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四大美人都是誰呢
中國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個典故的主角兒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她俊俏的身影,魚兒見了都忘記了游動,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美譽,就流傳開來。
羞花:一笑百花羞,梨園做主流。漁陽鼙鼓動,遺恨鳳凰儔。
正因為有了這四位中國的美女,才有了“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由來。
② 中國第一大美女是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xs冰╅淚/xs 2008-07-01 23:53 檢舉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1、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3、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貂禪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西施浣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 (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③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介紹 第一美女皇帝願為她放棄江山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但是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要說美女肯定不止四個。所以這次就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古代十大美女,第一位可是連皇帝都願意為她放棄江山。要說古代的皇帝應該也是沒有不愛美女的,畢竟號稱後宮佳麗三千,所以說皇帝的後宮不是戰場卻別戰場還激烈的多。下面這十大美女你又認識幾個呢?
1.張麗華
生平:張麗華(559年—589年),南朝陳後主叔寶寵妃,出生兵家,以織席為生。太建二年(569年)陳叔寶立為太子,張麗華年僅十歲入宮,充當太子宮龔良娣(太子妃妾)侍女。生了陳深,立為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宣帝陳頊死,陳叔寶即位為陳後主,立張麗華為皇貴妃,陳後主於光照殿前築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植以奇樹名花,陳後主住在臨春閣,張貴妃住在結綺閣。
相貌:發長七尺,鬢黑如漆,光可鑒人,眉目如畫。
結局:《陳書》記載張麗華之死是楊廣命人斬之。
上榜理由:一個讓皇帝放棄錦綉山河的美人。
2、 西施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王維
生平:西施,原名施夷光,出生於春秋末越國薴蘿(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地區)。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結局:據說范蠡一是喜歡西施的美貌,二是怕勾踐像夫差除掉伍子胥一樣殺掉自己,就在吳國滅亡後掛印而去,帶著西施泛舟西湖而去,後來范蠡成為陶朱公,富甲天下。
相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自古紅顏禍水,美人很少能夠善始善終,西施則結局圓滿,功德兼備。
3.、王昭君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王昭君
生平: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結局: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相貌:傳說「昭君出塞」時,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民族友好的典範,不辱國名,深得人心。
4、貂蟬
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
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姦邪亂國臣。
生平: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禪也跟隨了呂布。呂布死後貂禪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禪。
結局: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相貌: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禪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奉獻青春,連環漢賊,留名青史,可歌可泣。
5.蔡文姬
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偽作)。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6、楊貴妃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白居易
生平: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省華陰市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結局: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相貌:傳說楊玉環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都羞得低下了頭。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封建王朝皇帝尊嚴的扞衛者與犧牲者。
7.班婕妤,
班婕妤漢武帝劉驁的嬪,趙飛燕、趙合德孿生姐妹的情敵,真名無考,婕妤是標示嬪妃的等級一個稱號。她是賢德、美貌合一的象徵,是寵辱不驚的典範,具備作為皇帝亦師亦友亦妃的綜合性魅力,堪稱學者型美女。
8.李祖娥
李祖娥,生卒年不詳,趙郡人,上黨太守李希宗之女,北齊文宣帝高洋皇後。出生於著名的高門士族趙郡李氏,屬於當時沒有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李祖娥溫婉可愛,才貌雙全。被其父李希宗視為掌上明珠。李祖娥十幾歲時,便傾國傾城,被丞相高歡選擇嫁給當時還是太原公的高洋,明媒正娶,成為太原公夫人,以後更是步步高升。高洋建立北齊後,李祖娥變成可賀敦皇後。生北齊廢帝高殷與太原王高紹德。史書對她的評論是「容德甚美」。其父李希宗,曾在東魏、北齊王朝任過上黨太守、御史等職。李家是沒有南渡的少數幾支北方著名世族,重視家教。因此,李祖娥具有優良的儒學文化修養。她十幾歲時,已是天生麗質,花容月貌,鳥雀見了也要多叫幾聲,花兒見了也會收斂起綻放的勇氣。
