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鬧羊花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鬧羊花葯典標准
- 3.1 品名
- 3.2 來源
- 3.3 性狀
- 3.4 鑒別
- 3.5 檢查
- 3.5.1 水分
- 3.5.2 總灰分
- 3.5.3 酸不溶性灰分
- 3.6 性味與歸經
- 3.7 功物襲擾能與主治
- 3.8 用法與用量
- 3.9 注意
- 3.10 貯藏
- 3.11 出處
- 附:
- 1 用到中葯鬧羊花的方劑
- 2 用到中葯鬧羊花的中成葯
- 3 古籍中的鬧羊花
1 拼音
nào yáng huā
2 英文參考
Rhododendron molle G.Don., Rhododendron sinensis Sweet. [朗道漢英字典]
Chinese azalea flower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鬧羊花
鬧羊花
Flos Rhododendri Mollis
(英)Chinese Azalea Flower
別名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八厘麻。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的花。
植物來源落葉灌木,高1~2m。老枝棕褐色,細枝有柔毛及剛毛,冬芽、葉、花梗、花萼、花冠、花絲中部以下及子房都有灰色柔毛。葉紙質,常簇生枝端,矩圓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先端鈍,具短尖,邊緣有睫毛。傘形總狀花序頂生,有花達9朵,花內與葉同時開放;花萼5裂,宿存;花冠黃色,5裂,裂片橢圓形禪嫌至卵形,上面1片較大,有綠色斑點;雄蕊5;子房上位。蒴果長橢圓形,具疏剛毛。花期4~5月,果 期9~10月。
生於山坡、灌叢或草叢中。主產江蘇、浙江、安徽、湖南。
採制春季採花,曬干。
性狀花多皺縮,有時帶花梗;花萼小,5裂,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長至3cm,5裂,裂片幾與筒部等長;雄蕊較長,花絲、捲曲並露於花冠外,花葯棕黃色。味微苦。
化學成分花含毒性成分 木毒素(andromedotoxin)和石楠素(ericolin)。葉含黃酮類、杜鵑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性味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驅風,除濕,定痛。用於風濕頑痹、傷折疼痛、皮膚頑癬。
3 鬧羊花葯典標准
3.1 品名
鬧羊花
Naoyanghua
RHODODENDRI MOLLIS FLOS
3.2 來源
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的乾燥花。四、五罩旦月花初開時採收,陰干或曬干。
3.3 性狀
本品數朵花簇生於一總柄上,多脫落為單朵;灰黃色至黃褐色,皺縮。花萼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鍾狀,筒部較長,約至2.5cm,頂端卷折,5裂,花瓣寬卵形,先端鈍或微凹;雄蕊5,花絲捲曲,等長或略長於花冠,中部以下有茸毛,花葯紅棕色,頂孔裂;雌蕊1,柱頭頭狀;花梗長1~2.8cm,棕褐色,有短茸毛。氣微,味微麻。
3.4 鑒別
(1)本品粉末黃棕色。花粉粒四面體形,直徑58~97μm,具3個萌發孔。花萼非腺毛由多細胞組成,交叉排成數列,直徑29~68μm。花冠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0~20μm,長可達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見壁疣。花粉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13~31μm,排列整齊而緊密,壁稍增厚,有的紋孔明顯,細胞內含有黃棕色物質。花冠表皮細胞長方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6~78μm,壁薄,呈波狀彎曲。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飽和的正丁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鬧羊花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5:4: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三氯化銻的三氯甲烷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5 檢查
3.5.1 水分不得過13.0%(附錄ⅨH第一法)。
3.5.2 總灰分不得過10.0%(附錄ⅨK)。
3.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4.0%(附錄ⅨK)。
3.6 性味與歸經
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3.7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於風濕痹痛,偏正頭痛,跌撲腫痛,頑癬。
3.8 用法與用量
0.6~1.5g,浸酒或人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
3.9 注意
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3.10 貯藏
置乾燥處,防潮。
3.11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10年版
用到中葯鬧羊花的方劑
- 卧龍丹
lóngdān處方:西黃金箔各1.2克梅冰荊芥鬧羊花各6克麝香辰砂各L5克牙皂角4.5克細辛3克燈...
- 生發水
:shēngfāshuǐ《吉人集驗方》:組成:鬧羊花不拘多少。功效:生發。用法用量:浸酒內30天。...
- 治癰疽神應膏
,五靈脂1兩,甘草1兩,川烏4兩,草烏4兩,鮮鬧羊花10斤。主治:癰疽腫毒。用法用量:如遇腫毒,用...
- 瓊花膏
拼音:qiónghuāgāo處方:鬧羊花根皮45克五加皮歸身各60克威靈仙30克防風荊芥元參花粉各...
- 集靈接骨膏
兩,當歸2兩,大黃2兩,寄奴2兩,雄鼠屎2兩,鬧羊花1兩,紅花1兩,上肉桂1兩,川烏1兩,草烏1兩...
