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長的白色的是什麼菇
杏鮑菇
杏鮑菇,別名:刺芹側耳。根據子實體形態特徵,國內外的杏鮑菇菌株碰圓搏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保齡球形、棍棒形、鼓槌狀形、短柄形和菇蓋灰黑色形。其中保齡球形和棍棒形在國內栽培中較為廣泛。
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緻密、結實、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干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鮑魚的口感,適合保鮮、加工,深得人們的喜愛。
杏鮑菇的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寬2-12cm,初呈拱圓形,後逐漸平展,成熟時中央淺凹至漏斗形,表面有絲狀光澤,平滑、乾燥、笑祥細纖維狀,幼時蓋緣內卷,成熟後呈波浪狀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無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寬,乳白色,邊緣及兩側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 3cm,偏心生或側生。杏鮑菇屬於中低溫結實性菌類。子實體發育適宜溫度圍10-15℃,通常採取室內菌袋層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殼、木屑,其他輔料有麩皮、糖、碳酸鈣,料:水=1:1.4-1.5。
⑵ 海鮮菇和白玉菇是否一樣
白玉菇是海鮮菇中的一種。
海鮮菇有淺灰色和乎枝純白色兩個品系,白色品系又稱「白玉菇」、「玉龍菇」,多為工廠化栽培。
海鮮菇即蟹味菇,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感極佳,還具有獨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說。
(2)白玉菇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白玉菇含蛋白質較一般蔬菜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適,還有多種微量元素等人體必需物質,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應長期食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種維生素,經常食用會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含量。
(每100克鮮品中含)磷:116 mg,鐵:1.1 mg,鋅:0.6 mg,鈣:6.0 mg,鎂:9.4 mg,鈉:塌啟1.9 mg,鉀:423 mg,總氨酸:1.74%,維生素B2:138 ug,維生素B5:1.84 mg,維生素C:0.55 mg,維生素D:9.87 ug,維生素E:歲衫敏95.5 mg。
⑶ 海鮮菇和白玉菇的區別是什麼
一、科屬不同
1、海鮮菇:海鮮菇是擔子菌門傘菌目離褶傘科玉蕈屬食用菌。
2、白玉菇:白玉菇是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白蘑科玉蕈屬食用菌。
二、分布不同
1、海鮮菇: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包括北美、歐洲、西伯利亞、日本、中國等地。
2、白玉菇:白玉菇發源於歐洲、北美、西伯利亞等地;現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均有小規模栽培。
三、習性不同
1、海鮮菇:春秋冬季生於殼斗科樹種,如山慎銀毛櫸及其他闊葉樹的枯木、風倒木、樹樁寬塵宴上。菌絲生長溫度5~30℃,最適20~25℃,超過35℃或低於4℃時菌絲不再生長,在45℃以上無法存活。
2、白玉菇:白玉菇一般都被人工種植在陰暗潮濕的地區,它的生長速度極快,且繁殖能力極強,兄早因此產量也特別高,在口感上奇佳。
⑷ 白玉菇有什麼樣的美味吃法
白玉菇潔白如玉,晶瑩剔透,菌肉喚野肥厚,質地細膩,口感脆韌鮮滑,清甜可口,被人稱作「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味極佳,是市場上很受青睞的低熱量,低脂肪的上乘菌品。
白玉菇可湯,可蒸,可拌,可炒,飯店裡點餐量很高的「家常小炒白玉菇」,白玉菇與肉和韭菜的鮮香結合,通過簡單的製作,簡單的調料,更加突出了白玉菇的鮮香可口,非常美味。
⑸ 這是什麼蘑菇
真姬菇,又名玉模跡蕈。在日本稱之為「蟹味菇」、「海鮮菇」。海鮮菇菇柄較長,菇傘很小,白玉菇的菇柄、菇傘比例適中,口感更佳,蟹味菇有特有的深色大理石狀斑基局紋,在日本享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即蟹味菇)搏碼讓」的美譽。
⑹ 白色蘑菇叫什麼名字
白玉菇。
別稱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屬於傘菌目,口蘑科、白蘑屬,是一種珍稀食用菌。菇體潔白如玉,晶瑩剔透;質地細膩,菇體脆嫩鮮滑,清甜可口,是一種倍受國內外市場青睞的上乘山珍,是食用菌中的「金枝玉葉」。有鎮痛、鎮靜、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壓等功效。
白玉菇的保健功效:
提高機體免疫力,鎮痛、鎮靜,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血壓。
白玉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禦各種疾病的免疫力;巴西某研究從白玉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脊簡稿代替嗎啡;白玉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咐跡咳、稀化痰液的作用;白玉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櫻孝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⑺ 海蘑菇長什麼樣
