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2歲的女生應該穿什麼樣的高跟鞋
穿高跟鞋最怕的是崴腳、擠腳及磨腳,平時應該盡量少穿,如果有一些比較隆重、正式的場合或重要約會、聚會等需要,應該了解一些高跟鞋的選擇技巧、穿著要求及禁忌,下面摘錄的是網路的「高跟鞋」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簡介
高跟鞋是讓每個女性變美的「灰姑娘的玻璃鞋」,所以只要是女人就一定要學會穿高跟鞋,而且要走得輕盈亮眼,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然而有了美麗的高跟鞋,並不代表每個女性穿上都會很美。有些女性不會穿高跟鞋,穿上高跟鞋沒有顯得儀態萬千,反而顯得畏畏縮縮,走的時候一拐一拐的,有的甚至用跺步拖著鞋走,因此,一定要學會穿高跟鞋再穿,以免起到反效果。讓高跟鞋展現出你不一樣的美。
由於高跟鞋需要較強的穩定性,因此中國傳統的製鞋面料布就不適合。製作高跟鞋。最常規也是穿著最舒適的面料是牛皮、羊皮等動物皮革,最好的當然是頭層牛皮;然而,動物皮革造價比較貴,對製作工匠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人造革應運而生。人造革的優點當然是造價便宜,可以批量化機械生產,非常符合工業化社會的要求。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造革已經可以做的跟真皮很像很像了,PU皮就是典型。除了各種皮革,人們為了追求高跟鞋的優雅華貴,將昂貴的金屬和珠寶運用在高跟鞋的面料上。灰姑娘的水晶鞋就屬於這一類吧!這些華貴的鞋子如果沒有皮革打底,穿著是很不舒服的,只適合作為收藏品。
一般跟高於6厘米才叫高跟,高跟鞋有修長,體現氣質的作用。
作用
貴族象徵
1、穿著高跟鞋需要有貴族的物質基礎。
穿上高跟鞋是註定無法走快的,這就要求穿著者生活舒適安逸,永遠不會需要因為某種原因而匆匆行走,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富有情趣地輕移緩步。這對於那些需要忙於工作或忙於家務的女性顯然是很過高的要求,如果這類女性為了追求美而強行去穿很細很高的高跟鞋最終受苦的只有自己的腳了。因此穿著高跟鞋需要用豐足的物質生活做保證,有的是閑情逸致的時間。另外還要求她所來往行走的環境都是舒適華貴的環境,也即路面需要保持平坦,路面上不可以有雜亂的細小的碎石,哪怕只是星星點點的幾顆,路面也不可以有凹凸不平。這樣的路面已是十分難得,而一個人長期生活穿梭的環境里的地面要全部是這樣的路面那就非得是貴族階層了。
很多女性在抱怨高跟鞋反對高跟鞋,她們的主要理由就是:高跟鞋是一種虐足的表現,穿上高跟鞋會令腳十分不舒適,甚至會很痛,而且容易摔跤。這實際是她們不具備穿著高跟鞋所必須的物質基礎導致的。試想穿著高跟鞋只在極為平坦的路面上輕移緩步,又如何會弄到腳痛呢?因此穿著高跟鞋是貴族的標志,也因此即便平凡的女子穿上高跟鞋也會陡增幾分貴族氣質與雍容華貴,這種貴族氣質往往可以給人以耳目一新超凡脫俗的感覺。
2、高跟鞋需要有貴族的氣質作為必要條件。
三年就可以產生一個暴發戶,但是貴族的誕生卻非需要幾代人不可。人的品位,格調,氣質是需要靠外界環境熏陶培養的,而不完全是與生具來的。只有貴族才會因為世代的富足養成不急不徐穩若泰山的性格,因為似乎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影響到她們生活的舒適和安逸,她們永遠輕易可以得到她們想要的和遠離她們不想要的。所以她們會有典雅高貴的氣質和閑情逸致,永遠不會有焦躁的一面,從她們的祖輩開始都已經是這樣了,她們從出生就帶著祖輩的基因,不會有過急的脾氣和過火的性格。所以她們可以有足夠的耐心輕移緩步,長期的舒適的安逸的生活也會使得她們習慣成自然地不急不徐。而作為暴發戶或者暴發戶的後兩代,難免還會難以脫離小資產階級的本色,她們的成長環境中有著上代的低格調品位的熏陶和教導,她們的基因里有著上代的勇闖天下的火氣和競爭心進取心,所以心浮氣燥者居多,即便有足夠物質基礎有足夠的時間讓她們可以輕移緩步,她們也會性急如火不堪忍受慢慢走路。
3、高跟鞋具有權力感,是權力的象徵。
高跟鞋的權力特徵具有四個層面:
穿上高跟鞋可以使人的視角大大提高,具有居高臨下感或者至少有著高度上的震撼力。
高跟鞋是貴族的象徵,增加了女人高貴典雅雍容華貴的氣質和風度。即便平凡的女子穿上高跟鞋也會陡增幾分貴族氣質與雍容華貴,這種貴族氣質往往可以給人以耳目一新超凡脫俗的感覺。正象男人中的所謂王者氣度會讓人不由得折服一樣,女人的貴族氣質也容易讓男人產生折服感仰慕感乃至崇拜感,並由此易引起愛慕感及男人的興奮感。易引起愛慕感及男人的興奮感這句話如果換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性感了。
增加魅力
穿著高跟鞋必然會對女性的臀,腿,腰部等起到塑型和突出的作用,會使得女性的曲線更加優美。女性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正是被高跟鞋所突出了的這些部分。
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散發出成熟的魅力。選擇穿著高跟鞋的女人,往往已經意識到了很多男人不知什麼原因對高跟鞋有著濃厚的興趣,穿上高跟鞋便可以很輕松地徹底征服很多男人,可以很輕松地得到很多男人的崇拜,可以很輕松地使得很多男人興奮。而需要做到這一切的代價僅僅是穿上一雙高跟鞋,何樂而不為?能夠意識到這些的女人對男人具有一定的了解並對男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把握能力,正因為成熟的女人才會選擇高跟鞋,所以高跟鞋成了成熟女人的象徵(這里指心理成熟)。在男性的眼中,女性穿著高跟鞋便大大增加了成熟女人的魅力了!
高跟鞋可以增加身高,可以增加修長身材的美感。一般地來說女性的普遍身高是低於男性的普遍身高的,高跟鞋可以有效從觀感上加長美女的身材,高挑的身材使得女性富有更大的魅力。
很多人思想中有一個誤區,高跟鞋就是為了加身高用的,其實是大錯特錯了。從上邊的論述可以得知,高跟鞋可以從很多方面增加女人的魅力。不一定只有身材矮小的女人才可以穿高跟鞋,身材高挑的女性一樣可以穿上高跟鞋來增加自己的魅力,只要她不至於高得過於誇張(1.75米以上,穿上高跟鞋就有1.85米以上了,太誇張了,失去美感了)就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高度選擇穿著10到16厘米的高跟鞋,1.70米以上的也可以至少選擇5到10厘米的高跟鞋。
選擇技巧
穿著要求
1、最基本的要求:鞋子必須合身,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千萬不要受售貨員的花言巧語所影響。
2、鞋跟越大,穿起來的安全感越高;相反,鞋跟越窄,越是寸步難行;所以,盡量鞋跟可能很高,但其實如果跟子比較寬闊,就更易掌握。
3、不要穿滑的襪子,甚至不要穿襪子,因為腳趾必須能夠與鞋底作可靠的接觸,你才能穿著高跟鞋走路!
