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文壇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中國文壇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8-13 12:27:59

『壹』 中國歷史上才貌雙全的絕代才女都有哪些——必須是絕艷驚人的那種。

蔡文姬,能被匈奴左賢王看上的女人應該不差,《胡笳十八拍》在學術界基本公認是她所作,屬於比較有實證的才貌雙全。
卓文君在《史記》中只記載了好樂和私奔的事情,容貌等等都是後人杜撰。那首著名的白頭吟附會於她是在《西京雜記》中,那本講了八卦講鬼怪的書可信度一般。
魚玄機肯定是個美人,文采也不錯,這一點有溫庭筠作證,不過她出身不好,三觀也不端正,道德方面實有欠缺。
班婕妤應該也屬於有才有貌的類型,為人也很是端正,唐玄宗的梅妃江采萍在當時卓有才名,後蜀的花蕊夫人容貌艷絕一時,那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雖然直白但是骨氣卓然,算不錯的亡國詩。
近代的有當時和張愛玲齊名的蘇青,徐志摩的夫人陸小曼。私以為後者比林徽因好看多了,是個很有風情的女人,詩歌散文都不錯,繪畫才能更為出色。

『貳』 中國歷史上五大美人是誰

  • 中國古代五大艷後 1.夏姬 2.張嫣 3.甄宓 4.李祖娥 5.蕭氏 夏姬出身比較好,她使春秋時期鄭國公主,同時也是這個時期的美女,是歷史上比較風雲的女性。夏姬妖淫成性,即使嫁作他人婦,然而她還與多位諸侯

『叄』 黎陽(著名新生代女作家)詳細資料大全

黎陽,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講家。聯合國中文日演講嘉賓。2018綠色中國行推廣大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黎陽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職業 :作家、演講家
  • 畢業院校 :重慶理工大學
  • 代表作品 :《 *** 人生》,《何處是歸程》
  • 籍貫 :四川德陽
人物信息,代表作品,陽光才女,觀點警句,黎陽評論,黎陽訪談,

人物信息

黎陽,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講家。籍貫四川德陽,畢業於重慶理工大學,研究生,大學客座教授,四川省青聯委員,民建四川省委委員,德陽市婦聯副主席。2018綠色中國行推廣大使。曾在大型國企從事共青團工作,擔任過刊物主編,節目主持人,企業文化運營總監,文化公司董事長等職。自幼酷愛文學,擅長演講,多次在國內各類文學大賽中獲獎。 新生代女作家黎陽 著有散文集《 *** 人生》、詩集《朝陽集》、中篇小說《永遠的守候》,長篇小說《何處是歸程》、編譯作品《處世手冊》、《絕妙口才》(作為北京市豐台區公務員培訓教材),編著作品《秋的懷念》(韓菁清、梁實秋純美愛戀真情紀事)等。代表作《何處是歸程》被列入「暢想2003提高個人修養的十本好書」,亦被選為大學當代文學必讀書目,獲《十月》雜志社和中央電視台舉辦的「首屆文學新世紀優秀作品獎」。2013年入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中學的華文教材。散文《 *** 人生》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 致力於口才學和成功學培訓,在全國各大中專院校進行了以「文化、社會、人生」為主題的巡迴演講,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評論界譽為獨特的「黎陽」現象。創辦個人網站黎陽心語文室 ,致力於優秀中國文化的傳播。 黎陽作品 2015年4月,黎陽作為特邀嘉賓在聯合國中文日進行了「 *** 人生」的主題演講,為聯合國中文日的成功舉辦和向世界推廣中華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黎陽以為人陽光和作品陽光被大眾廣泛譽為「陽光女作家」,其演講激動人心,催人奮進,發人深思,具有極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讓東學西漸,向世界傳播優秀中國文化」是她不變的夢想;「做公共知識分子,文化傳播者」是她積極倡導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多才多藝、全面發展,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陽光才女,這就是黎陽。

