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TA 一類賽事有哪些
WTA一級賽吵鏈事簡介及冠軍
http://www.tennis.com.cn 2005-2-21 13:10:53 264
1 泛太平洋公開賽
Toray Pan Pacific Open Tennis Tournament
官方網站:
www.toray-ppo.co.jp/web/pc/english/outline/
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女子網球公開賽,自1984年開始的泛太平洋公開賽,以其高額的獎金,吸引了幾乎所有的女子網球高手前去參賽。泛太平洋公開賽是屬於WTA巡迴賽中的1級賽10站中的一站,也是第1站比賽。其重要性僅次於4大滿貫和年終總決賽。參賽球員不僅能獲得豐厚的獎金還能可觀的WTA積分。經過21年的發展,比賽的總獎金也由最初的30萬美金提升到現在的130萬美薯則金。比賽時間幾經變動,最後固定在每年1月末進行。比賽地點除1993年在橫濱外,其他時間都在首都東京。
其中瑞士名將辛吉斯與美國好手達文波特在這項比賽曾4次奪冠,在參賽選手中居第1位。德國的格拉夫與阿根廷美女薩巴蒂尼均獲得過3次泛太平洋公開賽女單冠軍。2005年的冠軍則升手孫被俄羅斯小將莎拉波娃贏得。
單打 雙打
2005 莎拉波娃 胡薩諾娃/利霍夫彩娃
2004 達文波特 布萊克/斯塔柏斯
2003 達文波特 波維娜/斯塔柏斯
2002 辛吉斯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1 達文波特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0 辛吉斯 辛吉斯/皮爾斯
1999 辛吉斯 達文波特/茲維列娃
1998 達文波特 辛吉斯/魯西奇
1997 辛吉斯 達文波特/茲維列娃
1996 馬約莉 費爾南德斯/茲維列娃
1995 伊達公子 費爾南德斯/茲維列娃
1994 格拉芙 施瑞文/斯米莉
1993 納芙拉蒂諾娃 納芙拉蒂諾娃/蘇科娃
1992 薩芭蒂妮 桑切斯/蘇科娃
1991 薩芭蒂妮 朱爾丹/斯米莉
1990 格拉芙 費爾南德斯/斯米莉
2 Pacific Life Open
官方網站:
www.pacificlifeopen.com/en/
太平洋生活杯是僅次於四大滿貫的網球賽事,而有西部大滿貫的美譽。比賽在美國的印地安維爾斯網球花園舉行,時間長達兩周。女子比賽從1990年才開始進行,1997年成為WTA一級賽事。有包括格拉芙 ,塞萊斯 , 達文波特,辛吉斯,小威,漢圖楚娃,克里斯特爾斯,海寧等多名女子網壇的頂尖高手在這里封後。2005年的比賽將在3月7日到20日進行。
各年度冠軍如下:
單打 雙打
2004 海寧 蘇亞雷茲/帕斯奎爾
2003 克里斯特爾斯 達文波特/雷蒙德
2002 漢圖楚娃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1 塞·威廉姆斯 阿蘭德/杉山愛
2000 達文波特 達文波特/莫拉尤
1999 塞·威廉姆斯 辛吉斯/庫爾尼科娃
1998 辛吉斯 達文波特/茲維列娃
1997 達文波特 達文波特/茲維列娃
1996 格拉芙 魯賓/斯楚爾斯
1995 費爾南德斯 達文波特/雷蒙德
1994 格拉芙 達文波特/雷蒙德
1993 費爾南德斯 斯塔柏斯/蘇科娃
1992 塞萊斯 吉爾斯/拉赫
1991 —— ——
1990 納芙拉蒂諾娃 諾沃特娜/蘇科娃
3 Nasdaq-100 Open
官方網站:
www.NASDAQ-100Open.com
NASDAQ-100 公開賽開始於1985年,到今年已經走過了20年的時間。該項比賽與太平洋生活杯相似,屬於同時進行男女比賽。比賽在美國佛羅里達洲邁阿密的Crandon Park舉行。這里從1987年成為比賽的主賽場,共有12塊場地進行比賽,外加6塊練習場地。女子比賽有小威,大威,辛吉斯,格拉夫,桑切斯,塞萊斯,薩巴蒂尼,埃夫特,納夫拉蒂諾娃等網壇宿將在這里先後稱霸。
近年冠軍
2004 小威 美國
2003 小威 美國
2002 小威 美國
2001 大威 美國
2000 辛吉斯 瑞士
1999 大威 美國
1998 大威 美國
1997 辛吉斯 瑞士
1996 格拉夫 德國
1995 格拉夫 德國
1994 格拉夫 德國
1993 桑切斯 西班牙
1992 桑切斯 西班牙
1991 塞萊斯 美國
1990 塞萊斯 美國
1989 薩巴蒂尼 阿根廷
1988 格拉夫 德國
1987 格拉夫 德國
1986 埃夫特 美國
