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陽光小美女》
七歲的奧麗芙帶著一副大眼鏡,還有一個大肚腩但卻非常喜歡美國小姐,她一直以來都夢想著一夜成名並且一直堅信自己長大後能成為美國小姐。不尋常的小女孩的養成在於一個不尋常的家庭。奧麗芙的爸爸查理可以說是這個家庭的典範,他是一名講師,到處推銷自己關於成功的理論,成功的完成了給別人洗腦之前一定要先給自己洗腦的過程,一直堅持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
幸運的是奧麗芙獲得了參賽的資格,一家人無論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都踏上了前往加州陪奧麗芙參賽的道路。在才藝展示的環節,奧麗芙沒有像以往的完美結局一般獲得第一名。因為奧麗芙獻給爺爺的一段「脫衣舞」讓場內所有觀眾大跌眼鏡。面對所有所有評委的強烈反對,一直固執死板的父親竟然第一個上台保護女兒表演,所有家人在查理的鼓動下也紛紛上台支援。
電影沒有強行說教地給觀眾灌輸什麼哲學命理,也沒有設置具有強大的沖擊力橋段,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首靈魂贊歌。雖然奧麗芙永久的被取消了參賽資格,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陽光小美女」,相信每一位觀影者心中自有溝壑!
2. 《陽光小美女》觀後感
《陽光小美女》,一部差點因為無趣而俗氣的名字錯過的電影,一部通篇講的都是關於失敗的電影,一部到最後仍以失敗為結局、卻讓你為他們的失敗而鼓掌、為他們的失敗露出微笑的電影。看過之後,你會覺得,幸好沒有錯過這部好電影。
《陽光小美女》這部電影刻畫了真實的人生狀態,它講述的都是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關於失敗的故事。也正是這一點,打動了每個看電影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影片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小美女」奧利芙一家人陪伴她去參加選美的路上,家裡的每個人都遭遇了失敗。身為「成功法則」培訓師的爸爸,事業瀕臨破產;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整天為家庭瑣事忙碌煩惱;哥哥一心想考上飛行學校,卻發現自己是個色盲;奇葩的爺爺因為吸毒和好色被趕出養老院,意外地死在了路上;自殺失敗的舅舅遇上了意氣風發的舊情人和情敵……而最終,奧利芙選美失敗。
《陽光小美女》中對人物的設置,巧妙的涵蓋了社會中的所有人。小女孩奧利芙,青春期的哥哥德維恩,中年夫妻理查德和謝麗爾,老年的爺爺,還有一個曾經的社會精英,舅舅弗蘭克。他們一家人,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個社會中疲於奔命卻註定碌碌無為的失敗的大多數。
但是,人生的意義是簡單的失敗或成功就可以定義的嗎?而什麼是成功?什麼又是失敗?當我們付出所有努力,得到的卻仍然是主流大眾所認為的「失敗」,我們應該怎麼對待這樣的結果?
這部電影讓我們思考,我們的人生是應該追求別人眼中的成功?還是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在自己的想法里?
這部電影還告訴我們,人生並不是只有失敗和成功兩個結果,無論發生什麼,生活都要繼續。重要的不是結局,而是我們能否為自己的理想而執著地追求。
就像電影中弗蘭克對德維恩說起的法國作家馬塞爾布魯斯特的例子——一個生前的失敗者,可這又如何,你只需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不一定非要得到他人的認同。
影片中那輛破舊的黃色小巴車,一路上不斷地出現故障,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不斷地遇到各種問題。但只要我們想堅持,總有能繼續前行的辦法。
影片的最終,黃色小巴車帶著這一家失敗者,也帶著一家人的笑聲,在惱人的喇叭聲中開遠了。奧利芙雖然在選美中失敗了,但是他們一家卻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生活的陽光。
3. 電影陽光小美女人物解析
影片是圍繞六個性格迥異的一家人展開的,其實都是一些簡簡單單小故事,卻直戳人心最柔軟的地方,笑中有淚,淚後更加堅強。風格有點像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看似喜劇,實則人生之艱辛。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生活有時候對我們不公,但是我們應該聽影片中爺爺的話,像olive一樣去戰斗...最後,對生活說一句哥哥的名言:
do what u love and f the rest
