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4版《三國演義》美女集錦,十五個角色分三檔,兩位世紀女神是誰
四大名著里單論美女數量來看,《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不佔優勢,94版《三國演義》里各種特色的男人一大堆,美女角色加起來都不超過二十。不過該版《三國演義》卻因為有兩位世紀女神的存在直接拉高了絕對顏值,其中的小喬更是堪稱四大名著顏值之冠。
筆者從94版《三國演義》里遴選出十五位美女角色來,把她們分為三個梯隊,一起來看。
一、 匆匆過客
這幾位女演員都是在劇中匆匆露過一臉而已,有的甚至連臉都不太好認,不過每一個人身上還都有故事。
1.崔夫人,飾演者壯麗。這位崔夫人是劉禪兒子劉諶的老婆,不願投降撞柱而死,堪稱壯烈。壯麗生的很富態,是唐國強的第二任妻子,兩人聯袂出演了《雍正王朝》里的四爺和四福晉。
尤其是周瑜去世以後,小喬一身縞素加上悲戚的面容,讓人無比憐惜,此女只應典籍有啊。
筆者認為,四大名著電視劇中如果只能選一位女神,非小喬莫屬!
正因為何晴和陳紅兩位世紀女神的存在,《三國演義》一部男人劇一樣融入了讓人難以忘卻的女神情懷。
㈡ 誰知道新三國中所有的女的都是誰演的謝謝了
李依曉 飾 靜姝
白玉 飾 卞夫人
王迪 飾 郭太後
劉梓嬌 飾 曹皇後
沙商憶 飾 糜夫人
唐姊娣 飾 甘夫人
林心如(中國台灣備局) 飾 孫尚香褲脊
劉競 飾 大喬
趙柯 飾 小喬
康群智 飾 吳國太
陳好 飾 貂蟬
曹曦文 飾 蔡夫人仿純讓
白芸 飾 董貴妃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希望可以對你有用!
㈢ 誰能告訴我誰是〖三國演義〗里的10大美女
第一美人:千嬌百媚的人間尤物——貂禪;(美麗指數:★★★★★★★★★★)
所謂"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女中貂蟬」,將她列為三國十大美女之首,實在是毫無意外,也毫無新意。貂蟬能殺入中華美眉top4,書上一句:"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困悉」,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貂嬋是漢獻帝的大臣王允的歌妓,她不但貌似明月,且能歌善舞。一天晚上,她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比不過我的女兒,都害羞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從這以後,貂嬋就被人稱作"閉月」;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於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真的是否有貂蟬?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傑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在三國時代,在整個華夏歷史上,她都是無可撼動的絕世美人。
第二美人:洛神仙子——甄宓(美麗指數:★★★★★★★★★☆)
歷史上記載真有其人,甄宓(?-221),袁紹兒媳,袁熙之妻。書上說她:"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基尺罩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凈臉一看,喲,是個美女。當時有請曹操過目,結果老賊說:"真吾兒婦也!」認同了這門婚事。其實心裡暗恨來晚一步,被兒子搶了先手也。皮膚好,模樣也俏,同時迷住曹家父子,引得曹氏父子反目結怨。但是甄宓卻看上的卻是才華橫溢的小叔子曹植,兩人一見傾心,由此展開了一段曲折的愛情。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甄宓與曹植相愛的原因,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曹植也被曹丕進逼之下寫出了千古絕唱《七步詩》,最後流放而終。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他的嫂嫂甄宓。《洛神賦》形容的洛神如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
如詩如畫,如九天神女一樣超凡脫俗的仙子。
第三美人:傾城絕世——小喬(美麗指數:★★★★搏鬧★★★★★)
小喬,喬玄之女,漢末建安三年(公元189年),東吳孫策欲取荊州,命周瑜為江王太守,發兵攻佔安格皖縣,得避亂隱居在那裡的喬玄的兩個女兒,就是大喬和小喬。姐妹一雙生得貌若天仙,堪稱絕代佳人。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小喬和周瑜情深思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佔,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按《三國志。周槐樹》所載:周瑜"詣京見權」。不久"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推算起來,小喬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里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大喬之妹,周瑜之妻,絕色美人。有落雁之貌,知書達禮,通曉音律詩文。和其姊小喬並稱"江東二喬」。
小喬端莊賢惠,看似遠勝貂蟬。唉,此生若能得妻如小喬,復何求哉。諸葛亮三氣周郎,是不是也為小喬乎?
