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畫中的出浴美人,風情萬種!
《出水芙蓉》 阿道夫·威廉·布格羅
藝術家筆下的浴女身份總是撲朔迷離且又風情萬種,他們靈感來源於神話故事或自己身邊的女人,沐浴時的女人一舉手、一投足在不同藝術家畫面上表現的形式與情感也不一樣,其共通之處是能瞬間奪住你的眼球,甚至讓你駐足於畫前流連忘返,不知人間是幾何。
《出水芙蓉》 [英國]愛德華·約翰·波因特
《出水芙蓉》表現了兩個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們正在嬉鬧,展示出胴體的嬌美,也流露出天真無邪的品性。浴室內光線柔和,裝飾華麗,側光把側身斜坐女子的豐滿苗條渲染得淋漓盡致,而反光則將正在洗浴的女子豐滿的身體突出出來。畫面以寫實為主,強調了光色、冷暖的關系與對比,營造了一個溫馨的世界。
《系頭帶》[英國]愛德華·約翰·波因特 皇家艾伯特紀念博物館收藏
古典主義畫家常借沐浴情節描繪美麗的女性人體,傳達自己的藝術追求和美學觀念。波因特遵循古典主義的原則,繼承了自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傑出的藝術大師人體造型傳統,塑造了一位維納斯式的裸女形象。畫家以極工麗的裝飾造型,細致地描繪周圍環境,復雜的紋樣組成了富有東方情調的空間。細膩單純的人體動勢呈全開放式地立於畫面中間,她在五顏六色的背景襯托下顯得鮮明突出。畫家創作這類題材的畫,真正含義是想讓觀賞者去欣賞在這個美妙的環境中展現的人體的獨特美感。
《浴中的蘇珊娜》 雅科波·羅勃斯特(綽號「丁托雷托」,意為染色工)
蘇珊娜嫁給巴比倫巨商約基姆為妻,一天在後花園沐浴。兩個長老撞見後欲行不軌,被蘇珊娜嚴詞拒絕。長老怕醜行敗露而先發制人,向宗教法庭指控蘇珊娜引誘他們,而致使蘇珊娜被判火刑。此事被先知獲悉,冤情得以申張,長老終被判烙刑。從此蘇珊娜成了民間傳說的貞潔女子的象徵。丁托雷托描繪蘇珊娜,正是為了頌揚這位貞女崇高品質和美好的形象,他以響亮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個純潔、充滿青春活力的女子,而將丑惡的長老置於陰暗部位,畫面形成了強烈的美與丑對比,明亮而突出的蘇珊娜形象光彩照人,如同一尊貞潔的紀念碑。丁托雷托很善於運用強烈的光影關系,在畫面上構成鮮明的對比,他常在一片暗色調中將主要人物施以明亮奪目的高光,給人以格外強烈的效果。「光」成了他用以幫助表達運動感和加強畫面戲劇效果的有力語言。
《芙林達》 1852年[英國] 弗朗斯·克薩韋爾·溫特哈爾特 伊麗莎白二世收藏
這是一幅抒情而優美的浪漫主義作品。畫家描繪了十幾個美麗少女,圍坐溪邊,似乎欲下水洗浴,有的半*裸,有的欲脫衣。畫家把不同性格、氣質的少女組織在一起,強調個性,又要找出共性,去體現那種生命之美。在無序中實現有序,繁紛中實現統一,是這幅作品的成功之處。
《草地上的午餐》 愛德華·馬奈 法國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1863年,在巴黎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是仿效盧浮宮喬爾喬奈的《鄉村音樂會》的構圖。畫家讓裸體女郎坐在林中草地上,與兩位穿衣紳士為伴,後面還有一位正在洗浴的女子。這是一種經過精心安排的「午餐」,是畫家尋求色彩對比的大膽實驗。此畫展出後,引起輿論大嘩,作為挑戰性作品,馬奈被推入到印象派陣營。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有三種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強調以人的本能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是一種本能決定論或遺傳決定論;②行為主義走向另一極端,否則天生本能,主張人的一切行為、本性均由後天習得,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及其系統化,是一種反本能論或環境決定論;③人本主義心理學既反對本能決定論又反對習得論,主張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慾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識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後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馬斯洛認為,人性是人的全部屬性的總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里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聽
