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近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5個00後女生,憑借著京劇戲腔的短視頻歌曲,連續登上抖音熱搜榜。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1
「生旦凈丑」演繹人間百態,「唱念做打」彰顯十年磨劍。
近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的5個00後女生,憑借京劇戲腔的短視頻歌曲,連續登上抖音、微博熱搜榜。僅《探窗》一曲,在抖音播放量合計就超過5000萬,點贊量超過250萬。
因多數住在「416宿舍」,她們被網友稱為「上戲416女團」。邊靖婷的老旦、楊淅的程派青衣、朱佳音的梅派青衣、朱䴉的荀派花旦、程校晨的花旦,國風歌曲、流行歌曲被改編成京劇戲腔,5位科班出身的女生一人一句輪番演繹,引得屏幕前的看官一陣叫好。
「我這么晚才知道中國戲曲的美」「曾幾何時有人說中國傳統戲曲會沒落,但這回感覺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感謝你們」「國粹傳承創新的未來」……在她們發布作品的各大社交平台下,網友們表達著對戲劇、對這幾個女生演繹方式的喜愛。
11月22日,「上戲416女團」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得知自己上熱搜的時候「蒙得一下沒緩過來」,驚喜之外也有坦然。5位女生學戲都已超過十年,彼此間大多從2011年便已相識,有著深厚的感情和默契。「我覺得我們的組合就是最黃金的。」朱佳音笑著說。
科班出身唱戲腔
除了朱佳音小一級,「上戲416女團」其餘四人均於2021年4月份畢業。在畢業匯報演出的當晚,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四人首次「合體」用戲腔翻唱了古風歌曲《赤伶》。
這首曲子本就是講述戲中情、戲外人的故事,副歌部分是戲腔,對她們來說「選中它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想這一唱,視頻播放量在抖音平台的數據大大超出平常的量級,幾個女生就此破圈。
隨後她們連續推出作品,即使是在畢業之後各奔東西,也不時相聚共同錄制歌曲。僅《探窗》一曲,抖音播放量就合計超過了5000萬。五人學習的戲曲行當、派別不同,演繹出的身段技巧、大小嗓發聲方式也各不相同,鏡頭前的演出各具辨識度,彼此相得益彰。
選曲上,「上戲416女團」也有自己的考量。例如一首《盜橘令》,嚴慶谷先生演的一出《盜銀壺》是這首歌的靈感來源,她們能與這首歌充分共情,便回過頭用自己的方式再次致敬。
邊靖婷說,有專業背景的支撐,在視頻中唱戲腔對她們而言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幾個女生選中喜歡的適合改編戲腔的歌曲後,為了「公平分配」,便用擲骰子來決定誰唱哪句,而每句怎麼唱,幾乎也能張口就來。常規的錄音一小時,拍攝半小時到一小時,一條片子便能剪輯發布了。
「但有職業病,一對上鏡頭或者呈現給別人看,就會不自覺地走上戲,不讓你帶戲還不習慣了。」朱佳音笑嘻嘻的,出圈後,專業老師也趕來看,有些老師給予鼓勵,嚴厲些的老師會認真摳細節,「你看,這個眼神不對了吧。」女孩們就當唱戲腔也是練習的一種,不敢馬虎。
台下十年功
一個定睛、一個抬手,雖然她們在作品發布平台內外反復強調「是戲腔不是戲曲」,但從戲曲中習得的「范」和「韻」還是常常不經意地落在演繹中。
很多同齡人因為她們而願意了解戲曲藝術,是最令她們高興的。朱佳音說,聽友群里還有聽眾拿《穆桂英掛帥》里的唱段請教她,「還有三四十歲的聽眾,說自己沒法學了,想讓自己孩子學。我趕緊勸她,要她孩子聽了再決定學不學,興趣是個人的,這條路也並不容易走。」
朱佳音便是從興趣開始入門的。小學的時候,她被爺爺帶進劇場,一首《貴妃醉酒》讓她對梅派青衣「垂直入坑」,從二年級便開始京劇學習。2011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系統學了六年,每天過著清晨6點不到開嗓、練早功的日子,腿功、翻跟頭、把子功,唱念做打樣樣練,著實「下了苦功」。
邊靖婷因為大嗓條件優秀,2011年一入校便被定下練老旦,一開口中氣十足。她與楊淅、朱䴉、程校晨是同一寢室的室友,四人的學習路徑卻完全不同,荀派花旦、筱派花旦、程派青衣,幾番學習、比對人物和嗓音條件,幾位同學花了幾年的時間,確定了自己的「戲路」。
因科班出身做戲腔短視頻,女孩們也曾被質疑「毀國粹」。
但她們告訴記者,定位不同,她們想用自己的方式帶大家入這個門。「正經要聽戲還是要去戲院、去看角兒們的.表演。現在我們的資歷太淺,確實沒法在專業上做得盡善盡美。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是正兒八經站在台上表演京劇藝術。」朱佳音說。
邊靖婷將進劇院的感受描述為現場感、氛圍感和缺憾美,「是手機或者家中再好的音響設備都沒法呈現的。每位台上的戲曲演員都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歷練,功夫在身上,每場每句的發揮也會因現場環境的不同而不同,永遠有驚喜。」
如今,五個女孩中四位業已畢業,朱佳音尚在校。因為組合拍攝錄音,她們有機會經常聚在一起,「每次唱完離開當然難過,但一想到兩周後又能碰頭,就又開心了。」朱佳音笑說她們5人是「黃金組合」。
更新數十個視頻後,朱佳音有些焦慮,擔心自己就站在那兒唱戲,觀眾會不會看膩?直性子的她把顧慮拋給聽眾,接到了他們熱情回復:「不會!你快更新!我們要聽!」
朱佳音笑著對記者說:「大家太寵我們了,或者說,他們可能是真的愛上這門藝術了。」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2
