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韓國有哪些特色美食
日本有:壽司
生魚片
吞拿魚
等等。。。
韓國有:辣炒年糕
石鍋拌飯
冷麵
牛肉燙
鐵板燒
泡菜
這些是我目前吃過且記得的
呵呵。。
② 日本妹子和韓國妹子外貌差別是什麼
日本妹紙喜歡化妝,善於化妝,從小就學會化妝,化妝是她們必備課程,韓國妹紙喜歡整容,絕大多數都會整容,聽說成年禮物就是整容,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名言:中國的PS,日本的化妝,韓國的整容,泰國的人妖堪稱世界四大邪術啊!
日本妹紙個子普遍都比較嬌小,也許是因為日本人的平均個子都不高吧,濃縮是精華,所以大家都說日本小鬼子心眼多,韓國妹紙高挑的挺多,一些明星藝人都可以看出來,很多去韓國旅遊的人回來也這么說,但也不能保證沒有矮小的。
日本妹紙比較開放,或者說很開放,韓國妹紙還算OK啦,根據國情,這個就不細說了,大家也應該都知道;還有就是日本妹紙穿的比較少,不是說露的多,是說冬天的時候她們也穿的很少,就算天冷好像學生的校服也是經常露腿出來,就是他們比較耐凍,韓國妹紙是自己臭美的話才會穿的少,不會像日本妹紙那樣,她們不抗凍。
風格區別
兩國人在相貌的風格上也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可以用不同風格去比喻兩國在相貌上的區別,比如說日本女性在相貌上的風格可以稱之為日系,韓國人可用精緻女神風格進行比喻。雖然兩國人在相貌上有很大的區別,然而每個國度的普通人放在人群當中都是非常不起眼的。
總結來講,實際在生物學上的基因水平的外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看到的外觀,一定是後天性的維持,衣服的匹配,氣質素養的組合的結果。兩國人在基因上雖然有很大的區別,但人們之所以能夠區分兩國人之間的區別,是整體的概括,而不是只有相貌的區別,就算是相貌的區別,也會因為化妝而有所改變。
③ DG事件:繼川妹子用刀叉吃火鍋後,韓國美女是如何做的
DG事件:繼川妹子用刀叉吃火鍋後,韓國美女也拍了反諷宣傳片!
在DG事件發生之後,國人們也是團結一心的,很多明星們都解約了與這個品牌的合作,雖然後續兩位設計師也出來道歉了,但大家也都是各自保持著自己的態度,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說視頻中他們道歉的時候,並沒有一點誠意。
然後在這個短片的最後,這位韓國美女還表示希望杜嘉班納必須看我的廣告,然後認識到他們的錯誤。的確用這種方法來讓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並糾正過來,確實是一件很恰當的事情。因為他不知道他的這樣的做法,到底讓我們是怎麼想的,不知道,你認為呢?
④ 日本和韓國的美女,各有哪些特點
日本女星黃金期就那幾年,簡而言之就是老的快,韓國人造美女多啊。
⑤ 韓國五大養眼美女
李孝利
成宥利
金泰熙
韓佳人
宋慧喬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觀