4、自信心!穿高跟鞋目的也是為好看,所以,好看必須從內心發出:不要露出誠惶誠恐、瞻前顧後恐害怕滑倒的樣子,挺起胸膛,站直!同時,走路時隨動作搖擺你的臀部,也可幫助平衡。
5、要小心計劃你穿高跟鞋的時間,盡量減少穿著高跟鞋長時間活動!同時盡量隨身攜帶一對平跟鞋作後備!
6、預防勝於治療,如果你明知你要長時間穿著高跟鞋,乾脆帶備一支肌肉按摩膏!
7、避免不平的路面;多短的距離也盡量乘搭電梯而不要走樓梯!
8、與密友拖著並肩而行,她/他可以成為你的依傍!
9、最理想的做法其實是只站不動!減低滑倒的機會──所以,千萬不要穿著高跟鞋追巴士!
10、不要抱怨,選擇了穿高跟鞋,就要接受高跟鞋對身體帶來的傷害,沒有人會同情你的!
11、選擇鞋底跟自己腳的弧度相符的鞋子。腳趾前端與鞋子頂端應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頭宜寬松。鞋跟高度最好不要超過5厘米。
12、穿著高跟鞋走路時姿勢要正確,腳尖往前伸直,臀部夾緊,上半身挺直。這樣可以避免壓力分布不均,從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腫的現象,促進血液循環,遠離腿部酸痛。
13、高跟鞋注意場合,不要在平時擠車或在不平整的馬路上穿,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平時不要總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腳部同一處經常受到擠壓。
14、穿高跟鞋走路應注意休息,可以把腳尖翹起,活動一下小腿。腳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溝炎。
穿著建議
春夏時節,正是女人們足下生輝的大好時機。高跟鞋總是能夠襯托女人們的曼妙身姿和優美曲線。高跟鞋、尖頭鞋、松糕鞋……一雙雙時尚、漂亮的鞋子,是女性必不可少的魅力武器。
美國哈佛大學的健康專家發現,穿4-6厘米的高跟鞋最有助於減肥,這個高度的鞋子能有效消耗腰腹部脂肪的新陳代謝速度,讓你的小腹平坦、性感!但常穿4-6厘米的高跟鞋,最大的麻煩在於它會讓你的背部壓力增大,產生酸痛感。
解決方法:建議你在睡覺時換張軟一點的床墊,減少背部壓力。另外,當背部肌肉僵硬時,寒氣更容易侵襲貫穿於背部的膀胱經,你會因此感覺手腳冰涼,免疫力降低。專家建議你不要穿露背裝,以免背部受寒!
當高跟鞋的高度上升到6-8厘米時,在走路時,你的身體重心會自然上移。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你穿著7厘米的高跟鞋走2小時,脖頸僵硬度會上升22%,健康專家通常不建議長期面對電腦的OL穿6-8厘米的高跟鞋,這樣只會讓你的脖子越來越累!
解決方法:建議你每穿2小時高跟鞋,就把鞋子脫下來,讓雙腳休息15分鍾,並做些中度腳部按摩,重點按壓可緩解肌肉緊張度的、位於腳掌前1/3處的湧泉穴。另外,如果你的鞋跟高度在6-8厘米間,就不要戴過重的項鏈,以免脖子受壓過度。
鞋跟在8厘米以上,你的身體重心會在走路時不斷上移,美國坦普爾大學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常穿8厘米以上高跟鞋的女性,經常會產生神經性頭痛、眼痛,視網膜壓力會比平均水平高25%。
解決方法:如果你實在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建議你一定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綠色蔬菜,為視網膜提供充分養料,以免在大強度的工作後,視力突然下降。另外,千萬不要在穿超高跟高跟鞋的同時戴隱形眼鏡,以免產生神經性眼痛。
一雙纖細的尖跟高跟鞋的確能為你增添不少女人味,但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健康專家指出,常穿尖跟高跟鞋,會讓女性平衡感缺失,暈車、暈機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高。
解決方法:如果你每周穿3次以上尖跟高跟鞋,建議你每天做1-2次健康專家推薦的「手指練習操」,它能有效提高小腦神經細胞的專注程度,讓你擁有較強的平衡能力。
「手指練習操」方法:兩手合十用力相互對搓,當左手向上搓右手時,左手掌指關節握住右手指,右手指保持伸直狀態5-6秒;同樣,右手向上搓左手時,右手掌指關節握住左手指,右手指保持伸直狀態5-6秒。照此動作,重復搓握掌指3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
方跟和坡跟高跟鞋對健康的影響相對小些,它們能幫身體維持一定的平衡性,不會讓你因大強度的工作產生眩暈感。方跟和坡跟高跟鞋重量較大,會為腳面帶來較大壓力,經常穿著,會讓你下肢浮腫、發胖!
解決方法:建議你多多敲打腿部經絡,重點敲打位於大腿外側的膽經和位於小腿肚上的膀胱經,每天敲打2-3次,直敲到微微發痛、發汗為止。經常敲打腿部經絡,能加快下肢脂肪的代謝速度,幫你排出雙腿毒素!
