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最近有篇文章挺火的,名叫《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原文很長,差不多兩萬字,我想了想,還是把鏈接放這里吧,不過我不怎推薦你閱讀,原文並沒什麼營養,看了很浪費時間,而且我的正文里,會有詳細分析,所以不用閱讀原文,你也能看懂本文在說什麼。
《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就是總結了一個北大女生從實習到找到工作全部心路歷程,有大量的個人細節和個人感悟,長達接近兩萬字。
這篇文章真的是非常典型的應屆生求職折騰案例。充分暴露出來應屆生無論優秀與否都有的通病:
職業感弱,學生氣重。
應屆生有這樣的情緒,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很正常的。有這樣的經歷,會慢慢消化成經驗,當有了足夠的經驗,就能更平淡地看待這些經歷,更好地面對未來——這就是成長。
全文兩萬字,因為情緒化的語言實在是太多,沒營養。我速讀了下,作者的經歷大致如下:
16年9月8日,在深圳的騰訊(鵝廠)實習倆月,離職。
與此同時,男朋友拿到了網易游戲的offer,為了愛情遠赴杭州。
9月初,校招開始,在杭州准備校招,但沒自己看得上的公司。秋招季,投了60多份簡歷,沒幾個自己喜歡的。
最愛的網易游戲品牌管培生,一路殺到終面然後失敗,接著是一長串的人生感悟。
10月繼續找工作。
11月拿到了浙商銀行總行offer,這個可憐的公司在文章里被黑出翔。
今年7月,正式畢業,在杭州入職浙商銀行總行。
兩個月後,離職,入職網易,做游戲營銷,開始了新生活。
大概就這么點簡單的經歷,全文接近兩萬字。內容大多隻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及掙扎,然而這樣一篇文章竟然成了爆文。有意思的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基本為兩級分化,一方覺得作者說得很對,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並表示身同感受;另外一方則表示作者太過矯情,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贊同方
轉發,點贊,打賞,感動,感慨,認為它說出了自己心聲的,基本都是還沒畢業或者剛入職的年輕人,
認為過於矯情,甚至持嘲諷態度的,基本都是工作經驗在兩年以上的職場人。
這篇文章為什麼會突然爆火?湊齊了名校,求職,金融,互聯網,畢業分手,還有各種小資標簽,想不火都很難。
但此文的宣傳導向可能會誤導無數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即辭職,哪有那麼容易再找到一份你理想中的職位?在應屆畢業生的黃金秋、春招季節都未能如願,在已畢業但毫無工作經驗的社招就能發光發熱?
這篇文章無疑是有毒的,而且是毒性非常大的,但是用嘲諷的態度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下面畢老師通過理智的思考以及自身的經驗,給正准備秋招的童鞋們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01
對自己嚮往的職位只是一時狂熱
作者從頭到尾一直表達想進的互聯網行業,其中喜歡的公司是網易游戲和騰訊游戲——
其中,我最想去的,唯一一個給我發offer我會想也不想毫不猶豫地簽下來的,就是網易游戲的品牌管理培訓生了。
游戲營銷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比傳統行業的marketing少了很多拘束,玩法非常多。
我為這個機會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准備。
可以確定地說,我整個秋招季投過的所有公司,我為他們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加在一起都沒有網易游戲品牌管培生那麼多。
我看遍了筆經面經,對面試的流程與套路了如指掌。
我通過種種辦法加到了若干往年面試者以及成功入職的前輩的微信,向每個人求教經驗。
我買了品牌營銷相關書籍共七本,邊看邊做筆記,全部刷完。
由於不是硬核玩家,我在游戲方面的知識有欠缺,我男朋友作為我身邊的游戲從業者,為我精心編寫游戲知識相關的參考資料兩萬多字。
初面:面試題給了一些市場資料與數據,需要討論出遊戲的推廣方案。我是一個沒什麼強勢氣場的人,為了在群面中爭取到足夠的表現度,我按照我之前所設想的率先破冰,提出討論框架,最後基本成為實質上的Leader,圓滿完成討論。走出面試的房間時,我鬆了口氣,我一直對群面有恐懼心理,但至少這次,基本可以確認如果不是面官有什麼特殊嗜好(劃掉)的話,應該穩了。
總的來說,跟游戲有關的干貨內容,基本就這么多。
那麼試問一下:一個不是游戲硬核玩家,甚至可能不喜歡玩游戲的人,一個在游戲領域的知識非常欠缺的人,宣稱:游戲營銷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比傳統行業的marketing少了很多拘束,玩法非常多。
這是不是非常諷刺?
一般游戲公司,先不論專業能力和相關經驗經歷,對游戲的熱愛是最基本要求。之前就和童鞋與我分享過這樣的一故事,說她去面試一游戲公司,在大家學歷都差不多的情況下,HR還會考慮你對游戲的熱愛程度。面試時HR問她——「你玩了我們家游戲有多久了?」她回復八年。後來她成功被錄用了。她表示雖然游戲公司工作累,但這是她喜歡的工作,每天還是過得很充實。
對比作者缺乏玩游戲的興趣和游戲工作的相關經驗,你是HR會選擇哪一位?
