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發布時間: 2022-02-02 03:28:32

1. 怎樣提高課堂效率總結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效率就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是師生在單位時間內共同完成的教學任務.它是衡量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指示,影響著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那麼在課堂教學中起決定因素且充當著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教師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人結合自身實踐作幾點總結: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前提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創新能力.
我嚴格要求學生課前必須准備好學慣用具,不得在課堂上翻包倒桌,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杜絕了課堂上常見的用什麼才找什麼的不良現象.另外我還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數學知識的緊密性,邏輯性,無不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與新知識相關的已有知識做基礎.有效預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習信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分數除法》時,由於學生在已有知識《分數乘法》和《倒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預習掌握了《分數除法》的演算法,因此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算理,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上我常常根據不同學生的自身情況採取不同策略,循循漸進,培養學生養成書寫工整、規范的習慣;養成審題認真、解題後驗算的習慣;養成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的習慣;養成專心聽講,勤做筆記,愛思考的習慣.極大地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正確的教學思想和端正的教學態度是關鍵
1、教學思想指導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案的制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過程的實施,都是由教師的教學思想所決定的,所以正確的教學思想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思想具有全體性、全面性和主動性三大特徵.
在課堂教學中,我一切活動都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和練習,操作、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也會給每一位學生參與發表收獲和分享成果的機會,注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我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後,設計了這樣一組練習題:1/2=()/4=()/8;1/2=2/()=4/();2=()/()=()/(),這樣三層練習題是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又如我在教《圓的周長》時,先讓學生用一條細繩圈住圓通過細繩測出圓的周長,再比較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的關系,最後全班同學交流總結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整個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自主探究,有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教學思想.
2、態度決定一切.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教學准備工作;第一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第二認真鑽研教材,領會教材意圖,靈活巧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要鑽研教法學法,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課後認真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達到師生共同成長的完美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高超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根本
高超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有力保障.教師要與時俱進,刻苦探究,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的重要性.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級的學生興趣來源不同,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並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境,故事情境,兒歌情境,直觀演示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創設操作性情境,設障質疑情境,競爭情境.例如,我在教學六年級的分數乘法中的《分數乘分數》時,在屏幕上投影兩個大月餅被我分別平均分成兩半,學生們在已學《分數乘整數》的基礎上很快列出:1/2×2,接著我只拿一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問這其中一份是幾個月餅?如何列式?有的說一半月餅也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1×1/2,有的說一半月餅的一半就是兩個1/2,列式1/2×2,有一位學生通過觀察准確說出那一小份是一個月餅的1/4.到底這一半月餅的一半是幾分之幾?1/4個月餅是怎樣算出來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數乘分數》.這其中,學生們受已學《分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分數》的限制,看似同樣道理都列不出正確算式,而通過老師的直觀演示知道性准確答案是1/4塊月餅卻也無從下筆.這樣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求解的慾望.
2、優化教學過程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是師生雙邊互動統一、共同成長的過程.優化教學過程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
① 優化教學手段
以前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課堂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過程單調,手法單一.即制約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現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為了區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素質教育的優越性,有些教師在多媒體的使用上過於泛濫,在不是很需要的情況下,使用多媒體會給學生帶來無謂的刺激,學生容易疲勞.不但沒收到實效,而且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而有的教師設計活動過多,使各個活動不能完全展開,學生也來不及把活動的收獲和感悟表達出來.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學會用盡量少的素材和活動,去達到最高的效益.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我給每個小組發一個可以拆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的圓柱形紙筒.通過小組的觀察和拆解很快明確了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的和,兩個底面是圓屬已有知識,而側面積就通過重復拆---組---拆的操作不斷呈現出長方形的寬等於側面積的高,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的情形.學生很快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從而推導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這時利用多媒體直觀的呈現出長方形和側面積各部分相互對應的面積公式).到練習鞏固環節我還是利用這一學具引導學生計算拆去一個底面的表面積,拆去兩個底面的表面積.整個過程就一個實物學具素材最少,而且它與多媒體呈現圓柱體相比較即不缺少動態,又更真切、直觀、立體.活動的設計是操作的節節推進,探討的層層深入,思維的步步升華.而多媒體的利用重點是呈現知識的內在聯系與轉化過程,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②優化學習方式
教師在優化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能更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充分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新課程理念.課改後自主探討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深受廣大師生歡迎.我在課堂教學中,盡力優化教學手段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創造有效的合作學習平台.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積》的過程中,我先引導學生用已學知識長方形的面積去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在學生自主列式:6×4+6×5+5×4+6×4+6×5+5×4,逐個求面後,我啟發學生觀察算式結合長方體特徵自主列出:6×4×2+5×4×2+6×5×2,緊接著我引導學生運用運算定律自主列出(6×4+5×4+6×5)×2.而在最後的拓展創新環節,我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動手能力強的拆開長方體紙盒,條理清晰的說出組成長方體的有哪幾個面,計算能力強的寫出算式.經過交流匯報,創造性地列出:6×(5+4)×2+5×4×2,即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高)×2+寬×高×2.不管是前面的自主探究,還是後面的合作學習,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各盡所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全面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今後我將堅持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為上好每一節課,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不懈努力.