孕婦忌穿
女性喜歡穿高跟鞋,因為高跟鞋能增加身高,彌補個子矮的缺點,就是身體 不矮的人,穿上高跟鞋也會顯得身體更苗條。同時,穿高跟鞋還可以使人挺胸收腹,顯得精神。此外,高度適宜的高跟鞋(2~3厘米為宜),鞋底的造型也正好符合正常人的足弓,這樣可使腳掌受力均勻,無論是站立,還是行走都不會感到很累。有平底足的人穿高跟鞋還有矯形作用。但是婦女懷孕後,身體情況有了變化,肚子一天一天增大,體重增加,身體的重心前移,站立或行走時腰背部肌肉和雙腳的負擔加重,如果穿高跟鞋,就會使身體支立不穩,由於身體加重,腳的負擔加重,走路或站立,都會使腳感到吃力。因此,孕婦不宜再穿高跟鞋。另外,因孕婦的下肢靜脈迴流常常受到一定影響,站立過久或行走較遠時,雙腳常有不同程度的浮腫,此時穿高跟鞋由於鞋底、鞋幫較硬,不利於下肢血液循環。
孕婦最好穿軟底布鞋、旅遊鞋,這些鞋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易彎曲性,還有一定的彈性,可隨腳的形狀進行變化,所以穿著舒適,行走輕巧,可減輕孕婦的身體負擔,並可防止摔倒等不安全的因素發生。
產婦不宜
高跟鞋是女性非常喜歡的鞋子,但不適合產婦穿。
穿上高跟鞋後,人很自然地重心前移,保持抬頭挺胸收腰的姿勢,看起來非常精神,穿梭在人群中越來越自信。但由於骨盆前傾,腰部後仰,人體負重力曲線大大改變,過度的腰部後伸、背肌收縮綳緊,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長期下去,關節囊和腰背肌易發生勞損,引起腰痛。腿部、會陰和下腹部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影響盆腔的血液循環,也會引起腰骶部疼痛。
產婦坐月子期間可以准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以穿布鞋或拖鞋為好。
少女不宜
自從高跟鞋問世,就一直倍受愛美女子的青睞,因為穿上它,不由就會昂首、挺胸、收腹,盡顯女性曲線風采。女孩進入青春期,隨著生理與心理的成熟,愛美之心日趨強烈,高跟鞋開始被她們關注,許多初、高中女孩都會有自己的一兩雙高跟鞋。
眾所周知,少女正處於青春發育期,足骨、脊柱、骨盆都未發育成熟,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彎曲、變形。高跟鞋就會成為一種外力。不僅如此,高跟鞋還會影響將來生育。因為穿高跟鞋身體必然前傾,這樣對骨盆的壓力就加重了,骨盆兩側被迫內縮,必然造成骨盆入口狹窄。因而,少女如果一直穿高跟鞋的話,婚後生育就有可能出現分娩困難。婦產科臨床如果遇到這種病例,就不得不採取剖腹產,這會給產婦帶來更多的痛苦和麻煩。
另外,穿上高跟鞋人體重心前移,全身重量會過多的集中壓在前腳掌上,趾骨會因此負擔過重而變粗,這不僅影響了關節的靈活,而且有可能造成趾骨骨折。還有,少女穿高跟鞋時間長了,就可能患平足症或痙攣性足痛,甚至走不成路了。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看,女孩子最好是穿坡跟鞋。穿坡跟鞋,身體重心既不前移,也不後移,不僅能預防肌肉和關節損傷,還能免除穿平跟鞋所引起的小腿後部肌肉過度緊張。
注意事項
健康隱患
一、扁平足
長期穿著高跟鞋,由於身體的力量集中在腳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於整個腳掌,使行走姿勢不良造成足肌無力,進而發展為痙攣性平足症;日常走路時,人體是靠拇趾根部、小趾根部和腳跟3個部位支撐身體重量,穿高跟鞋時身體重量基本被轉移到前腳掌,易造成前腳掌變寬,大拇指向外側彎曲,發生「拇指外翻」,腳底拱橋位的筋腱會被拉扯,久而久之,筋腱鬆弛,拱橋位便失去支撐作用而塌下,足部原有的足弓便發生塌陷或消失,形成扁平足。
二、甲溝炎
高跟鞋
如果趾甲受擠壓、反復外力沖擊傷,容易導致嵌甲和細菌感染引發甲溝炎。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可通過鞋對腳趾的過度擠壓、摩擦和壓迫「招來」甲真菌病。研究表明,穿高跟鞋時間與甲真菌病的患病率成正比,其中以對小趾和拇趾的損害尤為突出。此外,穿窄小、高跟的鞋,加重了對前足部的擠壓和摩擦,易引發雞眼和胼胝。
三、趾頭變形
長期穿高跟鞋還會導致趾頭變形,常表現為錘狀趾、拇囊炎、拇趾外翻、小趾內翻等症狀。由於趾骨關節的骨頭向內側凸出,長時間穿尖頭高跟鞋會使前足骨骼受壓,影響附著於拇趾部位的肌肉,導致拇趾沿著其餘腳趾方向移動。如果女性穿高跟鞋不系鞋帶、加上鞋子比較小,更容易導致足部腳趾擠壓出現拇指外翻或小趾變形的現象。
四、膝關節炎
陳群醫生告訴記者,據一項英國學者對膝關節炎與高跟鞋的關系的研究發現,穿高跟鞋和赤足行走時髖、膝、踝關節的受力完全不同,經常穿高跟鞋會顯著改變踝關節的正常功能,行走時人體必須由髖和膝關節代償以保持步態穩定。長時間的緊張與壓力可導致髕股關節腔內關節退行性改變,從而誘發膝關節炎。
五、腳踝損傷
穿著高跟鞋還會改變腳和腿部肌肉形狀。由於腳部主要靠腳趾尖向前移動和站立,從而加劇了小腿肌肉的收縮。實踐證明長時間腿部的拉緊狀態會導致腿部肌腱縮短,進而傷害保持人體平衡的腳踝。在穿高跟鞋時,腳跟被墊高,受壓縮的跟腱柔韌度變差,易產生跟腱炎。踝關節的穩定性變弱,所以在骨科門診中經常能遇見因穿高跟鞋不當導致腳踝扭傷甚至骨折的病例。
六、尿失禁
一般人走路時腳跟先落地,這樣可以減緩八成的撞擊力。但穿高跟鞋時迫使前腳掌承受過多壓力,從而使身體其他部位,如膝關節、盆骨等部位吸收更多震盪力。盆骨及其附近肌肉所受壓力愈大,包括尿道括約肌在內的肌群會退化得愈快,令尿道控制排尿功能減弱,所以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可能會引致尿失禁。
七、腰背痛
穿上高跟鞋後,人體負重力線大大改變,骨盆前傾,腰部後仰。過度的腰部後伸使背肌收縮綳緊,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長期下去,關節囊和腰背肌即發生勞損,引起腰痛。腰臀部疼痛常朝輕暮重,勞累後、天陰時症狀加劇,坐時間長,腰似乎要斷,用手捶擊可有好轉。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後可以減輕以至消失,但常常再次發作,難以痊癒。凡此種種,都是腰肌勞損的表現,腰肌勞損的後果,使負重最多、活動量最大的下位腰椎受害最大,可加速骨質增生,使韌帶彈性降低等退化性改變提前出現,或程度加重,成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的前奏。
防治隱患
對於白領女性來說,高跟鞋是難以割捨的,那麼在平時,就應該多做一些踝關節、腿部和腰部的鬆弛運動,舒展筋腱,用來對抗高跟鞋的損傷:
1、腰部運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放於身體兩側;左手叉腰(拇指向後,四指朝前),向外、向上舉起右臀,用腰部力量來帶動身體左側彎。然後,恢復起始位置,重復此動作5次;換右手叉腰,左臂上舉,右側彎。重復5次。
2、腿部運動: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抬頭、向後收肩,背部緊靠椅背,雙臂自然放於身體兩側。雙腳放於地面,屈膝成90°;雙手手掌按住椅面後, 深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向前伸直腿部,並壓平腳板,維持此動作5秒鍾後,讓足部與腿部呈90°,維持此動作也是5秒鍾;然後恢復原位,同時吐氣。稍作休息,如法重復。6~8次為一組,每天做數次。
除此之外,每天在睡覺前用溫水泡腳也能有效的緩解高跟鞋對腳部帶來的勞損。
克服腳痛
前後高度相差大的鞋子,會讓腳板煞不住車往前滑,腳趾受到擠壓當然會疼痛,更容易造成拇趾外翻。穿高一些是比較有氣勢,痛到擺一張臭臉就更有氣勢了!
Step2:穿上一層薄襪子
避免摩擦就能避免受傷。在不破壞造型的前提下,穿上一層襪子,能夠保護你的皮膚不會因為和鞋面摩擦而起水泡受傷。
Step3:購買貼合腳底的鞋款
鞋底能夠貼合腳底的高低起伏,就能分散壓力到腳掌各處,而不至於集中在某一點造成疲累紅腫。選鞋的時候認真感受一下,腳底有沒有哪一處是碰不到鞋底的?想不痛,就SayNo吧!