近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5個00後女生,憑借著京劇戲腔的短視頻歌曲,連續登上抖音熱搜榜。因多數住在「416宿舍」,她們被網友稱為「上戲416女團」。在抖音上,以「上戲416女團」為代表的「00後非遺創作者」的崛起,正有力提升年輕群體對京劇等非遺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喜好度。
5位女生分別為上戲2017級京劇表演專業的楊淅(@小淅兒)、邊靖婷(@邊靖婷【老旦】)、朱䴉(@ya妖精)、程校晨(@是可愛晨),以及她們的直系學妹,2018級的朱佳音(@葉聰明)。2019年以來,她們持續通過抖音發布日常學習京劇表演的練功、唱段,有時也在宿舍里展示京劇趕妝、戲服、扮相、手勢,教網友分辨不同流派唱腔,記錄美好生活的同時普及京劇知識,逐漸收獲了一批愛好京劇的粉絲。
2021年4月份,在畢業匯報演出的當晚,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幾個人首次「合體」用戲腔翻唱了古風歌曲《赤伶》,分別使用程派青衣、荀派花旦、老旦等唱腔,一人一句,將歌曲演繹出優美而又有層次的意境,再加上大學宿舍樓道的背景、畢業離別之情的感染,該視頻上傳抖音後播放數據大大超出平常的量級,讓幾個女生就此破圈。隨後,女生們連續推出作品,即使是在畢業之後各奔東西,也不時相聚共同錄制歌曲,僅《探窗》一曲,抖音播放量就合計超過5000萬,點贊量超過250萬。
目前,她們的京劇相關視頻在抖音上累計點贊量已突破2000萬。5人中楊淅、邊靖婷粉絲也已突破百萬,這些粉絲多為95後、00後的年輕人,他們在5人的抖音留下最常見的跟帖是:「以前不理解老一輩為什麼愛看京劇,現在懂啦!」
對於走紅,邊靖婷表示,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自己的視頻能夠激發數以百萬計的粉絲們對京劇的興趣。楊淅說,很多粉絲看了視頻後,主動去搜索京劇,知道了很多京劇名家,發掘出新的愛好,成為了票友。朱佳音說,還有很多粉絲看了視頻表示想讓自己的孩子學京劇,但她建議一定要先帶孩子進劇院看戲、了解京劇,「就像我爺爺帶我去看戲一樣,我小時候就是覺得京劇嗓音很亮很好聽,台上扮相也很好看,就直接喜歡上了。自己想學,再苦再累也能堅持!」
自疫情以來,眾多劇院不得不暫停演出,短視頻成為了人們觀看京劇等傳統戲劇的重要渠道。根據抖音今年6月發布的《抖音非遺數據報告2021》,在「抖音最受歡迎的十大非遺項目」中,傳統戲劇占據半壁江山:京劇位列第三,黃梅戲、豫劇緊隨其後,越劇、秦腔分列九、十位。被列入「瀕危非遺項目」的地方戲劇潮劇、揚劇,過去一年也在抖音收獲了點贊量1589萬和1003萬。
抖音能夠成為京劇等非遺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播平台,得益於眾多非遺傳承人、非遺創作者們在平台發布的優質內容。在這些創作者中,像「上戲416女團」這樣的00後群體初露崢嶸,其中更是不乏95後的生力軍。
例如,出生於1997年的獨竹漂傳承人楊柳,以「水上輕功」作為傳播點,讓發源於赤水河流域這項千年歷史的獨特絕技廣為人知,積累了近100萬粉絲;95後彭靜旋在法國街頭彈古箏,跨文化傳播的張力吸引了超過800萬的粉絲關注;出生於1998年峨眉派武術學習者凌雲,在2020年疫情期間著一身睡衣下樓扔垃圾時「順便」舞劍,讓中國功夫火遍全球,迄今在抖音獲贊1.7億。
這些年輕的非遺傳承人、創作者們,既理解傳統文化內涵,又懂同齡的年輕網友心理,傳播數據表現尤為突出。他們讓非遺有了更加奪目的生命力。
5位00後女生唱京劇戲腔竟意外走紅3
「當時只是想留一個畢業紀念,沒想到因為它,我們就此『成團』了。」
11月初冬的時節,被粉絲們稱作「上戲416女團」的五個00後女生,連續登上抖音熱榜,累計獲贊突破2000萬。從半年多前,她們在畢業演出當晚的第一次「合體」開始,姑娘們在抖音上帶起的京劇戲腔熱潮,於最近達到了高點。
而在熱潮背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五位女孩中的兩位,盡管畢業後進入了國有劇團,但因為疫情無法演出,只能靠基本工資維持生計;甚至另有兩個,仍然在一邊學習、一邊等待劇團的消息……
更大的背景是,中國的戲劇市場遠遠不像她們走紅所呈現的樂觀景象。
對於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五名00後女生表示,能夠受到這么多粉絲的歡迎,很意外,也很開心,會持續地在抖音上給大家提供新的作品。但她們不打算將短視頻作為自己的主業。
走紅背後,她們知道,沒有京劇藝術本源的支撐,「意外」並不會發生。
意外的「成團」與走紅
一切還得從那個晚上說起。
2021年4月1日晚上,上海戲劇學院蓮花路校區白宮劇場的後台,邊靖婷、朱䴉、程校晨、楊淅和同學們正在緊張地趕妝。這一天,是他們所在的2017級京劇表演、戲曲音樂專業的畢業匯報演出。
對於即將畢業的同學們來說,這場匯報演出,不僅是對過去四年是否「學有所成」的檢驗,同時也可能影響到每個人的將來——坐在台下的觀眾們,不僅有本校的師生,還有著從全國各地趕來的京劇劇團的老師前輩們。
這是一場畢業演出,同時也是一場面試會。遠道而來的劇團代表,會根據演出時同學們的表現,結合團里的角色、崗位空缺情況,挑選合適的同學補充劇團。
緊張、興奮,又帶著一些忐忑。當大幕緩緩落下,台下傳來陣陣掌聲,416宿舍的四個女孩子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登台謝幕。此時,畢業的情緒終於佔了上風,唱花旦的程校晨鞠躬時,發現自己眼淚流了出來,連忙拭去。
回到宿舍,同學們依然在不停地各種排列組合擁抱、拍合照。大家臉上都還帶著妝,「美美的,要多拍一些照片做留念。」這時,邊靖婷突然和宿舍的小姐妹們提議,「我們一起拍一條抖音吧!」
