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數民族所穿戴的服飾
2、蒙古族
[服飾特色]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體現在頭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無沿小圓帽。婦女多戴蓋頭,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少女及新婚婦戴綠色的,中年婦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節日或遇有紅白喜事時,喜戴白色小帽,婦女則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後面披垂於肩頭。
4、藏族
[服飾特色]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5、維吾爾族
[服飾特色]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的標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當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發戴小罩刺綉花帽。清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綉花點綴與裝飾,喀什乾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7、彝族
撒尼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婦女的花包頭,象傳說中的阿詩瑪一樣,至今,仍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花包頭多為心靈手巧的姑娘親手製成,長約3 米,寬約0 . 1 7 米,一條黑布作底,上面綉有數條彩色圖紋,花色圖紋的優劣,標志著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擇偶的一個標准。因此,花包頭的製作十分精緻美麗。每逢喜慶、外出,姑娘們都要穿上嶄新的民族服飾。花功夫纏包頭,要經過七、八道手續才能完成,被當地群眾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徵。 彝族不同支系服飾各異,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勝枚舉,相對而言,男子的傳統服飾特色已經不多。不過,涼山地區彝族男子還保留著古代遺風。他們在頭頂前腦門蓄一綹長發,象徵男性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彝族俗稱「天菩薩」。川、滇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喜愛用青布或藍布包裹頭部,並在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氣概,習稱「英雄結」。另外身上斜挎用細牛筋編織而成的佩帶(古時用於掛系戰刀)稱之為「英雄帶」。大小涼山山勢險峻,氣候寒冷,當地彝族群眾故用毛毯護身,俗稱,「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繩縮口,下部綴有長達0.33米左右的旒須。製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族人的擦爾瓦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蓋,堪稱涼山彝家服飾象徵。
9、布依族
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綉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 布依族姑娘從小就有製作蠟染的靈氣,她們所穿的服裝大都是親手縫制,合身得體,古樸典雅。
11、滿族
[服飾特色] 本世紀3 0 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 0 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
13、瑤族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過山瑤」、「紅頭瑤」、「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在風俗習慣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傳統特點,尤其在男女衣著上更為明顯。瑤族婦女善於刺綉,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綉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發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綉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並以紅布或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 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標志著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