⑥ 韓國和日本的美食有哪些
日本美食 魚生 魚生即系列生魚片,生魚片在日本料理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它是評判 一家壽司店是否正宗的重要標准。料理生魚片講究非常多,比如有些品種的三文魚不能急凍,不然肉質就被破壞,而活的比目魚要在低溫下冰鎮一兩個小時後口感才會好。 芥末和醬油 這是吃魚生的調料。芥末是日本芥末,綠色,第一次聞味道會很沖,別擔心,那是你還沒有習慣這種味道。芥末不但增加魚生的鮮美,更能殺菌,吃日本菜一定要有芥末。 大麥茶 幾碟魚生下肚,一定要喝大麥茶,去掉口中的餘味,才能再來吃壽司。 壽司 壽司是使用一些醋腌制過的飯團,加上一些海產或肉類做成的。吃的時候,可以像吃魚生一樣蘸著醬油和芥末,也可以不用,全看你的口味了。壽司的正確吃法是一口吃完。另外,日本人吃壽司是不蘸芥末的,因為壽司里已經加入了芥末,只是蘸些醬油,體味壽司的原汁原味。 魚生兩吃 一吃是把芥末放進碟子里,和醬油拌均勻後直接蘸著吃,很簡單。但如果你是第一次吃魚生,一定要先咬一小口,適應芥末的辣味,最好手裡預備餐紙,以防涕淚橫流。二吃是把一點點芥末放在生魚片上,然後夾起魚生在另外一邊蘸上一點點醬油,芥末和醬油注意不要混在一起。 天婦羅 特點: 天婦羅是指一種日式的煎炸方法,無論是大蝦、冬菇、蘆筍還是洋蔥、南瓜都可以裹上 原料: 天婦羅粉,也可用少許白面加一個雞蛋、一碗水代替,煮熟的大蝦、蘆筍、洋蔥片、香茹,面條一碗 製作: 將天婦羅粉和水以1:1.5的比打糊,.把大蝦、蘆筍、洋蔥片、香菇放在天婦羅粉糊中沾裹,再放入滾開的油鍋中煎炸,至金黃色即可撈出。 海鮮刺身壽司 特點: 日本料理 原料: 海鮮: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卜,切成均勻的細絲,調味品:綠芥末、日本醬油 製作: 把海鮮放在飯上即可 日式炸豆腐 特點: 日本家常料理 原料: 板豆腐或中華火鍋豆腐 製作: 先把醬油、清水、味淋、薑汁、沙糖煮滾備用(豆腐汁)。 火鍋豆腐(1塊)切成8小塊沾上低筋麵粉,油熱至140℃左右,把沾好麵粉的豆腐下油鍋炸至金黃色起鍋,放在皿中,豆腐上放少許蘿萄泥淋上調好的豆腐汁,加少許海苔絲即可食用,以利刀將水滴壽司切薄片,排列於盤中。 日式燒肉 特點: 日式燒烤 原料: 牛肉 製作: 將牛肉放在鐵板上燒1-3秒即可,食用時可加入其它的調味料。 日式燒餅 特點: 日本常吃的下酒小食 原料: 小麥粉,雞蛋,番薯,洋蔥,蝦,豬肉,魷魚,海苔,湯 製作: 小麥粉,番薯加入湯攪好,鍋底投入1裡面, 不時翻動,加入海苔 拉麵 特點: 日本人的日常食品,味道很好。 原料: 拉麵,上湯,其他 製作: 先把上湯煮好,這是拉麵成不成功的關鍵,煮好面,加入上湯,配上料。
⑦ 日本的那個菜叫什麼名字就是把菜弄到女人身上吃那個
女體盛
是日本漢字用詞,意為用少女裸體(有時也會穿泳裝)的身體當作餐具,通常在其上放生魚片和壽司,也可稱呼裸體料理。也有用男性身體的男體盛。
⑧ 請達人推薦韓國易做的美食。日本也可以。
一、醬湯泡飯
漢城有名的醬湯泡飯歷史悠久。相傳憲宗(1834~1849)皇帝也曾吃過。醬湯泡飯是趕集日在市場飯店裡架上一口大鍋,用劈柴燒起來的火熬出來的。趕集人走幾十里路後,以醬湯泡飯喝上幾杯馬格利酒(韓國的一種米酒),馬上就可以解除疲勞
