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書信格式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多少
人和人之間是需要溝通的,現代人的溝通方式是手機再加各種缺襪通訊軟體,然而手機沒有普及之前,人和人通訊的方式主要還是通過書信,現代人是如此,古人就是更加如此,現代人的書信格式我們都知道,那麼古人的書信格式它又是怎樣的呢:
和現代人的書信結尾不同,古人的書信結尾後面並沒有祝福語,有時候寫信人的姓名會是以私人印章的方式體現,落款的年月日都是以當時的年號為准,如洪武十一年五月初三
Ⅱ 書信格式是什麼樣的誰能幫我解答一下
書信其格式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語、署名、日期六個部分。
1、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
2、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
3、正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鏈判、慰唁,也可以肆枝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
4、古時書信,頌祝語大都融貫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漸形成祝辭獨立一欄。
5、署名,就是在正文結尾的右下方簽署寫信人姓名。如果是寫給熟識的親屬友人的,可只寫名字,不必寫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弟、侄、晚等。
6、日期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2)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書信書寫注意事項:
1、說清事項和理由。只有理由充分而有條理,處理申請的組織或個人才能明了你所要求的事項是否裂喚敏站得住腳,是否有說服力。同時,對所提出申請的事項,一定要把要求寫得具體明白,切不可模稜兩可,比如申請住房,你就要寫明希望多大面積,地段位置等,申請撥款,就要寫明具體數額。
2、考慮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該這樣說,哪些該那樣說,不能隨便下筆。要根據受理你的申請的對象來確定你要求的深淺輕重。
3、注意語言表達。申請書主要是敘述,敘述你要求的事項的內容和你提出申請的理由,只要把意思表達清楚、明白即可,不要發無關痛癢的議論,盡量不摻雜個人感情色彩。更忌浮泛冗長,東扯西拉,讓人摸不著主旨。
Ⅲ 古代的書信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將信息以書寫、印刷等形式記錄在石頭~竹簡~帛~紙上,形成書。
近代,以書寫、印刷等形式記錄在紙上。照相錄像技術發明後,就可以記錄畫面信息了。
現代,以列印和數據硬碟或雲服務存儲為主。
(3)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存儲介質
紙張
優悶舉點:存量大,體積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並有不易塗改性。存數字、文字和圖像一螞冊碧樣容易。
缺點:傳送信息慢,檢索起來不方便
膠卷
優點:存儲密度大。查詢容姿仿易
缺點:閱讀時必須通過介面設備,不方便,價格昂貴。
計算機
優點:存取速度極快,存儲的數據量大
信息存儲應當決定,什麼信息存在什麼介質行比較合適。總的來說憑證文件應當用紙介質存儲;業務文件用紙或磁帶存儲;而主文件,如企業中企業結構;人事方面的檔案材料;設備或材料的庫存賬目,應當存於磁碟,以便聯機檢索和查詢。
參考鏈接:網路_信息儲存
Ⅳ 古代的竹筒做的書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
竹簡,一種將文字、圖象或其他各種特定的符號寫繪於事先加工過的竹片上的書籍形式。
竹簡淵源: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4)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由來
產生的背景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 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的涵義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簡牘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紙張發明之前書寫典籍、文書等文字載體的主要材料,是我國最古老的圖書之一。
簡牘與甲骨文、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一同被列為二十世紀東方文明的四大發現,目前簡牘學也以驚人的速度形成了世界性學科,它從史學、考古、古文字學、文獻學、書法等,多角度多領域,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術的研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簡牘幾乎與甲骨文、金文同時出現,春秋到東漢末年是簡牘最盛行的時期,紙張發明後,竹木簡牘又與紙張並行數百年,直至東晉末年恆玄下令,簡牘制度方告結束。
Ⅳ 請問書信的格式是怎麼樣的
書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文體,閉兆其格式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語、署名、日期六個部分。
書信格式:
(1)稱呼
寫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稱呼頂格寫在第一行粗隱,然後,再在後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問候語
問候語要寫在稱呼的下一行空兩格。它可以獨立成為一段。
(3)正文
正文一般分為連接語、主體文、總括語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開頭都應另起一行,空兩格落筆。