俏麗可人,嫵媚動人型的絕世佳人。
第四美人:絕色佳人——大喬(美麗指數:★★★★★★★★☆)
大喬,喬玄之女,孫策之妻,絕色美人。有沉魚之容,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和其妹小喬並稱"江東二喬」。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葯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溫柔大體,秀外慧中,是堅貞傳統型的古典淑女。
第五美人:劍俠仙子——孫尚香(美麗指數:★★★★★★★★)
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同父異母妹妹,也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里的女主角。當時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後來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性情剛烈,卻俠義忠貞,溫柔時如細水綿綿,頗有江湖女俠的風范。
第六美人:三國第一才女——蔡琰(美麗指數:★★★★★★★☆)
蔡琰(177-?)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她是蔡邕的女兒,博學有才,通音律。初嫁衛氏,夫亡無子,歸寧於家。兵亂中被虜,被胡兵輾轉擄入南匈奴。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後曹操遣使將她贖還,重嫁同郡董祀。今傳《悲憤詩》二篇,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或被認為偽作)。
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已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偽作)。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性情溫柔,才智過人,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三國第一才女非蔡琰莫屬。
第七美人:天香國色——鄒氏(美麗指數:★★★★★★★)
鄒氏,張濟之妻,在宛城攻略戰中被曹操看上,結果送了典韋一條性命,可見紅顏禍水,為害之甚。書上說:"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綉叔張濟之妻也。」推算一下,那曹操也是個好色之人,天下美色又任其取捨,想必品位不會差,而這鄒氏,從年紀上算至少也有三十歲了,居然還能迷住曹操,可見一是平時保養得好,二是確實貌美。這個是成熟型的。
天香國色,姿色撩人,狐媚妖嬈的豐韻佳人。
第八美人:芙蓉嬌艷——樊氏(美麗指數:★★★★★★☆)
樊氏,桂陽守將趙范之嫂,書上說:"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可見她的容貌是配得上趙雲這樣的英雄的。劉備攻打荊南四郡時,趙子龍取了桂陽,趙范投降,並與趙雲結拜為兄弟。趙范想著子龍乃是當世英雄,又是老鄉,便想把這擇偶要求甚高的貌美寡嫂配與趙雲。哪知趙雲一聽異常生氣,認為是亂倫。於是兩趙翻臉,重新再打。這段美事也就落空,我們的白馬英雄子龍依舊孑然一人,轉戰四方,直至益州。
絕色嬌艷,芙蓉出水般的清麗惑人,如水一樣的嬌艷迷人。"美女配英雄」中的絕世美人。
