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藎草長什麼樣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藎草長什麼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19 04:53:39

『壹』 藎草的屬下變種

中亞藎草(禾本科植物圖說)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為:葉片兩面有毛,小穗具較長的芒。花果期8-9月。
產於東北、西北、華中、華東等省區。中亞、西亞與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阿爾泰。
匿芒藎草(禾本科植物圖說)
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為:其芒甚短或長為小穗的1/2,通常包於小穗之內而不外露。花果期9-11月。

『貳』 這小花是什麼

通常被叫做 鋪地錦竹草。鋪地錦竹草,是鴨跖草科、錦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鋪地錦竹草覆蓋地面效果好,應用於屋頂綠化,具有蓄水、降溫、增加濕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除用於屋頂綠化外,還可以植於路邊、坡地、水塘邊、池畔等做地被植物。

紫雲英並沒有油菜花那麼「網紅」,它現在的主要角色還是經濟農作物,所以遇到了千萬別破壞哦~

5、車軸草 春天的香氣之一,就是車軸草的花香,雖然它的花朵很樸素,香氣卻很清甜,是很多蜂蜜的來源之一。

車軸草有白色也有粉色,是多年生的草本,繁殖能力很強,移栽到家裡小心爆盆成災哦~

車軸草的葉子很花哨,小時候大家叫它三葉草,還有一個傳說:能在三葉草中找到四片葉子的話,你就能獲得幸運。感興趣的花友可以找找看。

6、二月蘭 除了金燦燦的油菜花,竟然還有紫色的「油菜花」?其實這個紫色的花叫二月蘭,也叫諸葛菜,被稱為中國版的「薰衣草」。

二月蘭在農歷2月開放,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常見花朵顏色為紫色,也會因為光照、土壤、時間等原因變成白色、深紫、藍紫色。

二月蘭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一開就是以大片,而且會逐年增多,有點生物入侵的感覺。

7、通泉草 郊外很常見的野花,很多人都見過但叫不出名字,它就是通泉草,看它的名字就知道,附近可能有水源了。

別小看了這個不起眼的野花,它還是個葯草呢,據說可以止痛,用在膿皰瘡、疔瘡、燙傷創口上,好似古裝武俠片里的橋段。

通泉草如果種在水肥充足的環境里,可以長的更大一些,如果你的花盆裡恰好長了一棵,別拔了,好好養著吧~

8、半邊蓮 半邊蓮的名字很美,花也很美,常見於溝渠、河溪附近,是比較喜濕的花。

雖然是野草,但卻是多年生,有葯用,據說可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不過它含有生物鹼,沒有醫生叮囑的情況下,不要亂服用哦。