2.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本文試圖從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三個方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個問題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解讀教材是基礎,要注意吃透新課程理念,領會教材意圖;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包括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手段、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筆者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任何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都不是一張白紙。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的意義每個人的領受是不同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和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教學目標搞「一刀切」,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但是制定分層目標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標、上限目標、發展目標。如在教學演算法多樣化時,筆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演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學生則要求會運用多種演算法,能力更好的學生在會運用多種演算法的基礎上學會擇優或想出更好的方法。這樣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二)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朱國榮老師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這時,朱老師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小組合作學習要講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什麼都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組織進行。內容簡單的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較難的先要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再組織小組合作。這樣,每個人都有思維上的參與,實現人人學數學。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應的規則。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要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即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成績等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為目標的。筆者曾在學校組織的家長開放日,教《應用題的練習》(四年級)時要求學生四人小組自主分工:一是把應用題拼組完整,二是讀題,三是寫出算式,四是說出解題思路。在反饋過程中,證明四年級的學生自己能做出優勢互補的合理的安排。動手能力強的拼,朗讀水平高的讀,書寫能力強的寫,條理清晰的說。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得以彰顯,使大家都得到了鍛煉並發揮了自身的長處,得到了聽課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課堂學習中,合作小組常常表現出不善於合作的狀況。一次,筆者在執教老師請學生小組合作時觀察到以下現象:有的學生托著下巴冷眼旁觀,有的學生溜到別的小組,有的東張西望……所以,教師在平時要採取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1)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清楚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說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點撥。(2)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有困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贊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建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3)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沖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充分了解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1.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2.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筆者讓學生自己獨立地做書上的練習。一生突然大聲說:「有一隻鴿子的信送不出去。」筆者微笑著詢問是哪一隻,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回答:「15-9。」 在老師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活動空間中,孩子們自己發現了多餘的條件,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設想當時筆者如果對貿然出現的聲音立即批評,不僅使那位學生的思維停頓,連其他孩子的學習熱情都會受到影響。蔡林森說:「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師嘴裡講出來就不值錢了,一定要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
(二)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果真有價值,老師應該馬上肯定:「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很重視。」
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探討。有效的評價既能指明優缺點,又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有時,我們會在課堂上聽到「好的」、「不錯」類似這樣的評價。對教師來說簡單了,可對於學生而言缺乏針對性,甚至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主動性減弱。為了引導學生評價他人,有些老師會說:「你認為他說的怎樣?」……筆者認為學生的自我評價環節在課堂中比較單薄,老師可以讓它厚實一些。如「你對自己的發現怎樣評價?」這樣有利於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現並做出不斷的調整。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3.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學校要建立作業統籌管理機制,班級、年級各學科作業要公開,做到師生人人可見,總量控制。
作業必須在課內布置,堅持作業全批全改、及時反饋。
不得布置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
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不得下發答案由學生自行批改作業。

