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孔雀王朝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孔雀王朝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4-26 17:20:49

1. 孔雀王朝大約是中國歷史上那個朝代同時

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7年)和秦朝(前221)、西漢(前202)處於同時代。

孔雀王朝始建於公元前324年,當時中國正處於戰國末期,是秦襄王和秦始皇征服六國創立秦朝的時期。秦朝創建於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被漢高祖劉邦推翻,劉邦建立了西漢。

這段時期是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及其子孫統治的時期,也是孔孫缺雀王朝最強盛的時期。

劉邦於公元前195年去世,隨後漢惠帝登基,在位七年,其母呂後(呂雉)自惠帝死後即臨弊舉朝稱制,共主政八年,公元前180年去世則卜辯,呂後死後是漢文帝繼位,剛好是孔雀王朝的末期。

(1)孔雀王朝大美女擴展閱讀:

公元前325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留下了一支軍隊。這時,月護王(旃陀羅笈多)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之後他組織了一支軍隊,趕走了馬其頓人,正式建立孔雀王朝,定都華氏城。

隨後,他又推翻了難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華氏城。由於他出生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因此,後來人們把月護王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月護王統治末年(前298年),人口達到1870萬人,到了月護王兒子賓頭娑羅統治時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干高原以及遠逹阿拉伯海的廣大領域,形成了史學界傳統意義上的大帝國。

阿育王統治時期,在經歷了100次的戰爭之後,在公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分的土地,在阿育王統治中期(公元前250年)達2650萬人。

王朝的版圖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薩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孔雀王朝末年,王權衰落,印度重新分裂為許多國家。孔雀王朝約前180年為巽伽王朝所取代,當時最後一王巨車王的軍隊首領華友篡奪了政權。

由於孔雀王朝在可靠史料極度匱乏,主要孔雀王朝的事跡僅見於佛經、部分石刻和塞琉古國使者的見聞,難以推斷滅亡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雀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2. 在你看來孔雀王朝達到了怎樣的極盛階段

公元前324年,阿育王的祖父領導了反對馬其頓入侵的戰斗,推翻了摩加迪沙的南達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據說他是卡達人,屬於孔雀家族。他在牧羊人、獵人和孔雀馴養者中長大。因此,他建立的王朝被稱為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在南方和北方作戰,在軍隊中度過一生,結束了古中枝印度時代,統一了整個北印度。他制定統一大計。八年後,他發布了一項攻擊羯陵伽的軍事命令。羯陵伽位於孟加拉灣以東,是一個到處都是鮮花和水果的軍事大國,海外貿易發達。阿育王對羯陵伽的征服增強了孔雀帝國的指培族軍事和經濟實力,開辟了從南部的德干高原到西部的阿富汗的廣闊領土,使孔雀帝國達到了實力的頂峰。

孔雀王朝傳至阿育王時代,約公元前272一前232,對南印度進行了大規模的征討。據銘文記載,在阿育王征服羯陵伽時,曾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此外因戰爭死亡的人還不僅如此。從這一誇張的數字可以想像戰爭進行得非常激烈。羯陵伽被征服後,南印度除極南端一部分以外,悉入孔雀帝國的版圖。至此,孔雀帝國已形成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3. 關於印度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

問題一:兩個王朝嘩派絕的開創者只是同名,沒有其他關系,因為孔雀王朝的開創者旃陀羅笈多出身低微,在父親被殺亂姿死母親逃走後被牧牛人領養,隨後被一個獵人買走。因為在游戲中扮演國王出色,被賢人考底利耶買走從而接受了七八年的教育,長大後他在考底利耶羨春等人的輔佐下抵抗入侵的亞歷山大東進軍,對內也很快取代了難陀王朝,建立起以孔雀為族徽的強大王朝,到公元前184年阿育王的孫輩大夏拉羅被婆羅門將領卜沙彌多羅·巽伽殺害,從此巽伽王朝取代了孔雀王朝,統治恆哥中游地區100多年,其規模和穩定性都遜色很多,許多小邦並存,到了公元318年恆哥中游谷地的小邦國旃陀羅笈多一世才因為迎娶了顯貴的利契察毗公主鳩摩羅提毗脫穎而出,開創了笈多王朝的基業,史稱「古典時代」。

