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脊神經如何從脊柱走行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脊神經如何從脊柱走行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8 11:09:38

『壹』 能詳細說一下人體脊柱每一節對應的神經根所支配神經的功能嗎

脊神經
脊髓每個節段發出一對脊神經,共31對(個別人32對),脊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及尾神經1~2對。脊神經由脊髓前根(運動根)和後根(感覺根)合成根神經通過椎間孔後,分成前支和後支。後支較細,穿橫突向後行,分布於頸、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膚;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頭頸、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膚。每一對脊神經前支在椎間孔外不遠處發出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聯系,並發出脊膜返支(竇椎神經)再入椎管,支配椎管內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間盤後部纖維環、後縱韌帶及關節囊。
一,脊神經的纖維
脊神經包含有四種神經纖維:
(一)軀體感覺纖維:神經末梢終於皮膚、肌肉、肌腱、關節和骨膜,向中樞傳導各種深、淺感覺。
(二)軀體運動纖維:末梢終於前身骨骼肌中的運動終板,支配頸、軀干及四肢骨骼肌的運動。
(三)內臟感覺纖維:傳導胸、腹部內臟、血管及腺體的感覺。
(四)內臟運動纖維:來自脊髓側角交感神經元的纖維,分布至皮膚的汗腺、立毛肌、血管及肌肉內血管,使汗腺分泌、血管收縮及調節肌肉營養。
部分頸神經與腦神經聯合支配的,稱為交通支。例如C3,4部分纖維與副神經結合支配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故常見落枕患者胸鎖乳突肌痙攣,當糾正落枕引起2~4頸椎小關節錯位後,肌痙攣即可緩解。
二,神經叢
脊神經前支組成個種神經叢,即頸神經叢(C1~4組成)、臂叢(C5~8、T1組成)、腰叢(T12、L1~4組成)、骶叢(尾叢)(L4~5,S1~5、Co1~2組成),胸神經不組成叢。各神經叢分布情況如下:
(一)頸叢(C1~4前支)
1,皮支
(1)枕小神經(C2):支配枕外部、耳廓後面及乳突部皮膚。
(2)耳大神經(C2、3):支配耳廓。乳突及腮腺區皮膚。
(3)頸皮神經(C2、3):支配頸前麵皮膚。
(4)鎖骨上神經(C3、4):支配鎖骨區、肩部及上胸部皮膚。
2,肌支
(1)胸鎖乳突肌支(C2、3)。(參與副神經支配)。
(2)斜方肌支(C3、4)。
(3)頸深肌支:C1支配頭前直肌、頭側直肌;C2~4支配頭長肌;C1~4支配頸長肌;C3~4支配中斜角肌;C4支配前斜角肌。
(4)提肩胛肌支(C3~5)。
3,膈神經(C3~5)
(1)運動纖維:支配膈肌。
(2)感覺纖維:支配心包、膈、縱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3)至舌下神經交通支:支配頦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及甲狀舌骨肌。
(4)至迷走神經交通支(C1):支配顱後窩硬腦膜感覺。
(二)臂叢(C5~8、T1前支)
1鎖骨上分支
(1)肩胛背神經(C3~5):支配菱形肌及提肩胛肌。
(2)胸長神經(C5~7):支配前鋸肌。
(3)鎖骨下神經(C5、6):支配鎖骨下肌。
(4)肩胛上神經(C5,6):支配岡上肌、岡下肌。
(5)胸前神經(C5~T1):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6)肩胛下神經(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圓肌。
(7)胸背神經(C6~8):支配胸闊肌。
2鎖骨下分支
(1)外側束
1肌皮神經(C5~7):皮支支配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肱二頭肌及肱肌。
2正中神經(C6~T1):皮支支配手掌面橈側三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前臂旋前圓肌、掌長肌、指屈淺肌及橈側屈腕肌、姆內收肌以外之拇指肌及橈骨側之2、3蚓狀肌、姆屈長肌、指屈深肌的橈骨頭、旋前方肌。
(2)內側束
1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臂內側麵皮膚。
2前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前臂內側麵皮膚。
3尺神經(C7~T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側一個半手指和手背面尺側兩個半指的皮膚;肌支支配尺側屈腕肌、指屈深肌之尺骨頭、尺側二個蚓狀肌、各骨間肌及內收拇肌。
(3)後束
1腋神經(C5、6):皮之支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圓肌。
2橈神經(C5~T1):皮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橈側兩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肱三頭肌之長頭、肘肌、肱橈肌及前臂背側各伸肌及橈側之各伸肌。
(三)胸神經前支(T1~12)
(1)肋間神經:皮支支配胸前和胸部外側皮膚,第二肋間神經外側皮支稱肋間臂神經,支配臂內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肋間肌。下6對肋間神經還支配腹肌。
(2)肋下神經:為T12胸神經前支。
(四)腰叢(T12、L1~4前支)
(1)髂腹下神經(T12、L1):皮支支配大腿上外側及恥骨聯合附近的皮膚;及支支配腹肌。
(2)髂腹肌溝神經(L1):皮支支配陰囊、陰莖根的皮膚(女性支配陰阜和大陰唇皮膚)及大腿上內側皮膚;肌支支配腹肌。
(3)生殖股神經(L1、2):皮支支配大腿前側、腹股溝韌帶下方和陰唇皮膚;肌支支配提睾肌和肉膜。
(4)股外側皮神經(L2、3):支配大腿外側麵皮膚。
(5)股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前麵皮膚及小腿內側和足內側緣皮膚(名隱神經);肌支支配股四頭肌。
(6)閉孔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內側面中部皮膚和髖關節;肌支支配大腿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
(五)骶尾叢(L4~、S1~5、Co1~2前支)
(1)陰部神經(S1~4):皮實支配會陰及外生殖器皮膚;肌支支配會陰肌。
(2)臀上神經(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3)臀下神經(L5~S2):支配臀大肌。
(4)肌支:支配梨狀肌(S1、2)、閉孔內肌(L5、S1)及股方肌(L5、S1)。
(5)股後皮神經(S1~3):支配大腿後麵皮膚。
(6)坐骨神經(L4~5、S1~3)
○1脛神經:皮支支配小腿後面及足外側緣、足跟內外側及足底的皮膚;肌支支配腓腸肌、跖肌、比目魚肌、腘肌、脛後肌、拇屈長肌、趾屈長肌及足底部肌肉。
○2腓總神經:皮趾支配小腿前側、外側和足背皮膚;肌支支配脛前肌、伸拇長肌、伸趾長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及足背肌肉
(六)脊神經後支的分布:
(1)枕大神經(C2):支配頭下斜肌、頭夾肌。頭最長肌及枕部皮膚。
(2)枕下神經(C1):支配頭上斜肌、頭下斜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
(3)第3枕神經(C3):支配頭半棘肌及枕部皮膚。
(4)頸神經4~8
(5)胸神經1~12
(6)腰神經1~5
以上頭、胸及腰神經後支按節段支配頸、背、腰部的肌肉及皮膚感覺。其中L1~3後支的皮支組成臀上皮神經,支配臀部上部皮膚。
(7)骶神經(S1~5):從骶孔穿出支配臀中部皮膚。
(8)尾神經(Co1~2):從骶管裂孔穿出,支配尾部皮膚。

