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廣東十大美女將軍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廣東十大美女將軍

發布時間: 2023-05-19 13:37:30

Ⅰ 開國女將軍都有誰

李貞(1907—1990),少將,湖南省瀏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瀏東游擊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中共平江、吉安縣委軍事部部長,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最高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廣東十大美女將軍擴展閱讀:

1931年7月,張啟龍奉蘇區中央局的指示,離開湘東特委,前往湘贛蘇區參加組建中共湘贛省委,並任省委常委兼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李貞隨張啟龍來到湘贛蘇區,任省婦委書記兼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主任,專職從事婦女工作。

就在李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的時候,一個不幸突然降臨到她的頭上,使她陷入了極大的感情煩惱之中。

當時,湘贛蘇區也和全國各個革命根據地一樣,存在著正確路線與「左」傾錯誤的激烈斗爭,「肅反」運動愈演愈烈。運動中,王首道被撤銷省委書記職務,張啟龍被秘密關押在省保衛局……

李貞被這一晴天霹靂般的消息驚呆了。對這兩個人,她是十分了解的。幾乎是在參加革命的初期,她就認識了張啟龍,之後他又成為她的入黨介紹人,正因為敬重他、信賴他,在和古家斷絕關系後就和他結了婚。王首道,則是她在大革命失敗後的第一個直接領導者。這樣的一些人,會成為反革命嗎?

李貞迷茫了。李貞到保衛局看望張啟龍,當面問丈夫這是怎麼回事,可張啟龍什麼也不講,只是說:「情況可能會更壞,你要有思想准備。」

李貞流淚了!這位堅強的女共產黨員,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情況下,都沒有流過淚,此時卻哭了,哭得很傷心……

張啟龍經過反復考慮,唯恐某些人藉此加害李貞,不得已,最後決定,在他們事先准備好的離婚書上簽了字。

幸好,湘贛蘇區的「肅反」擴大化很快得到了控制。張啟龍被釋放後,由於戰事頻繁,不久又進行長征,與李貞再也沒有見過面。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經常來往。張啟龍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1935年元旦,李貞和軍區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結為夫妻。李貞是懷著身孕開始長征的。一路上,她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忍耐著各種惡劣環境帶來的重重困難:跨過了金沙江,又渡過了大渡河,翻過了雪山。

由於戰斗行動的需要,甘泗淇不能常跟李貞在一起。一次,當得知妻子病重時,急忙趕到她的身邊,把自己唯一的私產一支金筆:莫斯科中山大學的獎品賣掉換葯,才將李貞的病情穩定下來。

在隨之進行的草地跋涉中,李貞懷孕七個月的孩子早產了。病體還沒有恢復,又沒有充飢之糧,李貞缺少奶水,孩子餓得啼哭不止。戰友們見狀,送來了自己捨不得吃的青稞面,但畢竟非常有限,而且青稞面也談不上多少營養。沒等走出草地,這可憐的小生命就夭折了。

參考資料:人民網- 李貞:共和國開國唯一的女將軍

Ⅱ 女將軍有哪些

女將軍有梁紅玉、楊妙真、蘇三娘、毛秋粗搭晌晴等。
梁紅玉岩鋒則是韓世忠的夫人,她也是女將軍。楊妙真。她是金末時期的武術枝槐家,號稱「四娘子」,她善於騎射,所創的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
蘇三娘又叫「楊玉娘」,是太平天國的一位女將軍,從廣西起義到進軍江南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Ⅲ 開國歷史上有沒有女將軍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大家馬上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會想到一門忠烈的楊門女將,實際上,這些都是故事傳說中的女將軍,而在歷史記卜沖載中卻缺乏實據。

第一位冼夫人,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軍事領袖。

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廣東高涼人。她是有明確記載的首個擁有冊封軍位的女將。冼夫人長期擔任的中郎將為實際常備統兵將領稱號,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領五官中郎將,幾乎成為丞相的副職。其它比較著名的還有諸如建威中郎將周瑜、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等。

