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指誰分別來自於哪個省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美女當中的西施是浙江諸暨人。王昭君是湖北宜昌興山縣人。貂蟬是山西忻州人。楊玉環是廣西容縣人。
古代的四大美女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歷史上有很多關於他們的故事,他們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一直以來,很多學者都在研究他們究竟來自於哪個省哪個地方,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羞花之貌就是楊貴妃,據說楊貴妃當時喝醉了,然後非常思念家鄉,所以摸了一朵花,花瓣立刻收縮起來。當時被宮女看見,宮女就說楊玉環比花都美,花兒都害羞地低下頭了。 楊玉環是廣西容縣人,容縣是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其實對於楊玉環的老家是哪兒的爭議比較大,有人說是四川省成都市,有人說是陝西華陰市,不過根據相關研究,大家覺得他來自廣西省容州縣可能性是最大的,因為他喜歡吃荔枝。
以上就是關於四大美女的介紹以及他們來自的省份。
Ⅱ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是誰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是誰?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楊玉環)。
合起來叫也叫」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典型照:西施浣紗。據說魚兒被迷的不知如何游泳了就沉到水底,所以叫沉魚。
王昭君:漢安帝時期的美女。典型照:昭君出塞。據說大雁被美驚呆了,落了下來,所以叫 落雁。
貂蟬:東漢美女。典型照:貂蟬拜月。據說月亮不忍直視,因此用雲彩遮住自己,所以叫閉月。
楊貴妃:唐玄宗時期美女。典型照:貴妃醉酒。據說楊貴妃的美讓牡丹都羞到了,因此較羞花。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
貂蟬,西施,王昭君,楊玉環
不知道是否真漂亮,這只是謠傳~!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都有誰?
西施 貂蟬 王昭君 楊玉環
應該是這四位·!
歷史上四大美女是?
西施,貂嬋,楊貴妃,王昭君。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有多美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哪裡人?
西施,越國人,今浙江諸暨人
王昭君,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貂蟬,幷州郡九原來縣木耳村人,今山西忻州人
楊貴妃,唐代蒲州永樂人(今陝西華陰縣人)。
O(∩_∩)O~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是哪四個?
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西施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王昭君王昭君名王嬙,昭君是她的字。西漢元帝時她被選入宮,但一直未見過元帝的面。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十分強大,經常南下到漢的邊疆上騷擾擄掠,西漢的對策是軟硬兼施,一面經常派大軍 征伐,另一方面又常用「 和親」的方法籠絡。所謂和親,就是皇帝將自己的女兒(實際上多半用皇族姑娘甚至宮女冒充)嫁給匈奴的最高統治者單於,結成親戚關系以求暫時的和平共處。 漢元帝竟寧元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元帝,漢朝廷隆重歡迎,關系很融洽。呼韓邪表示:願 做漢家的女婿,復和親之好,元帝很高興地同意了。這時,住在深宮從未見過元帝面的宮女王昭君聽見此訊息 後,主動提出願意充當和親人選。傳說批准後元帝當眾召見王昭君,見她長得非常美貌,後宮里少有,於是有些留戀不舍之意。但由於已答應了呼漢邪單於,不便失言,只好讓她遠嫁匈奴了。 貂嬋貂嬋,傳說中一個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在這個野獸英雄、戰士與謀士,在這個完全被男人充斥的三國時代,貂嬋卻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目、最為動人的焦點,她無情的摘走了男人們夢寐以求的榮耀與知名度。她的美貌讓整個三國失魂落魄,她的才智讓三國時代的天下英雄黯然消魂,她幾乎把整個三國時代弄得暈頭轉向!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國演義》說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貂蟬的美,素有「閉月」之稱;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於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的貂蟬,是否真如羅貫中所描繪的,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傑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由於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故貂蟬是王允家中的歌*這一說法流傳最廣。