在進入社會後,並不是說你喜歡這樣的工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的。沒有人會在乎你的興趣與一腔雞血,在乎的只會是你的能力以及你是否適合應聘的崗位。
人才選拔不是「我很優秀,我沒犯錯」→「我會成」這樣的邏輯性事件。我無數次對求職者說過,你們會因為單純的優秀通過初篩得到面試機會,但你們只會因為「合適」通過面試。面試淘汰說明了「不合適」這個結果,對方是專業的HR,是作出了專業的綜合判斷的。
02
簡歷並不是越多頁就能說明你越厲害
作者在面試時候的表現,是這樣的:
我帶過來的除了簡歷還有一份圖文並茂彩打四頁紙的材料,匯總了我的校園網紅經歷、紅極一時的在線文字游戲XX製作經歷、微信自媒體經歷、知乎小V經歷,我覺得其中會有很多可問可聊的。
可是,面試官只翻開了一下,看到XX的截圖,問了一個問題而已。至少在面試期間,他並沒有看其他幾頁上的內容。
在HR們看來,簡歷上的內容大凡可分為四個等級:
普通的應屆生往往是第一種,羅列一通自己拿到的各種小獎,恨不得連街道歌唱比賽三等獎都寫上;
厲害的應屆生或職場新人往往是第二種,能夠用「我擊敗了80%的用戶」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老練的職場人往往是第三種,他們知道「我做過什麼」不重要,「我做的東西很厲害」才重要;
真正的大牛是第四種,他們的簡歷往往只要一頁紙。
童鞋們在做簡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研究自己應聘的崗位,針對性的表達出自己適合要應聘的崗位。之前我也說過關於如何寫簡歷的文章——《這才是HR最想看到的簡歷!!!》裡面的內容大家可以仔細看下,我就不多說了。
03
少點矯情與自我優越感
作者幾次被否定、被拒絕寫得如此糾結,這不是求職路上家常便飯么?何必如此說來哉?
現在不少實習生有個通病:對於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可以滔滔不絕,有很多很明確的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也沒有具體的行動;對於很多崗位要麼嫌棄薪水低,要麼嫌棄沒技術含量.....
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腦海里想起了很多人不一樣的身影:
他們有些拿著二本文憑,在人力市場里一遍遍發自己會被當面扔掉的簡歷;
他們有些是連初試資格都沒有的,為了霸面從杭州來到深圳;
他們有些從大二開始准備前端面試題,大四一戰成名。
我很討厭微博上的一些言論,就是當你說一個演員演得不好或者一個歌手歌唱的實在難聽的時候,底下一堆腦殘粉喊著罵著,你閉嘴,你知道我家愛豆有多努力嗎!?
我覺得職場有一點跟大學還是挺像的,都是一個看重成果的地方:你不是說你學習特別刻苦認真么?那就考一個高分出來看看;你不是說你天天加班鞠躬盡瘁么?那就把這個項目辦好。
這裡面的邏輯其實都是相同的,要想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你就要通過考試,因為老師不會跟著你,以你學習的辛苦程度作為評分的依據;職場也一樣,你別老是跟你的leader說你有多了解這個產品,要是真了解要做一個presentation出來看看。沒人會在乎你有多辛苦,而是在乎那個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量化的成績或者結果。
作為剛剛畢業出來的應屆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你有多大的才華才能撐起你多大的野心。
很多童鞋剛出來找工作都是滿懷自信的,可是稍微碰到點挫折,就會抱怨hr為什麼不要我、為什麼就業形勢不好等。不知道大家有木有發現其實每年都會被說是「最難求職季」,所以關鍵還是看童鞋們自身的努力與能力。校招是一場持久戰,需要一定的耐心。
在遇到不順的時候發發牢騷也很正常,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感觸,有時候我們也會發個朋友圈寫個小酸文感動下當下的自己。
18歲的時候高考失利,覺得天要塌了,這是屬於那個年紀的限制。
20歲的時候遇見喜歡的姑娘,天天患得患失自怨自艾,表白被拒絕後覺得整個人生失去意義,這是屬於那個年紀的惶恐。
22歲畢業的時候,把實習校招找工作作為近幾年都重要的事兒對待,一點小風吹草動都能心中一片波瀾,也是屬於當下的情緒。
「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完全的感同身受,正因為我們沒辦法體會到別人內心的感受,在去評價一個人的行為和感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一定程度的寬容和諒解。」
最後希望童鞋們在校招這條不歸路上越挫越勇,早日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❷ 高顏值北大女博士走紅被扒本科學歷,為什麼大家非要去扒她的本科學歷
有一個這樣的現象,被稱之為口水定律,所講的意思就是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越來越多,因此人紅是非多就是這樣來的。像人紅是非多,這件事情在娛樂圈中體現的尤其明顯。
對於這位高顏值,北大女博士走紅網友紛紛被扒本科學歷,這些人為什麼要去扒她的本科學歷呢?
面對這些質疑聲很明顯就是一種挑刺的心態,非要給別人找出缺點來平衡自己的心理,甚至覺得別人就是因為長得漂亮而已,沒有真才實學,換句話說就認為人家就僅僅是一個花瓶。其實廖琳在讀博期間還獲得過北京大學校長獎學金光華管理學院三好學生等獎勵,要知道這些獎勵可都不是可以矇混過關得來的,而且就她所讀的大連理工大學也是重點大學。
承認別人優秀並不困難,自己也可以多努力一些,讓自己變得更好,沒有必要總是去懷疑別人,說不定別人付出的努力不知道比你多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