳!
因此,大家在說韓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相似發音的單詞,混用可是會出大事的!
2.韓劇、韓綜影響大——「現代」和「古代」來回穿越!
很多學習韓語的小夥伴都酷愛韓劇、韓綜,因而對一些經常在韓劇、韓綜中出現的對話比較熟悉,在口語中也經常模仿。
但是,韓劇中總有場景和人物設定,且大家能記住的一般都是比較簡單的短句,比如表示「對不起」的「미안」,表示「不要」的「아니」,這些都是「非尊敬語」。在韓語中是非常注重敬語和非敬語的區別使用的,對該用敬語的人用了非敬語,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
通過韓劇或者韓綜熟悉的這些短句,在使用上有很大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並不高。並且,韓綜中,出於搞笑意圖或者節目效果,很多時候出演者會使用一些不常見的、比較偏刺激性的話,或者是方言,對韓語了解不多的同學先入為主地受到這些影響,對於口語學習也無益處。
此外,還有一些歷史題材的韓劇,使用的是不常見的古語,看得多了耳濡目染也會對我們的口語產生影響。記得在「진짜사나이」女兵特輯的時候,對韓語不熟悉的f(x)成員Amber對教官用史劇的語調說了一句「잊으시오」(忘了吧),使得同期們都哭笑不得。
因此,大家不要一味模仿韓劇或者韓綜中人物的語言,要有所辨別才行。
3. 中文習慣改不了——「嗯」也不能隨便說!
在韓語中,有一些單詞的發音是與中文比較像的,但是在使用上還是要有所區分才行。
比如,在韓語中,「응」這個字的發音跟中文的「嗯」非常相似,所以在回答對方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有同學不由自主地就說「응」。在韓語中,「응」是非敬語,只有對朋友、晚輩才能說,對於比自己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回答「네」才恰當。
此外,韓語數字2的讀音是「이」,跟中文的數字1讀音一樣,很多同學也會混淆,購物的時候常出差錯。
這也提醒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和中文發音相似的單詞,一定要區分清楚!
好啦,以上這些誤區,大家在口語交流中可要時時注意,不要出錯咯!
G. 如何鍛煉自己的口才
在討論口才秘密前,我們先來討論幾個問題有幾個問題,大家認為:
會開車是一種能力嗎?
會游泳是一種能力嗎?
會騎自行車是一種能力嗎?
口才好是一種能力嗎?
經過多方面實踐證明,口才確實是一種能力,一種能在任何場合輕松自如、侃侃而談、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這時候又有人會問:老師,我覺得自己口才不好,怎麼樣才能學好口才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下,如何才能培養口才能力?
1.心態調整為樂觀積極向上
以開車做例子:我沒有開過車,我也不知道車的構造,不知道離合器是什麼,手剎是什麼,檔位是什麼,所有關於車的內容我都不清晰。
剛練習直線前進後退時,教練告訴我要怎麼握方向盤,要怎麼控制離合,如何看倒後鏡,還要學會如何把方向盤轉動,才能更好的把車倒進庫,我感覺自己大概可以接受這些理論。
當我坐上駕駛位的時候,忽然腦袋一懵,我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所有的理論都想不起來,腦、手、腳完全配合不起來。教練一直在旁邊教我如何操作,我一個字都聽不到,我只看到教練的嘴巴一張一合,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什麼都聽不到呢?冷靜下來後, 我想答案是緊張。對,我當時非常緊張,緊張得忘記了所有理論。
於是我開始冷靜的思考,不斷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深呼吸,腦海里想著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很快,我發現視覺效果比語言效果更好,調整好心態後學起來輕松多了。
回想我們演講時的場景,我們因為緊張而忘詞,我們因為緊張而腦袋空白不知道如何說,我們因為緊張而手腳不同步,我們因為緊張,在台上總是發揮不出自己的水平。
這時候我們應該告訴自己:沒關系,我允許緊張的存在。
然後深呼吸,在腦海中不斷地想像老師當時指導的場景,最大化的發揮視覺效果,不斷地自我調整心態,想像最好的結果,那麼我們無論在任何場合都可以很好的外在呈現。
2. 能力需要刻意練習,練習需要不斷總結
