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齊王四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齊王四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5-15 13:17:20

Ⅰ 李世民和楊玉環是什麼關系

李世民和楊玉環的關系:楊玉環是襲祥李世民後人的妻子。李世民的兒子是李治,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兒子(後來的唐睿宗)叫李旦,李旦的三兒子(後來的唐玄宗)叫李隆基,李隆基有一個兒子(封號壽王)叫李瑁,李瑁的妻子就是楊玉環。後來楊玉環成為李隆基的妻子。
人物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培禪判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配改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Ⅱ 「四大醜女」畫像能辟邪,有哪一點讓「四大美女」都羨慕

自古以來,世人都喜愛美好的人物和事物,對醜陋的事物都避之不及,所以在古代就有那些姿色平平的女子,自己不惹事倒還好,一旦和美好的事物牽扯到一起就會被人們評頭論足,比如「東施效顰」一詞就有相應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一切美好的詞彙用來形容她們都不為過,但相應的有美就自然也有丑的存在,古代也有「四大醜女」,雖然樣貌上有殘缺,但是在四大醜女的身上卻有一點讓四大美女都羨慕不已。

由此可見,人不可貌相,外表並不能代表什麼,內心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長相上比「四大美女」差了一大截,但是她們的才能和學識卻絲毫不比美女們差。「四大醜女」的畫像可以辟邪,但有一點卻讓「四大美女」羨慕,那就是她們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跟「四大美女」的結局相比,她們可是強上百倍了。

Ⅲ 《齊丑無艷2》開播,這是一部講述哪個階段的歷史劇呢

《齊丑無艷2》開播之後熱度很高尺行燃,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這部電視劇確實非常有意思,主角陣容有黃夢瑩、任東霖、劉泳希、魏鵬等等。該劇雖然是一部網劇,但是大家的口碑還是挺不錯的,劇情比較豐富,有些劇情能夠讓大家笑得非常開懷,但是有的時候也會很感動。該劇第1部是在2018年播出的口碑很好,第2部內容的口碑雖然不如第1部,但是依舊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

故事人物確實是歷史當中真實存在的,但是大家不要聽信其中的故事情節,因為有些內容確實不符合歷史邏輯,偏向於古裝愛情劇,而且有些道具和歷史不太符合。這部劇確實能夠然人非常歡樂,但是也讓一些愛好歷史的人特別反感。觀眾對這部劇的鍾無艷不是很滿意,即使臉上有瑕疵,但是依舊很好看,不只是演員有偶像包袱,還是導演故意為之。

Ⅳ 唐玄宗究竟為什麼要娶自己的兒媳婦

唐玄宗是唐朝時期的一個皇帝,他是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唐玄宗有一個兒子叫磨盯做李瑁,李瑁有個妻子叫做楊玉環。是的,你沒看錯這個楊玉環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的那個楊玉環。那麼問題來了,楊玉環是他兒子的妻子那就是說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可是為什麼最後這個楊玉環又會成為唐玄宗的妃子呢?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我們來一探究竟。

就這樣,唐玄宗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硬是將自己的兒媳婦變成自己的妃子,雖然這有點不合規矩,但是誰叫他是皇帝呢?在那個時代皇帝就是規矩。自此之外,楊玉環的家人也瞎悄和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對楊玉環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是苦了李瑁了,活生生的被自己的父親帶了綠帽子。

