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克勤演唱會上為《月半小夜曲》拉小提琴的穿一襲白衣的小蘿莉是誰
02年演唱會DVD的小女孩 Ellie Cheung Ting Yung,她姐姐 Tom Cheung Ting Wai 也是拉小提琴的
Ⅱ 家裡擺放陶瓷美女拉小提琴擺件好嗎
還不錯。
1、陶瓷美女拉小提琴擺件造型精美,工藝細致,可以增添室內裝飾的美感和藝術氣息,讓家居更加溫馨、雅緻,陶瓷美女拉小提琴擺件可以被升念視為一種藝術品,李拆具有一定的收藏和升值潛力。
2、陶瓷製品本身比較容易碎裂,如果不小心摔落或者撞擊,就會導致損壞和影響美觀度,哪笑棗因此,在選擇擺件時需要注意材質和製作工藝,盡量避免碰撞和摔落。
Ⅲ 在vtas的mv Lucia Di Lammermoor 中那兩個拉小提琴的美女叫什麼名字
拉美莫爾的露西亞(Lucia Di Lammermoor)
節選自多尼采蒂的義大利歌劇詠嘆調《香燭已燃起》,歌曲後半部穿插了 節奏明快的《女神之舞》。電影《第五元素》中的歌曲,原唱阿爾巴尼亞女高音Inva Mulla Tchako。
那兩個拉小提琴的美女士俄羅斯有名的振動組合
Ⅳ vitas的歌mv里有兩個女的拉小提琴的叫什麼
俄羅斯小提琴雙美組合「振動」(Vibration)
兩個美女一個叫蓮娜,一個叫維卡。她們的天才和修長的美腿成正比,是一對技藝高超的小提琴演奏家,她們運用現代小提琴技法完美演繹古典傑作,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她們的歌唱也很有魅力,嗓音特別優美。
強烈推薦她們的夜曲 .
Ⅳ Titas 那首《拉莫美爾的露琪亞》MV中 拉琴的兩個MM是誰 那有她們的資料
她們是義大利小提琴美女旅亂祥vibracia組合
她們陪正的官網:http://vibracia.ru/
音頻下載:http://vibracia.ru/index.php?m=audio
視頻下載:http://vibracia.ru/index.php?m=video
圖片下載拆搏:http://vibracia.ru/index.php?m=video
希望能幫到你哦!!
Ⅵ 周傑倫女兒拉琴照和前世情人MV一樣,二者的相似度到底多高
相信一提起周傑倫,大家都是非常去洗呀這位歌手的,因為這位優秀的歌手在這些年來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雖然發布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少,但這並不妨礙走我們喜歡周傑倫。尤其是在這段時間,周傑倫的妻子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自己的女兒拉小提琴的照片,而從這張照片悉孝中,我們可以看到,周傑倫女兒拉小提琴照片的背影,和周傑倫的mv中的場景簡直是一模一樣的,可以說兩者的相似度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
周傑倫從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到現在成長為一位父孝陸基親,這一點對周傑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歷程,但同巧謹時也讓周傑倫明白了作為一位父親的責任。不過從周傑倫女兒的表現來看,周傑倫對自己的女兒真的是非常的關心和非常的愛護,希望這一家人以後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好。
Ⅶ 中國有一個拉小提琴的,女的,在演奏時很有激情的那個人是誰(長發)
陳美
姓名:陳美
國籍:英國
出生地:新加坡(4歲移居倫敦)
生日:1978.10.27
最早的音樂課程:1982年(3歲)的鋼琴課
最早的小提琴課程:1984年(5歲)
首度與樂團合作的音樂會:1989年(10歲)與愛樂管弦樂團
首度國際巡迴:1991年與倫敦莫札特合奏團的演出
1989年,10歲的陳美在倫敦與愛樂樂團合作舉辦演奏會,在英 國引起震動。BBC一台稱其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年輕小提琴家"。
1991年,與莫札特合奏團合作舉辦了她第一次世界巡演。
1990年~1992年,完成三次錄音錄制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和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海飛茲、帕格尼尼等大師的小提琴作品。
1995年2月EMI推出專輯《Violin Player》,在全球25個國家極為暢銷。
1995年11月陳美為專輯《Violin Player》(小提琴玩家)前來上海宣傳。
1995年6月30日,陳美在英國倫敦皇家阿爾波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舉辦"紅色激情之旅"(Red Hot Tour)音樂會。
1996年推出古典專輯《Classical Album 1》,打破古典藝人音樂專輯銷售最快紀錄:兩周內售出50萬張。
入選《人物》雜志"全球50位最美麗人物"
1997年,在古典及流行領域均獲獎:世界音樂大獎"最佳銷量古典藝人"(World Music Award)、"Nordoff Robbins Sliver Clef"國際大獎。
英國查爾斯王子、愛德華王子出席陳美在倫敦為皇室成員舉辦的音樂會。此前,愛德華王子曾以普通觀眾的身份專程前往阿爾波特音樂廳觀看她的演出。
1996年--1997年在33個國家,250個城市舉辦巡迴演出
