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古代美女多高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中國古代美女多高

發布時間: 2022-06-07 07:33:23

❶ 中國古代美女的身高!!求~!

你好!
王昭君,身高157厘米,體重113斤.
趙飛燕,身高160厘米,體重118斤.
參考:出自<後漢書>
<史記>
其他美女,很難找到資料!
不過,看得出來,古代的美女都比較胖!
打字不易,採納哦!

❷ 四大美女身高是多少cm

古代四大美女身高分別為西施六尺七寸(古制)、王昭君六尺二寸、貂蟬五尺一寸、楊玉環六尺五寸。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四大美女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

沉魚的傳說

「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玉環羞花的傳說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

宮女們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❸ 古代中國人的身高到底有多高

根據考古學的研究,古代的尺子和今天大不相同,總體趨勢是,「一尺」這個單位,越古老表示的長度越短。
秦漢時期
(一尺=0.231米)
項羽:「八尺二寸」
(1.89米)
當時平民墓葬考古結果
男性:168.59厘米
女性:152.83厘米
(陝西·良輔)
男性:169.52厘米
女性:159.11厘米
(河南·鄭州)
唐代
(1尺=29~31.8厘米)
李白:
「雖長不滿七尺」—在《與韓荊州書》中的自我介紹雖然只是文學作品而且帶有自謙但當時的六尺至少也有1米74了
男性:167.03厘米
女性:158.39厘米
(河南·鄭州)
宋代
(一尺=31.4厘米)
岳飛:
推測為五尺五寸
(1.70米)

男性:164.49厘米
女性:156.17厘米
(河南·鄭州)
明清
(一尺=32~33厘米)
李鴻章
外國記者稱「至少有六英尺」
根據當時歷史資料
判斷其身高1.83~1.85米

