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家出售的商品與描述的不符,怎麼賠償
一、商家出售的商品與描述的不符,怎麼賠償
1、商家出售的商品與描述的不符,應當按照顫瞎氏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
經營神搏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茄散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消費損害賠償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消費損害賠償應遵循的原則如下:
1、對等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全部、等價賠償;
2、懲罰性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的行為構成欺詐,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雙倍賠償;
3、承諾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消費損害按照經營者先前的承諾予以賠償。
❷ 網購實物與圖片不符是否能要求賠償
可以。網購實物與圖片不符可以要求賠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如果商家虛假宣傳誘導的話,可以要求退一賠三。消費者遇到這種侵權行為的時候,首先應該保留好相關證據,向交易平台投訴,或者向消費者協會、工兆核滾商管理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舉報,如果在未果的情況下,建議保存好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退一賠三。
商家發貨與實物不符怎麼索賠?
收到貨物與實物不符的可以要求商家退換貨,也可以向商家進行索賠。
根據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發現發貨的商品與實際收到的商品不符是可以要求退一賠三的。
作為消費者,遇到貨不對板的問題時,可以先與商家進行協商。
協商不成功的話可以申氏友請平台客服介入處理。
也可以直接撥打該平台的投訴電話反映情況並舉報商家。
上述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服務熱線或是登錄「全國12315平台」進行投訴,要求商家作出相應的賠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第五十五條 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族余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❸ 拼多多商家所售商品與圖不符欺騙消費者觸犯了什麼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的,對商品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負有真實、全面告知的義務,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如果,經營者提供商品確實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律)第五十五條規定,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參考資料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律)
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四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攔皮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衫灶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或衡扮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❹ 網購圖片和實物不符怎麼投訴
遇到圖片和實物不一樣情況的,可以和店家進行協商,,如與店家協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向消協投訴。
【法律分析】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銷售者應該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真實信息,網購的實物與圖片不符或者相差較大的話,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貨的。消費者只要保存好相關的交易憑證就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貨,同時退貨的郵費應該由商家承擔。根據法律規定,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准或者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可以要求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可以先與賣家聯系一下是否在交易過程中有什麼誤會,交易是雙方相互努力做出的,也希望在雙方的協商中友善的解決任何問題。若遇到實物與商品描述不符,應第一時間聯系賣家,溝通協商相關退換貨品等事宜,在收到貨物簽收之後在物流公司在場的情況下當面拆封對貨物進行檢查,如果貨物存在與網上描述不符的情況您可以及時聯系賣家,申請退款,和賣家友好協商重新發貨或者同意退款協議。網路購物時不能光圖便宜,要注重商品(服務)的實際質量。點擊購物的過程中,注意保存相關網頁和付款憑證,以便事後據此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盡可能運用「貨到付款」或「郵局匯款」等方式,千萬不要輕意提供個人賬號。選擇知名的網站進行購物,有信譽的網站,不要因為便宜而找很偏小的網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❺ 收到的衣服和圖片不一致可以賠幾倍