(4)祝頌語
祝頌語是表示致敬或祝賀一類的話,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緊接著正文寫,也可以獨佔一行,空兩格寫。另外,在寫與「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禮」、「健康」一類表示祝願的話語時,一般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5)署名
寫完信之後,在信的右下角寫上發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還要加上合適的稱謂,如「同學」、「好友」,「弟」「妹」等。
(6)日期
(5)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轎凳租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Ⅵ 古人書信格式是怎麼樣的
中國古代書信基本格式
書信要注意事項:地位、抬頭、分行、稱謂、結尾。
所謂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稱謂寫於起首頂頭第一行。發信人的署名在全張信箋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頭是指舊式書信,對年長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為避免雜亂無章而採用的分段陳述。每段開始前空二個字,述及不同內容時分幾段書寫。
稱謂,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語。如對於父母用膝下、膝前;對於長輩用尊前、尊右、前鑒、鈞鑒、侍右;對於平輩用台啟、大鑒,惠鑒、台右;對於婦女用懿鑒、慈鑒;對於老師要用函丈、壇席……等。現時,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為尊稱,如加上惠鑒,台鑒,賜鑒,等也未嘗不可。
信寫好以後,加上結尾語,俗稱「關門」。有如「敬頌鈞安」、「即問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禮」,以及較古樸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專頌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語「匆匆不一」、「草草不盡」、「不盡欲言」、「恕不多寫」等。
「書信」當作一個復合詞來用,而古代「書」和「信」是有區別的,「書」指信件;「信」指使者,即傳達信仆之人。漢樂府《古詩為船沖卿妻作》劉蘭芝請母親塒兆嘩絕縣令派米的媒人:「自可斷米信,徐徐更謂之。」來信,就是來說媒的使者。
《三國鋒梁志。魏書•武帝紀》建安十六年:「(馬)超等屯消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公不許。」這里的「信」,亦指使者。「信」的這一意義,常見於漢魏六朝的文獻,不能誤解為後起義的「書信」。但在《晉書•陸機傳》內,「書」和「信」已經結合成詞,店人詩亦多見「書信」,而且有了單單以「信」指函札信件的川法。
如王昌齡《寄穆侍御出幽州》:「典逆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賈島《寄韓潮州愈》:「隔嶺篇章球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元稹《酬樂天嘆窮愁見寄》:「老去心情隨日減,遠來書信隔年聞」;俱以「書信」連言。
如果認為此三詩中之「信」仍指送「書」之人,那麼下而這首詩衛的「信」卻無須丑疑其為「書」的同義語。元稹《書樂天紙》:「金鑾殿里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京信加封,顯族基行然指物,意思非常明確。可見「信」的函札之義雖系後起,並不很晚。而以「書」指信件的古義,一直沿用至今。寫「惠書奉悉」,作為「收到來信」的文言,是常見的。
Ⅶ 書信的形式是怎麼樣的
形式如下:
1、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過很少。)
3、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殲臘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叢殲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如果忘了寫某事氏鄭滑,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一行書寫未盡事情。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注意事項:
書信要用黑毛筆、或藍色水筆、圓珠筆、鋼筆寫。不能用鉛筆,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紅筆寫,這會讓對方以為是絕交信。信紙要用專門信紙或稿紙。
(1)稱呼、問候用語及信中語氣、措詞要符合寫信人的身份。
(2)要考慮收信人的文化水平及經歷,使收信人看得懂信。
(3)要抓住重點,力求寫得充實、圓滿、簡短。
Ⅷ 書信封面格式是怎麼樣的
一、國內書信封面格式:到現在(公元2015年),標准信封多已經印好書寫的格式只要根據提示寫好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或姓氏)及郵政編碼,並貼好足額的郵票即可。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字跡要工整,地名要詳細。寫地名要由省、市、縣,一直寫到區、街和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村寫信,還要寫上鄉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在裡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後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處應避免寫稱謂,如,不宜寫「爺爺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答中姓名。應在信封的右下角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借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域是條碼列印區,不要在這個區域里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鉛筆寫,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紅筆寫,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6、託人轉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寫「面交」「煩交」等字樣,在信封第三行的後半行上,寫「×××托」或「×××拜託」就可以了。