Ⅳ 王昭君為何出塞

故事大全民間故事大全欄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間流傳的一些故事供讀者在線閱讀。這里我給大家整理了一 篇關於王昭君為何出塞的民間故事,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王昭君為何出塞吧。
當年遺恨嘆昭君,
玉貌冰膚染胡塵.
邊塞未安嬪侮虜,
朝廷何事拜功臣?
朝雲鶴唳天山外,
殘日猿悲黑水濱.
十里東風青冢道,
落花猶似漢宮春.
王昭君是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時人也稱她為明君或明妃。對於她為何出塞匈奴,歷來眾說紛紜,貶褒不一。
據傳,王昭君是齊王襄的女兒,十七歲時,被漢元帝選入宮中。漢元帝是按畫工的畫像選宮奴的,深居後宮的宮女們,為了能被皇上幸召,總想把自己畫得美點兒。所以,她們不惜重金賄賂畫工。
王昭君初入宮廷,一來不懂這些規矩,所以沒有備下這筆賄金;二來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見。據說,畫工毛延壽當畫到王昭君的眼睛時,便啟口說:「這畫人的傳神之筆在於點睛,真是一點千金呀!」昭君對毛的暗示雖心領神會,但她沒有買他的賬,相反諷刺了他幾句便離去了。毛延壽見她如此傲慢,便把那點該點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點到了她的臉上。就是這么一點,竟讓王昭君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時光。
這時,恰好扮昌激匈奴呼韓邪單來於朝,要娶 *** 女子為妻。廳襪元帝正苦於無法抵禦匈奴的侵犯,見到呼韓邪單於來朝求娶,覺得正是開展政治和親外交的好機會,於是便賜給他五名宮女。王昭君久居深宮,面見聖上無望 積怨甚深,聽說匈奴前來求親聯姻,便主動要求離漢宮去匈奴。漢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韓邪迅閉單於臨別的那天,漢元帝見王昭君豐容盛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吃一驚。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於人,只好忍痛割愛,讓王昭君出塞和親。據傳,漢元帝由此對畫工毛延壽大為惱火,遂有殺毛延壽等畫工之說。
從上面記傳的情況看,王昭君為何出塞應這樣解釋:王昭君因自傲,未買通話工毛延壽,結果被醜化。美貌的昭君因此的不到皇上的寵愛,久留宮中實在無聊,於是自請去匈奴,經漢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親了。
歷史上卻有人認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壽設下的救國計策。據傳,毛延壽見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經沉戀於女色的漢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誤國,於是在畫王昭君肖像時,有意把她醜化了。漢元帝未能察覺,後來呼韓邪單入朝要娶 *** 女子為妻,漢元帝原想以丑送人,結果誤將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寵,就會變為妲己式的人物,到時誤國殃民,後患無窮。因此,毛延壽就成為了「忠臣唯有毛延壽,能送名妃出宮門」的大好人。
以上就是王昭君為何出塞的所有內容了,還想知道更多,請收藏
王昭君

Ⅵ 西施死時多少歲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舉弊乎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就失去了音信,關於她的結局有很多種,卜段最有可能的兩個結局之一是: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裝進袋子里拋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諸暨薴蘿山(亦名羅山)下薴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正悉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在西施由越入吳的路線上,南自諸暨,北迄蘇州,所在均有西施遺跡。諸暨薴蘿山麓、浣紗江畔尚存浣紗石、浣紗亭、西施灘、西施坊,西施殿等古跡。

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現在的西施殿位於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中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Ⅶ 求中唐時期(即唐中宗至唐宣宗時期)的後妃列表

唐中宗:皇後
和思皇後 趙皇後 韋皇後 韋庶人
妃嬪
上官昭容(上官婉兒) 某氏,生節愍太子李重俊

唐睿宗:皇後
肅明順聖皇後劉氏。 昭成順聖皇後竇氏
妃嬪
豆盧貴妃 崔貴妃 生鄎國公主 王德妃 惠宣太子李業母 王賢妃 王芳媚 王德妃從妹李業養母 柳宮人 生惠庄太子李撝 崔孺人 生惠文太子李范 唐孺人

唐玄宗:王皇後
- 武惠妃 (追贈貞順皇後)
- 楊貴嬪 (追贈元獻皇後)
其他嬪妃
- 皇甫淑妃
- 趙麗妃
- 劉華妃
- 錢妃
- 皇甫德儀
- 武賢儀
- 郭順儀
- 董芳儀
- 柳婕妤
- 高婕妤
- 劉才人
- 閻才人
- 陳才人
- 鄭才人
- 高才人
- 常才人
- 鍾美人
- 盧美人
- 王美人
- 杜美人
- 曹野那姬

