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賽馬節有哪些活動
1、歡慶豐收
人們通過賽馬會娛樂身心,歡慶豐收,顯示年輕人的勇敢與剽悍,同時祭祀大地神和雪山神。其中以當雄和那曲兩地最為熱鬧,歷史也最為悠久。一年一度的那曲羌塘恰青賽馬藝術節,就是這個游牧民族最大型的節日之一了。「羌塘」藏語指北方草原,藏語「恰青」則是例行的意思。
2、戀愛的盛宴
賽馬節也是一個戀愛的季節,委婉的漢族人習慣將之視為「浪漫」。因此,說牧區人看重賽馬節的程度超出過藏歷新年一點也不為過。賽馬節之前,方圓幾百公里各鄉各地的牧民們便帶著帳篷,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佩戴齊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寶飾物,於花海似的草原中一路踏歌而來。
3、競技
一座座帳篷一夜之間便擠滿了那曲賽馬會場四周,直至連成一片蔚為壯觀的「城市」。物資交流,文藝匯演,各種民間體育如拔河、跳遠、抱石頭等以及與宗教有關的活動的舉行令這城市實有其名。
4、祭奠天神,懷念先賢
同世界眾多游牧民族一樣,藏族和馬情深意長。傳說中馬是天上的神鳥與地上的猴子(一說為湖中大魚)結合而生。縱馬揚鞭之時,確有御風飛行之妙。藏族大學者薩迦班智達也說:裝扮座騎豈不美於主人。
在藏北,牧人們深知擁有一匹好馬的具體意味。和人一樣,馬需要榮耀。所以,賽馬節也可以說成是馬的節日。特別是在牧區漫長一年的日曬風吹之後。當然,賽馬的淵源遠不於此。但那一朝發跡迎得美人歸的格薩爾故事,卻必是這其中原因之一。
5、賽馬英雄的榮耀
早在賽馬會之前好幾個月,參賽的馬便不再使用而投入訓練。起初每隔7天練跑一次,練跑後用涼水洗澡,以增強其抗寒能力。臨近比賽時每天練跑兩次,再沐浴一次。沐浴後用羊毛氈包裹全身保暖,同時喂精心調制的冰糖山羊奶,照顧得比嬰兒還要經心。
草原賽馬分長跑、短跑、跑馬射擊、馬技等項目,長跑又有大跑、小跑、走步3種。長跑距離大約310公里,馭馬者多為十來歲的少年,因身輕不影響馬的速度。馬都是光背,最多鋪一張薄毯。
開賽之前,一位草原上年高德劭的喇嘛給所有的騎手加持祝福。槍聲響處,幾十匹或者上百匹藏北馬風馳電掣般地沖向終點,兩邊有成千上萬身穿節日盛裝的牧人為騎手吶喊鼓勁。
賽馬冠軍往往能得到一匹馬或者相當一匹馬的錢,當然他更多的是獲得榮耀,人們所獻的吉祥哈達會將他和他的賽馬淹沒。同部落或者牧場的人還會把他抬起來,牽著優勝的馬在節日的人海里歡呼著遊行。他和他的馬將很快名傳藏北,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受到貴賓似的款待。
最後一名也會得「獎」,人們在他的脖子上掛串馬糞,譏之為「拾馬糞的」。
6、草原的完美生活展示
馬術表演者多為技藝嫻熟的成年騎手,他們俯傾在馬鞍上,一邊任馬賓士,一邊撈取擺在地上的哈達、錢幣。另有點煙的,前一位把火絨草打著扔在地上,後一位嘴銜一尺長的煙管,猛然俯身撈起火絨點燃煙管,然後揚揚自得地環顧左右抽起煙來。
還有跑馬射擊,場地一側栽一溜靶子,騎手執槍催馬,從另一側馳進靶區。他們用右手在頭頂轉槍,又從身後換左手接槍繼續旋轉,接著大吼一聲「格-嘿-嘿!」瞄準靶子放上一槍。又朝第二個靶子射一箭;在第三個靶子上刺一刀。「格-嘿-嘿!」之聲和槍聲、蹄聲轟鳴一片,使人激動不已。
賽馬會同時還是牧民財富的展示會,牧民們大都用出售畜產品和蟲草、貝母、麝香等的收入製作華麗的帳篷,購買服飾打扮妻女;在帳篷上繪制金魚、海螺、勝利幢、福瓶、蓮花、吉祥結、法輪、傘蓋吉祥八寶,並且高插五色經幡。
7、物資交流
賽馬會又是物資交流會,扶老攜幼的牧民們搭起密密麻麻的帳篷,出售自己生產和采擷的肉類、酥油、湖鹽、蟲草、貝母,並且買進整整一年需要的生產生活用品。
到下午,歌聲、鼓聲、歡叫聲仍回盪在那曲草原上空。牧民們做出香噴噴的酥油茶。賽馬會結束,他們騎著裝飾美麗的馬,趕著馱滿物資的氂牛,歡天喜地地回到自己的牧場。
B. 賽馬節表現了怎樣的精神
賽馬節唯指消上通過賽馬手輕盈快速有力的身子和逗慎馬兒風馳電掣一般的速度,體現出賽馬手堅指知強、果敢、一往無前的精神。
C. 賽馬運動員總是戴著帽子,這是為什麼
英國皇家賽馬會(Royal Ascot)是英國貴族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但這場體育盛事最精彩的可能還是名媛們帽子的「爭奇斗艷」,因此也被戲稱為「帽子博覽會」。如果你沒有一頂像樣的帽子,是沒臉去參加的,而且,你的帽子一頂得夠資格!