Ⅳ 古代十大女將軍

古代十大女將軍排行榜,家喻戶曉花木蘭排名第二
NO.1 婦好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婦」是指嫁到商王室的異姓婦女。「好」可以寫成帶「女」字旁,也可以不帶,表明她出生於「子」氏,「子」是她父族的氏名。廟號「辛」,所以出土器物上刻有「婦好」、「好」或「司母辛」、「司辛」等銘文。她是商王武丁3個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寵愛的一位王後。據甲骨文資料顯示,婦好經常參與戰爭和主持國家祭祀,其中在甲骨文里記載她運籌帷幄、巧設埋伏,率兵1.3萬人,配合商王的大將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或許是連年征戰,婦好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商王武丁把她葬在了宮殿區,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NO.2 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應當歸功於《木蘭辭》這篇長篇敘事詩。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木蘭辭》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但是在婦好的功績面前,家喻戶曉的花木蘭也只能排在第二名。

NO.3 呂母

【呂母-簡介】

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貪官。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呂母起義的英勇斗爭,引起王莽的極大不安。王莽看派兵鎮壓不成,便派出使者,勸說起義軍投降,企圖瓦解這支農民起義軍隊伍,但沒有見效。

呂母起義,點燃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天鳳五年(公元18年),呂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境內率眾起義。呂母的部卒重返陸地,其主要部分參加樊崇領導的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

NO.4 遲昭平

【摘要】

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具有威名的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

NO.5 冼夫人

【摘要】冼夫人(512─602),南越族女首領,高涼郡(今廣東西南部一帶)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冼夫人生於梁武帝初,及長,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佐馮寶平息廣東地區漢越沖突,增進民族和解,並招引海南島各族部落歸附梁朝。侯景之亂時,夫人率兵擊破高州刺史李遷仕,並與都督陳霸先聯合,平定廣東叛亂。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為「聖母」。陳朝建立後,夫人即率眾歸附陳朝。後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嶺南未附。楊廣命陳後主致書夫人,使其歸隋。夫人始知陳亡,乃派人迎隋師入廣州,廣西各地亦聞風歸附。從此嶺南地區全部歸隋朝。及後文帝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夫人卒於仁壽二年(602年),時年九十一歲。

NO.6 平陽公主

【摘要】

中華五千年的深厚的歷史孕育出了有許多的「平陽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陽公主」。歷史上可以稱得上女中豪傑的平陽公主有兩個:一個生活在西漢,另一個則生活在隋唐。

NO.7 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說原籍池州,安徽省貴池縣),因家貧戰亂流離京口為營妓。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 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NO.8 唐賽兒

【摘要】

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是山東蒲台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林死後據說唐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以傳白蓮教為名,集合民眾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唐賽兒起事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軍隊,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朝廷派出京師精兵,由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前來征討。明軍仗人多勢眾,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假作投降,乘機夜襲官軍。明軍大亂,劉忠戰死。唐賽兒突圍而出。唐的部眾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圍安邱。唐賽兒部最後被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擊潰消滅。

NO.9 秦良玉

【摘要】名符其實的「花木蘭」——明未巾幗英雄——秦良玉。在中國歷史上,正式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在巴蜀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流傳下了「巴蜀自古出女將」這一千古佳話。郭沫若:「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NO.10 馮婉貞

【馮婉貞-概述】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Ⅳ 二十四史中記載的女英雄(女將軍)有哪些

中國正史中記載了哪些女將?
1、婦好
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婦好是商王武丁三個法定配偶之一。
婦拿羨好
2、冼夫人
冼英,廣東高涼人,歷跨梁、陳、隋三朝,廣東嶺南地區軍政領袖。官位:中郎將。被周總理稱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二十四史》為女將單獨立傳的第一人,一生征戰無數,卻幾無敗績的女將。史稱她「智勇兼備,至老未嘗敗衂」。
冼夫人
3、蕭太後
」鐵馬紅顏蕭燕燕 契丹第一女英豪。「 蕭太後能夠「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率領數十萬大軍攻城野戰,是歷史上少見的女中豪傑。
三大歷史功績貫絕古今。懷抱年幼的聖宗參加「遼南京保衛戰」,指揮南征而有澶淵之盟,挖運河。
蕭太後
4、平陽公主
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的公主,曾在三個月內募兵七萬,威震關中。軍事上堪稱天才,每戰必克,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她死後,消陸拍軍隊為她舉殯。「娘子關」因她鎮守國而得名。
平陽公主
5、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參加平播、援遼、平奢、勤王、抗清、討逆等很多戰役,立下無數功勞。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爵位:忠貞侯。軍事官職:四川總兵,左府都督。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贊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贊,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
正史中秦良玉是唯一悉碼一位被記載在將相傳里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
其她女將軍還有花木蘭、梁紅玉、呂母、洪宣嬌、唐賽爾、馮婉貞等等,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這些巾幗英雄的成就更加值得敬仰。

