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什麼菌 長在什麼樹上
這是香栓菌,沒有毒,但是屬於木栓質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從葉子判斷這是鳳凰木。
2.菌絲體是香栓菌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它可以從土壤或其它有機物中吸收養分,營腐生生活。這些菌絲體彼此纏結在一起,吸收養分,不斷發育生長,形成菌蕾,再經過生長伸出地面,成為新的香栓菌個體。
2. 有誰知道這個是什麼菌種
這是一種「芽孢桿菌」。
芽胞桿菌的菌落較大,白色、灰白色或者略帶一些黃色,表面粗糙不規則,有很多隆起、皺褶等。
常見的芽孢桿菌有致病性的蠟樣芽孢桿菌,有非致病性的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具體種類需要做進一步的細菌生理生化實驗才能確定。
下圖是芽孢桿菌菌落的典型形態。
3. 這圖中是什麼菌類,怎麼使用或食用,是長在樹上的
樹舌靈芝又稱樹舌扁靈芝、老母菌、楓樹菌、老牛肝。子實體大型或特大型。無柄或幾乎無柄。菌蓋半圓形,扁半球形或扁平,表麵灰色,漸變褐色,有同心環紋棱,有時有瘤,皮殼膠角質,邊緣較薄。菌肉淺栗色,菌孔圓形。生於楊、樺、柳、櫟等闊葉樹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樁上,是重要的木腐菌之一,會導致木材木質部形成白色腐朽,可葯用。在中國和日本民間作為抗癌葯物。還可以治聞風濕性肺結核,有止痛、清熱、化積、止血、化痰之功效。
4. 圖片中的菌類叫什麼名字
金針菇 形態特徵金針菇由營養器官(菌絲體)和繁殖器官(子實體)兩大部分組成。⑴菌絲體由孢子萌發而成, 在人工培養條件下,菌絲通常呈白色絨毛狀,有橫隔和分枝,很多菌絲聚集在一起便成菌絲體。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絲長到一定階段會形成大量的單細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可萌發成單核菌
金針菇
絲或雙核菌絲。有人在試驗中發現,金針菇菌絲階段的粉孢子多少與金針菇的質量有關,粉孢子多的菌株質量都差,菌柄基部顏色較深。
⑵子實體主要功能是產生孢子,繁殖後代。金針菇的子實體由菌蓋、菌褶、菌柄三部分組成,多數成束生長,肉質柔軟有彈性。菌蓋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徑1.5~7厘米,幼時球形,逐漸平展,過分成熟時邊緣皺折向上翻卷。菌蓋表面有膠質薄層,濕時有粘性,色黃白到黃褐,菌肉白色,中央厚,邊緣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較稀疏,長短不一,與菌柄離生或彎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圓柱狀,稍彎曲,長3.5~15厘米,直徑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連,上部呈肉質(亦有書說菌柄為纖維質、膠質),下部為革質,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絨毛,擔孢子生於菌褶子實層上,孢子圓柱形,無色。
5. 請問這個是什麼菌啊
這是《乾巴菌》
乾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Zang)[1]是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傘菌綱(Agaricomycetes)、革菌目(Thelephorales)、革菌科(Thelephoraceae)、革菌屬(Thelephora)的一類食用真菌,又名乾巴革菌、對花菌。[2]乾巴菌味美可口、獨具異香且營養豐富,與竹蓀、冬蟲夏草、雞樅菌、松茸等同屬於雲南珍貴的野生食用菌。[3]
子實體一年生,叢生,珊瑚狀,分枝葉片扇形,新鮮時輕革質。夏秋季生於松林中地下,肉質乾脆,具酷似腌牛肉乾的濃郁香味,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與雲南松等松屬植物形成菌根。[2]
中文學名
乾巴革菌
拉丁學名
Thelephora ganbajun Zang
別稱
乾巴菌、牛牙齒菌等。
6. 請問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菌長在松樹下面,紅色質地堅硬,橢圓形球狀。
從圖片上卡看,這是紅冬蛇菰,是蛇菰科蛇菰屬的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2,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蔭蔽林中較濕潤的腐殖質土壤處,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