4個女孩子都是抖音的早期用戶。過去幾年裡,她們時常上傳京劇排練、表演的短視頻,也上傳生活中各種美好片段,比如朱䴉喜歡穿漢服,楊淅甚至還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手勢舞」博主。
直到那天晚上,她們才第一次在抖音上「合體」,一起用戲腔翻唱了很火的一首古風歌曲《赤伶》。架好手機後,就在宿舍樓道里,4個人分別使用程派青衣、荀派花旦、老旦等唱腔,一人一句:「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上傳抖音後,幾個女孩發現,後台數據以一種從沒見過的速度蹭蹭上漲,「我們好像要火了!」最終,這首歌的播放量突破了500萬。不同的京劇唱腔,將歌曲演繹出優美而又有層次的意境,再加上大學宿舍樓道的背景、畢業離別之情的感染,讓這幾個00後女生就此破圈,粉絲們將她們稱為「上戲416女團」。
欣喜之下,離校前的兩個月,她們又錄制了好幾個這樣的抖音。18級的直系師妹朱佳音也加入了進來,朱與邊靖婷、楊淅曾經共同在戲校讀中專,又先後考入上戲,是416宿舍的「常駐編外人員」。主攻梅派青衣的她的加入,讓「416女團」的唱腔更為豐富,她們的作品也持續地受到歡迎。
正式畢業之後,姐妹們各奔東西。除了朱佳音繼續在學校學習外,邊靖婷、楊淅進入了江蘇省京劇院,朱䴉暫時回到了老家濟南,准備考研;程校晨也在石家莊一邊繼續學習一邊做創作。
但粉絲們的催更,讓她們決定不時地「合體」,有時候一起回到母校,有時候相聚在邊靖婷、楊淅所在的南京,除了一起創作改編歌曲、拍攝抖音,也是姐妹們難得的聚會機會。這期間,她們的粉絲越來越多,發布的京劇戲腔短視頻中,僅《探窗》一曲,抖音播放量就合計超過5000萬,點贊量超過250萬。
直到11月,熱度進一步爆發。兩次熱榜讓邊靖婷、楊淅的粉絲先後突破百萬,打開抖音永遠有看不完的新粉、點贊提醒——她們徹底火了。
Ⅱ 求潮劇,知道的幫幫忙啊
潮劇:<回書>選自劉智遠唱段 張長城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1.mp3
潮劇:<金山戰鼓>選自韓世忠唱段 張長城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2.mp3
潮劇:獄中歌<春香傳>唱段 范澤華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
3.mp3
潮劇:佑我鳴冤負骨回<劉明珠>唱段 范澤華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4.mp3
潮劇:選自<張春郎削發>唱段 陳學希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5.mp3
潮劇:選自<皇帝與村姑>唱段 陳學希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6.mp3
潮劇:<綵樓記>雙回窯選段 蔡植群-鄭莎等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7.mp3
潮劇:進退兩難無計施<古琴案>唱段 方展榮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8.mp3
潮劇:對詩<白高梁慶蔽>唱段 郭石梅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09.mp3
潮劇:咬破指頭血斑斑<井邊會>唱猛團段 吳麗君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0.mp3
潮劇:勸郎遷善<告親夫>唱段 鄭健英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1.mp3
潮劇:長大也是有用之材<譽知州銀鎖怨> 鄭健英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2.mp3
潮劇:我把前情說你知<周不錯>唱段 蔡錦坤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3.mp3
潮劇:忠孝難兩全<漢文皇後>唱段 鄭小霞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4.mp3
潮劇:<陳太爺選婿>三不該中情誼深唱段 孫小華
http://www.guanbu.net/cymusic/mp3/no4/15.mp3
Ⅲ 小土哥的土家有客
【排名不分先後】
楊永城:御室金丹葯業潮汕市場總監
卓素銘:揭陽畫院院長、歷任市政協常委、人大常委
陳小麗:主任播音員、揭陽廣播電視台廣播節目中心副主任
陳雙鎮:號「雙盈齋」,揭陽青年美和磨協副主席、榕城政協文史專委主任
鄧振強:汕特婚慶總經理
簡單主婦:凱爾丹鞋業簡單主婦——港姐
王金煥:國家心理咨詢師
吳雄偉:揭陽廣播電視台揭陽新聞主播
袁冰麗:《女子酒吧》主播
徐暉:邱金元學校音樂組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維思:星空論壇負責人
鄭博洲:《都市生活家》、《都市家居》總編
郭曉林:揭陽裝飾設計協會副會長、造境設計總監
洪葉強:揭陽小品王(榕城紅旗小學校長)
詹小莉: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韓師教師
夢芝戀:揭籍美女作家
開心老爹:知名潮劇票友(74歲)
林瑞英:私營企業主、揭陽潮劇票友最佳女小生
黃爍裕:揭陽志願者協會會長、星火義工隊負責人
方泳玲:《民生熱線》記者
方建新、林少平:首屆揭陽廣播潮劇大賽亞軍
鄧燕群:揭陽歌詠協會指導老師,揭陽鋼琴協會常務理事
林楚芳:長壽長樂杯第二屆揭陽廣播潮劇大賽亞軍
孫國華:《開心小謎台》開山謎師
孫曉群:揭陽人才網負責人
洪葉強:榕城紅旗小學副校長,小品導演、演員
馬僑禧:原揭陽學院潮劇協會會員、《潮韻傳情》主持
吳賢奇:潮劇司鼓傳承人,原揭陽市潮劇團副團長(74歲)