1985 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
4 Family Circle Cup
官方網站
www.familycirclecup.com/
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舉行的家庭生活杯始於1973年,到今天已經走過32年春秋了,可以說是巡迴賽中資歷比較老的了,同時它也是全年僅有的兩站綠土比賽之一,另一站比賽就是艾米莉島上舉行的博士倫杯。
1973年著名的《家庭生活周刊》出資10萬美元在南卡希而頓舉行了一站女子網球巡迴賽從而第一屆家庭生活杯誕生,這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總獎金達到10萬美元的比賽!可能是賽事組織的原因當時在網壇如日中天的Navratilova和Evert都未參加比賽,但是從第二屆開始,女子網壇的頂尖高手悉數參賽,紅土女皇Evert開始統治本項賽事,從74-78年連續5年獲得生活圈杯,次後她又三次封後成為本項比賽最出色的選手。 相繼在這里登頂的都是這30年來最出色的選手:包括Navratilova(4次),Graf(4次),Hingis(2次),austin(2次)等,近年來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比賽:97年Hingis在決賽中大戰兩個半小時戰勝Seles,Seles決勝盤5-3領先時被Hingis破發成功並在搶7中失利。本項比賽也是Seles職業生涯中唯一沒有獲得過冠軍的重要的土場比賽也成為她的遺憾之一。2003年不可一世的小威在決賽中被海寧擊敗終結了22連勝,海寧從此突破瓶頸,極大地增強了信心。
走過30年風雨的家庭生活杯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巡迴賽之一,它是全年女子10站一級比賽的第四站,同時也是第一站土場大師賽。
家庭生活杯冠軍榜
2004 大威 (美國) def.馬丁內茲(西班牙) 2-6 6-2 6-1
2003 海寧 (比利時) def. 小威 (美國) 6-3 6-4
2002 馬尤利(克羅埃西亞) def. 施奈德 (瑞士) 7-6(5) 6-4
2001 卡普里亞蒂 (美國) def. 辛吉斯 (瑞士) 6-0 4-6 6-4
2000 皮爾斯(法國) def. 桑切斯(西班牙) 6-1 6-0
1999 辛吉斯 (瑞士) def. 庫爾尼科娃(俄羅斯) 6-4 6-3
1998 科澤爾 (南非) def. 斯皮爾萊亞 (羅馬尼亞) 6-3 6-4
1997 辛吉斯 (瑞士) def. 塞萊斯(美國) 3-6 6-3 7-6(5)
1996桑切斯(西班牙) def. 芭芭拉(奧地利) 6-2 2-6 6-2
1995馬丁內茲(西班牙) def. 馬列娃(保加利亞) 6-1 6-1
1994馬丁內茲(西班牙) def. 納塔莎 (保加利亞) 6-4 6-0
1993 格拉夫 (德國) def. 桑切斯(西班牙)7-6(8) 6-1
1992 薩巴蒂尼(阿根廷) def. 馬丁內茲(西班牙) 6-1 6-4
1991薩巴蒂尼(阿根廷)def. 雷拉 (GEO) 6-1 6-1
1990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 def. 卡普里亞蒂 (美國) 6-2 6-4
1989格拉夫 (德國) def. 納塔莎 (保加利亞) 6-1 6-1
1988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 def薩巴蒂尼(阿根廷)6-1 4-6 6-4
1987格拉夫 (德國) def. 馬列娃(瑞士) 6-2 4-6 6-3
1986格拉夫 (德國) def. 埃夫特 (美國) 6-4 7-5
1985埃夫特 (美國) def. 薩巴蒂尼(阿根廷)6-4 6-0
1984埃夫特 (美國) def. 克勞迪亞(GER) 6-2 6-3
1983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 def. 奧斯汀 (美國) 5-7 6-1 6-0
1982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 def. 安德瑞 (美國) 6-4 6-2
1981埃夫特 (美國) def. 斯萊夫(美國) 6-3 6-2
1980奧斯汀 (美國) def. 瑞吉娜(TCH) 3-6 6-1 6-0
1979奧斯汀 (美國) def. 雷德 (澳大利亞) 7-6(3) 7-6(7)
