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婆的澎湖灣改編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
奧啦值多少?
不就是個破人物,
加幾個小亞比。
你那服裝在好在破也沒有個啥屁用,
四大靈獸我呀我都全要。
你要輪蠢明不服咱倆比比,
一個月之後。
到哪時候我就50個一百及,
保准大的你屁滾尿流哈哈哈哈哈。
奧拉星呀奧拉星,
3歲的奧拉星啊。
有我臘告許多地童年幻想,
青龍、玄武、朱檔攔雀和白虎,
全都是神兵合體。
② 誰知道與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有關的故事
作者:葉佳修
憶出道
歌紅人不紅一度介懷 1974年至今,葉佳修創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不乏樂迷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但是相比較創作者葉佳修,外界通過這些作品更多地記住了潘安邦、張明敏和蔡琴等演唱者。對此,葉佳修坦言剛開始有些不平衡,很快便釋然了。「當年在我服兵役前,唱片公司就找了一個長得又高又帥、號稱師奶殺手的接班人,那個人就是潘安邦。剛和他認識時,我心裡特別不舒服,但是因為我們都是從鄉下來的,很聊得來,我就慢慢把心打開了。潘安邦演唱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我寫的,比如《外婆的澎湖灣》就是根據他的童年故事創作的。」 葉佳修很開心看到不同風格和時代的歌手演繹自己的作品。「記得第一次到美國,到處都有我的專輯,來源既有哈爾濱歌劇院,也有上海百樂門。據統計,《思念總在風雨後》在全世界有100多個版本,除了費翔、陳淑樺、張明敏,在新加坡或馬來西亞,你不小心踩到的一個歌手都唱過這首歌,他們可能都不知道原唱是我。」葉佳修大笑起來,毫不掩飾內心的驕傲。
談構想
借巡演與內地學生座談 近年來,葉佳修因為工作移居加拿大。偶爾演出之餘,他不僅開音樂學校培養後備人才,還和當地華人一起做舞台劇和音樂劇。 葉佳修透露,近期一直忙於籌備內地的巡迴演唱會。「已經有很明確的想法,真正能否成行需要看演出商。」葉佳修希望把30年來的經驗與年輕人分享,讓他們看到音樂人的快樂究竟在哪裡。「我計劃在每座城市開唱前,提前一個星期到那裡,把各個學校里喜歡音樂的學生集合起來開座談會。我會帶上電腦編曲的設備,傳授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葉佳修坦言,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很想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有些孩子在創作時可能有瓶頸,我寫了近千首歌也經歷過瓶頸,每次都很煎熬。我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孩子完成音樂的夢想。」
評樂界
欣賞高曉松跨界拍電影 年過半百的葉佳修無論說起什麼事情,總是手舞足蹈地像個頑皮的大男孩,生活中他自認始終追隨著年輕人的腳步。葉佳修透露,這些年來他努力嘗試將高科技事物與音樂結合,比如通過多媒體,為每首歌曲錄制不同語言的版本,並配以不同風磨睜格的畫面,大家可以在DVD上任意切換。 葉佳修自曝很喜歡方文山的歌詞,最喜歡的晚輩當數同樣愛玩的高曉松。「他現在去拍電影了,但是跟音樂還是有關的。這個和我當年寫詩,然後轉變寫歌是一樣的。我想高曉松可能覺得寫歌不足以表達他的想法,所以他跨到了另外一個層面。站在我們藝術工作者的角度上來看,只是換了一個表達方式。等我在多媒體方面的嘗試成功之後,我可以跟高曉松說,你拍你的電影,我玩我的DVD,表達的東西其實是一樣的。」
當評委
將心比心何必折磨選手 聊起專業評審的身份,葉佳修主動擺明立場:「我不是毒舌派。將心比心,我是一個外形不那麼出色的歌手,聲音也不見得很好,以前被折磨得太久了。」 曾經連續10年在台灣諸多歌唱比賽中擔任固定評委,葉佳修指出:「有時候『毒舌』確實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這往往會打擊選手的積極性,對參賽者不公平。每個孩子能夠進入歌唱比賽,一定有他的優點,除非這個比賽本身很爛。當這些孩瞎悶歲子拼盡全力表演完之後,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評委時,是在等待你去點撥他,給他一個很清楚的位置,而不是要你罩段把他的缺點一把抓出來,然後置之不理。」 葉佳修表示,有一句話他絕對不說,就是「你唱成這樣乾脆不要唱了」。「選手已經走了這么遠,就算你是專業音樂人,憑什麼讓他們回去?」他一語點破:「所謂『毒舌派』不過是節目出於收視率的需要。我跟這些音樂人還蠻熟的,沒有人有那種心思去傷害那麼努力的孩子。」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在台灣,葉佳修被稱為「鄉村田園歌謠始祖」,是上世紀80年代台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 1979年,由他作詞、作曲、主唱的首張專輯《葉佳修》,在「民歌時代」首開流行樂壇全能派歌手的先河。