材料:牛排骨和肉600g,蘿卜200g,水20杯,蕨菜100g,桔梗100g,黃豆芽
100g, 牛肉150g, 熱飯5杯 肉佐料:醬油1.5大勺,蔥1大勺,蒜1/2大勺,芝麻1大勺,香油1/2大勺,胡椒面1/2大勺,清醬5大勺
做法:
(1)把牛排和肉用涼水洗凈,與蘿卜一起放在水裡煮爛。
(2)把煮爛糊的肉撈出來切厚,並與切好的蘿卜一起用蔥、蒜、醬油調味,再放在湯 里燉。
(3)把蕨菜、桔梗洗凈加佐料炒出來。
(4)然後黃豆芽煮出來,加佐料拌好。
(5)把牛肉切好加佐料烤成圓形,再切成四角形。
(6)把米飯盛在沙鍋里,放上醬湯,然後把肉與拌菜放勻。
(7)吃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愛好可以加蔥、芝麻、辣椒面等
二、牛雜碎湯
傳說世宗大王在先農田親耕時,突然下起了大雨,一步也不能動又非常俄,為了充飢殺了一頭牛, 將牛肉煮熟後,只放蔥,以鹽調味道後喝去。從此,將此湯稱為牛雜碎湯。喝牛雜碎湯時吃的蘿卜塊兒泡菜,有除去異味兒和助消化的作用。
材料: 牛頭2Kg,牛足1個,牛膝蓋骨1個,腔骨1個,牛排骨和肉500g,水20L,蔥4棵,蒜1頭,生薑1粒,適量鹽、辣椒面、胡椒面。
做法:
(1)把牛頭、牛足、腔骨、牛膝蓋骨切成塊,在涼水裡泡1小時左右後撈出來。把牛排和肉等做湯用的肉整個洗凈後撈出。
(2)在大鍋里放一定量的水,把牛頭、牛足、腔骨、牛膝蓋骨放進去,等煮沸以後將火調弱,漂去在上面的油和沫,並在煮的時候,把蔥、生薑、蒜切成大塊放進去。 (3)肉煮至半熟時,把牛排骨和肉整個放進去煮爛後撈出來,等湯涼後再漂去油。
(4)颳去骨頭上的肉,再切小,排骨肉撈出來切成薄肉片。
(5)把肉片放在海碗里,把湯燒熱後澆上。再放上切小的蔥和鹽,胡椒面,辣椒面。
三、燉牛尾湯
將牛尾巴用文火熬熟後取出,並用鹽、胡椒面、蔥、蒜、清醬調味道後放進去再熬。另准備鹽、胡椒面和切好的蔥。 為除牛尾巴味兒,放月桂樹葉、芹菜、西洋芹、胡蘿卜、洋蔥熬熟後取出。 用於除味的芹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除?味的同時有補充維生素、無機物的效果。
材料:牛尾巴2Kg(水10L,蔥3棵,蒜5塊),鹽,胡椒粉,蔥適量。肉的調料:醬油1大勺,鹽2小勺,切好的蔥2大勺,搗好的蒜1大勺,香油1大勺,少量胡椒粉。
做法:
(1)把牛尾切成4-5cm大小,或者在買來整塊的時候,把刀插入骨節之間的軟骨部分切斷,把外面的艮膜剃掉泡在水裡放血後撈出。
(2)把牛尾放在開水裡加火煮一會兒,再把火調弱,煮3小時左右。煮的時候,把蔥和蒜切成大塊放進去,並漂去在上面的油和沫。
(3)煮出湯來,牛尾上的肉爛糊時撈出,等湯涼後漂去浮在上面的油。
(4)牛肉加佐料拌好。
(5) 把湯再熬一次,並放加佐料的牛尾煮一會兒盛在缽子中,另放上准備好切好的蔥和鹽,胡椒面
四、荏子雞湯
荏子雞湯是用熬大雛雞後的涼湯加磨好的芝麻粉調味,再加雞肉、蔬菜、肉丸子、木耳、雞蛋,是適合夏季食用的一種營養飲食,雞肉是低脂肪、高蛋白並且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食品。