1978埃夫特 (美國) def. 雷德 (澳大利亞) 6-2 6-0
1977埃夫特 (美國) def. 比利 簡 金(美國) 6-0 6-1
1976埃夫特 (美國) def. 雷德 (澳大利亞) 6-2 6-2
1975埃夫特 (美國) def. 納夫拉蒂諾娃 (美國)7-5 6-4
1974埃夫特 (美國) def. 雷德(澳大利亞) 6-1 6-3
1973 Rosie Casals (美國) def. 南希(美國) 3-6 6-1 7-5
5 German Ladies
官方網站
www.content.german-open.org/
德國網球公開賽是每年春季在德國首都柏林西南部的格呂內瓦爾德舉行的紅土賽事,2004年總獎金為130萬美元。比賽分為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兩項。東道主名將格拉夫創下了9次獲得德國公開賽女單冠軍的驚人記錄,瑞士的辛吉斯,比利時的海寧,法國的毛瑞斯莫,西班牙的桑切斯,馬丁內茲,美國的塞萊斯等好手也曾獲得德國公開賽女單冠軍。隨著德國網球名將格拉夫的退役,德國女子網球一蹶不振,德國公開賽也陷入面臨停辦的尷尬.在德國網球協會以600萬歐元的價格將德國女子網球公開賽主辦權轉讓給卡達後,這項國際網壇的傳統賽事今年5月仍將繼續在柏林的格拉夫體育場舉行。為了體現賽事主辦權已被卡達所擁有,這項賽事將被命名為「卡達女子網球德國公開賽」。
Past Champions
2004 毛瑞斯莫(法國) def. 大威(美國) w/o
2003 海寧 (比利時) def. 克里斯特爾斯 (比利時) 6-4 4-6 7-5
2002 海寧 (比利時) def. 小威(美國) 6-2 1-6 7-6(5)
2001 毛瑞斯莫(法國) def. 卡普里亞蒂(美國) 6-4 2-6 6-3
2000 馬丁內茲 (西班牙) def. 科澤爾 (南非) 6-1 6-2
1999 辛吉斯(瑞士) def. 多庫奇斯 (法國) 6-0 6-1
1998 馬丁內茲 (西班牙) def. 毛瑞斯莫(法國) 6-4 6-4
1997 費爾南德斯 (美國) def. 皮爾斯 (法國) 6-2 3-6 6-2
1996 格拉夫(德國) def. 卡瑞娜(斯洛伐克) 4-6 6-2 7-5
1995 桑切斯(西班牙) def. 馬列娃 (保加利亞) 6-4 6-1
1994 格拉夫(德國) def. 布恩達 (荷蘭) 7-6(6) 6-4
1993 格拉夫(德國) def. 薩巴蒂尼 (阿根廷) 7-6(3) 2-6 6-4
1992 格拉夫(德國)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4-6 7-5 6-2
1991 格拉夫(德國)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6-3 4-6 7-6
1990 塞萊斯 (美國) def. 格拉夫(德國) 6-4 6-3
1989 格拉夫(德國) def. 薩巴蒂尼 (阿根廷) 6-3 6-1
1988 格拉夫(德國) def. 蘇科娃 (捷克) 6-3 6-2
1987 格拉夫(德國) def. 克勞迪亞(德國) 6-2 6-3
1986 格拉夫(德國) def. 納夫拉蒂諾娃(美國) 6-2 6-3
1985 埃夫特 (美國) def. 格拉夫(德國) 6-4 7-5
6 Masters, Rome
官方網站
www.telecomitaliamasters.federtennis.it/_masters/home.asp?LNG=EN
義大利女子網球賽也是一項紅土賽事,與德國公開賽銜接,是法網開賽前重要的熱身賽。比賽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同樣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高手在這里展開激烈的角逐。西班牙老將馬丁內茲曾在1993,1994,1995,1996年獲得比賽冠軍。阿根廷美女薩巴蒂尼則在1991,1992的比賽封後。美國的塞萊斯也在1990,2000年奪冠。法國的皮爾斯獲得1997年比賽第一。
近年比賽冠軍:
2004毛瑞斯莫 法國
2003 克里斯特爾斯 比利時
2002小威 美國
2001 多克奇 澳大利亞
2000塞萊斯 美國
1999大威 美國
1998 辛吉斯 瑞士
1997 皮爾斯 法國
1996馬丁內茲 西班牙
1995馬丁內茲 西班牙
1994馬丁內茲 西班牙
1993馬丁內茲 西班牙
1992薩巴蒂尼 阿根廷
1991薩巴蒂尼 阿根廷
1990塞萊斯 美國
7 Acura Classic