從葉佳修歌曲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音樂風格,很多作品都在寫鄉村、寫風景。代表作有《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踏著夕陽歸去》《思念總在風雨後》等。 ▲7月8日在京舉行的兩岸經典校園歌曲演唱會上,葉佳修彈唱《外婆的澎湖灣》。(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任峰濤 攝 ■記者手記 老頑童談起初戀臉紅 采訪時葉佳修說起了1981年的往事,說到一半,他盯著我問:「當時你出生了沒有?」我搖頭,葉佳修得意地說:「你看,在你還沒出生時,我已經做了很了不起的事。」和葉佳修寫出的那麼多清新質朴的民謠一樣,他的言行讓人感到親切而富有活力,講述的感情故事更是殺傷力十足。 回想起大學時代「純純蠢蠢」的初戀,葉佳修臉上浮現出紅暈,他曾為這位女生寫下第一首作品《流浪者的獨白》。但真正讓他「愛到死去活來」的是他大四時去酒吧駐唱結識的美女領班。「分手後,有個電視劇找我寫音樂,可我沒有創作慾望,於是坐車回老家。在車站一個女生從我身邊經過,我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她經常用的洗發水,叫綠野香波。那個背影怎麼看都是她。上車後我拿出一張紙,從台北到花蓮只有幾個小時,我不但把電視劇主題曲寫好了,連片尾曲也寫完了。整張紙都是淚啊,痛得雞飛狗跳的。歌名《假裝我們還相戀》《再愛我一次》都是我的心境表現。」
③ 盤點1984-1989央視春晚表演的港台演員:誰最令你難忘
1984年的改則第二屆央視春晚堪稱史上最成功的,這一屆春晚首次邀請港台藝人擔任主持和表演。
主持人黃阿原是台灣中華電視台的主持人,曾獲台灣主持界最高獎「金鍾獎」,他擔任主持,並與台灣返回祖國的空軍李大為、黃植誠分別演唱了歌曲《天黑黑》《友情》《默默地祝福》。
主持人陳思思是香港影星,六十年代與石慧、夏夢並稱香港長城影業三公主,她演唱了電影《三笑》插曲,穗殲灶當時她已經46歲,但風采還在。
奚秀蘭和張明敏都是香港業余歌手比賽冠軍。奚秀蘭被譽為香港「民歌皇後」,她演唱了《花兒為什麼這么紅》《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國》,是晚會唯一有歌伴舞的節目。
春節前夕,前往香猜扮港邀請演員的導演黃一鶴先生在深圳計程車上聽到了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使他得以在春晚演唱這首歌曲和《壠上行》《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並且迅速在內地走紅。
1985年
擔任春晚主持人的有台灣演員朱宛宜和香港藝人斑斑,她曾在翁美玲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江南七怪」中韓小瑩。
香港歌星張明敏和奚秀蘭再度登台,分別演唱了《登上高峰》和《故鄉情》。
羅文是第一位登上春晚的港台流行音樂巨星,他演唱了《共享快樂年》《在我生命里》《中國夢》。他和甄妮合唱的《射鵰英雄傳》唱得街知巷聞。
香港歌星汪明荃演唱了《家鄉》《問候你朋友》《萬里長城萬里長》。相比張明敏和奚秀蘭,羅文和汪明荃是香港真正大牌明星,可能他倆表演過於新潮前衛,反而反響平平。
1986年
來自香港的江樺演唱了《燕子》《阿拉木罕》。
另一位香港歌星張德蘭演唱的《春光美》《祝福歌》。張德蘭是無線電視台七十年代四朵金花之一,曾經有三首歌曲登上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榜。《春光美》原曲是《再見秋天》,她的演唱讓首歌曲至今還在流傳。
1987年
香港歌星葉麗儀演唱了《明天的太陽》《我們相見又分手》。葉麗儀的代表作《上海灘》至今仍百聽不厭,膾炙人口。
台灣歌星費翔演唱了《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費翔藉助春晚演出的巨大成功可以說是後無來者的。他隨後發行了《跨越四海的歌聲》專輯,共賣出兩千萬。1989年,費翔在中國大陸十二個城市舉辦了六十五場的演唱會。
1988年
台灣歌星萬沙浪獨唱了《娜魯灣情歌》,並和韋唯合唱《相聚在龍年》。萬沙浪1997年意外從樓梯摔下導致智力衰退,晚景凄涼。
台灣歌星包娜娜演唱了《三百六十五里路》。她翻唱的《掌聲響起》在大陸流行,她演唱的《庄妃軼事》主題歌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
香港歌星蔣麗萍演唱了《故鄉情》。
香港歌星葉振棠演唱了《遊子心》。他的代表作《萬里長城永不倒》,至今聽起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只是內地當時引進版《霍元甲》,片頭是徐小明的演唱。
1989年
台灣歌星潘安邦演唱了《外婆的澎湖灣》《跟著感覺走》《太陽和月亮的對話》
香港歌星徐小鳳演唱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心戀》。徐小鳳1989年33場個人演唱會恰從除夕夜開始,所以央視專程前往香港進行了錄影。徐小鳳也成了迄今為止唯一不能到現場而播放錄像的演員。徐小鳳是央視春晚邀請到的最大牌的港台演員之一。相信當年觀眾還記得她輕啟歌喉,一眾帥哥翩翩起舞,舞台絢麗璀璨,令人回味無窮!
