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看心電圖
兩次都有下壁心肌缺血,兩次比較沒有明顯變化。
B. 心電圖怎麼看啊
你要完全看懂是有難度的...起碼要醫科畢業吧.
簡單的幾個.最前面P波然後QRS波,ST段,T波和U波組成.
一小格是0.04秒 一豎顏色深的大格就是25小格是1秒,數6個這樣的格子內的搏動然後乘10就是心率.
基本上你看,兩個搏動之間也就是兩個QRS波之間的距離越小心率越快.
P-R間期反映的是房傳導速度,太長說明阻滯.
連續兩個正常的搏動,突然一個異常了,叫三聯律.
心電圖上的I III導聯是同向的,T波和QRS波應該是同向的,如果T波倒置,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能提示心肌梗死。
這些都是很基本的如果還想深入那要多學一點了,每個人心電圖多少有些不同,要全看明白就要經常接觸這種玩意。
C. 如何看心電圖
一、心率的測量
測量心率時,只需測量一個RR(或PP)間期的秒數,然後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間距為0.8S,則心率為60/0.8=75次/分。還可採用查表法或使用專門的心率尺直接讀出相應的心率數。心律明顯不齊時,一般採取數個心動周期的平均數值進行測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測量
P波振幅測量的參考水平應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淺為准。測量QRS波群、J點、ST段、T波和U波振幅,統一採用QRS超始部水平作為參考水平。如果QRS起始部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復極波影響,預激等情況),應以QRS波起點作為測量參考點。,應以參考水平線上緣垂直地測量到波的頂端;測量負向波形的深度時,應以參考水平線下緣垂直地測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時間的測量
12導聯同步心電圖儀記錄心電圖測量規定:測量P波和QRS波時間,應分別從12導聯同步記錄中最早的P波起點測量至最晚的P波終點以及從最早QRS波起點測量至最晚的QRS波終點,PR間期應從12導聯同步心電圖中最早的P波起點測量至最早的QRS波起點;QT間期應是12導聯同步心電圖中最早的QRS波起點至最晚的T波終點的間距。
單導聯心電圖儀記錄測量:P波及QRS波時間應選擇12個導聯中最寬的P波及QRS波進行測量;PR間期應選擇12導聯中P波寬大且有Q波的導聯進行測量;QT間期測量應取12導聯中最長的QT間期。
一般規定,測量各波時間應自波形起點的內緣測至波形終點的內緣。
D. 怎麼看心電圖
在心電上看是不是心肌梗死的話,主要是看心電圖上有沒有產生異常Q波,正常人是看不到異常Q波的,Q波的時間不能超過0.04s 高度不能超過那個心電圖上的R/4mv,如果超過這正常范圍則稱為異常Q波,這樣的話,是考慮是否患有過心梗,或者是根據別的依據來診斷是不是心梗!你說的,竇性心律是正常心律,正常人的心率都是竇性心律。60--100之間,你說的那些都沒什麼突出的,都在正常范圍之間,我就沒看到你說Q波有什麼變化,有還是沒有,你說的,ST段考慮是心肌供血方面,肯定會有改變,別的都是正常值,P 是 0.11 PR 0.12--0.20 QRS 0.10 T波 異常是不是倒置 高度,波峰!在心的向量上也可以看出來,最大振幅女的不能超過6.0 男的 不應超過5.0 超過可以說是,T環異常,心電圖復雜著呢!這么跟你說 你可能回很難懂!
E. 心電圖怎麼看
01 拿到心電圖報告,先看診斷結論,“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屬於正常。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然後可以看具體的檢查參數,與正常參數做對比;最後就是看圖像,需要了解各種波形所代表的意義。
心電圖簡易分析:
1、拿到報告,先看診斷結論
當看到“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時,那麼心電圖檢查都還正常,因為竇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而竇性心律不齊呢也並無大礙,都是正常的意思。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必須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尋求治療。
2、看具體的檢查參數
雖然說,心電圖主要是圖像,但是,報告中也會有具體的參數,通過對參數的對比,我們也能大致了解到心電圖的具體情況。正常范圍如下:
3、看圖像
電圖記錄紙上有許多小格子,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義。這些方格中每一條細豎線相隔1mm,每一條細橫線也是相隔1mm,它們圍成了1mm見方的小格。粗線是每五個小格一條,每條粗線之間相隔就是5mm,橫豎粗線又構成了大方格。心電圖記錄紙是按照國際規定的標准速度移動的,移動速度為25mm/s,也就是說橫向的每個小細格代表0.04s;每兩條粗線之間的距離就是代表0.2s。國際上對記錄心電圖時的外加電壓也是有規定的,即外加1mV電壓時,基線就應該准確地抬高10個小格,也就是說,每個小橫格表示0.1mV,而每個大格就表示0.5mV,每兩個大格就代表了這1mV。
心電圖上有各種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無)u波。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義。如P波:正常心臟的電激動從竇房結開始。由於竇房結位於右心房與上腔靜脈的交界處,所以竇房結的激動首先傳導到右心房,通過房間束傳到左心房,形成心電圖上的P 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動,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動, 後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動。 P 波時限為0.12秒,高度在肢體導聯為0.25mv,胸導聯為0.2mv。當心房擴大,兩房間傳導出現異常時,P 波可表現為高尖或雙峰的P波。
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分為前、中、後結間束)、房間束(起自結間束,稱Bachmann束)、房間交界區(房室結、希氏束)、束支(分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為前分支和後分支)以及普肯耶纖維(Pukinje fiber)構成。心臟傳導系統與每一心動周期順序出現的心電變化密切相關。正常心電活動始於竇房結,興奮心房的同時經結間束傳導至房室結(激動傳,然後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纖維順序傳導,最後興奮心室。這種先後有序的電激動的傳播,引起一系列電位改變,形成了心電圖上相應的波段。
F. 如何學會初步看心電圖
心電圖是由一系列的波組所構成,每個波組代表著每一個心動周期。一個波組包括 P 波、QRS 波群、T 波及 U 波。看心電圖首先要了解每個波所代表的意義。
(1)P 波。心臟的激動發源於竇房結,然後傳導到達心房。P 波由心房除極所產生,是每一波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極過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後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 波群。典型的 QRS 波群包括三個緊密相連的波,第一個向下的波稱為 Q 波,繼 Q 波後的一個高尖的直立波稱為 R 波,R 波後向下的波稱為 S 波。因其緊密相連,且反映了心室電激動過程, 故統稱為 QRS 波群。這個波群反映了左、右兩心室的除極過程。
(3)T 波。T 波位於 S-T 段之後,是一個比較低而占時較長的波, 它是心室復極所產生的。
(4)波。U 波位於 T 波之後,比較低小,其發生機制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是心肌激動的「激後電位」。
G. 心電圖怎麼看
1.竇性心律; 2.T II III avF 低平。
1.竇性心律,是正常的。
2.意思是:心電圖的II導聯,III導聯, avF導聯的T波低平。II III avF三個導聯在心電圖上表示心臟的下壁,就是說,反應出心臟下壁的T波比較低。T波低平一般的意義代表該位置的心肌有缺血或受損等。但是,心臟的下壁由於受到膈肌的擠壓,有一部分人可以表現為類似缺血的表現,屬生理性,不應該判斷為心肌缺血。 再結合臨床表現,如果一切活動沒有異常表現,更能證明屬正常。因此,你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你屬正常。