官方網站:
www.acuraclassic.com/
阿庫拉精英賽也是一項歷史較為悠久的比賽。1984年首屆比賽獎金總額僅為5萬美元,到2003年總獎金就提高到100萬美元。比賽每年暑期在美國的加洲的Carlsbad舉行,也是美網前的重要熱身賽,也吸引了女子網壇的幾乎所有好手前來參賽。2004美國的達文波特擊敗俄羅斯的米斯金娜獲得冠軍。2005年的比賽將在7月30日到8月7日進行。總獎金為130萬美元。單打冠軍將獲得189,000美元的獎勵,亞軍也有96,000進賬。雙打冠軍可獲得57,000美元,亞軍獎金為29,000美元。參加單打正選賽的有56名選手,資格賽有16名選手,雙打有24對球員參加。今年參賽的名將有美國的達文波特,美國的大小威,俄羅斯的莎拉波娃,米斯金娜,戴門蒂娃,佩特諾娃,法國的毛瑞斯莫,日本的杉山愛。
近年冠軍
2004 達文波特 美國
2003 海寧 比利時
2002 大威 美國
2001 大威 美國
2000 大威 美國
1999 辛吉斯 瑞士
1998達文波特 美國
1997辛吉斯 瑞士
1996 伊達公子
1995 馬丁內茲 西班牙
1994 格拉夫 德國
1993 格拉夫 德國
1992 卡普里亞蒂 美國
1991卡普里亞蒂 美國
1990格拉夫 德國
1989格拉夫 德國
8 Rogers Cup
官方網站
www.rogerscup.com/english/default.asp
開始於1892年的加拿大公開賽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網球比賽之一,其歷史僅次於溫布爾頓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高額的獎金,悠久的歷史,加拿大公開賽也被認為是世界最頂級網球賽事之一。
作為女子網球10大巡迴賽的加拿大公開賽,總獎金為1325,000美元,吸引了世界上最優秀的女子網球明星前來參賽。法國選手毛瑞斯莫在2004年的加拿大公開賽中獲得她第2個加拿大公開賽冠軍。埃夫特,納夫拉蒂諾娃,格拉夫,塞萊斯,辛吉斯,桑切斯等網球名將都有在這里獲勝的記錄。加拿大公開賽每年輪流在多倫多,蒙特利爾舉辦。比賽多在暑期進行,是美網開賽前的重要熱身賽。加拿大選手Faye Urban Mlacak是最近一位獲得加拿大公開賽冠軍的本土球手,她在1969年贏得女單,女雙(與Vicki Berner合作)錦標。
近15年冠軍
2004 毛瑞斯莫 法國
2003 海寧 比利時
2002 毛瑞斯莫 法國
2001 小威 美國
2000 辛吉斯 瑞士
1999 辛吉斯 瑞士
1998 塞萊斯 美國
1997 塞萊斯 美國
1996 塞萊斯 美國
1995 塞萊斯 美國
1994 桑切斯 西班牙
1993 格拉夫 德國
1992 桑切斯 西班牙
1991 卡普里亞蒂 美國
1990 格拉夫 德國
9 Kremlin Cup
官方網站:
www.kremlincup.ru/
克里姆林杯由瑞士商人Sasson Kakshouri.贊助,開始於1990年。女子比賽最早稱為莫斯科女子網球公開賽,1996年更名為克里姆林杯。1996年比賽獎金為400.000美元。1997,1998年提升到926.000美元。現在的獎金為1.080.000美元,是WTA巡迴賽的1級賽事。每年有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的選手參加本項比賽。瑞士的辛吉斯,法國的皮爾斯,捷克的諾沃特納等好手都曾在這里奪冠。俄羅斯的米斯金娜則是第1個獲得本項比賽冠軍的本國選手,她在2003年的比賽中擊敗了法國名將毛瑞斯莫。2004年米斯金娜戰勝對友戴門蒂娃成功衛冕。
近年比賽冠亞軍選手:
1997:冠軍 諾沃特納 (捷克), 亞軍 杉山愛(日本)
1998: 冠軍 皮爾斯 (法國), 亞軍 塞萊斯 (美國)
1999: 冠軍 陶茲亞特 (法國), 亞軍 謝特 (奧地利)
2000: 冠軍 辛吉斯 (瑞士), 亞軍 庫爾尼科娃(俄羅斯)
2001: 冠軍 多克奇 (澳大利亞), 亞軍 戴門蒂娃(俄羅斯)
2002: 冠軍 馬列娃(保加利亞), 亞軍 達文波特(美國)
2003: 冠軍 米斯金娜(俄羅斯), 亞軍 毛瑞斯莫 (法國)
2004: 冠軍 米斯金娜(俄羅斯), 亞軍 戴門蒂娃(俄羅斯)
10 Swisscom Challenge
官方網站
www.swisscom-challenge.com/
1984美國選手加里森在擊敗德國克勞迪亞後,贏得了第1屆瑞士挑戰賽女單冠軍。當時比賽還被稱為歐洲室內網球賽。首屆比賽的獎金就達到了15萬美元。參加比賽有當時世界排名第4的哈拉,世界排名第6的馬列娃,第8的加里森和第9的克勞迪亞.