代表作品

*** 人生 散文《 *** 人生》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譽為引人振奮,催人奮發,影響人生的經典美文。 《 *** 人生》 黎陽作家出版社 散文集《 *** 人生》精選了黎陽不同時期的散文、隨筆、評論等文章。分為「江山塞漠書名篇——旅意抒懷」、「曾經歲月總關情——歲月情思」、「芳林新葉催陳葉——青春悟語」、「轉益多師是吾師——文藝探驪」、「江山代有才人出——訪談時分」五個部分。收錄了包括散文《 *** 人生》(入選高中語文課本)在內的幾十篇精品文章,共十八萬字左右。 《 *** 人生》文集思想深邃,語言優美,在啟人深思、感悟良久的同時給人以文字上的審美享受。看似無關的五個部分,文意相通,神韻相融,形散而神不散。無論是旅意抒懷、歲月情思,還是青春悟語、文藝探驪等都體現出作者積極、陽光、豁達的人生觀;昭示著作者內心深處的 *** 、執著、活力與不竭的生命力;表達著作者對人生的思索與感悟。行文無一不透露出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探究,對終極關懷的追尋:人生,是一個存在的過程; 人生,是一個不以生為始,不以死為終的過程;人生就是在中謹信這理想與現實中輾轉,在這入世與出世中徘徊,在這有緣與無緣間飄泊。活著的時候因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後靈魂的永駐才能延續生命。無論生活怎樣平凡與苦悶,無論人生怎樣失意與壓抑,都不要輕言沒有了希望,都不要輕易放棄了努力。沒有了一生的執著,沒有了一生的 *** ,縱然是活著,活著又有何滋味?「 *** 」始終貫穿著全書。「 *** 」既是作者精神的主心骨,也是本書的主旋律。 《何處是歸程》入選澳大利亞中學華文教材 何處是歸程 長篇小說《何處是歸程》被列入「暢想2003提高個人修養的十本好書」,亦被選為大學當代文學必讀書目。2013年入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中學的華文教材。 《何處是歸程》也是一本語言非常優美的小說,它採用了獨特的散文化、詩化晌前語言形式,它描寫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心靈蛻變史,呼喚當代青年在多元化的價值觀碰撞中堅守理想和精神的高度。用唯美的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賣輪者在小說中刻意承傳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學的優美、博大和精深。面對著勢不可擋的西學東漸的時尚,作者高揚起「東學西漸」的旗幟,並且以她的小說勉力實踐之。僅從語言上看,黎陽的這部小說在中國當代文壇上,華彩獨異,風流盡顯,精美地演繹了漢語言的音、形、義之美,形成了獨特的「黎陽」現象。 提高個人修養的好書 黎陽的《何處是歸程》如一股洶涌澎湃的 *** 滌盪著讀者的內心,不吐不快;如一種如泣如訴的凄美縈繞在讀者的腦海,揮之不去。一個並不復雜的故事情節,一個並不特別出奇的小說題材卻被作者演繹得如此波瀾壯闊,震撼人心。頗帶有民國年間鴛鴦蝴蝶派的敘事藝術,西方意識流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撲面而來的中國古典文學的馨香,如行雲流水般的詩化語言,如此爐火純青的語言造詣,如此廣博的東西方文化知識(政治、經濟、歷史、哲學、文學等)。其涉獵之廣,認識之深,詮釋之精,令人嘆為觀止;其行文之流暢、個性之明晰、語言之優美,令人如沐春風。 《何處是歸程》是一部唯美主義的詩化小說。這種表達方式、敘事風格在當代文壇是不多見的。而很少作家能用唯美主義的詩化語言來表現今天的現實生活。而黎陽卻做到了,這也正是《何處是歸程》的成功之處。 何處是歸程 小說所表現出的散文化和詩化的傾向不僅體現了新時期小說多元發展的態勢,更體現了作家在藝術創造中的探索創新精神和特殊的審美追求。一部在當代文壇極為少見的上乘之作,一部洋溢著濃郁浪漫氣息、閃爍著燦爛理想主義光芒的唯美詩化小說,這就是《何處是歸程》。 黎陽詩集 思接千載,情通萬里。地域有界,詩意無疆。 黎陽詩集 《黎陽詩集》精選了黎陽五十四首詩作,有古體詩,有現代詩,每篇都是上等佳作,肝膽似火,色貌如花。分為「萬水千山」、「思接千載"、「情通萬里」、"江山塞漠"、"詩意無疆"五個部分。 《黎陽詩集》的出版在詩歌界、在文學界都是具有重大標志性的事件。因為黎陽一直倡導和勉力實踐之的「讓東學西漸,向世界傳播優秀中國文化」代表了今後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黎陽之詩,既有大丈夫的氣吞山河,又有小女兒的柔情萬種。既具古典詩詞之神韻,又得現代詩歌之精髓。音韻整飭,文字唯美,縱橫捭闔,瑰麗多姿,呈現出肝膽似火,色貌如花的獨特美學境界。 ——著名詩歌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詩歌中心主任譚五昌教授