材料: 雞1/2隻(600g),水10杯,蔥1棵,蒜2頭,白芝麻1杯,鹽1大勺,白鬍椒粉少量,牛肉100g,雞蛋3個,水芹菜50g,麵粉、油適量,黃瓜1/2個,香菇中2個,紅辣椒1個,澱粉適量。牛肉佐料:鹽1小勺,切好的蔥2小勺,搗好的蒜1小勺,香油 1小勺,胡椒粉少量。
做法:
(1)把有肉的雞骨頭洗干凈放在開水裡煮,煮的時候把蔥、蒜、生薑切成大塊放進去。
(2)待雞肉煮至爛糊時,撈出來撕小,等湯涼後漂去在上面的油。
(3)白芝麻加水,並壓碎去皮炒出來。
(4)將炒芝麻和雞湯磨好做成芝麻湯,再用鹽和白鬍椒粉調味。
(5)牛肉切碎加上佐料,做成直徑1cm的丸子,包一層麵粉和雞蛋在平鍋里煎出來。 (6)洗凈切好水芹菜,並串在竹簽上。
(7)把2個雞蛋分成蛋清、蛋黃放點鹽煎薄,割成2×3.5cm大小的長方骨牌形。把黃瓜用鹽水洗一洗,刨去皮蘸澱粉後放在開水裡燙出來。
(8)把泡好的香菇摘楹,切成骨牌形蘸澱粉後放在開水裡燙一下。
(9) 把紅辣椒割開後去除種子,切成骨牌形蘸澱粉後放在開水裡燙出來,用涼水漂一漂。
(10)把撕好的雞肉放在缽子中,上面放雞蛋丸子、木耳、黃瓜、辣椒,再加上涼芝麻湯。
五、艾蒿湯
艾蒿湯是用嫩艾蒿和牛肉做成丸子,放在醬湯里熬出來的湯。 是散發著艾蒿香味的別有風味的春季食品。 艾蒿是代表春天的野菜,香味很濃。含有豐富的鈣、燐、鐵等的無機物和維生素A、C
材料:牛肉(做醬湯用)100g,艾蒿60g,牛肉(做丸子用)100g,水8杯,清醬適量,麵粉2大勺,雞蛋1個。 醬湯肉佐料:鹽1小勺,香油1小勺,胡椒面少量,蒜1小勺 丸子佐料:鹽1小勺,香油1小勺,胡椒面少量,蒜1小勺,蔥2小勺
做法:
(1) 把用於做醬湯的牛肉切成片以佐料調味,加水熬湯並以清醬調味。
(2)把嫩艾蒿在開水裡燙出來,用涼水漂一漂,除水份弄碎。
(3)做丸子的牛肉要用脂肪含量少的牛肉,把牛肉和艾蒿搗好放在一起加佐料後做成1.5cm大小的丸子。
(4)在丸子上蘸一層白面泡在雞蛋里,再放入開鍋的醬湯里煮至漂在上面為止,熟後盛在缽子中。漂一些艾蒿葉也可以。
六、魷魚卷
主料:魷魚 配料:大頭菜葉、紅辣椒、綠辣椒、胡蘿卜
做法:
(1).將魷魚洗凈,劃刀,在沸騰的水裡燙一下
(2).紅辣椒、綠辣椒、胡蘿卜分別切絲
(3).將大頭菜葉鋪在魷魚卷內,卷上紅、綠辣椒絲、胡蘿卜絲,卷好後切成2厘米高4~5厘米長即可
七、韓葯參雞湯
材料:童子雞1隻(去頭、爪、內臟後不超過600克為佳),江米適量,大棗、板栗、大蒜、高麗參1根 調料:鹽、味精、雞粉適量
做法:
(1).將泡好的江米、大蒜、去皮板栗放入雞腹內,將口封住。
(2).砂鍋加水,燒開後將童子雞放入砂鍋中,加大棗、高麗參燉到雞肉與雞骨分開為止。
(3).加入精鹽、味精、雞粉調味即可。
八、盪平菜
主料:涼皮100克 配料:胡蘿卜、黃瓜、香菇、牛肉、綠豆芽、雞蛋、紫菜少許 調料:蒜、味精、鹽、香油、芝麻少許
做法:
(1).胡蘿卜、香菇、牛肉切細絲,分別上鍋加少許蒜末、味精、鹽煸炒,備用。 (2).黃瓜切成6厘米左右的段,削下表皮,將表皮切成細絲,拌上少許味精、鹽、香油備用。
(3).綠豆芽去頭去根洗凈,沸水中焯一下,拌上少許味精、鹽、香油備用。
(4).雞蛋打開,蛋清、蛋黃分開。分別上鍋攤成薄薄的蛋餅,將蛋餅切成細絲。紫菜切成2毫米的細絲。
