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紫蘇是什麼植物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別名為桂荏、赤蘇等,唇形科紫蘇屬一年中巧生草本植物。
紫蘇葉能入葯,是中國南方地區廣為使用的調味品,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帶慧、華南、西南及賣行鍵中國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㈡ 紫蘇長什麼樣啊
紫蘇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桂芢、皺葉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
(1)紫蘇高60~春局180厘米,有特異芳香。莖四棱形,紫色、綠紫色或綠色,有長柔毛,以莖節部較密。單葉對生;葉片寬卵紫蘇形或圓卵形,長7~21厘米,寬4.5~16厘米,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先端漸尖或尾狀尖,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紫色,或皮森鎮面青背紫,或兩面綠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脈上被貼生柔毛;葉輛長2.5~12厘米,密被燃粗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項生和腋生的假總狀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圓形,先端漸尖;花萼鍾狀,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長柔毛,果時等膨大和加長,內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紅色成粉紅色至白色,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眩恍廴?枚,2強;子房4裂,柱頭2裂。小堅果近球形。
(2)紫蘇嫩葉每百克含水分85.7 克,蛋白質3.8 克,脂肪1.3 克,碳水化合物6.4 克,磷44 毫克,鐵2.3 毫克,胡蘿卜素9.09 克,維生素B10.02 毫克,維生素B20.35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維生素C47 毫克,還有揮發油等物質具有特異芳香。
(3)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本草綱目》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㈢ 紫蘇是什麼東西
紫蘇喊尺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2花,組察滲握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指莖內的木質部不發達,含木質化細胞少,支持力弱的植物。草本植物體形一般都很矮小,壽命較短,莖干軟弱,多數在生長季節終了時地上敗慶部分或整株植物體死亡。根據完成整個生活史的年限長短,分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一年生代表植物:冬播、春播二月蘭、紫羅蘭、洋蔥、小麥等喜冷涼氣候的草花。生長特點:生長周期短,受短日照影響,會長不大就開花,在盛夏來臨前會開花、結種子,完成生命周期。
㈣ 紫蘇和紫甘藍的區別
二者的差肆銷別還是很大的。
紫蘇,直立草本。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昌雹啟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耐如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
紫甘藍
㈤ 紫蘇是什麼樣子的
紫蘇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
輪傘花序2花,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
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5)紫蘇是什麼草圖片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萌發,適宜的發芽溫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
夏季生長旺盛。開花期適宜溫度是22-28℃,相對濕度75%-80%。較耐濕,耐澇性較強,不耐乾旱,尤其是在產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氣過於乾燥,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差。
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在較陰的地方也能生長。
㈥ 紫蘇是什麼樣子的
紫蘇
別名赤蘇、白蘇、香蘇等,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20厘米,莖四棱形,直立,紫色或綠紫色,葉片寬卵形或圓卵形,單葉對生,先端突尖或漸尖,全緣或有粗圓鋸齒,兩面紫色或表面綠色、背面紫色。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淡紫色,種子細小、灰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其根、莖、葉和種子均可入葯,能鎮咳、祛痰、平喘等。嫩枝嫩葉具特異芳香,可作調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優良的出口創匯蔬菜。也可地植或盆栽,用於園林、庭院、花壇、陽台的裝飾和觀賞。
㈦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紫蘇
(唇形科植物)
編輯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猛伏皮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中文學名
紫蘇
拉丁學名
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 稱
桂荏、白蘇、赤蘇、紅蘇、黑蘇、白紫蘇、青蘇、蘇麻、水升麻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菊亞綱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亞 科
野芝麻亞科
族
塔花族
屬
紫蘇屬
種
紫蘇
變 種
3個變種
命名者及年代
,(L.) Britt.1894
目錄
1 植物學史
2 形態特徵
3 生長特性
4 繁殖方法
▪ 直播
▪ 育苗
5 栽培技術
▪ 選地整地
▪ 鬆土
▪ 溫度
▪ 追肥
▪ 灌溉
▪ 採收加工
6 病蟲害防治
▪ 斑枯病
▪ 紅蜘蛛
▪ 銀紋夜蛾
7 主要價值
▪ 營養
▪ 醫用
8 相關變種
植物學史
編輯