陳麗娟:廣東省優秀山村教師,揭東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孫麗薇:「聲光大獎」提名獎獲得者
塗小潔:揭陽市舞蹈家協會主席、《揭陽文藝》編輯
徐海雄:廣播節目中心播出部主任
趙 晶:旅遊節目主持人
徐光瑜:揭陽市拍賣行副總經理、市勞動模範
薛澤游:「洪腔」傳人、東莞騰達物資回收公司總經理
林綺妮:揭陽廣播電視台《道德在線》欄目電視編導、記者
方圓:《快樂雙寶》二寶之一
高壯英:揭東新陽輔導中心創辦人
陳聯忠:國家二級演員、揭陽市藝術學校校長
高樹凱:揭陽知青聯誼會秘書長
徐光華:揭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喚派斗主席
李少玲: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揭陽市教育局語委辦主任
林淡玉:羨滾廣東省首屆票友演唱大賽銀獎得主
倪岱雲:揭陽市群藝館館長
黃瑩:民生熱線文字記者
鄭耀泉:城鄉文化行第二站原村書記
揭陽B-Box協會
旭練:地方劇影視導演
洪婉婷、洪婉琪:揭陽2011十大校園歌手
邢惠麗:揭陽電台主持人
魏炎輝:陳式太極拳教練
劉麗瑜:揭陽潮劇一團旦角演員、中青年潮劇演藝大賽金獎得住
黃曉婷:第二屆揭陽廣播潮劇大賽總冠軍
陳森:揭陽二中教師 揭陽廣播電視台戲曲綜藝之聲(FM106.5兆赫)周四16:00~17:00
網路重聽:1、網路視頻搜「小土哥」
2、土豆網搜「小土哥」
Ⅳ 以潮劇寫作文
1. 潮劇的作文500字左右
潮劇是一朵在潮汕這塊文化積淀很深的土地上生長繁衍起來的古老戲曲藝術之花,集潮汕文化之精粹,受潮汕人民的喜愛。
據考,潮劇發端於宋元南戲,形成於明代。明弘治、正德期間,潮汕梨園,用鄉音搬演南戲,已成時尚,這是南戲在潮汕向地方化發展的表現,是潮劇的發端。
至明嘉靖、萬曆之際,潮閩一帶更有《荔鏡記》、《金花女》、《蘇六娘》等戲文,編演地方的故事,有的且直接標明"潮調",說明當時南戲已開始演化為地方劇種。及後,潮調繼續吸收弋陽、青陽、崑山諸腔和西秦戲外江戲的養料,並大步向地方化發展,特別是在廣納潮汕民間藝術和音樂之後,更獨具一格。
潮劇是宋元南戲演變而來,是南戲的一支,淵遠流長,歷史悠久,這點學術界已成定論。現從觀照角度,回瞻其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體制改革可明顯看到幾個對今天具有啟示意義的特點:一是潮劇漫長的形成發展過程,始終是歷史的,涵蓋著潮汕特異於人的語言、習俗、風尚、及其長期積淀下來的人文傳統、民性心理、審美情趣,又是流動的,一直處在不斷的沿革嬗變之中。
由開始以"土音"搬演南戲,到用"潮腔"演唱地方故事,再到廣收博納而成獨具一格的地方劇種,稱謂從明之潮調,清之潮音,到新中國成立後稱潮劇,都是一個處在"動"的態勢,川流不息,又"水往高處流",一步步邁向完整和成熟。從歷史看,正是這個"動",給潮劇以不衰的活力。
直到本世紀初,隨著商業的發達,交流的頻繁,資本主義文化的傳入,潮劇適應新的情況,依然在"動",尤其是大量吸收各兄弟劇種、電影、流行歌曲等藝術成就,使聲腔、表演繼續變革發展,連台本戲、文明戲、機關布景的出現,一新胡鉛其時耳目。這種"動",既是適應潮流,又是不斷吸收潮汕民間養料,不斷民性化、地域化的過程。
潮劇音樂,好些都是從流行潮汕久遠的佛曲、廟堂音樂、大麴、八音大鑼鼓吸收融化而來,具有獨特的地域風采。據說潮劇三步進三步退的台步是吸取自蛋船歌舞,潮丑側身踴躍的機械手法腿法是來源於潮汕的紙影、木偶、而潮劇滾唱、暢滾一類的演唱和七字、五字、三字的疊句則與潮州歌曲類似,這些都正是取自於民,向地域化發展的例證。
再是潮劇歷史上,在其涵蓋潮汕人文、孕納潮汕民間藝術而不斷形成地域性特點的同時,還始終保持民性化、大眾化的特色,使其一直在民間廣為傳唱,成為潮人同賞、同享、同樂的鄉音。它與潮汕民俗活動的結合,更為明顯。
特別是入清以來,,"各鄉社演戲,扮台閣,鳴鉦擊鼓以娛神,更諸靡態"。現存縣鄉志都分別記載有節日時令、游神賽會、紅白喜事等民俗活動期間潮汕大演其戲的事例,范圍廣至迎神、謝神、祭祖、壽誕、得子、婚嫁、封官、晉爵、喬遷、建祠,以至行鋪開張、鄉規習俗制定和施行等等方面。
群眾賞戲成風,促成戲劇班社紛紛成立,特別是到了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汕頭辟為通商口岸,經濟發達,潮劇班社更多,演出地區也不斷擴大。清光緒年間,"潮音凡二百餘班",除在潮汕一帶演出外,還把足跡伸向惠州、梅州、瓊州和福建泉州、漳州、龍岩,以及上海、福州等地,而且到南洋一帶,到香港、澳門和台灣高雄、台南等一些潮人較為集中居住的地方演出。
演出形式,從早期沿襲勾欄、竹簾,到戲棚、神廟戲台,再到戲園、劇場,也無不是適應社會和群眾的需要,不斷地調整變換的結果。
2. 作文:潮劇(450字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
我的家鄉——美麗的汕頭,一提起汕頭,不禁聯想到了豐富多彩的潮文化:香氣怡人的潮汕功夫茶,美味可口的潮汕小吃,更有韻味獨特的潮劇……
每天清晨,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第一縷陽光時,總能聽到爺爺奶奶的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著潮劇的選段;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伴隨著鳥語花香,在褲御好大街上散步,時不時總看見一些中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圍在一台收音機旁,邊聽邊哼唱著潮劇。可見潮劇在潮汕的中老年人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潮劇卻無法「擄獲」青少年兒童的「芳心」,深受廣大中老年人青睞的潮劇,為何無法得到青少年兒童的認可呢?