14、白族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系皮帶或綉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綉花荷包,荷包上綉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 等字樣。綉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 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系綉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綉花「百節鞋」。未婚婦女梳獨辮子盤於頭頂,並以鮮艷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腰系綉花短圍腰,更顯得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已婚婦女改為挽髻。洱海東岸婦女則梳「鳳點頭」的發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以簪子,均用綉花巾或黑布包頭。白族婦女有佩帶耳環、手鐲的習俗。居住在大理洱源縣的白族婦女喜歡的一種頭飾叫「登機」,它是姑娘心靈手巧的標志。
16、哈尼族
[服飾特色]
葉車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葉車婦女頭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對開式短袖土布衣,無領無扣,由寬寬的五色腰帶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著穿,少則七八件,多達十餘件,里長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數。葉車人認為,衣服件數越多,服裝越美,越能顯示出家庭的富裕。她們下身穿黑色短褲,褲腳口打上適當的褶紋,褶紋數與上衣數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著。逢年過節,姑娘們手上還帶銀手鐲,胸前掛銀鏈,腰的兩側佩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鈴鈴作響,頗有風韻。
18、傣族
[服飾特色]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只要了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誇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19、黎族
[服飾特色]
黎族所生產的棉織工藝品馳名中外。尤其是「雙面綉」最為出色,多作為上衣的裝飾,如衣側花,後背花等。黎族服飾圖案的取材,多採用平日喜聞樂見的人物紋、動物紋,植物紋以及幾何紋等。但不同地區有所側重。這些圖案的造型稚拙誇張,構思大膽巧妙,運用直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等構成整齊的富有裝飾風格的花紋圖案。在色彩上,一般採用紅、黃、白等幾種,配色和諧,絢麗華美。黎族婦女的頭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銀箔,雲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綴以貝殼、穿珠、銅錢、銅鈴或流蘇等,更產生了有聲有色的特殊效果。
20、僳僳族
[服飾特色]
僳僳族男女老幼都喜歡穿民族服裝。各地服飾大同小異。根據服飾的顏色分為黑僳僳、白僳僳、花僳僳。聚居在怒江一帶的白、黑僳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長裙;已婚婦女戴大銅環,長可垂肩,頭上以珊瑚、料珠為飾。年輕的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幣,並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小圓孔。一些貴重的胸飾可值一二頭黃牛。永勝、騰沖一帶的「花僳僳」,服飾較為艷麗美觀,婦女均喜歡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綉許多花邊,頭纏花布頭巾,耳墜大銅環或銀環,裙長及地,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顯得婀娜富麗。 各地僳僳族男女服飾都是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膝,膝下套「吊筒」。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畜發辮於大腦後。一些富裕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紅珊瑚,以示在社會上享有榮譽和尊嚴。
21、佤族
[服飾特色]
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標志著佤族人粗獷、豪放的堅強性格。 相對來說,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麼特別。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上刺山林圖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長刀或火槍,給人以雄壯威武之感。 而婦女們的裝束特點分明與眾不同。最突出的是頭戴寬約3 公分左右的銀箍,留長發;身著靛青色無領大襟右衽及橫條花筒裙。腰系紅布寬腰帶和數十根細藤圈。耳掛垂肩圓形大耳環,頸戴銀質大項圈,細項鏈。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戴長約五公分傘狀大耳筒,筒頂還刻有各種花紋。有的婦女在耳筒內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幣,出門趕集,隨用隨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區西盟,無論家庭貧富婦女們都有一副寬手鐲,長年套在手腕上。手鐲寬約五公分,多用白銀製成。上面刻有精緻的各種圖案花紋,美觀閃亮,是佤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22、畲族