《沐浴中的黛安娜與同伴》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羅法國 波爾多美術館藏
這是畫家以黛安娜洗浴的故事為題而創作的風景畫。顯示了他對光、色的深刻理解,沐浴的黛安娜及其女伴只是點綴而已,以表現樹木的高大繁茂與河岸的空曠遼闊;光、色的運用,使畫面處於統一和諧的整體氣氛之中,讓人感受到空間的豐富層次。
《瓦爾松的浴女》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安格爾創作《瓦爾松的浴女》時,才28歲,當時他正在羅馬留學。從這個豐滿女子微妙的背部,畫家找到了使之激動的因素。色調明暗、冷暖的變化,半明半暗的光色,在她柔嫩的背部變化浮動著;他用綠色的簾子、白色的床單、白色帶花的頭巾……安排在浴女的周圍,成為陪襯,空間和浴中等物的裝飾,通過色彩關系和素描處理,顯得十分和諧,因此,溢出一種特殊的美感。
《黛安娜》 法國 德勞內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如果沒有背景里的弓、箭、豹皮,以及人物頭上的彎月形的標志,這幅畫完全是一幅洋溢著濃郁的新古典主義氣息的人體繪畫習作,而沒有任何神聖的氣息。畫家追崇安格爾優雅的古典主義線條及略呈S形的人體造型,又以較強的明暗對比,塑造出一種含蓄內斂、古希臘雕像般的美感。
《沐浴的放鵝少女》 [法國]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巴爾的摩沃爾特斯美術館藏
米勒在這幅作品中,表現了純真的鄉土氣息。畫面表現了河畔叢林中的牧鵝少女,正欲下水洗浴,少女的裸體,被畫家表現得豐滿結實,青春健美,濃密的叢林,襯托出少女軀體的優美曲線,遠處的鵝群,平添了畫面的生機。畫家以寫實技巧及敏銳的觀察力,描繪了叢林的光、影,並將少婦的裸體運用光、影效果加以突出,使畫面顯得統一和諧。
《大浴女》 [法國]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雷諾阿在這幅畫中,描繪出河邊洗浴後休憩的裸女。近景三個浴女容光煥發,具有豐腴的官能美特色,她們的身體盪漾著一種青春風韻,又顯得健康成熟。玫瑰色的膚色顯示了少女的壯實和健美,極細膩的筆觸繪制出女性豐滿柔嫩的皮膚表面,塑造了她們那富有彈性、充滿活力的肉體,賦予她們青春美和生命的歡樂。
《土耳其浴室》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法國 巴黎盧浮官藏
《土耳其浴室》這幅畫,表現了畫家追求的是幻影般的「自然本身」。這幅作品顯示出一種藝術的成熟性,他描繪了不同姿態的浴女,既描繪了眾多女性裸體,又營造了一種東方阿拉伯式的情調;在這里,安格爾追求的,只有把裸體畫成為自然本身,才算是實現了高度完美的境地。因此,這幅作品沒有繪畫技巧的痕跡。
《沐浴中的黛安娜》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羅 法國
黛安娜站在河畔,體態優雅地正待下水;畫家以光、影效果,描繪了黛安娜優美、舒緩的體態,修長苗條的身材,體現出青春女子的生命活力;畫家發揮了他對光、影的深刻理解,把祼體的黛安娜表現得脈脈含情,儀態萬方。
《白奴》 讓·勒扎特·迪·努伊 法國 南特美術館藏
《白奴》的作者雖然在美術史上名不見經傳,但他的這件作品卻反映了一種藝術趨勢。即盡力描繪令視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色彩表現力的生活畫面,讓人從畫中去聯想神秘的東方世界的美感與奧秘。《白奴》描繪的是土耳其宮中浴池內的白人女奴,她在池邊休息,邊抽煙邊喝酒,顯得放浪形骸;女奴裸體的色彩描繪,嬌艷有餘,結構不足,膚色呈粉潤之狀,解剖雖不合理,細節卻一絲不苟,環境渲染十分成功,體現了濃郁的東方特點。
《布爾薩的豪華洗浴》 讓-萊昂·熱羅姆 法國
近東鄉間風情是熱羅姆醉心的題材。此畫描繪的是鄉間豪華游泳池裡洗浴的女性,藉以展示近東女子窈窕豐滿的體態和阿拉伯人沐浴的習俗。作品重明暗對比,以揭示異域隱秘的風情。畫家以細節描繪和情緒表現,描繪了豪華游泳池裡的諸般風情。
