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死者身下的陶瓷罐是什麼意思
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與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而陪葬與殉葬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等待活人正常死亡後以葬於墓中。其中,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僕被隨同埋葬,也有用俑、財物、器具等隨葬,他們死後會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艷妾都送到墳墓中去。
Ⅱ 古代陶瓷瓶分類
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現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類型的尖底瓶為雙唇,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製成,器表塗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製作精細。
傳瓶
流行於隋唐時期的器形,即單口,雙腹並聯的雙縭尊,自銘「傳瓶」。目前僅發現兩件,分別收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者出土於西安郊區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
葫蘆瓶
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明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除傳統器形外,又有上圓下方式,蘊含天圓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時,成為外銷瓷品種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並出現三節或四節式葫蘆瓶。雍正以後,創制一孔葫蘆瓶,嗣後變化多端,其中器口內斂,卧足,飾對稱如意綬帶耳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國,兩晉時的古倉罐演變而來。造型為上小下大弧形台階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級裝飾多個垂直或斜直的圓錐角。吳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帶民間取其「五穀豐登」吉祥之意。
盤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盤而得名。流行於唐,宋時期。
凈瓶
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遊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凈手。他淵源於佛國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及南洋群島諸國。梵語音為「捃雅迦」,「君遲」,「軍持」,中譯為瓶或澡瓶。瓷質凈瓶流行於唐,宋,遼時期。造型為管狀細長瓶,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的短流多作瑞獸首形。元, 明以後多稱「軍持」。器身多扁圓,頸較短,流肥碩。入清以後,這一器形為皇家壟斷,演變為直頸,豐肩,斂腹,高圈足外撇如蓋展開,無流,成為清朝朝廷賜給西藏高級僧侶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稱「藏草壺」。
玉壺春瓶
北宋時創燒的一種瓶式,呈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由宋人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窯口燒制。入元以後,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諸窯, 並且出現八方形與器身鏤雕裝飾。明,清兩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並成為傳統器形一直延續至清末。
梅瓶
北宋創燒的一種瓶式,因口之小僅容梅枝而得名。又稱「經瓶」。造型為小口,短頸,豐肩,斂腹,瓶體修長。磁州窯造器上有開光黑彩書「清潔美酒」,「醉鄉酒海」等文字,可知其為酒具;但遼墓壁畫中所見用來插花,可見又系陳設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長秀麗。元代呈平口,短頸上細下粗,器形雄偉。明以後多唇口,器身也隨各朝審美情趣變化略有不同。
貫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代。器形仿漢代投壺式樣,直徑較長,腹部扁圓,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哥窯,官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清代亦有仿製。
弦紋瓶
又稱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體環繞一道道凸弦紋作裝飾而得名。宋代定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
多管瓶
又稱牛角罐。冥器。流行於宋的一種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或圓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紐蓋,瓶身有圓管式和多級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與瓶不通。龍泉窯燒制數量較大,此外溫州,磁州窯,均有燒制,北方磁州窯製品,瓶體較肥碩,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洗而得名。流行於宋,以龍泉窯燒制量最大。南北各窯場所燒制的洗口瓶,歸納起來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另一種是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圓口,短頸,方柱形長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橫線裝飾。最早的瓷質琮式瓶見於南宋官窯與龍泉窯器。明代石灣窯此類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後,器身橫線裝飾演變為八卦紋,故後期又稱為「八卦瓶」。
蒜頭瓶
瓶式之一。仿秦漢時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頭形而得名。瓷質蒜頭瓶宋代始燒,流行於明,清時期。基本形狀為口部作蒜頭形,長頸,圓腹,圈足。明,清時瓶的腹部多有變化,蒜頭形口因大小而異。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遼時期。特徵是瓶的腹部均勻分布著縱貫的凸凹弧線,將瓶體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頸,長圓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鎮燒制的品種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於宋、金時期,唐代已有燒制。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丁道剛作瓶大好"銘花口瓶,瓶口似蓮花瓣形,細頸,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與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鎮、磁州、耀州等窯都燒制花口瓶,基本形式為花口,細頸,圓腹,撇足。北方窯場宋、金兩代花口瓶的區別在於足部變化,宋代撇足較矮,金代撇足高度幾乎與瓶頸相等。皈依瓶 俗稱魂瓶,冥器。常見於江南地區宋、元、明時期的墓葬中。瓶體修長,頸部堆塑日、月、雲、龍、虎、龜、蛇、鳥、雞、犬、鹿、馬、人物等,蓋鈕為立鳥狀。也有依據瓶體上堆塑的主要紋飾稱其為龍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與宋代相比,瓶體高,堆塑紋飾繁縟。從皈依瓶出土情況看,多為成雙使用,少數瓶的頸部有「東倉」、「西庫」銘文,瓶內裝有炭化的穀物,說明皈依瓶用途是給亡人陪葬的谷倉。也有人認為,它是亡魂的歸依之所,故稱之為皈依瓶。