Ⅵ 古代有哪些女將軍

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冼夫人、秦良玉、樊梨花等。

1、穆桂英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

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

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穆桂英五十三歲猶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通俗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穆桂英最大的事跡是大褲如破天門陣。後來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曾奉命出征西夏。

2、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3、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稱冼太鍵核夫人、譙國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兩廣地區的俚族女首領、將軍,冼夫人助隋平定嶺南勢力,率領俚族民眾歸附隋朝,封為譙國夫人。歷朝對她進行了多次追封,尊稱她為「嶺南聖母」。

冼夫人自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冼夫人一生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對朝廷的忠並非愚忠,她識時務,愛國愛民,因而深得後人敬重。

4、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

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贊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贊,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稿純掘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5、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和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

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6、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年),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盪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

Ⅶ 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

婦好:
武丁的妃子,掌管祭祀與占卜,統率一半以上的軍隊攻打羌方
商朝著名女將。名好,。商王武丁之妻。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對巴方作戰中,率領沚�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早碧明斗爭。竭心盡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卒於武丁時期

婦井阝:
武丁的次妃,多次替武丁率師遠征,同時為武丁管理農業和內政。

征側,征貳:
雖說是「非我族類」,但能和東漢第一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作戰,還打了兩年之久,破例入選

苻登之妻毛皇後:
苻登妻毛氏,不知何許人,壯勇善騎射。登為姚萇所襲,營壘既陷,毛氏猶彎弓跨馬,率壯士數百人,與萇交戰,殺傷甚眾。眾寡不敵,為萇所執。萇欲納之,毛氏罵曰:「吾天子後,豈為賊羌所辱,何不速殺我!」因仰天大哭曰:「姚萇無道,前害天子,今辱皇後,皇天後土,寧不鑒照!」萇怒,殺之。
《晉書》列傳第六十六列女

荀灌娘: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節。崧為襄城太守,為杜曾所圍,力弱食盡,欲求救於故吏平南將軍石覽,計無從出。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千人,逾城突圍夜出。賊追甚急,灌督厲將士,且戰且前,得入魯陽山獲免。自詣覽乞師,又為崧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仍結為兄弟,訪即遣子撫率三千人會石覽俱救崧。賊聞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嶺南譙國夫人洗百合:
威振南疆,死後被追封為「誠敬夫人」

平陽公主:
李淵第三女,山西的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

張議潮第十四女(即李明振之妻)
平定張議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勛的政變,擁立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楊妙真:
紅襖軍首領,和李權一起抗擊金兵

述律平:
「太祖淳欽皇後述律氏,諱平,小字月理朵。……後簡重果斷,有雄略。……太祖即位,群臣上尊號曰地皇後。神冊元年,大冊,加號應天大明地皇後。行兵御眾,後嘗與謀。太祖嘗渡磧擊黨項,黃頭、臭泊二室韋乘虛襲之;後知,勒兵以待,奮擊,大破之,名震諸夷。時晉王李存勖欲結援,以叔母事後。幽州劉守光遣韓延徽求援,不拜,太祖怒,留之,使牧馬。後曰 :「守節不屈,賢者也。宜禮用之 。」太祖乃召延徽與語,大悅,以為謀主。吳主李嚈獻猛火油,以水沃之愈熾。太祖選三萬騎以攻幽州。後曰:「豈有試油而攻人國者?」指帳前樹曰:「無皮可以生乎?」太祖曰 :陸告「不可 。」後曰 :「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猶是耳。吾以三千騎掠其四野,不過數年,困而歸我矣,何必為此?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不亦解體乎 !」其平渤海,後與有謀。太祖崩,後稱制,攝軍國事。及葬,欲以身殉,親戚百官力諫,因斷右腕納於柩。太宗即位,尊為皇太後。……太祖崩,太宗立,東丹王避之唐。太後常屬意於少子李胡。太宗崩,世宗即位於鎮陽,太後怒,遣李胡以兵逆擊。李胡敗,太後親率師遇於潢河之橫渡。賴耶律屋質諫,罷兵。」
《遼史》卷六十三列傳第一