陽光才女

陽光才女黎陽 要想著書立說,成為哲人,最好生在先秦;要想激揚文字,成為詩雄,最好活在盛唐。先秦諸子在人與自然關系的大背景中百家爭鳴,探究人的生命價值,追求人的理想品格,謀求人在社會和諧中的恰當責任。盛唐諸公在浩浩無垠的華夏大地上滌盪著靈性,揮灑著筆墨,成就著詩篇,從京都華城走向邊陲曠野,從宮庭樓閣走向江山塞漠。 千餘年的古詩,千餘年的傳統,鑄就了我華夏民族悠容的古風。我慕先秦諸子,我羨盛唐諸公,然一時代應有一時代之文學,一時代應有一時代之詩篇。正如那一輪新月,冉冉升起於神州的蒼穹。 ——黎陽心語(國際線上) 黎陽擁有一般年輕人所嘆為觀止的精神世界。巴山蜀水賦予了她的靈性,詩詞曲賦陶冶了她的情操。很多人都說,黎陽是屬於那種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才女,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生活中的黎陽天真而爛漫,愛說愛笑愛背詩愛唱歌,有她在的地方總是令大家很開心。她的歌唱得很好,曾多次獲獎。在青山綠水之中,尋找詩意的浪漫,正是黎陽的興趣所在。無怪乎有人說,不僅想看到事業成功的黎陽,更想看到在湖上盪舟輕唱、柔情似水的黎陽。 ——電視「陽光女作家黎陽」

