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倩女幽魂里有幾個女鬼是誰
3個。小倩、小卓、小蝶女鬼都想當天使投資人,多處投資雖然虧得很多,但只要成功一次,就是衫弊一本萬利了。無論男鬼女鬼,他們可以使用法術去迫害或者去幫助人類。而前提就是當事人受到了引誘。如果你一身正氣,神鬼相敬。但你被女色所惑就是自己動了邪念,動心起意才會招來外魔入侵。那就是你該死了。《倩女幽魂》里的聶小倩任務是什麼:「迷惑人類,趁其不備,完成老妖吸人精血食人心。所以對於聶小倩而言,是個男人就行,並不局限於書生(必須是處男)。只要這個男人貪圖她的美色,都會落入她們的圈套。在影視劇里,聶小倩是可是吃了武人的。而後來聶小倩面對一個志存高遠,持身周正,長得不賴的書生寧采臣的時候動了真心。
東方神話與西滲模方神話最大不同就是,西方神話是王子配灰姑娘,說白了就是男強女弱,東方神話則是女神與窮小子。實際上就是女強男弱。中叢塌緩國的神怪小說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達到了巔峰,神鬼小說的創作者基本上都是不得志的窮書生,實際上就是他們的「意淫」。既然是如此,他們自然也就是以自己為藍本去創作。中國的志怪小說,雖然都是超現實,顯得光怪陸離不合情理,但大部分還是當時社會本身的生活的體現。既然如此,那作為人就必須取得最後的勝利,在儒釋道三家的論斷里,都認為人生為萬物靈長,只要修身養性,等閑鬼神不敢侵犯。如果被女鬼侵犯,就是其犯界了。而有資格犯界的只有讀書人,老百姓包括武將是沒有資格被女鬼勾引的,因為一勾引就上鉤。
還有就是,作為讀書人他可以辜負女鬼,而女鬼不能辜負讀書人,而且必須是無條件付出,而且她們也只能出現在晚間(男人不能做白日夢),無論男鬼女鬼,他們可以使用法術去迫害或者去幫助人類。在幻境里,或者說在女鬼的生活空間里,這些書生或生或死,要想要靠近,要想發達,必須跟這個鬼有特別的緣分。至於說為何是書生,因為他們的未來可以金榜題名。女鬼可以和書生一起進京趕考,但肯定不能跟武松一起打虎。女鬼搞業務都是為了談戀愛,為了來世的好姻緣,書生多半在考公路上,多半窮困潦倒,自然也是滿腹經綸,有點才華,有點牢騷,有點憤世嫉俗,有點懷才不遇,書生需要女鬼在事業上給予幫助,女鬼則是愛帥哥,寧采臣和聶小倩,就是典型。
照理說,像武松和李逵這樣的壯漢才是女鬼的最愛,畢竟陽氣很盛,乃是大補。是女鬼口中的好血食。看所有版本里的《倩女幽魂》里,武人都被女鬼吃了,用以增加功勞,如果武人技能滿滿,女鬼只能退避三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李世民守門,小鬼怕門神),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女鬼基本上都是欺軟怕硬。具體到《倩女幽魂》里,燕赤霞可是個武人,有俠氣,聶小倩為何不去勾引燕赤霞,實際上就是她的法力不足以控制燕赤霞。實際上就是,女鬼只是去勾引他能控制的男人,在這里書生無疑是最佳人選。
2. 《聊齋志異》倩女幽魂-聶小倩:從小姑子進階為兄長正妻的逆襲之路
我們看到的《倩女幽魂》或者改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總是以《聊齋志異》聶小倩的前半部分作為主要演繹改編部分,很少有人注意到聶小倩的後半返蠢部分。
我們知道聶小倩就是個直接坦率的一個女人,在勾引寧采臣的時候會直白的問:「月夜不寐,願修燕好?」一計不成,更是直接拋了一塊金子給寧采臣,卻被寧采臣扔了出去。
可是聶小倩真的是個簡單的女子么?從她跟姥姥的對話,我們就知道並非如此,她一邊虛與委蛇的委曲求全,一邊又小心翼翼的討好姥姥。從那句說姥姥對她好,便知她不簡單。