《後宮露台》 讓-萊昂·熱羅姆 法國 私人藏
畫家熱羅姆是浪漫派畫家德拉羅什的學生,卻又極善安格爾嚴謹的線條。1856年,他曾赴埃及與近東旅行,收集和紀錄了大量關於近東的風土人情,創作了一批極富東方情調的作品,轟動了整個法國畫壇。熱羅姆畫的這幅《後宮露台》,描繪了阿拉伯王宮最隱秘的後宮生活,描繪了生活於後宮的王妃、宮女等女眷的閨閣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談,有的在沉思……幾乎都流露出一種惆悵與茫然的神情,華麗的露台,冰冷得象囚室,不見天日,只有露台外面才是晴朗的天空與清新的氣息。從構圖和色彩處理上,都遺留著古典主義原則的嚴謹性,注重細節的和諧對比,人物、服飾、建築尤重質感的表現,充滿異國情調。
《水煙筒的誘惑》 讓-萊昂·熱羅姆 法國日內瓦 科普斯美術館藏
此畫中,熱羅姆描繪了浴池裡的東方女子,體態窈窕,吹著水煙筒,這是東方阿拉伯人的習俗,周圍建築體現了阿拉伯風格。圓柱、細密的圖案、噴泉等與洗浴的女子、波斯花紋的地毯,共同構成了阿拉伯情調,表現了「東方主義」的浪漫詩意。
更多女性人物油畫沐浴圖賞:
need-to-insert-img
《沐浴完的黛安娜》 弗朗索瓦.布歇
need-to-insert-img
《黛安娜和阿戴奧納》 提香 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女神普賽克的沐浴》 弗雷德里克·萊頓
《海邊的年輕女孩》 法國 夏凡諾
《沐浴者》 雷諾阿
《沐浴者》 畢沙羅
《洗澡》 古斯多吉耶夫
《源泉 The Source》,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
《洗浴》 布格羅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⑵ 一幅女孩赤裸打麻將的油畫,解讀聲令畫家恐慌
一幅現代畫家的油畫,據稱在互聯網上傳播量僅次於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梵高的《星空》,位居第三位。
關於這幅油畫的解讀近千種,它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隨油畫醬一起來看看被錯誤解讀最多的油畫——《搓麻將的女人》。
畫家劉溢
《搓麻將的女人》是加拿大華人畫家劉溢於2008年創作的油畫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幅畫作之前,劉溢還創作了一幅和這幅作品非常相像的油畫《2008—北京》。
《搓麻將的女人》
《2008-北京》
一幅油畫作品因評價和爭議而從新繪制的情況並不多見,這幅看似簡單的油畫究竟暗藏什麼秘密,為何引無數人為其爭議,讓畫家看完解讀後心驚肉跳,又從新繪制,這些解讀又都是什麼?
油畫醬整理出來在網路上受認可程度最高的三個解讀:
解讀一:女孩們代表四個國家
作品中白衣女孩被解讀為美國,畫面左邊女孩為日本,右邊躺下的女孩是俄國,半裸上身坐立的是中國,站在一邊紅上衣女孩為台灣省。
根據這幾個女孩代表的國家人們又展開聯想,不僅分析她們穿衣打扮的含義,還有人把亮開的東風比喻為東風火箭,甚至連畫中左邊掛著的一幅人物肖像也被解讀為幾個偉人的集合。
細節圖
解讀二:女孩們代表不同的人群
這一種解讀則把女孩們比喻成不同的階層,躺下的女孩是染頭發的年輕人,白衣服的女孩代表著富人,畫面左邊的女孩則是窮人,離我們最近的則是普通人,穿紅衣服的女孩為進農村打工的打工者。
對於這些階層,人們的解析成,年輕人沒有話語權,不看牌局;打工者沒有資格上桌;富人則有恃無恐;窮人則到處笑臉巴結人。
細節圖
解讀三:女孩們代表經濟中不同的階層
這個五個人分別代表了社會中不同階層,畫面左邊為經濟精英,白衣服的為外資,右邊躺著的是政治人物,背沖人們的為民營企業。
對於這種分類人們的解讀是,外資要面子,所以看起來光鮮;經濟精英最無恥所以沒穿衣服;而民營企業雖然弱勢但也講究場面,其中的牌局和人物形象也各有象徵。
看完這些解讀不得不佩服人們的想像力,對於這些解讀畫家劉溢說道:「沒有想到會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也非常欣喜可以看到這么多人議論這幅畫中的含義,但是有些解讀讓他也心驚肉跳,遠遠超出了自己之前的設計,雖然解讀眾多並不是自己想要傳達的。」
不知道各位能看到這幅畫中蘊含的秘密了嗎?