4. 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做課堂學習的主人
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就是要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不當旁觀者。如果一堂課是一場戲,那麼課堂內的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是這場戲的一 個角色,並且人人都應爭唱主角。這里所說的參與,主要是指參與課堂的各種思維活動;這里所說的爭唱主角,主要是指大膽發言和參加課堂討論。
不少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某一個問題曾在課堂被老師提問過,即使當時答錯,但往往在很長時間內對這一問題的解答仍有清晰的印象。這是因為參 與討論時的思維活動比平常狀態下要活躍的多,它調動的人體感知事物的多種分析器及其效應器的協調工作,在頭腦中形成的強烈的刺激。因此,我們要學會做課堂 學習的主人。
(2)帶著問題聽課
帶著問題聽課這種方法適用於新授課、綜合課。上課前要認真預習、閱讀教材,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這樣,上課時老師講些什麼,哪些自己已知道,哪 些需要弄個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聽講就有了針對性。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就聽得格外仔細、認真。如果老師對這處難點講得不細、不透徹,還可以在 課堂上及時提問。自己不會的東西,也常常是大多數同學不會的東西,即代表的同學們的心聲,又幫助老師了解了學生情況,抓住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如果所提的 問題不具有普遍性,老師徵求別的同學的意見,大家認為沒必要在課堂上再講一遍了,那也不要緊,還可以在課後再個別老師請教。
(3)要聽懂重要細節
俗話說:「會聽聽道道,不會聽聽熱鬧。」課堂上聽講也是這樣一個道理,會聽講的學生能聽出問題的來龍去脈,不會聽講的學生只是聽聽熱鬧。聽講時 一定要聽懂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要細節,在這個細節上看老師是怎樣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的。越是細小的重要細節,就越能學習到更多知識。
(4)要以理解為主
聽講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些學生聽講時分不清主次,結果抓住了芝麻,丟掉了西瓜。「聽講,聽講」,主要就是先「聽」,「聽」是主體,「想」與「記」是次體。對老師講課的內容要聽清楚,聽准確,聽出重點,聽出意圖,聽出弦外之音。原則是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動了在做筆記,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
(5)要有比較地聽講
聽講中,要把自己在預習自學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點。通過這種比較,一是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二是能加強自己的思考,認識與提高,三是能發現自己在預習自學中所出現錯誤的原因。
(6)注意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第一,回顧一課堂從頭至尾的過程。這節課主要內容是什麼,老師開頭是怎樣引入的,中間是怎樣引導分析的,最後是如何總結歸納的,都應弄清來龍去脈。
第二,合理評價老師的思路。在理清老師思路的基礎上,思索老師用了哪些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怎樣。
第三,留心結束語。結束語是老師對一節課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留心它,有助於把握這堂課的整體,做到胸有全課。
第四,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知識要點。同時要將它納入自己的頭腦里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

5. 如何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歷史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那麼如何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來進行有效教學呢?以下是我根據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導語,創設情境。例:用「千年第一思想家」視頻讓學生感悟學習馬克思的偉大思想;通過播放《七子之歌》感受「七子」之思痛。觀看《南京大屠殺》電影激發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這種導入方式,把教學內容情景化了,學生的動機也被激發了。「學習動機的激發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為活動狀態,形成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教師應該設法激發學生心中求知的慾望,從而使學生很好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
二、增強趣味性,激發興趣。「在歷史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謂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又對認識過程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等。首先,教學過程中適時補充史料,可以增強趣味性。在講《鴉片戰爭》時,分析中英貿易狀況時,我講到外國商品最初在中國沒有被各個消費階層所接受,引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紅樓夢》中劉姥姥進賈府這個情節,學生興趣盎然。
三、測試鞏固,反饋提高。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設計習題反饋是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我在實踐中是這樣做的:1.設計有層次的習題當堂鞏固,使不同學生都能嘗試成功以樹立其自信;2.布置作業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3.設計單元、期中期末檢測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做好試題講評分析,並要求學生自我反思,寫答卷分析和改進目標、計劃,以提高學習效率。
四、授人以漁,豐富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走向自學和學會學習是我們教學的目標。我們必須創新教法以實現教學有效性。下面是我常採用的教法:1.小組合作法: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這種「開放型」、「交往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人人參與,人人發言,人人做主人,是一種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實施中應注意: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原則科學結組;精心設計適宜於小組合作的問題;堅持先自主學習後合作交流相結合;教師在合作中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引導學生友善互助,創設良好的合作對話關系,規范同學的合作行為;做到科學評價激勵合作更成功。2.史政結合法:例在復習三次科技革命時,我讓學生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舉例說明,有關科技的負面影響,學生就提出了地球溫室效應、生態環境惡化、日本海嘯、核泄漏等事例,關於怎樣解決,還很自然地說出應該趨利避害,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歷史責任,突出了學以致用。3.競賽法:例布置預習問題課堂上小組競賽;單元復習時,令各組准備題目,進行對抗比拼;學到《西安事變》時組織學生針對「殺、放蔣」的辯論賽等。實踐表明:競爭狀態時的學習效果要比平時的學習效果好得多。4.文史融合法。人說文史不分家,我也嘗試把一些語文教法運用於歷史教學。例:單元大意、學習主題歸納,使學生迅速把握單元特徵、教材重點;撰寫論文,指導學生辯證分析、評價歷史事件、人物,明確論點,找出論據、指導論證,一片小論文水到渠成。5.參觀調查法:帶學生去參觀歷史的遺跡、遺址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景點――滿城漢墓、清西陵、狼牙山、冉庄地道、保定總督署等可將課堂教育的范圍擴大化,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游歷中學習歷史、了解歷史、感悟歷史,生成濃濃的歷史情感。6.巧記法:如朝代順序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秦統兩漢,三分魏蜀吳,貳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了學生記憶效率。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魂。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歷史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這塊主陣地,以自身精湛的教學素養感染學生,以現代媒體為手段吸引學生,以創設情境營造和諧環境,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令學生快樂輕松學習