唐肅宗:皇後 廢後庶人張氏 張皇後/張良娣 章敬皇後吳氏 吳皇後 妃嬪 韋妃,生李僩 崔妃,生李偲,唐肅宗
裴昭儀,生李僙 陳婕妤,生李僅, 段婕妤,生李倕 張美人,生李侹, 宮人孫氏,生李系, 宮人張氏,生李倓, 宮人王氏,生佖, 後宮某氏,生李榮, 後宮某氏,生李僖

唐代宗:皇後
睿真皇後沈氏 沈珍珠 貞懿皇後獨孤氏 獨孤貴妃
妃嬪
崔貴妃 母韓國夫人楊氏為楊貴妃姐妹,代宗為廣平王時,崔氏為王妃,生昇平公主、昭靖太子。
唐德宗:皇後 昭德皇後 王氏 妃嬪 韋賢妃 王美人 韋美人
唐順宗:皇後 庄憲皇後 王氏 生李純,是為唐憲宗。 妃嬪 崔昭儀 生潯陽公主 趙昭儀 生李結 王昭儀 生李總、李約、李緄 牛昭容 很受寵,曾經在順宗登基後與帝心腹宦官李忠言共同協助中風不能言的順宗料理朝政。 太子妃 蕭氏 蕭升和郜國公主之女,因母親郜國公主的緣故,被自己的表弟兼公公唐德宗所殺。 張昭訓 生李經 崔昭訓 生臨汝公主

唐憲宗:皇後
註:唐憲宗沒有立過皇後,以下為後人尊稱。 懿安皇後 郭氏 孝明皇後 鄭氏
編輯本段妃嬪
紀美人 生惠昭太子李寧。 秋妃 杜秋娘

唐穆宗:皇後
恭僖皇後王氏(寶歷太後、義安太後 )生唐敬宗。 貞獻皇後蕭氏(積慶太後) 生唐文宗 宣懿皇後韋氏 生唐武宗
妃嬪
武貴妃 張昭儀

唐敬宗:後妃
郭妃,生悼懷太子李普

唐文宗:妃嬪
王德妃 楊賢妃

唐武宗:妃嬪 王賢妃,原為才人,為武宗自縊 楊妃 才人孟氏 後宮某氏,生李峻

唐宣宗:皇後
元昭皇後晁氏

Ⅷ 在歷史上丑娘娘鍾無艷的結局是怎樣的

齊國的鍾無艷來是被命運"唾棄"的,因為她很醜,相比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很"榮幸"地被列為四大醜女之一。不過鍾無艷也當上了齊王的皇後,當然她是靠才,那麼為何都說齊王是"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呢,歷史上齊國娘娘鍾無艷結局如何?

都說"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其實這點也被後世所懷疑,甚至有人說,夏迎春其實在歷史也不存在,只是後來人虛構出來的人物,不過對於這點卻沒有確切地考證,不過鍾無艷此人倒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而她作為一個奇醜無比的女子,卻心系政治和國家危亡,單單就這點而言,鍾無艷在歷史中都大放異彩,即使丑,卻也美麗。

Ⅸ 史上四大醜女之一鍾離春,四十未嫁奇醜無比,憑什麼本事穩坐東宮

我國古代史上記載,有四大美女,也有四大醜女,而鍾離春就是四大醜女之一,因為相貌奇醜四十歲還未嫁人,可是她經過自己的智勇穩坐東宮之位。

在電視劇里也經常看到,鍾離春也是當時的大將軍,也經常出兵征戰沙場,鍾離春曾經出戰打趙軍,她不負所望的計殺趙將,大敗趙軍,當鍾離春班師回朝的時候,齊王在城外迎接,四十歲的鍾離春憑著自己的本事坐上了齊王後,後來還流傳一句民謠「無鹽娘娘生的丑,保著齊王坐江山」。

Ⅹ 楊貴妃與唐玄宗年齡相差多大

相差34歲。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公歷9月8日),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宦門世家。李隆基比楊玉環大了34歲。

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這時候唐玄宗60歲,楊貴妃26歲。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楊貴妃死於馬嵬坡之變,這時候李隆基70歲,楊貴妃36歲。

(10)齊王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1、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宏亂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

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

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2、岩絕答楊貴妃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粗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隆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