[服飾特色]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綉。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綉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綉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徵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後飄盪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徵著鳳尾;佩於全身的叮當作響的銀飾,象徵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鳳冠」。它是在精製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一條30多厘米長、3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牌,下垂3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
23、高山族
[服飾特色]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如拔毛、鑿齒、穿耳、束腹、紋身等。4 0 年代中期以後,這些習俗逐漸趨於衰退,但其殘余影響還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體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夾子拔,女性以細麻線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燒,並不覺得痛苦。 鑿齒,是在十二歲至十六歲時,拔掉左右兩個門牙或兩個犬齒。有的直接用小鐵棒抵在牙上用石頭敲掉欲拔之牙。有些無拔牙缺齒習俗的支系,願將牙齒染成黑色,以黑齒為美。 穿耳,尤以排灣人與阿美人的男子最為突出。他們耳垂穿孔較大,一般用鉛盤,貝殼和竹管做耳飾,並將琉璃珠用絲線連在雕有花紋的竹管一端,結扎在腦後的頭發上,來防止擺動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習俗。束腹帶是用厚竹片彎成的,兩端鑽孔,穿麻繩以勒緊,勒扣在後腰。從十二三歲起直到五六十歲停止,晝夜都緊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發達健康。 紋身,各支系具體情況不同,有的男紋女不紋,有的女紋男不紋。有的以紋身為美飾,有的以紋身為勇武的象徵。受原始宗教的影響,認為紋身可以得到祖先靈魂的保佑,去災免禍。除紋身外,還有紋面的。無論以什麼方式毀飾身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聯姻、紀功、尊貴。
24、拉祜族
[服飾特色]
拉祜族最喜愛黑色,以黑為美。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飾的一個特點。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愛穿傳統服飾。拉祜西支系婦女喜歡裹0 . 3 米多長的黑色頭巾。最末一端長長地垂及腰際。有地方婦女還有用黑布裹腿的習慣。黑色衣服上綴以色彩斑斕的圖案,顯得格外莊重富麗。拉祜西婦女穿窄袖短衫飾以彩色布條;或穿裙子,間隔出紅、黑、白三色。她們出門時,總是肩挎背包,既裝物品,也顯示自己紡織技藝。 瀾滄縣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藍黑布拼制而成,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邊,頂端綴有一撮約1 5 公分長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則用黑布長巾裹頭。婦女穿花邊衣服,也用黑布包頭。 現在,青年小夥子多在對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們則在衣衫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擺露在筒裙上面。他們認為,白色與黑色相配,象喜鵲一樣漂亮。
25、水族
[服飾特色]
水族男裝在2 0 世紀4 0 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差別,倒是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徵。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綉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綉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綉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綉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綉華麗的「T 」形「簾子」,上端兩邊有帶,「簾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綉好,最後將綉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物。
26、東鄉族
27、納西族
[服飾特色]
本世紀中葉,麗江受漢族的影響較深,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
