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四大美女的中醫養顏方究竟是什麼
四大美女作為本身就長得很好看的人,她們只需要把自己外貌的不足之處護理好就是,她們是內服外用,把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加以改進。
01.病美人西施與寵妃楊玉環的護膚之旅
西施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柔柔弱弱的美人兒,柔柔弱弱是因為她身體不好,但是身體不好還能夠把皮膚護理好,就是西施的養顏術起了作用。據傳言,西施使用了一種名叫“玉容西施散”的香粉,這種把很多對皮膚有益的香料研磨成粉,等到用的時候兌點水塗到臉上然後洗掉的護理方式,仔細想想可不就是我們日常用的面膜嗎。由此可見,作為美女的西施也逃脫不掉敷面膜護膚的常規步驟。楊玉環和西施的方式差不多,只不過楊貴妃用的材料更高級一點,更像是現在的杏仁霜,把兩位美女的護膚步驟結合起來,就是敷完面膜塗面霜。
所以借鑒四大美女,想要養顏的我們不僅要注意保養清洗,還得注意飲食調節。
Ⅱ 外國人對中醫是怎麼看的,外國也流行中醫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國家,而且作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文化是其中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個國家,雖然也有很多文化因為各種原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還是有很多很有用處的文化保留了下來。
總的來說,這個烏克蘭美女認為中醫是有用的,因為他覺得中國幾千年來發展出來的醫術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傳播宣傳,以及一些“假中醫”敗壞了中醫的名聲,所以導致現在很多人不相信中醫。那麼大家對於中醫是怎麼看的呢?你們覺得中醫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
Ⅲ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看古代女子美容護膚——內服外敷
現代 社會 各類的護膚品基本成為女人的生活必須品了,為了更好的皮膚,為了更加美麗,美容保養護膚都得下一番大功夫,什麼面膜、身體乳、精油,還要多吃水果,美容的方法花樣繁多,美容的用品琳琅滿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當然也不例外,古代的女子對於保養美容可一點也不馬虎。 拋去物品上的差異來說,古代女子的保養和美容的手段,比現代的女孩子們更加的復雜,操作難度也要更加的大。
古代沒有化工產業,為了保持美麗的容顏,那可真是煞費苦心,幾乎尋遍自然界中可以用來美容的一切東西,加入到自己的保養清單當中。用各種各樣的東西製作外用的美容保養用品,同時中醫講究食療,保養美容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古代的女子們是怎麼進行保養美容的。
不僅僅是現代護膚研究,古人也早就認識到清潔對於美容養顏的重要性。
最早的關於清潔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先秦時代,那時的人們用淘米水洗臉,因為淘米水是弱鹼性的,它可以和皮膚分泌的油脂進行反應,從而更好的去除油脂。
早在魏晉的時候,就出現了一種叫做"化玉膏"的洗臉用品,大概是最早的"洗面奶"了,兼具清潔和美白的功效, 但是這么好的東西並沒有流傳下來,受眾極小。
晉朝的時候出現了澡豆,澡豆是用豬的胰腺和豆粉混合的東西,先是要磨成粉,和成糊混合,最後是要烘乾成為類似洗衣服一樣的東西。豬胰腺裡面含有各種的消化酶,配合豆粉可以很好的清潔皮膚油脂。
到了唐朝,澡豆才真正的開始普及開來。 在唐朝的時候,澡豆已經成為士族子弟追捧的優秀生活用品,說明其在清潔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而澡豆發展到這個時候,也更加的復雜,使用效果也更加好。在先前澡豆的基礎之上,加上了十幾種的葯材進行修飾,同時輔佐各種的香料,使得澡豆在保持清潔作用的同時,具有了很高的護膚和美容的功效。
雖然可能有些誇張,但是足以可見唐朝的澡豆在清潔、美白、護膚的效果都很顯著。有錢人家的夫人甚至還不滿足,還會在澡豆當中加入沉香、麝香等極其名貴的香料,還會加入珍珠粉。
宋朝的時候,澡豆的配方更加的多樣,還可以量身定製澡豆,針對不同的皮膚和不同的需要作以不同的葯材以達到最好的清潔、美容效果。
明清時代出現了肥皂,後來還有改良的香皂,對於皮膚的清潔已經與現在差別不大了。
把臉洗干凈了過後就需要補水潤膚了,古代沒有爽膚水可怎麼辦呢?唉!不要急,古人自有妙計,面脂可以解決。