舉辦多場戶外音樂會包括:紐約時代廣場戶外音樂會(站在計程車頂演奏),為此封鎖交通;觀眾達10萬多人的"7國首腦會議音樂會"(G7 Summit Conference Concert),史無前例唯一獲准在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前舉辦戶外音樂會,吸引眾多觀眾。
1997年6月30日,作為唯一外國藝人受邀參加由特區官方舉辦的"香港回歸音樂會"。在音樂會上演奏自己特別創作的"快樂谷序曲"。
1997年推出第二張古典專輯《China Girl》。專輯收錄了中國著名樂曲"梁祝"及為"97香港回歸"特別創作的"快樂谷序曲"。
陳美"阿爾波特音樂會實況"在美國迪斯尼(Disney)頻率播出打破美國現場音樂會收視率紀錄。
1997年推出流行專輯《STORM》(流行風暴)
1997年11月,應邀參加上海國際音樂節開幕式演出,並被譽為當晚演出最精彩藝人。
1998年1月,在倫敦唐人街參加當地華人社團慶祝農歷新年活動:在雷賽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舉辦戶外演出,吸引近萬名觀眾.
陳美是當今少數成功的前衛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她那狂野奔放的新新人類形象橫掃流行和經典兩界,征服無數年輕樂迷,那一把電子小提琴更是艷光迸射,可以狂飆出令人血脈賁脹的效果。其實,陳美的「離經叛道」形象在樂評界一直見仁見智,有人驚奇、有人激賞,也有人誓死難以接受。然而透過唱片公司標新立異的包裝背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陳美一身扎實的小提琴基本功。可反映出她對古典傳統作品的觸覺和修為,叫不曾深入了解陳美另一面的人大跌眼鏡。
Ⅷ 小提琴正確的拿弓姿勢 帶圖
大拇指略微彎曲,輕放於弓子凹口旁。
中指和大拇指幾乎形成一個環,搭在弓子上。
其它手指就輕搭在弓子上,注意要放鬆。
注意:練習右手持弓時左手給弓子施加一個支持力,以便右手能夠完全放鬆。
拉琴時右手食指略微施力,小指在演奏時只需輕坦唯搭在弓子上,甚至當拉很輕的曲子時,或是女生在演奏較溫柔的曲子時有時小指都可以離開弓讓物培子。
拉琴時右手要放鬆,不然拉螞旁出來的音會很難聽。
下面是右手持弓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Ⅸ 為什麼網上拉小提琴的姿式是反拿琴的
這是因為拉琴時,用手機自拍的,而又沒有對手機的鏡像進行消除,所以發布的視頻或者照片我們看起來就是反的。這是完全能消除的,一是在手機相機裡面進行設置,二是發布時通過相關軟體進行設置。
Ⅹ 誰拉小提琴最好
1.帕格尼尼(Pagenini 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義大利小提琴大師、作曲家。出生在義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亞那。父親是小商人,沒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愛音樂,是一個吉他和曼陀鈴業余愛好者。父親教他彈曼托林並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後又與熱亞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習。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跡擾春樂才能,不論什麼曲子,他立刻能輕松地演奏出來。同時他還學習作曲。八歲就寫小提琴奏鳴曲。11歲,在熱亞那舉行公開演奏會,獲極大成功。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歲時,當時法國著名小提琴家魯道爾夫•克魯采爾,也就是貝多芬寫的《克魯采爾奏鳴曲》所獻給的那個人,聽了他的演奏時被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後,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李賣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表現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響了後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調協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軍隊奏鳴曲》、《拿破崙奏鳴曲》、《愛的場面》、《魔女》、《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另外,還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種室內樂曲。1840年5月27日夜,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和「音樂之王」的人離開了人世,年僅五十八歲。
幼年即學琴,後去熱那亞和帕爾馬學習,九歲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十三歲旅行演出,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顯示出驚人的才華。