同其它戲曲一樣,潮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通過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法表現人物,潮劇不像電視劇一樣有實物表演,只是純粹的通過虛擬的基本手法來表現生活。一聲聲潮劇清音,如撲面而來的春風,盪漾在人們心際。一個個戲曲片段,如春日裡融融的陽光,灑遍人們心頭。
戲曲是一本書,它積淀著我們祖輩文明的印跡;戲拆橘曲是一幅畫,它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戲曲是一首詩,它蘊蓄著人們豐富的感情世界,潮劇亦復如是。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電影、電視的普及,流行文化已佔據了廣大人民的主流地位,中國戲曲藝術受到極大的沖擊,潮劇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潮劇要怎樣成為時尚?潮劇要怎樣發揚光大?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潮劇應該學會與時俱進!如果以為地追求傳統,不顛覆以往的風格,走時尚潮流的路線,恐怕,不久的將來便會銷聲匿跡。其實,潮劇可以在保持傳統的前提下,添加一些流行元素:如改編成漫畫、動畫片『流行歌曲……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需要創意,需要恆心,更需要齊心協力。我堅信,在潮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股潮劇狂潮即將「來襲」!
3. 作文:潮劇(450字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 我的家鄉——美麗的汕頭,一提起汕頭,不禁聯想到了豐富多彩的潮文化:香氣怡人的潮汕功夫茶,美味可口的潮汕小吃,更有韻味獨特的潮劇…… 每天清晨,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第一縷陽光時,總能聽到爺爺奶奶的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著潮劇的選段;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伴隨著鳥語花香,在大街上散步,時不時總看見一些中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圍在一台收音機旁,邊聽邊哼唱著潮劇。
可見潮劇在潮汕的中老年人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潮劇卻無法「擄獲」青少年兒童的「芳心」,深受廣大中老年人青睞的潮劇,為何無法得到青少年兒童的認可呢? 同其它戲曲一樣,潮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通過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法表現人物,潮劇不像電視劇一樣有實物表演,只是純粹的通過虛擬的基本手法來表現生活。一聲聲潮劇清音,如撲面而來的春風,盪漾在人們心際。
一個個戲曲片段,如春日裡融融的陽光,灑遍人們心頭。 戲曲是一本書,它積淀著我們祖輩文明的印跡;戲曲是一幅畫,它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戲曲是一首詩,它蘊蓄著人們豐富的感情世界,潮劇亦復如是。
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電影、電視的普及,流行文化已佔據了廣大人民的主流地位,中國戲曲藝術受到極大的沖擊,潮劇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潮劇要怎樣成為時尚?潮劇要怎樣發揚光大?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潮劇應該學會與時俱進!如果以為地追求傳統,不顛覆以往的風格,走時尚潮流的路線,恐怕,不久的將來便會銷聲匿跡。
其實,潮劇可以在保持傳統的前提下,添加一些流行元素:如改編成漫畫、動畫片『流行歌曲……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需要創意,需要恆心,更需要齊心協力。我堅信,在潮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股潮劇狂潮即將「來襲」。
4. 有關潮劇作文200字左右
潮劇是一朵在潮汕這塊文化積淀很深的土地上生長繁衍起來的古老戲曲藝術之花,集潮汕文化之精粹,受潮汕人民的喜愛.據考,潮劇發端於宋元南戲,形成於明代.明弘治、正德期間,潮汕梨園,用鄉音搬演南戲,已成時尚,這是南戲在潮汕向地方化發展的表現,是潮劇的發端.至明嘉靖、萬曆之際,潮閩一帶更有《荔鏡記》、《金花女》、《蘇六娘》等戲文,編演地方的故事,有的且直接標明"潮調",說明當時南戲已開始演化為地方劇種.及後,潮調繼續吸收弋陽、青陽、崑山諸腔和西秦戲外江戲的養料,並大步向地方化發展,特別是在廣納潮汕民間藝術和音樂之後,更獨具一格.潮劇是宋元南戲演變而來,是南戲的一支,淵遠流長,歷史悠久,這點學術界已成定論.現從觀照角度,回瞻其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體制改革可明顯看到幾個對今天具有啟示意義的特點:一是潮劇漫長的形成發展過程,始終是歷史的,涵蓋著潮汕特異於人的語言、習俗、風尚、及其長期積淀下來的人文傳統、民性心理、審美情趣,又是流動的,一直處在不斷的沿革嬗變之中.由開始以"土音"搬演南戲,到用"潮腔"演唱地方故事,再到廣收博納而成獨具一格的地方劇種,稱謂從明之潮調,清之潮音,到新中國成立後稱潮劇,都是一個處在"動"的態勢,川流不息,又"水往高處流",一步步邁向完整和成熟.從歷史看,正是這個"動",給潮劇以不衰的活力.直到本世紀初,隨著商業的發達,交流的頻繁,資本主義文化的傳入,潮劇適應新的情況,依然在"動",尤其是大量吸收各兄弟劇種、電影、流行歌曲等藝術成就,使聲腔、表演繼續變革發展,連台本戲、文明戲、機關布景的出現,一新其時耳目.