秦良玉
秦良玉鴛鴦袖裡握兵符
英勇過人,在她鎮守邊疆的十四年內,清兵不敢妄動慧唯

沈雲英
沈雲英的,是道州守備沈至緒之女。善書法,通經史,能騎射。沈至緒被張獻忠部所殺,沈雲英率十餘騎入敵軍之中負父屍力戰突圍。後授游擊將軍,繼父守道州

Ⅷ 中國女將軍

新中國
中國第一女將軍(少將)xow:
李 貞,湖南瀏陽人,1908年2月生,
中國第一女中將(世界第一女中將) ~)
聶舉告虛 力,四川江津人,1930年9月生
中國第一女武警將軍(少將)2P_r
楊俊生,福建長汀人,1943年友扒12月生,
中國海軍女將軍(少將)"C0
徐莉莉,山東濟南人,1952年4月生,
中國空軍女將軍(少將)1C}h
劉彌群,原正燃籍四川開縣人,1946年出生
中國女專業技術將軍(少將)0C
鍾玉征,廣東順德人,1930年生
姜天寶
邱愛慈,浙江紹興人,1941年11月生
朱鳳蓉 1942年出生
賈丹兵,河北深縣人,1955年10月生
劉長秀,四川遂寧人,1943年1月生
韓雅玲,遼寧沈陽人,1953年6月生
中國陸軍女將軍(少將)<7
廖文海,上海市人,1934年5月生,
胡斐佩,1930年生於美國
吳曉恆,湖北紅安人,1932年生
李希楷,江西南昌人,1932年4月生,
趙織雯,上海市人,1935年生
喬佩娟,黑龍江齊齊哈爾人,1932年生
賀捷生,湖南桑植人,1935年11月生,
邵 華,湖南常德人,1938年10月生
王淑蘭,山東肥城人,1942年生
王曉鍾 陝西西安人,
謝 彬,江西興國人,1943年生
楊華榮,福建長汀人,1951年生
曾海生 1947年7月出生
江 洪
曾小東 湖南資興人

Ⅸ 楊門女將都有誰,在史書上有記載嗎正史中記載了哪些女將軍

關於楊家將的故事從北宋時期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一直都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稱贊楊家將「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到了南宋時期,便有了根據楊家將改編的話本,到了元代,楊家將又以雜劇的形式出現,明朝之後民間的文學家在之前傳說和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和再創造,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為了歷史演義小說,並通過說書人在民間廣泛傳播,這也使得楊家將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綜上所說,小說中的楊門女將有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佘太君、穆桂英、楊排風、王蘭英、八姐九妹、楊金花等人,但是真正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只有佘太君一人,穆桂英能夠在歷史上找到原型,而其他人都沒有任何記載。