第九美人:刺美人——祝融(美麗指數:★★★★★★)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世居南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善使飛刀,百發百中。祝融夫人以丈八長標為兵器,背插五口飛刀,百發百中。三江城被諸葛亮取得後,祝融替丈夫出陣,以飛刀傷張嶷之手,又用絆馬索擒下馬忠,生擒了二人;然而因受不住趙雲、魏延挑釁,深入敵軍陷阱,旋即被馬岱以絆馬索擒下。最後孟獲以張、馬二將換回夫人。後來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孟獲表示永不再反,夫人亦隨之投降。
祝融恩怨分明,武藝超群,加上絕色的容貌,在三國美人榜上應有一席。
第十美人:如玉美人——吳氏(美麗指數:★★★★★☆)
吳懿的妹妹,原先吳懿事劉璋的時候,她給劉璋做了兒媳。後來劉備打入成都,便把她拿來做了自己的老婆,這一招頗得曹丕的功夫。劉備稱帝後,吳氏被冊封為皇後(劉備的夫人那麼多,她一個寡婦人家,卻能力壓群芳,可見美貌非凡)。
溫柔賢淑,如玉美人,位列三國美人第十。
另外三國的美人還有很多,但是都不是詳細描寫,很多情況下是一筆帶過的,如三劉備的前期夫人糜貞、甘夫人;還有西蜀江油守將馬邈之妻李氏,三國里倒沒說她有多漂亮,但在丈夫驚聞敵軍已至城下,全無鬥志打算投降之際全力勸阻,在勸阻無效後眼見丈夫將敵軍放入城內,竟然自縊身死,以報國家。作為三國時期的女性,如此俠烈之氣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她應該是美麗的;再有步夫人,孫權眾多夫人之中最漂亮的一個,這個人最大的優點是不愛吃醋。她不但不與眾粉黛爭寵,反而經常介紹女孩子給孫權認識。孫權也因此最寵幸她,後追封其為皇後。其實男人真的是很好騙的,你把他看得死死的,他也不會正眼瞧你;你若偶爾讓她吃吃野食,哄騙哄騙,他反而覺得野花不如家花香了;再有東吳孫翊之妻徐氏,書上說:"徐氏美而慧,極善卜《易》。」這個應該是冷艷型,還會算卦,不得了的女人才。後來為夫報仇,假意委身於仇人,暗伏死士於閨房,殺了准備佔有她的仇人,可謂有美貌更有勇有謀。
㈣ 在三國時期,被稱為五大美人的是誰,分別都是什麼結局
漢末三國,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是,透過舞台上英雄們的磅礴大氣,去觀察這個世道本身,這可是一個「生民百遺一」的亂世,常年戰亂,民不聊生,美人若無強大的靠山支撐,也只能如柳絮般隨風漂流,孤苦無依,結局慘淡。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女的命運往往是很凄慘的。上天賜給了她們出色的容顏,同時也是取禍之源。人們幻想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很多時候只是小說家之言,難以成為現實。不得不說,命運弄人啊!
㈤ 除了蔡文姬以外,三國時期的五大超級美女還有哪幾個人
眾所周知,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亂世時代,不但出現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超級梟雄,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樣的超級謀士,呂布、關羽、張飛這樣的超級武將,而且還有很多絕世美女,而令人嘆息的是,這些美女的下場多半是悲慘凄涼的,下面就來看三國五大超級美女及悲女的排名情況。
入榜條件:貂蟬多才且傾國傾城,堪稱人間的溫柔鄉。在三國有這樣的順口溜:"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女中貂蟬」,她是中國古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因此,位列三國五大美女和悲女之首,實是毫無懸念,但結果卻最令人唏噓。
㈥ 《三國演義》中,三國時期的十大美女分別是誰呢
引言:在三國演義中,很多人都知道貂蟬、大喬小喬等,很少有人知道剩下幾位美女是誰,那你知道三國演義中三國時期的十大美女分別是誰嗎?