這種"動",既是適應潮流,又是不斷吸收潮汕民間養料,不斷民性化、地域化的過程.潮劇音樂,好些都是從流行潮汕久遠的佛曲、廟堂音樂、大麴、八音大鑼鼓吸收融化而來,具有獨特的地域風采.據說潮劇三步進三步退的台步是吸取自蛋船歌舞,潮丑側身踴躍的機械手法腿法是來源於潮汕的紙影、木偶、而潮劇滾唱、暢滾一類的演唱和七字、五字、三字的疊句則與潮州歌曲類似,這些都正是取自於民,向地域化發展的例證.再是潮劇歷史上,在其涵蓋潮汕人文、孕納潮汕民間藝術而不斷形成地域性特點的同時,還始終保持民性化、大眾化的特色,使其一直在民間廣為傳唱,成為潮人同賞、同享、同樂的鄉音.它與潮汕民俗活動的結合,更為明顯.特別是入清以來,"各鄉社演戲,扮台閣,鳴鉦擊鼓以娛神,更諸靡態".現存縣鄉志都分別記載有節日時令、游神賽會、紅白喜事等民俗活動期間潮汕大演其戲的事例,范圍廣至迎神、謝神、祭祖、壽誕、得子、婚嫁、封官、晉爵、喬遷、建祠,以至行鋪開張、鄉規習俗制定和施行等等方面.群眾賞戲成風,促成戲劇班社紛紛成立,特別是到了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汕頭辟為通商口岸,經濟發達,潮劇班社更多,演出地區也不斷擴大.清光緒年間,"潮音凡二百餘班",除在潮汕一帶演出外,還把足跡伸向惠州、梅州、瓊州和福建泉州、漳州、龍岩,以及上海、福州等地,而且到南洋一帶,到香港、澳門和台灣高雄、台南等一些潮人較為集中居住的地方演出.演出形式,從早期沿襲勾欄、竹簾,到戲棚、神廟戲台,再到戲園、劇場,也無不是適應社會和群眾的需要,不斷地調整變換的結果.。
5. 潮汕的潮劇作文350字
我對潮劇的喜歡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經過的學習、領悟、開闊眼界一系列時間的……潮劇是我國重要的戲曲種類之一,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遺產之一,深得廣大海內外潮汕人的喜愛。
潮汕地區的潮汕人或許沒有人不知道潮劇的,不少人都能稍微哼上幾句,無論是小孩、青年、老人。逢年過節它是必然的文化娛樂活動,即使是平時很多人都會准時守著電視機收看潮劇或是花錢到影像店買碟片看。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潮劇是什麼東西,那時就是喜歡和大人、夥伴去湊一下熱鬧,隨便吃一下零食而已。長大後,我迷上了流行音樂,認為流行音樂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當我一聽到貌似無味的潮劇就會心煩意亂。
再後來我迷上了歐洲的古典樂、浪漫主義音樂。那時就感覺流行音樂再好聽也難以超越時代,而歐洲的這些音樂有這個資格名留青史的。
聽著外國的音樂忽然領悟到潮劇能夠流傳這么多年,勢必不是什麼不入流的文化。於是我重新去看待潮劇,才驚奇發現它深厚的文化內涵,好的潮劇需要吹、拉、彈、唱、敲等多種樂器的和諧配合,其難度、講究不亞於一場交響樂。
潮劇的戲文也特別講究,潮劇的戲文不少是請文化很高的舊時朝中官員寫的,看一下戲文裡面用詞造句的確不簡單。潮劇中好看的還有美麗的服飾,這是內行外行、聽得都聽不懂的人都喜歡的。
我對潮劇的喜愛漸漸加深,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真是一件很好的事……。
6. 汕頭潮劇作文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
我的家鄉——美麗的汕頭,一提起汕頭,不禁聯想到了豐富多彩的潮文化:香氣怡人的潮汕功夫茶,美味可口的潮汕小吃,更有韻味獨特的潮劇……
每天清晨,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第一縷陽光時,總能聽到爺爺奶奶的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著潮劇的選段;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伴隨著鳥語花香,在大街上散步,時不時總看見一些中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圍在一台收音機旁,邊聽邊哼唱著潮劇。可見潮劇在潮汕的中老年人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潮劇卻無法「擄獲」青少年兒童的「芳心」,深受廣大中老年人青睞的潮劇,為何無法得到青少年兒童的認可呢?
同其它戲曲一樣,潮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通過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法表現人物,潮劇不像電視劇一樣有實物表演,只是純粹的通過虛擬的基本手法來表現生活。一聲聲潮劇清音,如撲面而來的春風,盪漾在人們心際。一個個戲曲片段,如春日裡融融的陽光,灑遍人們心頭。
戲曲是一本書,它積淀著我們祖輩文明的印跡;戲曲是一幅畫,它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戲曲是一首詩,它蘊蓄著人們豐富的感情世界,潮劇亦復如是。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電影、電視的普及,流行文化已佔據了廣大人民的主流地位,中國戲曲藝術受到極大的沖擊,潮劇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潮劇要怎樣成為時尚?潮劇要怎樣發揚光大?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潮劇應該學會與時俱進!如果以為地追求傳統,不顛覆以往的風格,走時尚潮流的路線,恐怕,不久的將來便會銷聲匿跡。其實,潮劇可以在保持傳統的前提下,添加一些流行元素:如改編成漫畫、動畫片『流行歌曲……
讓潮劇成為一種時尚,需要創意,需要恆心,更需要齊心協力。我堅信,在潮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股潮劇狂潮即將「來襲」!