盤口長頸瓶
遼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淺盤口,細長頸,溜肩,斂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劃有「官」字款。同樣這種器身,肩、腹飾貫耳者,稱為"盤口穿帶耳背壺";肩側有注流者,稱為"盤口長頸注壺"。裝飾方法有素麵黑陶壓光、白釉、黑釉、褐釉、黃釉、綠釉等釉色或刻花。
雞腿瓶
又稱雞腿壇,遼、金時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故名。粗壯者又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葉末釉為裝飾,大多由肩至底飾有凸凹弦紋,少數肩部刻有漢字楷書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於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區遼、金墓葬中常有出土,遼代壁畫中有契丹人背負細長雞腿壇的畫面,說明此類器皿多為游牧民族所用。
鳳首瓶
遼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亞金銀器影響而創制的獨特形制。鳳首張目,曲喙銜珠,首頂荷葉狀花口為冠,細長頸多飾弦紋,豐肩,斂腹修長,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圖案。
連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體與瓶座連為一體而得名。流行於元代。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樞府釉連座瓶,盤口,細頸,垂腹,鼎式三足,下連六角形鏤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連座雙耳瓶,花瓣形口,細長頸,豐肩,腹下部內收,瓶底連有鏤空座,堪稱連座瓶代表作。
扁腹綬帶葫蘆瓶
一種瓶式。器形似扁葫蘆,頸部有對稱雙系,因腹圓若滿月,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為受西亞文化影響出現的器形。此式瓶始見於明代洪武御窯器,盛行於永樂、宣布德兩朝,此後至明末不復出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仿製品或略加變化,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器形。口微侈,直頸,球腹,平底。始見於明永樂朝,宣德器較永樂略顯粗放,此後明代各朝未出現。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風盛行,天球瓶則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時較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時期景德鎮御器廠創制的磨器形。形狀為唇式口微侈,直頸兩側貼塑獸耳,方形腹的每個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變為八棱錘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窯廠仿品造型與宣德器相比,瓶體較大,且書有雍正官窯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較矮,獸耳小。明末清初時無款仿品有的可達亂真程度。
壁瓶
專為懸於壁上或掛於轎中設計的瓶式,又稱「掛瓶」或「轎瓶」,始見於明代宣德朝。瓶體均為整體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繩懸掛。初掛於鳥籠之中。萬曆時大興,有蓮花、葫蘆、瓜棱、膽式等多種形制,清代乾隆官窯多有生產,造型規整,工藝精巧,品種豐富,並多附衘題詩句。
活環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雙耳上套有可活動的環而得名。裝飾活環是明嘉靖以來流行的一種造型。嘉靖時期活環造型為唇沿外撇,束頸,長腹下垂,足部較高且外撇,平底,頸部貼塑雙獸耳,並套有可活動的圓環。此類瓶式清康熙及民國時期均有燒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侈口,短頸,溜肩,長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見於明代萬曆朝,在清初順治、康熙兩朝被賦予"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從而成為民窯中最為流行的器物。
膽式瓶
一種瓶式。長頸,溜肩,垂腹,形若懸垂的動物膽囊。造型近似錐把瓶,不同之處在於頸部較為短粗。始見於明萬曆朝,留行於清代。
六方瓶
又稱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體作六稜柱形而得名。
橄欖瓶
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欖。有素身與瓜棱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形,始創於順治朝,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
荸薺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如荸薺,圈足。清代康熙時首創,多為直頸。晚清同治、光緒時,官窯又流行這一造型,但均為粗短錐頸,荸薺形扁圓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鮮有變化。
錐把瓶
形如錐把的一種瓶式。小口,長頸上細下粗,溜肩,鼓腹,淺圈足。創於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頗為流行。
油錘瓶
一種瓶式。小口,細長頸,鼓腹,平底,形似舊時油坊匏制之油錘,故名。器形與錐把瓶或膽式瓶相近,其不同之處為頸部比二者更細長,且上下粗細基本一致。腹部呈圓形。僅流行於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舊時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為清康熙民所燒。棒錘瓶又分圓、方、軟。圓棒槌又稱硬棒槌,造型為盤口,直頸較短,圓折肩,筒形長腹,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達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稱方瓶,器形為撇口,短頸,平肩微折,方形長腹,腹部略為上寬下窄,方形寬足,凹底施釉。軟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燒制的一種器形,是與硬棒槌相對而言,造型不及後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緒及民國時期對方棒槌仿造較多。然仿品胎體比較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
紙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多見於清康熙。造型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製品較為多見。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撇口,長頸,溜肩,斂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為飾。為清代康熙朝獨特器形之一。
柳葉瓶