Step4:預先估算自己會走多少路
在出門之前,先想一想自己今天有哪些行程,會站多久?要走多少路?假如你想起今天跟人約了要逛街健行,應該就會更加理智地選擇鞋子了吧!
Step5:只在需要的場合穿高跟鞋
高跟鞋穿久了真的會煉就金剛不壞之腿嗎?你真是好傻好天真。多穿多傷,少穿少痛,請小姐們謹慎使用籌碼,適度休息,饒你的美腿一條生路吧!
Step6:步伐正確
穿高跟鞋走路其實和平日的走路方式一樣就行,務必讓鞋跟先著地,然後才是鞋頭。要是搞錯順序走起來會很像馬,不只不美觀,腳步不穩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腳痛嗎?亡羊補牢還來得及!請別放棄急救,脫下高跟鞋後請跟隨以下四個步驟,舒緩折磨人的疼痛。
步驟一:墊腳尖動作
墊起腳尖維持5秒鍾再放下,慢慢地重復做10次。
步驟二:踩網球動作
買一顆網球或棒球,踩在腳底下前後滾動,來回按摩腳弓,活絡腳底的血液循環。請選擇獨處的時候,因為剛脫下高跟鞋做這個動作,會舒服到會翻白眼。
步驟三:夾腳趾動作
取出小姐們在擦指甲油時會用到的「泡棉分趾器」(各大美妝店均有有售)。所有腳趾一起用力夾緊,維持6秒鍾後放鬆6秒,然後重復夾緊放鬆10次。
步驟四:拉腳板動作
取出毛巾後坐下,單腳伸直,單腳屈膝,抓住毛巾兩端套住伸直那支腳的腳板,朝身體的方向拉。撐住6秒之後放開,然後緩慢重復動作10次。
穿平底鞋難受因為小腿後側肌肉縮短了。
研究發現,女性每周5 天穿高跟鞋跟穿平底鞋相比,兩年後小腿後側肌肉會縮短13%,而且跟腱變厚變硬。長期穿高跟鞋的人習慣了這種厚跟腱和短肌肉纖維的組合,再穿平底鞋,肌肉需要適應新的牽拉狀態,便會引起小腿不適甚至疼痛。建議你不同高度的鞋子和平底鞋輪換穿著,避免長期穿一種高度的高跟鞋。
容易崴腳是因為踝關節不穩定。
在做足尖向下的跖屈運動時,踝關節容易產生向內的翻轉力,鞋的外側最先磨損就是這個原因。穿高跟鞋時,踝關節一直在被動跖屈,關節不穩定,就容易崴腳。另外,內踝韌帶更多、肌肉更有力,所以,崴腳大多是外踝扭傷。建議你常常鍛煉踝關節,比如交替做足尖向上、向下運動,還有踝關節向外、向內劃圈運動。
足弓拉力大是因為鞋跟太高了。
足底有一層厚纖維組織叫做「跖腱膜」,它像弓弦一樣維持著足弓的穩定。高跟鞋在同樣部位有一條鋼板稱為「鉤心」,鞋跟越高,鋼板強度越高,跖腱膜所受的拉力也就越大。但跖腱膜可不是能換的鋼板,如果長期穿高跟鞋,容易發生跖腱膜炎、跖腱膜鬆弛,嚴重的會造成平足。
前腳掌會覺得累因為身體重心前移了。
穿高跟鞋時,主要用前足負重,鞋跟越高,身體重量就會更多地擠壓到前足。前足的骨骼是橫向排列,承重時由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來維系,屬於彈性結構,其實不適合承重。所以,當前足受力過多時,骨骼容易變形,出現拇外翻、錘狀趾症狀。高於6 厘米的高跟鞋,持續穿著站立行走的時間不要超過2 小時。
2 厘米鞋跟最舒適的角度更符合腳部曲線。
平地行走時,踝關節處於95°是最舒適的角度(穿高跟鞋時踝關節約110°~145°)。這意味著足跟必須略抬,大約2 厘米鞋跟的平底鞋更符合腳部曲線。
『貳』 中國的古代女人纏足
試纏:
纏腳的時候讓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熱水在腳盆里,將雙腳洗干凈,乘腳尚溫熱,將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盡量朝腳心拗扭,在腳趾縫間撒上明礬粉,讓皮膚收斂,還可以防黴菌感染,再用布包裹,裹好以後用針線縫合固定,兩腳裹起來以後,往往會覺得腳掌發熱,有經驗的人不會一開始就下狠勁裹,最好是開始裹的時候輕輕攏著,讓兩只腳漸漸習慣這種拘束,再一次一次慢慢加緊,這一個時期可以從幾天到兩個月左右。
試緊:
纏的時候慢慢收緊,讓足部肌膚受到的壓力一次比一次緊些,這時還不能太緊,以兩腳能忍受的小痛為度,在這期間把腳趾勒彎纏使腳向下略卷。纏的時候預先纏第二、第五兩個足趾,纏得向腳下蜷屈,連帶的第三、第四兩個趾頭也就跟著向腳下蜷屈。試緊的時間也須要數天到兩個月左右,在這期間,裹腳布漿得較硬,捶去皺折,略緊地纏在腳上,使腳受慣硬裹腳布及緊纏的壓力,接著才能真正用勁裹緊。
裹尖(裹腳趾):
纏的時候,要用勁把裹布纏到最緊的程度,每次解開來重纏的時候要將四個蜷屈的腳趾頭由腳心底下向內側用勁勒過,每纏一次要讓腳趾彎下去多壓在腳底下一些。同時還要把四個蜷屈的腳趾,由腳心底下向腳後跟一一向後挪,讓趾頭間空出一些空間來,免得腳纏好以後,腳趾頭擠在一起,腳尖太粗。一直要纏到小趾壓在腳腰底下,第二趾壓在大趾趾關節底下才可以,裹尖的時候往往得把腳趾向足底扭到屈無可屈的程度,再用裹布緊緊地勒住,纏的時候第二趾的趾關節和第三、四、五趾的趾關節受到很大的扭屈,每纏一次就得把幾個扭傷的關節再傷害一次,纏的時候痛苦難當,纏好要用針線緊緊地把裹布縫起來,硬擠進尖頭鞋裡,然後要求少女到處走動。走動時重量壓在內彎跪折的八個腳趾上,把關節扭傷得更厲害,腳趾頭因為才彎進去還沒緊貼在腳掌上,走時腳趾關節容易長雞眼,要時常用針把雞眼挑掉。
白天一雙腳痛得寸步難行,到了晚上一雙腳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熱燠悶,有時簡直像炭火燒著一樣痛苦,睡覺時只能把腳放在被子外,半夜起來捱著腳哭痛是常有的事,有的痛得去解開裹腳布,但被發現了就是挨一頓毒打,然後再狠狠的地回去,經常一夜未眠整夜把腳貼在牆壁上取一點涼,第二天一早醒來,又得再解開裹布纏得更緊,纏到最後第三、四、五的腳趾關節會嚴重地扭傷甚至脫臼,扭傷脫臼的時候腳會腫得很厲害,皮膚也變成瘀紫色,痛苦至極,但是裹得仍是日緊一日,直到腫消了腳趾都纏到腳底下去,這才算完成了裹尖的工作,接著便可進行裹瘦的工作。
裹瘦(裹腳頭):
腳裹尖的時候,四個腳趾都已經蜷回到腳掌底下,可是卻未必能熨貼靠在腳底下,裹瘦的工作是把小趾骨(也就是外把骨)向下向內推蜷入腳心裹,把小趾跟的部位向腳心內側往下用勁拗下去,然後用裹布勒著帶緊,裹尖時二、三、四、五腳趾不過壓在腳底下一半,裹瘦時要把外把骨纏倒,足趾當然壓入腳心內側更多,纏到最後,第三、四、五個腳趾尖要能碰到腳掌內緣,才算完成裹瘦的工作。