首先,帽子的帽檐不要太大,如果太大不僅會影響後排觀眾觀看的視野,也會分散賽駒的注意力(因為馬的視者叢虛野非常寬廣)。其次,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穿衣尺碼來選擇合適的禮帽,選擇能夠修飾你臉型的帽子形狀,並且帽子的邊緣不能超過你的肩寬。
同樣承襲了英國的傳統,德比賽馬會也有嚴格的著裝要求,嘉賓們必須身穿正裝出席,尤其是女士必須佩戴禮帽,所以賽馬會現場也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帽子「斗秀場」。
還有的靈感取自高定秀場的蝴蝶帽,這種斑斕而沉鬱的風格在鬼才麥昆和老頑童高緹耶的定製秀里都出現過,不過這位戴的是簡化版的,創意不錯,首燃至少在一片花海中很亮眼。
D. 818事件是什麼
818,網路流行詞,意為八一八,主要指八卦某方面信息。出自天涯論壇,意為八卦,最早為拔一拔某人的八卦,後簡寫為818,並代指八卦。
下面是引申意思一說:在粵語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處搬弄是非、饒舌,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到處挖掘明星的隱私廣而告之,所以,這樣挖出來的新聞被稱為「八卦新聞」,另一說好像追溯得更遠,更能體現八卦精神。
(4)中國美女賽馬節擴展閱讀:
台灣演藝圈以「八卦」表示外國的gossip一詞,應該是由台灣藝人曹啟泰開始當時他用這個詞應該是「八婆」一詞的演變。
八卦這詞的由來也蠻好玩的,據說是當年香港gossip雜志有露點照片時就拿個八卦小圖案在那個"點"上 (台灣好像是用星星還是愛心的樣子)久而久之就把八卦當gossip的代名詞了。
「八卦」最初應來源於粵語,指一種不無煩瑣主義的生活態度,凡事都要卜卦,故「八卦」在粵語中的全稱是「諸事八卦」。
「八卦新聞」,則由「八卦」直接衍生而來,相當於英語之Gossip或Fluffy News。此外還有這樣一種說法,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報刊爭相刊登美女裸照,因受制於法律和社會道德,不得不在裸照的「三點」位置貼上一個「八卦」圖案,相當於後來的「馬賽克」,「八卦新聞」遂由此而得名。
E. 賽馬節.火把節.花山節.潑水節.≡月≡歌會,是幾月幾日。
藏族賽馬節:在所有的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藏族的節日民俗中,賽馬常以主題的形式在節日中顯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對馬的濃郁感情基礎之上的藏族人民,創造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賽馬文化。
蒙古族賽馬節(818賽馬節):科爾沁左翼中旗是科爾沁草原的核心地帶,是我國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縣,是孝庄文皇後的出生地,是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鄉。這里的人養馬、愛馬、懂馬,每年的8月18日都要舉羨判仿行賽馬節,賽馬節就是草原的那達慕,人們在這里娛樂休息,享受賽馬帶來的快樂,賽馬場也成了愛馬人尋覓良駒的好地方。賽馬會還有射箭,摔跤等項目。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1]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雲南民族村將舉辦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節——最牛民族村」為主題的原生態火把節狂歡活動,市民不用長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態的彝族風情,參與到精彩紛呈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中。
花山節,又叫"跳場"、"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東北、滇南、川南一帶苗族的傳統佳節,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在每年5月1日前後舉行。四川的興文縣一帶,雲、貴、川三省毗鄰,苗族同胞集中,人們跨省前來參加,人數常達數萬人,規模盛大,萬眾歡騰。屏邊苗族自治縣舉行的花山節規模也很大,文山、馬關、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趕去參加。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德昂族
德昂人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
傣族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西雙版納及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霉」(死的意思)。人們認沖辯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發、不幹活。大家去趕擺、兄纖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幹凈,要沐浴、洗頭、理發、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臟東西統統送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里,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三月初三。其中以壯族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廣西」,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 三月三將廣西壯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國際舞台,每年三月三廣西全區人民享有兩天假期。