喜歡半邊蓮的話可以帶回家養,它喜濕耐陰耐寒,用沙土栽種更好,家裡光線不好、空間不大都可以養,觀賞性很強。

9、垂盆草 長勢瘋狂的垂盆草又叫狗牙草,經常見於台階、岩石、草叢中,多年生,對生長環境沒有要求,也是著名的懶人植物。

垂盆草開花是黃色五角星形狀,帶有淡淡清香,農村裡被馬蜂蟄了後可以拿它敷在創口處,有解毒清涼的作用。

垂盆草四季常綠,折幾根枝條插在花盆裡不用管都可以,半年就能蔓延出一大盆,適合新手養,土乾的時候噴點水就行了。

10、金銀花 戶外的金銀花最香,因為花朵有黃(金)有白(銀),所以叫金銀花,在農村或者山裡比較常見。

金銀花的爬藤能力很強,枝條可以帶回去扦插,對環境不挑,生根很快,不過需要一定的生長空間和光照。

村裡經常把金銀花種在牆邊,順著牆可以爬滿整個院子,也能修剪成老樁,扦插的話記得剪綠色的新枝條哦~

11、薔薇 薔薇和月季不同的是,它一年只能開一次,但它的適應能力和抗蟲病能力很強,非常「接地氣」。

很多花友不屑於薔薇的「顏值」,花花覺得它很適合用來看家護院,用做防護籬笆。如果喜歡嫁接的話,也可以養幾棵薔薇,用做嫁接月季的砧木。

12、野百合 其實百合也並不只有進口品種,在山區里還有些野生百合,跟品種百合相比,就是花型不太好看,長相比較生猛。

野生百合要麼比較小,要麼體型巨大,如下圖的野生百合,身高能有2米,開花跟大炮筒似的,農家院里養著很是霸氣。

『叄』 這是什麼植物,感覺像竹子也像草,莖很硬也是空心的很像竹子,但葉子像草。求專業人士鑒定。

應該是西南藎草,


圖片來自網上

『肆』 求米草與藎草藎草有什麼葯用價直

求米草是牧草,沒有葯用價值
藎草可治療感冒咳嗽等。
藎草,是禾本科藎草屬植物。
藎草,是一年生草本。桿較纖細,基部傾斜而節上生根,上部直立,高達60厘米,多分枝,除節上有短柔毛外無毛。葉鞘無毛,或被短毛及疣基毛,有時開展或早落;葉舌膜質,長0.5至2毫米,邊緣有較長的纖毛;葉片卵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長1至4厘米,寬0.5至1.5厘米,邊緣至少中下部有疣基毛,近先端部分有纖毛,兩面無毛,或有短柔毛或疣基毛。
總花梗長2至25厘米,纖細,通常無毛,有時上部有白色柔毛;花序長0.5至6厘米,由1至10餘枚呈指狀兼傘房狀排列的總狀花序組成,最下的分枝長0.5至6厘米,有2至多數小穗;穗軸節間長2至3.5毫米,通常光滑無毛或近無毛,長3.5至5毫米,卵狀披針形,常帶紫色,有時灰綠色;基盤無毛或有短毛;穎不等長或近等長,除邊緣外紙質;第一穎背部圓形,邊緣扁平而不反折,具5至10脈,幾乎全部脈都具有小刺,有時僅在近先端部分有少數小刺,有時近光滑;第二穎具3脈,膜質邊緣寬約0.4至0.5毫米;外稃膜質透明,無脈,邊緣無毛;第一外稃長約2.5至3毫米,第二外稃長約2.5毫米,背面近基部有芒;芒長12毫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轉,有時芒很短而不露出於小穗之外而變無芒;雄蕊2枚,花葯長1毫米,深黃色;有柄小穗退化,殘存小穗柄長1至3毫米,無毛或有時上部有毛。
常生長在海拔1300至1800米的田野草地、丘陵灌叢、山坡疏林、濕潤或乾燥地帶。
藎草適生力很強,能用種子繁殖,在一定范圍內也能營養繁殖。在我國南方春季返青,夏季茂盛生長,秋季8至10月開花結實。在光照充足的坡面處年平均生長41厘米,灌木叢內年平均生長53厘米,坡腳下年平均生長63厘米;密度為1.8株/平方厘米,灌木叢內密度為2.3株/平方厘米,山腳下密度為3.4株/平方厘米。
主要價值
景觀:由於藎草耐瘠薄,在山石坡面、嵌草磚、貧瘠土壤、受踐踏較嚴重的綠地可適當引種或保留自然生長的植株,與其它地被植物混植(如紫花地丁等),既起到護坡固土作用,又能創造自然野趣。藎草植物整體高度基本一致,耐性強、病蟲害少、管護粗放,適於池邊、山石、建築周圍與其他植物配置,展示自然景觀美。
飼用:藎草在我國南方是一種優良的野生牧草,牛、馬、羊均喜採食,除了供放牧外,還可以刈割曬制乾草,農民群眾習慣稱之為「馬草」,在我國四川有些地區(入雅安、洪雅等縣),干「馬草」已成為商品,在市場出售。

『伍』 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面是尺念什麼


jìn
<名>
藎草
篋)
燒剩的柴木。也泛指剩餘的事物。通「燼」
藎 <形>
通「進」。進用。後引申為忠誠
王之藎臣,無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又如:藎臣(忠臣);藎言(忠言);藎謀(竭忠盡善的謀略);藎猷(藎謀)
藎(藎)jìn
⒈藎草,一年生草本,莖細,花灰綠或帶紫色。莖可編器物,莖與葉可做黃色染料,莖的纖維可用於造紙。
⒉忠誠:~臣。

『陸』 (四)主要植被類型與特徵

在中國植被區劃中,保護區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暖溫帶南部落葉櫟林亞地帶—山東丘陵栽培植被,赤松林、麻櫟林區—膠東丘陵栽培植被,含東北成分的赤松林、麻櫟林小區。