『貳』 脊神經的脊神經的形態

每對脊神經節前根ventral root和後根dorsal root 與脊髓相連。前、後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前根屬運動性,後根屬感覺性,後根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間孔處合成一條脊神經干,感覺和運動纖維在干中混合。 後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sumal ganglia。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cervical nerves,12對胸神經thoracic nerves,5對腰神經lumbar nerves,5對骶神經sacral nerves,一對尾神經coccygeal nerve。第1頸神經干通過寰椎與枕骨之間出椎管,第2~7頸神經干都通過同序數頸椎上方的椎間孔穿出椎管,第8頸神經干通過第7頸椎下方的椎間孔穿出,12對胸神經乾和5對腰神經干都通過同序數椎骨下方的椎間孔穿出,第1~4骶神經通過同序數的骶前、後孔穿出,第5骶神經和尾神經由骶管裂孔穿出。由於脊髓短而椎管長,所以各節段的脊神經根在椎管內走行的方向和長短不同。頸神經根較短,行程近水平,胸部的斜行向下,而腰骶部的神經根則較長.在椎管內近乎垂直下行,並形成馬尾cauda equina。在椎間孔內,脊神經有重要的毗鄰關系,其前方是椎間盤和椎體,後方是椎間關節及黃韌帶。因此脊柱的病變,如椎間盤脫出和椎骨骨折等常可累及脊神經,出現感覺和運動障礙。

『叄』 31對脊神經主管的部位

脊神經

亦稱脊髓神經,由脊髓發出的成對神經。人體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每一對脊神經由前根和後根在椎間孔處合成。

前根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軸突及側角的交感神經元或副交感神經元的軸突組成。纖維髓脊神經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體,支配控制肌肉收縮和腺體的分泌。

後根上有脊神經節,是傳入神經元細胞體聚集而成,後根由感覺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處,能感受各種刺激。

脊神經是混合神經,典型的脊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內臟感覺纖維。

脊神經出椎間孔後即刻分為前支、後支,每支內均含傳入、傳出纖維。後支一般細小,分布於脊柱附近較小區域內的皮膚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頸部以下其餘各部位的皮膚和肌肉。其中除第2~11對胸神經前支沿肋間分布外,其餘神經的前支都先交織成叢,再由此叢發出分支分布於所支配的區域。這些脊神經分別形成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而且均左右成對。

『肆』 脊柱兩側分出多少對脊神經 它構成了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接著分布到全身,構成周圍神經.