裹瘦的時候,裹腳布纏到最緊,整個力量又特別著力在小趾跟的部位,往往因為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小趾跟部也就是外把骨的位置壓瘡潰爛。纏的時候要把小趾骨用勁向下推,四個腳趾也順著向腳掌內緣再推進去,使勁把裹腳布纏緊,纏好以後兩只腳可能痛得半天不能走路,要勉強掙扎著,才能用腳後跟墊著走,走一步痛一下。坐下時是一陣陣抽痛,睡覺時也會又漲又痛,如果腳上潰爛化膿了,那漲得更難受,得把腳用枕頭被子墊高,有時得把腳跟擱在床欄上壓著神經發麻才好受一點,天氣熱時足內發燒痛得更厲害。痛得輕時睡了覺,兩腳還痛得抽痙,或一夜頻頻痛醒,飲食無味。解開裹布,往往潰爛的部位和裹布緊緊粘著,勉強撕下來,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差不多得用六個月的時間,強忍痛苦挨到腳趾頭都抄到腳內側邊,由腳內緣能摸到腳趾頭,這樣才算是瘦到家。潰爛的傷口,處理不當往往愈來愈嚴重,到最後甚至會導致小趾腐爛脫落形成慢性骨髓炎,多年不愈。由此可知,要纏得一雙小腳,真是得歷盡千辛萬苦,無怪乎纏足婦女對其小腳的呵護,勝於一切。
裹彎(裹腳面):
腳掌裹瘦了以後,接著進行裹彎的工作,裹彎是要在腳底掌心裹出一道深深的陷凹,陷凹越深,腳掌弓彎的程度愈厲害,裹到腳掌折成兩段,前段的腳掌與腳跟緊靠著,中間一道深縫有時深達四五公分,小趾夾在深縫里,腳背因為腳掌彎折的關系,向上膨起成高坡狀,有些纏不好的腳背膨起如球。裹彎了以後腳的長度就明顯的縮短,標準的小腳要求的是三寸長,也就是10厘米左右,裹彎的過程靠的是在纏的時候把腳跟往前推,把腳背往下壓,前後施力束緊,大拇趾經此一束,立刻向下低垂,腳心慢慢現出凹形,再用勁去纏,弓彎愈甚,大約半年左右腳就可以纏成弓形。一般而言,纏足裹彎的時候痛苦情況稍為緩和,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腳掌裹瘦並不十分下工夫,到了十幾歲才開始裹彎,裹的時候又要求特別短小,這時候痛苦就非常厲害,甚至痛得在床上翻滾。如腳裹瘦不夠工夫,就直接把腳裹彎,往往裹好以後腳會變成向內鉤援內彎,像香蕉一樣的腳形十分難看。腳由平直拗成拱橋狀,再成馬蹄狀,直到腳尖腳跟緊靠在一起,腳弓縮得無可再縮的時候,才算是裹成一雙標準的小腳。
纏腳纏裹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裹尖的時候將外側四個腳趾蜷握,並將腳掌上的外側縱弓部分拗屈。裹瘦的時候腳橫弓向下拗屈,並進一步對外側縱弓拗屈。裹彎的時候才將腳的內側縱弓拗屈,並進一步將外側縱弓拗得更徹底。腳裹好以後,腳掌上用於緩沖沖撞力量的腳弓消失了,走路時得用膝關節和踝關節做緩沖。因為腳掌裹瘦到僅剩大拇趾,走路時腳掌向前推的力量很小,多以腳跟著地,運用大腿的力量運步,小腿肌肉萎縮不發達,所以纏腳了以後小腿也跟著變細,大腿則反而增粗,也有人走路時用大拇趾球和腳跟一起著力的,這樣走路就變成外八字走路,也是小腳常見的走路形態。
『叄』 「他聽說中國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變成怎樣的畸形」句中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
裹腳也叫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起始時間以及裹足小腳被稱為「金蓮」的原因,卻始終是一個謎。
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於隋朝,有說始於唐朝,還有說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確有此痕跡。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娶塗山氏女為後,生子啟。而塗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說殷末紂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變的,或說是雉精變的,但是她的腳沒有變好,就用布帛裹了起來。由於妲己受寵,宮中女子便紛紛學她,把腳裹起來。當然,這些僅僅是民間神話傳說,含有較多的演義附會成份,不足以成為當時女子纏足的憑證。
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游江都時,征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纖。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盡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為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纏足始於五代之說,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窅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
雲南六一村的吳楊氏老太太這樣回憶她的纏腳的經歷:她母親用織布機上的「射通」,橫墊在她的腳腰下,讓腳腰凸起。然後,裹紮起來,逼她走路。慢慢的,腳腰被「射通」凸斷了。她因此一個多月不能下床走路。雖然腳腰折斷了,但她的腳仍然臃腫難看。她母親又念叨:你這雙男人腳,怎麼還不爛?她奶奶也說:難爛了,該使用法子了。於是,她母親在她奶奶的指導下,找來半個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腳底、腳腰、腳面上,再用纏足布包裹起來,套上小鞋,讓她下地行動。她的腳被劃破了,血跡從纏足布中滲透出來,變黑,發腥,發臭。她經常疼得臉色蒼白,精神恍惚,體重大減。