7. 潮劇作文的結尾
潮劇是一朵在潮汕這塊文化積淀很深的土地上生長繁衍起來的古老戲曲藝術之花,集潮汕文化之精粹,受潮汕人民的喜愛。
據考,潮劇發端於宋元南戲,形成於明代。明弘治、正德期間,潮汕梨園,用鄉音搬演南戲,已成時尚,這是南戲在潮汕向地方化發展的表現,是潮劇的發端。
至明嘉靖、萬曆之際,潮閩一帶更有《荔鏡記》、《金花女》、《蘇六娘》等戲文,編演地方的故事,有的且直接標明"潮調",說明當時南戲已開始演化為地方劇種。及後,潮調繼續吸收弋陽、青陽、崑山諸腔和西秦戲外江戲的養料,並大步向地方化發展,特別是在廣納潮汕民間藝術和音樂之後,更獨具一格。
潮劇是宋元南戲演變而來,是南戲的一支,淵遠流長,歷史悠久,這點學術界已成定論。
8. 潮劇有什麼特色,作文,明天就要交啦
潮劇是潮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體驗中組織起來的民間劇種。
潮劇是潮汕特有的劇種的,一般流行在有潮人的地方的,他蘊含這潮汕人勤苦耐勞的品質在裡面。在潮劇里有很多故事的,不同的故事是對社會的不同反映,不過都有同樣的意義在裡面,就是鼓舞著勤勞的人們要努力生活,揚善懲惡,告誡世人要好好做人,不能做惡,等等意義在其中。
現在潮劇不止是在潮汕地方流行,它存在世界於有潮人的每一個地方,有潮人的地方便有潮劇的存在,現在隨著潮人的不斷壯大,潮劇也將被推廣到任何地方,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像潮汕的語言一樣,被譽為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現在也被慢慢的推廣。
9. 結尾 潮劇作文的結尾結尾結尾結尾
我對潮劇的喜歡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經過的學習、領悟、開闊眼界一系列時間的……
潮劇是我國重要的戲曲種類之一,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遺產之一,深得廣大海內外潮汕人的喜愛。潮汕地區的潮汕人或許沒有人不知道潮劇的,不少人都能稍微哼上幾句,無論是小孩、青年、老人。逢年過節它是必然的文化娛樂活動,即使是平時很多人都會准時守著電視機收看潮劇或是花錢到影像店買碟片看。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潮劇是什麼東西,那時就是喜歡和大人、夥伴去湊一下熱鬧,隨便吃一下零食而已。長大後,我迷上了流行音樂,認為流行音樂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當我一聽到貌似無味的潮劇就會心煩意亂。再後來我迷上了歐洲的古典樂、浪漫主義音樂。那時就感覺流行音樂再好聽也難以超越時代,而歐洲的這些音樂有這個資格名留青史的。聽著外國的音樂忽然領悟到潮劇能夠流傳這么多年,勢必不是什麼不入流的文化。於是我重新去看待潮劇,才驚奇發現它深厚的文化內涵,好的潮劇需要吹、拉、彈、唱、敲等多種樂器的和諧配合,其難度、講究不亞於一場交響樂。潮劇的戲文也特別講究,潮劇的戲文不少是請文化很高的舊時朝中官員寫的,看一下戲文裡面用詞造句的確不簡單。潮劇中好看的還有美麗的服飾,這是內行外行、聽得都聽不懂的人都喜歡的。
我對潮劇的喜愛漸漸加深,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真是一件很好的事……
Ⅳ 嶺南文化·璀燦多姿的文化藝術·風格獨特的地方戲
嶺南文化·璀燦多姿的文化藝術·風格獨特的地方戲
(1) 粵劇
嶺南的地方戲種類繁多,據統計大小劇種共約二十七種。其中粵劇、漢劇、潮劇、瓊劇、合稱為「嶺南四大劇種」。
粵劇是嶺南地區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其流行范圍遍及廣東粵方言區,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港澳地區和東南亞、歐美華人聚居點。粵劇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間江西戈陽腔流入廣東的時期,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其最早的雛形,是江西戈陽腔與粵語方言區的民間曲調和民間音樂融合改造後的一種戲曲新腔。世弊後來又吸收了徽劇、湘劇、吳劇、桂劇等劇種的唱腔和表演程式,逐漸得以完善。至清中葉最後定型為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民情風貌的大型劇種。因其用粵方言演唱,故名粵劇。
粵劇以文武生這一獨特行當為台柱;在音樂伴奏方面除傳統民族樂器外,又大碧返遲膽採用了小提琴、大提琴、薩克斯風等西洋樂器,因而大大增強了烘托唱腔和戲劇動作的效果。粵劇唱腔兼具慷慨激昂和哀怨悲嘆之特色,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現代粵劇地方化、通俗化兼帶西方色彩,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因而能長期雄踞嶺南眾多劇種首位。
粵劇傳統劇目較有影響的如《平貴別窯》《寶蓮燈》《西河會》,現代劇目《山鄉風雲錄》《風雪夜歸人》等,都頗受歡迎。粵劇早期藝人以領導過農民起義的李文茂最為著名;至本世紀30至40年代,出現過享有「粵劇四大家」美譽的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方俠懷;當代則以紅線女最為著名、影響最大。
(2) 潮劇
潮劇又稱潮州戲,不論唱白均用福佬(潮州)方言,流行於嶺南福佬民系及閩南、台灣、東南亞華人聚居點。潮劇悔李由宋、元南戲衍變而成,是嶺南四大劇種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劇種。潮劇發展到明代中葉,已有了較完整的戲劇程式和基本唱腔。潮劇演唱時,有採用幫腔伴唱的形式,往往在一曲中出現一唱眾和,或二三人合唱的宏壯場面。音樂伴奏以豐富多彩見長,調動匯聚著民間大鑼鼓樂、笛套鑼鼓樂、廟堂音樂、民間小調等,極富民俗色彩。在表演方面,講求細膩、洗煉、抒情和生活氣息。傳統劇目有《琵琶記》《拜月記》《荔鏡記》《蘇三娘》等;現代劇目有《江姐》《彭湃》《濱海風潮》等。當代著名演員有謝大目、姚璇秋、洪妙等。
(3) 漢劇
漢劇,又稱廣東漢劇,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的一個劇種。流行於廣東梅州、汕頭、韶關及粵、閩、贛等客家方言區和東南亞華人聚居點,舊稱「外江戲」或「興梅漢戲」,1933年正式定名為漢劇,後又正名為廣東漢劇,以區別於湖北漢劇。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接近於京劇和湖北漢劇,但又以南派武功及採用臉譜為其特色。廣東漢劇的臉譜,多達百種,以象徵剛勇的黑色、象徵忠賢的紅色、象徵陰險奸詐的白色和青色為主色調,為劇情、行當增添了更大的透明度。廣東漢劇唱腔以皮黃為主,兼納崑曲及古老曲牌等多種唱腔精華,形成朴實淳厚、高昂悲壯的音樂唱腔風格。伴奏樂器加入了廣東漢劇特有的頭弦、大蘇鑼、頭號等,具有獨特的伴奏效果。
廣東漢劇的傳統劇目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紅書寶劍》《廣東案》等;現代劇目有《轉唐山》《貨郎計》等。現當代著名演員有老生黃粦傳,青衣黃桂珠、梁素珍,花旦黃芹,小生曾謀等。
(4) 瓊劇
瓊劇是海南省的大劇種,又稱海南戲,流行於海南省及廣東雷州半島等地區。瓊劇源出江西戈陽腔,定型於清代咸豐、光緒年間。瓊劇的唱腔結構由曲牌聯套體構成,原來有滾唱和幫腔,後逐步演變為以板式變化體為主,伴奏樂器有我國傳統的二胡、簫、笛、京鑼和地方樂器大小嗩吶、花鼓等三十多種。傳統劇目有《張文秀》《三上公堂》等;現代劇目有《紅色娘子軍》《石井村》等。現代名演員有吳發鳳、雙鳳蘭、鄭長和等。
Ⅵ 潮劇的歷史、來歷
