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人有沒有金發碧眼的
沒有,人種相貌差異,想要變成金發碧眼需到北極生活1000萬年,你就變成金發碧眼了。
㈡ 法國人眼中的中國美女是什麼樣子的
與中國朋友溝通,我沒有很大的語言障礙,中國朋友往往會很好奇地問我關於法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我聽到的問題,一般都大同小異。其中,女孩子常常會問:「為什麼外國人所喜歡的中國女孩,都不是很漂亮呢?」我對這種說法有不同的意見。
首先,眾所周知,認為一個人是否漂亮是非常主觀的,其標准會因人、因時間、因地理、因時尚而異。比如說,唐朝的大美女楊玉環是一位身材比較豐滿的女人,依現代的標准而言,也許不能算是大美女:假設她今天參加選美比賽,很可能會名落孫山吧!但是她符合的是當時的審美觀。
現在如果拍楊貴妃的電視劇的話,我猜導演挑選扮演女主角的演員,大概會選擇現代人覺得身材很好的———就是比較窈窕、並不非常豐滿的年輕明星吧?由此可見,美不美確實沒有絕對的標准。這樣說來,中國人與歐洲人的審美觀有不同之處,有什麼奇怪呢?
其實,歐洲人的審美觀也不一致。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眼中的美女,類型不一。德國人評為美的女性,義大利人可能會覺得長得很一般。我是法國人,實在無法替其他歐洲朋友說話,只能從法國人的立場談談對美女的看法。
我記得,念高中的時候,常常會跟男同學討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什麼樣的。我們也常常會參照一些女明星的樣子,認為自己喜歡的女性應該長得如何如何。
似乎多數法國男人比較喜歡金發女郎。我猜,部分原因是受到著名女演員碧姬·巴鐸(BrigitteBardot)的影響吧。這位現在已經60多歲的女性,在當紅的時候引領著法國的時尚,對女性影響很大。我母親曾經跟我說,那一代的女性,常常會把自己的頭發染成金黃色,會學「碧碧」的發型。碧姬·巴鐸當時是一位身材很豐滿,很性感的女性。
但法國男人也有喜歡「棕發派」的。這些人的看法是,金發女性乏味,沒有個性。比較能代表這種美女的演員有義大利的吉娜·羅洛布麗吉達(GinaLollobrigida,在著名的影片《巴黎聖母院》里扮演愛斯梅拉達)。她的一頭棕發曾讓一代男性瘋狂。這位女明星也有著「魔鬼般的身材」。
與此同時,法國男人為什麼又會喜歡看上去小巧而柔弱的亞洲女性呢?這可能有幾種原因。一來,對歐洲人而言,遠東文化燦爛,是一個非常神秘而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對這個地區的女性感到非常好奇,甚至會認為亞洲女性有自己國家女人無法媲美的地方。對曾經在東南亞殖民的法國人而言,東南亞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在很多現代小說、電影里,常見到法國男主角與印度支那的女性之間產生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例如《印度支那》等電影。我們的前輩中,凡是在印度支那生活過的人,好像都有美好的回憶。我們雖然在那裡有很痛苦的經歷,也打過敗仗,但是整體來說,一提到當時越南的西貢(即今日的胡志明市)、柬埔寨的金邊,法國人心中都會產生一種特別的好感。我1992年去柬埔寨的時候,也曾親自體驗了那裡神秘的魅力。
在我們的印象中,亞洲女性非常溫柔、具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法國70年代末吸收了很多來自越南等國的難民,因此我念初中以及高中的時候,班上一般都會有東南亞的少女。而她們往往是男同學追求的對象。我因為喜歡上其中一位,還幾乎與「情敵」打起來。
比較起來,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法國女性缺乏一點女人味,不夠溫柔。這大概是我們「大男子主義」的思想在作怪。法國女人很理直氣壯地要求與男人平等,但是在追求平等的過程中,往往會忘記女性應該具備某些獨有的魅力。常常有朋友問我:法國女郎的美是世界聞名的,你為什麼偏偏喜歡中國女孩呢?我的回答是:我總覺得中國女性比較有女人味,令人喜歡,比較「聰明」,又很愛漂亮,重視自身的打扮。相比起來,法國一些女性則比較乏味,穿著、打扮比較隨便,在自己外表上所花的錢比較少。(這絕對不代表所有法國男人的意見,希望我的女同胞不要太生氣了。)至於說法國男人所喜歡的中國女性未必漂亮,除了上述的美的主觀性和相對性,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法國人可能不那麼重視外表。應該說,我們在看一位女性時,會兼顧內在與外在的美。或者說,一個女人的內在美對我們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而一旦被一個人的內在美吸引上,便「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個人的看法也是:一個女性的外在美雖有不容否認的重要性,但是內在美更加重要。而我還有個「偏見」,外表很漂亮的中國女性,往往會比較任性,像個傲慢的公主,叫人難以接受。(當然,我也希望漂亮的中國女「異胞」原諒我的直言不諱。)
《環球時報》 (2001年02月20日第六版)
㈢ 西方人對金發女郎的看法
1、西方傳統文化只有正統白人女性才算美女,其中最常出現的形象就是金發美人。
2、進入20世紀電影行業開始發達以後,大批金發美女以性感形象示人,代表人物夢露等。
延伸含義:金發美女都是花瓶,漂亮無腦,專門一心打扮自己嫁入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