⑶ 油畫 一個女人,長的很漂亮,抱著一個瓶子,那油畫叫什麼名字啊。或直接發上來也行
這幅油畫名字叫做《泉》。
《泉》(spring),別名《春之仙女》,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於1830年至1856年所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藏於法國奧塞美術館。
該畫運用柔和並且富有變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線,表現出女性人體的古典之美。年輕的裸女手拿陶罐,讓裡面的水緩緩地傾例出來,微屈的雙膝和因舉起陶罐所表現出的肌肉曲線營造一種典雅、純潔的脫俗之美。
在深色的背景下,一個裸體的少女正扛著一個水罐在洗澡。她柔嫩的腳下是質感很堅硬的青灰色岩石。周圍零星地點綴著幾朵嬌小的野花,從而烘托出一種安靜、純潔的氛圍。少女的身體以米洛的維納斯的姿態反立,同樣以柔美的曲線變化展現在眼前。
少女用兩手扶持著左肩上的水罐,那清澈的流水正流過那玉雕一般的軀體二沒有表情的臉上,現出一種純潔、無邪的神態,尤其是那雙美麗的大眼,更充滿了童稚,如泉水般寧靜、清亮。
(3)中國美女油畫裸體大全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藝術家的眼裡,女性形象是他們普遍鍾愛的表現對象,米洛的維納斯,被奉為永恆的經典,代表愛與美的維納斯,即使雙臂殘缺仍不失為一種美;提香塑造了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達·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藝術的典型形象。
安格爾的題材並不多,甚至反反復復畫同一題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爾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開始為作品《泉》起稿創作,可是遲遲沒有完稿。直至1856年,76歲高齡的他才在助手亞歷山大·萊格菲和吉恩·保羅艾蒂安·巴爾澤的協助下完成此畫。
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的「維納斯」樣式。
⑷ 劉海粟畫的祼女是誰
劉海粟油畫《裸女》走進春拍
人體模特在如今的美院里並不稀奇,但上世紀初在學堂中公然描繪全裸人體模特,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在劉海粟的藝術生涯中,最有色彩的一頁就是震驚中外的模特事件,這一風波前後持續10年,影響了20世紀整個中國美術教育。近日,劉海粟1931年創作的油畫作品《裸女》現身滬上,並將於6月初走進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會。 1914年春天,上海美專為加強學生造型基本功訓練,率先使用女性人體模特。1917年夏天,在校長劉海粟的倡導下,美專學生在上海舉辦一個畫展,其中幾幅人體素描作品受到了社會守舊勢力的強烈指責。有的人公開謾罵劉海粟是「藝術叛徒」,並專門上書當時的江蘇省教育廳下令制裁。劉海粟毫不妥協,團結志同道合者於1918年展出了人體油畫作品。斗爭最激烈的1926年,五省聯軍總司令、軍閥孫傳芳下令關閉上海美專並逮捕劉海粟。然而,由於孫傳芳在當時的軍閥混戰中節節敗退,因而一場長達近10年的人體模特之爭偃旗息鼓。從此,女性裸體模特可以坦然走進課堂。
正因為這段故事,為劉海粟的人體作品增加了許多傳奇色彩,成為中國人體藝術繪畫發展的象徵性藝術符號。即將亮相北京匡時春拍的油畫《裸女》,尺寸為80×50cm,創作於1931年,是劉海粟第一次去歐洲考察時在巴黎所繪,選用的是西洋模特。作品完成後,1932年在上海北京路貴州路口七號英士紀念堂湖社舉辦的「劉海粟游歐作品展覽會」上首次展出。
眾所周知,劉海粟將他一生所創作的絕大部分共計316件油畫作品捐贈給了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卻把這幅《裸女》藏在家裡。不過,由於畫人體在當時被認為「大逆不道」,《裸女》被塗上了厚厚的糨糊,弄得面目全非。當它被送到境外一家著名拍賣行鑒定時竟沒人敢收;於是,主人將她送進上海油畫雕塑院進行清洗,在一個半月的清洗過程中,不斷有人慕名前往探望。2004年,作為上海某拍賣行的封面作品,《裸女》以286萬元成交。
⑸ 以前有一幅著名油畫,內容是戰爭中一個女性裸露上半身,舉著步槍領導眾人戰斗,這畫叫什麼
《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導人民》(法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
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
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5)中國美女油畫裸體大全擴展閱讀:
《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該畫又名「1830年7月27日」,是紀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義。
1815年拿破崙下台後,逃亡國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國當國王,這就是「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封建勢力重新猖獗。
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繼承人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增強皇權,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並宣布解散議會。
1830年7月26日,巴黎市民聞訊紛紛起義。他們拿起武器,走向街壘,為推翻這個復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奮戰,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保皇黨展開了戰斗,最後佔領了王宮,查理十世逃亡英國。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
在這次戰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目擊了這一悲壯激烈景象,又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一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由引導人民
⑹ 一位裸著上身,抱著一個陶罐兒的少女的油畫叫什麼名字誰畫的謝謝
回答:名字叫做《陶》,它的作者是謝楚余。
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因一副油畫「抱陶女」——《陶》而出名。