4. 問誰能介紹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呢~~~~謝謝~~高手幫忙~~

阿育王(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約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阿育王簡介 阿育王是一位佛教徒,後來還成為了佛教的護法。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一生的業績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 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的阿育王像 要是經過奮斗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終於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知春盛的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後世的傳說 這要從佛在世時說搭敬耐起 佛在世時,入城托缽,一個小孩正在用泥土做游戲,他見到佛陀來了,相好庄嚴生起了歡喜心,於是他就手捧泥沙做食物想,供養佛陀。佛陀歡喜的接受了他的供養,並且告訴阿難:由於這個小孩今天無所求的真誠的供養佛陀,雖然只是一缽沙土,但以此功德,佛離世後百年,此小兒當作轉輪聖王,因果不虛的輪回,從暴君的傳奇轉變,建立八萬四千佛塔佛教史上最有名的護法國王。 編輯本段從暴君到弘揚佛教的護法名王 暴君阿育王 阿育王之名可意譯為「無憂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他的祖父旃陀羅笈多創立了孔雀王朝,並擊敗了入侵的希臘人,他的父親賓頭沙羅鞏固了這個國家,並向南擴展了國土稿旁,累計攻滅了十六個國家。站在祖父兩代的肩膀上,阿育王有著有利的創造更大歷史業績的條件。 佛家經典說阿育王從小就有佛心佛性,但他早年的行為並未能體現出這一點。他18歲時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後來在鎮壓旦叉始羅城叛亂中立下大功,積累了政治資本。公元前273年父王賓頭沙羅病重,阿育王回國爭奪王位,傳說他殺死了99個兄弟之後才坐穩了寶座,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王位爭奪的血腥激烈由此可見一斑。 阿育王終於排除了一切反對勢力,舉行了灌頂儀式(即印度當時的登基儀式)。殺人無數的阿育王在即位後仍改變不了他兇狠嗜殺的作風。據說他專門挑選最凶惡的酷吏去設立「人間地獄」殘害百姓。在統治初期被認為是一個暴君。 他發動了一系列統一南亞次大陸的戰爭,曾征服過濕婆國等,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遠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國的戰爭。這次戰爭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統一印度的事業(最南端的部分除外,歷史上很少有北印度的政權能征討到這里),但也造成了10萬人被殺,15萬人被擄走的人間慘劇。這一戰是阿育王一生的轉折點,也是印度歷史的轉折點。阿育王被伏屍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面所震撼,深感痛悔,從小埋藏在他心中的佛性,曾一度被權欲所遮蓋,這時終於被惻隱之心所喚醒。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終於被感召,決心皈依佛門,徹底改變統治策略。 事實上,阿育王此時已經鎮壓了別人的暴亂,並獲得了極大的軍事勝利。他擔心別人會模仿他的軍事征伐,對自己的後代不利,所以就吸納了佛教裡面的一些所謂四大皆空,生死輪回等理念推廣到別人心裡。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很快就四散瓦解了,說明阿育王的推廣佛教並不是很成功,但因是高層統治者親自推廣,故而被佛教組織充分利用起來,以此作為繼續發展擴張的基礎。從這個角度看,阿育王是被佛教充分利用的對象,但阿育王自己也利用佛教瓦解別人的反抗,算是互相合作,各取所圖。 佛教的護法名王 我們不妨看一看這時的佛教。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到此時已經有300多年了,期間經歷了七位持法者,進行過兩次大結集。佛教的四諦、五蘊、八苦、眾生平等的思想也廣泛傳布到印度次大陸的千家萬戶,但與這時的耆那教、婆羅門教、阿耆昆伽教等印度的其他主要宗教相比,並未取得 阿育王塔 壓倒性優勢,更未傳布到印度以外的地區,而隨著傳播的進行,其內部也分化成了不同的教派。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後,佛教的傳播取得了質的飛躍。 阿育王宣布他將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他宣布佛教為國教,將他的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他倡導的正法,包括以下這些基本內容:對人要仁愛慈悲,包括孝敬父母,善待親戚朋友和其他人,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因為它們也是「眾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於公眾的好事,如修橋造路、種樹建亭等;要對其他宗教寬容,給予耆那教、婆羅門教、阿耆昆伽教應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這些「正法」的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統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阿育王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阿育王開始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斯里蘭卡、緬甸,甚至敘利亞、埃及等地都有他們辛勤的足跡。這是佛教走出印度,邁向世界性宗教的開始。 阿育王親到各地去朝禮佛的聖跡,修建佛塔,訪問有名的大德高僧,又在全國的名勝地方的大山崖上,刻上佛的教導,使大眾都能看到佛的教誨。這些文物至今還在那裡屹立不倒,成為印度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上的無比瑰寶。 阿育王倡導的正法 阿育王倡導的正法,包括以下這些基本內容 對人要仁愛慈悲,包括孝順父母和對待親戚朋友。 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因為它們也是眾生平等的一部分 要多做有助於公眾的好事 要對其他宗教寬容,和平共處。 佛教正法的基本精神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在全國修了84000座佛舍利塔,多次幫助僧團,布施供養三寶。阿育王又派許多大德高僧,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弘揚佛教,這些傳教高僧及大臣,東從緬甸,西到埃及、希臘,都有他們的足跡,由於阿育王後來翻然悔悟,並且積極的愛護人民,保護生命,護持佛教,所以他被當時及現在的人們尊為——護法名王。 公元前236年,阿育王枕著「護法名王」的尊號離開了他的子民。孔雀王朝的國祚不長,在他死後只延續了半個世紀便告終了,印度又重新陷入了分裂割據的局面。但是,由於阿育王對佛教的支持,使他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編輯本段阿育王的治國 治國方針 阿育王的治國方針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他的這種政策並不是空想主義的,具有相當的現實性。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雖然對其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然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他雖然禁止殺生,但是沒有廢除死刑。 他雖然是佛教徒,但是對其它宗教也很寬容,容許它們的存在,婆羅門教、耆那教都得以共存。他的這種宗教政策,也成為了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 孔雀帝國 阿育王統治下的孔雀帝國,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軍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絕對的權威。全國分為若干行省,行省總督通常由王子擔任,但行省內部仍有著許多保持自治或半獨立的部落,孔雀帝國還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