王允是漢獻帝時的司徒,因不滿於太師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無良策,終日茶飯不思。他視為親女兒的歌*貂蟬窺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於是王亢精心設計了個「連環美人計」,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於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貂蟬對王允的意圖心領神會,一會兒在呂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許,卻被董卓霸佔的痴情人,一會兒又在董卓面前裝作受呂布調戲的無辜者,使董、呂彼此恨之人骨,終於反目成仇,最後呂布殺董卓,夷其三族。貂蟬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計劃實施得天衣無縫,順利地鏟除了當時朝中一大禍害,後人嘆日:「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於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說。據《後漢書·呂布傳》載,董卓任呂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有一次,呂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手腳輕健方得避開,從此呂布對董卓暗懷怨憤。後董卓派呂布守中(宮中的小門),這是對他的信任,呂布卻趁機與侍婢私通,兩情相許,又惟恐董卓識破,由此生出許多矛盾。由於這段記載與三國故事中貂蟬約呂布在鳳儀亭相會,董卓明畫如刺呂布的情節相合,人們認為使董、呂反目的貂蟬,實際上是董卓的婢女。 還有人認為,貂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曹操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向曹操請求說,呂布派部將秦宜祿外出求救,城破之後,請把秦之妻賜我為妻。曹操答允了。後關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產生好奇心:那秦宜祿之妻是否乃絕色之人?於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將秦妻送入自己營帳,隨後便「自留之」,關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雜劇就在此基礎上附會出一個《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故事來,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往引誘。貂蟬使出千種柔情,百般挑逗,關羽不為所動,最後殺死貂蟬,以示心跡。這里,貂蟬與秦宜祿之妻便合二為一了。 此外,徽劇、川劇、紹劇、京劇都有《斬貂》劇目,寫呂布在白門樓殞命後,其愛妾貂蟬為張飛所獲,送至關羽處。關羽甚愛憐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傑往往以迷戀女色而身敗名裂,便逼令貂蟬自刎。因而,又有「貂蟬為呂布之妻說」。如果貂蟬成為呂布妻(或妾),是在呂布殺董卓之後,那麼此說與一、二說不矛盾,有人據此認為此說不能自成一說。 楊玉環楊玉環,祖籍弘農華陰,後徙居蒲州永樂,因父楊玄琰為蜀州司戶,而出生於四川。楊玄琰早逝,楊玉環被其叔父河南府士曹楊玄珪收養。她十分美麗,能歌善舞,也很聰明。開元二十二年,第十八子壽王 瑁納玉環為妃,於是,她從河南來到長安皇宮。 李瑁為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所生。由於武惠妃特別受寵,又生了兒子,所以,她的地位超過了未生兒子的王皇後。地位優越的皇子與楊玉環這樣的美女結為夫妻,理應是美滿的婚姻。但是,好景不長,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死了。玄宗兩位愛妃先後世,終日鬱郁寡歡,高力士於是尋得美人楊玉環獻給玄宗 天寶四載八月,楊玉環正式被封為楊貴妃。這時,玄宗已經六十一歲,楊貴妃才二十七歲,相差三十四年的老夫少妻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楊貴妃一人受寵,楊家滿門飛黃騰達,除了他已死的父親被追封為太尉、齊國公外,三個姐姐地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楊貴妃與這些皇親國戚,奢侈腐化,揮金如土,大大增加了國庫的開支。僅其三個姐姐的脂粉費每年就需一千貫錢。至於諸楊的住宅,更是富麗堂皇,非一般官員可比。 楊貴妃雖然過著聽歌觀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但卻時刻提心吊膽,稍有疏失,便使玄宗不悅,就會造成嚴重後果。楊貴妃曾經兩次冒犯玄宗,以忤旨罪被逐出皇宮。第一次是在天寶五載,楊貴妃被送到其堂兄楊銛家中。由於楊貴妃去後玄宗心情不佳,半日不思飲食,對左右的人橫加捶撻,於是高力士奏請迎回楊貴妃。楊貴妃見玄宗,伏地請罪,玄宗才得之如初。第二次是天寶九載,楊貴妃又被逐出宮門,玄宗很快後悔,派人送去御膳,楊貴妃也表示有忤聖顏之罪,並剪發一縷,獻給玄宗。楊貴妃遂又被迎回宮中。盡管有過這兩次曲折,但總的看來,玄宗對楊貴妃還是十分寵愛。每年十月,玄宗都要到華清宮(在今陝西臨潼)過冬,楊貴妃照例陪同前往。在華清宮修有端正樓,作為楊貴妃的梳洗之所;還有蓮花湯,專供玄宗沐浴;另有芙蓉湯,是楊貴妃沐浴之所。