一種瓶式,為清代康熙官窯獨特器形之一。侈口,細頸,斂腹修長,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雋秀典雅,若懸垂的柳葉,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稱。
觀音瓶
又稱「觀音尊」,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康熙一朝景德鎮窯燒制的瓶式很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凡口小腹大的均稱為瓶。觀音瓶特徵是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
燈籠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長圓形燈籠而得名。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造型為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稱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為西藏僧侶燒制用於插草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雍正時已有燒制,乾隆時期製品為圓唇口,直頸有凸弦紋,豐肩,腹下部漸收,束脛,足部外撇。這類瓶式不書款識,一般多認作乾隆製品。
賞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創造型,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朝,成為官窯傳統器形。瓶呈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多以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清廉」諧音,專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意在令其「為政清廉」。同治以後又增添粉彩與單色釉描金等品種,並改稱「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器腹中段鏤雕成如意頭形,套鉤回紋或倒、正T形。瓶體上下於紋飾間相互鉤套、連為一體,可以活動卻不能分開,寓意「天地交泰」,為清代乾隆早期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和催總老格刻意製作專供乾隆皇帝玩賞的佳器。
轉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朝乾隆時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體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制組成。內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狀,上有裝飾繪畫,瓶底有內凹的軸碗。一般外瓶鏤空,形狀似燈籠,內、外瓶套合後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軸嵌入軸碗,手持瓶口轉動,內瓶可隨之旋轉。瓶體上的圖案如走馬燈般可通過外瓶鏤空處看到。清末民國時期有仿清乾隆時期的製品。
雙聯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因兩瓶聯成一體而得名。通常是兩瓶的腹部粘連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體相連。市場上出現的仿製品中,有書「大明萬曆年制」楷書款的。
Ⅲ 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字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則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中外古今,大凡與絕色的美貌佳人攪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鶩 ,就如飲鴆止渴—般,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
貂蟬的七種下落
曾經耗費大量筆墨渲染貂蟬義舉的羅貫中,對貂蟬「長安兵變」後的下落,始終保持沉默。在歷史價值被榨乾之後,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拋棄。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問她的下落,繼而任意虛構故事,以致其結局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系列。
「慘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種不同的版本。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另一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挑逗,關羽心如磐石,斷然鏟除了這個情色後患。
基於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來,貂蟬和關羽的形象,日益貼近士紳階層的倫理標准。第三種版本出自明劇《關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內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四種版本陳述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善終系列」則有三個核心版本,一是貂蟬出家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
第二種版本則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為謀生和豐富群眾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曾是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
第三種版本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並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西施
�
西施,中國出名最早、影響最大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聲,與吳越春秋、與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沼吳復仇聯系在一起:伍子胥忠貞被讒、伯嚭(pǐ)奸佞亡國,與「女色禍水」的信條聯系在一起;與巾幗報國、與紅顏薄命、與浣女范郎的悲喜姻緣聯系在一起;與「西子捧心」、「東施效顰」、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聯系在一起......比起其它「美女」來,它身上負載著更多的歷史文化負荷。�
越女溪邊紗影長,玉骨流芳,容艷魚藏。纖身為國換羅裳,惑了吳王,亂了朝綱。
意懶沉歡響屐廊,日里神慌,夜裡尋香。越王兵至館娃亡,湖上舟揚,煙雨蒼茫
楊玉環
楊玉環的故事是近些年被炒得發燙的題材,通過影視傳媒接受啟蒙的年青一代,滿頭滿腦子的楊妃、慈禧和武則天的故事。楊、李故事的起初面貌如何,它的演變過程以及我們今天應當怎樣認識,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開元4年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死了,「後宮數千,無當意者」,討好者向他透露,他的那位兒媳婦「姿色冠代」。開元8年10月,唐玄宗幸驪山溫泉,就讓她出家當了道士,號曰太真。為李瑁重娶個媳婦,暗暗地將玉環納入宮中。這時,玉環歲,唐玄宗已經56歲。天寶4年,玉環冊為貴妃,一直到14年她縊死馬嵬,她都是這個名號,故後世稱其為「楊貴妃」。
Ⅳ 古代四大美女的彩色陶瓷枕頭是那個年代出的
屬於清末光緒時期鏤空雙錢紋粉彩瓷枕,一面高士圖一面仕女圖都畫得很好,參考價值三千至五千元,以後還有很大的升值的空間。祝你好運,祝你發財!