海蘑菇,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質地脆嫩,隸屬於白蘑科、玉蕈屬,子實體中等至較大。如今世型栽培的海蘑菇有淺灰色和純白色兩個品系,白色品系又稱「白玉菇」、「玉龍菇」,多為工廠化栽培,菌蓋直徑3-15cm。
拓展資料:
子實體中等至搜罩猜較大。菌蓋直徑3-15cm,幼是扁半球形,後稍平展,中部稍凸起,污白色淺灰白黃色,表面平滑,水浸狀,
中央有淺褐色印隱斑紋(似大理石花紋)。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長。菌柄細長稍彎曲,長3-11cm,粗0.5-1cm,表面白色,平滑或有縱條紋,實心,往往叢生而基部相連或分叉。孢子卵白色。孢子光滑,無色,寬橢圓形或近球形,4-5.5μm×3.5-4.2μm。
斑玉蕈是北溫帶一種優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感極佳,還具有獨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鬆口蘑、味在玉蕈"之說。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悶梁疫力、預防衰老、延長壽命的獨特功效。作為大眾消費的食品其貨架期長,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網路:斑玉蕈
⑻ 北京地區有一種野菜,土名叫玉了菇,根是紅色葉子的形狀像桑葉,他的學名叫什麼
這是玉菇
巴西某研究從白玉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代替嗎啡。
止咳化痰
白玉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通便排毒
白玉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平衡,還可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降血壓
營養分析
白玉菇中含有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大量多糖和各種維生素等,營養豐富。經常食用會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含量。
每100克白玉菇鮮品中含磷116 mg,鐵1.1 mg,鋅0.6 mg,鈣6.0 mg,鎂9.4 mg,鈉1.9 mg,鉀423 mg,維生素B2:138 ug,維生素B5:1.84 mg,維生素C:0.55 mg,維生素D:9.87 ug,維生素E:95.5 mg。
形態
白玉菇的子實體叢生,每叢15 ~ 50 株不等,少散生; 菌蓋幼時半球形,白色,後漸平展;蓋面平滑,有2 ~ 3 圈斑紋,蓋緣平或微下彎,稍波狀,菌蓋直徑1. 5 ~ 2. 0 cm; 菌肉白色,質韌而侍伍旅脆,緻密; 菌褶白色至淺黃色,彎生,有時略直生,密,不等長,離生; 菌柄中生,圓柱形,長3 ~ 12 cm; 擔孢子無色,平滑,球形,孢子印白色。
生境分布
白玉菇發源於歐洲、北美、西伯利亞等地,1986年引入我國,現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均有小規模栽培。
白玉菇味道清甜可口,功效較多,經常吃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哦!
⑼ 海鮮菇和白玉菇的區別是什麼
海鮮菇和白玉菇的區別:
1、外形區別
白玉菇的菌蓋直徑較小,一般在1.5-2厘米之間,而海鮮菇的菌蓋直徑較大,一般是2-13厘米。所以,從外形來看,白玉菇一般叫海鮮菇小。從兩者的大小看來,我們也是可以區別海鮮菇物激和白玉菇的。
海鮮菇一般是叢生的,每叢有15-50株不等的海鮮菇,其菌肉是白色的,質地較為脆。菌柄是圓柱形的,長度在3-12厘米之間,一般傘柄的上端較粗,下端較細。白玉菇也是叢生的,每叢的白玉菇也在15-50株之間。白玉菇經過三個發育過程,這和海鮮菇是有很大區別的。
2、味道區別
海鮮菇的味道很鮮,肉質較厚,質地堅韌,口感非常好。而白玉菇吃起來有些許的澀味,用熱水焯一下再烹飪可以將澀味去掉。用熱水焯過的白玉菇吃起來比較脆嫩,清甜可口。海鮮菇陵禪和白玉菇都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從味道上就可以將二者分別出來。
海鮮菇形態特徵
子實體:斑玉蕈中等至稍大,群生至叢生。菌蓋直徑3-15厘米,初扁半球形,後稍平展,中部稍凸起。不同品種的色澤分為白色、乳白色、灰褐色三種,有的品種菌蓋呈現大理石花紋狀斑塊,白色種不明顯。
菌絲:斑玉蕈菌絲白色,綿毛狀。
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長。
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罩汪襪等長。
⑽ 粗的金針菇叫什麼
粗的吵游金針菇叫白玉菇悉返。白玉菇別稱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屬於傘菌目,口蘑科、白蘑屬,是一種珍稀食用菌。菇體潔白如玉,晶瑩剔透;質地細膩,菇體脆嫩鮮滑,清甜可口,是一種倍受國內外市場青睞的上乘山珍,是食用菌中的金枝玉葉。
白玉菇是超級珍品白玉菇:屬於傘菌目、口蘑科、白蘑屬,是一種珍稀食用菌。通體潔白,晶瑩剔透,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效果;在口感表現上更為升陸銷優越,菇體脆嫩鮮滑,清甜可口,是極具品味的美味佳餚!
白玉菇的子實體叢生,每叢15~50株不等,少散生;菌蓋幼時半球形,白色,後漸平展;蓋面平滑,有2~3圈斑紋,蓋緣平或微下彎,稍波狀,菌蓋直徑1.5~2.0cm,菌肉白色,質韌而脆,緻密;菌褶白色至淺黃色,彎生,有時略直生,密,不等長,離生;菌柄中生,圓柱形,長3~12cm;擔孢子無色,平滑,球形,孢子印白色。
白玉菇發源於歐洲、北美、西伯利亞等地,1986年引入我國,現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均有小規模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