採用優勢種原則作為劃分類型的標准,把植物群落中各個層或層片中數量最多、蓋度最大、群落學作用最明顯的種稱為優勢種,主要層片(建群層片)的優勢種稱為建群種。按上述分類原則將保護區植被類型劃分為針葉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灌叢、灌草叢四種類型。

1.針葉林

(1)黑松林

黑松亦名日本黑松,原產日本,20世紀初引入山東。黑松好光,耐乾旱瘠薄,抗風、抗病蟲、抗海霧能力強,除澇窪、重鹽鹼土、鈣質土外,在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河灘、海岸均能適應,逐步成為膠東丘陵、魯中南低山丘陵和沿海沙灘主要造林樹種。

黑松人工造林,早期生長迅速,郁閉快,5年生幼林平均樹高可達2.5~3.0m;12~15年生平均樹高可達8.0m,平均胸徑12~14cm。20年後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到第四齡級平均胸徑一般只有22~24cm,單株優勢木30cm左右以上,樹高平均只有14.0m。黑松在濱海沙地生長,前20年明顯好於低山丘陵,後期生長表現欠佳。

區內黑松林主要為人工純林,多組成單層林,局部也形成復層林,主要有黑松×赤松、黑松×麻櫟、黑松×刺槐等混交林。保護區黑松基幹林帶長186.5km,占已綠化長度的62.5%;面積13583.3hm2,占已綠化面積的67.0%。

黑松林下植被,一般比較簡單,因立地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依據不同立地條件和種類組成的差異,將黑松林分為7個群叢,即①黑松-荊條+花木藍-油芒+大披針葉薹草群叢;②黑松-花木藍-黃背草群叢;③黑松-胡枝子-野古草+大披針葉薹草群叢;④黑松-胡枝子-蕨+大披針葉薹草群叢;⑤黑松-荊條+酸棗-隱子草群叢;⑥黑松-扁擔木+茅莓-黃背草+大披針葉薹草群叢;⑦黑松-紫穗槐群叢。主要群叢特徵詳細見表5-7、5-8。

表5-7 黑松-荊條+花木藍-大油芒+大披針葉薹草群落特徵匯總表

表5-8 黑松-花木藍-黃背草群叢特徵

註:1.德氏多度符號:soc—極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號: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別表示某物種出現於調查樣地的比例為1%~20%,21%~40%,41%~60%,61%~80%,81%~100%。

(2)赤松林

赤松為山東的鄉土樹種,赤松林是山東省地帶性的針葉林之一,也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天然森林群落,在膠東地區廣泛分布。赤松的生長、發育、繁衍和分布與當地的生態條件,特別是氣候和土壤條件相適應。赤松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也是植被恢復與重建的重要先鋒樹種。赤松在保護區內小片狀分布於低山丘陵。

赤松林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層,即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喬木層多為單層,即赤松層;灌木層難以分出亞層,有時與草本植物統稱灌草層。灌木及草本層植物的種類和多度,與氣候和立地條件有直接關系。常見灌木有:胡枝子、荊條、酸棗、花木藍、錦雞兒(Caragana sinica)、截葉鐵掃帚(Lespedeza cuneata)、華北綉線菊、三裂綉線菊、連翹、郁李等。草本植物有:大披針葉薹草、鈴蘭(Convallaria majalis)、野古草、地榆、委陵菜、苦蕒菜(Ixeris polycephala)、白羊草、結縷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等。

依據赤松林主要層和層片種類組成的不同和生境條件,可劃分為以下三個群叢:①赤松-胡枝子-黃背草+大披針葉薹草群叢;②赤松-山槐-黃背草群叢;③赤松-花木藍-黃背草-長蕊石頭花群叢。其中赤松-胡枝子-黃背草+大披針葉薹草群叢特徵,詳見表5-9。

表5-9 赤松-胡枝子-黃背草-大披針葉薹草群叢特徵匯總表

續表

註:1.德氏多度符號:soc—極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號: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別表示某物種出現於調查樣地的比例為1%~20%、21%~40%、41%~60%、61%~80%、81%~100%。4.樣地面積:100m2(喬木);4m2(灌木);1m2(草本)。

2.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落葉闊葉林,由暖溫帶落葉樹種組成,為山東地帶性植被類型,是華北植物區系珍貴的原生植被類型。保護區落葉闊葉林主要有櫟林、刺槐林、果樹林。