叔叔frank --一個想自殺為未遂的人
gay,男朋友被別人搶了,結果人家還得獎,失憶落魄,感覺人生沒有希望,選擇了割腕...其實是個教授
爺爺 --可愛的色情狂,樂天派
他希望把他的人生哲學都傳遞給家人。
爺爺最有哲理的一句話
爸爸--成功學講師
而台下卻沒有一個觀眾...依然雞血熱情,自己感動自己的人,說實話開場他最震撼我,講得真心不錯。有時候,當台下沒有觀眾,或者只有一兩個觀眾時候,講師講的仍能情緒飽滿,激情高昂,方顯講師本色。
這句台詞是不是似曾相識,多少人以這句教導我們,給我們灌雞湯那。
父親是個很徹底的成功學典範,中毒很深,到麻痹自己的地步。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可以騙過自己。在一個大家都在追求麵包的時代,雞湯只能給我們生銹的心靈潤潤色,解決不了我們真實所需。我們需要的是機會,鍛煉的崗位,和領導的信任,正向激勵告訴你,你能行,你可以干好。而現實卻是有多少都是潛規則與內定那。
媽媽--應該是全家裡最正常的人
賢妻良母的代表。而她被歲月蹉跎地開始厭倦這一家人了,尤其受不了老公的成功學,因為他一事無成。
女兒olive--影片女主角
整個電影就是圍繞她想當上「陽光小美女」比賽的冠軍而展開的。
她最後聽了爺爺的話。
哥哥--喜歡尼採的哥哥
一心想當飛機員的哥哥,上天和他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他居然是天生色盲...而他那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已經堅持九個月不說話,以筆代口。
哥哥再送爺爺旅途中,也爆發了,發泄了他對家裡人的不滿。其實,很多時候,我也是,也會像哥哥一樣發泄自己的情緒給了最愛我的人,我的家人,控制不住,我只能在這里說聲對不起了。
生活就是這樣,也許我們大多數都和電影中家庭一樣,可能在別人眼中我們都是losers,借著哥哥的話說出來而已。其實,哥哥也是個loser,從傳統的價值觀中,他也是一事無成,還格格不入,用普通人的眼光看他,我丫的他就是個裝逼,以筆代口,你真啞巴嗎?
但哥哥又是可愛的,犯錯後,發泄完,說出事實真相後,還得面對生活啊,即使我們都是losers。就像韓版老男孩中的一句台詞,縱使我是禽獸,難道我就沒有活下去的理由嗎?
全片我最愛哥哥,因為他是一名理想主義者,他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即使他是個色盲,也許太愛他因為那句台詞,那句讓無數人血脈噴張的台詞。
做你所愛,然後fuck the rest
只要我想飛,我就能飛。
4. 女性勵志電影《陽光小美女》劇情簡介
女性勵志電影《陽光小美女》劇情簡介
《陽光小美女》( Little Miss Sunshine)是一部劇情喜劇片,電影由夫妻導演團隊強納生•戴頓、薇樂麗•法里(Jonathan Dayton and Valerie Faris)執導,阿蘭·阿金主演的一部美國電影,於2006年7月2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美國的一個六口之家因為7歲的小女兒對“陽光小美女”比賽的追求,而學會了如何溝通,如何互相關心,即使困難重重,該六口之家找到了生活的陽光。本片曾獲金球獎提名,並在2006年東京影展中贏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和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角(亞倫•艾金)兩項大獎。
劇情簡介
7歲的奧莉芙·胡弗(阿比蓋爾·布蘭斯林)是典型的美國鄉村小姑娘,長頭發、大眼睛(還戴大眼鏡)、有點胖、衣著也比較土。但是,奧莉芙有著夢想,那就是參加選美,目前離她最近的比賽就是加利福尼亞洲舉辦的“陽光小美女”比賽,在報名參賽之後,奧莉芙整天樂此不疲地為參賽做准備。
在胡弗家裡,奧莉芙在為選美而努力,她的家人同樣在為各自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身為“成功法則”培訓師的.爸爸理查德(格雷戈·金尼爾)深信自己的那套法則能度人成功,整天喋喋不休的將其法則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媽媽謝麗爾(托妮·柯利特)忙著做個賢妻良母,一心維持家庭和諧,雖然她已經受夠了丈夫的誇誇其談。奧莉芙的哥哥德韋恩(保羅·丹諾)討厭任何人,他發誓要考上空軍學校,不達目的就不說活,為此他已經堅持以筆代口9個月了。奧莉芙的舅舅弗蘭克(史蒂夫·卡萊爾)剛剛從醫院回來,原本是心理學教授的弗蘭克喜歡上自己的男性學生,在示愛遭拒之後,自己一心想得到的獎又被情敵所獲得,接受不了打擊的弗蘭克一怒之下干出傻事,丟掉工作的他割脈自殺,雖然被救但自覺人生無希望。最開心的家庭成員應該算是與奧莉芙並肩作戰的爺爺(阿蘭·阿金),他在老人院吸毒之後被趕回家,對女人很有“好感”的色老頭決定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奧莉芙,讓她學會如何成為有吸引力的女人。
