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大美女的墓誰最華貴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西施,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姓施名夷光
四大美女
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西施的死因至今還是一個謎,因此她的的墓地也無從得知。
有傳以下幾種:《史記》三家注的說法有華容縣說,定陶縣說和(山東肥城)陶山說三種
在今天的安徽省的從蒙城到渦陽的公路邊的西陽集鎮。有一個碩大的土丘,土丘四面環水。當地人稱它叫范蠡孤堆,又叫它峨嵋山。這是一座已歷二千四百餘年的古墓葬,這個墓葬在1981年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中,確認它是范蠡冢, 范蠡墳又稱峨嵋山,因為是與西施合葬的緣故。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選掖庭的。當時,呼韓邪來朝,漢元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座落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旅遊帶動了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貂蟬,是我國民間傳說中人物,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於陝西咸陽市興平市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頂額橫書「楊氏貴妃之墓」園內正面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以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包墓土回去,於是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為了保護墳墓,只好用青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土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
2. 古代四大美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四大美女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
西施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華陰,弘農楊氏(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蜜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陝西興平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葬於馬嵬坡。
玉環羞花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3. 古代四大美女,是以什麼標准選出來的
說起古代四大美女,大家腦海中一定會浮現這四個名字: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雖然現代沒有人見過她們的真實樣貌,但是也看過很多描繪她們美貌的故事,後世對這些故事也是百看不厭,廣為流傳。
不過為什麼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選出了這四大美女,怎麼不見選出十個八個美人呢,畢竟中國也不缺美女,而且每個時期人們的審美都不盡相同。
之前馬王堆古墓出土了一位丞相夫人,她的屍骨經過還原後也是一位絕代佳人。還有乾隆的一個妃子,據說是乾隆非常迷戀的香妃,經過科技復原頭像後,也符合現代審美中上的水平。
所以,中國從來不缺少美女,而且每個人的審美標准都不一樣,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所認為的美。
圖片:不僅美在皮囊的王昭君劇照
用網路上流行的話來說,這四大美女不僅僅有好看的皮囊,還有一顆有趣又美好的靈魂,所以被後世為其欽慕至今。
4. 通過現代科技還原出來的四大美女長相是什麼樣的
說起中國的四大美女,大家都是非常清楚,那就是貂蟬、王昭君、西施、楊玉環。而中國還有一個成語叫做閉月羞花。其中的「閉月」講的就是貂蟬。
相傳貂蟬有一天晚上見天空明月皎潔,於是俯身參拜,不料這月亮見了貂蟬的驚天容貌後居然自慚形穢地躲進去了雲中。於是就有了閉月羞花這個成語。
那貂蟬如此容貌為何還能讓董卓、呂布翻臉呢?其實並不是呂布的審美標准太差,而是那時候古人的審美觀就是如此,以貂蟬這種容貌為「網紅」標准。
而說不定我們現代人眼中的美女去了當時的三國,恐怕也被那時候的人看作「相貌平平」,甚至覺得是怪物吧。
5. 我國四大美女的籍貫是那裡
中國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今浙江諸暨)人,貂蟬:東漢末年山西忻州人,王昭君:西漢時期南郡秭歸人,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
(5)山西古墓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2、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3、貂蟬
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4、楊玉環
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6. 高科技還原貂蟬容貌,為什麼四大美女之一竟然濃眉大眼
說起中國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她們是貂蟬,王昭君,西施和楊玉環。中國也有一句成語叫“閉月羞花”。《閉月》是關於貂蟬的。根據傳說,一天晚上,貂蟬看到天空中有一輪明月,於是他彎下腰來表示敬意。沒想到,月亮看到貂蟬驚人的樣子後,羞愧地躲進了雲層。因此,有一個成語“閉月羞花”。
那為什麼董卓和呂布會因為貂蟬的出現而鬧翻?事實上,並不是說呂布的審美標准太差,而是當時古人的審美標准,以貂蟬的外貌為“網紅”標准。也許當時現代人眼中的美女都去了三國,恐怕當時的人都把她們看做“相貌平平”,甚至是妖怪。
7.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到底魂歸何處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貂嬋、王昭君、楊玉環。雖然按照現代人的審美觀,這四大美女到底美到什麼程度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人們還是不厭其煩的津津樂道。「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四個精彩故事形象又誇張的描述了美人之美,帶給我們豐富的想像空間。經千年,紅顏已故,美人魂歸何處?