韓國夫人、虢國大人、秦國夫人等也隨同前往,並在驪山下修有住宅。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碌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次年六月,叛軍攻破潼關,進逼長安。玄宗問策於宰相,因楊國忠曾遙領劍南節度使,主張去四川避難,玄宗遂決定逃亡成都。玄宗帶楊貴妃姊妹、太子、高力士等少數貴族、親信,倉促離京。午時到了咸陽,打前站的宦官王洛卿與咸陽令都已逃走。玄宗與楊貴妃飢餓難忍,無人獻食,楊國忠買來蒸餅,暫解了燃眉之急。 西行至馬嵬驛,護衛玄宗的禁軍將士飢餓疲憊不堪,怨聲載道。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通過宦官李輔國與太子密謀,先誅楊國忠,然後宣布楊國忠是引起禍亂的罪魁禍首。在窮途末路之際,玄宗離不開軍隊的保護,不僅沒有追究軍士擅殺宰相之罪,反而親 *** 勞軍士。但軍士仍然不滿,陳玄禮說:「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應正法。」玄宗替楊貴妃辯護道:「楊貴妃深居宮中,怎知楊國忠謀反!」高力士說:「楊貴妃雖然無罪,但楊國忠被殺,楊貴妃還在你身邊,軍士豈能安心!」玄宗自然清楚,軍隊是否穩定與自己的安危直接相關,於是不得不忍痛割愛,命高力士縊殺楊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一個年方三十八歲的美麗女子就這樣在逃難途中告別了人世,但亦有一說被縊死的只是一名宮女,楊貴妃本人則逃到日本,到安史之亂平後,玄宗欲召貴妃回長安,但楊貴妃已淪落風塵,已再無顏面面聖了。
歷史上、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Ⅲ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楊貴妃)。 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古代四大美女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楊貴妃)。 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貂蟬次之,王昭君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還有一說是褒姒,西施,妲己,楊玉環。並稱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醉楊妃”。四大美女中除貂蟬外皆為有正史記載的人物,而貂蟬只見於小說和戲劇而未見於史料記載。
我國最早出土的木刻 年畫 ,1909年在甘肅發現的南宋平陽木刻年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也稱為《四美圖》,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此年畫的原版現存於莫斯科博物館。“題材雖皇家內容,但將漢晉兩朝人物於一圖,其 雕刻 線條流暢細膩,構圖豐滿華麗。”
“(《四美圖》)畫面是四大美人綠珠、王昭君、班姬、趙飛燕。綠珠左手提裙登階,回眸又望右手所持的玉麒麟,風情畢現;王昭君身著異族服飾,執筆修書,神情沉鬱;趙飛燕金飾玉佩,袖手昂頭,志滿意得;班姬持扇列後,文靜矜持。整個畫面素色,講究線條,一派清穆之風。”
古代四大美女簡介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 傳說 ,與越國另一美女鄭旦合稱“浣紗雙姝”。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范蠡與西施的 愛情 故事 ,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但在 歷史 文獻中卻找不到蹤跡。
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的美女,曾登場於歷史小說《 三國 演義》,民間傳說其為山西忻州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也有人真根據實物和史料作出另一個推斷,貂蟬極有可能是河北邯鄲永年人。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年—約15年),名嬙,字昭君,漢族,南郡興山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選入宮,成為宮女。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時為匈奴單於的呼韓邪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奉命嫁與其為妻,號為寧胡閼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於去世, 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依游牧民族 收繼婚制 ,復嫁呼韓邪單於長子復株累單於,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王昭君去世後,葬於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 舞蹈 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美在哪裡