原著中,寧采臣將聶小倩帶回家,聶小倩被認為寧母的義女,認寧采臣為義兄,悉心照顧寧母,在寧采臣的原配病逝後,嫁給了寧采臣,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從此像童話故事裡那樣,過上幸福的生活。
聶小倩完成從鬼娼,到小姑子婢女,最終轉正成為正牌夫人的華麗轉身,實現人生逆襲, 成為鬼生贏家。不怪有網友說:聶小倩是三級跳的人生:「先為娼魅、再為佣姑、三為人妻」,其中的一些細節都能夠演繹出一部宮斗劇來。
此言一點都不虛。
在蒲松齡聊齋志異原著中,聶小倩被寧采臣有驚無險的救下後,寧采臣將聶小倩的骸骨租船運回去,埋葬在自己書房旁邊。
在寧采臣一杯清酒祭奠完畢後,聶小倩才現身出來,對寧采臣說:想要跟著你一起回去,做你的滕妾或婢女,以報答救命之恩。
寧采臣看著她在日光下:「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的絕美嬌艷的容貌,就領著她回家了。
這里有個BUG,細思怎麼以前只能在晚上出來害人的女鬼,白天就能出現了呢?不是說鬼物畏懼陽氣?可能這是聶小倩的火眼金睛般能夠識別人心良善,得到了加持。
書中有一個描寫,聶小倩初次見到寧母的情節。寧采臣吩咐聶小倩在書房等候,自己進屋請示母親,母親聽了很吃驚。
當時寧采臣的家裡,還有一個生著病的妻子,寧母害怕嚇著妻子,要寧采臣不要聲張。但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善良,怕妻子沒死納妾,對原配妻子的病不利,又或者還有別的因素影響。
寧家母子正說話的時候,聶小倩便自行裊娜輕盈進入到房間內,直接向著寧母拜服跪下,訴說自己的不幸,言及:「 蒙公子露覆,澤被發膚,願執箕帚,以報高義。」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承蒙寧采臣照顧,澤恩遍及全身,甘願作為媳婦兒來服侍,報答寧采臣的高恩厚意。
在這里聶小倩用了兩個詞兒,第一得寧采臣的照顧;第二,這種照顧是遍及全身的身體發膚;第三,自薦為媳婦兒體現對寧采臣母親的尊敬。
寧采臣的母親,看小倩苗條可愛,又聽她說的身世可憐,再加上小倩的一番話恰到好處,就讓寧母初步卸下了心防。
有一個聶小倩聰明的地方,對著寧采臣說的願意為縢妾或婢女,可是對著寧母直接說想當兒媳婦。古代的兒媳婦是包含滕妾和婢女的,因為這哪世做兩者的身份只能是賣身的,沒有人權可言,更別說妾自稱兒媳婦了,妾是不能自稱兒媳婦的。
可見,聶小倩不僅僅是個恩情義重的女子,也是個情商智商頗高的女子。
可是寧母擔心娶一個鬼妻,會對自己兒子的前程和後代造成影響,外加上家裡就這么一個兒子,就直接拒絕了小倩的請求。這時小倩又說:你既然不能信任我,我就請求將他當做哥哥看待,依靠著母親,早晚侍奉您老人家吧!
高明的就在這里,一個來歷不明的女鬼,想要在這個家留下,定然是困難重重的,先當媳婦被拒絕,再次提出在寧母身邊伺李衡候,就能讓寧母心軟,畢竟都拒絕過一次了,這個退一步的請求肯定沒法再拒絕了。
寧母聽到這里,生出憐憫之心,就將聶小倩收為義女,和寧采臣成為兄妹。
這時聶小倩已經被寧采臣所吸引,因著寧母懼怕她,她便每晚都會陪寧采臣在書房裡讀經書。
有一位紅顏夜夜紅袖添香,何況這紅袖聶小倩還是個美女,就像原著中對聶小倩的描繪:「有一十七八女子來,彷彿艷絕。」那另一個女鬼說:女人見了,都恨不得自己是個男人,能被攝去魂。
而且兩個人在書房裡呆的時間還挺長,每晚都從黃昏到二更。古時候的二更,在現代的時間里,就是晚上10:0011:00,兩個人每天在一起呆四五個小時。都說日久生情,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時達一年多,怎麼能不生出感情來?