三、剩下的七位美人
第五位美人劍俠仙子孫尚香是孫堅的女兒,在諸葛亮的算計下,孫尚香和劉備結婚了。而後劉備戰敗之後,孫夫人傷心不已,投江而死。第六位美人是三國第一才女蔡琰,蔡文姬從小就博學多才,後來因為戰亂被擄到了匈奴,後來被曹操救回,她所做的悲憤詩是中國史詩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第7位美人鄒氏是張濟的妻子,鄒氏屬於那種成熟型的,國色天香,嫵媚妖嬈。第八位美人是芙蓉嬌艷樊氏,第九位美人是祝融的夫人刺美人。而三國中最後一位美人則是孫權的妃子,如玉美人步夫人。
㈦ 新三國里有幾個女演員,都演什麼角色啊
陳好演貂蟬,林心如演孫尚香,
商憶沙演
糜夫人
唐姊娣演
甘夫人
劉沖伏早競演
大喬
趙柯演
小喬
李依曉廳明演「靜散雀姝」
其他估計都是些小角色吧
㈧ 三國時期被稱為五大絕色美女的都是誰,讓關羽心動的是誰
另外,據說曹丕的弟弟曹植,對甄宓也有特殊的情愫,甚至專門作《洛神賦》(《洛神賦》最初叫《感鄄賦》,而在古代,「鄄」和「甄」在很多時候都可以通用)。只可惜,甄宓的結局並不好——她失寵之後,不僅被曹丕賜死,還青絲掩面,以糠塞口而葬,狼狽至極。
㈨ 請說出三國時期5個美女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_
貂蟬出生在東漢末年江陵的一個沒落家庭。兵荒馬亂的社會使她的父兄不知去向,也把她母女兩人推到了洛陽,被王允收容。不久她母親又因病去世,這時貂蟬還是個娃娃,王允的夫人既憐她孤苦伶仃,又愛其穎慧雅潔,命她作了貼身侍婢。
到十二歲的時候,貂蟬已長得婷婷玉立,由於長期寄人籬下,養成了一套善於察顏觀色的本領。再加上生性聰慧,更具有一種善解人意,嘴甜心細的特質。不但頗得王夫人的歡心,就連王允本人也對她另眼相看。可以說王允一家對她有救命之恩。
自火燒洛陽,遷都長安後,把持朝政的董卓仗著有勇冠三軍的呂布做義子更加為非作歹。他在長安郊外建郿塢,安置家屬,自己也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設帳幔於路,回郿塢與公卿聚飲。一天,北地招安降士數百人到來,董卓出橫門,百官相送。董卓乘機留百官宴飲,卻將降士數百人,在座前或斷其手足,或鑿去眼睛,或割掉舌頭,或將他們放在大鍋中熬煮。百官戰栗失箸,董卓飲食談笑自若。並說道:「我殺歹心的人,有什麼可怕的?」在坐的王允膽顫心驚,嚇得話也不敢說。
一天,百官在朝堂議事,突然呂布來到董卓身邊,耳語數句。董卓點了點頭,呂布來到司空張溫身邊,一聲令下,將張溫揪下朝堂,不久,侍從將一紅盤托張溫頭入獻。董卓命呂布勸酒,把人頭在各人面前—一呈過,然後說道:「汝等人對我孝順,我不害你們,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會失敗。」一個大臣就這樣無緣無故地被殺了。王允驚懼的同時,免不了免死狐悲。
很晚了,王允站在茶蘼架旁想著白天的事情,暗暗落淚。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須先離間他和呂布的關系。忽然他聽到在花園的另一一端也有人在暗暗地嘆息,他悄悄走過去,發現是貂蟬,他柔聲問貂蟬:「你有什麼傷心事,何竟於深夜在此長嘆,能不能告訴我。」貂蟬先是講了王允如何收養了她,如何讓她過上幸福的生活,自己如何希望能夠感恩圖報。然後話鋒一轉,講到她最近總見到王允愁眉不轉,特別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十分棘手,看到王允痛苦,不禁長嘆。接著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著她的地方,她一定萬死不辭。
王允靜靜地聽著,突然眼前一亮,計上心來,立即叫貂蟬跟他到畫閣中去。
進了畫閣,王允道出一番話來,嚇得貂蟬花顏失色。王允跪拜在地,貂蟬跟著跪倒,面對自小撫養她的恩人,面對白發蒼蒼的老人,她再次發誓,萬死不辭。
第二天,王允就將家藏的明珠數顆,令匠人嵌成一隻金冠,使人秘密送給呂布。呂布大喜,當即趕到王允家中致謝。王允果然抓住了呂布的弱點,呂布一介武夫,貪財重利,很容易地就上鉤了。王允盛情招待,當酒飲至七分醉時,貂蟬從內室款款起來,呂布立即眼睛就直了。三推四就之後,醉意重重中,王允告訴呂布,願意把貂蟬嫁給他做妻子,又欲擒故縱地說:「要不是怕董卓起疑,一定會留呂布在家裡過夜。」呂布在依依不捨中,喜孜孜地離去。第一步成功了。
現在就看第二步。又一個早朝完畢,王允跪在地上請董卓到他家去做客,說道:「允欲屈太師車騎到草堂赴宴,未諗均意若何?」董卓概然說:「司徒乃國家之大老,既然來日有請,當赴。」第二天,王允穿著朝服迎接董卓,再拜起居,稱贊董卓,把他比作姜子牙,周公。董卓還未飲酒就已經醉薰薰的了。