西施的故事最早見於東漢的野史《越絕書》。西施在滅吳後追隨越國的謀士范蠡隱居於五湖煙水之中,陶然忘世。據說後來范蠡還成為了富商,西施 自然 也成了老闆娘。這是大團圓的結局。但古人似乎更欣賞“美的毀滅”這一模式。早在《墨子》一書中,便記載了西施被沉江的命運。墨子?親士》篇說“西施之沉,其美也。”西施之所以被沉江,是因為她的美。為什麼因為美而沉江呢?墨子沒有說。或許是因為被嫉妒,或許是因為被侮辱,但世間美好事物的命運,或許大抵如此。至於西施是如何沉江的,《吳越春秋》則給了更為詳細的記錄:“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而終。”
也就是說,西施是被越國人放入盛酒的皮囊中沉入江底的,約等於蠻俗中的“浸豬籠”。至於越人為什麼這樣對待自己的功臣,《吳越春秋》也沒有明說。當然,我們都知道越王勾踐是一個“鳥盡弓藏”的狠角色。他既然能 命令 功臣文種自裁,對一個弱女子又有什麼下不了手的呢?當然,也有可能沉西施的只是越國人民,越國人民害怕越國重蹈“紅顏禍水”的覆轍,於是狠下心來,玉石俱焚。西施的結局,都說明了古人對“紅顏禍水”的恐懼。其實對美的恐懼,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非凡和優秀的恐懼。西施除了貌美,其銳身赴難的高貴人格,為國捐“貞”的英雄精神,以及無所畏懼的仁者之勇,或許也是世人無法容納的一個原因吧。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中,貂蟬是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人物。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貂蟬最後的露面只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敗亡之前,貂蟬勸誡呂布“與妾作主,勿輕身自出”。此後便如“貂蟬已隨清風去”一般,再無下落。但民間卻有不少傳說,繼續那一套“紅顏禍水”的演義。比如崑曲《關公月下斬貂嬋》中,呂布在白門樓被斬後,妻子貂蟬被張飛轉送給關羽,但關羽拒絕接受這位被玷污過的女子,並害怕禍水降臨到身上,於是夜裡傳喚貂蟬入帳,拔劍斬貂蟬於燈下。應該說,關羽在歷史上的偉大形象,完全被這個故事“黑”了。
作為邊陲藩鎮的安祿山、史思明,在做大做強之後,唐王朝齎盜以糧的蠻族雇傭兵便成了叛亂的主要力量。總之,安史之亂不是楊貴妃造成的,甚至不是玄宗造成的,而是募兵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逃至馬嵬驛時,禁軍主管陳玄禮及其手下士兵嘩變,以楊氏兄妹誤國為名,要求玄宗誅殺楊國忠並賜死楊貴妃。一代美人,最終在眾意的壓迫下香消玉殞。 歷史學 者黃永年認為,導演了馬嵬兵變的幕後主使乃是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因與楊國忠歷來不合,故藉此機會除去楊國忠,順便殺死楊貴妃,而禁軍主管陳玄禮只是高力士拉攏和控制的勢力。也就是說,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呼聲,僅僅是 政治 傾軋中的噪音,不具備多少民意基礎。相反,在生死之際,楊貴妃為君王擺脫困局而慷慨赴死,反而體現了顧全大局的胸襟。
四大美人的美,不僅是外形之美,而且是德性之美。她們身上體現的家國情懷、犧牲精神和高潔品質,與歷史上的男性楷模並無二致。不管是西施的以身許國,昭君的 琵琶 出塞,貂蟬的報恩誅賊,楊貴妃的顧全大局,她們身上都體現了並非男性專有的勇敢、慷慨、無私和高潔。
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個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她們被人們稱作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Ⅳ 古代有哪4大美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2、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3、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Ⅵ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四大美女是指中國古代的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
1、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漢元帝時期宮女。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4、楊玉環,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6)盤點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沉魚落雁」之「落雁」的典故:
傳說昭君出塞時,行於大漠之中,一路上心緒難平,傷懷於自身命運和離家的愁苦,因而在馬上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上。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就此得名。
Ⅶ 古代的四大美女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
Ⅷ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Ⅸ 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古代四大美女是:
1、楊玉環: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Ⅹ 古代四大美女有哪些
西施,貂蟬,楊貴妃,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