法律分析:首先,收到的衣服跟商家圖片信息不符合,第一時間要聯系賣家是否發錯貨,如果是賣家發錯貨,可以理解,重新補發就好了,但是賣家來承擔退貨商品運費,這個對買家的影響就是時間的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七)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蠢斗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正檔旁無理拒絕的;
(八)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舉橡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❻ 購買商品與圖片不符
一、購物的東西名不副實與圖片差異過大怎麼辦1、購物的東西名不副實與圖片差異過大是網購最常出現的問題。發現實物與照片嚴重不符,首先要保存聊天記錄,其次把有差異的地方拍下來,連同店鋪展示的圖片,一起發給淘寶客服,申請維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二、網上購物糾紛的情形有哪些
網路購物糾紛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消費者所購商品與商家廣告中的宣傳是否一致。有些商家為推銷商品,會在網站上發布廣告,對商品的價格、功能、智能性、新穎性、優惠力度以及套餐等進行宣傳。但消費者在看到商業廣告並心動下單後,有時會發現所購商品與商家之前的宣傳有不一致的情形:或為成交價格高於廣告中宣傳的價格,或為所收到的商品缺少套餐中的某種商品,或為所收到的商品不具備商家承諾的功能等,從而與商家發生糾紛。
2、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買賣合同是否成立。網站管理難免存在漏洞、失誤,商品價格、型號、數量等信息標注錯誤的情形時有發生;部分商家誠信意識的缺失,人為虛假標注商品相關信息的情形也客觀存在。消費者已經根據網站所標注的信息下單交易,而商家卻主張其陳列商品的行為系要約邀請,只有在網站發出送貨通知時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才成立,進而稱合同未成立,與消費者發生糾紛。
3、商家是否應依約發貨。還有極個別商家在商品斷貨後為增加銷售量,追逐更多利潤,不惜隱瞞實情,向消費者虛假承諾能夠按時發貨,而在消費者下單後,商家因無貨可發,便以各種借口搪塞,遲延發送貨物,從而與消費者發生糾紛。
4、消費者是否有權要求商家退貨退款。消費者稱自己在下單時商家作出了一定期限內退貨退款的承諾,而在消費者真正要求商家退貨退款時,商家會否認曾作出此類承諾,或找各種借口拒絕退貨退款,從而引發糾紛。
除了上述表現形式外,網路購物實踐中還存在網路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冒充買家、賣家促成交易,牟取非法利益。不法分子冒充買家,並將真飢虛實買家收貨地址告訴賣家,同時,冒充賣家,向真實買家兜售同一商品,並留下自己的收款賬戶。真實賣家發貨,真實買家向指定賬戶付款收貨,而真實賣家卻無法實際收到貨款。
2、冒充其他商家發布招商信息,侵佔投資方定金。不法分子竊用其他商家在某網頁上發布的招商信息,並在第三方網站上以該商家的名義招募合作夥伴,在該網站上除了其竊取的商家名稱和公司地址為真實之外,其餘信答肢跡息皆為該不法分子所捏造,但由於第三方網站並不審核和擔保其所發布信息的真實性,潛在投資方易因未認真核實或難以核實而信以為真、上當受騙。
3、與虛假的物流公司串通,製造商品已經發出的假象。不法分子多稱已將貨物交付物流公司,並向買家提供該物流單號,從而要求買家支付貨款。經買家查詢,不法分子所稱的物流公司有名稱、公司地址以及公司網站,並顯示貨物已發出,即將到達目的地,買家很容易信以為真並支付貨款,貨款支付後,卻沒有收到貨物,也無法再與不法分子及物流公司取得聯系。
三、網購技巧有哪些
1、購買前
(1)利用網購導航進行網購;
(2)選擇網店一定要與賣家交流,多問,還要看賣家店鋪首頁是否帶有ITM標識,能清並否實行OVS服務;
(3)購買商品時,付款人與收款人的資料都要填寫准確,以免收發貨出現錯誤;
(4)用銀行卡付款時,最好卡里不要有太多的金額,防止被不誠信的賣家撥過多的款項;
(5)遇上欺詐或其它受侵犯的事情可在網上找網路警察處理。
2、購買中
(1)看。仔細看商品圖片,分辨是商業照片還是店主自己拍的實物照片,而且還要注意圖片上的水印和店鋪名因為很多店家都在盜用其他人製作的圖片;店鋪首頁是否帶有ITM標識,能否實行OVS服務。
(2)問。通過詢問產品相關問題,一是了解他對產品的了解,二是看他的態度,人品不好的話買了他的東西也是麻煩。
(3)查。查店主的信用記錄。看其他買家對此款或相關產品的評價。如果有中差評,要仔細看店主對該評價的解釋。
購物的東西名不副實與圖片差異過大是網購最常出現的問題。發現實物與照片嚴重不符,首先要保存聊天記錄,其次把有差異的地方拍下來,連同店鋪展示的圖片,一起發給淘寶客服,申請維權。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咨詢,咨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