- 更多用到中葯鬧羊花的方劑
用到中葯鬧羊花的中成葯
- 生發酊
發搽劑(生發酊)ShengfaChaji處方:鬧羊花60g、補骨脂60g、生薑30g製法:以上三味...
- 風濕二十五味丸
的主要成份:驢血粉、檀香、紫檀香、苦參、梔子、鬧羊花、牛黃、西紅花、草果、白豆蔻、紫花地丁、訶子、...
- 止痛水
ui標准編號:WS3B021690處方:鬧羊花300g防已300g延胡索150g細辛150g...
- 生發搽劑(生發酊)
發搽劑(生發酊)ShengfaChaji處方:鬧羊花60g、補骨脂60g、生薑30g製法:以上三味...
- 六味木香散
方:木香200g、梔子150g、石榴100g、鬧羊花100g、豆蔻70g、蓽茇70g製法:以上六味...
- 更多用到中葯鬧羊花的中成葯
古籍中的鬧羊花
- 《解圍元藪》:[卷三]風癘各方
皂角刺薄荷(各三兩)槐角荊芥升麻(各五兩)紫萍鬧羊花(各二斤)麻黃(十斤)天雄(一斤)當歸(八兩)...
- 《解圍元藪》:卷四
十六治痛風遍身僵腫及半身不遂並外廣瘡寒濕皆效。鬧羊花根(三斤)生薑(四兩)紅棗(六兩)醇酒(二十碗...
- 《跌打損傷回生集》:[卷二]總論
錢)煎水浸水一夜,取出故紙,曬干為末。去小茴、鬧羊花,用甘草水洗浸,陰干為末二錢,甘草渣不用,七味...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三草部上]巴山虎
即鬧羊花根也。眾炒方名巴山虎。追風定痛。神妙草頭痧葯∶行篋檢秘∶鵝不食草並子一兩,南星、半夏、藜蘆...
- 《跌打損傷回生集》:[卷三]又麻葯方
2. 誰認識這種花
刺毛杜鵑
圖片悔數陵碧戚畢弊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B4%CC%C3%AB%B6%C5%BE%E9&in=7966&cl=2&lm=-1&pn=0&rn=1&di=37357341825&ln=847&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3&-1
3. 北方可以種植鬧羊花嗎
北方可以種植鬧羊花。按照我國南北方的劃分標準是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的江蘇省、安徽省、湖北省、四川省、河南省的一些地方可以種植鬧羊花。
鬧羊花,別稱: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一杯倒、擾伍八里麻。鬧羊花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杜鵑花亞科、杜鵑屬、羊躑躅亞屬、黃杜鵑種植物。鬧羊花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於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於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葯。花期採收。
鬧羊花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坡草地緩頃或或丘陵地帶的灌叢或山脊雜木林下。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干乎毀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鬧羊花主要分布在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一帶。
4. 這是什麼植物
蔓陀羅
曼陀羅(學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是茄滲寬科曼陀羅屬植物,草本或半灌木狀,高0.5-1.5米莖粗壯,圓柱狀,淡綠色或叢舉亮帶紫色,下部木質化。葉廣卵形,頂端漸尖,基部不對稱楔形,邊緣有不規則波狀淺裂,裂片頂端急尖,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狀,長4-5厘米,筒部有5稜角,蒴果直立生,卵狀,長3-4.5厘答乎米,直徑2-4厘米。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5. 鬧陽花別名叫什麼
鬧陽花別名有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於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於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葯。花期採收。
主要價值功能
花: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外用治癬喚歲,煎水含漱治齲齒痛。
根:祛風止咳,散瘀止痛。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神經痛,慢性支氣管炎;外用治肛門瘺管,殺滅釘螺。
果:搜風止痛,止咳平和昌睜喘。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迅森
莖、葉:殺蠅蛆,孑孓,釘螺。
鬧陽花
6. 羊花是什麼東西
羊花指羊不畝亂食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別名羊躑躅、黃躑躅、黃杜鵑、鬧羊花、驚羊花。落葉灌木,分枝稀疏,枝條直立,明巧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剛毛,蒴果圓錐狀長圓形,花期3-5月,果期7-8月。
羊花指羊不食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別名羊躑躅、黃躑躅、黃杜鵑、鬧羊花、驚羊花。落葉灌木,分枝稀疏,枝條直立,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迅槐檔少數剛毛,蒴果圓錐狀長圓形,花期3-5月,果期7-8月。
7. 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_鬧羊花的葯用價值
導讀: 中草葯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圖片等,要更多的與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 鬧羊花簡介