9.紅拂女
紅拂女姓張,名出塵,風塵三俠之一,江南人氏。父親為陳朝大將張忠肅,被隋將史萬歲所殺,被隋帝楊堅賞賜給楊素,因帶一女,在楊素府充當乳娘,紅拂女從小在楊素府長大,後成為楊素府歌妓。因手執紅色拂塵,故稱作紅拂女。
10.周娥皇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長女,十九歲時,入宮為妃,得到後主李煜恩寵。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冊封周娥皇為國後。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於瑤光殿,時年二十九歲,謚昭惠,葬於懿陵,史稱大周後。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創作樂曲《邀醉舞破》、《恨來遲破》,並搜尋五代時已失傳的《霓裳羽衣曲》,改訂為新曲。周娥皇與後主感情甚篤,李煜曾為其創作《書琵琶背》、《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等詩詞,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後誄》、《挽辭》以紀念,為後世留下了鮮明的文學形象。
④ 中國最新十大美女明星排行榜,第一名是你的女神嗎
高圓圓。
高圓圓是內地演員中少有的氣質美女,她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古裝扮相美到令人心動的境界,因此也有古裝絕世美女的稱號,也許是因為獨有的氣質,在娛樂圈中深有影響。
美貌是高圓圓給人的慣常印象,但她的美算不上傾國傾城,甚至有些寡淡,但她勝在脫俗的氣質和那種若即若離的青澀感。
演藝經歷:
1996年,被廣告公司發掘,隨後拍攝大量的商業廣告,在廣告圈中嶄露頭角。
1997年,主演個人首部大銀幕作品《愛情麻辣燙》,從此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2003年,憑借古裝武俠愛情劇《倚天屠龍記》受到廣泛關注 。
2013年,主演的當代都市情感劇《咱們結婚吧》取得了同時段電視劇收視冠軍,而其亦獲得第十八屆北京影視春燕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4年,憑借愛情電影《一生一世》入圍第6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17年,主演警匪電影《風林火山》。
2021年5月25日,主演建黨百年獻禮劇《光榮與夢想》播出。
⑤ 我國歷史上的十大美女是哪些
十大美女,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
另外六位分別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馮小憐、一代妖姬蘇妲己、命運凄慘的趙飛燕、與西施比美的鄭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賦》被傳為「洛神」的甄氏(甄宓)。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
第一: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
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
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
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她排第一毫無疑問。
第二:貂蟬
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
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
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
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
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禪也跟隨了呂布。
呂布死後貂禪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禪。
而根據我對三國的研究,我認為貂禪最終是跟隨了曹操,而關羽之所以後來又反叛曹操投奔劉備,就和貂禪有關。
相傳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貂禪的傳說,而我看過的就不下十餘種版本,其中更是有傳說曹操、諸葛亮和關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見其美。
位居第二,實至名歸。
第三:王昭君
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
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
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
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昭君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
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以其美貌與貢獻,探花一位非她莫屬。
第四:楊貴妃
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省華陰市人)。
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
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
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
於是,百官竟相仿效。
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
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
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當年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
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
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因此也就有了羞花的典故。