潮劇[1]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 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泰國曾經是潮劇在全球的發展中心,現還有泰語潮劇,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劇。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宋元南戲的分支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4 4 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潮綉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是什麼年代,在什麼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研究者跡歷曾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從潮州巫術「關戲童」發展起來的①,一說潮劇是弋陽腔的一支,是「弋陽腔在各地流傳後的直接產物」②。直到世紀30年代以來,流存於海外的明代潮劇本的發現,以及明代藝人手抄南戲劇本在潮州出土,潮劇的淵源得到了史料佐證的論說。1936年,我國歷史學家向達,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上,發表《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一文,首次介紹存於英國牛津大學敬升圖書館的潮劇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即《陳三五娘》劇本)。戲文的全題《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牛津大學所藏的這姿稿搜個刻本,因「最後一頁有殘缺,不能知道此書究竟刊於何時」,但向達認為「就字體各插圖形式看來,類似明萬曆左右刊本」。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傅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一個是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燠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大全》,沒有刊刻年號,但據專家考證,系明代萬曆年間刻本(見《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後記》)。嘉靖刻本卷末刻有書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鏡記戲文,計一百五葉,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閑中一覽,名曰荔鏡記,買者須認本堂余氏新安雲耳」。說明這個「重刊」本,是從舊本「荔枝記」,揉合潮泉二部,增「顏臣」、北曲等內容,並「校正」舊本荔枝記文字的差訛而成的。1964年,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主任、漢學家龍彼得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又發現潮劇的另一個明代刻本,這就是刊於明萬曆辛巳(公1581年)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大全》。這個「新刻增補」的潮劇本,不稱《荔鏡記》,而稱《荔枝記》,是與《荔鏡記》同一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鏡廢氣 依據的原本,沿難斷定,但這個刻本是「新刻增補」本,說明在萬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這個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東月李氏編集」字樣。地方戲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戲曲編劇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見,這個刻本把編劇者潮州人李東月也刻上了。就在流傳於海外的潮劇明代刻本被陸續發現期間,1958和1975年,在揭陽縣漁湖和潮安縣鳳塘兩地的明墓中,相繼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記》)和《劉希必金釵記》手抄劇本③。這兩個抄本的出土,引起國內外戲曲專家的高度重視,認為「是研究戲曲發展史的珍貴文獻」④,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戲曲文物的一次重大發現⑤」。</SPAN></SPAN></p>
Ⅶ 潮劇的經典劇目
潮劇的經典劇目有:《東吳郡主》、《劉希必金釵記》、《陳三五娘荔鏡記》、《美人淚》、《劉明珠》等。
1、《東吳郡主》
是一部弘揚地方優秀文化,推動潮劇藝術的繼承與發展,培養優秀人才而傾注全力、精心推出的佳作。由廣東潮劇院著名編劇范莎俠根據《三國演義》中孫尚香與劉備之間的愛情故事進行新的藝術創作。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泉潮雅調、白字戲,閩南語系劇種之一。流傳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福建省雲霄縣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Ⅷ 第四屆梨花杯潮劇展演名單
答案:以下是第四屆梨花杯潮劇展演的名單:
1.《紅樓夢》
2.《慧高西遊記》
3.《水滸傳》
4.《枝碧察三國演義》
5.《天龍八部》
6.《封神榜》
7.《岳飛傳》
8.《楊家將》
解釋:梨花杯潮劇展演是一年一度的潮劇盛會,吸引了眾多潮劇愛好者前來觀看。第四屆梨花杯潮劇展演的名單中,涵蓋了中國文化經典名著的多個經典故事,包括《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這些劇目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是潮劇表演中的經典代表作品。
拓展:潮劇是中國南猛茄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清代廣東潮汕地區,是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劇以其生動的表演形式、豐富的音樂和舞蹈元素、精彩的表演技巧和藝術特色而備受人們喜愛。隨著時代的變遷,潮劇表演也不斷創新與發展,為中國文化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Ⅸ 你心裡中國最有煙火氣的城市是哪裡
什麼是一個城市的煙火氣,我覺得應該是包容,它可以時尚,可以看接受前瞻的信息,它也可以復古,它可以容納本地人,也可以包容外地人,而要說到中國最具煙火氣的城市是哪座呢?有人說是重慶,也有人說是成都,不過我覺得都不是,在我的心中國內最有煙火氣的城市是西安。
賴世家酒業推崇以「承深厚歷史、守仁厚匠心、釀綿厚醬香」為核心的厚道文化,在鞏固發揚賴家釀酒秘方的基礎上,創新運營思維及管理模式,藉助互聯網多平台優勢發力,結合線下旗艦店、酒道館等新零售方式,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運作。提出賴世家「十四五」戰略規劃、「百城千店」發展計劃,深耕品質,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助力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