我剛開始練習科二的時候,老是被教練說手腳不同步,我當時也緊張,左右倒庫總是不如意,教練這時候會安慰我說:沒關系,我說話大聲不代表我很生氣,我只是希望你能記住我和你說的話。
聽到教練的話,我的心情大好,下車之後我不斷地在想教練說的話,我還一直跟著車輪,來回走動,回憶教練的話語,觀察車輪的變化......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在練習電車倒樁時越來越熟練了。
但是當教練叫我自己好好練習時,我就越練越亂。
明明我按照了教練的方法不斷練習,但我只能是偶爾可以倒進庫,偶爾又不可以倒進庫,我一直很疑惑,可能是因為我在拉直線的時候出錯了,可是我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調整。
教練站在車外:「美女,壓線了,你不懂怎麼調整嗎?就你這樣開車,牆都撞沒了,馬路女殺手。」
我聽完之後一陣尷尬,不知道怎麼辦。這時候教練非常耐心的告訴我倒後鏡應該怎麼看車輪和庫線的距離,什麼時候應該如何轉方向盤。
我聽完後,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練習,到後來不管如何倒車,我基本都能入庫,自己也懂得如何及時調整。
「熟能生巧」,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口才不是看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在一次教學部例會的時候,教學部總監張龍老師說:「當我們練課,練到自己都想吐了,就可以上講台了。」
細想這一句話,不就是刻意練習的意思嗎?剛開始我們連講故事,連五何公式都不知道如何運用,又或者我們沒辦法講完兩分鍾或超過兩分鍾,又或者明明在台下想的好好的,一上台就全忘記了。這時候我們要告訴自己:沒關系,我接納自己犯錯誤。
只要我們把講故事的理論記下來了,然後不斷地刻意練習,不斷地總結反思,相信口才一定會越來越好。
3. 自己幫助自己,內在決定外在
我和一個女生一起練車,第一次見她時,感覺她很小巧玲瓏,很機靈的,非常認真的練習,非常鎮定,經常害羞的笑,抱著小枕頭(當靠背用),整個科二練習下來也非常的熟練。
在考科二的前一天,我們全部人練習反s彎(曲線),她突然就練不好,而且能夠看出來她臉上的慌亂,屢試屢敗之後,她垂頭喪氣。
我問:「你怎麼了?你平常練得挺好的,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她說:「明天就要考試了, 我很緊張。」
我說:「沒關系,慢慢來,深呼吸,調整心態。」
在考科二的時候,她因為緊張沒有考好而開始泄氣,覺得自己無論如何練習都沒辦法練好。當有同學告訴她別氣餒時,她說:「我要是有你們那麼淡定就好了,我總是那麼失敗。」
科三練習時,她起步就扣了100分。這導致她在後續的練習中,完全不按照正常的方法去操作。
我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回答說,既然前面都那麼糟糕了,我又何必在意後面的扣分呢?要扣就扣好了,反正都是零分。
我們聽完後,都不知道如何與她溝通。自己都不幫助自己,別人又怎麼會幫助你?內在決定外在,結果可想而知。
練習口才也需要積極的內在動因,「焦點在哪裡,能量就在哪裡」。
當你把焦點放在「我不行,我太緊張了,我怕我會搞砸」時,你很可能會搞砸這場演講;當你把焦點放在「我可以,所以我要幫助自己成長」並為之付出努力時,相信成功很快就來了。
再重復一次,內在決定外在!
4. 方法+持之以恆的努力
練習開車需要方法+持之以恆的努力,練習口才也是需要方法+持之以恆的努力。
有一句話叫「一萬小時定律」,在《刻意練習》的書中提到這個定律是需要條件的,有方法還要持之以恆努力,不斷總結反思,才可能練就一種能力。
如果有方法,但是不總結不反思,那隻是機械化的重復,不能練就一種能力。
剛開始練習科三的時候,剛好是在路面,那段路特別多大卡車,有時候變道遇到大卡車,心就開始慌。
教練會用他的方法來告訴我們如何在路面真實的操作,在路上還針對我們不熟練的項目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們對科三的項目就越來越熟悉。持之以恆的努力去做到更好,最後我們很輕松就考過了科三。
我們在課堂上會學習很多方法,如果我們不去行動的話,這些方法就僅僅只是方法,它不會變成能力,更不會變成你自身的一部分。
學不是問題,做才是問題。這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去堅持、去努力,因為越努力越幸運。
所有的改變都是改變信念和行為,不然就是耍流氓。學習一項技能不僅要改變我們的思維去記住方法,還要改變我們的行為去實踐,由內而外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