(1)櫟林

櫟林主要為麻櫟林,麻櫟是中國溫帶、暖溫帶和亞熱帶山地廣泛分布的森林樹種,麻櫟林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低山和丘陵上最主要的落葉闊葉林之一,在保護區有少量分布,常與多種落葉櫟類及其他針闊葉樹混生在一起。常見伴生種如栓皮櫟、槲櫟、槲樹、枹櫟、赤松、油松、黑松、刺楸、遼椴、紫椴、君遷子、黑彈樹、山槐、臭椿、楝、黃連木、欒樹等。

林下灌木因土壤條件而有較大變化。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地段以胡枝子、照山白、三椏烏葯、鹽膚木、白檀、錦帶花、郁李、三裂綉線菊、連翹、大花溲疏等最為常見;土壤較為乾燥瘠薄的地段,常見種類有荊條、酸棗、花木藍、多花胡枝子、絨毛胡枝子、興安胡枝子、截葉鐵掃帚、芫花、扁擔木、小葉鼠李等。

草本植物,常見的為禾本科、菊科、豆科、薔薇科、莎草科等的種類。在土壤濕潤肥沃的地段有野古草、大披針葉薹草、大油芒、荻、野青茅、狼尾草、綬草、薄荷、香薷、大葉鐵線蓮、唐松草、草本威靈仙、鴨跖草、地榆等。而白羊草、黃背草、白茅、蓬子菜、長蕊石頭花、委陵菜、翻白草、藎草、黃耆、草木犀、尋骨風(綿毛馬兜鈴Aristolochia mollissima)、紫花地丁、北柴胡等在較干瘠地方經常出現。在十分乾旱瘠薄的地方可以見到結縷草、苦蕒菜、小花鬼針草、射干、鳶尾、綿棗兒及瓦松等。另外中華卷柏等蕨類植物形成不明顯的地被層。

層外植物有葛、蝙蝠葛、狗棗獼猴桃等。

(2)刺槐林

保護區刺槐基幹林帶長34.3km,占已綠化長度的11.5%;面積1854.6hm2,占已綠化面積的9.2%。

保護區刺槐林多為人工林,種類組成比較簡單,喬木層通常只有刺槐一種,偶爾可見赤松、麻櫟、栓皮櫟、榆、楝等。

灌木層的種類多為其他群落常見的種類,但一般不形成明顯的層次。常見的種類有胡枝子、荊條、興安胡枝子、酸棗和紫穗槐等。

草本層植物的組成常因土壤條件的不同而異。在土壤濕潤、肥沃的地方有野古草、野青茅、畫眉草、唐松草、地榆、鵝觀草、龍牙草等;在乾旱貧瘠的地方,大披針葉薹草、白羊草、藎草、寬葉隱子草、結縷草、長蕊石頭花、青蒿、委陵菜、蓬子菜、狗尾草、小花鬼針草、白頭翁等常見;土壤特別瘠薄的地方,地椒及瓦松占優勢,往往成片出現。

(3)楊樹林

保護區以黑楊為主組成的基幹林帶長65.7km,占已綠化長度的20.6%;面積3858.9hm2,占已綠化面積的19.0%。林下一般無灌木層,草本植物也比較少,常見的有知風草、狗尾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藜(Chenopodium album)、益母草、A蓄、水蓼、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長萼雞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刺兒菜(Cirsium segetum)等。

(4)經濟林

保護區以經濟樹種為主組成的基幹林帶長面積124.8hm2,占已綠化面積的0.6%。保護區內主要樹種有蘋果(Malus pumila)、桃、山楂、葡萄、櫻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杏(Armeniaca vulgaris)、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等。果樹林管理相對較好,林下植被比較少,一般無灌木層,常見草本植物有狗尾草、牛筋草、馬唐、藜、益母草、A蓄、鐵莧菜、刺兒菜等。

3.灌叢

灌叢是指以灌木為建群種或優勢種所組成的一種植被類型。群落高度一般在3.0m以下,蓋度一般大於30%,建群種多為叢生或簇生的中生落葉灌木,生活型屬中、小高位芽植物。灌叢或多或少具有一個較為郁閉的木本層,裸露地面不足50%。灌叢包括原生性類型和在人為因素及其他因素影響下較長時期存在的相對穩定的次生植被。保護區灌叢主要類型有胡枝子灌叢、連翹灌叢、黃荊灌叢、綉線菊灌叢等,在保護區內呈小塊狀零星分布。