觀點警句

「讓東學西漸,向世界傳播優秀中國文化(Spread the Chinese culture throughout the world)。」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東方的世紀 ,是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無疑將是一個愈久彌深的話題。向世界傳播我們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共同心願。然而,當我們孜孜不倦地學習西方文化,當其它國家正深入研究我們古老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時,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卻忘記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讀莎士比亞、拜倫、雪萊、惠特曼、讀狄更斯、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海明威、卡夫卡,卻不約而同地忘記了自己的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李清照、蘇軾,甚至忘記了開啟中華文明源頭的先秦諸子百家。我們未曾想到,當我們把傷心的眼淚紛紛拋向堅強獨立的英國少女簡·愛時,大洋彼岸的有情人卻正為「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質本潔來還本去」的林妹妹慟哭流涕。我們不曾知道,當我們大談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尼採的超人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西方的學者們卻沉浸在我們先秦「天人相應」,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輝煌哲學中。活躍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諸子,奏響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序曲。他們在人與自然關系的大背景中百家爭鳴,以探究人的生命價值為起點,以追求理想人格為目標,以謀求各人在社會和諧中的恰當責任為歸宿。正是這些思想,鑄就了中華民族的主體精神和主流文化。當我們轟轟烈烈地打破舊體詩詞的束縛,白話入文時,西方正逐字逐句地翻譯我們的唐詩宋詞,開創了以龐德為首的著名的意象派詩歌,反過來又為我們推崇備至。而這一切,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卻知之甚少,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一種痛惜。 向世界傳播優秀中國文化 人生,是一個存在的過程。 人生,是一個不以生為始,不以死為終的過程。 人生就是在這理想與現實中輾轉,在這入世與出世中徘徊,在這有緣與無緣間飄泊。活著的時候因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後靈魂的永駐才能延續生命。無論生活怎樣平凡與苦悶,無論人生怎樣失意與壓抑,都不要輕言沒有了希望,都不要輕易放棄了努力。沒有了一生的執著,沒有了一生的 *** ,縱然是活著,活著又有何滋味? 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青春都有不同的詮釋。 陽光才女黎陽 感謝共青團工作,賦予了我青春的活力和人生的 *** 。 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時光,它是指一種精神的狀態。它不是指冰骨玉肌、粉面紅唇,而是指不懈的意志、火熱的情懷。它是生命春意最濃時的鮮活記憶,它是讓生命之泉淵源長流的常青樹。只要你有 *** 、希望、活力,樂觀而豁達,縱然八十,你也將韶華不逝,青春永在。 我比較喜歡表達,口頭的,書面的。因此自然就喜歡演講,酷愛寫作。當許多東西難於或無法很好地訴諸於唇齒時,就將其訴諸於筆端。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 我要寫詩歌,不然對不起心中洶涌澎湃的 *** 、千回百轉的柔情;我要寫散文,不然對不起自己千般思索、萬般感悟;我要寫小說,不然對不起這曾經沸騰並凝聚在身邊的歷史;我要寫戲劇,不然對不起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要寫童話,不然對不起這塵世中光怪陸離的幻象。 我們為什麼寫作?寫作就是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輕輕抹去。我為什麼寫作?寫作就是為了以心中之真情書寫性靈之文章。 寫作有兩種,一種是以才情為文,另一種是以經歷為文。單純以經歷為文的人,自身的經歷寫完了,也就走到了盡頭。以才情為文的人不同,他只需要去感悟,甚至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或許以前我更多的是以才情為文,如今需要的是更豐富的人生閱歷。一個波瀾壯闊的人生所折射出的本就是史書一部,如羅素的人生。 人生很多事都不是刻意的,也不能刻意的,一切順其自然。只要自己努力過,就無怨無悔。對於文學,我更是出世的。我在文學上從不給自己設定什麼目標,從來沒想過要達到什麼樣。它就是我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就是對我人生的一種記錄。我的人生是什麼樣的,那麼我的文字就折射出什麼樣,不同時間段、不同狀態下就形成不同的文字。看似無為實質有為,唯其不求才能有所得,唯其不爭莫能與之爭,或許對此我就是這樣認為的。 黎陽的觀點警句 我寫《何處是歸程》應當說是處於比較迷惘之中。不只對個人、家庭還有對社會、國家。社會發生巨變,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被打破,新的道德價值體系又沒有完全建立,感覺自己就象當年海明威筆下的"the lost generation"(迷惘一代)。如何選擇,何去何從,如何面對現實,如何面對未來,我認為這些是值得每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應該思考的。因此很想用迷惘之心寫史書一冊,化憂憤之情成悲歌一曲。別看寫的是愛情小說,懂得的人大都知道其實許多是我內心兩種情感的矛盾與沖突,再經過一些藝術加工而成的。如果非要說「情」,那倒是免不了的,但我想通過個人「私情」反映社會群情。 在處於多元思想文化價值觀的今天,我的態度是容忍別人的存在,堅持自己的。正因為容忍別人的存在,才能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才能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正因為堅持自己的,才能獨樹一幟,別是一家;才能使自己成為『我』而不是『你』,成為『你』而不是『他』的原因。也正因為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具有獨特的魅力和特殊的吸引力。 也許人生本沒有歸程,一切只不過是過程。現在我會欣然面對給我人生帶來重大變化的人和事,或許那都是註定的,是必然要經歷的,如是而已。即使上天再給我一次生命,我也將如此面對,欣然重活。 年少時很注重作品的思想內容,現在我更關注文學藝術這種作為藝術本身的表現形式。一部作品,如果能達到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完美結合固然能成為經典,但如能各執一端,作家也能成為一代大家。思想內容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判斷標准,正所謂時移而世移。也許我們今天認為對的和堅持不懈追求的,在明天或者後世看來都是很可笑的或者不值一提的。正如魯迅所言,「從來如此便對嗎」?而藝術特色或者說藝術本身的這種表現形式卻能超越時間、空間、民族和階級,引起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不同階級的人的共鳴。就像魯迅對王爾德作品的評價是「又愛又恨」。為什麼說是「又愛又恨」呢?大家知道王爾德是頹廢唯美主義的代表,自然同魯迅的思想價值觀是相悖的。魯迅自然「恨」。但是即便魯迅再怎麼「恨」,也不得不承認王爾德作品的那種作為藝術本身的表現形式,那種唯美主義是值得肯定的,他是非常喜歡的,是無法割捨的,所以他「愛」。由此可見,這種作為藝術本身的美是能超越時空、超越階級、超越不同思想觀、價值觀判斷的人的。你不可能抹殺它的存在。因而,我說我現在更關注文學藝術這種作為藝術本身的表現形式。 文學即人學,一切深層次地反映人性本身的作品必將世代相傳,不管它的表現形式,不管它當時存在的社會環境是否讓它存在。這是嚴肅小說和消遣小說都要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所要關注的問題,一定要反映人性的本身。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最好還是訓練對經典篇章的背誦。泛讀百篇,不如精讀一篇。一篇文章能被稱之為經典,自然是經過時間的檢驗和論證,自然被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民所認可,裡面或沉澱了思想的精髓或語言的運用。剛開始背誦的時候,可以不知其意,隨著知識的積累、閱歷的豐富,自然就會逐漸懂得,甚至某天突然與某些作品產生共鳴,瞬間頓悟。「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經典,受用一生。 學習人文科學的同學要多涉獵自然科學知識,而學習自然科學的同學要多增加自己的人文修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因為光用專業知識教育一個人是不夠的。他最多隻能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而不能成為一個全面的和諧發展的人,因為他缺少思想和價值的判斷觀。 女作家黎陽 我提倡有健全的人格結構和健全的知識結構,在博的基礎上有所專攻。大家通常都是雜家。如果僅是博,那麼容易流於雜蕪,似乎樣樣都通,卻樣樣都不通;如果僅是單一地專,容易使自己的眼光狹隘,根基不穩。正如建造金字塔一樣,要打好寬廣而厚實的根基,然後再走向塔尖,有所專攻。以前總為自己第一專業學的是企業管理而懊惱,如今更多的是欣喜。因為它使我認識問題、處理問題時更加理性,而不是感性的沖動。 以儒家的精進之心對待自己的學業和事業,積極入世;以道家的道法自然對待自己的個人榮辱,淡然出世,是我所追求的人生觀。 我希望做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一個文化傳播者。寫作只是我的興趣,絕不是我的職業。「情動於衷而形於言」,這才是文學的原動力。一旦把文學創作當成了賣文,我只怕就難以寫出好作品了。一句話,為情而造文,而非為文而造情。我不會為寫作而寫作。寧缺毋濫,要出就出精品,要用心中之真情抒寫性靈之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人只有既在理想,又在現實,才可能真正有所成就。太理想的人不能成功,因為不顧客觀環境,不考慮自身條件的理想容易成為空想,往往是海市蜃樓,虛無縹緲;一個太現實的人也很難成功,因為過於現實會使一個人目光短淺,如井底之蛙,熱衷於盲目上馬,搞短期行為。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既在理想,又在現實的人,即心中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夢想,並為之不懈努力,艱苦奮斗,但知道從自身條件出發,從現實做起,適應客觀環境的不斷變化,腳踏實地地做事。 著名新生代女作家黎陽 常有人把EMBA班比喻成商界精英俱樂部。實際上,更確切的比喻是商界精英們的思想健身房。先進的管理理論、前矚的管理實踐、頭腦風暴的交流方式、親松和諧的交流平台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經濟的具體化、財富的實際化、人文關懷的迫切性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與大家一同分享的不僅是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經驗,還有人生的經歷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共同的關於人生的光榮與夢想,讓我們的心靈跋涉自然和人類靈魂的重重荒原。 我們現在需要的商界精英、領袖人士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精神文明的承擔者,是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普遍人文關懷的公共知識分子;是可以一面看懂繁復的財務報表,擁有前瞻性、實用性的管理思想和精湛的專業知識,還可以一面子曰詩雲,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審美情趣以及鑒賞能力的優秀人才。