6.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應採取什麼措施

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1).教師要更新課堂管理觀念
課堂不等同於教室,課堂管理也不等同於簡單的控制。常被誤解為教師是「中心人物」、「控制者」、「主宰者」等等,於是,教師很難忘我地走進學生的內心,同樣就很難將認知結構與情感結構的目標進行整合,這將直接導致學生厭倦上課。認為自己是「中心人物」的教師,通常是講起課來滔滔不絕,一講到底,哪怕學生在下面講話、打瞌睡、做閑事;認為自己是「控制者」、「主宰者」的教師,對學生當然不會置之不管,他們會採用一切他們認為必要的手段使課堂安靜,使學生「全神貫注」,然而這又使得課堂的重心嚴重位移,因為過分強調了管理,會導致課時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等結果。可見,課堂教學中的課堂秩序與教師的管理理念休戚相關。要搞好課堂管理,教師有待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把學生看作是你的朋友,尊重他們,善待他們,換位思考他們所需要的,所嚮往的,所期待的,和他們一起商討學習方法,一起探究學習內容,忘記你所謂的「身份」,真正投入到他們中去。在這樣的模式中,沒有主宰者和被主宰者,只有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才易於獲得創造性的發展空間。
(2).合理制定規則。學期初規則的制定,是課堂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規則的內容以及出現違規行為將會面臨的懲罰,如遲到學生只可以從後門進教室等。規則一旦建立,教師首先要嚴格遵守,不遲到、不早退,不在課堂上處理私事,上課前關掉手機等。同時監督學生是否嚴格遵守,防微杜漸,免得一些不適行為逐漸演變成主要問題。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前後管理不一致,則可能會使課堂紀律惡化,使自己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
(3).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與氛圍
積極而活躍、協調而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能明顯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而拘謹、刻板、冷淡、緊張的課堂教學氣氛,則會明顯削弱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壓抑他們的創造性,進而使上課成為負擔,無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贊科夫的教學實驗就對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如下的結論:「學生在課堂上高高興興地學或者愁眉苦臉地學,效果是不一樣的。」這足以說明積極的課堂教學氣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如有的教師上課,學生只盼下課鈴響,有的教師下了課還被學生纏著問個不停,意猶未盡。因此在課堂上創造一種使大家心情愉快,有強烈的求知慾,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才能使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氣氛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而且還會極大地影響到教師的授課心理,教師對課堂教學氣氛的不同感受,其注意力、情緒和思維都會有所不同。
①、充分開展情感教育,創設情感環境。(教師以自己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
②、運用幽默、機智地創設吸引人的課堂環境。
③、充分給予學生「賞識」。
④、教師用語言應多用陳述性語言,少用評價性語言。
⑤、實現課堂公平,與學生平等相處。
⑥、加強師生互動。
⑦、形成良好的班風。
(4).有效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案例1一位交警在十字路口攔住了一輛闖紅燈的汽車。車里的女士稱自己是小學教師,趕著去上課,馬上就要遲到了。「希望能得到您的原諒。」她說,交警聽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幾年來我一直在等,想抓住一個不遵守 『紀律』的小學教師,你給我過來!把『我闖紅燈』四個字抄寫三百遍。這是我上小學時立下的誓言。」
這個故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僅是一個笑料,但對那些曾經在懲罰學生的教師來說,卻是一個絕妙的諷刺。交警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實現小時候的一個誓言,僅僅是為了以牙還牙,發泄心頭之恨,可見「抄三百遍」帶給他的那種痛苦,那種怨恨有多大,以致心理扭曲,滑稽地報復。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是教學關系中的平等首席,教師的作用在於引領而不是替代,教師應該學會對學生的尊重和贊賞,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只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有課堂上師生的積極行為,才能有課堂上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意義的創建,才能有真正意義上課堂管理。
(5).健康課堂管理
所謂健康課堂管理,就是通過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6).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課堂管理中,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師德修養。其次,學會自我控制與耐心是教師的基本品質。無論課堂上發生什麼事,教師臉上始終保持一副平靜輕松的表情,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制勝的法寶。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學識及駕控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能深深地吸引學生。
(7).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如:①讓學生參與管理,師生一起討論制訂課堂規則的內容以