堂中點上畫燭,夜幕降臨,止留女使進酒供食。王允說道:「教坊之樂,不足以供奉鈞顏。輒有女舍之樂,敢承應乎?」董卓答道:「深感厚意。」王允立即教人放下簾櫳,笙簧繚繞,簇捧貂蟬舞於簾外。董卓本是武夫出身,怎耐煩這種霧中月、水中花式的東西,立即命令近前來唱,一曲還未唱完,董卓叫貂蟬為他把盞。董卓輕輕問:「春色幾何?」貂蟬幽幽地答道:「賤妾年未二旬。」董卓笑道:「真神仙中人也!」王允立即說:「老臣欲以此女獻主人,未審肯容納否?」董卓色迷迷地說:「美人見惠,何以報德?」一邊說著「尚容致謝。」一邊就急急起身,王允跟著親自送貂蟬隨著董卓到郿塢。王允送董卓回來還未進家門就被呂布攔住了,呂布一把揪住王允,怒罵「老賊戲我!拔劍就要砍。王允立即鬼話連篇,告訴呂布,董卓把貂蟬帶走,是要為他呂布主婚,並要呂布把王允自己家中的一些珠寶帶走,說是給貂蟬出嫁作首飾的。傻不嘰嘰的呂布立即興沖沖地趕到相府。
王允就象一個優秀的導演,找到一個好的場景,這就是相府。選好了演員,這就是貂蟬、董卓、呂布,現在就著主角貂蟬如何演戲了。
可憐呂布興沖沖趕往相府時,董卓正在盡情享受貂蟬。首先未經人道的貂蟬面對董卓這個通體黝黑,身體肥胖的醜男人感到一陣陣的恐懼,又有幾分羞澀,表現出相當的不耐和冷漠。然而立刻警覺到:這可是為了計劃而來,怎麼能半途而廢呢?
床第之間的風情,似乎不必經過學習的階段,只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即使沒有任何經驗,憑恃自身穎慧揣摸及突發式的舉動、言語、呻吟、媚態,反而更能吸引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而產生無限新鮮刺激的感受。董卓肥碩笨重的身軀,壓得貉蟬喘不過氣來,貂蟬頓時靈機一動,反客為主地騎在董卓身上,像騎馬顛簸樣晃動不已,就這樣顛鸞倒鳳,折騰了一夜,董卓已再也離不開貂蟬。
可憐呂布等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得到的答復是:「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呂布一聽一驚,馬上偷偷地來到董卓卧房後偷看。貂蟬剛好起床梳頭,發現了偷看的呂布,立即蹙起眉頭,做出憂愁不安的樣子,再裝假不斷用手帕擦拭淚眼。
董卓正式接待呂布了,在幾句寒喧後,呂布總不見董卓提起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看董卓吃早飯。這時貂蟬故意在綉簾後走來走去,引起呂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個臉蛋來,以目送情,霎時,呂布神魂盪漾。董卓當即警覺,見呂布頻頻側身迎里而望,惱怒地說:「布兒無事且退」。呂布一肚子不高興回到家中,當他的妻子不知趣地問他:「汝今日莫非被董太師見責來?」呂布一反常態地說:「太師安能制我哉!」
董卓自納貂蟬後,情色所凝,月余不出理事。呂布一切都知道了,但愈如此,他愈思念貂蟬。終於,呂布利用董卓午睡的機會溜進了董卓的卧室。貂蟬在床後探半身望著呂布,以手指心而不轉睛。呂布感激得頻頻點頭表示明白她的意思。貂蟬用手指董卓,強搽淚眼,呂布似乎心都被揉碎了。董卓朦朧中醒來,看到了呂布,猛然回身,看見貂蟬在屏風後面。董卓羞愧憤怒,責問呂布:「你敢戲我愛姬嗎?」喚左右驅逐呂布,今後不許入堂,呂布懷恨回家。
更不得了的事發生了。貂蟬終於將呂布勾引到相府後花園中的鳳儀亭來,又哭又說,將自己如何思念呂布,董卓又如何將自己姦汙。現在此身已污,不得服侍英雄,願死在呂布面前,以絕了呂布的思念。還沒有說完,就手攀曲欄,望荷花池便跳,慌得呂布一把抱住,貂蟬乘機倒在呂布懷中,說道:「妻在深閨,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以為當世一人而已。誰思反受他人之制!妾度日如年,願將軍憐憫而救之。」挑起呂布反對董卓。
話說董卓因久未見貂蟬,便到後花園中尋覓。只見呂布把他的方天畫戟放在旁邊,抱著貂蟬說悄悄話。氣得董卓搶過畫戟就刺,呂布掉頭便走。董卓胖,趕不上,飛起一戟,被呂布一拳打落在草中。呂布與董卓的關系徹底破裂。」
董卓帶著貂蟬回到他的家郿塢,離開了相府。王允也乘機把呂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把呂布的貂蟬搶走,說是要為呂布報仇,一番同仇敵愾,刺殺董卓的計劃便周密完成。 輕車都尉李肅奉命到郿塢去見董卓。說是天子有詔,欲會文武大臣於未央殿,商議將帝位傳給太師之事。董卓心花怒放地起程進京,一路上車軸斷了,馬轡頭斷了,而且路上狂風大作,塵土蔽天,董卓大惑不解地認為這些都是不祥之兆。李肅卻解釋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萬歲登基,必有紅光紫霞,這些都是吉兆。」 「千里草,何青春;十日上,不得生。」這一首當時流行在長安街頭的童謠,預示著董卓就快要死了。董卓在走進未央殿時,被埋伏在殿內的軍士伏擊,一戟直透董卓咽喉的就是呂布,李肅早把董卓的人頭割在手中。