這個奇怪的家庭,裡面充滿著矛盾,然而這一切不和諧在一輛旅行車上解決了。奧莉芙要去加州參加選美,買不起飛機票的理查德用一輛破舊的旅行車載家人前往加州,3天的旅途中發生了許多事情,理查德的出書計劃泡湯瀕臨破產,謝麗爾與丈夫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德韋恩知道自己是色盲無法參加空軍考試而失聲痛哭,爺爺在睡夢中悄然去世。在一系列的不幸事件的伴隨下,奧莉芙來到加州參加比賽,期間發生了許多搞怪的事情,胡弗一家在3天的旅途中學會了如何溝通,家人如何互相關心,即使困難重重,胡弗一家找到了生活的陽光。
精彩看點
國觀眾對搞怪而溫馨的小美女一家青睞有加,在其票房攀升的過程中,也給予了其無數獎項的肯定。《陽光小美女》遊走於獨立電影節與主流電影節之間,兩面都十分討好,那個形形色色大小獎項超過二十個。該片從導演到演員到編劇幾乎每個人都得到過獎項的肯定,這部電影還獲得07年奧斯卡的4項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女配角以及最重頭的獎項最佳電影獎。至此,無論最終得獎與否,《陽光小美女》所取得的成就,對於獨立電影來說算是遙不可及的美夢了。
;5. 影評《陽光小美女》
電影《陽光小美女》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家庭喜劇,但仔細思考過後,它又不是一部純粹搞笑的電影,甚至隱隱含著悲傷的味道在裡面。裡面沒有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成功故事,裡面只有一群失敗的人,在經過一系列不懈努力之後,依然失敗。可是他們並沒有放棄,即使未來還要面對無數次的失敗,卻依然向著心中的陽光前行。
試想一下:
當你的爸爸不停的告訴你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你是否會覺得自己特別失敗?
當你的媽媽抽煙,一臉生無可戀卻必須佯裝正常的時候,你是否覺得無奈?
當你的哥哥因為要考飛行學院而發了啞誓,九個月不和家人說一句話,只依靠筆和本交流時,你是否會覺得他精神出了問題?
當你的舅舅突然被送到你家來,聲稱自己是同性戀,由於戀人和同事跑掉並且失業所以自殺未遂時,你是否覺得無法接受?
當你的爺爺被養老院趕出來,滿口臟話,吸毒並且教你跳脫衣舞時,你是否覺得震驚?
當你自己只是一名七歲小女孩,不漂亮,戴眼鏡,有小肚腩,夢想是有朝一日成為美國小姐時,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在異想天開?
這些稀奇古怪的個性塑造了影片中的一個個特色鮮明的角色。 影片中,奧利弗是一個戴著眼鏡的胖胖的7歲小女孩。她堅信自己能一夜成名,成為美國小姐。她的爸爸是推銷成功學的講師,堅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四處販賣他的「成功九部曲」;她的哥哥崇拜尼采,為了考上飛行學院發啞誓,九個月沒有同家人說話;她的舅舅自稱是美國最好的普魯斯特研究學者,同性戀,但他的戀人和同事跑掉、失業,自殺未遂,生活混亂;她的爺爺則是被養老院趕出來的老流氓,滿嘴臟話、吸毒;她的媽媽抽煙上癮,精神接近崩潰,卻是這個瘋狂家庭唯一正常的人。在一家人的支持下,奧利弗參加了「陽光小美女」的選美比賽,一家人踏上了集體尋夢的旅程。
這個影片首先最讓人觸動的是他們對家人的包容度。當爺爺被養老院趕出來時,這個家庭接納了他回家住;當舅舅自殺未遂被媽媽帶回來時,這個家庭也沒人嘲笑他,用寬容的態度接納了他;當哥哥只與家人用筆和本交流時,大家也沒有對他的行為提出抗議,反而依順著他的行為,支持著他的夢想。當奧利弗提出要去參加陽光小美女的選美比賽時,並沒有人嘲笑她,而是獲得了一家人的集體支持。即使家裡的經濟困難,但當她的爸爸看著她的眼睛問她:「你會贏嗎?」奧利弗露出陽光般自信的笑容回答:「會!」他的爸爸也隨即露出開心的笑容,對全家人宣布他們即將去加利福尼亞參賽。
從影片回到現實,反思一下,當我們面對與我們思想不一致,生活不一致的家庭成員的時候,我們能做到那麼寬容嗎?我們可能會產生譏諷,嘲笑,咒罵,厭惡,焦慮等等負面的情緒,但我們從來沒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也沒有一顆包容別人不同之處的善良之心。如果我要是九個月不說話,只靠筆和本與人交流,說不定早就被送到某某醫院治療了;如果你是同性戀並且失業,這個社會都沒有你的立足之處;如果他由於吸毒而被養老院趕出來,那麼大部分的情況下他應該早就淪落街頭並且下場悲慘。 多數人無法接受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與事物,只要思想言行不與大多數一致,那麼這些異類統統會被認為是不好的,不正確的甚至有害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為什麼不肯對別人存有包容之心呢? 為什麼一定要別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過活才是對的呢?世界上並沒有誰是真正意義的成功者或者正確者,富豪明星有自己的苦惱,普通的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煩心之處,每個個體本身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也許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包容接納別人的不同之處,而不是強迫別人的思想行為與自己一致。
