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乾隆皇帝所有女兒
公主
皇長女(1728—1729),幼殤,未封。母孝賢皇後。
皇次女(1731),幼殤,未封。母哲憫皇貴妃。
皇三女(1731—1792),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皇後。乾隆初年,封固倫和敬公主;乾隆十二年三月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巴勒珠爾。本下嫁蒙古,帝准其留駐京師。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二。子一,鄂勒哲特穆爾額爾克巴拜,弘歷親自為外孫改的名,意為鋼鐵。
皇四女(1745—1767),和碩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封和碩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傅恆之子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豐紳濟倫。
皇五女(1749—1755),幼殤未封。母繼皇後。
皇六女(1751—1758)大拿,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七女(1756—1775),固倫和靜公主。母配扮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封固倫和靜公主;七月,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滾賣搭日卒,年二十。
皇八女(1757—1767),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九女(1758—1780),和碩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封和碩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嫁烏雅氏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
皇十女(1775—1823),固倫和孝公主。母惇妃,弘歷最幼女,「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上大喜,賞賜優厚。「乾隆五十四年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道光三年九月初十日卒,年四十九。子一,殤。過繼一子福恩。
Ⅱ 乾隆皇帝的皇後及嬪妃的介紹怎麼說
乾隆皇帝的皇後及嬪妃的介紹怎麼說。先介紹乾隆皇帝以及他的皇後,再介紹乾隆的妃子們。乾隆,作為大清王朝的念液讓一代明君,自然是不缺美女,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看乾隆的後宮到底有多少的妃子。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夥羅列一下乾隆的妃子們。
乾隆皇帝的皇後和妃子們的介紹
孝賢皇後富察氏1712至1748,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綜觀李榮保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二日農歷,雍正五年七月賜婚成為寶親王嫡福晉,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她在南巡途中,在德州崩逝,終年三十七歲。謚號為埋孫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仔局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後,葬裕陵。
孝儀皇後魏佳氏1727至1775,漢軍,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後抬入滿洲鑲黃旗。是內管領清泰之女,雍正五年重陽節出生。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一年封令嬪,十四年晉為令妃。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歲,謚令懿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嘉慶皇帝即位,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
廢後烏喇那拉氏1718至1766,滿洲正黃旗人,佐領那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乾隆即位之前即為其藩邸側福晉,為雍正帝親賜。乾隆二年冊為嫻,時年20歲。孝賢皇後去世後在皇太後的主持下成為新皇後。終年49歲,葬於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墓穴內,無享祭。
慧賢皇貴妃高氏大學士高斌之女,原為包衣,後入滿洲鑲黃旗。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內改書為高佳氏。初為藩邸側福晉,乾隆二年冊為貴妃,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薨,年齡在35歲以下。襯葬裕陵地宮,追謚慧賢。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佐領翁國圖之女。雍正十三年七月三日乾隆即位前夕薨逝,年齡在25歲以下。乾隆元年追封為哲妃,十年正月諭旨大阿哥生母哲妃,著封皇貴妃。四月謚哲憫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
淑嘉皇貴妃金氏,上駟院三保之女,其兄為吏部尚書金簡,正黃旗包衣人,賜姓金佳氏。乾隆二年十二月封為嘉嬪,四年生皇四子永城,六年晉升為嘉妃。十三年生皇八子永璇,十四年四月晉封為貴妃。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六薨,年齡約在38歲左右。追謚淑嘉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
Ⅲ 乾隆的寵妃是誰
乾隆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在位60年,後宮妃子眾多,其中可以稱為寵妃的有四人。
即位初期是貴妃高佳氏(即慧賢皇貴妃)
之後是純妃蘇氏、嘉妃金氏比較受寵,但談不上專寵
中期就是令妃魏飢祥氏(孝儀純皇後)受寵時間比較長
晚年是容妃和卓氏(香妃)和惇妃汪氏(和孝公主生母)比較受寵。
人物介宏鎮紹:
生卒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爛絕搏,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嬪妃列表:
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承恩公李榮保之女。
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承恩公清泰之女
皇後烏拉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佐領那爾布之女
純惠皇貴妃蘇佳氏,蘇召南之女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之女
慶恭皇貴妃陸氏,陸士隆之女
哲敏皇貴妃富察氏,佐領翁國圖之女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上駟院卿三保之女
穎貴妃巴林氏,都統兼輕車都尉訥欽之女
婉貴妃陳氏,陳廷章之女
忻妃戴佳氏,總督那蘇圖之女
愉妃珂里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女
循妃伊爾根覺羅氏,總督桂林之女