(1)胡枝子灌叢

在保護區分布於低山、丘陵空曠地帶,山頂部陰坡及溝谷土壤肥沃地段較為常見,與森林或草叢鑲嵌分布,蓋度40%~50%。群落中以胡枝子為主,混生三裂綉線菊、華北綉線菊、白檀、照山白、牛疊肚、榛、多腺懸鉤子、衛矛、錦帶花、小葉鼠李等。草本植物以野古草、大披針葉薹草、寬葉薹草、荻占優勢,其次為拳蓼、龍芽草、地榆、多種堇菜、唐松草、白頭翁、歪頭菜、鵝觀草、柴胡、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攀倒甑(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等。

在胡枝子灌叢中有時還可見到一些低矮的喬木樹種散生,如麻櫟、栓皮櫟和鹽膚木等,表明胡枝子灌叢是從森林破壞後的跡地上發育起來的,是森林破壞後恢復演替過渡階段的次生植物群落,有可能恢復為森林植被。見表5-10。

表5-10 胡枝子群落特徵

註:1.德氏多度符號:soc—極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號: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別表示某物種出現於調查樣地的比例為1%~20%,21%~40%,41%~60%,61%~80%,81%~100%。

(2)連翹灌叢

本群系主要分布於陡壁深谷、人畜少去處灌叢蓋度為60%~80%,建群種連翹的蓋度為25%~40%,高度1m以上,伴生灌木(藤本)有牛疊肚、大花溲疏、花木藍、照山白、山葡萄、南蛇藤等。草本植物主要有大披針葉薹草、漏蘆(Stemmacantha uniflora)、白頭翁、桔梗、歪頭菜、委陵菜、翻白草、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薯蕷(Dioscoreaopposita)、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var.truppelianum)、蕨類及苔蘚植物。

連翹枝條細柔而橫展,生長茂盛,春夏之間花先於葉開放,呈現一片金黃色景觀,對於增添保護區植被的季相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3)黃荊灌叢

灌木樹種以黃荊為主,其他有酸棗、胡枝子、多花胡枝子、興安胡枝子、花木藍、歐李(Prunus humilis)、衛矛、扁擔木等。蓋度50%~90%,高度1.5m。草本植物主要有黃背草、結縷草、白茅、野古草、白羊草、鵝觀草、雞眼草、茵陳蒿、中華卷柏等。

該灌叢為山地次生植被,常出現於林間空地和荒山坡地,在低海拔地區若森林破壞後則迅速形成群落。

(4)綉線菊灌叢

建群種為三裂綉線菊,其他尚有華北綉線菊等。植株平均高度為1.0~1.5m,蓋度40%。伴生灌木主要為衛矛、連翹、胡枝子等。草本層植物生長茂盛,種類繁多,以野古草、黃背草、大披針薹草、鵝觀草為主,其次為地榆、委陵菜、桔梗等。

4.灌草叢

灌草叢是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要建群種,同時其中散生有灌木的植物群落。保護區灌草叢的優勢植物為多年生野古草、白羊草、黃背草、結縷草、大油芒、荻等禾本科植物。分為兩種類型:黃背草灌草叢;白羊草灌草叢。

(1)黃背草灌草叢

本群系的建群種為黃背草,與其伴生的灌木主要有荊條、酸棗和三裂綉線菊,常見的草本植物有野古草等。分為2個主要群叢:荊條-黃背草群落;三裂綉線菊-黃背草、野古草群落。

荊條-黃背草群落。該群叢是保護區分布較廣的群落類型之一,常見於山地的陰坡或半陰坡,陽坡土壤深厚處也有斑塊狀零星分布。群落下的土壤條件較好,土層厚度30~50cm,土壤含水率(7~9月,下同)為15%~20%,有機質為2%~4%。裸岩面積一般為15%以下。群落一般高度為80~100cm,蓋度大於50%,最高可達80%以上。灌木層中以荊條最多,也有少量的酸棗、胡枝子等。草本層可分為2~3個亞層,第一亞層主要是黃背草,還有白羊草、野青茅、野古草和蒿屬植物;第二亞層高度為20~40cm,組成種類有藎草、寬葉隱子草等;第三亞層高度在20cm以下,以大披針薹草為主,還有委陵菜、翻白草、結縷草等,見表5-11。該群落的立地條件較好,土壤肥厚濕潤,通過封山,可以恢復灌叢或森林植被。