影片中另一個讓人觸動的地方是失敗。影片中的結局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非常失敗。 爸爸遇到了騙子,媽媽差點因為這件事而要鬧離婚,哥哥發現了自己是色盲從而無法實現考取飛行學院的夢想,舅舅遇到了戀人並且發現他的生活過得非常好,爺爺由於吸毒而在半路死去,最後奧利弗被禁止參加加利福尼亞的任何選美比賽。 這豈是無法從丑小鴨變到白天鵝,這根本是從丑小鴨變成了更加丑的小麻雀的故事。但我們是否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那個非常努力的自己,卻由於各種各樣原因的打擊,變成了一個更加失敗的人。
從古至今,陽光一直是人們的信仰和追求,因為陽光代表著希望。曾經有一個神話講的是誇父追日的故事,誇父為了把太陽摘下來放到人們的心裏面,開始沒日沒夜的追逐太陽,最後勞累而死的故事。大多數的人嘲笑著誇父的無腦與無功,卻從來沒想過他是為了人類而去追逐的希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誇父,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卻依然為了理想,為了愛,依然苦苦奮斗努力著,向著心中的太陽不斷的前行。
謹以此評,獻給那些在生活中苦苦努力卻得不到回報,被譏諷為異類,但依然心向陽光的人。
6. 【陽光小美女】的哥哥是誰演的
Paul Dano
出生日期:
1984年輪含6月19日
出生地臘輪笑點桐搜:
Wilton, Connecticut, USA
其他名:
Paul Franklin Dano
身高:
182cm
7. 《陽光小美女》中要考空軍學院的哥哥在牆上的那張壁畫上的人是誰(好象是他偶像)
尼采(1844~1900)
Nietzsche,Friedrich Wilhelm
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的主要代表。1844年10月15日生於普魯士薩克森的一個傳教士家庭,1900年8月25日卒於魏瑪。1866年進波恩大學學習神學,不久改學古典語言學。1869年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額外教授。1878~1879年患精神分裂症,辭去教職。著有《悲劇的誕生》、《人性的,太人性的》、《曙光》、《查拉圖拉如是說——為一切人而不是為一人的書》、《善惡的彼岸》、《反基督教》和《權力意志》等。
哲學思想 尼采從A.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出發,擺脫其消極悲觀的傾向,使之變為積極行動的反叛哲學,從而創立了「權力意志說」和「超人哲學」。尼采思想的形成同普魯士在1871年普法戰爭大獲全勝、德意志民族統一宣告成功、由自由資本主義轉向帝國主義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他認為貪得無厭的權力意志,是萬物的本原。他提出了重新估價一切價值的口號,認為傳統的真善美觀念抑制了生命的價值,實際上人並不具有真善美的本能,而只有權力意志的本能。強調要建立新的即權力意志的價值觀。尼采是反理性主義的典型。他主張用意志、本能和直覺代替理性,真正的哲學家應當就是統治者和立法者。尼采從權力意志論和永恆輪回說出發提出了他的超人哲學,這是他哲學中的一個最重要主題。他主張以超人哲學取代基督教,斷言人類的全部歷史都是由天才創造的,認為人類生存的目的在於產生偉大的人物。他鼓吹戰爭,渴望戰爭到來,歡迎歐洲各國軍國主義化,並把這看作是復興人類的手段。他預言雅利安人種是統治歐洲的新種族,宣揚極端的種族主義。尼采既反對民主主義,又反對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認為對付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最可靠措施,就是建立新的「地球主人」所主宰的暴虐的專政。他的思想被後來的法西斯主義所利用和吸收,他本人也被法西斯主義者尊為思想先驅。
