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哪位女作家來到過中國
可以取兩位美國女作家的例子。一個是諾獎獲得者賽珍珠,另外一個是海倫·斯諾。
賽珍珠原名珀爾·巴克,搏則1892年10月出生,四個月後就隨當傳教士的父親到中國,在江蘇鎮江度過了童年和青年時代,時基汪棚間長達18年之久。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將近40年,她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她在這里寫下了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長篇小說《大地》,並因此獲陵搜得普利策小說獎和一九三八年的也是獲美國歷史上的第三個諾貝爾文學獎。
海倫斯諾是中國人民的忠誠朋友。她是愛德加·斯諾的前妻。1907年,她生於美國猶他州,1931年來到中國。在中國,她先後結識了宋慶齡和魯迅,從而改變了「來中國看一看就走」的初衷,依然投身到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解放事業之中。
B. 外國經典女詩人有哪些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下面我收集了外國經典女詩人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瓦爾茲娜·摩爾特(貝拉魯斯)
瓦爾茲娜·摩爾特(ValzhynaMort,1981—),出生於貝拉魯斯(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交界處),目前歐美最熱門青年詩人之一,在斯洛維尼亞、波蘭、德國、美國均獲過獎,2008年在銀衫美國出版了第一本貝英雙語詩集,由普利策詩歌獎獲得者弗朗茲·萊特夫婦聯手與她自己共同翻譯,好評如潮。現居美國華盛頓特區。貝拉魯斯1991年獨立,但語言上仍有被俄語同化的.趨勢,瓦爾茲娜移居美國,英語非常好,但堅持用小語種寫作,是一種姿態,也見其思想的獨立和成熟。侍衡她從音樂轉向詩歌,其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性都很強,她在用英語朗誦時還喜歡強調諧音,比如pitch(音調),bitch(母狗)。作為一個80年代出生的青年詩人,她也許在文本建構上還欠火候,但語言之犀利,思考之尖銳,語調之詼諧,都超出同代詩人。(註:本譯者強烈反對把貝拉魯斯譯為"白俄羅斯"。)
墨西哥(加拿大籍)女詩人弗朗索瓦絲·羅伊
詩人簡介:弗朗索瓦絲·羅伊(Fran·oiseRoy),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在美國讀完大學和碩士,1992年定居墨西哥。出版有《鋒談腔銥》(2000)、《上帝的手帕》(2004)、《在美杜莎籠中》(2010)、《第二膚》(2011)等九本詩集(主要為西語,其中兩本為西法雙語),另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西語和法語各一部),翻譯了近50本詩集。在國內外多次榮獲文學獎項,如1997年獲墨西哥藝術學院頒發的國家文學翻譯獎;2011年在羅馬尼亞"詩歌之夜"國際詩歌節上獲"東西基金會"國際詩歌大獎。
【美】安妮·沃爾德曼(AnneWaldman)
詩人簡介:安妮·沃爾德曼(AnneWaldman,1945——)世界著名的詩人、表演藝術家、編輯、教授和文化活動家。她著有40餘部詩集。她最近出版有RedNoir(Farfalla,McMillen&Parrish),IntheRoomofNeverGrieve(CoffeeHousePress),(PenguinPoets),以及Outrider(LaAlamedaPress)。她合作編輯了:PoeticsandPoliticsinAction。她與愛倫·金斯堡和黛安娜·迪培馬一起創立了傑克·可魯埃克詩校,以佛學為該學院的精神支柱。她還灌有多種錄音光碟。她曾經參加世界各地的詩歌節,詩學研討會,並在美國數所學校執教包括傑克·可魯埃克詩校有名的暑期寫作培訓班。她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她在美國紐約和科羅拉多住家。這里譯的兩首詩選自她2000年出版的詩集《婚姻:一句宣判》(Marriage:ASentence)。她的詩在中國已有翻譯出版,她還曾在2008年來中國訪問。