纏足通過外力改變腳的形狀,嚴重影響了腳的正常發育,引起軟組織攣縮,這個痛苦的過程是用言語不足以描述的。而一千多年以來中國的千千萬萬的女性從小就要經受這樣的痛楚,不情願的忍受這種從心理和身體上的摧殘。
通過纏腳而來的小腳真的那麼美嗎?以至於男人在娶妻時將它作為一條最重要的標准,而女性將它作為人生中對自己身體必須實現的重大改造。事實則不然,下面有一段關於小腳的真實的描述,讓人非常的感慨,從我們現在的審美角度出發,我們甚至會覺得我們的祖先是那麼的不可理喻。
一般來說,小腳從正面看,像火傷之後,脫去陳皮爛肉,露出變形、變顏的一個肉疙瘩。只有一個翹起的趾頭,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其它,一概呈現出可憎的模糊輪廓。 從側面看,腳趾和腳跟已從中折斷,兩部分緊挨在一起,在軟肉的附和下,形成一條由兩端站立的曲線,腳跟臃腫,腳掌消失,腳背凸起。腳的全長不及自然長度的一半,整隻腳像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最恐怖的是從正面看腳底。那是一幅完全消解了人足的原始形象的荒誕圖案。除了變形的足跟之外,已沒有一丁點平滑的腳板。四個腳趾長短不一地向外轉折,圍繞在以大腳趾為軸心的腳心下面,腳趾的正面因此變成了腳板心,完全扭曲地壓在了腳板底下。
纏足前需要准備的物品
1、藍色的裹布六條。大約要八尺到十尺以上,裹布要比一般的長且要漿好,纏到腳上才不會擠出皺折。 2、平底鞋五雙。鞋形稍帶尖,鞋子大小寬窄要能隨著纏腳的過程慢慢縫小、縫瘦。 3、睡鞋兩三雙。睡覺時穿著,可防裹布松開來。 4、針線。裹布纏妥後,把裹布的縫及裹布的頭密密縫好。 5、棉花。纏足時腳骨凸出的部位,穿鞋時用棉花墊著,免得把腳磨破生雞眼。 6、腳盆及熱水。纏足前用溫水洗腳。 7、小剪刀,修腳趾甲及雞眼之用。
纏足過程
試纏: 纏腳的時候讓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熱水在腳盆里,將雙腳洗干凈,乘腳尚溫熱,將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盡量朝腳心拗扭,在腳趾縫間撒上明礬粉,讓皮膚收斂,還可以防黴菌感染,再用布包裹,裹好以後用針線縫合固定,兩腳裹起來以後,往往會覺得腳掌發熱,有經驗的人不會一開始就下狠勁裹,最好是開始裹的時候輕輕攏著,讓兩只腳漸漸習慣這種拘束,再一次一次慢慢加緊,這一個時期可以從幾天到兩個月左右。
試緊: 纏的時候慢慢收緊,讓足部肌膚受到的壓力一次比一次緊些,這時還不能太緊,以兩腳能忍受的小痛為度,在這期間把腳趾勒彎纏使腳向下略卷。纏的時候預先纏第二、第五兩個足趾,纏得向腳下蜷屈,連帶的第三、第四兩個趾頭也就跟著向腳下蜷屈。試緊的時間也須要數天到兩個月左右,在這期間,裹腳布漿得較硬,捶去皺折,略緊地纏在腳上,使腳受慣硬裹腳布及緊纏的壓力,接著才能真正用勁裹緊。
裹尖(裹腳趾): 纏的時候,要用勁把裹布纏到最緊的程度,每次解開來重纏的時候要將四個蜷屈的腳趾頭由腳心底下向內側用勁勒過,每纏一次要讓腳趾彎下去多壓在腳底下一些。同時還要把四個蜷屈的腳趾,由腳心底下向腳後跟一一向後挪,讓趾頭間空出一些空間來,免得腳纏好以後,腳趾頭擠在一起,腳尖太粗。一直要纏到小趾壓在腳腰底下,第二趾壓在大趾趾關節底下才可以,裹尖的時候往往得把腳趾向足底扭到屈無可屈的程度,再用裹布緊緊地勒住,纏的時候第二趾的趾關節和第三、四、五趾的趾關節受到很大的扭屈,每纏一次就得把幾個扭傷的關節再傷害一次,纏的時候痛苦難當,纏好要用針線緊緊地把裹布縫起來,硬擠進尖頭鞋裡,然後要求少女到處走動。走動時重量壓在內彎跪折的八個腳趾上,把關節扭傷得更厲害,腳趾頭因為才彎進去還沒緊貼在腳掌上,走時腳趾關節容易長雞眼,要時常用針把雞眼挑掉。 白天一雙腳痛得寸步難行,到了晚上一雙腳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熱燠悶,有時簡直像炭火燒著一樣痛苦,睡覺時只能把腳放在被子外,半夜起來捱著腳哭痛是常有的事,有的痛得去解開裹腳布,但被發現了就是挨一頓毒打,然後再狠狠的地回去,經常一夜未眠整夜把腳貼在牆壁上取一點涼,第二天一早醒來,又得再解開裹布纏得更緊,纏到最後第三、四、五的腳趾關節會嚴重地扭傷甚至脫臼,扭傷脫臼的時候腳會腫得很厲害,皮膚也變成瘀紫色,痛苦至極,但是裹得仍是日緊一日,直到腫消了腳趾都纏到腳底下去,這才算完成了裹尖的工作,接著便可進行裹瘦的工作。 裹瘦(裹腳頭): 腳裹尖的時候,四個腳趾都已經蜷回到腳掌底下,可是卻未必能熨貼靠在腳底下,裹瘦的工作是把小趾骨(也就是外把骨)向下向內推蜷入腳心裹,把小趾跟的部位向腳心內側往下用勁拗下去,然後用裹布勒著帶緊,裹尖時二、三、四、五腳趾不過壓在腳底下一半,裹瘦時要把外把骨纏倒,足趾當然壓入腳心內側更多,纏到最後,第三、四、五個腳趾尖要能碰到腳掌內緣,才算完成裹瘦的工作。
裹瘦的時候,裹腳布纏到最緊,整個力量又特別著力在小趾跟的部位,往往因為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小趾跟部也就是外把骨的位置壓瘡潰爛。纏的時候要把小趾骨用勁向下推,四個腳趾也順著向腳掌內緣再推進去,使勁把裹腳布纏緊,纏好以後兩只腳可能痛得半天不能走路,要勉強掙扎著,才能用腳後跟墊著走,走一步痛一下。坐下時是一陣陣抽痛,睡覺時也會又漲又痛,如果腳上潰爛化膿了,那漲得更難受,得把腳用枕頭被子墊高,有時得把腳跟擱在床欄上壓著神經發麻才好受一點,天氣熱時足內發燒痛得更厲害。痛得輕時睡了覺,兩腳還痛得抽痙,或一夜頻頻痛醒,飲食無味。解開裹布,往往潰爛的部位和裹布緊緊粘著,勉強撕下來,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差不多得用六個月的時間,強忍痛苦挨到腳趾頭都抄到腳內側邊,由腳內緣能摸到腳趾頭,這樣才算是瘦到家。潰爛的傷口,處理不當往往愈來愈嚴重,到最後甚至會導致小趾腐爛脫落形成慢性骨髓炎,多年不愈。由此可知,要纏得一雙小腳,真是得歷盡千辛萬苦,無怪乎纏足婦女對其小腳的呵護,勝於一切。 裹彎(裹腳面):