歷史記載楊貴妃體態豐腴,很多人理解成胖。
可是一個胖女人怎能成為帝王崇愛?我猜想因為當初沒有一個詞,所以文人不知如何描寫,那個詞就是「性感」。
能與前三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說明她有足夠的資本,排名第四沒有問題。
第五:馮小憐
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兒,名字緊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後。
馮小憐是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原是皇後穆黃花身邊的侍女,是後來才躍上枝頭作鳳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她的嬌媚與荒唐,使北齊帝國遭到覆亡的命運。
據《北史》記載:馮小憐「慧黠,能彈琴,工歌舞」。
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尤物,肌膚吹彈可破,吐氣如蘭。
玉體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慾死欲仙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
內挾淫技,宛若處子。
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
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第六:蘇妲己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
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
後被周武王所殺。
第七: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江都人(今揚州),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
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
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之絕句。
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
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第八:鄭旦
鄭旦是歷史上一位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
鄭旦好劍,性格剛烈。
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據說鄭旦和西施隔江相住,平時很少見面。
鄭旦平時聽老人們講西施長得如何如何美,心裡就暗自琢磨:自己已經長得很美了,這西施如此受人誇獎,說不定長得比自己還美,何不抽空去看看她,比比看到底誰美。
之後鄭旦和西施比美的結果人們無從知道,只是傳說中,那天,姐妹兩個手拉手來到村外的四眼井前,坐在井台上一邊說話,一邊照影。
只見水中兩對明眸,4隻鳳眼,含笑顧盼,相映生輝,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旦的美貌與西施不相上下。
第九: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
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知,」(《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
西周遂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
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
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
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第十:甄氏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
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
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
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
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
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
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
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
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
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
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植《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建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
⑥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美女是哪些人
十名:蘇妲己她是中國殷商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是冀州侯蘇護的女兒。
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延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舞蹈,在宮中朝夕歡歌。
人們把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春秋之驪姬合稱為「四大妖姬」。
第九名:褒姒褒姒,周幽王的寵妃。
褒姒出生於褒國,原本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長大。
周幽王為了博褒姒一笑,令人點燃烽火台,擂鼓報警諸侯。
各路諸侯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各路諸侯風塵僕僕的趕來被人戲弄,終於啟唇而笑,幽王大喜。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烽火戲諸侯」。
第八名:如姬如姬,戰國時期魏安釐王最為寵愛的妃子。