西爾維亞·波恩(美國)
簡介:西爾維亞·凱特琳·波恩(SylviaCaitlinBurn,1990—),大四學生,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十五歲開始寫詩,從高中起在新奧爾良的藝術創作中心一直寫到洛杉磯惠蒂爾大學的英語系,她熱愛她的出生地,她從新奧爾良的音樂和建築以及當地文化中獲取靈感,她希望將來從事專業寫作和翻譯。
日本女詩人すみくらまりこJapanesePoetMarikoSumikura
簡介:MarikoSumikura出生於京都,1993年獲日本"新人獎",出版有五本詩集。日本《天橋》國際詩刊主編。
水崎野里子(日本)
簡介:水崎野里子出生於東京。詩人,翻譯家,現在東京教比較文學。出版有多部個人詩集以及中國文學和英美文學專著。
安娜·恩奎斯特(荷蘭)
詩人簡介:安娜·恩奎斯特(AnnaEnquist,筆名,本名為ChristaWidlund—Broer),1945年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早年學習心理學,並修鋼琴和大提琴,後來成為心理分析師,1988年開始創作詩歌,199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士兵之歌》,獲得荷蘭新詩獎,1994年以小說《傑作》成名。恩奎斯特是一位多產作者,也是荷蘭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諸多文學獎項的評委。
C. Bright道歉,該怎麼看待國外藝人到中國發展
中國娛樂市場開放且廣大,各種類型的明星藝人也在娛樂圈裡混的風水水起,也吸引了很多外國“來華務工”明星。日韓泰等國的明星由於地緣和文化優勢,在中國比較有市場,所以爆紅和知名度大的也有很多,像什麼mike、推哥都接拍了很多中國的影視劇綜藝。雖然中國娛樂市場廣,但並不代表“人傻錢多”,有很多原則性的東西,不是可以被輕易觸及的。01、Bright事件始末。
作為一個中美泰混血,Bright擁有帥氣英俊的外表和身材,在泰國很多影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在泰國也是當紅流量,不過讓他在中國爆火的還是一部腐劇《假偶天成》。劇中雙男主的互動和劇情讓大家紛紛喜歡得死去活來,雙人超源山猜話也一度占據cp版前三,兩人後續開通的微博粉絲也是暴漲,不過泰極丕來,還沒到達頂峰,就因為自己不當的言行一下子糊了。事件起因就是他在社交平台上轉發了疑似“港獨”的推文,並且對女友發送、轉發破壞中國主權的推文視之不理默認支持。這樣又當又立的行為讓大家頓時火大,脫粉速度堪稱第一人,而他在事情發酵後的幾個月後才姍姍來遲道歉。
總的來說,大家都喜歡看帥哥美女營業、唱歌跳舞演戲,但做藝人時時唯絕刻刻要記住,什麼是你該碰的,什麼是不能碰的,超越別人底線還想假惺惺作態,就別怪別人不買賬,學會尊重其他國家主權和民意,是對外務工的一門必修課。
D. 林徽因陪同訪華的泰戈爾時,聽到他誇哪位美女作家
1924年5月,詩人泰戈爾在訪華時期,負責全程接待的兩個年輕人,是林徽因和徐志摩。
按說,才貌雙絕的林徽因,在當時便如女神一般受人推崇。但是泰戈爾在訪華的過程中,卻對另一位女子贊不絕口。並評價說那位女子的才氣,比起林徽因有過之而不及。
其實,不僅泰戈爾誇贊她,魯迅、徐志摩等人都對她的才華多有誇贊。
那麼,她是誰?為何大家都如此認可她的才華呢?
(泰戈爾訪華舊照)
當時,齊白石等所在的北京畫會成員,正准備在凌家的書房開會。
事前,在得到齊白石等人的同意後,凌淑華邀約與泰戈爾相偕訪華的一位畫家赴會。
沒想到,姍姍而來的不僅有那位畫家,還有泰戈爾。與之陪同的正是徐志摩和陳西瀅。
時年24歲的凌淑華年輕氣盛,對泰戈爾直言,今天這是畫會,敢問您會畫畫嗎?
