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血塗片的製作方法
血塗片-實驗材料、試劑
3.1實驗材料:醫用采血針、酒精棉球、載玻片、血推片、消毒牙簽
3.2實驗試劑:瑞氏染液、抗B血清、抗A血清、生理鹽水、蒸餾水
3.3儀器設備:Motic光學顯微鏡
血塗片-實驗步驟 聽語音
4.1ABO血型鑒定
4.1.1取一塊清潔玻片,用記號筆標上記號。
4.1.2用小滴管吸A型標准血清(抗B)一滴加入左側,用另一小滴管吸B型標准血清(抗A)一滴加入右側
4.1.3以穿刺法自左手無名指指尖取血,在玻片的每側各放入一小滴血,用牙簽攪拌,使每側抗血清和血液混和。每邊用一支牙簽,切勿混用。
4.1.4靜置室溫下10—15min後,觀察有無凝集現象,並據此判斷血型。
4.2血塗片的製作及血細胞觀察
4.2.1取末捎血一滴置於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載玻片,右手以邊緣平滑的推片的一端從血滴前方後移接觸血滴,血滴即沿推片散開。然後便推片與載片夾角保持30-45度平穩地向前移動,載片上保留下一薄層血膜
4.2.2血塗片製成後可手持玻片在空氣中揮動,使血膜迅速乾燥,以免血細胞皺縮.
4.2.3用蠟筆在血膜兩側劃線,以防染液溢出,然後將血膜平放在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2-3滴,使覆蓋整個血膜,固定0.5-1.0分鍾.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鮮蒸餾水,與染料混勻染色5-10分鍾.
4.2.4用清水沖去染液,待自然乾燥後或用吸水紙吸干,即可置血塗片於顯微鏡下進行鏡檢。
4.2.5白細胞分類計數。
選擇塗片的體尾交界處染色良好的區域,在油鏡下計數100個紅細胞,按其形態特徵進行分類計數,求出各類細胞所佔比值。
Ⅱ 怎麼製作血塗片
血常規是醫院常作的檢查項目,但是由於大部分的醫院用的都是三分類的血球儀(五分類血球儀價格太高),在分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血塗片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補償,使得三分類的血球儀也能起到五分類的效果。而且血塗片的作用還不僅於此,它還能更直觀的放映細胞的形態,以及血液的一種狀態。現在就血塗片的製作和應用做一個介紹。
血塗片的製作:
血塗片的製作方法很多,但需要的材料也都是一樣的,載玻片和(或)蓋玻片。現在介紹一種我們醫院常用的塗片方法:
1、首先左手持一載玻片,將採到的血(做血常規剩下的血)滴一滴到載玻片一端:
細胞分類計數器
(細胞分類計數器)
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得到白細胞下各個種類的比例,結合血常規的白細胞數目就可以得到一個五分類的項目,這對於分析動物的身體狀況更加的全面和科學。如上圖的結果是:嗜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0%(分葉:57%,桿狀:13%);淋巴性細胞百分比:25%;單核細胞百分比:3%;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2%;嗜鹼性粒細胞百分比:0。
再簡單舉例說一下血塗片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是結合血常規的分析。如下圖為一隻犬的血常規結果:
從結果上看,RBC(紅細胞)下降,HGB(血紅蛋白)下降,HCT(紅細胞壓積)下降。很明顯的可以判定為貧血。但是貧血也分很多種的,到底是否為再生性,又或者是否是出血或溶血造成的。然後根據血塗片可以知道:
從該血塗片我們可以看到,紅細胞中間淡然區明顯擴大,說明了這是正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也就是由於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鐵元素,增強營養。一方面我們知道動物的具體情況,可以針對性的幫助解決問題。
當然,血塗片在臨床上的作用不僅僅如此,我們不僅可以用來來計數分類白細胞,還可以觀察紅細胞的形態來判斷如果出現異性紅細胞的原因,白細胞形態異常的原因,還可以看到血液寄生蟲如:巴貝斯焦蟲,血吸蟲的微絲蚴。而且對於血常規儀器還可以起到一種驗證的作用,就是說如果血常規的結果與你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果出入較大的時候,如果你保證你血塗片的製作和觀察都沒問題的話,就要懷疑機器的判讀有問題了。比喻抽血過程比較慢,導致血凝的出現而使得機器讀書的血小板極低,以及由於貓的血小板和紅細胞體積較近而出現的判讀等都可以用血塗片來糾正和驗證。
Ⅲ 人血細胞結構圖怎麼畫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白細胞根據細胞內有無顆粒分為粒細胞和無粒白細胞;粒細胞根據細胞內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粒白細胞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它們的結構各有不同。
1.紅細胞結構:無細胞核,無細胞器,雙凹圓碟形,中央薄,周緣厚。
2.中性粒細胞結構:核深染呈彎曲桿狀或分葉狀,分葉核一般2-5葉,葉間有纖細的縮窄部相連,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
3.嗜鹼性粒細胞結構:核分葉或呈S型或不規則性,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4.嗜酸性細胞:核多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的鮮紅色嗜酸性顆粒。
5.單核細胞:核呈腎形、馬蹄鐵形或扭曲折疊的不規則形,胞質弱嗜鹼性而呈灰藍色。
6.淋巴細胞:胞質嗜鹼性呈晴空樣蔚藍色。
7.血小板:雙凹圓盤狀,中央部有藍紫色的血小板顆粒,周邊部呈均質淺藍色。
(3)怎麼製作人血細胞永久圖片擴展閱讀:
各類血細胞的正常值:
紅細胞:男性:(4.0-5.5)X10-12/L 女性:(3.5-5.0)X10-12/L
白細胞:(4.0-10.0)X10-9/L
中性粒細胞:50%-70%
嗜酸性粒細胞:0.5%-3%
嗜鹼性粒細胞:0%-1%
單核細胞:3%-8%
淋巴細胞:25%-30%
血小板:(100-300)X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