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聽診器發明之前如何聽診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聽診器發明之前如何聽診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1 20:12:36

1. 醫生的聽診器是如何工作的

聽診器的結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耳具(接收聲音)、皮管(傳遞聲音)、胸具(收集聲音)。

聽診器是根據聲音傳播的原理製成的。胸具中的鋁膜可以將心臟瓣膜振動產生的聲音放大,並通過皮管、耳具傳到醫生的耳朵里。不僅達到了人耳「舒適」的范圍,同時遮蔽了其他的聲音,使人聽得更清楚。

(1)聽診器發明之前如何聽診圖片擴展閱讀:

1、聽診頭的大小

聽診頭與身體的接觸面越大,拾取的音效越好。但是,人體表面有弧度,若胸件過大,聽頭不能完全與人體接觸,音響不僅不能很好地拾取,還會從空隙瀉漏出去,因此,聽診頭的大小應基於臨床需要。

2、聽診器的材質

材質在音效上發揮著重悉斗要的作用,聲音通過空睜橘磨氣或物質傳播,最終轉化為熱能消失。聲波的傳送,在重金屬中幾乎沒有衰減,在較輕的金屬或塑料中容易出現衰減,因而,高等級的聽診器須使用不銹鋼甚至鈦等重金屬。

3、聽診器的傳導部分

傳音管路也很重要。管路的內徑越大、長度越短、管壁越厚,聽診器的效果越好,國際標准長度為27英寸。現代聽診器的傳音管路的材質一般為PVC,音效好,美觀,但抗拉伸性差,經常彎曲、拉伸後容易折斷。

2. 聽診器是如何發明的,西醫早期沒有聽診器,只能用耳朵聽,豈不是很尷尬

當然會很尷尬了,當時沒有聽診器的時候,醫生只能靠在病人的胸部來聽裡面是否有異音,遇到男病人還好,但要是遇到女病人,即便是在比較開放的西方國家,男大夫這樣做也很尷尬。

雖然說現在聽診器已經成為了我們大家司空見慣的診斷工具,但是在很多年前的西方,因為沒有聽診器,這對當時的醫療是非常麻煩,而最終發明這種工具的人,便是一個叫雷耐克的醫生,雷耐克是一個非常容易害羞的年輕人,在經歷過系統的學習之後,他終於成為了一名稱職的醫生。


這個紙筒聽診器就這樣被研發出來,在後來有雷耐克的精心研究,終於研究出了更好效果的聽診器,經過許久的演化,也稱變成了現在的聽診器。

3. 發明「聽診器」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距今已有201年的歷史了。1816年冬,法國巴黎內克爾總醫院(Hôpital Necker)醫生雷奈克 (法語:René-Théophile-Hyacinthe Laennec, 1781年2月17日至1826年8月13日) 發明了聽診器(stéthoscope) ,1817年3月8日,他凱戚率先使用聽診器來診斷各種胸部疾病 。

在聽診器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給病人聽診的呢?

早在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咐判,就已記載了醫生用耳貼近病人胸廓診察心肺聲音的診斷方法。

當然,醫生為病人診治的過程,都是恪守希波盯簡陵克拉底誓言的,即便如此,直接用耳聽診法,實在是有諸多不便,病人無論冬天夏天,都需要裸露上身,而且耳朵貼在身上,姿勢不雅啊,另外,聽的很不清楚,干擾很多。

這里,有一個發明聽診器美麗故事:

19世紀的某天,著名雷奈克醫生被急駛的馬車帶到法國巴黎一所豪華府第門前停下,他是被請來給這里的一位貴族小姐診病的。這位貴族小姐,面容憔悴,身型略肥胖,坐在長靠椅上,緊皺著雙眉,手捂胸口,看起來病得不輕。等小姐捂著胸口訴說病情後,雷奈克醫生懷疑她染上了心臟病。

若要使診斷正確,最好是聽聽心音,雷奈克也知道《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記載了醫生用耳貼近病人胸廓診察心肺聲音的診斷方法,平時常常用來診察病人。但是,這位病人是年輕的貴族小姐,身型肥胖,即使嘗試直接聽診法,也聽不大清楚,而且就當時的情況,顯然不合適這樣直接貼耳法聽診病人。雷奈克醫生在客廳一邊踱步,一邊想著能不能用新的方法。看到醫生冥思苦想的樣子,屋內的人也不敢隨便走動和說話。