西 施
在今天的安徽省的從蒙城到渦陽的公路邊的西陽集鎮。有一個碩大的土丘,土丘四面環水。當地人稱它叫范蠡孤堆,又叫它峨嵋山。這是一座已歷二千四百餘年的古墓葬,這個墓葬在1981年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中,確認它是范蠡冢。
這一座高大的范蠡墳,在公路邊幾十米遠處聳立著。而現在,松柏伐盡,廟宇全毀,湖水乾涸,河道淤塞,唯孤堆尚存,只是一座碩大的土丘,從土丘邊的破陶,碎瓦可以看出,更可以想像得出,二千多年來,在歷史上確曾有過它的輝煌。當地的人,世世代代,口耳相傳,他們確指這個孤堆是范蠡冢,而且他們明白地確定這個孤堆是范蠡與西施合葬的地方。他們的地名就叫西陽集范蠡村,西河就在孤堆的旁邊,西河也就因西施而得名, 西陽集又因西河而得名。
貂 嬋
貂嬋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嬋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嬋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嬋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採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嬋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嬋;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嬋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嬋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嬋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
王昭君
公元前52 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居次」意為公主)。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於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年方38歲。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今陝西興平縣有楊貴妃墓,佔地3000平方米,墓側有李商隱、白居易、林則徐等歷代詩碑。臨潼驪山北麓有華清池,傳為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遺跡。
8. 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在連環計除掉董卓後,何去何從了呢史書上真的沒有記載嗎
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四川省行政學院胡邦煒認為,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乃關羽之妾,但是否如此還需要考證,封建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和貂蟬自身「侍妾」的地位決定正史不可能有詳載。
「貂蟬有無其人史無明載。」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孫家洲先是客觀陳述了歷史學上的定論。他又說:但是在《呂布傳》里,的確記載了呂布與董卓侍女有染的史實——「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而董卓怒刺呂布的史實也是見之於《呂布傳》的——「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把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由此可知,貂蟬這個人物也可能不是杜撰出來,而是史來有之,由於她的身份地位相當卑賤,所以可能只以「侍婢」一筆帶過。
另有學者周士琦發現,唐代開元年間的一本占星學書籍《開元占經》中曾引用史書所雲「刁蟬」其人其事。《開元占經》(此書今尚傳世,近年有新的印本)卷三十三:「熒惑犯須女。占注雲:《漢書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刁蟬以惑其君。』」遺憾的是《漢書通志》一書今已不存。
■木遲遲晌芝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
西施與范蠡歸隱西湖,老有所終;王昭君出塞,為睦鄰邦客死他鄉,內蒙草原上至今「青冢」猶存;楊貴妃碼鋒因兵變被唐明皇賜死於馬嵬坡,歸宿問題在史書上均有根據。除貂蟬之外的三大美人都芳魂雖歸,青冢猶存,惟獨貂蟬生死兩茫茫,一縷香魂不知歸附於何處。
從考古方面來考察,到底能不能獲得貂蟬是否在歷史上存在過的痕跡呢?
學者孟繁仁先生告訴筆者,他經過考證找到了貂蟬的故里: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傳說,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成都北郊居民、68歲的老人曾興發據稱也曾收藏過貂蟬墓碑
而由成都市民提供的一條線索更是立時震動史學界——成都北郊曾發現貂蟬墓葬。
線索提供者是成都北郊某文化站一位姓代的幹部。據他介紹,1971年,當地修一條鐵路支線時,曾挖出一個很大的墓穴,墓中挖出兩塊大碑,一塊隸書,一塊篆書。據碑文記載,這個墓穴的主人就是貂蟬。
而成都北郊居民、68歲的老人曾興發據稱也曾收藏過貂蟬墓碑。
他回憶說,1971年5月的一天,成都鐵路局某工程隊某分隊在這一帶修路,推土機在工作中突然掉進了一個長約8米、寬約6米、深有4米左右的大坑裡。工程隊當時來了20多個工人,說把坑挖成斜坡,好把推土機弄出來。挖著挖著,有人驚奇地發現坑四周都是彩色壁畫、圖畫,還有一些像老虎和其它說不出名字的動物圖案。接著挖出了兩塊合在一起的墓碑,有人說這肯定是古墓。工程隊就叫人把坑圍了起來,重新認真地挖。據他介紹,好像最先挖到了南邊的墳頭上,坑裡有兩扇紅沙石的石門,約有8厘米厚,分別是閘門和正門。進門後是一個廳,後來坑裡還挖出一段人的小腿骨、一綹頭發,他老伴還在坑裡發現一塊33厘米長、兩指寬的 「銅片片」,在水裡擦洗一陣就干凈了,很亮。最後由於坑裡沒旦緩有挖出更多的東西,又沒有人說要保護,墓坑填滿後,鐵路就修了起來。兩塊墓碑挖出來後,曾興發說自己將隸書的那塊推回了家,該碑約80厘米見方,厚約6厘米,碑石青灰色,有50多公斤重,篆書那塊後來被村裡的娃娃打爛了,幾年後隸書那塊也被人拿走了。
曾興發老人還帶領記者們到當年的墓坑原址。在成都火車東站的貨場外,一個數條鐵路並排延伸的地方,老人告訴記者這是鐵路的編組線,他指著其中一段說:「這塊地方就是當年挖出碑的地方,現在離地面也只不過有幾米深。」曾興發老人所說的墓坑處,只是幾條鐵路線中的一條,不時有機頭穿梭,對貨物進行編組。
另據成都市38中學的退休歷史教師林耀青稱,他當年也曾親眼目睹此碑。他認為此碑可能是貂蟬長女之碑。他記得碑文中寫了墓葬地址為「華陽縣集賢鄉永寧里黃土坡……」。碑上刻著「夫人乃貂蟬之長女也,隨先夫人入蜀」以及「貂蟬,王允歌伎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等字樣。據林耀青介紹,當年古碑出土時,許多機務段的工人也都圍著看,他還給在場的幾十個人把碑文念了一遍。後來此碑被曾興發老人弄回家收藏,也確有其事。
這些曾經目睹和收藏貂蟬墓碑的成都市民都不相信「貂蟬虛構」說。
「貂蟬墓葬在成都」的消息傳出,立即引起有關研究專家關注。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四川省行政學院胡邦煒教授稱這一消息是「石破天驚」。他表示,從考古學的觀點出發,實物證據是標准,但從社會學與民俗學的角度去看,人證也是一種證據。貂蟬墓碑在成都出現過,顯然不是捏造。他認為歷史上應該有貂蟬其人的存在。對貂蟬是暮年入川,還是死後葬於蜀的說法,胡教授認為,兩種可能性都存在。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乃關羽之妾,如果是這樣,隨關羽入蜀就有可能了。
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文史雜志》編審李殿元談起貂蟬時說,「貂蟬既然作為歷史人物可能存在,史料記載中又無確切下落,流落四川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她是呂布之妻,呂布被殺後,她不可能在中原再呆下去,最大可能就是找個隱蔽的地方埋名隱姓,當時的四川應是最理想的地方。」(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