如姬的父親曾被人殺害,如姬懸賞從魏王以下求人為她父親報仇,懸賞了三年都沒有找到,如姬於是向魏公子信陵君求助,信陵君被其感動派門客幫她殺了殺父仇人,如姬終於報了殺父之仇。
第七名:虞姬虞姬,姓名不詳,楚漢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
虞姬相傳其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有「虞美人」之稱,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自刎,死後葬於垓下。
第六名:王昭君王昭君,西漢元帝時期的宮女,與西施、楊玉環、貂蟬並稱中國四大美女。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擅彈琵琶,琴棋書畫,無所不精。
第五名:趙飛燕趙飛燕,西漢漢成帝的皇後。
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她出身寒微,原只不過是宮中一婢女,平日幹些端茶送水並掃庭灑戶的雜活,並不起眼,也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被陽阿公主選去學歌舞,後被漢成帝看中選入宮中。
第四名:西施東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愛妃,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有「沉魚」之美,傳說是西施在河邊,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後都忘記了游動,沉了下去。
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第三名:楊玉環唐朝時期唐玄宗的愛妃,史上多稱楊貴妃,大唐第一美女,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楊玉環出生於官宦世家,她身材豐滿,膚如凝脂,通音律,擅歌舞,她原本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
楊玉環在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的途中在馬嵬驛遭禁軍嘩變,38歲的楊貴妃被縊死。
第二名:陳圓圓明朝末年明朝大將吳三桂的愛妾,「江南八艷」之一。
陳圓圓出生於平民家庭,母親早亡,從養母陳氏姓,長大後圓圓出落的娟秀聰慧,美貌動人,後因家庭困苦而淪落為歌妓。
圓圓能歌善舞,色藝冠時,名冠蘇州,響譽江南。
第一名:貂蟬東漢末年猛將呂布的愛妻,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貂蟬是司徒王允的義女,她生得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
董卓死後,呂布成功迎娶了貂蟬,後呂布兵敗於曹操,被曹操殺死,貂蟬從此銷聲匿跡,下落成謎。
⑦ 中國古代幾大美人有幾個,分別是誰,最好詳細點!謝了!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王昭君
王昭君名王嬙,昭君是她的字。西漢元帝時她被選入宮,但一直未見過元帝的面。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十分強大,經常南下到漢的邊疆上騷擾擄掠,西漢的對策是軟硬兼施,一面經常派大軍 征伐,另一方面又常用「 和親」的方法籠絡。所謂和親,就是皇帝將自己的女兒(實際上多半用皇族姑娘甚至宮女冒充)嫁給匈奴的最高統治者單於,結成親戚關系以求暫時的和平共處。
漢元帝竟寧元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元帝,漢朝廷隆重歡迎,關系很融洽。呼韓邪表示:願 做漢家的女婿,復和親之好,元帝很高興地同意了。這時,住在深宮從未見過元帝面的宮女王昭君聽見此消息 後,主動提出願意充當和親人選。傳說批准後元帝當眾召見王昭君,見她長得非常美貌,後宮里少有,於是有些留戀不舍之意。但由於已答應了呼漢邪單於,不便失言,只好讓她遠嫁匈奴了。
昭君出塞到匈奴,旅途上騎乘什麼,打扮如何,歷史沒有明文記載。唐代人則猜想是騎馬去的,身穿紅斗篷,懷 里抱著琵琶。因此唐詩中也就多半這樣描述了。
貂嬋
貂嬋,傳說中一個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在這個野獸英雄、戰士與謀士,在這個完全被男人充斥的三國時代,貂嬋卻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目、最為動人的焦點,她無情的摘走了男人們夢寐以求的榮耀與知名度。她的美貌讓整個三國失魂落魄,她的才智讓三國時代的天下英雄黯然消魂,她幾乎把整個三國時代弄得暈頭轉向!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國演義》說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貂蟬的美,素有「閉月」之稱;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於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的貂蟬,是否真如羅貫中所描繪的,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傑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由於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故貂蟬是王允家中的歌*這一說法流傳最廣。王允是漢獻帝時的司徒,因不滿於太師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無良策,終日茶飯不思。他視為親女兒的歌*貂蟬窺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於是王亢精心設計了個「連環美人計」,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於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貂蟬對王允的意圖心領神會,一會兒在呂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許,卻被董卓霸佔的痴情人,一會兒又在董卓面前裝作受呂布調戲的無辜者,使董、呂彼此恨之人骨,終於反目成仇,最後呂布殺董卓,夷其三族。貂蟬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計劃實施得天衣無縫,順利地鏟除了當時朝中一大禍害,後人嘆日:「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於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說。據《後漢書·呂布傳》載,董卓任呂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有一次,呂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手腳輕健方得避開,從此呂布對董卓暗懷怨憤。後董卓派呂布守中(宮中的小門),這是對他的信任,呂布卻趁機與侍婢私通,兩情相許,又惟恐董卓識破,由此生出許多矛盾。由於這段記載與三國故事中貂蟬約呂布在鳳儀亭相會,董卓明畫如刺呂布的情節相合,人們認為使董、呂反目的貂蟬,實際上是董卓的婢女。