紫蘇在中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於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葯,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代,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性栽種,開發出了食用油、葯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形態特徵
編輯
紫蘇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
紫蘇 (4張)
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1]
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枝差密被柔毛。花萼鍾形,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結果時增大,長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廳隱基部一邊腫脹,萼檐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披針形。花冠白色至紫紅色,長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長2-2.5毫米,喉部斜鍾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唇相近似。雄蕊4,幾不伸出,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絲扁平,花葯2室,室平行,其後略叉開或極叉開;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著生,柱頭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柱頭2裂。果萼長約10mm。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1]
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1]
生長特性
編輯
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排水良好,沙質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後、溝邊地邊,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長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為好。果樹幼林下均能栽種。[2]
繁殖方法
編輯
紫蘇用種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2]
直播
春播,南北方播種時間差一個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內進行條播,按行距60厘米開溝深2-3厘米,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播後覆薄士。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淺覆土。播後立刻澆水,保持濕潤,播種量每公頃15-18.75千克,直播省工,生長快,採收早,產量高。[2]
育苗
在種子不足,水利條件不好,乾旱地區採用此法。苗床應選擇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施農家肥料,加適量的過磷酸鈣或者草木灰。4月上旬畦內澆透水,待水滲下後播種,覆淺土2-3厘米,保持床面濕潤,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齊後間過密的苗子,經常澆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長出4對葉子時,麥收後選陰天或傍晚,栽在麥地里,栽植頭一天,育苗地澆透水。
做移栽時,根完全的易成活,隨拔隨栽。株距30厘米,開溝深15厘米,把苗排好,覆土,澆水或稀薄人畜糞尿,1-2天後鬆土保墒。每公頃栽苗15萬株左右,天氣乾旱2-3天澆一次水,以後減少澆水,進行蹲苗,使根部生長。[2]
栽培技術
編輯
選地整地
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最好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壤土,重黏土生長較差。整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細、作畦,畦和溝寬200厘米,溝深15-20厘米。[2]
鬆土
植株生長封壟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區要注意間苗和除草,條播地苗高15厘米時,按30厘米定苗,多餘的苗用來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長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長,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雖然植株高度能達到,但植株下邊的葉片較少,通光和空氣不好都脫落了,影響葉子產量和紫蘇油的產量。同時,莖多葉少,也影響全草的規格,故不早間苗。育苗田從定植至封壟,鬆土除草2次。[2]
溫度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萌發,適宜的發芽溫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夏季生長旺盛。開花期適宜溫度是22-28℃,相對濕度75%-80%。較耐濕,耐澇性較強,不耐乾旱,尤其是在產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氣過於乾燥,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差。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在較陰的地方也能生長。[3]
追肥
紫蘇生長時間比較短,定植後2個半月即可收獲全草,又以全草入葯,故以氮肥為主。在封壟前集中施肥。
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時追肥,在行間開溝每公頃施人糞尿15000-22500千克或硫酸銨112.5千克,過磷酸鈣150千克,鬆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壟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葉子。[2]
灌溉
播種或移栽後,數天不下雨,要及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業道,防止積水亂根和脫葉。[2]
採收加工
採收紫蘇要選擇晴天收割,香氣足,方便乾燥,收紫蘇葉用葯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