腳掌裹瘦了以後,接著進行裹彎的工作,裹彎是要在腳底掌心裹出一道深深的陷凹,陷凹越深,腳掌弓彎的程度愈厲害,裹到腳掌折成兩段,前段的腳掌與腳跟緊靠著,中間一道深縫有時深達四五公分,小趾夾在深縫里,腳背因為腳掌彎折的關系,向上膨起成高坡狀,有些纏不好的腳背膨起如球。裹彎了以後腳的長度就明顯的縮短,標準的小腳要求的是三寸長,也就是10厘米左右,裹彎的過程靠的是在纏的時候把腳跟往前推,把腳背往下壓,前後施力束緊,大拇趾經此一束,立刻向下低垂,腳心慢慢現出凹形,再用勁去纏,弓彎愈甚,大約半年左右腳就可以纏成弓形。一般而言,纏足裹彎的時候痛苦情況稍為緩和,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腳掌裹瘦並不十分下工夫,到了十幾歲才開始裹彎,裹的時候又要求特別短小,這時候痛苦就非常厲害,甚至痛得在床上翻滾。如腳裹瘦不夠工夫,就直接把腳裹彎,往往裹好以後腳會變成向內鉤援內彎,像香蕉一樣的腳形十分難看。腳由平直拗成拱橋狀,再成馬蹄狀,直到腳尖腳跟緊靠在一起,腳弓縮得無可再縮的時候,才算是裹成一雙標準的小腳。
纏腳纏裹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裹尖的時候將外側四個腳趾蜷握,並將腳掌上的外側縱弓部分拗屈。裹瘦的時候腳橫弓向下拗屈,並進一步對外側縱弓拗屈。裹彎的時候才將腳的內側縱弓拗屈,並進一步將外側縱弓拗得更徹底。腳裹好以後,腳掌上用於緩沖沖撞力量的腳弓消失了,走路時得用膝關節和踝關節做緩沖。因為腳掌裹瘦到僅剩大拇趾,走路時腳掌向前推的力量很小,多以腳跟著地,運用大腿的力量運步,小腿肌肉萎縮不發達,所以纏腳了以後小腿也跟著變細,大腿則反而增粗,也有人走路時用大拇趾球和腳跟一起著力的,這樣走路就變成外八字走路,也是小腳常見的走路形態。
特殊裹法
纏足的過程,主要是把關節扭屈,並把腳上的橫弓和縱弓扭到最大的限度,所以標準的裹腳方法都是用布條纏裹扭曲,把關節屈到極限,扭傷、脫臼幾乎是必然發生的,等關節扭過去腳自然蜷曲弓小,這是正常的裹腳方法,但是在有些情況幼女裹腳起步較晚,或是不了解纏腳的正確方法,或是有些要求裹出特別纖小的情況,這時候除了用裹布纏裹以外,也有很多是藉助其他方法的。
夾竹片:
這是北方比較常用的方法,北方纏足較重纖瘦,因此,在裹瘦以後,腳趾全部蜷折到腳底,腳掌內外緣雖纖瘦卻有幾處關節旁凸的位置,如要裹得更瘦,就用兩片竹片,夾在腳掌左右用裹布緊纏,纏得時候生硬的竹片緊貼靠在腳骨關節上,痛苦可知,往往在關節凸起的部位,由於摩擦的關系會導致潰爛化膿。雖然如此,北方尤其山西省仍有很多人用竹片夾入行纏,目的除了把腳裹得特別纖瘦以外,還可以把大拇趾裹得尖細,腳跟也能一並裹得瘦窄,整隻腳裹出來又窄又直,纖如柳葉,細瘦可憐。所以雖然裹的時候少女往往痛澈心脾,晝夜哭泣,但是為了一雙瘦削正直、傲視眾人的小腳,還是吞下淚水忍痛力纏。與夾竹片相似的裹法,有人用大約三公分寬的竹片,用布包著墊在腳跟兩側和後面,幫忙把腳跟束小,也有人用銅板或一片凹形木片壓在腳的內外踝纏裹,還有人怕腳裹彎的時候,腳面凸出太厲害形成鵝頭,就用一個銅錢壓在腳面上纏裹,這些方法都是硬生生地把腳用堅硬的東西束上去,來改造不夠滿意的小腳腳形,姑不論效果如何,僅少女在纏束過程所經歷的那種刻骨銘心之痛,對現代人來說,可真是極不文明和不人道的做法。
石板壓迫:
舊時代家中有很多器具是用石頭制的,石磨或洗衣服的砧板,是婦女最容易拿到的重物,於是腳纏得不稱心如意時,就有人拿石板去壓腳,石板壓腳最常用於腳向內歪、內拐的情況,正常裹腳裹彎的時候是直接往下彎曲,但外縱弓還沒裹彎,也就是還沒裹瘦的情況下就進行裹彎,大拇趾會向內側拗曲,這時候整隻腳就像鐮刀形內彎,改正的方法就是脫下弓鞋盤坐著讓腳心相對,雙腳置於硬木板上,用重石板放上去壓,剛壓上去,歪屈的腳掌受壓迫,當然十分痛苦,壓過一個小時以後兩腳從膝蓋以下就麻痹了,有時怕石板的重量不夠還要用手按在石板上增加重量,讓內拐的腳掌矯正回來,通常連續每天這樣壓上一兩個月,才能顯出效果,腳經過這樣壓迫以後,除了內彎的情況改善,腳掌變得較纖瘦,腳趾蜷彎的程度也較理想,同時腳變得兩側平直周正。
石板壓迫以後雙腿麻木,有人以為麻木是因血液循環不良,怕因腳的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雙腳壞死,所以壓麻木了以後多會要求少女起來行走或是做灑掃的工作,可是雙腳麻木如何行走,有時還得用兩個人扶著到處走動活動血液循環。壓石板一般是坐著施壓,也有人睡覺時躺著施壓,腳上穿睡鞋,放在木板上,再壓石板,壓石板的目的是為了改善歪拐的腳形,也有人只是為了把腳裹瘦而用石板來壓迫。
裹入碎瓷:
這是用破舊的杯瓶碗盤等瓷器,敲碎成尖銳顆粒,纏腳的時候墊在腳掌上,通常是墊在反折的趾背底下和腳掌心底下,用裹腳布纏上去,再逼著女孩走路,讓尖銳的瓷片刺進腳趾和腳掌里把腳割破,腳割破了以後血滲出來和裹布緊緊粘著,重裹時,裹腳布往往解不下來,需浸著洗腳水用力撕,常常血塊連著皮撕開,雖小心地把碎瓷片取出來,難免會再滲血,雙腳的傷口浸在熱水裡,幾次以後馬上發炎腫爛,裹腳布粘得更緊,撕開裹布時連著皮肉一起撕下來,膿血淋漓。這樣裹法確實血腥殘忍,不可思議,鋒利的瓷片刺在腳上,還要逼著四處走動,碎瓷刺得更深。腳趾是神經最敏感的部位,趾背上又沒什麼軟組織,皮膚下摸著就是骨頭,硬生生墊著尖銳的瓷片走路,真的像是在接受什麼酷刑,裹腳的風俗已經是夠殘忍夠殘酷了,但是竟然有人還衍生出這樣的纏足手法出來,這種纏法不是一地一人一時的特例,就筆者所知,在纏足風氣較盛的山西、台灣、河南、甘肅、河北等地都曾有這種裹法,目的是讓腳趾腳掌上的筋肉發炎,腫爛以後再進一步纏裹用碎瓷割刺,原來紅腫的組織潰爛化成膿血流掉,腳不但特別纖瘦而且關節韌帶也變得很容易扭折、裹彎,所以有「腳一發味,如果成熟,必易速小」的說法,腳潰爛化膿的時候臭味很重,很難聞的腐爛壞死的味道令人不敢接近,這就是所謂的發味。