還有人認為,貂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曹操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向曹操請求說,呂布派部將秦宜祿外出求救,城破之後,請把秦之妻賜我為妻。曹操答允了。後關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產生好奇心:那秦宜祿之妻是否乃絕色之人?於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將秦妻送入自己營帳,隨後便「自留之」,關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雜劇就在此基礎上附會出一個《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故事來,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往引誘。貂蟬使出千種柔情,百般挑逗,關羽不為所動,最後殺死貂蟬,以示心跡。這里,貂蟬與秦宜祿之妻便合二為一了。
此外,徽劇、川劇、紹劇、京劇都有《斬貂》劇目,寫呂布在白門樓殞命後,其愛妾貂蟬為張飛所獲,送至關羽處。關羽甚愛憐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傑往往以迷戀女色而身敗名裂,便逼令貂蟬自刎。因而,又有「貂蟬為呂布之妻說」。如果貂蟬成為呂布妻(或妾),是在呂布殺董卓之後,那麼此說與一、二說不矛盾,有人據此認為此說不能自成一說。
總之,貂蟬的故事,或出於小說,或出於戲劇,文人的渲染與演繹使她越來越不可捉摸。由於這些故事或多或少與史實有關,真真假假,更為難辨,以致歷史上的貂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就成為難解的懸案了。
楊玉環
楊玉環,祖籍弘農華陰,後徙居蒲州永樂,因父楊玄琰為蜀州司戶,而出生於四川。楊玄琰早逝,楊玉環被其叔父河南府士曹楊玄珪收養。她十分美麗,能歌善舞,也很聰明。開元二十二年,第十八子壽王 瑁納玉環為妃,於是,她從河南來到長安皇宮。
李瑁為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所生。由於武惠妃特別受寵,又生了兒子,所以,她的地位超過了未生兒子的王皇後。地位優越的皇子與楊玉環這樣的美女結為夫妻,理應是美滿的婚姻。但是,好景不長,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死了。玄宗兩位愛妃先後世,終日鬱郁寡歡,高力士於是尋得美人楊玉環獻給玄宗 天寶四載八月,楊玉環正式被封為楊貴妃。這時,玄宗已經六十一歲,楊貴妃才二十七歲,相差三十四年的老夫少妻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楊貴妃一人受寵,楊家滿門飛黃騰達,除了他已死的父親被追封為太尉、齊國公外,三個姐姐地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楊貴妃與這些皇親國戚,奢侈腐化,揮金如土,大大增加了國庫的開支。僅其三個姐姐的脂粉費每年就需一千貫錢。至於諸楊的住宅,更是富麗堂皇,非一般官員可比。
楊貴妃雖然過著聽歌觀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但卻時刻提心吊膽,稍有疏失,便使玄宗不悅,就會造成嚴重後果。楊貴妃曾經兩次冒犯玄宗,以忤旨罪被逐出皇宮。第一次是在天寶五載,楊貴妃被送到其堂兄楊銛家中。由於楊貴妃去後玄宗心情不佳,半日不思飲食,對左右的人橫加捶撻,於是高力士奏請迎回楊貴妃。楊貴妃見玄宗,伏地請罪,玄宗才得之如初。第二次是天寶九載,楊貴妃又被逐出宮門,玄宗很快後悔,派人送去御膳,楊貴妃也表示有忤聖顏之罪,並剪發一縷,獻給玄宗。楊貴妃遂又被迎回宮中。盡管有過這兩次曲折,但總的看來,玄宗對楊貴妃還是十分寵愛。每年十月,玄宗都要到華清宮(在今陝西臨潼)過冬,楊貴妃照例陪同前往。在華清宮修有端正樓,作為楊貴妃的梳洗之所;還有蓮花湯,專供玄宗沐浴;另有芙蓉湯,是楊貴妃沐浴之所。韓國夫人、虢國大人、秦國夫人等也隨同前往,並在驪山下修有住宅。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碌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次年六月,叛軍攻破潼關,進逼長安。玄宗問策於宰相,因楊國忠曾遙領劍南節度使,主張去四川避難,玄宗遂決定逃亡成都。玄宗帶楊貴妃姊妹、太子、高力士等少數貴族、親信,倉促離京。午時到了咸陽,打前站的宦官王洛卿與咸陽令都已逃走。玄宗與楊貴妃飢餓難忍,無人獻食,楊國忠買來蒸餅,暫解了燃眉之急。
西行至馬嵬驛,護衛玄宗的禁軍將士飢餓疲憊不堪,怨聲載道。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通過宦官李輔國與太子密謀,先誅楊國忠,然後宣布楊國忠是引起禍亂的罪魁禍首。在窮途末路之際,玄宗離不開軍隊的保護,不僅沒有追究軍士擅殺宰相之罪,反而親自慰勞軍士。但軍士仍然不滿,陳玄禮說:「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應正法。」玄宗替楊貴妃辯護道:「楊貴妃深居宮中,怎知楊國忠謀反!」高力士說:「楊貴妃雖然無罪,但楊國忠被殺,楊貴妃還在你身邊,軍士豈能安心!」玄宗自然清楚,軍隊是否穩定與自己的安危直接相關,於是不得不忍痛割愛,命高力士縊殺楊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一個年方三十八歲的美麗女子就這樣在逃難途中告別了人世,但亦有一說被縊死的只是一名宮女,楊貴妃本人則逃到日本,到安史之亂平後,玄宗欲召貴妃回長安,但楊貴妃已淪落風塵,已再無顏面面聖了。
⑧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有哪些到底有好美啊拜託各位大神