7. 如何抓好課堂管理,提升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是提供教學質量的主渠道,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維品質的主要場所。教師的授課質量直接影響和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決定學校的教學質量。作為一所年輕教師佔多數,大多是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我想我們並不急於求成,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面,採取了三步走的措施:1、規范課堂教學過程,完成課堂教學目標,2、掌握課堂教學規律,保障課堂教學效果,3、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高效。
三步走是根據我校的現狀,分析了教師現階段教育教學的實際,提出的比較可行的逐步實現課堂有效、高效的途徑。首先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海南陵水思源實驗學校教學常規規范化管理細則》,並打算在學期結束之前組織教師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測試,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並嚴格按照教學常規的要求,規范上課的過程、程序,完成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把一堂課上好,上完整。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環節,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上課的前提是要備好課。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上好課,就必須先備好課。備課從五方面做起(1)備課標(2)備教材(3)備學生(4)備預設(5)備作業。同時注意集體備課,明確教案書寫要求。
上課時要求教師嚴格遵循五項要求:(1)嚴格遵守課程表,不私自調課(2)增強課堂時間意識,不遲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課,不中途離開教室(3)注重形象,不攜帶通訊工具,不坐著上課,體育教師著運動服(4)堅持用普通話教學,不講土話、臟話(5)尊重學生人格。
做到「三個提前」(1)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備,不將個人不良情緒帶入課堂,營造良好課堂氣氛,(2)提前1--2分鍾到達課堂,目視學生做好課前准備,營造安靜的教學環境(3)提前督促學生做好教室場地的布置工作,黑板是否干凈,講台物品是否擺放有序、衛生潔具是否擺放整齊、學生桌椅是否對齊,營造有序的課堂環境。

8.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反思

提高課堂效率反思
關注課堂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既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育教學的

實際需要。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反而很少關注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這樣,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也耽誤了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效。
有專家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無效勞動大約佔50%。雖然這一調查結果不能反映全部的事實,或許還使人覺得有些誇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效教學的現象在各學科中都普遍存在。那麼,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筆者通過大量的聽課、評課以及自身的教學反思,以語文課堂為例,擬從教學策略選擇、課堂提問藝術、課堂時間管理、備課的高效性四方面陳述。 一、 選擇最佳教學策略 課堂存在的無效教學問題,很大原因首先在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策略選擇的問題,教師搞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由來已久。據陸怡如《積極學習》所述,一項大規模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的教學方式產生的教學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學生對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率為:

教學方式 記住率 教師講授 5%
學生閱讀 10% 視聽並用 20% 教師演示 30% 學生討論 50% 學生實踐 70% 學生教別人 95%
而現實中我們的教師採用的教學方式的比率卻差不多與之相反: 教學方式 採用率 教師講授 95% 學生閱讀 80%
視聽並用 70% 教師演示 65% 學生討論 45% 學生實踐 20% 學生教別人 5%
通過調查發現,53.5%的教師每節課講授時間為15-25分鍾,31.3%的教師講授25-35分鍾,14.1%的教師講授35-40分鍾,還有1%的教師講授超過40分鍾。事實證明,教師們現在使用得最多的教學方法竟然是效率最低的方法,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當然,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但視聽並用、教師演示、學生討論、實踐
等有效手段是不是可以優先考慮,有條件的可以充分利用條件,沒有條件的可以努力創造條件,充分尊重學習心理學的規律,讓教師事半功倍。 二、 改進課堂提問藝術
有的教師課堂提問太簡單,學生可以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的問題還是少提為妙,既然無需思考,對學生也沒有多大的幫助。有的課堂提問,拋出的問題像一捆集束手榴彈,學生連問題問些什麼都記不住、理解不了,更遑論解決問題,於是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有的教師剛拋出一個問題,馬上讓學生回答,中間只隔了一二秒鍾,學生無暇思考就被點名回答,可見一點互動的誠意都沒有,效果之差,可想而知。有的提問,新課剛開始後未作任何鋪墊預熱就直奔主題,有的問題則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無人能答,教師只好自問自答,自說自話,不但浪費了教學時間,還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
實施新課程後,有的教師以為理念要更新,就要想新花樣,卻不尊重教材,有的問題問得太空洞,脫離文本,只把文本純粹作為「用件」、「道具」,浪費了文本資源。比如最近在江蘇宜興舉行的全國第二屆「聖陶杯」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上,有位參賽選手執教《詩經∙靜女》,40分鍾一節課,課堂上卻用了15分鍾時間讓學生想像男女主人公約會的場景,游離文本,教學效果也不見得好。如果能將這些時間緊縮一些,擴展到《詩經》其他類似篇目的比較閱讀,效率可能更高、更佳。看到這些問題,避免這些問題,無疑對提高課堂有效性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三、 要重視對課堂教學時間的管理
一堂課40-45分鍾,宜分為三大段來分配。根據學習心理學「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課堂的導入、學生求知慾的激發、教學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對新學知識的大致了解,這些前期准備非常重要,這一階段時間大約10分鍾左右為佳。對文本的深入挖掘、由生到熟、由苦到甜為第二階段,在這階段中,可以設計各種符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的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與課堂氣氛,在熱烈而積極的求知氛圍中,讓學生掌握新知識,獲得新體驗,這是關鍵的階段,估計用時20-25分鍾左右為佳。第三階段為提高、升華、回味階段,如語文課,就要遁著文本——文學——文化的逐層深入的路徑,打開學生視野,得到美的熏陶,獲得認知的成長,估計用時10——15分鍾為佳。當然,每堂課根據類型不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不同,時間的分配也不盡相同。但是,教師在執教之前必須對45 分鍾時間的安排成竹在胸,對時間的管理,就是對課堂高效的直接把握。 四、 提高備課的效率
1、提高備課的實用性。備課是有效教學重要一環,但因為長期以來,學校對教師有教學常規檢查,而這種檢查,長年累月,陳陳相因,有的就演變為一種刻板的程序,有的特別看重教師備課的卷面工整、備課的篇幅等所謂可以量化的指標。在這種誤導之下,教師就為檢查而備課,為備課而備課,到最後,也不知為什麼而備課。辛苦書寫的教案成了擺設,導致備課、教學兩張皮,形式主義,浪費時間。而有效乃至高效的備課,重在實質,重在對文本本身的深入解讀與課堂可操作性的研究,要充分預想到整堂課的走向、寬度與深度,備課,無非是把這種設計記錄下來,以便上課時作為「圖紙」來實施教學而已。詳案固然不是應付檢查,那麼簡案更應充分體現實用性,哪怕只是一張卡片,上面也可以記錄板書、提問主要環節、時間分配的標注。以下是筆者在參加寧波市第十屆語文教壇新秀時上參賽課的簡案:

教學中,簡案另配以教學
PPT
,可將製作好的
PPT
用講義形式列印,放在一邊,以配合
觀察教學環節。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學流程,確保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
性。

2
、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與其他備課資源,充分吸收別人備課的
長處,加以合理利用、補充,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要在執教者本人對教材的深入理解、體
會基礎上,結合本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班級特點設計教學環節。有位教師在相關調查問卷時
說得很好,或許能給我們的高效備課帶來一些啟發:

「資源共享
+
結合本班學習實際
+
自我反思。第一次備課:由於一個年級所教學的知識內
容相同,因此,備課資料也可共享,如精品教案年級統一購買,網上教案資源共享。資料相
對集中後,用列印的形式呈現出來。第二次備課:在集體備課的前提下,課前教師要二次備
課,要詳細批註和修改、增補刪改,有些甚至可以結合本班情況合並課時或者另外選擇重備。
第三次備課:課後應有本課的反思,以及錯例分析,還要對課後學生作業情況進行分析,以
便及時調整教案和上課策略。」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應該是他的立足點,講台是不是站得住,站住了能不能
立起來,很關鍵的一點,要看他的教學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新課改的實施,必然要求減負
增效,於是對教師提出了基本的也是必然的課堂有效性要求。在這樣的要求面前,我們每一
位一線教師都要有應對的決心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是為獻計,也是對我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