,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麗江婦女上寬腰大綉的大褂,前幅及膝,後幅及脛,外加坎肩,下穿長褲,系百褶圍腰,穿船形綉花鞋。衣服多為藍、白、黑三色,在領、袖、襟等處綉有花邊,樸素大方。已婚婦女在頭頂梳發髻,戴圓形的紗帽,未婚女子則將發辮盤在腦後,戴布頭巾或黑絨小嵋。 納西族婦女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後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並排釘著七個直經為二寸左右的綉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這一裝束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較為通常的說法是代表七顆星星,寓意為「披星戴月」,據說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綉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說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勞能幹、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與旱魔王搏鬥,奮戰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為,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陽衫上,以後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徵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歷史遺痕。
28、景頗族
[服飾特色]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蔑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
29、柯爾克孜族
34、布朗族
[服飾特色]
布朗族穿著簡朴,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成年男子喜愛紋身。
35、撒拉族
撒拉族男子喜留鬍子,頭戴黑色或白色圓帽,身穿白汗褡,青夾襖;婦女頭戴蓋頭,喜佩耳環、手鐲等金銀首飾。
36、毛南族
[服飾特色]
毛南族婦女多穿青色或藍色右襟上衣,配上銀飾手鐲,藍白相襯。男子則穿唐裝或琵琶上衣。
39、阿昌族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 0 厘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0.3公尺,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綉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婦女們都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
40、普米族
[服飾特色] 按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 3 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發辮粗大為美,喜歡用氂牛毛和黑絲線編入發辮之中,盤於頭頂;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綉一道紅色綵線。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
41、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襯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藍色無領對襟長大衣,腰系一根腰帶,右側掛一把小刀。腳蹬野公羊皮長筒靴。頭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絨作面的圓形卷邊高統帽。身跨駿馬,往來賓士於草原、雪山間和白雲下,顯得十分威武、瀟灑。塔吉克婦女的裝束鮮艷奪目,更具魅力。她們大多喜歡穿鑲有花邊的紅色或花色連衣裙,外套黑絨背心,下穿長褲,腳蹬紅色軟底長統靴。為抵禦高原上的大風與寒冷,頭上總戴一頂圓筒形綉花棉帽。帽的後部較長,可遮住雙耳和後頸。青年婦女的帽子上鑲有很多飾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綴有一排色彩華麗、熠熠閃光的珠子和銀鏈,配以耳環、各種寶石項鏈和稱為「阿勒卡」的圓形銀胸飾,顯得嬌美、艷麗,楚楚動人。當她們外出時,帽子外要披一條數米長的紅、黃或白色大頭巾。
42、怒族
怒族男女均喜歡穿用麻布織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歡在腰間佩掛砍刀,肩背弓弩及獸皮箭包。福貢一帶怒族已婚婦女喜歡在衣裙加上許多花邊,在頭部和胸部佩帶珊瑚、瑪瑙、貝殼,珠料等裝飾品,耳帶銅環,貢山的怒族則只佩胸飾。
44、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人的服飾豐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馬褲、皮靴或皮鞋,女的穿連衣裙(俗名布拉祺)。中年人多穿漢族服裝或西服。年輕人則愛隨社會的潮流,喜歡穿時裝。
46、德昂族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並以多為榮。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斕的絨球也頗具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擺、項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絨球。這些絨球如同朵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間,鮮艷奪目,別具一格。 過去,德昂族還有漆齒紋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馬、花草等動植物圖案或傣文經咒。
47、保安族
如今的保安人的服飾與當地的回族、東鄉族無根本差異。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藍或灰色褲子;走親訪友或外出時,多穿中山服或軍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鮮艷的各色上衣,頭戴細薄柔軟透亮的綠綢蓋頭;已婚少婦以及中年婦女平時多戴白色衛生帽,外出時則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多著深色服飾,戴白蓋頭。
50、塔塔爾族