黎陽評論

黎陽的相關評論(按時間排序) 黎陽:從陽光女作家到公共知識分子 黎陽: 陽光作家 奇情才女 陽光女作家黎陽和她的《 *** 人生》 美麗的演講家黎陽 黎陽——立志要向世界傳播優秀中國文化的陽光女作家 新生代思想家——黎陽印象之我見 零距離接觸公共知識分子黎陽 陽光女作家黎陽 黎陽:這個女子不簡單 黎明初升的朝陽 黎陽:以心中之真情書寫性靈之文章

黎陽訪談

聯合國中文日:青年女作家黎陽和她的 *** 人生 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黎陽說,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與大家共話 *** 人生,共同探討中國文化、中華文明,覺得特別有意義。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現在,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作為一位文化人,黎陽說,她致力於「東學西漸」,以文章、演講等方式向世界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 長江講壇:黎陽. *** 人生 聆聽思想的聲音,沐浴智慧的陽光。相信大家都聽過「文以載道」這句話,那麼今天的講座可能會告訴我們另外一個概念:文以承情。今天做客長江講壇的著名新生代美女作家黎陽主張寫文章要「情動於衷而形於言」,也就是在古人提出的「文以載道」的思想上又增添了「承情」。作為一名公共知識分子,她致力於「東學西漸」,以文章、演講等各種方式傳播中國文化。作為一名作家,她寫出《何處是歸程》這樣一部詩化小說,表現了自己對時代變化的一種憂慮;散文《 *** 人生》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激勵了千千萬萬的學子,點燃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 *** ;而作為一名演講家,她則致力於將她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傳達到這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美名遠揚——黎陽訪談 直播節目 黎陽:時代呼喚公共知識分子 對話「陽光才女」黎陽:時代呼喚公共知識分子 黎陽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時代呼喚公共知識分子 澳門蓮花衛視:《品牌中國》聚焦陽光才女黎陽 相約東南:新生代女作家黎陽相約東南 她敏感的觸摸到時代的蛻變; 她在迷惘中守望精神的家園; 新生代女作家黎陽尋覓歸程——《相約東南》正在播出; 相約東南:黎陽﹒尋覓歸程 她在迷惘中守望精神的家園, 一個知識分子在不同的時代境遇中如何思考和決擇, 新生代女作家黎陽尋覓歸程——《相約東南》正在播出。 光明講壇:黎陽《讓精英文化走向大眾階層》 [光明講壇]黎陽訪談一:歸程在何方 [光明講壇]黎陽訪談二:既在理想又在現實 [光明講壇]黎陽訪談三:讓精英文化走向大眾階層 《陽光才女黎陽》:唯美藝術塑造人物品牌 附:與明星「K」歌——京華網友與黎陽「K」歌過光棍節 黎陽簽贈她的代表作《何處是歸程》 黎陽詩歌誦讀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地域有界,詩意無疆,以詩之名,改變世界。她用唯美演繹著文學,她用 *** 澆築著生命,她用夢想締造著傳奇,她用詩文驚艷了人生。她——就是黎陽。 黎陽詩歌作品誦讀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9月26日下午1點,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講家黎陽的詩歌作品誦讀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成功舉行。其最新出版的《黎陽詩集》也正式同廣大讀者見面。 整場誦讀會內容全都取材於《黎陽詩集》這本剛出版的新書。在這里,廣大讀者和作者一起體驗新書出版的喜悅;一起欣賞一場詩歌和音樂相結合的文化盛宴;一起分享創作的點點滴滴,全方位體會詩意之盎然,詩歌之優美。來自社會各界熱愛文學、熱愛詩歌的人士匯聚在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中國現代文學館,一起聆聽這用 *** 澆築的生命之歌。陶醉在這充滿陽光、啟迪哲思的詩篇中,詩意地棲居在中華大地上!