④ 琦君的生平簡介
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於浙江永嘉。其父為官多年,喜歡收藏古籍、碑帖、字畫,家中藏書豐富。由於家庭熏陶,她自幼酷愛文學,六歲時,父親便為她請家庭教師講授古典文學。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學讀書時,又閱讀了大量現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作品,並開始文學創作。高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被保送之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成為詞壇巨擘夏承燾的得意門生。琦君隨夏先生研讀古籍,詠詩填詞,深受其學識、人格寬敗的影響,並在詞學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詣。
大學畢業時,正值抗戰爆發,她輾轉於上海、永嘉等地,飽經憂患,深感國破家毀之痛。1949年到台灣,歷任高檢處紀錄股長和司法行政部編審科長等職,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於中央大學和中興大學中文系,枝亂教授新舊文學。
(4)外婆的澎湖灣十大美女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包括《煙愁》《紅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三更有夢書當枕》《髻》《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等。她也是著名電視劇《橘子紅了》的原作者之一。
琦君名列台灣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來她猛巧檔筆耕不輟,出版散文、小說、兒童文學、詞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選入中學課本,作品被譯為英、日、朝鮮文,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被譽為「台灣文壇上閃亮的恆星」。
⑤ 外婆的澎湖灣改編的歌詞
歌詞: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柱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
走向余暉
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
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注意:改編成有關贊美老師的或贊美學校的歌曲(最好是贊美學校的)
⑥ 外婆的澎湖灣有誰翻唱好像有個女孩唱過
外婆的澎湖灣 張明敏,費玉清,劉文正,卓依婷翻唱過
外婆的澎湖灣 卓依婷(個人覺得她唱的好聽)
拂著澎湖灣
白浪逐沙巧神灘
沒有椰林醉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殲寬緩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回想
也是黃氏模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走向余暉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柱著杖
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
走向余暉
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
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 沙灘 海浪 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⑦ 外婆的澎湖灣 粗口版
外婆的澎湖灣
晚風輕拂著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醉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幻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走向余暉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第二種版本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沒有姑娘陪著我,一個人孤單單。
我獨自一個站在橋頭點燃一支煙,
狠心的姑娘你讓我等,等到了10點半。
姑娘姑娘你別牛X,你沒什麼了不起。
咱小伙我有志氣,就是不要你,
等我以後在找一個比你還好地,
到時候你來我,我就一腳踹死你,踹死你踹死你我一腳踹死你
有我許多的美好幻想,汽車。洋房,還有大美女,我絕對不要你
晚風清撫澎湖灣,白浪 逐沙灘
沒有姑娘的夜晚,感覺好孤單.