Ⅹ 求中國古代赫赫有名的女將軍

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貞素。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石柱宣慰司掌印。
《明史》、《南明史》等史書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萬曆二十年,州洞銀嫁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建立一支「戎伍肅然」為遠近所憚的「白桿兵」。萬曆二十七年,與其夫千乘參加平播州之戰,扼賊鄧坎。「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築等七寨。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後馬千乘冤死雲陽獄中,因子年幼代襲其職。天啟元年,她派兄弟秦邦屏、秦民屏遠赴遼東抗擊後金,在渾河以萬餘人抵敵數萬人,殺敵數千人。渾河血戰後,秦良玉率領三千白桿兵鎮守榆關(山海關),明熹宗詔加其二品服、賜「忠義可嘉」匾額。同年,永寧宣撫奢崇明叛,適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結盟,良玉斬使留銀,復新都,解成都之圍。克二郎關、佛圖關,復重慶。封夫人,賜誥命,復授都督僉事,充總兵官。因病命民屏等參加平貴州安邦彥叛亂。大破邦彥,民屏戰死役中。崇禎三年,奉詔勤王,參與收復永平等四城之戰,崇禎帝優詔褒美賜四詩旌其功,並誥封一品夫人,授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崇禎四年,在保衛大凌河築城戰斗中,再建「首功」。七年二月,賊攻百丈關,官軍敗沒,六年,良玉自京師還,專防川東。馬祥麟、張鳳儀、秦翼明留守京師。後良玉又在夔州(奉節)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十三年大敗羅汝才,斬其魁東山虎,奪汝才大旗,擒其渠副塌天。崇禎十七年,督師楊嗣昌盡驅賊入川。 張獻忠、羅汝才聯軍再犯四川,因川撫邵捷春不用其計,以致全川淪陷,秦良玉退回石柱。清軍入關南下,狼煙四起,遍地干戈,秦良玉不屈,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為太子太保、忠貞侯。其後,永曆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仍以鎮東將軍督兵靖川。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去世,享年75歲,謚號忠貞。
唐賽兒
唐賽兒(1399~?),女,卒年不詳,明代農民起義首領,蒲台縣西關(今濱州市蒲城鄉)人。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唐賽兒以白蓮教為名義,自稱「佛母」,秘密往來於益都、諸城、安丘、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借傳白蓮教發動群眾,組織起義力量。 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組織農民軍數千人,於青州卸石棚寨起義。起義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風的官軍,青州以東各地人民冊宴紛紛響應,大小數十支起義軍,和卸石棚起義軍聯為一起,共約萬人,分兵攻打宮州,日照、諸城、壽光、安丘、郎墨等州縣,「毀官衙、燒倉庫」,殺富濟貧,官吏紛紛逃命,告急文書傳至京師。唐賽兒抓住柳升狂妄輕敵的弱點,派人到敵營詐降,柳升信以為顫隱真,起義軍趁機於夜間向防備薄弱的敵大本營猛攻,打亂了敵軍,劉忠中箭斃。天亮後,柳升得知中計,帶領大隊人馬前來攻打,趕到山寨時,起義軍已經轉移。唐賽兒安然脫險,使明成祖十分惱火,一方面嚴懲地方官員,又令各地緝拿唐賽兒。後懷疑唐賽兒削發為尼,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但「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今在她的故鄉舊址蒲湖主島上建有「唐賽兒紀念祠」,並在附近的濱州黃河大橋北端建有她的戎裝塑像。
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後)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毛氏