1986年德國網球女皇格拉夫首次現身蘇黎世就奪得了冠軍。此後的1987,1989,1991,1992年她也贏得錦標。6次參賽都保持了不敗,1989,1991年奪冠更是未失1局。
1988年 BMW公司贊助比賽,又改名為BMW歐洲室內網球賽一直到1992年。獎金數額也增加到200,000.美元。
1992年決賽格拉夫在2-6先失一局,第2局2-4落後的情況下,奮力反擊,最後以2-6 7-57-5.擊敗美國老將納夫拉蒂諾娃。
1993比賽更名為Barilla室內賽,比賽獎金提升到750,00 0美元,成為獎金最高的WTA巡迴賽。東道主選手馬列娃擊敗美國的納夫拉蒂諾娃奪得冠軍,也成為首個獲得該項比賽冠軍的本土球員。
1994年瑞士選手辛吉斯首次參加這項比賽,她在第2輪0:2輸給了法國選手皮爾斯。
1996年捷克選手諾沃特娜6-2 6-2擊敗辛吉斯摘得桂冠。比賽獎金到達926,250美元。
1997年美國選手達文波特在這里獲得她第1個瑞士挑戰賽冠軍。
1998年達文波特擊敗同胞大威成功衛冕。比賽又更名為瑞士電信賽。
1999年美國的大威6-3 6-4擊敗1號種子瑞士的辛吉斯獲得冠軍。
2000年辛吉斯6-4 4-6 7-5戰勝達文波特,首次在家鄉獲得冠軍,也結束了後者在瑞士的不敗記錄。
2001年達文波特擊敗多克奇第3次獲得冠軍。
2002年瑞士選手施奈德6-7 (5) 7-6 (8) 6-3戰勝美國的達文波特,成為第3個獲得瑞士挑戰賽的東道主選手。
2003年比利時好手海寧6:0 6:4擊敗多克奇,成功問鼎冠軍獎杯。
2004年澳大利亞選手莫里克爆冷挫敗了俄羅斯的溫網女單冠軍莎拉波娃奪得第一
❷ 19歲天才首打美網正賽進四強!男子網壇變天納達爾捍衛老將榮耀
2019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單打四強全部產生,這一次,不管是男單還是女單,新生代選手占據上風,即將年滿38歲的小威廉姆斯與33歲的納達爾改廳則捍衛著老將的尊嚴。19歲的加拿大天才少女安德萊斯庫第一次參加美網正賽就闖進四強,女單四強另外兩人是22歲的本西奇和25歲的斯維托麗娜。而男單四強除了納達爾還有28歲的迪米特洛夫,23歲的梅德韋傑夫和23歲的貝雷蒂尼。
在本次美網四強陣容中,核或隱安德萊斯庫是年紀最小的一位,身為15號種子的她在以3-6先丟一盤的情況下,6-2、6-3強勢逆轉比利時好手、賽會25號種子梅爾滕斯,首次亮相美網正賽就殺進四強,也將近期連勝場次擴大到11場。19歲的梅爾滕斯也成為2009年沃茲尼亞奇之後首位打進美網四強的青少年球員,她的世界排名也將首次來到世界前十。安德萊斯庫半決賽對手將是另一位天才少年,賽會13號種子本西奇。年少成名的她在經過傷病之後,強勢歸來,在1/4決賽中直落兩盤以7-6(5) 6-3戰勝23號種子維基奇,職業生涯首次闖進大滿貫四強。22歲的本西奇也將自2016年6月以來首次重返世界前十。另外一場半決賽將在小威廉姆斯與斯維托麗娜之間展開。小威將沖擊美網第101勝,而斯維托麗娜將向自己的首個大滿貫決賽發起沖擊。
男子網壇似乎也開始變天了!33歲的納達爾是四場1/4決賽中唯一取勝的老將。雖然以納達爾直落三盤以6-4、7-5、6-2戰勝了阿根廷人施瓦茨曼,連續團沖三年晉級美網四強。但他前兩盤贏得並不輕松,第一盤納達爾在4-0領先的情況下被施瓦茨曼追到4-4,最終頂住對手反撲以6-4拿下;第二盤以第一盤情況相似,納達爾在5-1領先的情況下,被施瓦茨曼兩次破發,將比分追到4-5,納達爾再次頂住壓力以7-5拿下。第三局開局,雙方戰成2-2平,此後納達爾火力全開練拿4局以6-2再拿一局,從而以3-0淘汰施瓦茨曼,半決賽納達爾將對陣勢頭正盛的義大利人貝雷蒂尼。