獨自坐在電腦前,嘴叼一根煙,
等待女友一上線,我找她開房間
姑娘姑娘你快點來,別讓我等煩,
等你等的好孤寂,我等的好憂郁,
金香抽煙支接支,一包煙剩無幾
做個文明的男孩子沒有壞脾氣
看星星 看大海 我們在一起多精彩
我一定讓你死去活來
等你,開房,快快快
這就是男人的最愛
第三種版本
[ar:未知藝]
[ti:外婆澎湖灣嚴重怕婆版]
[00:10.76]婆
[00:11.46]幹嘛
[00:12.49]沒事 想叫叫名字
[00:15.24]沒事叫我幹嘛 閑呀沒事干
[00:19.22]啥 哦
[00:23.12]沒婆想婆 婆事更
[00:27.97]每叫我洗衣做飯 要拖
[00:33.63]家務我全部都干
[00:39.01]啪聲 臉5手指
[00:42.96]婆聲吼 我全身都發抖
[00:48.41]婆聲笑 我馬暈倒
[00:53.80]要家問我怕婆
[00:59.14]我兩單條 我確實打
[01:05.77]婆 婆
[01:11.07]求求給我點自由
[01:16.54]我許興趣
[01:20.91]說吧 蛾網 恩 蛾泡妞!
[01:24.50]MM拉拉手``讓我享受享受
[01:32.61]誒悠嘿反 想拉MM手 我 我 構思
[01:40.40](構思 構思行 )誒
[01:44.23]婆聽句 臉色都變
[01:50.38]抓住我衣裳說想!
[01:55.39]婆願意 我放P
[02:00.21]其實我都 婆
[02:06.19]婆板著張臉 嚇我惶惶
[02:11.43]臉汗水流 濕透我衣裳
[02:16.81]我說婆別氣 我隨便說說
[02:22.05]沒婆吩咐 我敢
[02:27.47]婆 婆
[02:32.81]求求給我點溫柔
[02:36.85]答應我要求
[02:42.76]哼 我 我 實沒辦
[02:49.69]接著板擦
⑧ 外婆的澎湖灣,歌詞到底是啥意思
"旅行的意義 - 陳綺貞
詞:陳綺貞
曲:陳綺貞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你品嘗了夜的巴黎
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你累積了許多飛行
你用心挑選紀念品
你收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
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
你留戀電影里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你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你勉強說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勉強說出你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離開的原因
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
⑨ 快女蘇妙玲簡介
蘇妙玲資料簡介:
姓名:蘇妙卜肢玲
外號:淡定姐
別名:蘇妙齡
(待考證。「齡」可能為別字,「蘇妙玲」此名已經本人和湖南衛視確認)
年齡:20
身高:157 cm
體重:42 kg
星座:獅子座
籍貫:廣東
現所在地:中山
學生/職業:學生
學校/工作單位:中大博學2010級會計專業
參賽曲目:《白月光》《張三的歌》《外婆的澎湖灣》《南屏晚鍾》《心戀》 《青春舞曲》等。
蘇妙玲個人資料:
蘇妙玲,女,2011年《快樂女聲》廣州唱區參賽選手,憑借著型告世脫俗知性的氣質在2011年快女選手中格外惹人注目,備受評委和觀眾青睞。蘇妙玲中低音友亮聲線獨具特色,外形干凈清新,被稱為最有氣質的快樂女聲。
蘇妙玲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3歲半就開始學鋼琴,在同齡人在玩耍的時候,蘇妙玲每天要練習8個小時的鋼琴,這也讓她從小就接觸專業的音樂訓練,比平常孩子對於音律也更加敏感。蘇妙玲在高中時就是中山實驗高中的街舞隊的靈魂人物。
大學中非常流行學生組樂隊,蘇妙玲也和幾個好友一起組了個樂隊,自己擔任鍵盤手,有時候也會在舞台上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大學時代的蘇妙玲在那時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小聽眾,得到大家肯定的蘇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