在服飾方面,塔塔爾族男子喜歡穿綉花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褲子也是黑色的。小帽有黑、白兩色綉花。女子以戴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為美,喜歡穿白、黃或紫紅色連衫帶縐邊的長裙,以耳環、手鐲和寶珠項鏈為裝飾。
如今,身披精美的獨龍毯已成為獨龍人民特有的傳統服飾。一般男女上身用一幅獨龍毯斜披並從腋下拉向前胸,前後的布片任其自然垂落。下身穿麻布短褲。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右肩右臂穿襯衣或完全袒露。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渾身煥發出一種粗獷的野性。獨龍男女均喜愛裝飾品,尤其是青年女子常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甚至銅錢和銀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同時婦女出門要身背精緻的篾籮。既美觀又實用,為獨龍女子裝飾自己的組成部分。
52、鄂倫春族
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飾文化。狍皮不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 這種帽子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做而成。其方法是: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狍角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
㈡ 中國古代美女穿什麼鞋
鞋子是人類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被泛稱為「足衣」。鞋子對推動人類服飾的改革、發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注重於實用,同時有著裝飾審美功能。人類經歷過赤足時期,後來才發明了鞋子。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也沒有發明紡織。「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實錄》中說:「夏商舄履皆以皮為之。」就是說人類最早的鞋履是用獸皮製成的。
新疆原始居民穿靴早於穿鞋。靴子是一種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長筒鞋,多為皮革製成。羅布泊地區鐵板河古墓出土的「樓蘭美女」所穿的生獸皮靴,是我國時代最早的一雙皮靴,已距今3800餘年。皮靴尖部開口,靴面、靴幫、靴底分件縫制,並且把摩擦原理用於靴底當中,是我國鞋靴史中的珍貴資料。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具女屍所穿的一雙短腰皮靴保存得十分完整,距今也已3800年左右。靴高19厘米,底長 27厘米,用牛皮製成,由靴底、靴面前部、靴後三塊皮子縫制。棕色毛繩穿過靴口兩個側孔,將靴腰束緊。這雙皮靴十分重視裝飾性,靴面正中塗有一道紅線條,中央皮上穿5股紅毛線,其中3股捆紮羽毛,可謂美妙絕倫。
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新疆先民的縫靴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人們開始用熟皮製靴,制靴工藝已程序化。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一隻3000年前的皮靴就具有這一特徵。這雙保存較好的皮靴,幫、底用牛皮,靴統用羊皮縫制,靴底用三層牛皮,結實耐磨。
考古工作者在鄯善縣蘇貝希古墓發現的長筒靴子十分奇特,用獸皮縫制,毛朝外,靴筒口超過膝蓋,皮靴內套質地柔軟的毛布褲子,褲口系有毛線編織的帶子(褲子與中原古代居民穿著的脛衣相似),使褲子與皮靴連為一體,這種奇特的靴子應是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設計縫制的,在寒冷的天氣外出時,起到禦寒的作用。特別是初春時節冰雪溶化,人們淌水過河時穿著這種長筒皮靴十分實用;也有可能是在狩獵時,為了保護腿部免遭野獸咬傷而設計的。
趙武靈王在引進胡服的同時也引進了靴子。為了作戰的需要,他們用騎兵戰術代替戰車。與鞋履相比,靴子更適合於騎乘。《釋名》中曰:「古有鞋履而無靴,靴字不見於經,至趙武靈王始服。」《中華古今注》曰:「靴者蓋西胡服也,昔趙武靈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革軪黃皮。」可見當時的靴子為短腰靴,後改成長腰靴。穿用靴的制度到唐代才有變遷。《陔餘從考•著靴》條曰:「朝會著靴,蓋起於唐中葉以後。」 這時的靴子,根據尚書令馬周的建議,被改為短統,用於百官常服,有時還兼用於朝服,連朝見天子也不例外。
漢代西域鞋靴製作工藝比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有氈鞋、氈靴、皮鞋和皮靴,還有史籍中記載的 「織成履」。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樓蘭孤台墓葬中發現的一隻革靴,形制為半腰形,內襯毛氈,用麻線縫制,整體上看皮靴十分牢固,也比較規整,皮質精良,從中看出隨著漢代畜牧業的發展,當時西域皮革的鞣製技術和制靴工藝有了較大的提高。
關於皮鞋,漢文史料記載頗多。皮鞋也稱「鞮」,未經鞣製生革製成的皮鞋叫「草鞮」,用熟皮鞣製的鞋履叫「韋鞮」。洛浦縣山普拉漢墓出土的皮鞋多是用鞣製較好的熟皮縫制,這里出土的一雙兒童皮鞋,除鞋底已失以外,其它部分保存得十分完好,皮面氈里,腰高8厘米,底長17.5厘米,用熟皮和動物的筋做線縫制,形狀十分規整。