Ⅳ 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幾位
四大美女是指中國古代的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
1、西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 ,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漢元帝時期宮女。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4、楊玉環,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5)古代四大美女的陶瓷罐擴展閱讀
1、沉魚——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又稱「浣紗女」。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後被世人尊稱為「西子」。西施生活的年代越國臣服於吳國,隨時都有被滅國的危險。
當時的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直謀求越國的強大,可以戰勝吳國。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西施擔當起了這一國家重任。西施天生麗質、容貌出眾。因此她被越王勾踐選中送給了當時的吳王夫差,而西施也憑借他冠古一絕的美色贏得了夫差的寵愛。
2、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王昭君為維護漢匈關系的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匈奴生活近半個世紀,而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流傳千古。
3、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羞花——楊玉環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
Ⅵ 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有哪些呢
1、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2、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 (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3、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4、西施浣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1、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3、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Ⅶ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貂蟬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美女,也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與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關於貂蟬的出身,有野史這樣交待:其人本姓霍,無名,今山西忻州人。自幼人才出眾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任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官。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並認為義女,方才成就了離間董卓、呂布父子的壯舉。關於貂蟬的結局,有評話這樣敘述: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關羽屯土山約三事暫時降曹之後,曹操為了籠絡關羽之心,特賜美女十人,貂蟬便是其中一位,當關羽聽到貂蟬報出姓名之後,感其膽識,撩髯稱了一聲「好」之後,閉目不言揮手令去,貂蟬聽後,明白關羽全其名節之意,回房後遂自盡而亡。
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五原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予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傳聞,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時過境遷,這些建築都成了廢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為平地。遺址中常有古代磚、石構件、銅幣、陶瓷殘件出土,據說都與貂蟬有關。 現在旅遊景點叫貂蟬陵園,是近年鄉民在墓地原址上復原築砌的。陵園位於村之西南,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四周圍以紅底黃瓦波浪式龍形圍牆,在麥海茫茫中,光艷奪目。門檐上懸「貂蟬陵園」橫匾,兩側有「閉月羞花堪為中國驕傲;忍辱步險實令須眉仰止」金文機聯。陵區北院內建拜月亭和鳳儀亭,後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蟬像碑,在飄帶動態下,貂蟬步履閑雅,婀娜多姿,猶有「閉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築20間,辟為「貂蟬彩塑館」,反映貂蟬「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驚天動地的一生。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貂蟬生於何方?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 臨洮之說源於《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因陝北諺謠曰: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忻州民間有雲: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占盡了。除了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說,該村外曾立過「貂蟬故里」的石碑,村中還有墓與廟,還有一條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門樓事發後,貂蟬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蟬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蟬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採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蟬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蟬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蟬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前些時候又添新聞,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撿得一塊碑,碑文曰: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按此說,貂蟬極有可能流落於蜀中而了結殘生。 有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指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按「並州」乃為州名,並非郡名,但網路上可見數據皆作如此寫法,或許有源自同一來源而相互轉抄之可能;即使如此,這個說法仍大有問題。據孟先生聲稱,已發現了貂蟬的故里,乃在今「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本文前面已經提過,「忻州」是隋、唐以後才有的地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山西二·忻州》寫道: 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為太原郡地,漢因之。後漢末為新興郡地,晉因之。北魏兼置肆州,永安中又改郡為永安郡。後周徙州於鴈門郡。隋開皇初復改置新興郡,旋廢。十八年,置忻州,因忻口為名。大業三年州廢,屬樓煩郡,義寧初復置新興郡。唐武德初又改為忻州,天寶初曰新興郡。干元初復故。宋仍為忻州,金因之。元初改為為九原府,旋復故。明初仍曰忻州,以州治秀容縣省入。
Ⅷ 古代人用什麼樣的陶瓷罐裝銅錢的呢
古代人用的陶瓷罐,也就是現在的古董陶瓷來裝銅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