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古代姓氏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中國古代姓氏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5-10 15:05:37

❶ 古代女名人名字

唯美古代女子名字 柳瑟舞 楚螢萱 蘇櫻雪 曲華裳 魏蒹葭 魯瑤依
古雯菲 古靈兒 古逸雯 古蘊飛 古翰(翰林學士之意) 古悅~~ 古董兒 古雪喬
古美馨 馨:香氣
古碧琪 琦:美玉
古穎萱 穎:聰穎 萱:一種忘憂的草
古Z妍 Z:玉的光彩 妍:美玉
古若菲 菲:形容花草香氣很濃
古婧琳 婧:女子有才 琳:美玉
古涵逸 涵:包容
古瀅萱 瀅:清澈 萱:一種忘憂的草
女名:
若雨 (像雨一樣,詩意唯美)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凌薇(氣勢、朝氣都凌人,薇,祝她將來成為一代名人)
美蓮(美麗如蓮花一樣,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雅靜(優雅文靜)
雪麗(美麗如雪)
依娜(有伊人風采,娜一般指姑娘美麗,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晟涵( 涵:包容 )
夢舒 (舒:舒暢 )
秀影 (秀麗身影 )
海瓊 (瓊:美玉 )
雪嫻 (嫻:嫻淑 )
夢梵 (梵:清凈 )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
晟楠( 晟:光耀,熾熱 楠:堅固 (諧音勝男) )
歆婷( 歆:心悅,歡愉 婷:美好 )
思穎 (穎:聰穎 )
欣然 (欣:高興)
可嵐 (嵐:早上山中的霧氣 )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
媛馨 (媛:美好 )
h婷 (h:傳說中一種神珠 婷:美好 )
瀅心 (瀅:清澈 )
雪馨 (馨:香氣 )
姝瑗 (姝:美麗,美好 瑗:璧玉 )
穎娟( 穎:聰穎 娟:娟秀,秀美 )
歆瑤(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鈺琪 (鈺:寶物,珍寶 琪:美玉 )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靖瑤 (靖:平安 瑤: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Ot (O:形容女子嫻靜美好 t: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規 )
若Q (Q:飛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雲彩)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妍洋 (妍:美麗 洋:如海洋一般胸襟開闊 )
瀅瑋 (瀅:清澈 瑋:玉名 )
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的意思是祝願寶寶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伶韻 (靈氣逼人,韻味十足!)
思睿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清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
欣溶 (出自詩人晏殊的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菲絮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運》:「菲菲紅素輕,肅肅花絮晚」)
詩涵 (有文采且有內涵的女孩)
璇瀅(一個很有古典韻味的名字)
靜馨(寧靜而溫馨)
妙菱(讓人覺得活潑聰穎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靈象玉一樣美好)
雅媛 (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晨芙(早晨的荷花)
婧詩(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露雪(如露珠潔白剔透非常適合單純的女孩)
蕊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婉](婉寓意「和順、溫和」「]「寓意「美好」)
怡悅 (文靜宜人)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雲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古代女名人帶有蓮字,名字帶有蓮字的古代女子 潘金蓮,《水滸傳》中人物,《金瓶梅》進一步深化的人物。幾百年來,她一直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堪妖艷、 *** 、狠毒的典型。在中國道德觀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這就是潘金蓮。至後,極度演繹而活在戲劇舞台文學作品中,成為茶餘飯後的壞女人樣板。
在《金瓶梅》中,其經歷、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實,從而塑造成一個美麗風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慾無度的女人。潘金蓮是西門慶的第五房妾,最後死於武松之手。
然而潘金蓮的歷史原型和小說完全不同。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離武家那村不遠的黃金庄。她喜歡武大郎武植,經常接濟他,並與他私定終身。兩人結婚後和睦恩愛,養育了四個子女。

古代女詩人或者女名人的名字 要有意蘊 好聽 越多越好 謝道蘊。 東晉女詩人。 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安西將軍謝奕之女,著名政治家謝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聰明有才智,所作詩賦頗有名。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
柳如是。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
劉令嫻。南朝梁代女詩廠。生卒年不詳。劉孝綽妹,徐悱之妻.
蔡文姬。漢末女詩人。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蔡邕之女。博學有才辯,通音律。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
鮑令暉。南朝宋女詩人。鮑照之妹。
左芬。字蘭芝,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人,左思之妹,西晉文學家。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
薛濤。薛濤(770-832):字洪度。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於唐代宗大歷三年出生。
(就知道這么多了,不是都有別名。。。)