除了把瓷片墊在腳掌底下纏裹,也有人拿大片的破瓷片往腳上割的,把腳上的皮膚肌肉割破,促其早點化膿潰爛脫落。也有人把碎瓷敲得更碎成瓷渣,先將裹腳布浸濕了,然後再敷上一層瓷渣在上面,用這樣一條滿布瓷層的裹腳布來纏裹。裹腳時腳上經常會長雞眼,根據經驗,一長雞眼,趁著雞眼還小就要趕快用大針挑掉,有的母親幫女兒把腳上的雞眼挑掉後,還故意用針在腳上到處亂刺,刺到千目萬孔,這個做法與用碎瓷片裹的目的相同,都是故意要讓腳受傷化膿潰爛掉,一雙腳才容易裹小。碎瓷夾入纏裹確實讓人難以置信,纏裹的殘忍痛苦可想而知,一般為人母者很難狠的下心這樣下手,所以我搜集到的幾個例子都是養女、繼母或婆婆、童養媳的關系下發生的,當然也有年紀較長的少女怨恨一雙腳裹不小,矢志發憤,用這種方法把自己的腳裹小的。
棒錘:
在纏足時,少女怕痛常會偷解纏腳布,或是哭叫閃躲不肯纏裹,為人母者屢勸不聽,往往拿起鞭子藤條氣得到處亂抽,有的時候氣極了,故意抽打其雙腳,這是為了逼使少女裹腳的處罰,而所用的多隻是細長的木條。但是舊日纏足的時候竟然有人用寸許粗的木棍朝著腳趾用力捶打,打到讓腳趾骨折脫臼,容易拗折裹瘦,用的木棍有洗衣服、漿衣服時捶布的棒錘,也有用擀麵杖。把腳先裹緊了,再用棒錘狠敲,敲到腳趾脫臼骨折,這樣腳不但容易裹瘦裹小,一雙腳也特別軟綿,柔若無骨,這樣的例子是妓院鴇母飾雛用的手段,也有繼母這樣對待女兒的,可以說比酷刑還要慘毒,少女裹腳時腳趾拗折已經夠痛苦了,還要再用棒錘朝著腳趾猛捶、猛打,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接受酷刑一般。
竹片、石板、碎瓷、棒錘的裹法,並不是一般裹腳時所使用的方法,可以說是一種特例,但是確實也太特殊了,這是在纏足的風俗下衍生出來的,有些做法令人難以置信,但每種方法都能找出好幾個背景不同的記載,也都能講出幾分道理,令人不得不信。除了這些特殊裹法外還有更荒誕不經的殘酷做法,縱觀這些纏足手法,令人不免懷疑裹腳與虐待間的分別在哪裡。
金蓮的保養
南方地熱潮濕,北方天冷乾燥,所以南方人要經常洗腳,北方人可以好幾天才洗一次,通常南方婦女大約一至三天就得洗一次腳,而北方婦女則七到十天才洗一次,一般人洗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對纏足婦女來說洗腳卻是生活中一件頗重要而費時的事,纏足婦女一雙腳裹好以後,最怕讓人看到腳,所以洗腳的時候,一定是躲在房間里,緊閉房門生恐別人意外闖入。燒一盆熱水,准備好洗腳用的輕石、干布、小剪刀、礬粉、裹布、香粉,然後坐在小椅子上把腳上的腿帶、飾褲、弓鞋、布襪,一層一層的解掉,解開裹腳布的時候,因為血液隨著裹布解開會沖進腳掌,麻痛異常,所以須要慢慢解開,尤其到了最後一層往往因為汗水和著,裹腳布緊粘在腳掌的皮膚上,撕開來異常難受,所以最後一層要解得更慢,如果在積極裹小的階段,為了怕解開裹布浸洗會把腳放鬆變大了,也有人和著裹布浸洗的。洗腳水要愈熱愈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足部柔軟,有的在水裡加上香花、香料,腳先浸熱了,才用手擦揉,久裹的腳,腳上都帶著一種特殊的黏性,用手慢慢地把那層黏黏的洗掉,扳開畸形的足趾一折一縫清洗,陷折的腳心和藏在腳心裡的小趾是最難洗的部位,再以輕石磨去腳趾上的硬皮,關節摩擦的位置容易長雞眼,要用長針挑去或用小剪刀修掉,腳趾蜷在腳心裡,趾端往往陷在腳掌皺折里,趾甲一長出來就會刺到肉里,所以得把拗折畸形的腳趾一隻只扳出來,把腳趾修得極短再放同陷窩里,大拇趾為了裹得尖生動人,兩側承受極大壓力,很容易被趾甲刺破造成甲溝炎,所以大拇趾趾甲尤其得好好剪短,尤其兩個角邊得修得圓短,這才用干布擦拭,有的人在裹之前還以雙手用力按著金蓮,朝理想小腳的方向忍痛按幾次,在腳上灑上白礬粉,尤其在趾縫里灑多一點,可以除去濕氣,腳不容易爛,也有人在腳上撲上香粉增加小腳香味,這才換一條洗凈的裹布纏起來,纏的時候每一層都得截了再截,截到極緊,這樣裹起來腳才不會愈洗愈大,有的時候剛洗好不容易纏緊,得把腳抬高幾個小時,再把裹腳布解開幾層來重新束緊,腳裹好了才著襪穿鞋,因為小腳的妝飾都是合著尺寸自己做出來的,穿在腳上極為緊密貼身,所以著襪著鞋也都極為費時,往往一次洗腳下來得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
編輯本段各地足形概況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纏足方法、年齡、要求、順序都不盡相同,因此也造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蓮形,一般而言北方人身材較高,腳形先天就比南方人長,所以裹起來還是會比南方人的腳長些,但是因為北地天氣寒冷,雙腳久裹不容易潰爛生癬,也不須要經常洗滌,所以比起南方婦女容易纏得更加使力,加上北方鞋子較厚,裹布也能多裹厚些,這樣的條件下有利於把腳掌裹瘦。 而南方天氣炎熱,裹布或鞋子太厚,腳會覺得發燙受不了,裹的時候反折的趾背下,沒有墊上厚厚的一層保護,不方便步行,所以南方婦女裹腳重點在裹彎上面,利用南方人原就較短小的腳形,再加上拱彎就能達到短小的目標,在台灣或廣東順德東莞,常有纏小到兩寸左右的小腳,短小的程度實為北方所不及,但是有些人為了求其小往往腳背上會結一個球,像駝背一樣向上拱曲,這就是一般所稱的鵝頭形。 北方小腳的特色在尖瘦上,因為包纏較為緊密,一般而言也較南方人的小腳軟綿。這是大體上的分布情形,實際情況也依各地而有不同的變化,中國在清代時有幾個以小腳聞名的地區,各地區小腳各具特色: 江蘇揚州腳——細長纖直 浙江寧波腳——短小背隆,圓如馬蹄 湖南益陽腳——纖瘦短小,腳背平直 廣東順德腳——短小尖生 山西大同腳——能合「瘦、小、尖、彎、香、軟、正」七字律的很多,是全國最知名的小腳。 閩台小腳——短小、跟粗背凸 蘇州腳——尖端微翹,腳身肥
『肆』 有哪些美女明星的肚雞眼上有飾品
國外的居多,國內像大小S,張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