倫理思想 尼採的倫理思想繼承了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和唯意志論思想,並從其「權力意志說」出發,建立了西方倫理思想史上第一個非道德主義的理論體系。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和慾望都是由追求權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無限地追求權力是生命的最基本的普遍法則,也是道德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標准。在他看來,自負、激情、獸性、酒色、冒險以及征服的本能、熾情的神化等等,都是實現權力意志必需的,而權力意志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就是最高的善。尼采把基督教和人道主義道德抨擊為「軟弱」,把理性主義倫理學說的普遍道德斥之為「怪誕不經」,把功利主義的「最大幸福論」蔑視為「虛偽」,攻擊社會主義的平等價值觀為「天真夢想」。他認為,一切道德歸結起來只有兩個基本類型,即奴隸道德(群氓道德)和主人道德(貴族道德)。尼采認為強就是善,弱就是惡,只有使強者戰勝弱者,才能增強權力意志,隱惡揚善。
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實現權力意志,擴張自我,成為駕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價值,人之所以有價值就在於他是培育超人的肥料和實現權力意志的工具。而超人則應當蔑視一切傳統的道德價值,超然於一切傳統善惡標准和道德要求之外,為所欲為,通過傷害和奴役弱者、群氓來實現自我。尼采特別反對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婦女解放。雖然他有時也譴責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和自由資產階級因循守舊,但他的倫理思想是反映正在形成的壟斷資產階級的願望和利益,因而成為法西斯主義思想和暴行的理論基礎。
美學思想 他的美學思想受叔本華的影響。尼采提出希臘悲劇具有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兩種精神。阿波羅精神高踞奧林帕斯的神山上,俯瞰宇宙人生,把它當成一個夢境和意象去賞玩。希臘的雕刻和史詩,就是阿波羅型的藝術。狄奧尼索斯精神則是酒神的酩酊大醉,它在狂歌醉舞中忘記了人生的苦惱,從而感到生命的酣醉和歡悅。希臘的舞蹈和音樂,就是狄奧尼索斯型的藝術;而希臘的悲劇,則誕生於兩種精神的結合。一方面,它是動的,像音樂一樣,是苦悶從內心發出的呼號;另一方面,它又是靜的,像雕刻一樣,是一種光輝的形象。就在這二者的結合中,希臘悲劇在阿波羅的形象中拯救了狄奧尼索斯的痛苦;一些悲劇英雄如俄狄浦斯、普羅米修斯等,也從痛苦中得到提高。真正的悲劇精神就是用最大的痛苦去換取最高貴的人生。他認為科學與道德阻礙生活,藝術則發揚生活,肯定生活。
8. 電影《陽光小美女》,裡面說什麼的,劇情
該片講述了胡弗一家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不清的問題,可當7歲的小女兒奧莉芙聽到廣播中傳來的「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那一剎那,他們決定沒有什麼比小女孩的大夢想更為重要。這個六口之家隨即踏上了從小鎮阿爾伯克基長途跋涉到加州參加比賽的路途。
《陽光小美女》是由喬納森·戴頓和維萊莉·法瑞斯共同執導一部家庭喜劇片,由阿比吉爾·布萊斯林、格雷戈·金尼爾、托妮·科萊特、保羅·達諾、史蒂夫·卡瑞爾和艾倫·阿金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6年7月2日在美國洛杉磯電影節率先放映。
劇情簡介:
胡弗一家六個人的個性都很怪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但同時每個人都不願意花時間去傾聽別人的問題,因此家裡的餐桌常常成為爭吵爆發的戰場。
直到某一天,7歲的小女兒奧莉芙在大家爭吵間隙聽到廣播里傳來「陽光小小姐」選美比賽的消息時,發出了興奮的尖叫聲,終於暫時平息了正在進行的激烈爭吵。
在奧莉芙的極力爭取下,胡弗一家決定陪伴著她集體踏上尋夢之旅,從阿爾伯克基駕車長途跋涉到加利福尼亞,參加這場「陽光小小姐」選美比賽。一路上除了要面對家裡這輛陳舊的大眾旅行車不斷罷工的技術性問題,胡弗一家還要接受心靈上的考驗。
在這條為小女兒尋夢的道路上,每個人的夢想都在經歷不斷的碰撞和破滅。一直深信自己成功法則的父親成了被自己鄙夷的失敗者,為飛行夢想發啞誓9個月的哥哥遭遇了夢想的破滅,奧莉芙在比賽中大跳爺爺為她排練的脫衣舞引來全場噓聲一片,感情事業失敗尋死的舅舅碰上了意氣風發的舊情人和情敵,還有吸毒過量暴斃的爺爺以及他同世俗開的大大玩笑。
一家子「輸家」在一路上的種種經歷,讓我們可以重新定義主流價值觀中的成功與失敗:生活還得繼續,一切並不是只有輸贏兩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