蘇子梗:9月上旬開花前,花序剛長出時採收,用鐮刀從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掛在通風背陰的地方晾乾,干後把葉子打下葯用。
蘇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割下果穗或全株,紮成小把,曬數天後,脫下種子曬干,每公頃產1125-1500千克。
在采種的同時注意選留良種。選擇生長健壯的、產量高的植株,等到種子充分成熟後再收割,曬干脫粒,作為種用。[2]
病蟲害防治
編輯
斑枯病
從6月到收獲都有發生,危害葉子。發病初期在葉面出現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褐色或黑褐色小斑點,往後發展成近圓形或多角形的大病斑,直徑0.2-2.5厘米。病斑在紫色葉面上外觀不明顯,在綠色葉面上較鮮明。病斑乾枯後常形成孔洞,嚴重時病斑匯合,葉片脫落。在高溫高濕、陽光不足以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的條件下,比較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①從無病植株上采種。
②注意田間排水,及時清理溝道。
③避免種植過密。
④葯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用80%可濕性代森鋅80O倍液,或者1:1:200波爾多液噴霧。每隔7天1次,連噴2-3次。但是,在收獲前半個月就應停止噴葯,以保證葯材不帶農葯。[2]
紅蜘蛛
危害紫蘇葉子。6-8月天氣乾旱、高溫低濕時發生最盛。紅蜘蛛成蟲細小,一般為橘紅色,有時黃色。紅蜘蛛聚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被害處最初出現黃白色小斑,後來在葉面可見較大的黃褐色焦斑,擴展後,全葉黃化失綠,常見葉子脫落。
防治方法:
①收獲時收集田間落葉,集中燒掉;早春清除田埂、溝邊和路旁雜草。
②發生期及早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殺。但要求在收獲前半個月停止噴葯,以保證葯材上不留殘毒。[2]
銀紋夜蛾
7-9月幼蟲危害紫蘇,葉子被咬成孔洞或缺刻,老熟幼蟲在植株上作薄絲繭化蛹。
防治方法: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2]
主要價值
編輯
營養
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葯,而日本人多用於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時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國少數地區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症。種子也稱蘇子,有鎮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中國人用紫蘇烹制各種菜餚,常佐魚蟹食用,烹制的菜餚包括紫蘇干燒魚、紫蘇鴨、紫蘇炒田螺、蘇鹽貼餅、紫蘇百合炒羊肉、銅盆紫蘇蒸乳羊等。另外,在南方地區,在泡菜壇子里放入紫蘇葉或桿,可以防止泡菜液中產生白色的病菌。
韓國的紫蘇變種的葉片比日本青紫蘇要更大、更圓、更為平坦,而且鋸齒較為細密,一面是紫紅色,一面是綠色。韓國人用紫蘇製作泡菜,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韓國貨商店中都有紫蘇泡菜罐頭銷售,在這種罐頭中,每兩片紫蘇葉包裹著一個紅辣椒。新鮮的紫蘇葉可用來製作沙拉。紫蘇子用作肉類食品的調料,也用來製作紫蘇芝麻鹽。韓國人在吃烤肉習慣用新鮮的紫蘇葉或辣椒葉搭配,而韓國人掀起了用紫蘇葉補鈣的熱潮,因為紫蘇葉富含鈣質。
越南人用在燉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蘇葉,或者將紫蘇葉擺放在越南米粉上作為裝飾。他們使用的紫蘇品種的葉子一面紅中帶綠,一面是紫色,與日本紫蘇品種相比香氣更濃。
醫用
紫蘇既能發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氣寬中、解郁止嘔,故對風寒表症而兼見胸悶嘔吐症狀的,使用本品,很是適宜;或無表症而有氣滯不暢症狀的,也可用於宣通。如配藿香、陳皮則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則解郁寬胸。
用於感冒風寒: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用於胸悶、嘔惡等症:紫蘇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症,均可應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用。
直接復制的網路,上有圖片,自己查看吧。http://ke..com/link?url=_-YfzlJIGe1ziMRdhxS96gO34ez9N-X-i_
㈧ 紫蘇是什麼植物 長什麼樣
紫蘇(學名:Perillafrutescens(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啟前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談賣,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含旁逗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並論。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㈨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是紫蘇。
紫蘇結果
紫蘇
唇形科植物
紫蘇(別名:桂荏、赤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立懂網路帶你了解紫蘇01:18
紫蘇兩吃多吃這種草,少吃很多葯!02:09
其分布於中國、不丹、印度、日本、朝鮮等地 。紫蘇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其可供葯用和香料用,入葯有發汗、鎮痛、困橡解毒等作用,葉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後者的香味。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紫蘇
目
唇形目
拉丁學名
Perillafrutescens(L.) Britt.
別稱
桂荏、白蘇、赤蘇、紅蘇、黑蘇、白紫蘇、汪梁旁青蘇、蘇麻、水升麻
科
唇形科
亞科
野芝麻亞科
界
植物界
族
塔花族
門
被子植物門
屬
紫蘇屬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種
紫蘇
亞綱
菊亞渣物綱
分布區域
印度、緬甸等國家
變種
3個變種
命名者及年代
,(L.) Britt.1894年
果期
8-12月
莖高
0.3~2米
花期
8-11月
視
㈩ 紫蘇長什麼樣子
一、葉子
紫蘇的葉子呈闊卵形或是圓形,長大約7到13厘米,寬4.5到10厘米,葉子的先端短並且尖銳,基部呈圓形或是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具有粗鋸齒,葉子呈膜質或是草質,兩面呈綠色或是紫色,葉柄長3到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