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並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網路:《陶》
⑺ 尋找一副名畫和名畫的名字,畫有一裸女和一個水壺,那女只是裸了上半身的,旁邊還拿著一個像似陶瓷做水壺
謝楚余畫作《陶》
⑻ 裸著上身的美女抱著個花瓶的畫叫什麼名子
<<陶>>
謝楚余簡介: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曾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1989年起,在廣州,台灣和新加坡舉辦五次個人畫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別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專業考察,至今已游歷了近三十個國家.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洗練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中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參加"中國油畫藝術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中國油畫精英邀請展"等大型畫展.被《美術》,《中國油畫》,《收藏天地》,《藝術家》,《畫廊》,《現代畫報》等雜志多次介紹並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有專題報道.
⑼ 求:美女手裡拿個花瓶往下倒水的油畫叫什麼
《泉》 1856年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法國
參考網路:
《泉》
安格爾從1830年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就開始創作《泉》,但一直沒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後,當他已是七十六歲高齡時才畫完此畫。這幅畫是安格爾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體的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現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畢生致力於美的追求的結晶。這雖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繪的女性的美姿卻超過了他過去所有的同類作品。「泉」也是西歐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的優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見,安格爾的造型力純粹是對現實的一種感性的佔有,在他的構圖創作中,只有當他的可能拜倒於女人面前時,他才創造了真正的藝術作品。
此品美在靈透自然,純真無邪,西方少女的純美於此一覽無余。她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不盡的懷思。
安格爾一生中在裸體素描上下過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當他面對裸體模特兒時,他的現實主義真知灼見才特殊地顯現出來。他曾說:「標準的美——這是對美的模特兒不間斷觀察的產物」,還認為: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於作者的豐富的素描知識;撇開絕對的准確性,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准確,就等於失去准確。那樣,無異於在創造一種本來他們就毫無感受的虛構人物和虛偽的感情。這位古典主義繪畫的末代風流畫家,吸收文藝復興時期前輩大師的求實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境地。這里所不同的只是,象馬薩卓、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奈等大師的裸女體現的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時代理想,而安格爾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則是「永恆的美」這一抽象概念。究其實,乃在於尋求以線條、形體、色調相諧和的女性美的表現力。這在他那些描寫土耳其宮女的
路易斯·奧松維爾伯爵夫人
裸女畫上尤為明顯。晚年,安格爾畫了這一幅《泉》,則進一步反映了畫家對美的一種全新觀念,那就是他深深覺得用精細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抽象的古典美典範的必要性。76歲高齡的安格爾,終於在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長期積聚的抽象出來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結合的形式。
他在這幅畫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類普遍贊美的美的恬靜、抒情和純潔性。有一位評論家參觀了《泉》後說:「這位少女是畫家衰年藝術的產兒,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們各自的美於一身,形象更富生氣也更理想化了。」 《泉》大概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時就開始醞釀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為什麼事隔36年後才最終完成此稿呢?這還得從他的學生保羅·巴爾澤和亞歷山大·德戈弗兩人說起。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他早在1807年就畫過一些草圖,後來不滿足前人已畫過的「維納斯」樣式,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有人認為這幅畫最初是由上述兩個學生協助完成的。 安格爾經常在同一主題或構思中進行復制,有時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工夫。
《莫特西埃夫人》
1857年,《泉》被迪麥泰爾伯爵收購,成為私人藏畫品。後根據這位伯爵的遺囑,他的家屬於1878年將此畫贈給國家,終於成為巴黎盧浮宮內又一鎮館之寶。
⑽ 抱罐子的半裸女人的油畫叫什麼名
你說的肯定是謝楚瑜的《陶》,這幅畫好像有兩個版本,一個有抹胸,一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