三月三古稱上巳(sì)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農歷三月三日。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壯族最古老的情人節,古代壯鄉(包括受壯文化影響的壯區各族)少年少女趕歌坡,拋綉球,「山歌傳情,綉球傳愛」。壯族人也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農歷三月初三,清明過後,草長鶯飛,柳綠花繁。溱水與洧水交匯的河邊,一犁杏雨幽幽,三徑桑雲淡淡,萬物萌動,春情勃發。河水對面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消災除邪的祓禊儀式,青年人在河邊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戲。這時一對少年男女踏著柔軟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蘭花,心領神會地踱到河邊,走到一起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歷「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將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確定後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三月初三、初四放假兩天,全區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區放假兩天,與周末湊成4天小長假。
2016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因為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湊成4天小長假。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當地漢、瑤、苗等民族的重要節日,在廣西各族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春節。每年,廣西12個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採取不同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佔全區總人口的54%。
F. 2020理塘賽馬節是什麼時候四川理塘賽馬節活動介紹
最近因為丁真而慢慢被大家認識的理塘是不是很想去看看呢?而理塘的賽馬節大家也許會很感興趣,畢竟丁真珍珠的實力大家確實很擔心,但是其實賽馬節有一些項目是分大小馬的喲,今年的賽馬節已經過去了,但是還是可以了解一下2020年的賽馬節。
理塘賽馬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理塘的賽馬節,在這一天,康巴漢子們會穿上代表自己身份的民族服裝,騎上自己親手喂養的馬兒,在草場上肆意賓士。
不久前,有網友還曝光了一則理塘的賽馬視頻,場面驚心動魄。在賽馬過程中,一不小心隨時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一開始馬兒就全力奔跑,漢子們坐型碰在馬背上連韁繩都不拉,等馬兒速度提起來之後,開始在馬背上做高難度動作。
只見康巴漢子們開始時都是甩著長袖,整個人都非常興奮地歡呼著,像是要起飛的感覺,等馬兒跑出一段距離後,就突然彎腰做仰卧起坐,上來下去,如此反復,然後重新回到馬背上,評委會根據動作的完成度來打分。
2020年理塘賽馬節介紹
一、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20年7月27日-8月2日
地點:主會場理塘縣多旺塘
分會場理塘縣八·一賽馬場
二、比賽項目、馬匹分組
1.場地賽分為10000米速度耐力賽畝租轎(分大馬組和小馬組)、5000米速度耐力賽(分大馬組和小馬組)、3000米速度賽(分大馬組和小馬組)、5000米走馬賽(分大馬組和小馬組)、3000米走馬賽(分大馬組和小馬組)。
2.山地賽分為中國馬術協會耐力達標賽(理塘站)和30公里山地越野賽。
3.傳統馬術賽分為賽馬拾哈達、賽馬射箭、賽馬吾多、馬上技能(老呷糾)、馬上技能(新呷糾)。
4.按照比賽項目,場地賽以馬匹肩高度分大馬和小馬。其餘項目不區分大小馬。
速度耐力馬肩高136cm及以下為小馬,136cm以上為大馬。
走馬肩高138cm及以下為小馬,138cm以上為大馬。
三、報名地點、時間及聯系人
1.報名地點:八一賽馬場
2.報名時間:7月22日上午10點起--7月25日下午17點截止。
3.聯系人:桑批(理塘縣賽馬協會會長)
電話:13508296558
四、參賽資格及報名要求
1.提供馬主及騎手政審文件。參加比賽選手必須與報名政審選手一致,方可參加比賽(由參賽選手及馬主在當地公安機關開具政審證明)。
2.提供有效的馬匹和騎手意外傷害保險憑證(保險日必須為比賽當日有效),並與理塘縣賽馬協會簽訂免責協議書。
3.報名時需馬主、騎手攜馬匹至八一賽馬場現場報名,由理塘縣賽馬協會測量馬匹肩高後方可報名,一律不得代報並需提供馬主、騎手、馬匹基本信息及照片。
