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指教 這些美術作品的名稱
這幅畫是15世紀義大利佛倫羅薩畫家 波提切利的作品。名字叫《誹謗》
Ⅱ 美術作品分為哪幾種類型
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美術作品包括純美術作品和實用美術作品。
純美術作品,是指僅能夠供人們觀賞的獨立的藝術作品,比如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等。實用美術作品,是指美術作品內容與具有使用價值的物體相結合,物體藉助於美術作品而兼具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比如陶瓷藝術等。
(2)什麼美術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繪畫的常見類型
1、水墨畫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悄首伍時也稱為彩墨畫。
2、油畫
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
3、壁畫
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
4、工筆畫
工筆畫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啟或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5、素描
素描,簡而言之就是單色畫。卻又不盡然,素描過程是同一時間要考慮許多問題的綜合思維活動。美術院校各專芹拿業都把它作為基礎課,雖然各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油畫重體積、調子,國畫重線條,版畫、設計重結構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時,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種類,自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Ⅲ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有那些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1,洛神賦圖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
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
2,《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
《清明上河圖》畫卷,北宋風俗畫作品。傳世名作、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藝術水平高超,而且圍繞著它還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故事。
3,《富春山居圖》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4,《漢宮春曉圖》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5,《百駿圖》
清·郎世寧《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厘米、橫813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義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
6,《步輦圖》
唐·閻立本《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7,《唐宮仕女圖》
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8,《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
韓滉(723―787),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師休之子。那時,韓干以畫馬著稱,韓滉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
9,《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縱28.7厘米,橫335厘米。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
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10,《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作者王希孟。
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後即創作了《千里江山圖》。惜年壽不永,20餘歲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優秀青年畫家。
(3)什麼美術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隨後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被束之高閣。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具有引首、題跋、歷代名家題記、收藏璽印等濃厚文化痕跡,向世人展示中國藝術瑰寶的真正魅力。
Ⅳ 好看的美術作品
好看的美術作品如下:
國畫大家齊白石創作於1952年的作品《紅衣牛背雨絲絲》,描繪一個穿著紅坎肩的牧童,躺在牛背上放風箏的畫面。壯實的水牛與風箏絲絲的細線相映成趣,表現了小牧童怡然自得的童年時光,沉著韌長的風箏線,顯示了作者渾厚的筆墨功底。
同為國畫大家的蔣兆和畫風迥異,他1953年創作的《把學習成績告訴志願軍》用寫實的筆法描繪了兩個女孩,其中佩戴紅領巾的姐姐正在給「最可愛的志願軍叔叔」寫信。嚴謹的造型和生動的表情將主題人物定格在那個特殊的時空之中,畫意雋永。
吳凡創作於1959年的版畫作品《蒲公英》,以生動經典的兒童形象,讓人記憶深刻,足足穿越半個多世紀的畫作依然歷久彌新。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黑貓襪高警長》《哪吒鬧海》《寶蓮燈》等經典動畫片總能喚起80後90後的「回憶」。
其中,1979年上映的《哪吒鬧海》,濃濃的中國元素,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本片的美術總設計由張仃擔任。
作為著名藝術家,張仃早年以抗戰漫畫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後參與了國徽和我國第一套紀念郵票的設計,晚年著力於意境蒼茫的焦墨山水畫,在業內享有盛名。
同是1982年創作的工筆畫《雛》和《春日融融》分別以簡寫、繁寫的風格描繪了美好的童年。《雛》描繪了一位少數民族少女飼養小鴨的溫馨畫面,
《春日融融》則以濃郁的蠟染布為背景,描繪告皮尺了小朋友們捉迷藏的瞬間。精湛的畫技,巧妙的構圖,讓這兩副作品引人入勝。
1984年的油畫作品《未來世界》,描繪了一個小男孩在學校走廊看畫的畫面。男孩專注的背影引人遐想,他看著天馬行空的塗鴉,也許在憧憬未來自己的樣子,這件作品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金獎。
作於2019年的中國畫作品《高鐵進山啦》,是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表現了山區的孩子們看見高鐵時的喜悅之情。作品作者之一、中國書畫院研修院副院長蔡超介紹:「這件作品源於生活,是我在高鐵上曾看到的風景。
作品中,高鐵橫穿畫面,前邊的孩子們追逐奔跑,這里有列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孩子們笑鬧的聲音,還有滾鐵環鐺鐺鐺的聲音,構成一曲交響樂融合在一起。表現了高鐵進山,給握和人們帶來便捷、美好的生活。」
Ⅳ 廣西壯族特色的美術作品
廣西壯族特色的美術作品有:《灕江百景圖》
在廣西桂北地區有這樣一位名為黃格勝的壯族畫家深入山寨,以宣傳廣西傳統文化為己任,幾十年如一日的運筆用墨記錄著廣西少數民族族群中的人文和場景,由此創作了傳神絕妙的《灕江百景圖》。
對一個探索型的畫家而言,如何突破前人的模式,在黃格勝的《灕江百瞎激里圖》的成功之後一直困擾著他。而在黃格勝深入研究時中發現,古往今來的名家畫的題材多為名山大川或小橋流水,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且有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積淀的村寨鮮有涉獵,即使有也是淺嘗輒止,或反映的不夠全面。
而如何進一步發掘桂林地貌的表現語言,去表現村寨的古老、純朴、多情,並將村民淳厚的磨罩襪感情和人格融入畫中成為了黃格勝創作探索的新課題。在這一層面上說,《灕江百景圖》是黃格勝寫生創作更進一步的標志。
Ⅵ 有哪些貼近生活的美術作品
想當年,我第一次看到羅中立油畫《父親》時,給我心中帶來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缺臘,改革開放剛剛起步,藝術作品伏銷滑的春天也剛斗做剛來臨,這樣一幅古銅色影調里、滿臉皺紋的、透著淺淺苦澀微笑的老父親形象,其視覺的沖擊力是巨大的,甚至一直影響著我的審美取向。
Ⅶ 簡單美術作品大全素描怎麼畫
先畫石膏靜物,畫得好了。以後可以連一些生活中的單體靜物,接下來是石膏人像,然後是真人像。
素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素描簡而言之就是單色畫。卻又不盡然,畢竟素描涵蓋與牽連的東西太多,解決的問題也太多,素描過程是同一時間要考慮許多問題的綜合思維活動。當今美術院校各專業都把它作為基礎課,雖然各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油畫重體積、調子,國畫重線條,版畫、設計重結構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時,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種類,自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當然,專門的素描藝術家並不多,大都是兼職者,如諸位大師們,他廖寥幾筆的創作草稿就已經價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礎性強的速寫還是獨立的藝術品。這些即便看似寥寥幾筆的素描作品,其後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時隨便一條起伏彎曲的線條,體現的卻是藝術家對形體、結構、特徵、節奏、韻味、藝術史的深刻理解與掌握。
Ⅷ 優秀繪畫作品有哪些
1、《黃河頌》,是1972年中國畫家陳逸飛早年的成名油畫,長297厘米、寬143.5厘米,以寬銀幕式繪畫,描述一位紅軍站在黃河旁的山嶺,眺望天際。該畫作被視為文革後中國美術史的重要作品。
Ⅸ 民間美術作品有哪些
1、剪紙
永壽剪紙永壽剪紙的構圖、風格,被稱為巧捷渾厚,有山區、平原人民生活風俗奇趣。農村婦女安玉芳,60多歲,被稱為專家「花匠」,參加過省、地、縣三級美術大賽;夏玉梅,古屯鄉婦女,善剪各種飛鳥,得意之作《百鳥朝鳳》馳名國內,並赴法國展出。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差稿獻資料記載,漢代早已有麵塑存在了。宋代《夢粱錄》中記載了把麵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的習俗。