5. 孔雀帝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如何

【孔雀帝國的政治制度】

孔雀帝國實行的是君主專制,它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軍事官僚機器。國王總攬一切大權,他代表國家、任免官吏、頒布法律,統率軍隊、掌握最高司法權、控制國有土地和其它重要資源。

國王之下有一個由貴族組成的咨詢會議,稱為帕利沙德。在行政老唯模方面,宰相主持日常政務。據說輔佐旃陀羅崛多建立孔雀王朝的憍底利耶,擔任了第一任宰相。宰相下面有管理行政、軍事、經濟、司法、城侍緩市和鄉村等事務的各類機構。

據麥伽斯提尼,孔雀王朝時期有三類官吏:第一類官吏維持河流暢通和負責土地的重新測量、檢查堵塞的溝渠,以便大家能平均用水。他們也管理獵人、收稅、主管與土地相關的行業——伐木者、木匠、黃銅匠和礦工、修築道路;第二類官吏分為六組,每組5人。他們監督手工業者的技藝、接待外國人、負責生死登記、主管出售和易貨貿易、主管工匠的製品,並按印記出賣這些東西、徵收商品售價的什一稅。這六個組的人都有責任照料私人和公共的事情、整修公共設施、管理價格、市場、港口和神廟等。第三類主管軍事。

憍底利耶山源的《政事論》,對孔雀帝國的政治、經濟、司法、軍事等制度進行了規劃,其中也講到總稅務官、農業總監、城市長官等官職及其職責。

【司法制度】

中央有最高法院,國王往往親自過問審判事宜。孔雀王朝沒有法典傳世,據多種資料,當時的刑法十分殘酷。如據斯特拉波,任何人如果犯有偽證罪,就要砍掉其手足;任何使他人致殘者,不僅會受到同樣的報復,而且還要砍掉其雙手;假若他使工匠喪失其手和眼,則處以死刑。佛教文獻說到阿育王設立的人間地獄中就有種種酷刑。