男性:167.19厘米
女性:152.89厘米
(天津·桃花園)
一種觀點認為:古人肯定更矮。你看,現在的孩子比我們要高,我們比自己的父輩要高,這樣類推下去,古人說不定多矮呢。
一種觀點認為:古人應該更高。你看古人的記載吧,「七尺」是男兒的標准配置,我們古代一直很高,只是近代多災多難才變矮了……那麼,古代人的身高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2000年前……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如果用今天的尺度來衡量當年的記載,春秋戰國以及秦漢時期,無疑是一個巨人的時代。
比如說西楚霸王項羽吧。《漢書》記載他身高「八尺二寸」,按照今天的尺度,這身高簡直太驚人了。
如果說如同戰神一般的項羽身高如此偉岸,我們好歹還能夠接受,那麼《史記》中的這個記載就更加嚇人了—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九尺六寸,身高三米二,姚明站在他旁邊也成郭敬明了。那麼,那個時候的人身高到底有多高?
從記載來看:
不過,如果按照當年的度量衡來看,情況就並不一樣了。根據當年的尺度來看,項羽的身高摺合成現在的1.89米—雖然也是巨人,但好歹能夠令人接受了。
至於孔子,由於當時春秋諸國各有各的度量衡,而且現在無法確知魯國的度量尺度,因此還沒法作出判斷。如果借用秦國的尺度,則記載中他的身高可達到221.7厘米,和姚明差不多了;但如果「周禮盡在魯」的他們使用周小尺(一尺=0.197米)的話,那麼孔子的身高則同樣為1.89米,也足夠異於常人了。
那個時代的普通男子呢?在秦漢時期,一般以身高七尺(161.1厘米)作為成人的標准。那個時代女子身高如何呢?《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記載,「田常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者為後宮。」根據這種記載,當時的女性身高超過161.1厘米,就屬於很高挑(足以去參加選秀)的人群啦。
從考古來看:
當然,相對於文字記載,考古實物顯然更有說服力。研究人員曾對陝西臨潼的一組戰國至秦代的墓葬群進行過研究,結果表明:34個男性個體平均身高為167.9厘米,其中最高的高達177.71厘米,放在今天也相當標准了。
27個女性樣本中,平均身高為160.85厘米。還有研究人員對北京西屯村墓地的43例漢代墓葬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當地漢代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大約為165.34厘米,女性平均身高則為159.18厘米。
對照:
根據統計,在那個時代,中國人的身高在世界處於中上等位置,和歐洲人基本沒有什麼差距。根據一些調查,歐洲在同一時期的男性身高大約為165~168厘米。
根據日本方面的研究,和中國這一時期相對應的時代,日本的男性平均身高大約為158厘米,女性平均身高大約為149厘米。
而在稍晚的古墳時期(公元300年~公元600年),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約為163厘米,女性平均身高大約為152厘米—這達到了日本古代史的最高峰:日本學者認為,這是由於這一時期日本島上居民的食物結構所決定的。
1000年前……
宋朝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宋朝著名的人物形象。作為百姓們喜聞樂見的通俗讀物,人們對這本書中許多關於武將的描寫津津樂道,甚至還會和此前的人物加以對比。例如,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疑問:關羽張飛和魯智深,誰更厲害?
我們不妨看看書中的記載吧:《三國演義》中關羽身高九尺,張飛身高八尺;《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則同樣是身高八尺。
不過別忘了,漢朝的一尺和宋朝的一尺差了好多。按照漢尺,張飛身高一米八左右,關羽身高兩米零七;魯智深可就很嚇人了……宋朝的一尺已經增長到31.4厘米,按此計算,花和尚身高竟有兩米五以上。
當然,《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小說,這些身高數據我們看看熱鬧就好。
從記載來看:
和誇張的小說不同的是,宋朝留下了很多關於身高的相對確切的記載。
例如,從當時軍隊的招募標准,我們就能夠從側面對那個時代的身高評價體系了解一二。
當時最為精銳的「首都衛戍部隊」名為「上四軍」,包括天武軍、捧日軍、龍衛軍、神衛軍。其中,天武第一軍要求最高,要求身長5.8宋尺(1.8米弱);天武第二軍以及神衛軍、捧日軍等部隊,則要求身高在5.75宋尺(1.78米強)以上。身高要求相對最低的龍衛軍,限制也在1.77米以上。這些部隊的工資也很可觀,能夠拿到一千文的月薪。
至於當時的地方部隊廂軍,要求則相當寬泛,最低標准僅為5尺2寸,也就是1.61米以上。這些部隊的月薪,只有可憐的500文。
順便提一句,岳飛參軍的時候,被編入了廣銳軍,這支部隊的身高要求為五尺五寸,據學者考證,岳飛如確是按身長標准招為廣銳軍士,他的身高應約有1.70米。
從考古來看:
同樣,再讓我們看看考古方面的證據。目前,我國對宋朝遺骨身高方面的研究並不多。不過,專家曾經對滎陽薛村遺址的19例宋金時期遺骨、河南省新鄭周邊遺址及墓葬中發掘出的49例宋代遺骨進行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樣本中男性平均身高為164.49厘米,身高范圍為154.04厘米~173.88厘米;女性平均身高則為156.17厘米,變異范圍為148.94~164.80厘米。
對照:
1000年前,歐洲人的身高增長到了一個「頂峰」。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9世紀~12世紀,歐洲人的身高達到了173厘米,這是歐洲在「古代」的身高高峰。不過,歐洲人的平均身高隨後開始下降,到17世紀、18世紀時,已經降低至1.67米。一種觀點認為,當時的居民身高較高,和當時的氣候變化有關。
相比起歐洲,日本在1000年前以及稍晚的鐮倉時代(1185年~1333年),人均身高正出現明顯的倒退,而這種倒退一直持續到明治時期。以男性身高為例,在鐮倉時代,日本男性的身高為159厘米;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男性身高為157厘米,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為156厘米,明治前期則降到了155厘米。
一種觀點認為,這是由於農耕文明成為日本主流,肉類攝入開始降低;此外,這和佛教傳入後,日本實施禁肉法令也有關系。
人類身高猛增也就是近一兩百年的事兒
歐美
慕尼黑大學經濟史名譽教授John Komlos通過計量史學來探索人類平均身高如何隨著經濟和社會條件而發生變化。他翻遍了政府軍事記錄來追蹤士兵的身高,從而探索其中的關系。
根據研究,從中世紀一直到工業革命前,歐洲人的身高一直停滯不前,甚至不斷下降。在17世紀的歐洲,人們的平均身高達到了歷史最低值,那時的法國人身高可能不高於162厘米。接下來的工業革命,則見證了城市貧民窟的人們疾病纏身的場景,平民百姓普遍發育不足。
不過到了19世紀,社會動盪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帶來了自來水,改善了衛生環境,經濟也迅速繁榮起來。西歐人民的平均身高開始猛躥,幾十年來一直如此。
一種觀點認為,一個人的基因決定了其身高的極限,但想要達到這一高度,必須要有最佳外部環境的支持。舉個例子來說,如果A比B長得高,可能是由於A的父母比B的父母高;但如果說西班牙人均身高比瓜地馬拉人高的話,那更可能是因為西班牙人的生活條件更加優越。而身高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如今還存在,例如,朝鮮的成年人就要比韓國男性矮3厘米~8厘米。
日本
日本人口身高的猛增,則是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飲食結構的改變、注重青少年的身體營養和體育鍛煉,是促使日本年輕人身高增長的主要原因。
根據統計,在1900年之後,日本人口的身高緩慢增加,不過在一戰前後,日本青年的身高增長陷入了停滯。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後,雖然日本財力得到擴充,但戰事的結束使日本悵然落寞,產業面臨生產過剩的局面。1920年,日本股票價格開始暴跌,日本經濟轉入慢性蕭條期。1922年至1953年間,日本國內經歷了窮兵黷武式的戰爭動員和二戰後的創傷恢復期,國內資源被嚴重消耗,尤其在二戰剛結束時,日本食品供應不足,青少年身高數據停滯不前。
二戰後,日本掀起了「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運動。今天在日本的公共場所,牛奶隨處可見,年輕人對新鮮牛奶的接受度也高於碳酸飲料。短時間內,牛奶消費量增加了5倍。
此外,日本醫療健康機構對兒童身高的監測也頗為用心。每年4月份,日本政府都會記錄在校學生身高和體重等數值,這一做法從1900年時開始推行,一直堅持至今。通過觀察100多年來17歲中學生的身高變化就可以看出,日本人身高的增加與飲食結構、社會環境甚至政治因素都有關聯。雖然戰後特殊時期日本食品供給不足,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開始影響日本人的傳統膳食結構。1954年,日本針對中小學生午飯專門出台《學校營養午餐法》,實行全國統一配餐。《學校營養午餐法》確實對增強日本的少年兒童體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正是從1954年開始,日本17歲男孩的平均身高開始快速增加。日本人年均攝入乳製品的量,在1950年時僅為5.5磅,25年後這一數值飆升至117磅。
中國
在歐美人均身高突飛猛進,以及近鄰日本身高開始節節攀升的時候,清王朝正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在貧困與戰亂之中,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人的身高一直停滯著,甚至還出現了倒退。
不過,在身高開始遠遠落後於歐美的清代,也出現了幾個「巨人」。最著名的一位,要數安徽人詹世釵。1865年時,詹世釵巧遇一位英國人,被邀請到了英國倫敦進行表演,並在歐美和澳大利亞巡迴演出,洋人稱其為「中國巨人」。在美國表演期間時,他的報酬達到了每月500美元。
但幾個「巨人」的出現,無法改變中西身高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不知不覺中,日本人的身高也追了上來。日本平均身高何時超過中國?結合不同機構、不同口徑的數據,結論也並不相同。一種說法認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上世紀80年代後中國身高方被日本超越。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營養條件的改善,中日兩國青少年的身高差距逐漸縮小。根據我國最新公布的報告,我國20歲~25歲男子的身高為171.78厘米;而根據日本厚生省公布的數據,日本20歲~29歲男子的身高為171.6厘米。看起來,中國正重新奪回青少年的身高優勢。

