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貝殼類海鮮
貝殼類海鮮:
1、生蚝
生蚝又名海蠣子,他是世界上最大的養殖貝類,野生的也有,但是野生的一般都個頭比較小,我們在我國的各個海岸線都有發現生蚝,它主要附著在一些石頭上面,稀缺海洋中的一些微型藻類以及一些碎屑為食物。
2、蟶子
每當海水退潮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沙灘上有一個個小孔,有很多人往小孔裡面撒一點點鹽,然後蟶子就從沙子裡面跑到外面來,因為它以為外面就是海水了,而且海段模孝水的鹽度不同,環境不適合生存,所以逃跑。所以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很省力的抓到蟶子。
3、蛤蜊
很多在海邊的人叫他小貝殼,蛤蜊的體型特別的小,主要是以水中的藻類為食,而且基本生活在淺海區,如果你喜歡趕海,有可能會發現大量的蛤蜊,而且不要蛤蜊哦,有可能他的貝殼裡面有小珍珠,抓到了蛤蜊如果是開了殼了就表示已經死了。
4、花甲
我們在海鮮市場,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花甲,他的個頭比較小,大概也就3cm左右,一般生活在一些淺海地區,在廣東、福建等沿海的沙灘上特別的多,特別是每年10、11月是它的繁殖季節,就更多了。一般做法就是爆炒和做湯。
5、青口
有的地方叫做海虹,漁民幫它煮熟然後加工之後的干製品就是我們所說的淡菜,它生命力頑強,而且繁殖能力特別的快,在我國的山東、遼寧、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沿海基本上石頭上那種黑色殼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青口。
6、海蚌
它的外形長得碼友和蛤蜊有點像,但是會大了很多。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生活在海里的蚌殼和河蚌還是有一點區別的,海蚌的寄生蟲少而且味道更加的鮮美。不過體質比較虛弱的人,不建議吃貝類的海鮮。另外在煮海蚌時,不要放太多的鹽和味精。
7、扇貝
我們仔細看他的外形,確實像一個扇子一樣,上面還有花紋,扇貝柱的干製品也叫作干貝。扇貝特別好養活,包括野生的也有很多,所以在我國的各個海域都有特別多的漁民每年都會養殖大量的扇貝,如果在煮的時候開不了口,表示它已經死了。
8、海瓜子
海瓜子的體型特別的小,因為外形長得和我們平時磕的瓜子一樣,所以叫它海瓜子,在廣東的汕頭有很多漁民喜歡養殖海瓜子,一般在9-10月份就可以采購到大量的海瓜子,只要簡單的水煮一下,就能和磕瓜握稿子一樣吃它的肉。
9、鮑魚
淺海地區比較少,有也是體型比較小的,一般大型的都生活在深海區域。鮑魚的價格不按斤賣,而是按個頭算得,我們平時所說的三頭鮑就是一斤鮑魚有3個,六頭鮑就是一斤鮑魚有6個。鮑魚的頭數越少,價格就越高。
10、象拔蚌
象拔蚌可以長非常大,目前已知最大的象拔蚌,殼長20厘米,水管可達1.3米,而且重達3.6公斤。象拔蚌的原產地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海,在98年的時候引入中國。
⑵ 蟶子為什麼撒鹽就出來
蟶子雖然是海鮮的一種,但是蟶子適宜的鹽含量是0.4%到2.8%,因此蟶子不耐高鹽、高滲環境,食鹽中豐富的鈉離子會改變蟶灶櫻子生活的環境,蟶子接觸到大量的食鹽會想脫離洞穴而努力跳出去。
蟶子均為海產,常見的有20多種。大部分為溫帶和熱帶種類,生活於潮間帶中、下區或潮下帶的淺海沙灘或泥沙灘;少數種類生活於深的海底,也有些種類生活在河口或內灣、有少許淡水注入、海水鹽度較低的軟泥底質中。
(2)蟶子怎麼逃跑圖片擴展閱讀
營養分析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測定,每百克鮮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念辯正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熱量200千焦。
蟶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蟶子含有鋅和錳,常食蟶子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生活習性
喜在風浪平靜、潮流暢通、底質松軟、有淡水注入的內灣中,低潮區,營穴居生活。隨潮水的漲落在洞穴中作升降運動。海水淹沒時,上升到沿穴口,伸出進出水管,進行呼吸、攝食、排泄等活動。灘地干露時,則降到沿穴的中部或穴底。
縊蟶潛居的深度,隨蟶體大小,體質強弱,以及底質和季節的變化而不同。通常蟶體大,體質強壯,底質松軟,水溫低時,潛居較深;反之,蟶體小、體質弱、底質硬、水溫暖時,潛居較淺。一般潛居深度為體長的5~6倍。
根據灘塗上進出水孔的大小和兩孔的間距,可以判斷蟶體的大小和肥瘦。若灘面上進出水孔明顯,並且在出水孔周圍有泥土隆起,說明蟶體健壯。
在沿穴中倒立生活,前端向下,後端向上。1個洞穴內,不會同時出現兩只縊蟶。通常稚貝的移動能力較強。在正常情況下,成年蟶不會離開自己的洞穴而轉移到別處生活。
廣溫性貝類,生活在北方的縊蟶,能忍受冬季0~-3℃的低溫;生活在南方的縊蟶,在39℃溫度條仔悔件下仍能生活一段時間。縊蟶生長的適宜水溫為15~30℃。
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愈高生活愈快。縊蟶對海水比重的適應范圍為1.005~1.020,在這個范圍內比重偏低對縊蟶生長有利。
⑶ 有個長長的的貝殼類海鮮叫啥名字啊麻煩知道的朋友告知
蟶。
蟶(chēng)子 razor clam為海產貝類。軟體動物。介殼兩扇,形狀狹而長,外面蛋黃色,裡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裡,也可人工養殖,肉味鮮美。有縊蟶、竹蟶等種類。
chēng ,在閩南語里讀音類似「攤」,在甌語里讀音類似「青」。蟶子常見於潮間帶的泥沙中(尤其在溫帶)。殼窄長,剃刀狀,長可達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受驚時很快縮入洞內。
(3)蟶子怎麼逃跑圖片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螠蟶的兩個水管很發達,它完全靠著這兩個水鬧空管與灘面上的海水保持聯系,從入水管吸進食物和新鮮海水,從排水管排出廢物和污水。
螠蟶在軟泥灘上挖穴生活,潛枝姿伏的深度隨季節而不同:夏季溫暖,潛伏較淺;冬季寒冷,潛伏較深。平時潛伏的深度大約為體長的5倍~6倍,最深可以達到40厘米,約為體長液搭瞎的10倍。如果我們在海灘上看到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孔,用長鉤觸動一下能噴出少許海水來,那麼底下一定有螠蟶。
這兩個小孔就是螠蟶兩個水管伸出的地方。螠蟶的大小可以從兩個小孔之間的距離推算出來,其體長約為兩孔距離的2.5倍~3倍。
⑷ 聖子海鮮圖片
這個就是你說的海鮮里銀粗面的聖子,應該叫蟶子,有笑談的地方叫竹碰搏碰蟶
⑸ 蟶子怎麼做呢
海鮮蟶子怎麼做方法如下:
1、蟶子400克清水加鹽侵泡2小時。2、生薑切片、大蒜切片、香蔥切段、干辣椒切碎末。3、蟶子冷水下鍋,煮沸撈出瀝干水備用。4、油簡大蘆燒熱攔帶轉小火仿拆,依次加入桂皮、草果、八角、豆豉、生薑、大蒜、蔥白、辣椒末翻炒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