走著走著,雷奈克醫生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前幾天他遇到的一件事情——在巴黎的一條街道旁,堆放著一堆修理房子用的木材。幾個孩子在木料堆上玩兒,其中有個孩子用一顆大釘敲擊一根木料的一端,他叫其它的孩子用耳朵貼在木料的另一端來聽聲音,他敲一敲,問一問「聽到什麼聲音了?」「聽到了有趣的聲音?」孩子們笑著回答。

正在他們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雷奈克醫生路過這里,他被孩子們的玩耍吸引住了,就停下腳步,他細地看著孩子們玩兒。他站在那裡看了很久,忽然興致勃勃地走了過去問:「孩子們,讓我也來聽聽這聲音行嗎?」孩子們愉快地答應了。他把耳朵貼著木料的一端,認真地聽孩子們用鐵釘敲擊木料的聲音。「聽到了嗎?先生。」 「聽到了,聽到了!」

雷奈克醫生靈機一動,馬上叫人找來一張厚紙,將紙緊緊地捲成一個圓筒,一頭按在小姐心臟的部位,另一頭貼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小姐心臟跳動的聲音連其中輕微的雜音都被雷奈克醫生聽得一清二楚。他高興極了,告訴小姐的病情已經確診,並且一會兒可以開好葯方。

雷奈克醫生回家後,馬上找人專門製作一根空心木管,長30cm,口徑0.5cm,為了便於攜帶,從中剖分為兩段,有螺紋可以旋轉連接,這就是第一個聽診器。

因為這種聽診器樣子像笛子,所以被稱為「醫生的笛子」。雷奈克由此發明了木質聽診用具,是一種中空的直管。雷奈克將之命名為聽診器。

後來,雷奈克醫生又做了許多實驗,最後確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單耳聽診器,效果更好。

1819 年8 月,雷奈克還出版了專著《論間接聽診法及主要運用這種新手段探索心肺疾病》。在這本書中,雷奈克詳細地記述了診斷了水泡音與輕羅音-經由聽診器所得的心與肺的聲音。他還仔細地將各種診音分類,並以臨床觀察和解剖為根據對各種聲音做了解釋。這套書連同聽診器一起出售。這部著作的一部分內容已成為醫學文獻中的重要章節,成了現代醫學的一塊奠基石。

由於聽診器的發明,使得雷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後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

不幸的是,在當時,雷奈克生了場大病(結核病),在1826年就去世了,享年才45歲;而重要的「聽診器」發明也被他稱為「我生命中最偉大的遺產」。

高血壓的診斷,在引入聽診器之前,醫生們很有可能只是根據水銀柱隨著脈搏的波動而得出的數值,誤差很大,直到俄國外科醫生 尼古拉柯洛特 (Korotkoff1874-1920)對血壓測量方法進行了改進:在測血壓時,加上了這枚聽診器,在聽到Korotkoff第I音(收縮壓)和第V音(舒張壓),才使得血壓測量的精確度有了質的飛躍。一直到現在,血壓計+聽診器的測量方法,仍然是血壓測量的基本方法。

4. 大家知道聽診的方法有幾種嗎

聽診可分為直接聽診和間接聽診兩種方法。

1,直接聽診法(direct auscultation):醫師將耳直接貼附於被檢查者的體壁上進行聽診,,這種方法所能聽到的體內聲音很弱。這是聽診器出現之前所採用的聽診方法,目前也只有在某些特殊和緊急情況下才會採用。

2, 間接聽診法(indirect auscultation):這是用聽診器進行聽診的一種檢查方法。此法方便,,可以在任何體位聽診時應用,聽診效果好,因聽診器對器官活動的聲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且能阻斷環境中的噪音。應用范圍廣,除用於心、肺、腹的聽診外,還可以聽取身體其他部分發出的聲音,如血管音、皮下氣腫音、肌束顫動音、關節活動音、骨折面摩擦音等。