『肆』 中國現當代文壇上的女作家簡介

中國女作家簡介殘雪,女,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湖南長沙。父親50年代為新湖南報社長,後劃為 右派,父母均下放勞改。1966年,殘雪小學畢業後失學,在街道小廠工作十年,後退職從事個體縫紉。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殘雪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而她引起人們關注的,是1986年間發表了《蒼老的浮雲》、《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和《黃泥街》等短篇、中篇小說以後。作品以直覺、夢囈、變形、潛意識等手法,用寓言式的敘事,揭示現實之卑俗、人性之萎縮,她因此被文學界視為「無師自通」的中國本土現代派作家。此後,殘雪又發表了《實用表演》、《新生活》等新作,繼續她「真的惡聲」的文學寫作,作品相繼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殘雪地其他族貧還有中篇小說《思想回報》、評論著作《解讀博爾赫斯》等;她的主要作品多被譯成英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法文和義大利文在國外出版。
池莉,女,1957年生於湖北武漢,1974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1976年至1982年學習醫科和做醫務工作。1982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6年畢業分配至武漢市文聯《芳草》月刊作編輯,後到武漢市文學創作所專事創作。
池莉於1981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早期的成名作為短篇小說《月兒好》。她為文壇內外所廣泛矚目,始於發表中篇小說《煩惱人生》的1987年。此作以對煩瑣人生的生存狀況的藝術透視,成為「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此後,池莉接連發表了《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等中篇力作,在文壇迭次掀起來「新寫實」的浪潮。進入90年代之後,池莉先後創作了《你是一條河》、《預謀殺人》、《熱也好,冷也好,活著就好》、《;來來往往》、《生活秀》等中、短篇小說,在一如既往地關注平民生活的同時,表現出對復雜人生的冷關照與細致捕捉,其中有的作品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後,連創收視率新高。
池莉作品除《池莉文集》(5卷本)外還有中、長篇小說及散文隨筆集10數部;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德文出版。
王安憶,女,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1955年隨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王河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志任小說編輯。1980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1983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87年應聘上海作家協會專事寫作至今。
王安憶1977年發表作品,1980年以短篇小說《雨,沙沙沙》引文壇矚目。她以此作中的雯雯為主人公,寫作了《一個少女的煩惱》等系列作品;1981年又以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中篇小說《流逝》等,涉入知青題材寫作。80年代中期,王安憶進入多元探索階段,1984年發表地長篇小說《小鮑庄》、。1986年發表的系列中篇「三戀」分別被評論界視為「尋根文學」、「性愛文學」的代表性作品。進入90年代,王安憶又以《長恨歌》、《富萍》等長篇小說,由普通女性的成長經歷揭洗城市文明的演進滄桑,作品在從容不迫的敘事中,表現出優雅爾細切的獨特風格。
從1981年開始,王安憶以《本次列車終點》、《流逝》和《小鮑庄》、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短篇、中篇小說獎,2000年又以《長恨歌》榮獲茅盾文學獎。王安憶共寫作有短篇小說60餘篇,中篇小說30餘篇,長篇小說7部,散文、論述若干;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韓等譯本。
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

『伍』 驚艷的湖州女作家群

湖州,是個很獨特的地方,適合頤養,適合吟詠,適合人文理想的生根、發芽。 湖州英才獨眾的文化積淀形成了湖州人從古至今對精神享受的追求,進而形成了湖州人獨特的氣質。

網路長篇小說改編的《甄嬛傳》的作者吳雪嵐(網名「流瀲紫」)名動全國,《絕戀大清》在紅袖添香網上暴熱,湖州美女作家以一種罕見的姿態,朵朵金花橫空出世,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所熟悉。

我們熟知的《天下糧倉》、《汗血寶馬》、《一江春水向東流》、《玉卿嫂》、《孔雀樹》等一大批知名的影視劇作,無不是影視「女湖軍」的成果。近年來,飛天獎、金鷹獎被這個團隊屢屢斬獲,在全國也屬罕見。

經濟有時可以一蹴而就,但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淀可不是二三十年可以積出來的。湖州的文化軟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彰顯出來了。全國百強前十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可以超越湖州,但文化積淀卻是短期內無法逾越的。