中國古代名人美女名稱 「女士」,源於《詩經》「厘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把婦女的頭飾遺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個女人。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後禮儀、典籍、文件工作官員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婦女的衣著裝飾,泛稱女性。多在小說、戲劇中出現此詞。《紅樓夢》第1回:「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學作品中常見此稱謂。《詩經周南關睢》:「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齡少女」,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絕代佳人」,指當世無雙的美人。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故對年輕美麗的女子總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麗人」、「玉女」、「嬌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稱。
「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j
「冶葉倡條」,指輕狂嬌艷的女子。
「軟玉溫香」,指溫柔年輕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古樂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之句。
美麗而堅貞的婦女被稱為「羅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婦女被稱為「無鹽」。
尊稱別人的女兒為「千金」、「令媛」、「女公子」。
稱別人的妻子為「太太」、「夫人」,此外還有「會閫」、「室人」、「令間」之稱。稱自己的妻子為「賤內」、「內子」、「內助」、「中饋」

古代名人名字 不知道樓主樓主要這個干什麼・・・・
伏羲 女媧 炎帝 黃帝 蚩尤 帝嚳 堯
舜 禹 啟 共工 太康 中康 後羿
少康 帝孔甲 劉累 成湯 武丁 辛追 紂
妲己 姬昌 姬發 姜子牙 嬴政 趙高
呂不韋 李斯 胡亥 項羽 范增 項伯
劉邦 呂雉 張良 蕭何 韓信 周勃
景帝啟 陳平 周亞夫 武駭徹 衛青
霍去病 竇嬰 李廣 王莽 更始帝玄
光武帝秀 獻帝協 劉備 劉禪 諸葛亮 關羽
張飛 趙雲 黃忠 馬騰 馬超 董卓
呂布 貂蟬 曹操 曹丕 曹植 龐統
典韋 許褚 徐庶 孫堅 孫策 孫權
周瑜 黃蓋 喬玄 司馬懿 司馬昭 司馬師
嵇康 阮籍 劉玲 向秀 阮咸 山濤
拓跋 楊堅 楊廣 李淵 李世民 武則天
魏徵 長孫無忌 房玄齡 尉遲恭 李靖 李治
褚遂良 狄仁傑 薛仁貴 虞世南 李旦 姚崇
宋Z 楊國忠 楊玉環 高力士 李隆基 郭子儀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維 吳道子 司馬遷
班固 班超 張騫 蘇武 比干 趙公明 范蠡
西施 王昭君 伍子胥 夫差 勾踐 安祿山
郭威 柴榮 趙匡胤 趙匡義 王安石 曾鞏
蘇洵 蘇軾 蘇轍 柳宗元 歐陽修 韓愈 寇準
呂蒙正 包文正 程頤 趙佶 韓世忠 岳飛
李綱 宗澤 趙構 葛洪 李聃 孔丘 孟軻
韓非 孫臏 龐涓 孫武 文天祥 成吉思汗
窩闊台 托雷 蒙哥 忽必烈 朱元璋 徐達
劉伯溫 常遇春 朱棣 鄭和 於謙 張居正
魏忠賢 朱由檢 李自成 袁崇煥 洪承疇 李圓圓
石達開 洪秀全 李清照 屈原 晉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 齊桓公 李商隱 陶淵明 俞伯牙
鍾子期 廉頗 藺相如 努爾哈赤 多爾袞 皇太極
鰲拜 玄燁 年羹堯 張廷玉 和| 紀曉嵐
劉墉 ......>>

古代有什麼名人的名字比較好聽? 溫庭筠 魚玄機 魚幼薇 褒姒 蘇妲己 蘇小小 西施 王昭君 伍子胥 夫差 勾踐 趙匡胤
蘇洵 蘇軾 蘇轍 程頤 孔丘 孟軻 韓非 龐涓 朱由檢 李圓圓
李清照 屈原 秦穆公 陶淵明 俞伯牙 鍾子期 廉頗 藺相如 皇太極
玄燁 張廷玉 胤G 左宗棠 慈禧 畢升 顏真卿 趙孟\ 唐寅
曹雪芹 裴迪 劉長卿 皇甫冉 孟郊 賈島 李商隱 晏殊 柳永 晏幾道 秦觀
李玉 辛棄疾 周密 關漢卿 子路 顏回 言偃 仲由 冉求 閔損
宰予 冉耕 子貢 南宮適 伏羲 女媧 後羿 少康 成湯 辛追
姬昌 姬發 李斯 呂雉 蕭何 衛青 霍去病 竇嬰 喬玄 嵇康 阮籍 向秀
褚遂良 虞世南 姚崇 楊玉環