他的演奏將小提琴的技巧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為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影響了後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還將吉它的技巧用於小提琴的演奏,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由於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極少,絕大部分系去世後出版。作品有《bE大調協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等。
。
帕格尼尼的父親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商人,在帕格尼尼3歲時就開始教他小提琴演奏技巧,後來又讓他師從小提琴家塞爾維托·科斯塔學習。帕格尼尼8歲時便創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並能演奏小提琴家、作曲家布雷爾的協奏曲。9歲加入市立歌劇院的管弦樂團。11歲就登台演奏自己創作的《變奏曲》。12歲時把《卡馬尼奧拉》改編成變奏曲並登台演奏,一舉成功,轟動了輿論界。隨後又赴帕爾瑪,師從當時最著名的小提琴家羅拉和指揮家帕埃爾學習。返鄉後,每天大約用12個小時練習自己的作品。13歲開始在義大利北部旅行演出。1797年之後,他的琴聲又遍及法、奧、德、英、捷克等國。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曾使在病中的老師羅拉跳下病榻,自愧無顏為師。法國著名小提琴家羅多爾夫·克羅采聽了帕格尼尼的演奏,也為他驚人的技巧而目瞪口呆,甚至在日記中寫道:「猶如見到惡魔的幻影」。為此,人們也就把帕格尼尼的演奏稱作「惡魔的演奏」。
1800年那年,帕格尼尼無論到哪裡演出都大獲成功,收入頗豐,可是源源而來的金錢,又因他嗜賭的惡習而輸的精光。據說他父親也是個賭徒,有一次竟然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為賭注輸掉了。在帕格尼尼為演出無琴發愁之際,一位名叫皮厄·里沃隆的法國商人借給他一把瓜爾內里製造的名琴「卡隆珀」,這使演出大為增色,獲得巨大成功。里沃隆非常感動,對帕格尼尼說:姿耐「這把名琴就送給您了,但請切記千萬不可給別人。」 帕格尼尼感激之餘,一生遵守了這一約定。在他去世後,後人遵照他的遺囑將這把小提琴交於日內瓦博物館收藏。
1801年起的五年間,他忽然隱居起來,據說在練習吉他和務農,也有人說是為了與一位年長而富裕的寡婦之間的戀愛而躲避起來。此間,他完成了六首小提琴與吉他合奏的奏鳴曲。1805年,23歲的帕格尼尼復出赴義大利各地演出。他的演奏技巧又有了進一步發展,被拿破崙的妹妹莉薩·波拿巴·巴喬基聘為皮昂比諾的音樂指揮。三年合同期滿後,帕格尼尼的蹤影再次消失了。1814年再度復出,在義大利許多城市舉行演奏自己作品的音樂會。1828年維也納、1831年在巴黎和倫敦的演出均引起轟動。1833年定居巴黎。1839年去馬賽,然後去尼斯,並於此地去世。
帕格尼尼開拓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為名震歐洲的最著名小提琴家。他的演奏技巧高超,表情豐富,情緒激奮,如痴如醉,引人入迷。他常在音樂會上才華橫溢地即興演奏。為了炫耀技巧,他甚至故意弄斷小提琴上的一兩根弦,然後在剩下的琴弦上繼續演奏。他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幾乎懾服了歐洲所有的藝術家,如文學大師司湯達、巴爾扎克、梅涅、大仲馬,音樂大師肖邦、舒曼、李斯特等,聽過他的演奏無不為之激動不已。他對肖邦、柏遼茲尤其是李斯特等人的音樂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柏遼茲還應帕格尼尼之邀寫了一首突出中提琴的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獻給他。而帕格尼尼雖從未演奏此曲(可能是嫌技巧不夠輝煌),但仍然慷慨地增送給在生活困境中苦苦掙扎的柏遼茲2萬法郎。
帕格尼尼在藝術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卻備受疾病的折磨。他從小就病魔纏身,一生中幾度死裡逃生。46歲時,突然牙床長滿膿瘡,只好拔掉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病初愈,又染上嚴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兒子於是成了他的「拐杖」。1828年以後,他的演出越來越少。過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斷向他襲來,後來他的聲帶也壞了,成了啞巴,只能靠兒子按他的口形作翻譯來與人溝通,可見他一生的成就來得多麼不易。
湛,尤其是首尾兩個樂章遙相呼應,精彩迷人,無愧於它的標題《鍾聲》。作品1851年剛出版,李斯特就立即將它改編為同名鋼琴練習曲。原作與改編曲雙雙傳於後世,至今仍是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他還創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其他各種室內樂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