現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頭、男俑上半身像和面豬。
Ⅹ 關於畫人物的著名美術作品(急)
《吹短笛的男孩》
創作時間:1866年
愛德華·馬奈(巴黎,1832年-1883年)
布油彩;160x98cm
巴黎奧賽博物館,伊薩克·德·卡蒙多伯爵遺贈。
自然主義作家左拉曾在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贊嘆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簡單的手段獲得比這更強烈的效果的了。」雖然現在看來,這幅畫給人帶來的震撼並未見得有多強烈。然而在馬奈那個時代,這幅畫的好處恰恰在於叛逆,不合當時的禮教。第一沒什麼內容,第二沒有什麼深意,就是個小男孩,什麼都不代表,什麼都不說明。而且馬奈畫的時候非常快,完全變革了以前的畫法!當時官方沙龍展的評委們都不願斗稿意收這幅作品,誰又想到100多年後,這幅畫市值8億人民幣。
權威評價:19世紀60年代,剛剛擺脫第一任老師庫圖爾的權威的馬奈,又遭到同時代人的不理解,他在沙龍中經歷了好幾次失敗。他在室內作的與實體同樣大小的人物繪畫給人一種奇怪的印象,遭到許多批評,例如這幅《吹短笛的男孩》,被1866年的官方沙龍展的評判委員會拒絕。
這幅畫表現一個皇家衛隊的年輕輕騎兵正在吹短笛,這是一種聲音尖銳的木製小笛子,它用於引導士兵投入戰斗,笛子的名稱成了畫的題目。由一兒童在畫家的畫室里扮演的樂師占據了畫的中心位置。他清楚地顯現在色調細微變化的灰底色上,畫底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空間,僅僅給人一種空氣在他的周圍流動的印象。畫家在他的肖像畫中常常使用的這種中性的不可觸知的背景,是受黃金時代的西班牙畫家,尤其是貝拉斯克斯和牟利羅的啟迪,馬奈不久前去馬德里旅行期間,對他們大加贊揚。由於想讓被畫對象看起來是孤立的,避免造成這是在遊行或軍事訓練現場創作的印象,馬奈沒有加進任何軼事性背景成分。孩子、服裝及短笛構成畫的惟一主題。畫是在畫室的冷光線中完成的,這一點從投到地上的短影可以得到證實。
馬奈很早就參軍了,是一名水兵,他以憐憫的目光看著這個做喊孩子兵,為因畫畫需要而穿上的這身行頭感到驕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這身由紅、黑、白、金色裝飾的完美軍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屬套上。用白色布帶束住的樂管在男式緊身短上衣的深色呢絨上和褲子的茜紅色呢上閃閃發亮,短上衣上飾有銅鈕扣。緊束孩子的上半身的布帶形成一道亮光,與白色的鞋罩相映襯。只有孩子的臉和手有生氣,與有點僵硬、看不出細節的側影形成明顯的對照。馬奈的同時代人指責這缺少厚度,處理過於簡單,像是厄比納爾城印出來的天真的民眾像。背景與人物之間沒有配景,也沒有聯系,這些也使人物顯得不真實。人物用大色點處理,很像撲克牌上的人頭像和日本的銅版畫。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今天普遍受到好評,這幅畫是馬奈對很少被印象派畫家畫的軍隊主題的一個無視傳統觀念的挑戰。
這幅畫的朴實無華證實了藝術家的現代性,他是一切陳規之敵,他通過其作品表達一種新的世界觀。「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簡單的手段獲得比這更強烈的效果的了。」自然主義作家左拉在《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贊嘆道。
馬奈簡介:
馬奈AdouardManet(1832-1883)是法國印象主義畫派中的著名畫家,是亨利·凡汀·拉圖爾的《巴迪儂畫室》畫作中位於中間的那個人,他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盡管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畫家的聯合展覽,仍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後來的印象派畫家們視為大師。這些畫家比馬奈年輕10歲左右。盡管馬奈得到了這個尊稱,盡管他與這些年輕畫家保持著友好關系並同他們一起外出寫生,他卻始終拒絕參加印象派組織的畫展。由於希望得到官方的承認,他從1859年開始定期將畫作送給沙龍評審委員會審查。他參加沙龍的運氣時好時壞:有時他成功地被接受,如當他於1861年在沙龍上展出一幅名為《彈吉他的人》的畫作時(現存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時又被輕蔑地拒之門外,如當他於1866年向沙龍提交一幅名為《吹短笛的男孩》的畫作時。
馬奈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人物畫方面,第一個將印象主義的光和色綵帶進了人物畫,開創了印象主義畫風。馬奈早年受過學院派的六年教育,後又研究許多歷代大師的作品,他的畫既有傳統繪畫堅實的造型,又有印象主義畫派明亮、鮮艷、充滿光感的色彩,可以說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畫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畫)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純銷野吹笛少年》用幾乎沒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畫法,表現人物的實在,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氣和自負感。此畫明顯帶有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