何況聶小倩還作出:「眉顰蹙而欲啼,足儴而懶步」的柔弱可憐模樣,讓寧采臣對她心生憐意,可又因為懼怕母親,不敢留下她。
在這一年裡,寧采臣日日跟聶小倩呆在書房裡,從未描寫說他去過自己照顧自己妻子,他的妻子一貫是他母親照顧。
通過描述我們也可以知道,聶小倩除了是一個情商智商各方面都非常高的人以外還非常的勤快。為了討好寧采臣的母親:除了負責日常的飲食起居,晨昏定省外,甚至幫助寧采臣的母親做些梳頭洗臉這類瑣碎私密的事,將寧母照顧的可謂是細致之極。
而寧母因為長期照顧病弱的妻子,自從有了聶小倩的分擔,頓時覺得輕松不少,日子過的安逸了很多,對聶小倩的好感更高了,隨著熟悉度提升,心裡也越發的感激,甚至時間久了,竟都忘掉聶小倩是鬼的事情。
如此這般時間久了之後,寧采臣的母親對這位女鬼也是愛護有加,從剛開始的懼怕,到後來都可以同榻而卧,同睡同起。
寧采臣的妻子去世後,寧母有意讓兒子娶聶小倩,可是又怕聶小倩不能傳宗接代。書中有一個描述,聶小倩提前看出了寧母心裡的想法,自主的為老太太解決了困惑。
這時,聶小倩就知道,寧采臣的福祿冊子上有三個子嗣。後來聶小倩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另外納的妾室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應了聶小倩初始對寧母說的那些話:子女天授。
這里有個疑問:聶小倩只是一個不名一文的小鬼,被埋在廟里的十幾歲的女子而已,她是怎麼知道寧采臣的福祿福祿冊子上有三個子嗣?難道她實則是個道行深厚的?
更甚至後來還有了預測福禍的能力。預測到姥姥不會放過她,恨她逃走,要來找她麻煩,因此提前做了布置,將燕赤霞給的劍囊掛在房門上,順利將鬼物擊殺。
蒲松齡的原著里行文簡單,可是字字珠璣,我們能夠從這些簡的語句里猜測到:人鬼之間的態度轉變,以及隱含在這些故事中的漏洞部分。細品,都充滿了謎團。
故事的開端,蒲松齡對寧采臣的描述是:性格端正,為人正派、慷慨,不會尋花問柳,始終如一。因此,他才能夠在蘭若寺的時候抵禦住聶小倩的金錢和美色,從而逃過一劫。
可是在寧采臣原配妻子去世後,寧采臣就娶了聶小倩為續弦。從他願意領聶小倩回家的那一刻起,他就抱著要娶聶小倩為妾的心思,只是被寧母懼怕女鬼阻擋了一下,讓聶小倩緩了一年多才正式晉級為他的妻子。
而且文中還有一個描述:寧采臣出於一片好心,害怕聶小倩的鬼魂被雄鬼欺負,那麼這里的雄鬼,是指那些厲害的鬼魂呢?還是單只害怕聶小倩被男性鬼魂騷擾呢?可見這時寧采臣就想將聶小倩占為已有了。
並且在娶了聶小倩後,寧采臣還納了一個妾。此可見,寧采臣並非蒲松齡描述的那般始終如一、生平無二色。
而寧母和寧采臣都決意瞞著自己的原配妻子。那麼原配妻子是真的不知道,家裡來了一個覬覦自己夫君的女鬼嗎?恐怕是知道的,只是文中描述她已重病,沒有過多敘述,若是有,只怕也是一出狗血的原配斗小三故事了。
畢竟,不是哪個女鬼能夠實現三級跳躍,從一個幫老妖魅惑害人的女鬼,變成自由身,而後通過為奴為婢的佣姑,伺候寧母,最後越級為正妻。
這中間若是沒有別的故事,還真不能令人信服,你們覺得呢?
——————
想要更多精彩內容@易職尚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