(5).將涼皮切成3毫米的細絲,在沸水中過一下再用涼水沖涼,加入少許鹽、味精、香油及適量芝麻拌好。
(6).黃瓜切片,沿盤擺一圈,將拌好的涼皮鋪在盤中,上面將胡蘿卜等6種配料擺成圈,再撒上紫菜絲即可。吃的時候將各種主配料拌在一起食用。
九、泡菜炒飯
主料:泡菜 配料:米飯、雞蛋、牛肉末 調料:味精、牛肉粉、辣椒面、白糖、香油、芝麻少許
做法:
(1).將泡菜切成小丁,炒鍋上火放底油,加入泡菜炒1分鍾後加米飯再炒2分鍾。 (2).在米飯中放入調料繼續翻炒3分鍾,然後加香油裝盤。
(3).雞蛋做成荷包蛋(可根據個人口味做成蛋黃半熟或幾分熟),擺在米飯上,最後撒些芝麻即可。
十、泡菜餅
主料:泡菜 配料:雞蛋、糯米粉、炸粉 調料:辣椒面、牛肉粉、白糖
做法:
(1).將泡菜切成細絲,放在容器中加入配料、調料拌勻。
(2).煎鍋上火入油,加熱後放入剛調好的面,將其攤平。
(3).煎熟一面後翻轉面餅,將另一面煎熟即可。
十一、韓式泡菜
主料:大白菜2棵、辣椒面100克 配料:白蘿卜半個、梨半個、蒜5、6瓣、姜少許、小蔥5、6根 調料:味精3克、鹽20克、粗鹽150克、白糖10克、牛肉粉2克、湯圓粉10克、蝦醬3克
做法:
(1).擇去白菜外面較臟較粗的葉子,從中間切成左右兩半。
(2).松動一下每片葉子,這樣製作時容易入味;洗干凈白菜。
(3).白菜放入桶中,加水沒過白菜。將白菜葉片展開,均勻撒入大粒鹽,腌制4~6小時,洗凈後瀝水。
(4).白蘿卜、梨都切絲,姜、蒜切末,小蔥切小段;然後把調料和配料放在盆中一起均勻抓拌成醬,腌料就做好了。
(5).將腌料均勻塗抹在白菜葉上,打開一層,塗抹一層,每一層都要抹到,直到大白菜全部變紅。(此時就可食用)
(6).再將白菜整齊地放入桶中,蓋好蓋,開始發酵。兩天後即可食用。若想長期保存,可將其放進冷藏室。
十二、晉州拌飯
在飯上面放各種拌菜和紅燒牛肉,與鮮血湯一起吃。鮮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鐵,是對貧血的預防和治療有效果的食品。
材料:飯2杯,湯(牛排和肉200g,肺臟100g,牛胃100g,牛血100g,黃豆芽100個,蕨菜20g,芋艿莖30g,蘿卜200g,清醬2大勺,胡椒面1/2小勺,補湯(蛤蜊100g,鹽 1/2小勺,香油1小勺,水1/4杯),拌菜(茼蒿200g,蘿卜100g,綠豆芽150g,黃豆芽 150g,蕨菜100g,紫菜3張) 拌菜佐料:蔥2大勺,蒜2大勺,清醬3大勺,香油2大勺,芝麻1大勺,牛肉100g,清脯涼粉100g,麥芽辣醬3大勺 肉佐料:醬油1大勺,蔥2小勺,白糖1/2小勺,芝麻2小勺,香油1小
做法:
(1)熬湯
1). 牛排骨和肉,牛肺,牛胃燉至爛糊,100g 蘿卜整個放進去,並把泡好的芋艿莖,蕨菜桿也一起煮。
2).煮黃豆芽的湯與a的湯混在一起,把辣椒面1小勺,香油1小勺,醬油1小勺拌好放在湯里。
3).把牛血放在開水裡煮,熟了時切塊放在湯里。
4).蘿卜(100g)切成片,放在湯里並以切的蔥、醬油、胡椒調味。
(2)熬補湯:
挖出蛤蜊肉用香油炒後加1/4杯
(3)拌菜:
1). 把黃豆芽去尾,並在1/4杯肉湯里放1/2小勺鹽炒出來,用香油拌。
2). 綠豆芽和茼蒿燙出來,以香油、蒜、拌均。
3)卜切成絲,放醬油炒出來加佐料。
