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三位偉大女性
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中國十位偉大的女性:
長孫皇後--最賢惠的女人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後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上官婉兒——巾幗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貂蟬——最早的女間諜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呂稚——最狠毒的女人
呂稚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在歷史上算是個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們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權變。
柳如是——最好命的紅塵女子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名氣很大。
秋謹——最豪氣的女人
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危亡的時刻,巾幗不讓秀媚的一代女俠秋瑾,拋家別子,女扮男裝,東渡日本, 去追求另樣的人生,去尋求民族振興的方法,並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把「最有豪氣的女人」這樣的稱為獻給這位女英雄的確是名至實歸。
李清照——最有才華的女人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夏姬——最妖嬈的女人
夏姬是一個顛倒眾生的人間尤物,她具有驪姬、息媯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異人臨床指點,學會了一套「吸精導氣」之方與「采陽補陰」之術,因此一直到四十多歲,容顏的嬌嫩,皮膚的細膩,仍然保持著青春少女的模樣。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國王和親的事例,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便是和親情況的典範。在她是影響下,漢藏兩族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譽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實不為過。
萬貴妃--最有魅力的女人
歷史上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明憲宗的愛妃萬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九歲的女人卻牢牢佔領了丈夫的心,並且擁有他一生的寵幸,這真是讓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釋只能是萬妃具有與眾不同、風騷入骨的狐媚手段了,就此說來,萬貴妃倒是當之無愧的最有魅力的女人!
② 中國當代歷史上有哪些女性政治家
1.秋瑾(民國)
瑾(1875-1907年),清浙江紹興人,字璇卿,號競雄,自號鑒湖女俠。少年時已善於詩詞,喜愛舞劍、騎馬等武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湖南富紳子弟王廷鈞。1902年隨夫遷居北京。 1904年不顧家人反對,自行籌資東渡日本。參與發起「共愛會」和「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宣傳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等。參加「洪門天地會」,被封為「紙扇」(軍師)。1905年回國,入光復會。同年七月再赴日本,在東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春,因抗議日本政府頒發《清國留日學生取締規則》而歸國,在上海組織銳進學社,同年冬創辦《中國女報》,宣傳婦女解放,倡導民主革命,又在紹興明道女學堂、吳興潯溪女校執教。 1907年 ,接替徐錫麟主持紹興大通學堂,任督辦,以此為反清基地。她又到金華等地發展軍力,組織光復軍,與徐錫麟策劃皖浙兩地同時起義。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提前起義,失敗被捕。清政府查出皖浙有聯系,派兵包圍大通學堂。秋瑾於7月14日被捕,15日凌晨在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終年三十二歲。
2.宋慶齡
孫中山夫人,傑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共和國名譽主席。 1893年誕生在上海,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在近七十年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17)、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解放戰爭(1945-1949年)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在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宋慶齡於1950年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1年獲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獎金」。1952年,她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她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1981年5月8日,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授予宋慶齡榮譽法學博士學位,5月1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她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同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3. 鄧穎超
1904年生,河南省光山縣人。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在天津組織進步學生團體覺悟社。大革命時期,在天津組織女權運動同盟會、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事青年、學生、婦女和領導支援五卅運動聯合會的工作,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長、兩廣區委員會委員兼婦女部長。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婦委書記,1928年夏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事、中央直屬總支部書記,1932年到江西中央蘇區擔任過中央局宣傳部、組織部幹事,1933年任中央局秘書長。 1934年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黨中央白區工作部秘書,中央機要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婦女組織員,中共中央長江局婦委委員,後到重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婦委書記,重慶戰時兒童保委會理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中央婦委副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重慶、南京任中共代表團團員,參加舊政協做統戰工作,任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 建國以後,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名譽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中共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八、九、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