後人這樣評論董卓: 董卓初以虓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勢,故得蹈藉舞倫,毀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則群生不足以鵑其快,然猶折意搢坤,遲疑凌奪,尚有盜竊之道哉。及殘寇乖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已極。嗚呼,人之生也難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董卓既死,朝野歡聲雷動,皇甫嵩領兵攻打郿塢,把董卓一家殺得乾乾凈凈,連他九十歲的老母也沒有放過。抄藉郿塢的家產,有金三萬斤,銀九萬兩,珠玉古玩,積如丘山。
呂布在兵荒馬亂中找到貂蟬,帶回家中,卒償宿願。 董卓有四個心腹將領:李催、郭汜、張濟、樊稠,都手握重兵。董卓死後這四人上表請求朝廷能夠赦免他們。王允答道:「卓之過惡,皆是四人以助之,可大赦天下,獨不赦此一枝軍馬。」於是這四人帶軍攻入長安,縱兵大掠,放火殺人,淫人妻女,無所不為,隨後挾持漢獻帝逃出長安。天下紛紛,不可收拾。
呂布帶著貂蟬,逃出長安。經歷過濮陽大戰,佔領過定陶,奪過徐州,轅門射戟調解劉備與袁術的矛盾,最後在下邳被曹操打敗。謀士陳宮勸呂布突圍,但呂布捨不得貂蟬,最終在白門,呂布被自己的部將縛住獻給曹操,呂布哀求曹操留下他的命,請求他救過的劉備為他說好話。但曹操聽從劉備的勸告,將呂布弔死。呂布大罵劉備是忘恩負義的大耳兒賊。 可憐呂布在連年轉徙征戰中因放不下貂蟬,終於被殺。
貂蟬的命運傳說紛紜,有的說是自刎而死,有的說曹操為籠絡關羽連同赤兔馬一起把她送給了關羽,關羽留下駿馬卻斬殺了美人。
http://www.bookcool.com/online/zhuanji/zhuai-gb/0/03.htm
如果說起三國時期的美女,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要算「江東二喬」了——當然,也可能有不少人會想到貂蟬,但貂蟬並非歷史上實有的人物,而是小說戲曲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參見拙作<貂蟬形象的演變>,亦載本書)。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
(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經的。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而死(《三國演義》第2 9回寫了此事),年僅26歲。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一年。在這十一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36歲。這時,小喬也不過30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終歸是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於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待其後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又是一個不知名字的!)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亡年33歲),當皇後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尚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後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盡管如此,小喬本人卻是琴瑟已斷,歡娛難再,只好和姐姐一樣,在無邊寂寞、無窮追憶之中消磨餘生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 ,「自古紅顏多薄命」,死於非命者何止萬千;相對而言,二喬算不得太不幸,但她們同樣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嚴格地說,杜牧這首詩並非詠二喬的,詩人只是即景抒情,因赤壁而想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並進而產生聯想:如果周瑜不是藉助東風發動火攻而打敗了曹操,東吳很有可能戰敗,那樣的話,江東二喬也會被擄到銅雀台充當曹操的玩偶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戰勝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兒掠為己有,似乎是天經地義的。曹操滅袁紹之後,便毫不客氣地把袁紹的媳婦甄氏納為自己的兒媳;孫權也曾把袁術的女兒占為己有 。因此,如果曹操真的滅掉東吳,要擄走二喬也毫不奇怪。不過,如果把曹操南征的目的說成是奪取二喬,那就歪曲了赤壁之戰的意義,也太貶低曹孟德了。事實上,寫<赤壁>詩的杜牧也並不這樣看。
然而,多情而又富有想像力的藝術家們卻按照各自的美學觀點去理解杜牧的詩,並大加引申,創造出形形色色有關二喬的繪畫、詩詞、戲曲、小說。共中,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虛構。羅貫中並沒有模糊赤壁之戰的重要政治意義,但出於「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他有意突出曹操「好色之徒」的形象,渲染了曹操覬覦二喬美色的主觀意圖。在第44回<智激周瑜>一節里,他借諸葛亮之口,說曹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清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並採用移花接木、顛倒時序、虛實雜糅等藝術手法,在曹植<銅雀台賦>中加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等句,證明曹操確有此意,遂使諸葛亮的激將法天衣無縫,立即奏效,激得周瑜說出了堅決抗曹的本意。在第48回<橫槊賦詩>一節中,羅貫中照應前文,讓曹操直接出面,對眾官說道:「吾自起義兵以來,與國家除凶去害,誓願掃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萬雄師,更賴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後,天下無事,與諸公共享富貴,以樂太平。」「吾今新構銅雀台於漳水之上,如得江南,當娶二喬,置之台上 ,以娛暮年,吾願足矣!」這樣,既表現了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又揭露了他垂涎於二喬芳華的慾念。羅貫中寫這兩個篇章,都不是要寫二喬,但無意之中卻從不同的側面映襯出二喬驚人的美麗。
二喬究竟有多美?《三國志》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來,這「模糊美」一直動人心魄,並不斷地被人們用想像豐富著、補充著。文學藝術的奧妙,真是難以盡述!
http://www.sanguocn.com/sg_article/list.asp?unid=913
桂陽太守趙范有個寡嫂, 趙范想把她嫁給趙雲, 趙雲不答應。這段故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引《趙雲別傳》略加誇張寫成的。《別傳》只說,趙雲代趙范領桂陽太守,趙范想把寡嫂樊氏許配趙雲,趙雲推辭了。後來趙范逃走,趙雲絲毫不受牽連。很把趙雲的見識誇獎一番。
但還有另外一個女人,《演義》卻有意不提了,此人便是秦宜祿的前妻杜氏。
秦宜祿是魏國驍騎將軍秦朗的父親,秦朗則是曹操的油瓶兒子。為什麼秦朗做了油瓶兒子?這里有一段故事。秦宜祿原是呂布手下的官員,呂布派遣他同袁術聯絡,袁術把他留下來,還把漢宗室的女兒嫁了給他。這時,他的原配杜氏還留在下邳。杜氏是個絕色美人,不幸便成了棄婦。到建安三年曹操圍攻下邳,劉備、關羽同曹操合兵。據《魏氏春秋》說,關羽好幾迴向曹操表示,城破以後,他要娶杜氏為妻。曹操為人好色,猜想杜氏準是個美人,便不肯答應。下邳城破,曹操召見杜氏,果然是個美人,便納入後宮。這就使關羽十分掃興。此事在《華陽國志》也有記載。明代有個叫鄭以偉的人,看到此事,憤憤然寫了一首《舟中讀<華陽國志>詩》,他寫道:
百萬軍中刺將時,
不如一劍斬妖姬。
何緣更戀俘來婦?