- 鬧羊花圖片
- 鬧羊花的與
- 鬧羊花的葯用附方
- 鬧羊花的配伍應用
鬧羊花簡介
鬧羊花,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也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葯,是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乾燥花,其根、莖、葉和果也入葯。花多皺縮。花梗灰白色,長短不等。花萼5裂,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鍾狀,長至3cm,5裂,頂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灰黃色至黃褐色。雄蕊較花冠為長,彎曲,露出花冠外,花葯棕黃色,2室,孔裂。商品不帶子房,花等及花梗也常除去。氣微。味微苦。以花灰黃色、不霉、無其他混雜物為佳。
鬧羊花圖片
鬧羊花的功效與
祛風除濕;定痛;殺蟲。主風濕痹痛;偏正頭痛;跌撲腫痛;齲齒疼痛;皮膚頑癬;疥瘡。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外用治癬,煎水含漱治齲齒痛。
1、《本經》:主賊風在皮膚中淫淫痛,溫瘧,惡毒諸痹。
2、《本草拾遺》:主一切風血。煮之,亦浸酒。
3、《本草蒙筌》:主風濕藏肌肉里,濈濈麻痹。
4、《本草新編》:主折傷。
5、《本草求原》:劫頑痰。
6、《科學的民間葯草》:是 *** ,能鎮痙鎮痛。治氣喘。
【葯名】鬧羊花
【別名】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八厘麻。
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乾燥花,其根、莖、葉和果也入葯。
【性味】花:辛,溫;有大毒。歸肝經。根:辛,溫。有毒。果:苦,溫。有大毒。
祛風除濕,活血散瘀,麻醉止痛,止咳平喘,消腫,殺菌止癢。
【傳統應用】治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症、各種跌打損傷、疥癬、齲齒疼痛。
【用法用量】根0.5~1錢;果:2~4分;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忌服。
鬧羊花的葯用附方
1、治風濕痹,身體手足收攝不遂,肢節疼痛,言語蹇澀:躑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曬乾,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熱,調下一錢。(《聖惠方》)
2、治風痰注痛:躑躅花、。並生時同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臨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後服。(《續傳信方》)
3、治婦人血風走注,隨所留止疼痛:躑躅花、干蠍(全者,炒)、烏頭(炮炙,去皮臍)各半兩,地龍(陰干)二十條。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荊芥酒下,日二。(《聖濟總錄》躑躅丸)
4、治左癱右瘓:生乾地黃、蔓荊子(去白)、白僵蠶(炒,去絲)各一兩,五靈脂(去皮)半兩,躑躅花(炒)白膠香、草烏頭(炮)各一兩。上為細末,酒煮半夏末為糊,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進二服。(《局方》伏虎丹)
5、治、偏頭痛:鮮鬧羊花搗爛,外敷後腦或痛處二至三小時。(《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6、治跌打損傷:三錢三二錢,小駁骨一兩,澤蘭二兩。共搗爛,用酒炒熱,敷患處。(《廣西中草葯》)
7、治瘧疾:羊躑躅花一分,嫩松樹梢五錢,水煎服。(《湖南葯物志》)
8、治風蟲牙痛:躑躅一錢,草烏頭二錢半。為末,化蠟丸豆大。綿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9、治皮膚頑癬及瘙癢:鮮鬧羊花五錢。搗爛擦患處。(《閩東本草》)
10、治瘌痢頭:鮮鬧羊花擦患處;或曬干研粉調麻油塗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鬧羊花的配伍應用
1、配松節:松節味苦,苦能燥濕,二者均溫,溫能散寒。二葯伍用,溫性相加,苦辛相合,祛風、燥濕、散寒力強,用治風寒濕痹之證,功宏效顯。
2、配威靈仙:二葯均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相須為用,相得益彰,常用風濕頑痹,經久不愈者,每有顯效。
3、配續斷:續斷,既可補肝腎,壯筋骨,又能行血脈,舒筋骨;鬧羊花功專活血脈,散瘀結,舒筋骨,通經絡。二葯合用,活血祛瘀,接骨空飢續筋,舒筋活絡。用治跌打損傷、骨斷筋折,腫脹疼痛等證,是為佳對。
4、配川芎:二葯均味辛性溫,辛散溫通,上行頭目,祛風止痛,相須為用,功效更宏。用治頭風頭痛,效果良好。
5、配白花蛇:白花蛇咸溫薯物,性善走竄,祛風活絡,透骨搜風;鬧羊花辛溫,祛風除濕,殺蟲止癢。二葯合用,祛數虧液風除濕,通經活絡,殺蟲止癢,可用治風濕頑痹、頑癬瘙癢等證。
鬧羊花有毒,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忌服鬧羊花。
中毒症狀
開始時惡心,嘔吐,腹瀉,心跳緩慢,血壓下降,動作失調,呼吸困難;嚴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解救方法
酌情考慮催吐或洗胃及導瀉;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並給興奮劑,保暖;如血壓下降則給去甲(基)腎上腺素;如呼吸困難可給氧,必要時行。
民間用梔子汁解毒。
以上就是一些鬧羊花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葯,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頻道。
【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鬧羊花的葯用價值】、【】、【】、【鬧羊花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