精絕國人穿著的鞋履重視裝飾效果。1995年尼雅1號墓地3號墓出土的一雙紅地暈間緙花靴的樣式十分獨特。此靴長29厘米,高16.5厘米,形制為短腰,整個靴子用皮、毛褐、絹、氈等多種材料縫制,特別是靴面中央在白地上織有並蒂花卉圖案,起到了錦上添花的裝飾效果。靴子構思巧妙,形制新穎獨特,是新疆古代鞋靴中的又一精品。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這是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詩句。絲履為古代男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鞋子。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東晉時期的一雙織成履,就反映了當時較高的製鞋工藝水平。墓中同時出土昇平11年(公元367年)和昇平14年(公元370年)的文書,可知它是東晉時期的遺物。履長22.5厘米,寬8厘米。履底、幫、里是用麻繩編織的。鞋面由褐、紅、白、黑、藍、黃、金黃、綠等八種顏色的絲線織成各種花紋和雲紋。幫面上還有「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長」十個隸書漢字。這雙織成履流露出中原鞋履的風范,履底、履里、幫面編制的都非常精緻,是中國古代鞋履中的瑰寶。
南北朝時期的靴子實物見於尉犁營盤古墓之中,營盤出土的一雙彩繪刺綉靴子,靴底為皮革,靴面是麻布質地,靴內襯柔軟的毛織物,使整個靴子顯得比較厚實,靴面、靴筒綉有紅、青、黑、藍等色彩的雲朵紋樣,像這樣具有強烈裝飾風格的靴子,在我國唐代以前,實不多見。
從考古發現資料來看,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可分為高頭和平頭兩種形制。高頭履又稱翹頭履,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的屏風畫《仕女圖》中的女子,所穿的鞋子就是翹頭履,鞋頭上翹,並飾有花紋。這種前端上翹的高頭履,可以承托曳地長裙,以便行走。阿斯塔那唐墓中亦有翹頭履出土,如1969年阿斯塔那381號墓出土的一雙唐代變體寶相花雲頭錦鞋,長29.7厘米,寬8.8厘米,高8.3厘米。這雙雲頭錦鞋的鞋面、鞋頭、襯里都採用了高級面料,特別是襯里用藍、綠、緋紅、絳、蛋青、白、黃七色織成彩條花鳥流雲等紋飾的經錦,其中藍、絳、緋紅、蛋青四色彩條暈間。這是目前唐代彩條中顯花的最華貴的暈間彩錦品種。鞋面是華麗的變體寶相花紋,鞋頭用一種由大紅、粉紅、白、墨綠、蔥綠、黃、寶藍、墨紫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錦,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團花中心,繞以珍禽異獸,卷雲行霞,間以瑞草散花,外側又雜置折枝花和山石遠樹。鞋頭呈高聳的雲頭狀。這雙雲頭錦鞋充分顯示了唐代中期織錦、配色、顯花三者結合的顯花藝術水平,是唐代衣物中極為罕見的精品之一。
唐代西域女子穿著的平頭鞋有麻、蒲、皮等多種質地。用麻線編制的鞋子稱作麻鞋,又稱線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雙麻鞋,用粗麻繩編織成厚底,由細麻繩編織鞋面。鞋面結構疏朗,中間編織成鏤空狀,與現代的涼鞋相似。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的《圍棋仕女圖》中的幾位侍女也穿了這種麻鞋,說明麻鞋是唐代西域居民普遍穿著的鞋子。麻鞋並不是西域的傳統鞋履,應是從內地輸入的。但內地的線鞋,不同於《圍棋仕女圖》中地位低下的侍女所穿的麻鞋,而是京城裡貴族婦女時尚的奢侈品。穿麻鞋的形象在唐代繪畫作品中有諸多反映,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中的宮女們,全都穿著麻鞋。此外陝西長安唐韋泂墓出土的石刻以及西安唐代李爽墓出土的壁畫上都有穿麻鞋的形象。
阿斯塔那唐墓中還發現了蒲草編織的蒲鞋,這種鞋子也是由中原傳入的,多為百姓暑天所穿。五代畫家顧閎中所繪的《韓熙載夜宴圖》中也可以看到當時蒲鞋的具體形象。
皮鞋與麻鞋、蒲鞋相比,十分耐穿,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8雙皮鞋,鞋底用粗麻線編織,鞋面用皮革,鞋內襯氈,用麻線縫綴,顯得結實耐用,應是當地工匠所制。
唐代西域靴子實物十分少見,多見於絹畫、石窟壁畫和草原石人,如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出土於吐魯番古墓的《樹下人物圖》中的女主人,穿的就是一雙黑皮靴。西域女子舞蹈時也穿皮靴。受西域文化的影響,唐代婦女也有穿靴子的習俗,特別為宮廷舞女所青睞,將這種靴子叫「蠻靴」。如舒元輿的《贈李翱》中雲:「湘江舞罷忽成悲,便脫蠻靴出降帷。」穿靴子的婦女形象,在唐人的繪畫中也有反映,和這種靴子配套,身上都著胡服。
唐代西域男子的靴子,比較常見的是長腰靴,靴的質地以皮革為主。如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的木雕胡人俑、戴襆頭泥塑胡人俑、打馬球俑以及《侍馬圖》中的牧馬人都穿著長腰靴。天王踏鬼俑中的武士所穿的高筒靴子,靴筒上端兩側有扣眼,系帶從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帶上。1973年阿斯塔那193號墓還出土了一雙紙靴,它是隨葬的冥衣,通高9厘米,長筒,靴尖到腳背間用麻線縫連,腳踝處用織物扎束固定,並有裝飾作用。這雙靴子雖然是紙制的冥衣,但對西州鞋靴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靴子是高昌回鶻男子的主要鞋履,穿長袍時,褲子塞入靴內。有的靴筒上端兩側有扣眼,系帶從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帶上,將靴統吊起。高昌回鶻女子除了穿皮靴之外,還穿一種厚底、鞋尖上翹的花鞋,這種鞋子具有中原文化的特點,曾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反映了漢人穿著習俗對高昌回鶻人的影響。高昌人還發明了「套靴」,就是靴外又套一雙皮質的鞋子,這種被現在維吾爾人稱之為「喀拉西」的靴子,至今仍在南疆地區廣為使用。
㈢ 景甜出行穿得好「浮誇」,皮革外套搭配皮革短靴,身材怎麼樣
這套造型中,景甜用黑色的皮革外套和黑色T恤做搭配,皮革和T恤兩種面料對比下將顯瘦修身的效果達到了最大化,活力簡約的T恤讓皮革外套看起來沒有那麼浮誇。這樣的組合在修身顯瘦上有著很不錯的效果。版型很窄的小黑褲穿上後顯得景甜的雙腿修長纖細,搭配干練的皮革外套,整套造型修飾身材的效果很不錯,也很好的展現了穿著者的氣場感。
㈣ 有沒有穿布鞋的女子被穿皮靴女子殺死