4)蕨菜洗凈,以香油、醬油、蔥加佐料炒出來。
5). 紫菜烤一下,撕碎並在醬油里加水,以芝麻、香油、白糖拌好。
(4)把牛肉切成絲,加肉佐料做生肉片。
(5)青脯涼粉切成絲。
(6)在缽子中盛做稠的飯,並把拌菜、紫菜放均,盛一勺補湯。青脯涼粉和生肉片端上去,也放一勺麥芽辣醬。
(7)把湯盛在缽子中,與拌飯一起搭配。
十三、通英拌飯
與其它拌飯的做法一樣,只是在熬湯時在淘米水裡放裙帶菜和菜燉熬。菜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無機物,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並含有既能提高新陳代謝功能,又能作為減肥食品的碘。
材料: 飯5杯,蕨菜100g,黃豆芽100g,綠豆芽100g,葫蘆150g,菠菜150g,青脯涼粉 100g,紅蛤蜊100g,蛤蜊100g,牛肉100g,雞蛋1個,湯(羊棲菜50g,海青菜50g, 泡的海帶100g,豆腐100g,蘿卜150g,淘米水10杯,鰣魚醬油2大勺) 牛肉佐料:蔥2小勺,蒜1小勺,醬油1大勺,香油1小勺,芝麻2小勺 拌菜佐料:鰣魚醬油2小勺,蔥2小勺,蒜2小勺,芝麻2小勺,香油1小勺
做法:
(1)紅蛤與蛤蜊去皮並能好,用香油炒出來。
(2)把牛肉切成絲,以佐料拌成生肉片。
(3)黃豆芽放水煮出來,綠豆芽和菠菜用開水燙出並以鰣魚醬油拌好。
(4)把蕨菜洗凈加佐料拌後用油炒出來,並且葫蘆也炒出來。
(5)拌菜用鰣魚醬油調味,並按拌菜佐料份量調味。
(6)青脯涼粉切成絲,雞蛋分蛋白蛋黃攤成雞蛋皮後切成絲。
(7)在缽子中盛上做稠的飯,上面放生肉片、紅蛤、蛤蜊、拌菜、涼粉、雞蛋。 (8)蘿卜切成絲,豆腐切成四方塊,把海帶泡好,芋艿莖和海青菜洗凈。
(9)熬淘米水時放蘿卜、芋艿莖、海請菜,並用2大勺鰣魚醬油調味。煮熟時放豆腐。
(10)拌飯配湯。
十四、假祭食
把祭祀用的拌菜放在飯里拌著吃,特點是不加辣醬。相傳從前安東地區的首領覺得祭祀後的飯菜非常好吃,以後總想吃,人們就在平時也做好供上去。實際上,祭祀用的飲食都帶有香味道,但因不是祭祀用的飲食,所以稱為假祭食。
材料: 米2.5杯,牛肉200g,鮐魚100g,鯊魚100g,豆腐1/2塊,雞蛋1個,蘿卜300g,海帶30g,蕨菜50g,山菜50g,菠菜50g,黃豆芽100g 佐料醬:醬油5大勺,鹽10大勺,芝麻1小勺
做法:
(1)淘米做飯。
(2)把牛肉按紋理反方向切成橫豎3cm、7cm大小串在簽子上,使之不卷屈捶後,以鹽調味蒸出來。烤也不錯。
(3)把鮐魚和鯊魚洗後,蒸或煎時以肉脯串起來煎。用別的魚也可以,要小且短。 (4)將以鹽調味的豆腐放在平鍋上煎出來。
(5)將煮蛋切半。
(6)蕨菜和山菜泡在水裡除水份後用油炒出來,黃豆芽去頭截尾煮出來拌。蘿卜切成絲用鹽腌一下除水份炒出來,菠菜燙出來炒。
(7)把飯盛在缽子中,在上面放拌菜、牛肉、豆腐、熟雞蛋。以鮐魚,鯊魚做肉脯煎煎餅,與飯一起上桌時,盛在祭器里更好。
(8)搭配湯和佐料醬。
(9)蘿卜切成薄四角形與海帶一起燉湯。海帶撈取切成四角形。切蘿卜條炒後以醬油和鹽調味,並與飯協調。准備肉湯、魚湯、菜湯等3湯與飯一起端上桌或把這3種湯混在一起做雜湯。
十五、全州拌飯