舒妃葉赫納喇氏,侍郎永綬之女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蒙古賽桑根敦之女
容妃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台吉和札麥之女
惇汪氏,滿洲正白旗都統四格之女
順 妃鈕祜祿氏,總督愛必達之女
芳妃陳氏,陳廷倫之女
晉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額之女
怡嬪柏氏,柏士彩之女
慎嬪拜爾噶斯氏,德穆齊賽音察克之女
誠嬪鈕祜祿氏,二等侍衛兼佐領穆克登之女
恭嬪林氏,拜唐阿佛音之女
儀嬪黃氏
恂嬪霍碩特氏,亦作郭氏,台吉烏巴什之女
瑞貴人索綽絡氏,禮部尚書德保之女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巡撫鄂樂舜之女
壽貴人柏氏
Ⅳ 乾隆最寵愛的妃子
乾隆最寵愛的妃子:香妃,即是容妃。
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傳說中的香妃原型。生於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
香妃的俊俏和異域情調進一步贏得乾隆皇帝的垂愛和信任,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後懿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同年十月,受命為正、副使的大學士尹繼善、內閣學士邁拉遜,持節冊封容嬪為容妃,冊文曰:「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於慈闈,供內職以無違,夙協箴規於女史,茲奉皇太後慈諭,冊封爾為容妃……」這一年,香妃35歲。
三年以後,乾隆又攜香妃等六位妃嬪東巡,游歷泰山,拜謁孔廟。由於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皇後亡故,乾隆聲稱不再立後;乾隆四十年,皇貴妃又病死,因此,到這個時候,容妃在乾隆的眾多後妃中已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圓明園奉三無私殿設宴會餐,容妃已入主了西邊頭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東邊坐桌的第二位。這時,容妃已48歲,到了她地位與殊榮的頂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離世,享年55歲。
(4)乾隆皇帝的十二大美女擴展閱讀:
死亡之謎
關於香妃的死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皇太後賜死,另一種是自然病死。前一種說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陳列所在展出的所謂香妃戎裝像下寫的文字說明: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或有稱其美於中土者,清高宗聞之。兩師之役,囑將軍兆惠一窮其異。
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師。帝命於西內建寶月樓(即今之新華門)居之。樓外建回營,毳幕韋鞴,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頂,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築,相傳亦為香妃沐浴之所。蓋帝欲藉種種以取悅其意,而稍殺其思鄉之念也。
詎妃雖被殊眷,終不釋然,嘗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國破家亡,死志久決,然決不肯效兒女汶汶徒死,必得一當以報故主。」聞者大驚。但帝雖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數年。皇太後微有所聞,屢戒帝弗往,不聽。會帝宿齋宮,急召妃入,賜縊死。……
皇太後即乾隆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後,死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容妃)死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比皇太後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後賜死的。
參考鏈接:香妃-網路
Ⅳ 乾隆所有的妻子
1、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
2、純帝繼皇後,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之女,乾隆二年,封嫻妃,乾隆十年,晉貴妃。孝賢皇後崩後,晉皇貴妃,主後宮事,乾隆十五年,冊為皇後。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喪葬儀式等同於皇貴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
3、孝儀純皇後,令皇貴妃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慶帝、永璘,還有一個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別下嫁拉旺多爾濟、札蘭泰。原追封為令懿皇貴妃,嘉慶即位後,追封為孝儀皇後;
4、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之女。當乾隆還是太子時,是側福晉。乾隆初封為皇貴妃,薨,謚為慧賢皇貴妃;
5、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乾隆為太子時,就已在服侍乾隆。乾隆皇帝即位後,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謚純慧皇貴妃。生一子,永瑢。一女,下嫁福隆安;
6、慶恭皇貴妃,陸氏,初封慶嬪,累晉慶貴妃。薨。嘉慶曾經被她撫育過,被嘉慶帝追尊為慶恭皇貴妃;
7、哲憫皇貴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乾隆追封為哲妃,晉皇貴妃。一子,永璜,為高宗的長子,一女,殤;
8、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為皇子時,就已嫁給他,乾隆初,封嘉妃,晉嘉貴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還有一個未曾命名已殤;
Ⅵ 清朝乾隆皇帝的所有妃嬪
1、皇後(3位)
孝賢純皇後(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歷之元配皇後。滿州鑲黃旗,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
繼皇後(1718年—1766年),輝發那拉氏,初為嫻妃,名不詳。
孝儀純皇後(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慶帝生母。
2、皇貴妃(5位)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銀談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純惠皇貴妃蘇氏、慶恭皇貴妃陸氏
3、貴妃(5位)
忻貴妃戴佳氏、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
4、妃(6位)
舒妃葉赫那拉氏、豫妃博爾濟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5、嬪(6位)
儀嬪黃氏、怡嬪柏氏、恂嬪鋒豎碰霍碩特氏、誠嬪鈕祜祿氏、慎嬪拜爾葛斯氏、恭嬪林氏
6、貴人(12位)
白貴人柏氏、金貴人柏氏、慎貴人柏氏、新貴人曾氏、瑞貴人索綽洛氏、福貴人索淖洛氏、秀貴人索綽洛氏、壽貴人柏氏、順貴人鈕祜祿氏、鄂貴人西林覺羅氏、武貴人索綽洛氏、陸貴人陸氏
7、常在(4位)