從文化史的角度考察,鞋子是人類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被泛稱為「足衣」。鞋子對推動人類服飾改革、發展,曾立下汗馬功勞,它不僅注重於實用,同時有著審美裝飾的功能;有些鞋子還代表了等級的標志和禮儀的規范,並且深刻反映了歷代人們的良好祝願,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從製作工藝本身來說,鞋子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並與民俗學,工藝學、美學、考古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現。中國鞋子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從粗到精的過程,歷史十分悠久。從古到今,創造眾多,不僅樣式多彩,而且在造型、色彩、技巧上部有豐碩的成果。為了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學習、繼承並發揚光大民族傳統,我們對我國鞋文化史進行探索,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在我國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以各種簡單的石制工具捕獲動物。在得到動物後,就帶到自己的洞穴里,「食其肉而用其皮」,這就是歷史上「茹毛飲血」、「食草木之實,衣禽獸之皮」的猿人時期、為了不受外界的氣候條件以及地面條件的影響和威脅,他們不僅製作獸皮衣來抵禦風寒,並且知道用獸皮來保護腳,就是用獸皮簡單地將腳裹住,達到不受凍.不被刺傷的目的。 古代把人類身上的服飾分作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對鞋與襪的總稱。當時,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沒有發明紡織。「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五蠹》)據專家研究,人類經歷過赤足時期,後來才發明了鞋子。在比較寒冷的地區,當時的原始人用一種小皮條將割成整塊的獸皮包紮在腳上,實際上是一種獸皮襪。這是最早的「足衣」,已有數萬年以上的歷史。因用於裹腳,亦有「裹腳皮」之稱。據推斷,它是最古老的原始鞋,也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態。 在我國雖然至今未發現這種「原始鞋」的實物.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中,有反映遠古居民所著靴鞋的形象,為我們研究中國遠古時期文化史,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1973年秋,在我國青誨大通縣孫家寨一座屬於馬家窯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氏族時期的一件陶器,上面一人.足上已穿鞋,而且鞋尖上翹。鞋翹,是中國古鞋最典型的特徵之;有史料記載,中國鞋翹始於石器時代,從以上文物的發現看,鞋翹起源時期還可提前。馬家窯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據測定,其具體年代為五千或五千八百年前,約相當於我國傳說中炎帝到黃帝時代,即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那麼,當時原始人是如何從「裹腳皮」逐步過渡到鞋子的呢?當時穿的鞋及鞋翹究竟是什麼原料製作的呢?是皮靴還是草鞋,木屐?具體形狀又怎麼樣?我們仍處於無知狀態。 履是自漢以後對鞋子的總稱。古代稱鞋為履,履本為動詞,是「踐」、「踩」或「穿鞋」的意思,但稱鞋為履後,履也就有了名詞的屬性。古代的履種類繁多,以質料來分,有布帛,草葛和皮甲三種。布帛履是以絲、麻、綾、綢等織物製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為原料,經碾搓編織而成的鞋子。皮甲履有生皮和熟皮之分,以生皮製成的稱革踏,以熟皮製成的稱革千。 我國古代鞋子款式都鞋頭上翹,稱「翹頭履」。唐代的翹頭履多以羅帛、紋錦.草藤、麻葛等面科為履面,其履底薄,履幫淺,較輕巧便利,翹頭做成風頭、虎頭等,生動逼真。此外還有重台履、高牆履.勾履、芴頭履等名稱。 屐,一種鞋底裝有雙齒的鞋子,它主要是以木料為主,稱木屐。木屐是由面、系.齒三個部分組成。面即為鞋面,鞋面上系有鞋帶,即系。齒在屐的底部前後,呈直豎式。 漢代末年,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屐上彩畫十分美觀。晉朝,有一種木屐,面、幫、齒全部用整塊木頭製成,幫代替了原來的系。還有—種,它的雙齒可以任意拆卸;據說,這種木屐為南朝詩人謝靈運所創,稱謝公屐,為登山旅遊時穿用,可以在上山去前齒,下山去後齒,以便保持人體平衡。 舄,古代一種加有木底片用五綵帶系之的鞋子。在古代的諸鞋中,以舄為貴。舄的穿著只限於朝覲、祭祀時穿用,而履隨時可用。舄是雙底,木製或注蠟,以防潮濕。周代君王之舄為白、黑、赤三種顏色,其赤為上服,其次是白舄與黑舄;而王後為赤、青、紫三色,以紫色為上服,其次是青舄和赤舄,在隆重的慶典,君王穿赤舄,王後穿紫舄,舄的材料是綢緞。 靴,一種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長筒鞋,原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為皮革製成。我國在三干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現。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靴才開始流人中原。南北朝時期,婦人常以冬至日添置履襪及靴。而靴流人中原作為禮服配套時,造型更為完美;這時,開始有六合靴出現(用六塊皮革拼合縫制而成)。到唐代,官庶普遍著靴;靴有長筒、短筒、圓頭、平頭、尖頭等多種款式。宋代初期製鞋工藝仍沿用唐、五代。宋後期,用黑革為其面加以靴筒,裡面襯氈子,靴高八寸,文武官員按其品級服色來飾其靴邊縫滾條。宋、遼、金、元時期,靴的式樣較多.有鵝頭靴、雲頭靴、花靴、頡嘴靴、旱靴、革翁靴、高麗式靴等,造型簡單,靴的顏色隨衣搭配。 自明代起,朝廷開始禁止庶民穿靴,穿靴已有等級制度。到了清代,男子穿便裝時以鞋為主,但穿公服時仍需要穿靴子。靴子的面料多為黑緞,式樣初期為方頭,後改為尖頭,但和朝服配套的靴子仍是方頭靴。