二、國際書信封面格式:
1、書寫格式
(1)寄件人地址姓名應寫在信封左上角。
(2)收件人地址姓名應寫在信封右下角。
(3)用法文、英文書寫時,按姓名、地名、國名逐行順序填寫,地名、國名用大寫字母書寫。
(4)用中文書寫時,按國名、地名、姓名逐行順序填寫。
(5)用法文或英文書寫以外的文字書此舉謹寫時,寄達國國名和地名應用中文或法文、英文(字母要大寫)加註。寄件人名址如只用中文書寫時,必須用法文、英文或寄達國通曉的文字加註我國國名和地名。
(6)寄往日本、韓國以及港、澳地區的特快郵件封面收、寄件人名址可以用中文書寫。
2、信封要求
(1)不準使用舊信封或廢舊紙張和有字紙張製成的信封裝寄森基。
(2)信件應裝入標准信封內,並將封口粘固。
(3)如用透明窗信封裝寄,透明窗必須是長方形的,其長的一邊應和信封長的一邊平行。信件應適當折疊,使其在信封內有所移動時,收件人的姓名地址仍能通過透明窗清晰露出。
(4)透明窗應該用在燈光下不反光的透明紙製成的姓名地址仍能通過透明窗清晰露出。
(8)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書信封面封口方法:
1、無膠封口信封:國內信封的普通形式;
2、口水膠封口信封:國外信封的常用形式,封口處塗有口水膠;
3、自粘膠封口信封:封口處塗有自粘膠;
4、不幹膠封口信封(離型紙信封):封口處塗有不幹膠,上貼離形紙。
信封樣式:
1、中式信封:短邊開口;
2、西式信封:長邊開口;
3、菱形信封:主要用於裝賀卡;
4、檔案袋:邊上有2-4cm的起牆;
5、開窗信封:如銀行對帳單信封、CD袋等等;
6、特種電腦信封:主要為便於機器識別,在信封上做些對應的圓孔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信封
Ⅸ 手寫信格式是怎麼樣的
書信書寫格式:
①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
②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稱呼和祝頌語後半部分此含讓的頂格,是對收信人的一種尊重。是古代書信「抬頭」傳統的延續。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對方收信人姓名或稱呼,為了表示尊重,不論書寫到何處,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它的基本做法,為現代書信所吸收。
④署名:寫上自己的姓名。
⑤日期、時間:如「2022年3月9日」。
注意事項:
1、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優點要突出,缺點不避諱,最好是用成就和事實替代森局華而不實的修飾語,恰如其分地介紹自己。
2、要態度誠懇,措詞得當。用語應委婉而不隱晦,自信而不自大。
3、篇幅不宜過長,言簡意賅,在有限的篇幅中突老唯出重點,同時文字要順暢,字跡要工整。
Ⅹ 書信的格式是什麼
書信格式一般分為六部分:開頭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頌語、署名和日期。
1、開頭稱呼:頂格寫,後面加冒號。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要寫上適當的稱呼,還可以加上一定的修飾詞,如親愛的等。如果寫給奶奶晌散,直接頂格寫親愛的奶奶即可。
2、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自成一段。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來一切可好?"
3、正文:這是書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把自己的目的詳細寫出,要有真情實感,注意層次,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個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4、祝頌語:一般有兩種寫法,一種是空兩格寫「此致」,下一行頂格寫「敬禮」。第二種是空兩格寫「敬祝」、「祝你」,再空兩格寫「健康」、「安好」等。
5、署名:一般在書信最後一行,正文結尾右方空半行的位置,署上寫信人的名字。若是親屬,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孫子,兒子等,後面寫名字。若是寫給組織,需要寫上名和姓。
6、日期:一般寫在署名正下方,一般需要寫明年月日,以備收信人日後宴蠢氏查閱。
(10)尺牘是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1、寫給長輩
如果是近親,只寫稱謂,不用寫名字,如「哥哥」、「爸爸」等;如果是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稱呼,如檔缺「舅舅」、「舅媽」等。普通關系直接在稱謂前加上姓,如「李叔叔」等。
2、寫給平輩
如果是同學、同事、朋友的話,直接用名字或者昵稱就可以。如果是戀人,夫妻,可以直接用名字,或加上修飾語「親愛的」等。
3、寫給晚輩
一般直接寫上姓名即可,如「小明」、「李華」等;也可直接稱呼「孫子李華」,「孫女」等。
4、寫給師長
一班寫上姓或者名,再加上「老師」即可,如「李老師」、「小美老師」等。關系更加親近的話,直接寫「老師」也可以。對於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或者名後面加「老」字,來表示尊重,如「李老」、「張老」等。也可以直接稱呼其職業,如「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