湖州是一個讓人住下來就不肯走的地方,與湖州有過淵源的那些文人,在他們作品的字里行間,總能找出濕潤的、原生態的「江南味」。

《茶經》里那種溫婉含蓄、娓娓道來的行文自不用說了,再比如『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句子,裡面有太多湖州的影子。

去湖州的街道上走走,那江南水鄉特有的人文氣息至今仍深深地蘊藏在小巷古宅中,讓人割捨不下。湖州清氛源遠,韻致流長的文化內涵孕育了湖州人「文氣、靈氣、大氣、和氣、豪氣」的性格特點。

而今的「女湖軍」作品取得的一些成就,離不開其先天的文化基因。深厚的家庭文化背景,是她們不可多得的優勢。那些作品,都是對文化的一脈相承。

細細來看女作家的成長歷程和取得的成績,給我們的驚訝著實不小。與前輩們僅僅靠一支筆和個人見識寫東西不同,她們都是有很高文化基本功和文學素養的新一代。湖州女作家群有中國作協會員、浙江省作協會員,她們的學歷背景涵蓋了工學博士、文學學士和在讀大學生。她們中的大多數都有著一個文化氣息極濃的家庭,或者父母本人平常就愛舞文弄墨、或者長輩從小就注意培養她們的文學水平、或者家庭成員本身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化界人士。

她們的文字也各有所長,表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吳雪嵐、吳瑜等人更多吸收了新興網路文學的營養;潘無依、朱思亦等人則紮根於當代主流文學的土壤;茅立帥、黃璐葉丹等人的題材源自校園,充滿了青春陽光和少年人的思考;錢好則堅持維護著古老文學的傳統。再如潘無依詩歌的跳躍、朱十一小說敘述主體的分解、流瀲紫和錢好優雅的語言、黃璐葉丹和黃慕秋編織故事的能力和吳瑜的悲劇意識等,都是值得一提的特點。

吳雪嵐的暢銷書《後宮·甄嬛傳》,發行量達50萬冊。黃慕秋一開始創作城市類小說故事,當年就斬獲《南風》雜志新人佳篇獎;潘無依先是在《收獲》雜志發表長篇小說《群居的甲蟲》,後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去年出走的貓》,且已有多篇詩歌、散文被翻譯到國外;朱思亦迄今已有多部長篇小說出版,各類體裁文學作品發表……

粗略估計,如今活躍在文壇上的小有成就的湖州籍年輕女作家共有20多位。比如湖州女孩潘亞君(網名「江南清秋月」)的長篇小說《絕戀大清》在紅袖添香網上連載銷售,被多家出版社看中;工學博士生張欣15歲就開始發表作品,有多篇武俠小說散見於《名俠與大探》等雜志,發表詩歌、小說、散文百餘萬字,還翻譯出版傳記文學《泰格·伍茲傳》。她們的作品風格多樣、想像奇特、意境深厚,其疏朗的文體十分適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確實,能詩擅文的江南女子秀美細膩,更如一片雲,一段夢,惹人遐思。而當這沾染了一段詩意的夢突然以井噴的形式在我們面前出現時,那就不得不受人矚目了。

她們一直紮根在湖州深厚的人文底蘊中成長,重要的是,湖州的人文氛圍對女性的包容、鼓勵和支持,讓她們的寫作有了表達自由天地和揮灑才情的自信。

當今社會女性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與男性同等的教育,文學與女性本身內在的細膩氣質很好的貼和。這種情況在湖州這個安逸的魚米之鄉特別典型,所以眾多女作家井噴成了不是巧合的巧合。

她們的文學創作大多成名於網路,還有的則是從「新概念作文」和「浙江少年文學之星」等徵文大賽中脫穎而出。雖然青春年少,但她們卻已成為中國文壇最具活力最具人氣的一批嫩芽,在中國的「80後」作家群體中佔得先機。尤其可貴的是,她們是一群職業作家,發表的作品沒有一個是自費出版。都是因其社會影響和寫作能力而被出版機構看中,說明了她們在文壇的競爭優勢。