【國家機構】

孔雀帝國時期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據說旃陀羅崛多時可徵集起60萬兵力。據麥伽斯提尼,孔雀王朝時專管軍事的官吏分為六組,每組5人。其中一組管艦隊,二組管運輸軍誡、人畜的糧草及其它軍需;三組管步兵;四組管騎兵;五組管戰車兵;六組管象兵。

孔雀王朝除用軍隊、法院等機構,實行嚴刑峻法外,還利用特務組織。《政事論》中說有固定的密探和活動的密探。他們既監督一般的人民群眾,也監督「國內大臣、王室祭司、軍隊統帥、太子、宮廷守門人、後宮總管、監獄看守、稅務官、司庫、地方行政長官、將軍、城市大法官……」等。他們不僅進行監視,而且進行暗殺,投毒。

6. 孔雀王朝何時建立

印度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東征印度時,因部下反對而只好撤軍。他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留下了一支軍隊,然脊虛後就撤走了。不久,印度人推翻了馬其頓的統治,建立了「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叫阿育王(或譯無憂王)。據佛教傳說,他在父王死後,殺了99名兄弟,才坐穩了寶座。可見他是一個多麼殘忍的君主。可就是這位阿育王,後來皈依了佛教,並把佛教立為國教。

阿育王即位之初,就大力向外擴張。他曾征服過濕婆薩國,但最大規模的擴張是對羯陵伽的遠征。羯陵伽是孟加拉灣沿岸的一個強國,擁有步兵6萬,騎兵1萬,戰象幾百頭。這個國家不僅在軍事上很強大,而且由於海外貿易發達,在經濟上也很富庶,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注意。在他舉行登極典禮後的第八年(約公元前262年)開始向羯陵伽大舉進犯。最後羯陵伽國被他征服,被俘虜的羯陵伽人有15萬人,被殺的有10萬人。

羯陵伽戰爭對阿育王影響極大。在羯陵伽戰爭結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進行了多次的長談。最後,在他的感召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誠的教徒。

成為教徒後,阿育王對殘酷的戰爭給人民所造成的災難感到十分後悔。他曾經發布過一個敕令,在敕令中他說:他對羯陵伽人民在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感到深切的憂慮和悔恨。」後來他又一次向全國的人民宣布:「戰鼓的響聲」沉寂了,代替它的將是「法的聲音」。今後代替暴力統治和侵略的將是不遺餘力地宣揚佛法,從此以後,他將不再向鄰國派遣軍隊,而是宣揚清野中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說的「法」,就是以佛教的倫理道德觀為基礎,強調仁慈的實踐和虔誠的思想。他認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講,信仰佛法,重要的在於行動。一個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參加了多少次佛教的儀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阿育王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以家庭作為人生的基點,首先在家庭中體現他所說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從父親,尊崇老師和長輩;對親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對待僕人和貧苦的人要樂善好施;對待動物要仁慈,不能濫殺。

阿育王首先以身作則。他宣布在全國廢除斗獸之類的血腥娛樂,不允許用動物做殺生祭禮,在宮廷里對王公大臣們喜歡的狩獵游戲也加以限制。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王宮和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刊刻在上面。他還召集了全國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了答山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印度公主在去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傳教時,不僅帶去了許多僧侶和佛典,還帶去了一枝神聖的菩提樹的樹枝,並親自種植在錫蘭,這棵菩提樹在錫蘭一直生長到今天。

經過一番宣傳和使節往來,佛教不僅傳遍了錫蘭,而且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中國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傳佛教,阿育王還為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如擴大灌溉工程,修築道路,建立醫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裡,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歷史著作里,他被稱為「偉大的阿育王」。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但是,這種統一很不穩固,在他死後不久,帝國重又分崩離析。

7. 孔雀王朝時期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時期

孔雀王朝時期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時期。孔雀王朝(MauryaDynasty)(約公元前324年到約公元前187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凱羨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後,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恆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
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櫻孫卜末王布里哈德拉塔被大臣脊穗普希亞密特拉·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古印度的政權。

8. 孔雀王朝與孔雀有關嗎

有關系,因為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家族,是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罩燃,所以後世稱之為孔雀絕廳王朝。這個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在印度是認可度比較高的王朝,包括現在的印度國旗上,正中央那個圖像,就是出自孔雀王朝的核心人物阿育王的紀念碑,他就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印度人口中的傳奇之王。