符登妻毛氏,符登系前秦主符堅族孫,符堅死後,率前秦殘余軍隊與姚萇繼續周旋,他的妻子毛氏美而壯勇善騎射,她率的軍隊被姚萇軍包圍,營壘陷,猶彎弓跨馬,率壯士數百與姚萇軍交戰,殺賊七百,終因眾寡不敵,為姚萇所俘,姚萇悅毛氏有姿色,欲納之,毛大罵姚萇,萇怒而殺之。
荀灌
荀灌(303-?),西晉潁川臨潁(今河南臨潁縣)人,是我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女英雄。她13歲時,便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荀灌的父親荀崧,是襄陽太守。他在任上做了一些受老百姓歡迎的事,同時也得罪了一些人。部下杜曾對荀崧不滿,為報私仇,經過一番密謀策劃,發動了一場叛亂。杜曾突然帶領重兵包圍了襄陽城,揚言破城之後要殺掉太守荀崧,還要殺盡那忠於太守的人。荀崧公正無私,為官清廉,深受襄陽老百姓愛戴,他們和守軍一起拚命抵抗。杜曾每天指揮部下攻城,死傷無數,仍不罷手。雙方對峙日久,城裡糧草一天比一天減少,守城的軍民死傷人數一天比一天增多。荀崧心急如焚,對部下說:「坐以待斃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派人突圍出去,向平南將軍石覽求援才行。我待他不薄,只要他知道我的危急處境,必定會發兵來救襄陽。」話雖這樣說,可是,那眾多的叛軍重重包圍,連一隻鳥兒也難飛出城去,怎樣突圍求救呢?兩天過去了,還沒有一個人自告奮勇突圍搬救兵。情勢更危急了,荀崧決定自己突圍求援。眾將士不讓太守去,一個個苦苦相勸。這時,13歲的小女兒荀灌推開眾人,走上前來。她說:「父親重任在身,正在帶領襄陽軍民戰斗。你是頭兒,怎可隨便離開?還是讓女兒突圍求援吧。」父親知道女兒從小跟著自己習武,早就練出了一身好功夫,刀槍劍戟也很嫻熟,但是擔心她人小力單,難當大任。荀灌急了,懇求說:「襄陽危在旦夕,難道我們都情願等死不成?灌兒雖然年幼,卻有破敵妙法。」 荀崧不以為然地說:「那你就說說看,是何妙法?」 荀灌說:「叛軍攻城太急,幾天以來已經疲勞不堪。我已經觀察到了,他們白天組織還算嚴密,到了夜間,防守便鬆弛了。我只要帶領少數武藝高強的軍士,乘其不備,深夜突圍,又有何難?」荀崧答應了她的請求,下令選拔精悍驍勇的軍士,隨荀灌突圍。深夜,荀灌手執利劍和十幾個武士騎馬沖出城外。叛軍都在睡大覺。等巡哨的發現時,荀灌已沖出包圍。荀灌一行急馳而去,很快到了平南將軍駐地。石覽問明情況後,便說:「你們先吃飯休息,等會兒再商量破敵之計。」荀灌不肯吃飯,生氣地說:「將軍,您沒聽人說,救兵如救火嗎?還是請迅速發兵,解救襄陽城吧。」石覽說:「叛軍兵力雄厚,只靠我的軍隊恐怕一下子難以擊垮他們,必須請求南中郎將周訪同時出兵,合力破敵。」荀灌說:「我這就寫一封求援的書信。」她代替父親寫信件,請石將軍派人速送周訪。信上寫著:「萬一襄陽失守,叛軍必然氣焰更加囂張,傾巢而犯近鄰,將軍必將首當其中,那時滅頂之災在所難免。如將軍肯發兵援救襄陽,平南將軍石覽願同將軍結為兄弟,共同舉兵,合力擊破杜曾叛軍。」周訪被信中的道理說服了,馬上派兒子周撫帶精兵三千,和石覽的援軍一起,飛馳襄陽。荀崧見援兵已到,率城裡守軍沖殺出來。杜曾兩面受攻,雖奮力抵抗,仍傷亡慘重。他見勢不妙,倉皇撤兵而去。襄陽軍民得救了。荀崧親自到城外迎接平南將軍石覽和周撫,感謝他們的援救。石覽將軍拉著荀灌的手,對荀崧說:「您有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好女兒,真是令人羨慕。」周撫也說:「襄陽解圍,百姓得救,小荀灌應該是第一個有功之臣,可敬可敬!」
婦好
婦好是商代著名君主--武丁的妻子,一位母儀天下的王後(當時沒有"皇帝"一說),她出身貴族,而且非常美麗.深受武丁寵愛.早先婦好的軍事才能並未表現出來,因為無論如何一位王後經常出入軍營是不正常的.偶然的一次機會,使國王明白了原來他的妻子還是一位優秀的將軍. 一次商朝遭到東面的"鬼方"襲擊.商軍主力全部都調到那裡,不料在戰況緊急之時,西面的羌人趁火打劫,武丁心急如焚,此時婦好請求帶兵出征,武丁不同意,一個王後怎麼可以去打仗呢?但最後不知怎麼的居然同意了,於是婦好帶著從牢里放出的數千囚犯(當時用犯人充當士兵是常有的事),迎頭痛擊羌人,居然取得了勝利.從此武丁對他的王後刮目相看了,從此以後,婦好東征西討,接連征服了朔方,羌人,夷人,鬼方,西戎等民族,大大擴張了商朝的版圖.武丁還把他最信賴的將軍--郅湄交給她指揮. 但是由於積勞成疾,婦好很早就去世了,留下4個兒子,武丁下令舉行國葬. 婦好,生卒年不詳,名好,「婦」為親屬稱謂。即銅器銘文中所稱之「母辛」。商代著名女將,商王武丁的諸婦(妃嬪)之一,中國第一位有才能的女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