陳壽常璩志總私。
(自註:志載,關壯繆請於曹操,求納秦宜祿妻。)
這位鄭先生把一肚子氣都發泄在史官身上,說陳壽(撰《三國志》),常璩(撰《華陽國志》)都是出於自私,這個記載是不足憑信的。關羽後來娶了哪個女子為妻呢?史無記載,以後卻有人杜撰,說「妻胡氏」,
那隻是胡謅。至於秦宜祿此人,不久就歸順曹操,曹操任他為銍縣長(銍縣在今安徽宿縣西)。建安四年,劉備據徐州,殺車胄,張飛隨劉備到小沛(今江蘇沛縣),經過銍縣,張飛對秦宜祿說:「曹操佔了你的妻子,你還有面目做他的縣長,還是跟我走吧!」秦宜祿跟張飛走了一程,後悔想回去,就給張飛殺了。
秦朗這個油瓶兒子卻從此一直養在曹操身邊,很受寵愛。曹操常對人說:「世有人愛假子如孤者乎!」後來秦朗一直官運亨通,富比王侯。曹操一生的「風流罪案」不少。著名的清談家何晏的母親,也是他接收過來
的一個(她原是大將軍何進的媳婦),又不止張綉的嬸母而已。《演義》詳細描繪了曹操在宛城的丑態,可謂淋漓盡致;於是京劇中又出現了《戰宛城》,寫曹阿瞞微服私訪,把張綉嬸子搶回營中尋歡作樂,引起張綉造反,賴得典韋死戰,才撿回一條性命。至於秦宜祿妻的事,因為牽連到關羽,便又隻字不提了。
http://www.tfs.cc/sevenshot/SANGUO/qmsh-san-pl52.htm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狀元,但他的才學在當時得到舉世公認卻是事實。漢靈帝時、他校書東觀,以經籍多有謬誤,於是為之訂正並書寫鐫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學門外,當時的後生學子都就此石經校正經書,每日觀覽摩寫的不絕於途。這些石碑在動亂中,在洛陽大火中受到損壞,經過一千八百多年,洛陽郊區的農民在犁田時掘得幾塊上有字跡的石塊,經人鑒定就是當年蔡邕的手書,稱為「熹平石經」,現在珍藏在歷史博物館中。
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嚴然是文壇的領袖,像楊賜、玉燦、馬月碑以及後來文武兼資,終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經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請教。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於釀成了黃中軍大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後,董卓進軍洛陽盡誅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台,拜中郎將,後來甚至還封他為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像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侯,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侯,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想至、老師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當他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力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這年是公元208年,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迴文狀,並寬有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里,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
㈩ 三國時期五大絕色美女分別有誰呢結局怎樣
都說戰爭讓女性走開,但有時候卻是想走都走不得,連逃的機會都沒有。比如三國時的這五大美女,都是這種情況。由於本文是三國歷史方面的盤點,故而《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貂蟬,就被舍掉了。
原因很簡單:歷史上就沒有貂蟬這個人,她的原型是董卓手下的婢女,由於跟呂布私通,所以才被虛構出來。
由於曹操非常寵愛杜夫人,連杜夫人的孩子秦朗也跟著沾光,成了曹操的義子。引得曹操經常這樣自誇:在這個世道上,還有如我曹操這樣寬厚仁愛,把前妻的孩子當親兒子一般養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