西施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王維 生平:西施,原名施夷光,出生於春秋末越國薴蘿(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地區)。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結局:據說范蠡一是喜歡西施的美貌,二是怕勾踐像夫差除掉伍子胥一樣殺掉自己,就在吳國滅亡後掛印而去,帶著西施泛舟西湖而去,後來范蠡成為陶朱公,富甲天下。 相貌:傳說西施在古越國浣紗溪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驚艷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自古紅顏禍水,美人很少能夠善始善終,西施則結局圓滿,功德兼備。 王昭君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王昭君 生平: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結局: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相貌:傳說「昭君出塞」時,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民族友好的典範,不辱國名,深得人心。 貂蟬 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 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姦邪亂國臣。 生平: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禪也跟隨了呂布。呂布死後貂禪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禪。 結局: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相貌: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禪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奉獻青春,連環漢賊,留名青史,可歌可泣。 楊貴妃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白居易 生平: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省華陰市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結局: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相貌:傳說楊玉環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都羞得低下了頭。 上榜理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封建王朝皇帝尊嚴的捍衛者與犧牲者。 趙飛燕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 生平:趙飛燕,原名宜主,長安人,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史書記載趙飛燕「身輕如燕,可作掌上舞」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結局: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 相貌:貌若天仙,環肥燕瘦,明眸皓齒,天生麗質。 上榜理由:漢宮飛燕的傳說猶如餘音繞梁,至今未絕。未央宮殿的旋律猶如飛燕翩躚,千古傳頌。 蘇妲已 情絲截,不願回憶傷心切,傷心切,心如蛇蠍,心似碎屑。 生平: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 結局:周武王滅商後,誅殺妲己。 相貌:烏雲秀發,杏臉桃腮,眉如春山淺淡,眼若秋波宛轉;隆胸纖腰,盛臀修腿,勝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 上榜理由:商湯基業亡於她的美貌之中。 褒姒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盧照鄰 生平:周幽王姬宮涅的王後,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 結局: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 相貌: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上榜理由: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 甄姬 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姬俏。 生平:甄氏(182—221),字嫦娥,別稱甄洛或甄宓(fú),廟號文昭甄皇後。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原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後袁紹為曹操所滅,被曹丕娶為妻。生魏明帝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相傳曾創設「靈蛇髻」,對古代婦女發式頗有研究。世稱甄夫人或甄妃。一說甄姬是曹植的《洛神賦》中的美人「洛神」的客體。 結局: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屍首被「被發覆面,以糠塞口」。 相貌: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上榜理由:洛水仙女下凡,至孝芳名千古。 張麗華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陳後主 生平:張麗華(559年—589年),南朝陳後主叔寶寵妃,出生兵家,以織席為生。太建二年(569年)陳叔寶立為太子,張麗華年僅十歲入宮,充當太子宮龔良娣(太子妃妾)侍女。生了陳深,立為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宣帝陳頊死,陳叔寶即位為陳後主,立張麗華為皇貴妃,陳後主於光照殿前築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植以奇樹名花,陳後主住在臨春閣,張貴妃住在結綺閣。 相貌:發長七尺,鬢黑如漆,光可鑒人,眉目如畫。 結局:《陳書》記載張麗華之死是楊廣命人斬之。 上榜理由:一個讓皇帝放棄錦綉山河的美人。 虞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 生平:虞姬,名虞。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一說名為全名虞妙弋。有美色,善劍舞。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於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項梁死,項羽為次將,施升上將軍,虞姬與項羽形影不離。宋詞詞牌《虞美人》就得名於虞姬。 結局: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項羽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 相貌: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國色天香。 上榜理由:霸王別姬的一幕連同四面響起的楚地歌聲見證了一代紅顏的香消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