旁人正要制止凌淑華的放肆,沒想到泰戈爾竟從案子上拿起一支筆,在准備好的檀香木片上,畫起了佛佗和蓮葉來。
當然,在這次畫會上,凌淑華也展示了她無與倫比的才學和繪畫上的靈氣。
所以在畫會結束後,意猶未盡的泰戈爾,才會對凌淑華的才氣感嘆不已,於是就有了前文的那番高度評價。
事實證明,泰戈爾的確是很有眼光的。凌淑華在繪畫和文學創作上,的確都非同凡響。
她墨跡淡遠,秀韻入骨的畫作,深受國內外名家的好評。她的畫作先後被別國博物館收購保存,甚至英國大藝術協會也曾向她借畫,用於國際藝術活動乎敗上的展出。
同時,凌淑華的小說很有特色。大家普遍認為她的風格有異於冰心、蘇雪林等閨秀派,是一種新派小說的風格。
此外,凌淑華的英文小說《古韻》在國外一經出版,便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這讓她在國際文壇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E. 驚艷的湖州女作家群
湖州,是個很獨特的地方,適合頤養,適合吟詠,適合人文理想的生根、發芽。 湖州英才獨眾的文化積淀形成了湖州人從古至今對精神享受的追求,進而形成了湖州人獨特的氣質。
網路長篇小說改編的《甄嬛傳》的作者吳雪嵐(網名「流瀲紫」)名動全國,《絕戀大清》在紅袖添香網上暴熱,湖州美女作家以一種罕見的姿態,朵朵金花橫空出世,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所熟悉。
我們熟知的《天下糧倉》、《汗血寶馬》、《一江春水向東流》、《玉卿嫂》、《孔雀樹》等一大批知名的影視劇作,無不是影視「女湖軍」的成果。近年來,飛天獎、金鷹獎被這個團隊屢屢斬獲,在全國也屬罕見。
經濟有時可以一蹴而就,但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淀可不是二三十年可以積出來的。湖州的文化軟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彰顯出來了。全國百強前十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可以超越湖州,但文化積淀卻是短期內無法逾越的。
湖州是一個讓人住下來就不肯走的地方,與湖州有過淵源的那些文人,在他們作品的字里行間,總能找出濕潤的、原生態的「江南味」。
《茶經》里那種溫婉含蓄、娓娓道來的行文自不用說了,再比如『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句子,裡面有太多湖州的影子。
去湖州的街道上走走,那江南水鄉特有的人文氣息至今仍深深地蘊藏在小巷古宅中,讓人割捨不下。湖州清氛源遠,韻致流長的文化內涵孕育了湖州人「文氣、靈氣、大氣、和氣、豪氣」的性格特點。
而今的「女湖軍」作品取得的一些成就,離不開其先天的文化基因。深厚的家庭文化背景,是她們不可多得的優勢。那些作品,都是對文化的一脈相承。
細細來看女作家的成長歷程和取得的成績,給我們的驚訝著實不小。與前輩們僅僅靠一支筆和個人見識寫東西不同,她們都是有很高文化基本功和文學素養的新一代。湖州女作家群有中國作協會員、浙江省作協會員,她們的學歷背景涵蓋了工學博士、文學學士和在讀大學生。她們中的大多數都有著一個文化氣息極濃的家庭,或者父母本人平常就愛舞文弄墨、或者長輩從小就注意培養她們的文學水平、或者家庭成員本身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化界人士。
她們的文字也各有所長,表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吳雪嵐、吳瑜等人更多吸收了新興網路文學的營養;潘無依、朱思亦等人則紮根於當代主流文學的土壤;茅立帥、黃璐葉丹等人的題材源自校園,充滿了青春陽光和少年人的思考;錢好則堅持維護著古老文學的傳統。再如潘無依詩歌的跳躍、朱十一小說敘述主體的分解、流瀲紫和錢好優雅的語言、黃璐葉丹和黃慕秋編織故事的能力和吳瑜的悲劇意識等,都是值得一提的特點。
吳雪嵐的暢銷書《後宮·甄嬛傳》,發行量達50萬冊。黃慕秋一開始創作城市類小說故事,當年就斬獲《南風》雜志新人佳篇獎;潘無依先是在《收獲》雜志發表長篇小說《群居的甲蟲》,後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去年出走的貓》,且已有多篇詩歌、散文被翻譯到國外;朱思亦迄今已有多部長篇小說出版,各類體裁文學作品發表……
粗略估計,如今活躍在文壇上的小有成就的湖州籍年輕女作家共有20多位。比如湖州女孩潘亞君(網名「江南清秋月」)的長篇小說《絕戀大清》在紅袖添香網上連載銷售,被多家出版社看中;工學博士生張欣15歲就開始發表作品,有多篇武俠小說散見於《名俠與大探》等雜志,發表詩歌、小說、散文百餘萬字,還翻譯出版傳記文學《泰格·伍茲傳》。她們的作品風格多樣、想像奇特、意境深厚,其疏朗的文體十分適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確實,能詩擅文的江南女子秀美細膩,更如一片雲,一段夢,惹人遐思。而當這沾染了一段詩意的夢突然以井噴的形式在我們面前出現時,那就不得不受人矚目了。
她們一直紮根在湖州深厚的人文底蘊中成長,重要的是,湖州的人文氛圍對女性的包容、鼓勵和支持,讓她們的寫作有了表達自由天地和揮灑才情的自信。