1.聽診環境要安靜,避免干擾;要溫暖、避風以免病人茄櫻由於肌束顫動而出現的附加音。

2.切忌隔著衣服聽診,聽診器體件直接接觸皮膚以獲取確切的聽診結果。

3.應根據病情和聽診的需要,囑病人採取適當的體位。

4.要正確使用聽診器。聽診器(stethoscope)通常由耳件、體件和軟管三部分組成,其長度應與醫師手臂長度相適應。聽診前應注意檢查耳件方向是否正確,硬管和軟管管腔是否通暢。體件有鍾型和膜型兩種類型,鍾型體件適用於聽取低調聲音,如顫雹叢二尖瓣狹窄的隆隆樣舒張期雜音,使用時應輕觸體表被檢肆悄查部位,但應注意避免體件與皮膚摩擦而產生的附加音;膜型體件適用於聽取高調聲音,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雜音及呼吸音、腸鳴音等,使用時應緊觸體表被檢查部位。

5.聽診時注意力要集中,聽肺部時要摒除心音的干擾,聽心音時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擾,必要時囑病人控制呼吸配合聽診。

5. 聽診器發明前,醫生如何聽診的

聽診器的發明至今已有近兩個世紀的歷史,但在兩個世紀之前的長達1500餘年的時間里,醫生在沒有聽診器幫助的情況下,只能採用一種直接聽診法。也就是,醫生取一片布鋪放在病人身體有病的部位上,然後把耳朵貼上去聽御圓困。雖說這種診斷辦法也曾診斷出了一些疾病,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它既不衛生,也不方便,聽音效果還難於准確辨別,而且,不是人體所有部位發生的病變都能用直接聽診法聽出來的。為此,人們特別是醫生們都在努鎮念力尋找一種科學實用的聽診器腔孫械。

6. 聽診器的結構圖

結構圖如下:

聽診器的核心裝置主要包括4部分,拾音器、放大及濾波電路、處理晶元以及藍牙模塊。

拾音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採集聽診音,功能相當於「麥克風」。放大及濾波裝置則是「音箱」,把聽診音放大。處理晶元則用於降低雜音的干擾,保證獲得理想的聲音數據。

最後,藍牙模塊將聲音信號傳遞到計算機中存儲。藍牙聽診器採集到的聽診音數據可以傳輸到電腦上,也可以接入醫院的HIS系統(醫院信息系統),與病人的病歷配套。

聽診器是用於聽診或聽取動物或人體內部聲音的聲學醫療設備。它通常具有一個靠在胸部放置的小圓盤形諧振器,以及兩個連接到耳機的管子。它通常用於聽肺和心音。

它還用於聽動脈和靜脈中的腸和血流。與血壓計結合使用時,它通常用於測量血壓。不太常見的是,配備桿狀胸件的「機械聽診器」用於收聽手首由機器產生的內部聲音(例如,磨損的滾珠軸承發出的聲音和振動)。

例如通過聽聲音來診斷故障的汽車發動機其內部部件。聽診器還可用於檢查科學真空室是否泄漏,以及用於各種其他小規模聲學監測任務。增強聽診聲音的聽診器稱為phonendoscope。

(6)聽診器發明之前如何聽診圖片擴展閱讀

分類:

1、聲學聽診器

聲學聽診器是最早的聽診器,也是為大多數人所熟悉醫用診斷工具。這種聽診器是醫生的象徵,醫生每天把它戴在脖子上。聲學聽診器是最常用的。

2、電子聽診器

電子聽診器是利用電子技術放大身體的聲音,克服了聲學聽診器噪音高的bug。電子聽診器需要轉換的聲的聲波的電信號,然後被放大和處理,以獲得最佳聆聽。

與聲學聽診器相比,它們都是基於相同的物理原理。電子聽診器也可與計算機輔助聽診計劃的分析所記錄的心的聲音病理或無辜的心臟雜音。

3、拍攝聽診器

某些的電子聽診器設有直接音頻輸出,可用於與外部的記錄裝置連接,諸如筆記本電腦或MP3錄音機。保存這些聲音,通過聽診器耳機聽先前錄制的聲音,醫生畢慧數可作更深入研究的研究,甚至是遠程診斷。

4、胎兒聽診器

其實胎兒聽診器或胎兒碧衫鏡也是聲學聽診器的一種,只不過超脫了普通的聲學聽診器。胎兒聽診器可以聽到孕婦肚子里胎兒的聲音。對於孕期的護理是非常有好處的。

5、多普勒聽診器

多普勒聽診器是一種電子裝置,測量從身體器官內的超聲波的反射波的多普勒效應。運動被檢測到的頻率的變化,由於多普勒效應,反射波。因此,多普勒聽診器特別適合處理運動物體,如跳動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