而其他三場「新老對抗」,90後取得完勝。5號種子俄羅斯人梅德韋傑夫以7-6(6)、6-3、3-6、6-1戰勝瑞士名將瓦林卡,生涯首進大滿貫男單四強。保加利亞名將迪米特洛夫則打滿五盤以3-6、6-4、3-6、6-4、6-2,職業生涯首次戰勝瑞士天王費德勒,首次闖入美網四強。義大利新秀貝雷蒂尼在錯失4個賽點之後,還是以3-6, 6-3, 6-2, 3-6, 7-6(5)險勝法國名將孟菲爾斯,同樣是職業生涯首次闖進大滿貫半決賽,他也成為2010年德約科維奇後打進網四強最年輕的球員。
❸ 身材不輸莎拉波娃的布沙爾因為什麼被禁賽
網球運動員有多美?她身材不輸莎拉波娃,卻因一事被禁賽!
說到網球,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網壇趣事更是不勝枚舉。網球比賽中,女子網球常常因為表現優異,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女網球員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身材好顏值高且技術高超的莎拉波娃,而今天就要談談另外一位跟她有得一拼的美女球員布沙爾。
布沙爾的網球之路還很長,至於她會取得多少成就,誰會最終抱得美人歸,球迷們可以拭目以待。
❹ 蒙特利爾網球大師賽的加拿大網球大師系列賽介紹
加拿大公開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賽事之一,只有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擁有比加拿大站更悠久的歷史,自從1881年以來,大量的男子網壇的最優碼差秀的選手來到加拿大展示他們的才華。
加拿大公開賽在蒙特利爾和多倫多兩個城市輪換舉行,因為同時女子的一級賽事也在隔周的另一個城市進行,兩個城市輪換同時,男女賽事輪換,加拿大人的平衡之術讓人佩服。也許是為了競爭,蒙特利爾和多倫多都在大規模的改建場館,看來內部競爭對於局檔提高自身素質確實有作用。比賽獎金為2,450,000美元。今年,加拿大大師賽來到蒙特利爾。
在2001年,蒙特利爾加拿大大師賽確定了一個觀眾的數字記錄——165611人。
加拿大公開賽是絕對的平民大師賽,因為這里是一個冷門的溫床,法網經常幫助選桐模亂手完成一滿貫加拿大經常讓選手嘗一次大師賽的冠軍。在加拿大公開賽中只有95年阿加西以頭號種子和衛冕冠軍的身份奪冠,1994年阿加西就是以非種子身份奪冠並多得隨後的美網。2001年冠軍羅馬尼亞的帕維爾也是一例。2002年冠軍則是非種子選手阿根廷人卡納斯。不過2004年和2005年和2006年,賽會頭號種子都獲得了冠軍。加拿大公開賽也是少有的不以贊助商名字冠名的比賽。
❺ 加拿大網球美女布查美網為何退賽
2015年美網孝敬畢,25號種子布沙爾在第三輪戰勝齊布爾科娃巧芹之後,她在更衣室里不慎滑倒摔傷了頭部 - 在醫生的建議下她退出了周六的女雙和混雙的比賽,但兩天的休養時間並沒能讓她完全恢復,所以加拿大人遺稿沖憾做出了退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