4.參賽選手號碼由報名先後順序排號,不得更改,馬閘位將在現場報名時抽簽決定。
5.所有參賽人員必須提供14天旅居史及當地縣級醫院及以上醫療部門出具的健康證明或健康碼。
6.比賽馬匹不得使用激素類、興奮劑等葯品。比賽後對所有獲獎馬匹進行檢測,如有類似情況將取消比賽成績,並列入理塘縣賽馬協會黑名單,終身不得參加理塘縣舉辦的任何賽馬活動。
7.由於民族傳統馬術賽為新增項目,僅理塘縣籍人員可報名參加。
8.報名時間一經截止,不得再報。
9.中國馬術協會耐力達標賽(理塘站)詳情見中國馬術協會公告。
五、報名收費
報名費按項目收取。山地越野賽迅肆報名費300元,10000米速度耐力賽報名費800元,5000米速度耐力賽500元,3000米速度賽300元,5000米走馬賽500元,3000米走馬賽300元,其餘項目不收取報名費。
六、獎項設置
1.速度耐力賽及走馬賽,參賽馬匹20匹及以下取前3名,21匹及以上取前5名,頒發獎牌+獎金。
2.山地越野賽,參賽馬匹20匹及以下取前5名,21匹至30匹取前8名,31匹及以上取前10名,第一名頒發金馬鞍+獎金,其餘獲獎選手頒發獎牌+獎金。
3.民族傳統馬術賽各項目取前三名,頒發獎牌+獎金。
註:此次賽馬活動獎金豐厚,可電話咨詢理塘縣賽馬協會會長桑批(聯系電話:13508296558)。
活動流程表
G. 賽馬節有哪些活動
艾瑪節的活動肯定就是在意賽馬呀,去吃肉啊,這樣才特別爽吧。
H. 818是什麼意思啊
是網路流行詞,意為八一八,主要指八卦某方面信息。
源自於娛樂新聞中那些有緋聞的明星,把的他們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找出來並告訴大眾。一開始流行於天涯論壇,意為八卦,最早為拔一拔(扒一扒,找一找的意思)某人的八卦。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報刊爭相刊登美女裸照,因受制於法律和社會道德,不得不在裸照的「三點」位置貼上一個「八卦」圖案,相當於後來的「馬攜攜賽克」,「八卦新聞」遂由此而得名。
(8)中國美女賽馬節擴展閱讀
818相關節日
1、中國創業服務節
每一年的8月18日,」八一八」與「發一發」諧音,寓意中國創業服務節的所有參與者消亂都可以共享該節日的紅利,也寄寓了中國創業者和創業服務商們都可以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2、蘇寧易購818發燒購物節
每年的8月18日,是蘇寧易購的周年慶典日。從2010年開始,在每年的8月份,蘇寧都會圍繞O2O全渠道經營,在PC端、移動端、門店端、TV端、自助終端等多渠道推出一系辯橋伏列的優惠活動和服務體驗,全面讓利和感恩消費者。
818被業界認為是蘇寧轉型由彎道進入直道的標志性事件。按照蘇寧的規劃,要把818打造成為與天貓雙11、京東618並駕齊驅的電商三大節之一,藉此蘇寧易購也將持續鞏固和強化一線電商品牌的行業地位。
3、蒙古族賽馬節(818賽馬節)
科爾沁左翼中旗是科爾沁草原的核心地帶,是我國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縣,是孝庄文皇後的出生地,是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鄉。每年的8月18日都要舉行賽馬節,賽馬節就是草原的那達慕。
I. 火把節,賽馬節,雪頓節,葡萄節都是哪個族的節日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賽馬節-賽馬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閑暇之餘的集會,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藏族的賽馬節有很多,如藏北賽馬節,江孜達瑪節,康定衡搭攜賽馬節,盤坡賽馬節,天祝賽馬節,當雄賽馬節,定日賽馬節。賽馬節並不是藏族獨有,還有蒙古族賽馬節。
雪頓節又叫曬佛節,是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藏族人民的傳統宗教節日,大都在藏歷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舉行,具體日期各地不盡相同。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
葡萄節有很多,如:
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是為紀念絲綢之路開通2100年而舉辦的。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長達4000多公里,僅在新疆境內就2000公里長,南、北、中三線橫貫新疆全境。
青島大澤山葡萄節原為平度市大澤山區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財神節」(農歷七月二十二日),相傳源於唐朝初年。1987年,大澤山鎮政府與當咐伏地實際相結合,更加富有現代文明精神和地方特色,引導演變為「葡萄節」。經過前二十一屆精心"雕琢",而今已成長為在國內外頗有影響力的"節慶品牌"。每年葡萄節到來之時,八方賓客齊聚平度品嘗葡萄、暢游大澤,使珍珠瑪瑙般的大澤山葡萄充溢著濃郁的文化色彩。1988年,著名詩人賀敬之來到大澤山並欣然題枝信詞:"寶石異域,葡萄仙鄉"。許多到過大澤山的文人名流,寫下了無數優美篇章。
大圩葡萄節是合肥市包河區大圩葡萄專業合作社積極的爭取上級政府的幫助,舉辦每年一屆的葡萄節,對大圩葡萄進行宣傳,擴大大圩葡萄的知名度。在葡萄節期間教育社員依法生產經營,文明待客、積極開展互幫互學、相互促進,共建和諧大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