誰知道古代有哪些女名人名字嗎?越多越好 花木蘭

古代的名人的名字有哪些寓意? 古人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名字有三部分組成:姓氏、名、字;例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關羽,名羽,字雲長;李白,名白,字太白;杜甫,名甫,字子美等等;姓氏有家庭決定,而名字一般是有父母或長輩來命名,具體來說,字是名的解釋和說明,還以屈原為例,名平,字原,原是平的解釋,其實它們是同意。根據《禮記》記載,古人在20歲之前都是有名無字,在這期間,皆以名稱之,而到了20歲這年,需要舉行成人禮,並取字,此後便以字稱之,不能再用名稱呼,否則變為不禮。

古代女子名人在磨難中堅強的有哪些 蔡文姬,卓文君應該也算一個,畢竟她老公找小三她也是想盡辦法挽留→_→……寫了個白頭吟,武則天,王昭君,呂雉在楚漢爭雄前期給項羽抓過去做人質最後還不是回來了,雖然呂雉後來做的事很殘忍但畢竟一碼事歸一碼事,這個你看著辦吧,如果不行就別加上去了。梁紅玉,李清照等等,凡是出名的女的,基本都有一段故事。

❷ 歷史上姓范的美女

范浣仙。
古代才女,鳳毛麟角。在鄂州,便有一位清代才女范浣仙,她就是中國古代才女中的一位佼佼者。浣仙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精通四書五經,善詩能文,明於制義。約23歲時,出嫁大冶金牛西畈人黃圓生。

❸ 古代有名的趙姓女子

趙姬(秦始皇生母)
趙姬(?―蘆帆前228年),趙國邯鄲人,秦莊襄王的王後,秦始皇的生母,與秦莊襄王合葬於西安。趙姬原為呂不韋的姬妾,後成為秦莊襄王的王後,其子秦始皇即位為秦王後,她成為王太後,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她為帝太後。她的真實姓氏已失載,「趙姬」一詞始於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故史家也稱她為趙姬。
趙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一卷中,前後記載也自相矛盾,先說「呂不韋娶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後面又說「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這里趙姬成了趙國大戶人家的女兒。

趙飛燕蘆掘(漢成帝皇後)
趙飛燕,漢成陪嘩核帝劉驁第二任皇後,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通常認定為宜主。漢成帝死後,漢哀帝繼位,趙飛燕成為皇太後。

趙合德編輯
趙合德(?-公元前7年),漢成帝劉驁寵妃,與姐姐趙飛燕同侍皇帝,專寵後宮,享盡榮華富貴十餘年,姐妹二人是中國歷史上傳奇和神話般的美女,各種史料中記載她們的事跡很多,評價大多為負面,認為她們是紅顏禍水。

❹ 四大美女西施姓什麼 四大美女西施的真實姓氏

1、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

2、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天生麗質、傾國傾城,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一詞,講述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❺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什麼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❻ 李氏的古代美女有誰

長樂公主、文成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同昌公主、都是唐朝的公主,李清照、李師師、李香君、漢武帝的李夫人李娃
貂禪,原姓李,名未必,字如此,河南尹李膺之子。

❼ 中國古代四的美女有姓王的嗎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居次」意為公主)。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於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❽ 春秋四大美女

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息夫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國君主陳庄公之女,生於陳國宛丘,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夫人容顏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稱為「桃花夫人」,死後葬於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如今河南信陽息縣依然有桃花廟。

文姜,姜姓,齊僖公之女,齊襄公異母妹,魯桓公的夫人。文姜與她的姐姐齊宣姜,都是當時聞名的絕色美人。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風流韻事,轟動了天下各國,人們一面諷刺她的盪婦淫亂行徑,一面又歌頌她的絕世艷麗,《詩經》上就留下許多有關文姜的篇章,有毀有譽。

夏姬,春秋時期鄭國公主。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引出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後、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8)中國古代姓氏美女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在歷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❾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姓趙的美女