❹ 古代中國美女的標准

每個朝代的背景,經濟狀況不同,審美標准應該都不同吧。

❺ 中國四大美女的身高分別是多少

歷史記載她們的身高:西施是六尺七寸[古制]。昭君是六尺二寸。貂蟬是五尺一寸。貴妃是六尺五寸。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國薴蘿。

❻ 中國古代的女子平均身高有多高

根據目前考古的研究,我國及南美洲的古代女性的身高基本保持在一米4至一米5,非洲和歐洲地區略高,靠進兩極生活的地區為保溫,體形較小。

❼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身高 命運如何

相比而得出的結果,四大美女的排列順序應該是:楊貴妃、王昭君、西施、貂蟬。「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這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一句話。不過,從中也無法看出到底哪位美女最有姿色,似乎是並駕齊驅。但若換做現代的觀念和審美觀點,還是能分出高低的。沉魚——西施西施恐怕是個杜撰出來的人物。因為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中並沒有關於西施的任何記載。只是在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有簡單的描述:西施乃是濘蘿山下採薪者之女。與鄭旦(另一位送給夫差的美女)相與浣紗於江,紅顏花貌,交相映發,不啻如並蒂之芙蓉。又說夫差見到以後:以為神仙之下降也,魂魄具醉。其實這些詞語並未讓人對西施的美貌由什麼深刻地體會,反而是民間的傳說更為精彩:西施在江邊浣紗,魚兒看到了她的容顏都驚呆了,忘記了游泳以至沉到了水底。看來,西施的美貌其實僅僅是人們所杜撰出來的,就像傳說中西施最後被范蠡帶走一樣。其實西施最後是被越王勾踐帶回越國,不過由於姿色禍人,被越夫人「以石沉入江中」了。評論:想必西施還是有過人的姿色,不過並不見得有多麼的傾國傾城。中國之大,美女之多自是不用說,西施充其量也只是在當時吳越境內的美女而已。而且傳說西施的體質很弱,自小就有心口疼的毛病(大概就是先天性心臟病)。每每心口疼的時候便撫胸皺眉,於是才有東施效顰的故事。既然有先天性的疾病,那麼發育就不會太好,健康的形象自是沒有,身高估計也是一般,無非是屬於林黛玉式的病美人之列。落雁——王昭君傳說王昭君出塞之時,胡地的大雁在天空中看到了王昭君的容顏以後,都忘記了舞動翅膀飛翔,以至於從天空中墜落下來。當然這肯定是杜撰的了,不過王昭君的美貌可見一斑。王昭君是漢成帝的妃子,不過卻未嘗雨露。野史中說,宮中的畫工乃是貪財勒索之人,王昭君由於沒有給此君「行賄」,所以在畫工呈現給皇帝的妃子們的肖像中,王昭君被畫得很普通,所以才未見龍顏。不過,這終歸是野史。試想,如果王昭君真的有絕色之美的話,畫工即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犯下如此忤逆之罪吧。不過,王昭君也應該是有些姿色的,因為畢竟也是三千佳麗中的一員。按當時的人口計算,也屬於千里挑一的美女了。但是即便如此,昭君生活在塞外,在冰天雪地之中,狂沙烈日之下的條件,皮膚自是不能算好了。在現代看來,沒有若凝脂般的肌膚,美麗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閉月——貂蟬如同西施一樣,貂蟬也是史無記載之人。但是卻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而常駐人們的心頭。其實在羅貫中的筆下,對於貂蟬的美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描寫。只是說董卓與呂布見了貂蟬以後如何神魂顛倒。董卓只是一介匹夫,而那呂布可是風流倜儻,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連這等人物都會為了貂蟬而殺掉董卓,可見這貂蟬的美貌是如何誘人了。但關於貂蟬的美貌,可推敲之處也頗多。首先,這等美女竟然只是司徒王允府中的一個歌伎。古語說「秀色可餐」,若貂蟬真的美侖美奐,這王允豈不早就垂涎?其次,董卓原本是涼州刺史,那是塞外之地。呂布也是跟隨丁原入關。可想在塞外之地,美女終是不多,故而見了中原的美女才會如此疑為天仙吧。評論:估計貂蟬作為一名歌伎,體型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容貌也應不會太差,不過也達不到艷若桃花的地步。吸引人的恐怕就是歌喉與舞姿。羞花——楊貴妃相比那三位美女而言,楊貴妃應該是最美麗的。在唐玄宗時,可謂是盛唐時期。疆域廣闊,人口眾多,在這等環境下所挑選的嬪妃自是不用說了。而在這三宮佳麗之中,竟沒有唐玄宗入眼的。而使這位皇帝垂涎的女人竟是兒子的妃子。為了這個美人,唐玄宗可以奪兒子的女人,這可是大悖倫理的事情。這等丑聞唐玄宗都不可不顧,可以想像楊玉環的姿色是何等的誘人了。在唐代詩人對楊貴妃美色的描述中,最廣為傳頌的當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了。詩中寫到:「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宮粉黛無顏色。」又說:「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固然是有誇大之嫌,但是能讓這些自視清高的詩人有這等贊譽之詞,可見楊貴妃的美貌是眾所公認的了。至於說到楊貴妃的身材,自然會有人說過於豐腴。不過對於美的標准,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標准,在唐時,既是以豐腴為美,也怪不得楊貴妃了。再說,即便是如今,喜歡豐腴的體型與喜歡苗條的體型的人也是各自參半,所以關於楊貴妃的身材恐怕也算不是是缺點了。相比而得出的結果,四大美女的排列順序應該是:楊貴妃、王昭君、西施、貂蟬。

❽ 四大美女身高多少cm

歷史記載她們的身高:西施是六尺七寸。昭君是六尺二寸。貂蟬是五尺一寸。貴妃是六尺五寸。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國薴蘿。



沉魚的傳說

「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西漢時期。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

落雁的傳說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扇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美稱。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逢人就說,我的女人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華陰,弘農楊氏(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玉環羞花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

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❾ 中國古代女子身高誰最高

身高2.31米世界最高女人辭世, 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的世界最高女性、美國婦女桑迪·艾倫13日去世。出生於1956年的艾倫現年53歲,身高2.3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