宗教的血液流淌在印度人身上,這個阿育王到了晚年就突然開了竅,或許是慘烈的殺戮看太多了,也或許是想為了下輩子積德,他忽然大徹大悟皈依了佛門,佛教的精義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所以接物宏虛納了這個殺人無數的大魔頭。阿育王頓悟得徹底,把佛教升為國教,大興寺廟,據記載他共建造了八萬多座佛塔,開展了無數佛教活動,向全民進行財物施捨,同時也向全世界各地派出了僧團,可以說,佛教能成為世界性宗教,有他的功勞。

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也沒能逃脫盛極而衰的命運,這個大帝國在50年後走向破滅。

9. 梁小龍版電視劇陳真中的那個高個美女是誰武功不錯的

你說方誌心啊?演員叫余安安
余安安,原名余德纓。原籍廣東開平,1959年10月22日生於香港,16歲那年進入影視圈。她拍的電視劇有《大地恩情》、《陳真》、《天蠶變》、《書劍恩仇錄》、《武俠帝女花》等,她那嬌俏艷麗中西合壁的甜美外型,自然、婉約的表演特色,無論是演古今人物,都十分搶眼惹人矚目,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當家花旦之一。
1977年開燃嘩纖始,余安安在邵氏電影公司接拍電影,1978年由TVB跳槽到佳視(全稱「佳藝電視台」),不久佳視倒閉,余安安過檔到麗的電視台(後改名為亞洲電視台,即亞視/ATV),成為麗的最紅的當家花旦之一。
余安安在出道之初曾跟爾冬升相戀八年,最後以分手告終。1984年初,余安安和周潤發閃電結婚,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九個月,之後又閃電離婚。1987年,余安安與任職廣告公司的李萬祺結婚,2003年離婚後復出影壇,拍攝了《神勇鐵金剛》、《早熟》、《寶貝計劃》、《我要成名》、電視劇《新不了情》等一系皮仿列影影視作品
余安安作品
電影:大家樂 (1975) ......
池女 (1976) ......
天螺大破五行陣 (1977) ......
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 ...... 林詩音
令生令世 (1977) ......
三少爺的劍 (1977) ...... 小麗
愛純 (1978) ......
倚天屠龍記 (1978) ...... 周芷若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 (1978) ...... 周芷若
醉貓師傅 (1978) ......
追 (1978) ......
楚留香之蝙蝠傳奇 (1978) ...... 金靈芝
文打 (1979) ......
色慾與純情 (1979) ......
油脂甲由 (1979) ......
孔雀王朝 (1979) ...... 白飛飛(改編自古龍原著《武林外史》)
離別鉤 (1980) ...... 呂素文
花煞 (1982) ......
獵魔者 (1982) ...... 賀盈
如來神掌 (1982) ......
腦魔 (1983) ......
玉劍留香 (1983) ......
愛奴新傳 (1984) ...... 春姨
花心紅杏 (1985) ......
水兒武士 (1985) ......
兩公婆八條心 (1986) ......
豪門夜宴 (1991) ......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 (1992) ...... 詩詩
絕種鐵金剛 (2003) ...... 關曼瓊
精裝追女仔2004 (2004) ......
美麗酒吧 (2005) ......
早熟 (2005) ......
美麗曼特寧 (2005) ......
我要成名 (2006) ......
寶貝計劃 (2006) ...... 李太
性工作者十日談 (2007) ...... Jenny
嚦咕嚦咕對對碰 (2007)
出埃及記 (2007) ...... 張芳母
七擒七縱七色狼 (2007) ......
服裝:
絕種鐵金剛 (2003)
精裝追女仔2004 (2004)
電視劇:1976年TVB《書劍恩仇錄》飾香香公主 (處女作兼成名作)
1978年佳視《金刀情俠》飾上官小仙(改編自古龍原著《九月鷹飛》)(導演:徐克)
1979年ATV《天蠶變》飾傅香君
1980年ATV《大地蘆行恩情》飾孫潔貞
1981年ATV《武俠帝女花》飾昭仁公主/陳圓圓
1982年ATV《陳真》飾方誌心
2008年《新不了情》飾李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