趙圓埋飛燃弊燕

(中國漢朝時期成帝皇橘段螞後)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趙氏,號飛燕,出生於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貧窮,後在陽阿公主處學舞,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後。
鴻嘉三年(前18年)封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為皇後。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太子劉欣即位為帝,即漢哀帝,尊為皇太後。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崩逝,被貶為孝成皇後。一個多月後被貶為庶人,下詔令其看守陵園,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
在中國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❿ 中國歷史上哪個姓氏出的美女最多

當然是李姓了 中國姓氏無奇不有, 遂寧市檔案館職工陳歷甫歷時30多年﹐終於寫出了一本220萬字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詞典 》﹐該詞典共收集了10129個姓氏。 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 據初步統計﹐中國歷代文獻記載中前前後後出現過的姓氏﹐共達6403個﹐其中﹕ 單字姓氏﹕3730個 雙字姓氏﹕2498個三字姓氏﹕163個 四字姓氏﹕9個 五字姓氏﹕3個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別是許多復音姓氏﹐早已從歷史上消失。 又據80年代統計﹐現在使用的漢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個﹔上海市有1640個﹔沈陽市有1270個﹔武漢市有1574個﹔重慶市有1245個﹔成都市有1631個﹔廣州市有1802個。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個。另據報導﹐目前台灣省近兩千參佰萬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個。 從這些資料推測﹐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1億使用漢字姓氏的人口中﹐現存的姓氏數量約為三 千個左右。 1982年中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材料表明﹕中國漢字姓氏中﹐以李﹑王﹑張三姓為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7.9%﹑7.4%和7.1%﹐按人數多少依次排列的100個姓氏為 ﹕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個姓氏總計占人口的87%﹐而前19個大姓占人口一半。 百家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騰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會 甄麴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麋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甯仇欒暴 甘麻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郁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郤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庄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歐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 蓋益桓公 復姓 萬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於單於 太叔申屠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司徒司空 鮮於閭丘 元官司寇 仇都子車 顓孫瑞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穀梁 晉楚閏法 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 呼延歸海 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 東郭南門 東門西門 南宮岳帥 侯亢況後 有琴商牟 余餌伯賞 墨哈譙亘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中國姓氏無奇不有, 遂寧市檔案館職工陳歷甫歷時30多年﹐終於寫出了一本220萬字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詞典 》﹐該詞典共收集了10129個姓氏。 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 據初步統計﹐中國歷代文獻記載中前前後後出現過的姓氏﹐共達6403個﹐其中﹕ 單字姓氏﹕3730個 雙字姓氏﹕2498個三字姓氏﹕163個 四字姓氏﹕9個 五字姓氏﹕3個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別是許多復音姓氏﹐早已從歷史上消失。 又據80年代統計﹐現在使用的漢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個﹔上海市有1640個﹔沈陽市有1270個﹔武漢市有1574個﹔重慶市有1245個﹔成都市有1631個﹔廣州市有1802個。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個。另據報導﹐目前台灣省近兩千參佰萬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個。 從這些資料推測﹐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1億使用漢字姓氏的人口中﹐現存的姓氏數量約為三 千個左右。 1982年中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材料表明﹕中國漢字姓氏中﹐以李﹑王﹑張三姓為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7.9%﹑7.4%和7.1%﹐按人數多少依次排列的100個姓氏為 ﹕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個姓氏總計占人口的87%﹐而前19個大姓占人口一半。 古往今來,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 這22000個姓氏包括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比如蒙古族、滿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古今姓氏,這4個民族的漢譯姓氏,總數至少在4000個以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 據袁義達先生介紹,消失的姓氏除了漢族中的復姓外,最主要的是少數民族的漢譯多字姓。比如滿洲八旗姓圖克坦氏,最初來自北宋時期金國女真人姓徒單氏,到清朝初期,這一族人幾乎都改姓杜姓,成為東北地區杜姓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徒單氏和圖克坦氏則已經沒人使用了。 袁義達先生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研究發現,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袁義達先生研究發現,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在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 袁義達先生發現,在我國每一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他省區高得多的姓。如廣東的梁和羅姓,廣西的梁和陸姓,福建的鄭姓,台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和鄧姓,貴州的吳姓,雲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陝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內蒙古的潘姓,東北三省的於姓。 袁義達先生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姓氏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目前人類群體遺傳學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分支--姓氏群體遺傳學……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先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和國土利用等許多問題,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70402987 古往今來,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 這22000個姓氏包括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比如蒙古族、滿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古今姓氏,這4個民族的漢譯姓氏,總數至少在4000個以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