湖州的文學創作後繼有人,無論是這年輕女作家群的作者,還是他們的作品,給人一種風起雲涌的感覺。在建設文化大市的車道上,湖州正踩緊油門,加速前進。

『陸』 中國近代有哪些知名的女作家

宗璞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宗璞,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
丁玲
1951年因《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反響。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與胡也頻、沈從文在上海合辦《紅黑》雜志,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一些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文學、愛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個主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丁玲牽掛的唯有愛情。她對丈夫陳明說: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
遲子建
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
遲子建,1964年出生,黑龍江人,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霧月牛欄》、《白銀那》、《光明在低頭的一瞬》、《額爾古納河右岸》等,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茅盾文學獎"等文學大獎。
鐵凝
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鐵凝,195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河北趙縣人。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張潔
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
張潔,祖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當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著有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中短篇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只有一個太陽》等。
殘雪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殘雪,女。原名鄧小華。祖籍湖南耒陽,1953年5月30日生於生於長沙。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殘雪從小敏感、瘦弱、神經氣質,短跑成績和倔強執拗在學校都很有名。她小學畢業後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失學在家。1978年結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鄉下自學成木匠。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殘雪自小喜歡文學,追求精神自由。
王安憶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1972年,王安憶考入徐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
冰心
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蕭紅
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
蕭紅,原名張乃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
張愛玲
不世出的天才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柒』 80後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80後著名女作家

80後作家主要指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中國當代作家群體,人數眾多。

主要代表人物有韓寒、張悅然、郭敬明、顏歌、笛安、姚良、春樹、冷寧、劉一寒、安意如、徐小雯、蔣方舟等。其中以韓寒、郭敬明最具爭議性和代表性。

  1. 張悅然

    女,1982年出生,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作《櫻桃之遠》。

    網上正在為張悅然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吵得不亦樂乎。按照某些媒體的說法,張悅然與郭敬明、韓寒、春樹、孫睿並稱為"80後5大偶像",但更多讀過《櫻桃之遠》的讀者卻認為這是對張悅然的侮辱。因為《櫻桃之遠》中那種隱秘、細膩的女性成長描寫,實在不是隨便一個美女都能寫出的。"玉女"張悅然成了"偶像"和"實力"的爭奪對象,這就充分說明了她今日之人氣。

  2. 春樹

    女,1983年出生,高中輟學至今。代表作《北京娃娃》。

    當初憤怒的"北京娃娃"如今在《時代周刊》上已經一臉無所謂。20多個國家的版稅使她終於不用為買一雙運動鞋而憤怒。還聽說她將要去美國簽名售書了。不管怎麼說,《時代周刊》救了這個在整個2001年都橫眉側目的小女孩,因為已經不再憤怒的她,自從《北京娃娃》之後就再也沒有當初的紅火了。

  3. 顏歌

    1984年出生,就讀於四川大學。代表作《關河》

    網上甚至傳出郭敬明的《幻城》是抄襲顏歌的XX作品。真是牆倒眾人推。不過因此也把一向默默無聞的顏歌給帶了出來。原來這個小女生也相當了得,同樣是新概念的一等獎,工人出版社還出版過她的小說集《馬爾馬各的櫻朵》。聽這名字,就小資得很。她的文字也是委婉得可以擰出水來的那種。我讀猶憐。顏歌低調。不然早出名了。

  4. 徐小雯

    徐小雯原名 徐湘麗中國作家。80後女性情感作家。(1980年11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其間散文、隨筆、詩歌,散見於《青年文摘》《時代文學》《都市小說》以級各省,地(市)刊物,英文作品:《Who stole my love》

  5. 王虹虹

    (1989-)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會員,廣東省東莞市青聯委員, 東莞市文學院首屆簽約作家。13歲開始文學創作,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媧娘與虹》、海天出版社出版長篇童話小說《湖娃》和短篇童話集《沉睡中 的小魚》、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中篇童話小說集《神狼林》,21世紀出版社出版長篇奇幻《三夢之一》,並在京、滬、穗等地多家報刊發表童話作品50餘篇 (部),出版、發表作品達一百二十多萬字,其童話作品受到廣大青少年喜愛,獲得全國性影響。

  6. 阿娜爾古麗

    (1981-)女,她先後出版、刊發了長篇小說《吃飽穿暖娶老婆》、《官場中的女人》,中短篇小說集《大 山無語》、《小縣愚人》。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及中國台灣報刊上連續發表小說《魚刺的故事》、《冷梅》、《僵硬的微笑》、《大爺看你不想活了》、《望宣化》 等。

  7. 南飛雁

    (1980-)祖籍河南唐河。2002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河南省委宣傳部首批簽約作家。出版有《冰藍世界》、《大路朝天》、《大學無煩惱》、《夢里不知身是客》等多部小說。榮獲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文聯 聯合舉辦的2002年度、2003年度河南省首屆五四文藝獎金獎。

  8. 莫小邪

    (1981-)女,原名馬冬玲,祖籍北京。近年作品散見《青年文學》、《芙蓉》、《作品》、《都市小說》《芳草》《海峽》等。有多首詩 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被遺忘的經典》。2007年榮登中國80後實力作家榜。2009年榮登中國80後青年作家網路風雲榜。

『捌』 古代的四大美女、四大才女都是誰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正猜、上官婉兒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楊貴妃、貂蟬行清盯、王昭檔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