張常在張氏、寧常在寧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歷史評價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纖卜巨大成績,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再次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乾隆
Ⅶ 「乾隆十二妃」真實畫像中,郎世寧畫的乾隆後妃畫像哪個最美呢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1688年生於義大利米蘭,義大利宮廷畫家、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來中國傳教,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郎世寧還將歐洲的繪畫技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現出不同於歷代宮廷繪畫的散御握新穎畫貌和獨特風格。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拆改,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帝、乾隆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逝世於1766年。
Ⅷ 乾隆皇帝的妃嬪都有哪些
1、孝賢純皇後(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
乾隆帝原配嫡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銜傅恆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後。
皇後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後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2、皇後輝發那拉氏(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
滿洲鑲藍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局祥毀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3、孝儀純皇後(1727-1775)。
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後,桐備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後。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嘉慶二年,乾隆帝下令讓嘉慶帝在他去世後將他和孝儀皇後的神牌放在養心殿一起供奉。
4、慧賢皇貴妃(?—1745年)。
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歷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謚曰慧賢皇貴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5、哲憫皇貴妃。
富察氏。滿洲正黃旗人,佐領翁果圖之女。雍正初年成為皇四子弘歷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長子永璜,九年四月生宴歷皇二女。但是,富察氏命運不佳,在弘歷即位前兩個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
乾隆二年十二月,乾隆追封他的這位最早的妻子為哲妃。乾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長子,追晉為哲憫皇貴妃。金棺暫安於靜安庄殯宮,乾隆十七年與孝賢皇後、慧賢皇貴妃同日入葬裕陵。
Ⅸ 乾隆的10個女兒分別叫什麼
乾隆的10個女兒並不是都有名號的,因為有的幼年就歿了,各自情況如下:
1. 皇長女(1728-1729),幼殤,母孝賢純皇後。
2. 皇次女(1731),幼殤,母哲憫皇貴妃。
3. 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賢純皇後。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巴勒珠爾。
4. 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1745-1767),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恆之子福隆安。
5. 皇五女(1753-1755),幼殤,母繼皇後。
6. 皇六女(1755-1758),幼殤,母忻貴妃。
7. 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1756-1775),母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
8. 皇八女(1757-1767),幼殤,母忻貴妃。
9. 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烏雅氏札蘭泰。
10. 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
乾隆的兒子們:
乾隆的兒子分別叫做: 永璜、永璉、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皇九子、皇十子、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皇十六子兆哪、永璘。 乾隆皇帝的一生總共有了17個兒子,可是到頭來,最後活著的,卻只剩下了6個兒子。
這6個兒子中,嘉妃的四阿哥和純妃的六阿哥,都被過繼給了乾隆的兄弟,那就只剩下四位阿哥了,這四位阿哥都是嘉妃和魏嬿婉的兒子,其中嘉妃的八阿哥永璇因為是個殘疾,所以只得到了一個郡王的封號。
成親王永瑆雖然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他的族世碼童年卻並不美好,三歲時,生母去世,同母的兩個哥哥,四阿哥早早被過繼出去,後又英年早逝。
八阿哥也比他年長六歲、平時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幸虧他發現了一件可以讓自己暫時忘記這些煩惱的事,書法。 他喜歡寫字,也愛鑽研書,一位經歷過康熙朝的老太監透露,他老師見過明末書畫大師董其昌寫字的樣子。永瑆聽說後,立刻跑去,恭敬地詢問。
之後,永瑆結合老太監描述的董大師用筆的姿勢,認真揣摩,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執筆方法,並博得了書法愛好者乾隆的大加贊揚。 但這些贊揚並沒有讓少年永瑆得意忘形,雖然雍正朝之後都不再明確地立返埋皇太子,但乾隆的第五子文武雙全、備受寵愛,早已成為朝野公認的皇太子的不二人選。
其他皇子都沒有競爭的資本,其中也包括沉漫在書法中的永理,然而,他的單純歲月並沒有持續太久。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五阿哥病故,准皇太子沒了,14歲的永瑆被拉人了皇位繼承人的候選名單,名單很短,上面唯一比他年長的候選人,就是他的同母哥哥,八阿哥。 沒等懵懂的他搞清楚狀況,一場皇家婚禮如期而至。大婚那天,望著美麗的新娘,永瑆心裡升起了一點兒希望。
他的嫡福晉是乾隆原配皇後的親侄女,他的岳父和大舅子掌握著朝廷的軍權一這算是皇阿瑪重視他的表現他決定爭取。
努力的方向,則是揚長避短:他更加勤奮地鑽研書法,引得乾隆經常到他府上與他切磋技藝。乾隆還特意命人刊刻發行他的作品。 他待人寬厚溫和,在兄弟中以最為仁孝著稱。但是在乾隆四十四年,八阿哥被封為儀郡王,永瑆卻仍然是一個普通的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