31對脊神經 分別對應於31個脊髓節段上 即8頸、12胸、5腰 5骶 1尾.
脊髓每個節段發出一對脊神經
頸叢由第1~4頸神經的前支構成
臂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5條神經根組成
腰叢由第12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經前支和第4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組成.
骶叢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

『伍』 脊椎和脊神經..在作用上有什麼區別

脊椎是骨骼支撐人體,脊髓神經是支配調節脊髓平面以下,運動,感覺,知覺,痛覺等功能的通道。脊椎骨折通過治療可以自身修復,但不能恢復脊髓神經,神經恢復必須及早治療搶在受損神經缺血變性前達最佳恢復,否則受損脊髓神經會因缺血而遲發變性壞死,過了治療期,遺留的肢體功能障礙,二便失禁終生相伴。需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陸』 脊髓的形態特徵

脊髓位於椎管內,其前端在枕骨大孔處於延髓相連,後端止於薦骨中部。呈背腹略扁圓柱狀。椎動物背部正中從前向後走行的白色素狀物。與腦相連,並和腦一起構成中樞神經系統。它和腦都是由神經管分化產生的。其中心有縱行的連接腦室的中央管(analis centralis),圍著中央管的灰質構成脊髓的內層,外層由白質構成。
脊髓表面有6條縱溝,前面正中的溝較深稱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後面正中的溝較淺稱為後正中溝(posterior median sulcus)。前後正中兩條縱溝把脊髓分為對稱的兩半。在前正中裂和後正中溝的兩側,分別有成對的前外側溝和後外側溝。在前後外側溝內有成排的脊神經根絲出入,是由位於前灰柱的前柱細胞發出運動神經纖維形成,出前外側溝的根絲形成31對前根(腹根)(anterior root),入後外側溝的根絲形成31對由感覺神經形成的後根(背根)(posterior root)。在後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經節(spinal ganglia)。前後根在椎間孔處匯合成1條脊神經,由椎間孔出椎管。
與每對脊神經前後要相連的一段脊髓稱為一個脊髓節段(segments of spinal cord),因此脊髓分為31個節段:8個頸段(C),12個胸段(T),5個腰段(L),5個骶段(S)和1個尾段(Co)。
按脊髓的節段出入脊髓,構成脊神經的末梢神經。在外側柱有屬於植物性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整個脊髓外面為與腦膜相連的脊髓膜包圍,進而被保藏在縱貫整個脊柱的椎管內。脊髓的橫切面,頭索類的呈三角形,圓口類的呈扁橢圓形,高等脊椎動物的為橢圓形。板鰓類,由於其髓鞘發達,故其灰質與白質可明顯地區分開來。
兩棲類以上的脊椎動物,在其發出前、後肢神經的部位已變為粗大,分別形成起自頸髓第4節段到胸髓第1節段的部分組成的頸膨大(intumesentia cervicalis)和自腰髓第2節段到骶髓第3節段組成的腰膨大(intu-mensentia lumbalis)。
在胚胎3個月以前,脊髓和椎管的長度大概相等,所有脊神經根幾乎都呈直角伸向相應的椎間孔,從胚胎第4個月起,脊髓的生長速度比脊柱緩慢,脊髓長度短於椎管,而其上端連接腦處位置固定,結果使脊髓節段的位置由上向下逐漸高出相應的椎骨,神經要向下斜行一段才達相應的椎間孔。腰、骶、尾段的神經要在未出相應的椎間孔之前,在椎管內垂直下行,圍繞終絲形成馬尾(cauda equina)。因此脊髓的長度與椎管的長度並不一致,成人的脊髓終止於第1腰椎,只有浸泡在腦脊液中的馬尾和終絲,故臨床上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間進行腰椎穿刺。腰神經、骶神經和尾神經在椎管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上伸出椎間孔,呈束狀走向末梢。

『柒』 脊髓,脊椎,脊神經的解剖學關系是什麼

兩塊脊椎形成一個完整的洞,33塊連一起,形成的長長的一個通路給脊髓,脊神經從脊髓穿過每節脊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