表5-11 荊條-黃背草群落特徵匯總表

註:1.生活型符號: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②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別表示某物種出現於調查樣地的比例分別為1%~20%、21%~40%、41%~60%、61%~80%、81%~100%。

(2)白羊草灌草叢

本群系的建群種為白羊草,廣泛分布於山地丘陵地區。組成群落的灌木主要是荊條和酸棗。分為荊條-白羊草群落;荊條、酸棗-白羊草群落兩個基本群叢。

荊條-白羊草群落。該群叢是保護區分布面積較大的群落類型。常見於山地的陽坡或半陽坡。生境特點是裸岩面積大,多在30%以上。群落下的土壤瘠薄,土層厚度15cm左右,土壤含水率為6%~10%,有機質為1%~3%。群落特徵是植物種類貧乏,結構簡單,群落蓋度低,只有20%~40%。草本層高50~80cm,以白羊草佔有絕對的優勢,在土壤稍深厚的地方可見到黃背草,此外還有藎草、寬葉隱子草、翻白草、結縷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等。灌木層以荊條為主,還有酸棗、小葉鼠李、興安胡枝子、地椒等,見表5-12。該群系立地條件較差,群落蓋度低,應加強保護,促進群落的進展演替。

荊條、酸棗-白羊草群落。該群叢是石灰岩山區分布面積最大的群落類型。生境特徵較荊條-白羊草群落更差。以白羊草占絕對的優勢,荊條、酸棗稀疏分布其間。其他種類有藎草、寬葉隱子草、翻白草、卵葉鼠李、錦雞兒、地椒等。白羊草群落特徵見表5-12。

表5-12 白羊草群落特徵匯總表

註:1.生活型符號: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2.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別表示某物種出現於調查樣地的比例分別為1%~20%、21%~40%、41%~60%、61%~80%、81%~100%。

『柒』 藎草和竹葉草的區別

一年生。稈細弱,無毛,基部傾斜,高30-60厘米,具多節,常分枝,基部節著地易生根。葉鞘短於節間,生短硬疣毛;葉舌膜質,長0.5-1毫米,邊緣具纖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0.8-1.5厘米,基部心形,抱莖,除下部邊緣生疣基毛外餘均無毛。總狀花序細弱,長1.5-4厘米,2-10枚呈指狀排列或簇生於稈頂;總狀花序軸節間無毛,長為小穗的2/3-3/4。無柄小穗卵狀披針形,呈兩側壓扁,長3-5毫米,灰綠色或帶紫;第一穎草質,邊緣膜質,包住第二穎2/3,具7-9脈,脈上粗糙至生疣基硬毛,尤以頂端及邊緣為多,先端銳尖;第二穎近膜質,與第一穎等長,舟形,脊上粗糙,具3脈而2側脈不明顯,先端尖;第一外稃長圓形,透明膜質,先端尖,長為第一穎的2/3;第二外稃與第一外稃等長,透明膜質,近基部伸出一膝曲的芒;芒長6-9毫米,下幾部扭轉;雄蕊2; 花葯黃色或帶紫色,長0.7-1毫米。穎果長圓形,與稃體等長。有柄小穗退化僅到針狀刺,柄長0.2-1毫米。
竹葉草是禾本科、求米草屬植物。稈較纖細,基部平卧地面,節著地生根,上升部分高20-80厘米。葉鞘短於或上部者長於節間,近無毛或疏生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多少包莖而不對稱。圓錐花序長5-15厘米,主軸無毛或疏生毛;分枝互生而疏離,長2-6厘米;花柱基部分離。花果期9-11月。[1]
全世界東半球熱帶地區都有分布,分布於東非、南亞、東南亞至大洋洲、墨西哥、委內瑞拉、厄瓜多等地。在中國分布於江西、四川、貴州、台灣、廣東和雲南等省;生長於疏林下陰濕處。[1][2]
全草入葯,性味甘、淡、平,無毒。能清肺熱,行血;消腫毒。治咳嗽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