民間的尖頭靴,貧富式樣相同,只是用料有嚴格區別,富者在春秋時,可穿青素緞靴,冬季可穿青絨靴。貧者只能穿青布靴。在官場,牙縫靴為高級官員所穿,其他官員所穿大都是黑色緞料方頭靴;而武弁、公差所穿的靴子又稱「爬山虎」,也就是輕便短筒薄底靴。 旗鞋,俗稱「花盆底韃」,是清代滿族旗人婦女穿的一種高底鞋,鞋子為木底,跟在中部。由於滿族婦女從小騎馬,從不裹腳,她們習慣穿這種鞋,尤其是貴族婦女,普遍穿這種鞋,所以稱為「旗鞋」。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中間,一般有三寸多高,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旗鞋的面料為綢緞,上綉五彩圖案。隨著年齡增長,鞋底高度也逐漸降低,一般老年或勞動婦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如「船形高底鞋」等。 三寸金蓮既指女人的小腳,又特指纏足女人所穿的鞋。 纏足風俗在中國歷史上到底在什麼時代開始,至今也沒有確切的說法,專家們意見難以統一,各有各的說法。 有的學者依據民間傳說,認為三寸金蓮出現於隋朝。該民間故事是:隋朝時,荒淫無道的昏君隋煬帝,經運河去揚州遊玩,不想用男子,而改用百名美女為他拉纖。一位姓吳的鐵匠的女兒吳月娘被選中,由於吳家父女非常痛恨隋煬帝,因此商議後准備藉此機會刺殺隋煬帝。為此,吳父專為女兒打制了一把三寸長、一寸寬的蓬花辦刀。吳月娘將刀用布裹在腳底下,同時把腳也盡量裹小,又按裹小的腳做了雙鞋,鞋底上刻上蓮花,十分漂亮。隋煬帝在龍船上見到吳月娘後,非常喜歡,就下旨召見吳月娘近身,想看看纏足。吳月娘借口其秀足只能讓皇上一人欣賞,於是隋煬帝喝令左右退下。吳月娘等隋煬帝身邊無人時,只才慢慢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花刀刺向隋煬帝,隋煬帝一閃身,被刺中了手臂。此時,隋煬帝一邊大叫「來人抓刺客」,一邊隨即拔刀向吳月娘砍去。盡管吳月娘沒有被砍中,但自知事已敗露,便投河自盡了。這件事給隋煬帝刺激很大,他當即就下了一道聖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選」。此時傳到民間後,人們為了懷念吳月娘,竟鼓勵女人裹起腳來,以示紀念,纏足風俗由此而來。 不過傳說畢竟是傳說,大多數研究鞋文化的學者認為根據現有歷史資料來看,應當是在南唐(公元937年—975年)。據考證,南唐皇帝李後主喜歡美色及音樂,他用黃金製成蓮花台,高六尺,令宮女睿娘用帛纏足成弓狀,在金制蓬花台上跳舞。 李後主令宮女舞娘用帛纏足,使腳纖小彎曲作新月狀成弓形,並在金制蓮台上面跳舞,迴旋有凌雲之狀,宮女舞娘的小腳以及所穿的鞋被稱為「三寸金蓮」由此得名。此後,宮內外皆仿效之,形成婦女纖足以小、瘦、尖為美、為貴的民俗。 而纏足風俗自南唐開始一直沿襲到辛亥革命年間,不過民國年間此風俗並未杜絕,甚至在解放初期仍有極少地區還有纏足習俗,上下一千多年。中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各地方、各地區女人所穿的三寸金蓮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款式。大體講三寸金蓮分南北兩大類,南方以浙江的舟山、寧波、紹興、嵊州及安徽的黔縣為代表;北方以北京、天津、青島為代表。相對講,南方的三寸金蓮較別致、細膩,綉工考究。北方的三寸金蓮較粗獷有力,較大方。 在纏足風俗鼎盛的清朝年間,纏足女子為了襯托其三寸金蓮,以博得男人歡心,還喜歡穿用腿帶、藕覆、套褲。 腿帶,指纏足女子用於纏束在小腿上的帶子,質料有棉織及絲、緞等,考究的在腿帶上綉上圖案。 藕覆,分兩種,一種是像褲腳的腳管形狀,是套在褲腳外面;另一種是一塊長方形棉布或綢緞,有夾里,是卷扎在踝骨上部、褲腳外面。兩種藕覆的用途是覆蓋踝骨的畸形,增加腳部美感。藕覆上面均綉上五彩圖案。 套褲,清代女子喜歡穿套褲,套在腿上至踝骨部;套褲上有系,用時系在腰部,目的是為了禦寒及增加腳部美觀。 在民國時代,由於新文化運動影響,西方鞋文化開始滲透中國,機械生產的各種布鞋、膠鞋、雨鞋、塑料涼鞋以及高跟皮鞋、皮靴流入中國;至此中國的鞋文化吸取了西方鞋文化的優點,結合中華民族的特點,走向了高速發展的道路。 綜上所述,中國鞋文化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即使在當代也是如此,比如一帶女布鞋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國鞋,而外國婦女到中國最喜歡購買的就是一帶女布鞋。更令國人驕傲的是:20世紀初,人們意外地在遼寧凌源牛河梁紅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遺址中,發現了一件裸形少女紅陶塑像,可惜頭部、右足缺失,殘高不到十厘米,左足上卻穿著一雙短筒皮靴,其特徵十分明顯。這就把我國製鞋工藝史上溯到五千五百多年前。 此外,鞋文化專家在新疆溫泉縣阿爾卡特草原發現的一尊石人像(據測定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身高2米,圓臉深目,面部飽含威武神情,身穿寬厚的翻領大衣.腰間束帶,足登高筒皮靴。它真實地反映了遠古居民著靴的原始面貌,以及遠古鞋文化的特徵。
㈤ 央視主持李梓萌長城拍大片,穿大衣長靴身材高大,你怎麼看
央視主持李梓萌長城拍大片,穿大衣長靴身材高大,你怎麼看?
大衣款式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女性的穿衣需求,直接選擇單薄的衣品既不會顯得很臃腫,其次在穿著舒適度這一塊, 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這個早春季節,選擇大衣依舊很不錯。
3、穿搭小知識:皮靴皮手套
優點:細節豐富有質感,多人伺候顯氣場
在冬季面度基礎款打扮的時候,細節上的裝飾真的是一點不比夏季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在保暖顯身材方面,鞋履有靴子、帽式,甚至手套也是女性比較喜歡的款式之一,這些看似簡單的衣品,融入到造型里還是挺不錯的,非常好看。
多人伺候下的李梓萌,走在長城走廊上,很有明星范,細節方面,踩著長筒的絨皮靴子,戴著鴨舌帽,尤其是那一雙黑色的皮質手套越發顯得姐姐氣場十足,174cm的高個身材,即便是沒有曲線,也是非常上鏡,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