全州拌飯中,黃豆芽最重要。特點是用在林室(音譯)出產的鼠眼豆和好的水泡成,即使煮很長時間質感也很好,是色味華麗的全羅道鄉土飲食。
材料: 飯(大米4杯,肉湯4.5杯),牛肉600g,香油100g,青脯涼粉50g,松子1大勺,麥芽辣椒醬5大勺,拌菜(黃豆芽150g,綠豆芽100g,菠菜100g,茼蒿100g,蕨菜100g,桔梗100
g,水芹100g,香菇5個),湯料(黃豆芽200g),雞蛋,水4-5杯。
做法:
(1) 把牛排和肉煮熟冷涼後撩去油,在肉湯里放米,將飯做得硬一點並在熱的時候放香油攪。或做普通飯並用荏子油炒。
(2) 把黃豆芽,綠豆芽,水芹各燙出來,以香油和清醬拌。桔梗用鹽腌一下,並在洗後炒,蕨菜也在煮後炒著吃。
(3) 牛肉切成絲,並以佐料醬拌成生肉絲。
(4) 清脯涼粉切成條,雞蛋煎成黃、白雞蛋並切成絲。
(5) 把飯盛在碗里,並以各色材料配色放在上面,麥芽辣椒醬另放在小碗里。 (6) 拌飯要配黃豆芽湯。熬湯時,先煮一會兒水放黃豆芽蓋好鍋蓋煮5分鍾左右,再添加4-5杯水,並以鹽調味,最後放搗好的蒜和切好的蔥再熬一會兒盛在碗里。
十六、韓國海帶湯
在韓國是女人生孩子之後吃的!因為可以補血,而且象徵著平安。過生日的時候也必吃,沒人給做海帶湯的話沒人疼的感覺
原料: 泡水的海帶200克,牛肉100克,醬油2勺,香油、蒜沫1勺,胡椒粉,豆油
作法:
(1).海帶在水中泡一下
(2).牛肉切沫與醬油、香油拌勻
(3).在鍋中放入香油,炒牛肉和海帶
(4).炒後加入水煮一下,然後放入醬油、蒜沫、胡椒粉即可
注意:會吃大蒜的請放大蒜(很重要!)
十七、紫菜包飯
准備:米飯,要在米飯里加上些香油,還有些韓國特有的鹽因為咱們的鹽比較咸,最好能在米飯里放一些熟的芝麻就更棒了啊 ,在超市裡買一些紫菜,可能會附帶竹板
做法:
把紫菜放在竹板上,然後把米飯放在紫菜的中間大概能佔五分之一,然後把米飯攤開注意要留些空間,不要把米飯鋪得太滿 然後把韓國辣醬或者是色拉醬塗在米飯上,切一些黃瓜細條還有胡蘿卜細條,根據自己口味可以加些肉鬆,火腿,魷魚松,最後把竹板捲起
⑨ 法國、日本、韓國美食有哪些
法國:
芒果可麗餅
原料:雞蛋一個、麵粉60g、糖10g、鮮奶120g、融化黃油20g。
法式奶油菠菜芝士塔
原料:塔皮、菠菜、奶油100g左右、全蛋2個、罐頭玉米粒、火腿腸4根、芝士絲若干、白鬍椒粉、蒜蓉、鹽、黃油30g。
日本:
日式味噌三文魚蕎麥面
原料:蜂蜜100毫升,白味噌醬(miso)3湯匙,麻油3小勺,日式醬油(tamari sauce)1 / 4杯(60毫升),檸檬汁1湯匙,料酒2湯匙,蕎麥面500克,葵花籽油1湯匙,三文魚4片(每片125克),青蔥1 / 2杯,切絲,烤花生1 / 2杯,腌姜2湯匙,芥末
三文魚壽司
原料:1杯短粒大米,1大匙砂糖,5湯匙米醋,100克新鮮魚片(如三文魚,金槍魚,鮭魚等),一小塊黃瓜,去皮,1 / 2鱷梨(avocado),4片紫菜,芥末,生薑,日本醬油
韓國:
石鍋拌飯
原料:米飯1碗,香油3湯匙,肉末少許,雞蛋1個,涼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1杯,紅蘿卜絲1/2杯,炒好的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