早在《禮記》當中就已經記載了人們會在洗臉過後塗抹面脂,漢代的《釋名•釋首飾》中有所記載:
就是說,在洗臉過後塗抹完面脂,那皮膚呀就和石頭一樣的光滑,可見效果不一般。
既然叫面脂,就可以看出它的成分,最早的時候面脂就是用動物脂肪來做成的。面脂發展成了後來的"面葯",就是在傳統的面脂當中,加入一些葯材形成特殊的用途,比如冬季防風皸裂等。
面脂當中大都為脂肪的乳白色,但是也出現了不少的彩色面脂,目的是為了對皮膚進行調節,利用補色的原理中和皮膚的顏色,類似現在的隔離霜。
到了宋朝,面葯的種類也多了起來,有各種各樣的功效,類似祛痘、祛斑、美白、去皺等等, 一點也不比現在的差。而且古代的護膚品全都是純天然的沒有刺激沒有危害,要是過敏還可以量身定製特殊的種類。
面脂主要的作用還是潤面,但是好像它後來已經發展到侵佔了面膜的地盤了,但是好物不嫌多,面膜依舊是面部保養的主力。
早在南朝的時候,來自宮廷中的娘娘就開始用雞蛋清做面膜敷面,以達到補水、光潔的作用。
到了唐代就有了著名的"紅玉膏",用去了皮的杏仁、滑石等材料研磨成粉末,放在蒸屜上面蒸熟,加入雞蛋清和香料就可以塗抹在面部做面膜。
古代的時候,主要就是用雞蛋清、蜂蜜等材料製作面膜,相比於面脂而言,面膜要簡單許多,大都沒有那麼多的原料,比較的溫和。古代面膜與現在不一樣,都是水洗面膜,用完了用水洗掉就行了,沒有那種成片的。
按照古代的穿衣風格,應該是沒有機會展示自己除了臉部之外的肌膚的,但是即使這樣,古人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對於身體的護膚,這可是對於保養美容的極致追求了。
古人洗浴過後會擦香粉,這個香粉是鋅粉混合各種的香料和中葯材研磨製成的粉末,可以起到美白的作用。
除了擦身體的香粉,還有更麻煩的"身體面膜"。
這種敷在身體表面的東西,主要是用大米做成的,將米泡水,然後去除上層的清液,去除下面的米,取中間具有粘性的部分,用草木灰吸取水分然後曬干研磨,一般還會加上胭脂,就是想將身體保養的和臉一樣的美好。
除了在洗澡後下文章,洗澡的時候,當然也是全身美容的好時候,自然是不能放過。
葯浴在古代是相當普遍的存在,既然可以治病當然也可以保養美容了。通過在浴湯內加入各種各樣的香料和葯材,以達到不同的美容需求。
像我們所熟知的楊貴妃的華清池,她就喜歡在沐浴的時候加入玫瑰花瓣和牛奶,認為牛奶可以美白,玫瑰花瓣可以增香。
在古代後宮的嬪妃裡面,純牛奶浴也是相當常見的,畢竟為了保養美容獲得更加白皙的肌膚這點代價對於她們來說不算什麼。
在中醫裡面,認為人的面色形態是和內部的身體環境息息相關的,內部的身體環境差了,那麼面色就會差,體現出蠟黃色的面容,比較憔悴。
所以美容首先要打通氣血,通過飲食和葯材來調理身體,氣血通暢了皮膚自然白皙紅潤有光澤。然後就是排毒不通暢,會導致長痘痘等狀況,這個時候就要對於肝和腎下手,並且出一些幫助排毒發汗之類的葯材,從而達到祛痘的效果。
早在漢代的時候,呂後就每天食用銀耳羹, 作為自己首選的美容秘訣,銀耳具有滋補的作用,長期使用對於女性的身體有極大的好處。
慈禧太後也有自己的保養美容的心得,她酷愛珍珠,一直研究怎麼樣更好的使用珍珠進行美容養顏。 她每天都要定時定量的口服珍珠粉,認為服用珍珠粉對於美容養顏、永駐青春具有極大的作用。據說她的效果不錯,畢竟那麼大年紀了還可以整理朝政,可見身體倍棒兒。
除了這個比較正常的食療方法來說,古代也出現了一些看起來不那麼正常的美容食療方子,至於效用那就不可考證了。
這是太平公主的私人秘法, 取用烏雞的鮮血和桃花研磨成的粉末一起做成糊狀,然後塗抹全身,以達到保養美容的作用。
而在 清朝的皇室當中,還流傳著一種喝母乳的美容養顏的方法, 皇室女子身邊常年配備奶媽,就是為了給她提供新鮮的人奶,以供食用。
對於一般人家來說,這些比較昂貴或者奇特的食療美容法,或許不太容易實現,但是古代關於美容的食譜簡直太多了,各種檔次的都有。
比如 平民食材的王後——薏仁 ,薏米從古代就作為對女性特別友好的一種食材,常見的就是煮粥,升級一點就是八寶粥。比起阿膠、人參來說更加的便宜效果也不差。還有 陽春白雪糕 ,主要以白茯苓、山葯、蓮子等食材、葯材做成的糕點,美味又養顏,實屬佳品。
科技 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的伙食沒有現在那麼油膩,皮膚質量就比較好,同時沒有現代的工業污染,身體狀況和皮膚狀況又都比較好。加上她們所用的不管是食材,還是葯材,都是純天然的東西,沒有什麼副作用,越用越美好。
所以你還覺得現代女生,為了保養護膚弄那麼多瓶瓶罐罐,搞那麼多手續很麻煩嗎?這要是放在古代可不一定是多麼高大上的東西,真正高大上的都是美女的私廚秘方。所以不要覺得古人就是什麼都落後,相反有些古代的秘方,也可以學起來做美容食療呀!
參考文獻:
《千金翼方》
Ⅳ 為什麼學中醫的有很多女生,前段時間去中醫院看病,遇到個美女醫生
醫生是救死扶傷的聖潔值域,女生心思縝密學的快吧可能!還有男生學婦科的哩!哈哈!這個不稀奇吆!外科的!內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