當今社會女性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與男性同等的教育,文學與女性本身內在的細膩氣質很好的貼和。這種情況在湖州這個安逸的魚米之鄉特別典型,所以眾多女作家井噴成了不是巧合的巧合。
她們的文學創作大多成名於網路,還有的則是從「新概念作文」和「浙江少年文學之星」等徵文大賽中脫穎而出。雖然青春年少,但她們卻已成為中國文壇最具活力最具人氣的一批嫩芽,在中國的「80後」作家群體中佔得先機。尤其可貴的是,她們是一群職業作家,發表的作品沒有一個是自費出版。都是因其社會影響和寫作能力而被出版機構看中,說明了她們在文壇的競爭優勢。
湖州的文學創作後繼有人,無論是這年輕女作家群的作者,還是他們的作品,給人一種風起雲涌的感覺。在建設文化大市的車道上,湖州正踩緊油門,加速前進。
F. 美國著名女作家有誰
美國著名女作家有梅·薩藤、瑪格麗特·米切爾等。
1、梅·薩滕是美國頗有聲譽的日記體作家、小說家和詩人。在她創作的二十多本小說中,受到評論界好評的有:《祖父的出生》(1957)、《小屋》(1961)、《斯蒂文斯夫人聽到美人魚在歌缺跡穗唱》(1965),《愛之種種》(1970)、以及《今日留戀》(1973)。她的小說著重刻畫集優缺點於一身、具有發展潛力、追隨自己意志而生活的人物。在不同體裁的創作中,梅·薩伏卜滕認為自己首先是位詩人。她的詩歌內容涉及廣泛,形式多樣,主題多是反應大自然,尤其是園藝種植,如痴州喊如醉的愛情,失戀後的痛苦,永恆的進展變遷,對音樂藝術的傾心以及心靈對沉默孤獨的需求。除了寫詩和創作小說外,她的非小說創作在美國文學領域里卓有成效,尤其是她的日記體文學作品頗為引人矚目,也正是因為她的日記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在美國文學史中享有「傑出的日記體作家」的美譽。
2、瑪格麗特·米切爾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因長篇小說《飄》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飄》為瑪格麗特米切爾帶來了空前的名聲與財富,卻也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她曾希冀的寧和生活,從此一去不復返。實則瑪格麗特已在作品中抒發了這樣的無奈,人們無法選擇生活帶來的痛苦,卻可拍一拍身上的土。
G. 泰戈爾訪華時,除了陪同的林徽因外,那位被他贊揚的女作家是誰
1913年,52歲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一時間整個亞洲掀起了一股泰戈爾熱,不少國家的文學大師都想要邀請泰戈爾去他們那裡講學,就連當時的民國政府也不例外。泰戈爾一生來過中國三次,除了第一次是受文學大師蔡元培、梁啟超等人的邀請來華講學的,其餘兩次都是以私人身份來拜訪自己在中國的好友徐志摩的。
等到泰戈爾訪華時,她以燕京大學代表之一的身份加入到歡迎泰戈爾訪華的隊伍中。在邀約泰戈爾前往某個畫會時,凌淑華憑借著自己無與倫比的才學和繪畫上的天賦讓泰戈爾都感到驚嘆,等到畫會結束後,意猶未盡的泰戈爾,對她贊不絕口,認為她的才華和林徽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H. 女作家簡墨去哪裡了
據最近磨悉的消息報道,女作家簡墨最近前往了海外一些國家旅行。具體而言,她去了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地方,例如英國、法國、西班牙、日本等等。在旅行中,她不僅欣賞了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文化,還參觀了一些博物館和藝術展覽,進一步開拓了自己瞎沒乎的寫作靈感與素材來源。
簡墨作為一位非常著名的現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多次獲得了文學獎項,並且備受讀者和評論界的好評。她的文筆優美,思維精湛,能夠深刻地揭示人性及社會問題。因此,她的旅行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寫作注入新的靈感和生命力,同時也可以更加深察悔入地研究和探索其他文化的特點和思維方式,以及對比和反思自己的文化傳統。
總之,簡墨的旅行是一個充滿藝術、文化和心靈體驗的過程,將對她的寫作產生積極影響。我們期待她回來後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加優秀的文學作品!
I. 《喜福會》時隔30年拍續集,探索新一代女性文化,原片講了什麼
《喜福會》時隔30年拍續集,探索新一代女性文化,原片是一部令人生出無限感慨的電影。解放前夕,四位女性從中國移居到美國,她們與在美國出生的女兒之間的恩恩怨怨,情感沖突,心理隔膜以及她們生活中的波折。
電影《喜福會》引發了廣大女性朋友對於在婚姻中體現自身價值,爭取到該有的尊重與則伍權利進行了深深的思考。也告訴了廣大女性朋友,想要自己的婚姻幸福,首先一定要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